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奔族”心理减压书-忠言顺耳更利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某公司要举办一个展览,承担任务的周、马两位业务骨干突击一夜,拟出了展览方案,不顾疲劳去找部门经理汇报。经理粗粗看了看,觉得不满意,便信口数落道:“这方案不行,拿回去好好修改,要快!”

    二人请教:“哪些地方需要修改呢?”

    经理瞪了一眼:“哪些地方?自己不会动脑筋吗?真笨!”

    周、马二位一听,气得将方案往桌上一丢:“我们是笨,你聪明就自己干吧!”

    事情闹到公司老总那里,他仔细地将方案看了一遍,然后把周、马二位找来:“你们的方案基础不错,思路对头,也很有创意。要说不足嘛,主要是重点还不够突出,面面俱到的结果就是容易喧宾夺主。另外,你们挨了批评撂挑子也是不对的。好了,昨晚辛苦了,先休息一下,然后集中精力将这几处改一下,你们看怎么样?”

    一席话,听得两人心头暖烘烘的,当即承认了错误,表示一定抓紧时间将方案改好

    “奔奔族”特立独行张扬自我,是崇尚自由和个性的。韩寒说——评论家和批评家看出来的东西,我们基本上可以不理会。都说“奔奔族”自视甚高,叛逆、张扬、自由,仿佛不愿意接受批评全是奔奔族的错,但是有没有人想过,究竟是“奔奔族”不愿意接受批评,还是批评的方式有问题?为什么在许多场合中,逆耳忠言往往收到了相反的结果。

    所谓忠言逆耳,良药苦口,但是说话要把握分寸,最好能够既是“忠言”,又能“顺耳”。“奔奔族”为人处事说话时要讲究方法,让人听起来尽量顺耳。既能使受批评者警醒,又能使受批评者感到温暖。忠言,原指忠诚正直的劝告,现已泛指所有的批评之语了;而“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也历来是劝人虚心接受批评帮助的金玉良言。不过人们也在思考,忠言是否就一定要逆耳呢?逆耳的忠言是否就一定会利于行呢?忠言能否顺耳一些呢?下面一个故事告诉我们,忠言顺耳能够更容易被人接受。

    山上住着一位智者。这天一位年轻人来求他给一个忠告。

    智者拿出两块很硬的木条、两撮钉子(一撮直钉、一撮螺钉)、一把锤子、一把改锥。他先用锤子往木条上钉直钉,费了很大的劲也钉不进去。再用力,钉子虽然钉进去了,木条却散了。智者又拿起螺钉、锤子、和改锥。先把螺钉往木条上轻轻一砸,然后拿起改锥拧了起来,没费多大力气螺钉就钻进了木条。

    智者拿着两块木条说:“忠言不必逆耳,良药不必苦口。所谓忠言逆耳,良药苦口,其实都是笨人的笨办法。我活了这么大岁数,只有一条经验,那就是从来不直接向任何人提忠告。当需要指出别人的错误时,我会象螺钉一样婉转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有人认为,批评嘛,当然没有赞美的颂歌那样优美动听,言辞尖锐、闻之逆耳的忠言,才能振聋发聩,引起警觉,有利于反省思过。这话一点不错,我也认为,对症下药、真心实意的忠言,犹如醍醐灌顶,对于被批评者改正缺点确是大有裨益的。但是也应当看到,被批评者并非都是豁达大度的君子,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虚怀若谷还只是一个努力方向。在此情况下,“良药”太苦容易引起不适反应,忠言逆耳也常会使人产生抵触情绪。

    我曾经有个同事,她个人的工作绝对无可挑剔,认真、负责,效率高,要求自己也很严格。为人真诚、耿直、善良。下属对她的能力也是认可的,但很多人受不了她批评人的语气,甚至安排工作的时候,也更多的使用命令语气。作为一个管理者,她常常被下属投诉和抱怨,大家感到在她下面工作精神很紧张。她个人也很恼火,上下级关系很紧张,大家怕她、尽量躲避她;当然也会顶撞她、工作上不配合,不支持。

    其实,与吹胡子瞪眼睛、拍桌子擂板凳的忠言相比,那种和风细雨、春风化雨、循循善诱的忠言效果往往更好一些。

    露露是一个有点脾气的女孩,前些日子和领导闹了点别扭,情急之下欲愤然离去,丢掉那份工作,一位平日里不善言谈的老者听说此事,用了一页小小的处方,写了几行字夹在书里,悄悄地送给了她,封面上赫然写着“第101页”,她翻开书看到了那几行字,一遍遍地读下来,心情竟然一点点地平静了下来。

    她在日记中写道:

    事情已经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那张处方和那几行字仍时常浮现在她的眼前,像老人那慈祥的目光一样感动着她:“要知道,果实不容忍花瓣的凋零就无法成熟,寒冬不容忍温暖就无法换回季节的轮回,成功不容忍失败就无法取得突破和转折。”

    所以,为什么不可以把忠言变得顺耳呢?俗话说的好:“好语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同样的话说出来是可以很不一样的,既然是忠言,就不能找到一个好听点的说法吗?

    例如朋友正在思考一件事情,你觉得他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决定,想阻止他,于是你有三种表述方式:

    1.你怎么那么傻啊?看不出来这是人家下套把你往里装吗?你怎么能干这种事呢?

    2.这事你想好了吗?是不是还有XX因素没有考虑到?如果成了当然好,这事要是不成,咱们怎么办呢?

    3.你怎么决定都行,我都支持你,但是事情总是有成有败,要是不成,可能会怎样怎样,咱们需要提前做点准备。

    这三种表述目的差不多,能达到的效果可能也差不多,但我们不一定非得选择第一种表述方式,既然知道人都不爱听难听的,以后就得想办法把忠言变得顺耳。无论是对朋友,对父母家人,还是对同事下属。当然说NO总是不如说YES让人家舒服,但还是可以不让人家那么不舒服。

    所谓忠言顺耳,就是批评者要有与人为善的动机和态度。忠言的目的在于帮助对方纠正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缺点,而不是为了给人难堪、与人过不去,也不是为了借机出风头、表现自己。只要从善良的愿望出发,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进行批评,那么,这样的忠言既顺耳也容易接受。

    1923年,约翰·卡尔文·柯立芝登上美国总统宝座。柯立芝有一位女秘书,长得不错,但工作时经常出错。这天一大早,秘书走进他的办公室,柯立芝说:“今天你穿的这身衣服真漂亮,正适合你这样年轻漂亮的小姐。”几句话让秘书受宠若惊。柯立芝又说:“但是,你也不要骄傲,我相信,你的公文也能处理得和你一样漂亮。”从那天起,女秘书在工作中就很少出错了。

    一位朋友知道了这件事,就问柯立芝:“这个方法很妙,你是怎么想出来的?”柯立芝说:“这很简单,你看见过理发师给人刮胡子吗?他要先给人涂肥皂水,为什么呢?就是为了刮起来使人不痛。”

    忠告也需要技巧,否则就会收到反效果。来自纽约的心理学博士简·格丽尔说:“提有意义的建议很重要。当与你最亲近的人需要你的意见时,拒绝表态、或只说一些虚头八脑的内容,或者提出的建议不能得到有效利用,最后坑害的是你自己和你们之间的关系。”

    最近,小薇烦事连连:最好的朋友不听劝告,选了一个“买一送一”的婚纱照“优惠套餐”,拍完之后才直呼上当受骗;年轻气盛的妹妹不听劝诫,毅然和前男友复合,与其现任女友一起“竞争”,形成“三角”关系,最后狼狈退出;尽管苦苦相劝,关系最密切的那个同事还是选择了突然离职,在一个新的领域自己创业,结果,亏损一年多,事业仍不见起色……

    其实,小薇不是没提出过合理化建议,只是并未被对方接受。那么,提出建议的方式是否得当?如何聪明、巧妙地表达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呢?

    1.好的开场白,能使你的观点更受欢迎

    妥当的话,都是想好之后说出来的。所以,当对方向你说明一个新的决定时,不妨先听清楚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思考片刻,然后再说:“现在你想听听我的一点建议吗?”,也可以说:“想不想听一个和你的想法完全不同的主意?”如果对方表示出想听的意愿,通常她也会将你的话当作重要的参考;但如果对方反应冷淡,你不如选择沉默。

    2.别让叙述的口气变得严肃、沉重

    像一个权威专家一般阐述自己的观点,常常会让对方感觉压抑,容易产生辩驳的欲望,也可能使你们的沟通进入僵持阶段。例如,直接说“你还不如辞职不干了”或者“我要是你,我就辞职不干了”,都会给对方增添心理压力,不如换个方式这样说:“你有没有考虑过变换一下自己现在的环境?”也可以说成:“依你所说,你不妨先辞职,再看具体情况,做下一步打算。”

    3.不指责他(她)最亲近的人

    即使是最亲密的朋友向你大吐苦水,说起亲人、爱人的种种不是,并征求你的意见时,你也不要顺着她的意思,一起说那个人的不是,挑那个人的毛病,即使你说的全是事实。越是对方亲近的人,越不应当由你来做出评价。因为,也许不到两天,他们便会和好如初,她(他)会把自己说过的话忘得一干二净,但他(她)极有可能会对你说过的那些“坏话”一直耿耿于怀。

    4.学会赞美,减少话语中的“攻击性”

    有时候你明明说的是很中肯的话,但对方未必能听到心里去,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你的措辞过于“咄咄逼人”,也许在不经意间伤害了对方。先将想说的话在脑子里过一遍,想象着此时是另一个人正在和你说这些话,看看你是否会对其中的某些话语感到别扭或心里不舒服。

    你也可以尝试着先真心诚意地认可和赞美对方的某些观点,然后再询问:“你确定这个想法就是最好的吗?”接着说出自己的想法。如果你的建议最终也没被采纳,不要因此变得愤怒或尖刻,要知道,你的目的是让身边的人妥善处理问题,而不是只听你一个人的指挥。

    随着医药科学的发展,许多苦口良药,都加包了糖衣,早已不再苦口,而我们的逆耳忠言也不妨加进一些“蜜糖”,达到顺耳利行之效。在“奔奔族”的工作生活中,应提倡建立一种平等相待、和气相迎、团结互助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氛围。它有利于调动工作积极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树立自身和部门的良好形象,是工作进步,生活舒心,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良好保证。逆耳与顺耳,体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工作方式和处世艺术,这正是广大“奔奔族”们所要体会学习的。

    [杂谈]表达方式不同,意思也“变味”

    1.你真正想表达的意思:“你的气色越来越好了。”

    带“攻击性”的话语:“呀!你的气色可比我上次见你的时候好多了。”

    具体分析:这句话最大的问题在于,将原本赞美的话说成了一个对比的结果。不但无法让对方感觉到自己是受到了赞美,而且可能会使对方误解为:自己原来气色不好,现在是比以前好了,但也未必能好到哪里去。

    更合理的说法:“你的气色真好。”

    具体分析:赞美的话不需要过多修饰,应该说得直截了当,简洁明了。

    2.你真正想表达的意思:“在细节上做些改变,你会更漂亮。”

    带“攻击性”的话语:“你换一种头发颜色,就不会看着那么老气了。”

    具体分析:对人从头到脚的一一点评,本身就是一种不礼貌的表达方式;而且,如果只是在说头发颜色,可能还不会显得过于尖刻;可是,最后顺带点评了一下对方“看起来老气”,会让听者大感不悦,你的建议自然也会惹人反感。

    更合理的说法:“你只需要在细节上稍加修饰,会比现在更漂亮,先考虑换一种头发颜色如何?”

    具体分析:弱化头发颜色的问题,先表达你对她个人形象的部分肯定,再说明简单做些改变,便能好上加好,这样更容易让对方接受你的观点。

    3.你真正想表达的意思:“这份工作占用了你很多私人时间,可以考虑换份工作。”

    带“攻击性”的话语:“真难以相信,这种像狗一样累的工作,你能干得这么起劲。”

    具体分析:这是一句最典型的、充满“攻击性”的说法。请谨记,即使对方是你最好的朋友,听到这样的话也不会感到高兴,而会觉得你为人尖酸刻薄。而且,这样的话一旦脱口而出,立即道歉也无济于事,反而会让对方对此话的印象更加深刻,不悦感增强。

    更合理的说法:“你看起来做得很辛苦,你是真的很喜欢这份工作吗?”

    具体分析:友好沟通的前提是体谅对方。所以,你不妨先从关心他(她)的角度开始,先听听他(她)是怎么想的,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断然替他人做出“辞职不干”的决定。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