“奔奔族”心理减压书-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人际交往中,钱、权只能让人屈从和隔离,而不是伟大和关怀。信誉能产生热情与忠诚,热情能燃烧沙漠,忠诚能创造财富。“奔奔族”认为信誉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所以“奔奔族”们比他们的上一辈人更注重信誉。他们认为人有了信誉,就会在社会上拥有一席之地,失去信誉,就会像一棵倒下的大树那样,没有立足的土壤。

    勇经营着一家淘宝网数码相机商店,他第一次做生意,就立志要做大。可是几个月过去了,没有一个客户来光临他的店铺。勇很沮丧,终于有一天,有一位客户要买他的数码相机,当客户把钱打到支付宝上后,勇立刻去邮局发货。等了一段时间,客户回应说,相机有毛病。勇对客户说,他可以无条件退货,但请客户不要给他的店铺“差评”。因为得了差评,他的生意会受很大影响,基本上就没有客户再敢买他的东西了。顾客买东西主要是看商家的信誉和评价。“星级”、“钻石级”信用等级对一个商家来说就是“金字招牌”。

    网络时代的“奔奔族”们在网络生活中,注重自己的信誉,把信誉看得比经济利益更重要。一个有信誉的人,其感召力是巨大的,产生出来的力量可以把不可能变成现实。凭着“无论环境如何恶劣,只须正直做人,信誉为本”的信条,必能成功地创造奇迹。讲信用的人可以被别人信任,可以感动他人,有时候可以让人为他卖命。自古至今能成大事者,多以信义施天下。

    诸葛亮在四出祁山时,率领10多万人马,司马懿却有精兵30万,正在蜀、魏对阵的紧急时刻,本来缺兵少马的蜀军却有1万人服役期满。服役期满的1万人忧心忡忡,大战在即,他们离去会影响蜀军的战斗力。有些将士向诸葛亮建议:服役期延长一个月,战后再让服役期满的士兵回家。诸葛亮说:治国治军要以信为本。老兵们现在个个归心似箭,家中父母妻儿在等他们,望眼欲穿,我不能失信于民。

    诸葛亮下令,让服役期满的士兵回乡。老兵们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们个个热泪盈眶,决定留下来。老兵们说:“丞相待我们恩重如山,现在正是用人之际,我们要留下来报答丞相!”老兵的激情使在役士兵受到了莫大鼓励,蜀军上下士气高昂,以“信”胜敌。

    信用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古代有许多人为了一个“信”字,可以舍弃自己的生命,他们把信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正所谓“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春秋时,晋献公病重,于是就对大夫荀息说:“我想以奚齐为继承人,可是他年纪尚小,大臣们不服。我担心发生内战,你能拥立他吗?”

    荀息说:“能。”

    献公说:“你拿什么来验证?”

    荀息发誓说:“一定让您死之安心,好像还活着一样,让活人看到我的忠诚,不替我感到羞愧,来作为验证。”于是献公把奚齐托付给荀息。荀息提任国相,主持国政。

    不久,献公去世。大臣里克等人打算接回逃亡在外的公子重耳做国君,想借助三位公子(中生、重耳、夷吾)的势力作战。里克对荀息说:“三个冤家将要斗起来,外有秦国,内有晋国人民,帮助他们,你的选择是什么?”

    荀息说:“我不能违背先君的嘱托,必须立奚齐。”一个月后,里克将新君奚齐杀死。那时献公还没有安葬,荀息准备去死,有人说:“不如立奚齐的弟弟悼子并辅佐他。”荀息于是又拥立悼子,并将献公埋葬。又过了一个月,里克在朝堂上杀死了悼子,荀息于是自杀殉难。

    荀息曾向晋献公发誓立奚齐,于是他不怕个人安危,实践了诺言,最后自杀殉难,精神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司马迁十分赞赏荀息,他曾说:“《诗》中说:‘白玉有污点,尚可以磨掉;人若有了污点,就没有办法了。’这话恐怕就是对荀息这样的人说的吧!他至死都没违背自己的诺言。”王安石说:“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语为重百金轻。”古代人把信用看得如此重要,他们认为,信,是做人的基本道德之一。一个无信、失信的人很难得到人们的信赖,发展下去也终将为他人和社会所抛弃。

    信誉对人来说,就像是水对鱼那么重要,是做人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孔子也说:“信则人任焉。”即人能守信才能取得别人的信任,古代人为了守信,不惜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于生命。

    “信”一直被人们看成做人之本、立身之本。在中国古代,有“言不信者行不果”、“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古训。在现代,我们也提倡诚信。在西方社会也是如此。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是这样说的:“人生有两种资产。一种是有形资产,一种是无形资产。有形资产就是你现有的财富,无形资产就是你自身的诚实和信誉。然而,许多人往往在意有形资产的存在,而忽略了自身无形资产的价值。但这恰恰是他通往富有与成功的障碍。”

    几千年以来,人们都将诚信作为做人的准则。荀子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宋程颐说:“以诚感人者,人亦以诚而应;以术驭人者,人亦以术而待。”龚自珍说:“鄙夫较量智愚间,何如一意求精诚。”鲁迅说:“假如一个人还有是非之心,倒不如直说的好;否则,虽然吞吞吐吐,明眼人也会看出他暗中‘偏袒’哪一方,所表示的不过是自己的阴险和卑劣。”

    当今社会,由于物质的丰富,人类开始贪图享受,甚至为了目的而不择手段,失去了人类很多优良品质。“信”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有人甚至危言耸听,说什么在现在社会诚信只会吃亏。他们自以为自己脑子活络,办法多,兜得转,会弄钱,很实惠。其实,这只是社会的片面现象。

    偷工减料、以劣充优、短斤少两、贩假卖假等等,暂时确实能带来一点收益,但这些都是不长久的,违法的或者是不道德的行为必将受到制裁。有许多“奔奔族”青年人刚踏进社会的门槛,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急于经商赚钱,这是很自然的。

    然而有些人在向着生活之路攀掾的时候,却良莠不分,把虚假造作、巧言令色,圆滑世故的庸俗作风,甚至江湖骗子的“骗术”也当成“诀窍”,结果变得又“油”又“虚”,误入了左道旁门,害人害己。到头来,我还是觉得松下幸之助的话是金玉良言:“当我们做一件事的时候,信誉可以说非常重要。信誉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无穷的财富。但这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长久的日子里不犯错误,经过实际行为的积累,才逐渐得来的。”

    诚,是真实不欺的品德。诚的最基本要求,在于一个真字。即有真心、真言、真行,对人对事保持纯真,反对欺诈,虚伪。诚是真善美的高度统一,它是做人的根本。人类社会如果没有了真诚,那是不可想象的,所以说:“思诚者,人之道也”、“君子诚之为贵”。诚是一切德行的基础和根本。因此,有诚方有德,无诚则无德。

    信的基本要求和重要表现是履行诺言,诺言必须符合于道义和理,“义则诺”,“可则诺”。信与诚是统一的,信以诚为基础,能诚自然能信,离开诚就无所谓信。李白有诗:“一诺许他人,千金双错刀。”说话算数,诚实不欺是交往得以进行的条件。

    古往今来的历史告诉“奔奔族”们:诚信做人,本分做事,是成就大事业的基础。像松下幸之助这样成功的人,对诚信都是深有体会的。他们的成功向“奔奔”们展示了一个真理:诚信,能给你带来一生的财富。一个人如果建立起信誉,就如同拥有了无形的财富,只要你拿去经营,不去损害它,它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可以享用一辈子。“奔奔族”是讲诚信的一代,他们深知诚信的重要性,明白“人无信不足以立身”的道理,所以他们不管是在人际交往中,还是自己的事业上,都用一个“信”字严格要求自己。

    [杂谈]信用就是财富

    人为什么要说谎?因为他有本能,他要趋利避害。

    一个小孩子,如果他说要买文具,却把父母给的钱拿去买零食了,那是因为零食的诱惑力太大,而他不撒谎又没有其它的办法得到钱。同样,如果他打烂了一个花瓶却说是小猫打烂的,最大的原因就是害怕,父母极有可能暴跳如雷一顿痛打,这件事的后果,在他看来是不能承受的。

    我们往往把诚实看成是品德问题,其实,诚实同时还是个能力问题。有能力得到,就不必撒谎;有能力承受,他就可以坦白直言。

    穷人家的孩子如果把买文具的钱买了零食,很可能就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如果他不千方百计找个借口,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富人的孩子却不必如此,因为这只是小事一桩,买了也就买了,要钱是容易的,反而说谎有着更大的风险,他不必去煞费苦心。

    越是贫穷的地方,越是有道德的危机。生存环境越是严酷,人就越是需要自保。同样,越是初级的经济环境,越是没有平等交易的市场,越是充满着谎言和欺诈。说到底,人的本能是趋利避害,资本的特性是赚取利润,成本和回报之间,永远都在核算。

    讲不讲信用,很多时候是由经济规律决定的。当不诚信的人大把大把赚钱,却没有不可承担的后果降临,那么不诚信就会成为市场普遍的选择。

    在资本主义早期,为什么充满着那样多的血腥?暴力掠夺、海盗行径、绑架奴隶、征服殖民地……资本的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那是因为在那样的时代,暴力是最有利可图的。

    在亚当·斯密时期,情形同样如此,工业革命刚刚开始,经营者的利益与公众利益往往不一致,要想获取利益就必须欺骗公众。所以那时的经营者虽然很少聚到一起,但聚会时的谈话内容,不是阴谋对付公众就是筹划抬高价格,那时商人的形象,也很让民众鄙视。

    现在的西方世界,商人们都温文尔雅了,越大的企业越是注重信用,不是人的道德水平大幅提高了,而是经济体制成熟了,各种市场关系越来越复杂,严格的规则就成了整个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违反规则就必定受到惩罚。

    只有当不诚信成为不合算的事,诚信才会成为人们的自觉。

    大街上,如果有人免费给你发放食品,你可能不敢吃,而宁肯自己花钱到商店里买,因为商店让你放心。

    在北京吃烤鸭,一般的店是38元一只,有的地方28元甚至18元就可以吃到,但全聚德的烤鸭是168元一只,葱、酱、饼还要另算钱,食客照样盈门。就因为他是全聚德!百年老店,那阵势就不一样。进门一排烤炉,透过大玻璃窗展示在客人面前,大块的果木在炉膛里熊熊燃烧,仪表堂堂的大师傅专注地翻动着肥鸭。旁边有专供客人留影的地方,背景是你受用的那只鸭子的编号,也就是该店百年以来至今烤出的第几只鸭子――你的号码已经是1亿还多。如此的全聚德,他有必要去偷工减料欺骗顾客吗?他所要做的事情其实只有一件,就是保证他的品质永远是最好的。

    当信用已经成为一种无形资产,诚信就不再是谁强加给你的,而是一种自觉和需要,因为欺诈已经不合算了。

    很多时候,富人不需要说谎来达到目的,相反说谎的风险往往大于收益,所以他选择用正常的手段来实现目标,一旦遇到挫折,他也有能力承担后果。银行不愿意贷款给穷人,并不是出于道德的怀疑,而是因为穷人还贷的能力让他担心。

    在市场行为中,道德是非常无力的东西,所谓商业道德,其实是一种经济规律,有利的事情,大家就遵守,一切的道德都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的。越有实力的企业,越能得到人们信任,也就越容易发展起来。

    信用是一种资格,没有实力是无法有信用保证的,在一个成熟的商业社会,信用就是财富的象征。

    一个孩子说谎,内心常常是恐惧无助的,说谎恰恰证明了他的弱小。只有当你不必说谎了,你才真正长大了,可以掌握局面了,你才是自由的,强大的。一个人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做的,我负责!”这就是力量的表现。

    当信用已经成为一种无形资产,诚信就不再是谁强加给你的,而是一种自觉和需要,因为欺诈已经不合算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