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宝剑锋从磨砺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论语》中的成功学

    生活在世界上的每个人,都在努力地追求着各自所希望的成功。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不希望成功,也没有人甘愿一辈子碌碌无为。谁都希望自己的力量可以影响、改变甚至是支配别人。

    追求成功是为了让生命中充满色彩,可以更充实地走过这一路。成功是生命中一个遥遥无期的旅程,人总是从一个起点向着一个成功的终点,不断地找寻着答案,再不断地去追寻下一个终点,于是生命中就有了几多期许。而《论语》所提供给我们的,正是成功征途上的一盏明灯。

    1.做自己的“伯乐”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论语·子罕》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论语·述而》

    儒者常常以水和玉比德。有一次,子贡说:“有一块美玉在这里,是把它珍藏在匣中好呢,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商人把它卖出去好呢?”

    子贡所提出来的,实际上是读书人出不出去做官的政治态度问题。

    子贡给出的是两个选择:要么“韫椟而藏”,珍藏在匣中;要么“求善贾而沽”,找一个识货的商人把它卖出去。这两个选择实际上就是孔子所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的“行藏”问题。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也就是成语所说的“用行舍藏”或“用舍行藏”,它最为精炼地表达了儒者对于出仕与退隐、入世与出世、进与退的政治选择与人生态度。这里面所蕴含的,一方面是进退之间深刻的内在矛盾,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儒学通权达变的思想方法和精神气度。

    孔子另外还多次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卫灵公》)孟子也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所有这些说法,其实都是“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意思。

    问题在于,“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虽然懂得用行舍藏的道理,但真正面对现实,落实到每个人身上,不仅用舍不由你,就是行藏也往往是你无可奈何的呀!而孔子对此的回答是倾向于“行”的方面,即“沽之哉!沽之哉!”卖出去吧,卖出去吧!这反映出孔子思想中积极入世的一方面,这一点跟“毛遂自荐”有点相似。毛遂自荐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可以说,毛遂就做了一次自己的“伯乐”,让信陵君见识了他的才能。

    毛遂原本是平原君的门客,由于秦王攻打赵国,赵国派平原君到楚国求救,赵国挑选文武俱备的20个人一同前往,只挑选到19个人,毛遂自己推荐自己,说出自己的才能,那19个人都笑话他。到了楚国,请求楚国发兵支援,楚王犹豫不决。毛遂手按着剑到楚王面前,对楚王说:“秦国的白起,第一战就会夺大王的都城鄢郢,第二战会烧毁夷陵,第三战就会侮辱大王的先人,这是老百姓的耻辱,不仅楚国人会怨恨,也会给赵王蒙羞的。现在请求发兵抵抗秦国,实在是为楚国而非为了赵国。”楚王答应了,就与赵国在堂下歃血为盟。平原君回国后,对赵王说:“毛先生一到楚国,使赵国的名声重于九鼎。”于是将毛遂聘为客卿,带领赵国军队与楚国一起抵抗秦国,在邯郸将秦国军队打败,赵王封毛遂为上将。

    毛遂可以说是一个善于发现自己的伯乐,如果他对自己的能力不自信,如果他不敢于向信陵君去推荐自己,在信陵君那么多的门客中,毛遂的才能根本没有用武之地,信陵君也根本不可能发现他的才能。

    做自己的伯乐才能让别人发现你的才能。古往今来莫不如此。

    孔子还有一句话值得我们特别注意,孔子说的是“我待贾者也。”也就是说“我正等待着识货的商人哩”。而子贡问话中说的是“求善贾而沽诸?”

    一“求”一“待”,态度大有不同。

    这里面的微妙区别,正如朱嘉在《论语集注》中引范氏的看法:

    读书人不是不想做官,只不过厌恶用不正当的手段去谋取官位罢了。读书久等待被任用,就像美玉等待识货的商人来买一样。以伊尹、伯夷、姜太公等人为例,如果没有成汤、文王的任用,就是终身默默无闻也没有关系,绝不会主动去炫耀自己以求做官。

    简而言之,读书人可以做官,但却不可以求做官,不可以去“跑官”——像后世有些人那样,一到“换届”的时候,东奔西跑,利用一切关系和裙带,削尖脑袋往上钻,千方百计向上爬。即便不能往上爬,起码也要保住现有官位不变。

    以“毛遂自荐”的观点来看,“待贾而沽”而不“求善贾而沽”是不是有些迂腐了呢?

    韩愈的《马说》一直被认为是识才、用才的经典。“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似有道理,其实,却不乏消极和宿命的思想。因为人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某个领域的“千里马”,在等待“伯乐”发现的同时,完全可以成为自我推销的“伯乐”。

    良马,不因有无伯乐而存在;人才,也不因有无知己而生灭。炫耀于外表的才干固然容易引起伯乐的注意,往往令人羡慕;而深藏不露的智慧则更能带来成功,这需要难以言传的自制与自信。西班牙人把这种本领叫做“潜能”,一个人具有优良的素质,并能在必要时发挥这种素质,引起伯乐的慧眼识珠,从而推动命运的车轮转动,这就叫潜能。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却总有人把个人的命运和前途都寄托在“伯乐”身上,心甘情愿作一个被人挑选的马,幻想着被“救世主”赏识。若一时怀才不遇,就灰心丧气,叹世上“伯乐”太少,抱怨终生,大志难酬,楚国大诗人屈原是典型的例子。然而,历史上却有更多的人,他们最初大多是默默无闻,辛勤耕耘,在孤独中探索,为将来大有作为蓄足势能,到需要之时,便水到渠成。君不闻,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坎坷和曲折,甚至于灾难,对于“千里马”来说,只是考验,更应成为前进的不竭动力。

    当然,那些被“伯乐”发现的“千里马”是幸运的,他们得以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的才华。但“伯乐识马”毕竟是有限的,也不常有。真正有才识的人应该学会正确地评估自己的价值,培养多方面的能力素质,掌握更多的信息资料,以便适时有效地推销自己。尤其是处在当今竞争的年代,方式灵活的选才有不少方式,如:公选制、自荐制、招标、招聘制、考试、考核制和试用、辞退制等,不拘一格选人才,这对于“千里马”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们何不转变理念,变崇拜“伯乐”、迷信“救世主”为锐意进取、积极参与,做自己命运的主人,尤其是在人生的每一个转折点上,我们要好好把握它,我们不应再坐等“伯乐”来识马了。

    正是,莫道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何况,如果人人都待贾而沽,我们今天那些铺天盖地的招聘广告不就都白打了吗?

    2.进退成败都在自己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卫灵公》

    《尚书·旅獒》说:“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好比用土推山,只差一筐上而没有成功,前功尽弃,这是谁造成的?孔子回答说:是自己。

    同样的道理,我们要填平一块土地,虽然现在才倒一筐土下去,但如果我们锲而不舍地坚持下去,最终大功告成,这是谁造成的?孔子回答:还是自己。

    所以,进退成败都在自己,而不是像俚语说韩信的那样:“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以韩信的事例来看。成,萧何只有举荐之功;败,萧何只有谋划之力。而无论举荐还是谋划都只是外在的因素,真正内在的决定因素还在于韩信自己。因此,严格说来,不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而是“成也韩信,败也韩信”。推而广之,则是成也自己,败也自己。

    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能把进退成败的原因推之于外在的因素,不要怨天尤人,而要着力把握自己,把自己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当然不是说不要外部条件和环境,不讲机遇,而是说,一切外部条件、环境和机遇也都是靠自己去创造、形成和抓住的,一切都要通过自己本身而起作用。

    中国古代有一位智者,他以有先知能力而著称。有一天,两个年轻男子去找他。这两个人想愚弄这位智者,于是想出了下面这个点子:他们中的一个在右手里藏一只雏鸟,然后问这位智者:“智慧的人啊,我的右手有一只小鸟,请你告诉我这只鸟是死的还是活的?”你想想,如果这位智者说:“鸟是活的”,那么拿着小鸟的人不经意地将手一握,把小鸟弄死,就会用这种方式来愚弄智者。如果他说:“鸟是死的”,那么这个人只需把手松开,小鸟就会振翅一飞。两个人认为他们万无一失,因为他们觉得问题只有这两种答案。

    在他们确信自己的计划滴水不漏之后,就启程去了智者家,想跟他玩玩这个把戏。他们很快见到了智者,并提出了准备好的问题:“智慧的人啊,你认为我手里的小鸟是死的还是活的?”其中一人问道。老人久久地看着他们,微笑起来,回答说:“我告诉你,我的朋友,这只鸟是死是活完全取决于你的手!”

    这个古老寓言说明了一个真理:你的人生由你自己决定,你的人生的好坏也完全是由你自己决定的。你就是做决定的人。

    所以说,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别人虽然可以影响你的人生选择,但却绝对无法决定你的人生走向,你的人生是由你自己驾驭的,人生的航舵是掌握在你自己手里的。

    孔子说:“君子求自己,小人求别人。”这里的“求”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从积极追求的角度说,是指凡事都靠自己的意思,那也就是《易经》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也正是孔子在《子罕》篇里所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成败都靠自己。

    另一方面,这里的“求”也包括对自己失败原因的探求。也就是《中庸》里面所说的:“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君子立身处世就像射箭一样,射不中,不怪靶子不正,只怪自己箭术不行。孟子也说过类似的话:“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公孙丑上》)不怪靶子不正也罢,不怪比自己射技好的人也罢,总之都是要求从自身找原因。

    俗话说得好:“会怪的怪自己,不会怪的怪别人。”四川方言对那些不会怪自己而只会怪别人的行为更有生动的讽刺,叫做:“人穷怪屋基,屙屎不出怪茅厕(si)。”话虽然过于俚俗,但却合于圣人的雅意,那就是:“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有则小故事对我们很有启发。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

    小蜗牛:毛虫姊姊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毛虫姊姊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

    小蜗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没骨头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什么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大地会保护他啊。

    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

    蜗牛妈妈安慰他:“所以我们有壳啊。”

    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不等、不靠、不要”才是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靠爹靠妈靠别人,那不是好汉”。自尊、自重、自强、自爱是我们倡导的人生信条。

    还是《国际歌》那几句唱得好: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

    全靠我们自己。”

    对个人来说,也依然是如此:进退成败都在自己。

    3.关键在于练好内功

    子曰:“不患人之不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论语·里仁》

    孔子说:“不能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怕的是自己没有才能。”(《论语·宪问》)

    而在另一个地方,他几乎是原封不动地把这句话又倒过来重复了一遍:

    “君子怕的是自己没有才能,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论语·卫灵公》)

    加上《学而》篇所说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真可以说是翻来覆去地说到这个话题了。虽说《论语》是学生笔记,可能有重复之处,但既然已经过编辑整理,依然有这么多次出现,那就只有一种理解,就是孔老夫子的确反复多次强调过这个话题,给学生留下了异常深刻的印象,以至于重复出现也不嫌累赘,而予以保留。

    问题在于,孔子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地说这个话题呢?这大概与他一生追求“克己复礼”,周游列国而“累累如丧家之犬”,没有能够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分不开。可以说,不被人知道,不被人了解,这是他终身未能解开的一个“情结”。不然的话,为什么一向微言大义的圣人在这个问题上竟如此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听来总让人感叹罢。或是在自我安慰或自我解嘲呢?

    与老子的另一句话原理相同。老子说:

    “丗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患?”

    老子的意思是说我们的忧患来自身体,连身体都忘了,还有什么麻烦呢?

    孔子说的“不知而不愠”,也就是这个意思。人之所以生气,是因为他知道。假如他不知道,当然也就不会生气了。

    别人不了解我,我还是我,于我自己并没有什么损失。所以,“人不知而不愠”,值不得忧虑,更没有必要怨天尤人。

    相反,“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我不了解别人,则不知道别人的是非邪正,不能亲近好人,远离坏人,这倒是值得忧虑的。

    《庄子》上讲“小知不如大知,小年不如大年”,反而有种积极进取、力图获得更多的儒家精神的意味。而孔子在《论语·学而》末篇又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无疑是非常达观的,以道家视之亦无不可。

    孔子以不知为乐,以无知为荣,正是他晚年成圣的真实写照。孔子说他“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所欲”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逾矩”就是该干什么还干什么,不打破既有规矩。孔子这句话乍看似乎前后矛盾,细想原来就是以“无为”为“为”,以“无知”为“知”的另一种说法。

    古希腊哲人皮浪说:

    “我不能告诉别人我并不知道的东西。”

    同样地,我们不能生活在别处。生活就在这里,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否则就是浪费生命。

    与其生活在别处,不如诗意地栖居在此处。孔子说的君子“不知而不愠”包含一个重要启示:

    我们不要在知识上满足自己,而要在精神上满足自己,这样才会快乐,才不会被“以有涯随无涯”的问题困扰。管它涯不涯,如果有条船,我就在水上睡觉。如果是在岸边,我就在石头上睡觉。

    当然,孔子的这些话要是对于那些怀才不遇者,怨天尤人者倒的确能起到强心镇静的作用哩。更何况,无论别人知不知道自己,了不了解自己,苦练内功,增强才干总是不错的。

    4.三思而后行想得太多了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论语·公冶长》

    有人往往把“三思而行”作为孔子的教导,实在是张冠李戴,歪曲了圣人的意思。

    凡事不想一想就行动叫做莽撞,往往会导致后患。但想得太多,瞻前顾后,翻来覆去,则容易陷入犹豫不决的狐疑之中,导致优柔寡断。季文子遇事总要考虑三次以上才行动。孔子听说后说:“考虑两次也就可以了。”(《论语·公治长》)

    忧郁的丹麦王子为报叔父的杀父娶母之仇而思虑再三,左右为难,因此而错过了下手的大好机会,结果与敌人同归于尽。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这就是莎士比亚笔下著名的“哈姆雷特式的犹豫”。

    战国时代,楚国令尹(掌握军政大权的大官)春申君黄歇任职期间,有人劝他及早地把一个实力派人物李园除掉。黄歇犹豫不决,优柔寡断,迟迟没有接受劝告,后来反被李园派来的刺客杀死。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这种封建士大夫之间的争权夺利,没有任何可取之处。但是,《史记》通过这个故事却揭示出一个千古以来一直被人高度重视的谋略——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遇事“当断不断”,犹豫不决,就会贻误时机,进而“反受其乱”。

    历史上,因为当断不断而反受其乱的例子真不少。

    比如,三国时期的袁绍集团,虽然曾经谋士如云、战将如雨,但是由于袁绍的“多谋少决”,官渡一战,却败于曹操之手。

    “多谋少决”,是缺乏主见,缺少判断能力,不能及时正确地决策的表现,这对一个统帅或决策人物来说,是最致命的弱点。

    袁绍手下谋士如云,这是一个极为有利的条件,但一到决策时,众谋士各抒己见,他就失去了主心骨,不分良莠,不知取舍,优柔寡断。

    比如在白马之战中,袁绍听说有一位赤脸长须使大刀的勇将斩了他的大将颜良后大怒,谋士沮授乘机建议他及时除去刘备。

    此时袁绍指着刘备说:“汝弟斩吾大将,汝必通谋,留尔何用。”说着就要推刘备出去斩首。

    刘备从容地说:“天下同貌者不少,岂赤面长须之人,即为关某也?明公何不鉴之?”

    袁绍听后,马上改变了主意,反而责怪沮授:“误听汝言,险杀好人。”遂仍请玄德上帐坐,议报颜良之仇。

    接着,关羽又杀了大将文丑。

    郭图、审配入见袁绍说:“今番又是关某杀了文丑,刘备佯推不知。”

    袁绍听后大骂:“大耳贼!焉敢如此!”命令将刘备拿下斩首。

    刘备又辩道:“曹操素忌备,今知备在明公处,恐备助公,故特使云长诛杀二将。公知必怒。此借公之手以杀刘备也。愿明公思之。”

    袁绍听后,反过来责备郭图、审配等人:“玄德之言是也。汝等几使我受害贤之名。”

    袁绍两次欲杀刘备,而刘备都化险为夷.从中可看出刘备的机敏和袁绍的出尔反尔、多谋少决、谋而不断。

    所以,“三思而后行”不能作为优柔寡断的借口,有时候,有些事,是必须果断处理的,所以,“君子务穷理而责果断”(朱熹)。

    既要想清楚,有所思考而后行动,又不要优柔寡断。

    记住:考虑两次也就可以了啊,不要想得太多!

    5.天生我材必有用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驿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论语·雍也》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冉雍的父亲地位低贱,而冉雍本人却是被孔子视为“可使南面”(《论语·雍也》),即具有帝王之相,可以做官的人。所以,孔子在谈到冉雍时说:“耕牛生的小牛长着赤色的毛和周正的角,虽然不想用它来作祭祀,山川之神难道肯言弃它吗?”《论语·雍也》在这里,孔子以耕牛所产的小牛作比拟,意思是说,虽然是够不上做牺牲的牛所产的小牛,只要长了一身漂亮而高贵的红毛,一对周正的角,那还不是可以做牺牲。同样的道理,冉雍虽然出身低贱,但只要他有做官的才能,为什么不可以做官呢?原来,圣人也是反“血统论”,这倒是一个新鲜的发现。

    推而广之,出生不由己,关键重在自身的才能和表现。可是,人们在谈到血统的时候,总是过多地强调所谓的“将门虎子”,所得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但是,“将门出犬子,龙生虫,凤凰生麻雀”的事情在我们的社会里还少吗?所以,不能“唯成分论”,按家庭出身选拔人才;不能认为“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一言以蔽之,不能搞“血统论”那一套。

    有很多人认为自己的命运是上天安排好了的,每个人都只能服从,不可违背,不可逆天行事。所以,那些一直过着悲惨的、贫穷的、被动的日子,他们无力改变自己,也不敢想像能否改变自己。直到有一天,他们穷得实在过不下去了,他们被人欺压得实在过不下去了,他们痛苦得实在无法忍受了,就发愤一搏,突然,命运就改变了。于是,人们就发现,命运是个纸老虎,轻轻一碰就倒了。陈胜、吴广就是这样改变自己命运的,他们的经历让很多人明白了一个道理:命运不是上天决定的,而是自己决定的。

    贫富、贵贱、遭遇,这是我们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要接受的现实。有人生在有钱人的家里,有人生在穷人家里,这看起来是上天的安排,其实,这是由上一辈人决定的,而不是上天决定的。上一辈的穷根可以一直往上推,是因为家族中一直没有人能够觉悟到自己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那么,到了你这一代,如果还不觉悟,那么,这种贫穷就会一直传下去,直到你的家族里有人意识到这一点,就会发生变化。

    你现在出生在贫穷家庭,是不是就没有办法了?不是,关键还是在于你自己。只要你意识到命运在你自己手中,通过自己的能力,加上自己的勤奋思考,你就一定能够主动改变自己的命运。《古文真宝》中记叙了苏秦与朱买臣的故事,对我们把握自己的命运有很大的启发。苏秦自幼家贫,依靠兄嫂度日,但是,他一心想要读书做宰相,出门游说各国君王,却没有人赏识他。所以落得穷困潦倒,乞讨回家。嫂子见他那副模样,生气地说:“你一个大丈夫男子汉连个糊口的钱都不会挣,而终日游荡,无所事事,难怪落到今天的地步。”一顿奚落之后,也不下厨给他做饭吃。

    后来苏秦发奋学习,终于出人头地,衣锦还乡。其嫂也一反冷落态度,诚惶诚恐地出来迎接。苏秦便问:“嫂子,以前你那么慢待我,今日为何如此恭敬呢?”

    嫂子说:“今日你出人头地、享受荣华富贵了呀!”

    苏秦不禁感慨万千,长叹道:“唉!当我穷困时,父母都不愿认我这个儿子。如今一发达,乡里乡亲都来祝贺,可见这个世界没有金钱和地位不行啊!”

    朱买臣,出身寒微。他与妻子靠卖柴维持生活,同时苦读。但即便是卖柴,他也是高高兴兴地,妻子以为他穷昏了头,并以之为耻,提出和他离婚。朱说:“请再等我十年,就会让你幸福的。”妻哭着说:“像你这样的贱货,不知何时要死在荒郊野外的。”说完离他而去。数年后,朱买臣果然金榜题名,荣归故里。其妻已再婚,念其旧恩,朱买臣便连同其夫一并招至近旁厚待之,其前妻为自己以前的无知感到羞耻而自杀。

    这两个人都不是出生在有钱人家里,但是,他们有一种改变自己命运的决心和毅力。于是,他们发愤读书,学好本领,既能够为国效力,又可以改变自己命运。所以,出生在贫穷人家并不是没有办法改变命运的。苏秦和朱买臣他们之所以在贫困艰难的条件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关键在于他们早就预料到自己生活发展变化的趋势。也就是说,他们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为什么他们能够做到这一点呢?就在于对自己命运有清醒的认识。不相信上天,不相信命运是由别人来安排的,自己给自己设计命运,就能够在命运还没有出现转折时,就已经看到它的结果。

    那么,人遇贫穷当如何?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也?”

    “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孔子答。这真是至理名言。

    “贫而乐”是积极的人生态度,人贫而志不贫,才有发奋的激情和动力,才能改变自己命运。“穷则变,变则通”,化贫穷为力量,这就是中国人的生存智慧。

    另一方面,天生我材必有用,像“犁牛之子”那样,虽然你不愿意用它来祭祀,山川之神也不会同意的。那不就弄得人神共怒了吗?同样的道理,像冉雍那样“可使南面”的人才,你不用行吗,那也是不行的。是真金子就会发光,是真英雄就总会有用武之地,你要想埋没也是埋没不了的啊!

    所以,不要自卑自己的家庭出身不好,不要担心世无伯乐,只要你有真学问,真本事,真才能,就总有大展宏图的一天,谁想压制你,埋没你。就连天地鬼神都不会答应的。

    你相信这一点吗?

    6.宝剑锋从磨砺出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

    大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因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论语·子罕》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论语·宪问》

    在《学而》篇里,孔子说过:“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在《里仁》篇里又说过:“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曾子也说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孟子说得更为严重:“上天要把重大使命放在某人身上,必定先使他的意志受到折磨,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忍饥挨饿,使他备受劳困之苦……”(《孟子·告子下》)

    因此,儒学虽不是苦行禁欲主义,但却主张艰苦奋斗。所谓“头悬梁,锥刺股”,正是这样的典型。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载,晋公子重耳流亡到齐国的时候,住进了好房子,又有大小老婆陪侍左右,于是便不想再走了。他老婆姜氏骂他说:“行也!怀与安,实败名。”这其实也正是孔子的意思。

    太宰向子贡问道:“孔老先生是位圣人吗?为什么这样多才多艺呢?”子贡说:“既然上天让他成为圣人,当然也就会让他多才多艺。”孔子听到后说:“太宰了解我吗?我小的时候贫穷,所以学会了不少技艺。一般的君子会有这样多的技艺吗?那是不会的。”

    不仅太宰不了解,就是子贡也没有能够了解啊。

    俗话说得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一个人小的时候艰难困苦,什么事情都要靠自己做,自己努力,所以不仅多才多艺,生活能力强,而且懂得人情世故,长大后多能有所作为。

    相反,一个人从小养尊处优,生活一帆风顺,从小学直到中学、大学乃至研究生毕业,出来后工作能力不一定就会有多强。尤其是出来做社会、文化、商业等方面的工作,不谙人情世故,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成为典型的高学位低能力者。再加上生活、工作一遇挫折,心理承受力差,灰心丧气甚至自寻短见的例子也不是没有过。

    从前看过一则关于鉴真和尚的故事:

    话说鉴真和尚刚刚剃度入空门的时候,寺里的住持安排他做了谁都不愿做的行脚僧。每天风里来雨里去,吃苦受累不说,化缘时还常常吃白眼,遭人讥讽挖苦,成绩一点也显现不出来。为此鉴真感到愤愤不平,产生了对抗情绪。

    一天,日已三竿,鉴真仍旧睡着不起,住持感到纳闷,于是亲自去了他的房间。推开门,一股臭味顿时扑鼻而来,住持向里面看了看,原来在鉴真睡的床边堆了一大堆破破烂烂的芒鞋。住持叫醒鉴真问道:“你今天不外出化缘,堆这么一大堆芒鞋在房间做什么?”

    鉴真打了个哈欠,满怀怨言地说:“别人一年一双芒鞋都穿不破,可我刚刚剃度一年多,就穿烂了这么多鞋子,我是不是该为庙里节省些鞋了?”

    住持听了鉴真的话,马上就明白他的心思,微微一笑,说:“昨晚寺里下了一场大雨,你随我去看看吧。”

    鉴真虽然不知道住持要干什么,但还是跟着住持到了寺前的大路上,由于是黄泥路,路面经过一夜雨水的冲刷,变得坑坑洼洼,泥泞不堪。这时住持开口问鉴真:“你是愿意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呢?还是想做一个能光大佛法的名僧?”

    鉴真说:“我当然希望能光大佛法,做一代名僧,可我一个人人都瞧不起的苦行僧,凭着一双脚和一大堆烂鞋,如何去光大佛法?”

    主持捻须一问:“你昨天是否也在这条路上走过?”

    鉴真说:“当然!”

    主持问:“你能找到自己的脚印吗?”

    鉴真摸着脑袋不知所然地说:“昨天这路又坦又硬,小僧哪能找到自己的脚印?”

    主持反问道:“那今天我俩来此走一趟,你能找到自己的脚印吗?”

    主持的反问一下子便让聪明的鉴真领悟了其中的禅机:那些一生碌碌无为的人,不经风不淋雨,没有起也没有落,不正就像是一双脚步踩在又坦又硬的大路上吗?脚步抬起,什么也不会留下。而经风淋雨的人,他们在苦难中跋涉不停,不正就像一双脚行走在泥泞里吗?脚印印证着生活的坎坷磨难,也印证着人生的价值。

    从此,鉴真和尚端正了自己的态度,凭着自己坚定的信念,踏遍了弥漫着樱花醇香的扶桑泥土,最后终于成为一名令世人景仰的佛教名僧。

    人生大抵如此:只有在泥泞里行走,生命才能留下深刻的印痕。苦难,可以丰满我们的人生!

    苦难是人认识社会、理解人生的主动教材,苦难是人成熟的机会:苦难是竞争社会中人所面临的必然挑战。苦难中最需要的是最坚定的人格和不屈的斗志……

    大凡成功者,大多走过的是一道曲折且充满血汗的苦难历程。而对生活最大的挑战能使人在磨难中脱颖而出。幼时的贫困对有志者能培养一种先天竞争意识,在生活的最底层努力挣扎向上,不断进取,不断攀登,以至到达成功的巅峰。一路的艰辛,一路的苦难,终而培养出超越常人的坚强斗志。

    苦难是一所学校,斗志坚强的人在这所学校优秀地毕业,坦荡走向世界未来,克服了人生道路上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而斗志薄弱者则过早辍学,在苦难面前在逆境面前倒下了。

    古往今来,有多少豪杰人士出自贫困的家庭,吃尽生活中的苦难。寒门生贵子,白屋出公卿;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贝利之子出身于球王之家,而贝利却认为儿子一定不如老子,因为他的儿子一出生就拥有了别人在苦难中苦苦挣扎、经过万险才得到的东西,缺乏先天竞争意识。

    所以,让孩子从小学会吃苦,学会战胜各种困难,锻炼独立生活的能力,掌握各种各样的生活技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我们现在的独生子女,所谓的“小皇帝”,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客观上缺乏吃苦耐劳的外部环境,这就需要家长们有意识地“创造”一些这样的环境,使孩子们得到锻炼。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就连圣人,不也是磨炼而出的吗?

    7.关键是要找准自己的位子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论语·泰伯》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论语·颜渊》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论语·宪问》

    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不在其位不了解情况,隔行如隔山,谈论起来于事无补,反而添乱。还是谋其位而行,安守本分为好。做冬瓜就考虑冬瓜的问题,做西瓜就考虑西瓜的问题。

    一句话概括,就是君臣父子,各就各位。也就是《大学》里所说的“知其所止”,《中庸》里面所说的“君子素其位而行”。所以,这段话其实还是借用蔡志忠先生的那几句话来翻译最为生动而传神:

    “自己是什么就做什么;是西瓜就做西瓜,是冬瓜就做冬瓜,是苹果就做苹果;冬瓜不必羡慕西瓜,西瓜也不必嫉妒苹果。”(《禅学季刊》第七期)

    蔡先生是漫画家,所以说得幽默。其实,这段话不过是说,只要人人安分守己,本色当行,做自己应做的事,尽自己应尽的一份职责、义务,社会也就相安无事,正常发展了。

    不然的话,上司不像个上司,下级不像个下级,父亲不像个父亲,儿子不像个儿子。教师去卖布,文盲来教书,屠夫来医病,医生去杀猪;或者“党政工青妇,一起来出书”,工农商学兵,都去做生意。那岂不会乱套了吗?

    曾几何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一套非常陈腐,尤其是在20世纪70年代的“批孔”运动中,简直觉得是一套被认为是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反动理论,应该批倒批臭再踏上一只脚,叫它永世不得翻身。现在看来其实不然,这里面所包含的社会学、政治学内容实在是很深刻、很有道理的,所谓“甘做革命螺丝钉”的精神,不也就是做什么就要像什么的精神吗?

    某日庄子闲暇无事,他的好朋友,梁国的宰相惠施也得闲空,二人凑到一起,谈一些人生在世的道理,也谈了一个同类的问题。

    惠子对庄子说:

    “魏王送给我一些大葫芦种子。我就把它种下了,后来结出的葫芦足以装下五石谷子,真是够大的了,人们都不曾见过。然而这葫芦却又没什么用。用它作水具装水吧,那葫芦外壳又不坚固,一提举葫芦就破了。把它锯开做水瓢舀水,却没有一口水缸能把这水瓢放进去。”

    “看来,这葫芦是不能派用场了,我就把它打破了。”

    庄子却摇摇头,讲出另一番道理。

    “您老先生实在不会用大物件了!宋国有个人会配制冻疮膏,他家世代都靠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一位客人听说宋国这个人有这么个秘方,就上门请求用一百斤金子来购买他的药方。

    “宋国这人就和家人商议:我家世世代代漂洗丝絮,只不过赚得几两金子,现在卖出技术,一下可得一百斤金子,何不就卖给那位客人呢?

    “那客人得了这药方,就拿着这药方去游说吴王,说它在军事上用途如何如何的巨大。那时正好碰上越国兴兵侵犯吴国,当时天寒地冻,吴王就派那客人率领军队迎敌。因为是水战,那客人就给士兵都配带防冻药物。结果,吴军将士冻而不伤,终于打败了手脚冻疮的越军。为奖赏客人,吴王划拨土地封赏了这位客人。

    “防冻药方能防止冻伤手脚,在谁的手中都一样。有的人能因它割地封官,有的人却总不能从漂洗丝絮中摆脱出来,这就是用法的问题了。现在你有五石容量大的葫芦,为什么不掏空它作渡船,然后坐上这条奇特的船,到五湖四海去游玩呢?忧虑它大而无用,可见老先生真是有点不开窍哩!”

    一种才具,有用和无用,还得看在谁的手中。能用才的,无用可变为有用;不能用才的,有用也是无用。而这一点,对于个人的成功也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孔子在《宪问》篇又反复强调“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话,之所以在这里重复出现,是因为它与“君子思不出其位”有着密切的关系。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那么,在其位就要谋其政了。

    不过,谋其政也应“思不出其位”,不越出自己的职位范围考虑问题。

    说穿了,还是做冬瓜就考虑冬瓜的问题,做西瓜就考虑西瓜的问题。

    或者如鲁迅先生的冷嘲热讽:

    “奴隶只能奉行,不许言议;评论固然不可,妄自颂扬也不可,这就是‘思不出其位’……一乱说,便是‘越规代谋’,当然‘罪有应得’。倘自以为是‘忠而获咎’,那不过是自己的糊涂。”(《且介亭杂文·隔膜》)

    若要找这样“糊涂”的人,那可真是比比皆是,很多人为此丢官葬送前程,自己还不知道是为什么哩。

    8.不以求仕途作为读书的目的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论语·先进》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论语·泰伯》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卫灵公》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张》

    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即做官有余力就去学习,学习有余力就去做官。

    而孔子的主张是“学而优则仕”,即先学习,提高修养然后再去做官。不大赞成“仕而优则学”,即先得了官位然后再去进修学习。这实际上就是“先进”与“后进”的区别。

    封建社会中,读书求学的目的一般是“学而优则仕”,即以读书为途径,经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如果有了功名,授了官职,那就志得意满,所谓光宗耀祖,门第生辉。为了能通过科举考试,天下读书人不惜放弃真正的经世致用之学,而苦心钻研枯燥空间、毫无意义的八股文章。一旦十年寒窗苦换来入仕前程,那些所读所学也就尽抛脑后,坐享人间繁华,挥霍无度了。

    所谓“学而优则仕”,一般读书人想望当官吃俸禄是无可非议的。就是孔子的学生,也有“子张学干禄”,专门来向孔子学习当官吃俸禄的技巧。不过,在孔子看来,学习目的还是纯洁一点好,“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为学问而学问,在求学中得到乐趣,胜过把读书当作敲门砖,胜过读书为了找职业、为了升官发财的观点。

    但事实上,古往今来,没有几个为读书而读书的人。过去的时代读书是为了金榜题名,“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闻”。读书可以做官,做官可以发财。今天废除了科举制度,读书不一定可以做官了,但小学读了读中学,中学读了读大学,不外乎是为了找一个好的职业。如果找不到,就大学读了再读研究生,目的也是为了找到一个更好的职业。一旦找到了,绝没有人再读什么博士、博士后的,那多苦寒!另一种极端是,既然读书也不外乎是为了找到一个好一点的职业,为了挣钱发财,那只要能挣钱,能发财,又何必读什么劳什子的书呢?所以,不少家长让孩子中学毕业(甚至不用毕业)就跟老子一起做生意、赚大钱,于是又生出“读书无用”的观点。其实,无论是“读书做官(发财)论”还是“读书无用论”,对于读书的目的认识都是一致的,这就是孔子所说的“至于谷”,读书都为稻粱谋。

    儒家认为读书的目的是明理,明理之后便可以成为君子、步入圣贤,这完全是可以靠自己的主观努力做到的。而能不能做官,能不能做大官,则有很多客观因素影响着,例如人们常说的“机缘”。

    一般人之所以希望子孙后代做大官,是因为做大官有权有势,有显赫的门第,有丰厚的钱财。但也有许多人不愿做大官,比如曾国藩。尽管他不是一个淡于权势的人,年轻时也曾汲汲于功名。然而经过名利场中的一番角逐与磨砺之后,他对自己的儿孙提出不必为容为将的要求。这绝不是惺惺作态,而是因为他看到了荣华富贵是暂时的,阅尽了盛极而衰后的艰难、悲惨和世态炎凉。

    因此,在孔子心中,更多的是要求他的弟子做一个读书明理的君子。何谓君子?勤劳节俭,自我修炼,吃苦耐劳,既能过舒适的生活,又能过艰难的日子。还是曾国藩,他为官几十年,不敢稍微沾染官僚习气。在饮食起居上仍然保持贫民的寒素家风,极其节俭也可以,略为丰厚也可以,不过他始终不敢太奢华。不是他无力奢华,而是他不愿奢华,并以此要求自己,示范后辈。

    他告诫儿子纪泽、纪鸿不可从军,不可为官。他说行军打仗本非我所长,兵贵奇而我太平,兵贵诈而我太直,岂能惩办滔天之敌?此前虽然屡次得胜,但那纯属侥幸,是我所没有想到的。你们长大以后,千万不要涉足军界,因为军界难于见功,易于造孽,尤其容易留下被千秋万代所攻击的口实。我久处其间,天天如坐针毡。唯一无愧于心,不忘所学的,就是片刻不忘爱护百姓之意。近年阅历愈多,深谙统兵之苦。你们唯当一意读书,不可从军,亦不必做官。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闻。”读书人学有所成,考取功名,通过做官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社会理想,这的确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成功的人生道路的写照,也是儒家提倡的人生之路,它所体现的是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并没有什么特别“罪大恶极”的地方。这就是“学而优则仕”。如果说它有什么问题,那也是社会和时代的问题,而不是因为子夏这样说了就有了问题。

    至于“仕而优则学”,那就更没有问题了。做官的人在做官有余力时就去学习,就像我们今天的干部到党校去轮训或到干部专修班再去拿一个文凭一样,提高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增长增长理论修养,这有什么不好呢?总比做官之余就去“腐败”,仕而优则“牌”,仕而优则“舞”要好得多吧?所以,“仕而优则学”不仅没有问题,恐怕还是应该大力提倡的风气哩。

    归结起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贯串着“学以致用”、“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其合理的内核,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吸取。

    以我们今天的情形作不尽恰当的比拟,孔子的主张是先读书,从小学、中学、大学一直做到研究生,拿了文凭后才参加工作,才分配到政府中去做公务员,然后慢慢升迁而坐上官位,担任领导人,而不大赞成先工作,提拔成干部然后才去夜大或干部培训班进修学习拿大专文凭。

    当然,这里的比拟的确是不尽恰当,因为孔子注重的是修养礼乐的实际内容,要求修身宜早不宜迟,倒不是文凭的问题。只不过,文凭是你拥有修身经历的证明,外在的形式与内在的实际也是有所挂钩的。

    9.人各有所长,修炼自己的优势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论语·先进》

    孔子七十二弟子中有著名的“四科十哲”,是《论语》中经常见到的人物。孔子分别对他们作出了评价。

    道德修养好的: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会说话的:宰我,子贡。宜于从政的:冉有,子路。熟悉古代文献的:子游,子夏。(《论语·先进》)

    十个指头不一般齐,人也是一样,总是各有所长。就像我们今天的同班同学,各有特点,各有爱好,毕业后有的从政,有的经商,有的搞科研,有的做文人,进入社会这个茫茫人海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所以,无论做教师的也好,做领导人的也好,都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每个属下的特点和所长,加以培养和任用,扬长避短,知人善任。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和积极性,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或许孔子正是因为做到这些才培养出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的罢。

    现代人的眼光很高,着眼国外,着眼前途,强调不论什么职业只要出类拔萃,让别人刮目相看就行,特别强调“升官发财”,似乎陷入一个冷眼看社会的怪圈,但若要问支撑成功的基础你落实了没有,则一脸茫然,要知道空中楼阁是不经风雨的!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求职者择业应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一度投资经商,开发刻字机,结果赔了5万美元,以后看到当出版商能赚钱,就开办了一家出版公司,结果很快又陷入困境。经过两次打击,马克·吐温终于放弃经商,改在全国巡回演说,发挥了他风趣幽默、才思敏捷的优势,获得了很大的成功。1898年,他还清了所有的债务,成为名扬四海的演说家。

    职业目标的选择并无定式可言,关键是要依据自身实际,适合于自身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现代科技与社会进步,个人要随时注意修订职业目标,尽量使自己职业的选择与社会的需求相适应。一定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适应社会需求,方不至于被淘汰出局。

    在择业过程中,要综合考虑自己的素质状况,并侧重某一特长和优势,以保证在职业岗位上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注重发挥自己的素质优势对于择业非常重要,只有按照自己的素质所长选择职业,才能胜任工作,实现人尽其才。同时,也有利于自身的成长,在从事的职业工作上,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能力,做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择业时必须考虑以下几点:

    (1)选自己所擅长的

    自己擅长的主要是指自己的专业技能、生理特长、个性优势。

    专业技能,是指你已经系统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受过某种专门训练所具备的一些技巧能力,选择职业时,尽量做到专业对口,学以致用,这样有利于发挥自己的优势。如果为了追求较高的收入,不考虑自己的专业特长而选择了一种与你所学专业相关甚远的职业,客观上造成了用非所学,不能发挥自己优势的困境,虽然眼前增加了收入,但会给自己未来的发展增加难度。

    生理特长,指自己的身体素质、生理条件,如身高、视力等。有些职业对身体条件有特殊的要求。视力稍差,不可能去参加飞行员的选拔测试,身材不高很难成为时装模特。每个人的身体和生理素质都存在着差异,应了解自己的所长与所缺,并据此去选择合适的职业,以利于发挥这方面的素质优势。

    个性心理,指每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等方面的情况。不同的职业对求职者的个性心理都有不同的要求。求职者要了解自己的性格,选择适合自己性格的工作。如有的人生性好动,那么整天呆在办公室工作会使他觉得“乏味”,不妨考虑一下从事营销类的工作。有的人文静、内向,做事有耐心,不妨选择财务、统计、打字、化验等工作也许更为合适。依托求职者个性心理优势去选择相符的职业,会大大提高职业的适应性,增加取得职业成就的可能性。

    (2)选自己所喜爱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追寻兴趣是人生内在冲动之一,满足这些需求是生命本身的意义,从事一种自己喜欢的工作,工作本身就能给你一种满足感,增加你的欢乐,你的职业生涯从此将会变得妙趣横生,你的人生途径从此多姿多彩。

    选择自己钟情的职业,不仅会增添生活的情趣,更重要的是,这样会增加你成功的几率。

    在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时,务必考虑自己的特点,珍惜自己的兴趣。择己所爱,尽量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当然,能找到发挥自己优势的工作,那是最好的,但如果一时找不到,那就要使自己的性格、爱好去适应那份工作。

    在国外,对成功与非成功人员的对比研究发现,凡是那些有着明确的自我意识,懂得他们在工作中要做什么,并且知道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可以圆满完成工作的员工,他们往往在以后的提升名单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而那些似乎至死都认为“我这人做不了这个”,或躲在一旁以羡慕的眼光看着同伴升迁的雇员,他们往往做出了连他们自己都不敢相信的糟糕的工作。

    10.三人行必有我师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论语·子张》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学识渊博,但从不自满。他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两个问题才让路。其一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孔子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孔子无言以对。他惭愧地对学生说,我不如他,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是孔子说的,而孔子也确实身体力行地做到了这一点。

    虽然每个人都有不足之处,但每个人也都有优点。我们有了归零心态,自然应该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借鉴他人的经验,这才是成功人士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学习他人的长处,从而不断可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学习他人首先要自认无知。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这样做很难。因为人人都有虚荣心,不愿意承认自己无知。恰恰是这些虚荣心成为你前进道路中的最大障碍,如果你坚持认为自己多么有本事,如何有才能,你的话都可以成为权威和经典,那么你只能遭到别人的唾弃。相反,如果你能承认自己无知,反而容易引起别人的共鸣,从而得到别人的支持与帮助。一再重复无知的谎言只能让你越来越被动,越来越出丑,就像“皇帝的新装”,受到伤害的只能是自己。承认自己的不足之处,有利于充分获得他人的帮助和建立健康心态,学习他人的长处,提高自己。

    学习是改变的一条捷径。现今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竞争也日趋激烈,许多新生事物蜂拥而至,如果你不学习,不提高,那么你迟早要被大浪淘掉;也只有改变,先发制人,通过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才能,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学会“将自己的脚包起来”向前走,前面的路才会变得平坦起来。

    从另一方面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也就是《里仁》篇里所说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老师的优点固然值得我们学习,老师的缺点也可以成为我们的借鉴,关键是不要盲目崇拜。

    当然,说是这么说。事实上,老师在我们的眼中多少有些理想化的色彩,有的还环绕着神圣的光晕,使我们难以分辨哪些是他们的优点,哪些是他们的缺点。

    所以也就只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了罢。

    的确,如果每个人都认真学习别人的优点,改正自身的缺点与不足,那么生活中好的习惯不就多了一点吗?好的风气不就多了一点吗?积少成多,我们社会大家庭中不就处处绽放精神文明之花了吗?

    俗话说得好:“人以群分,物以类聚。”通常,人们从一个人周围朋友的性格、素质就可以推断出他的人品如何。

    人的一生如果结交了好的朋友,就可以患难与共,相互砥砺,不仅可以成为情感慰藉,也可以成为事业成功的基石。但如结交了品德恶劣的朋友,则于修身、立世都有极坏的影响。

    朋友交往中,应与人为善,切不可抓住别人的短处不放,更不可以势相结。“与人为善”,语出《孟子·公孙丑上》:“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看到你的朋友,就可知道你的为人,朋友的好坏,是可以互相影响的。一个人在世上若有几个好朋友,相互帮助和交流,生活和事业就可能有好的局面,相反,若交了坏朋友,受到坏的习气的影响,生活和事业就可能出现坏的局面。所以人才总是一批一批出现,在某一个时代人才辈出,在某一地区人才辈出。这并不是因为这个时代比另一个时代的人更杰出,这个地区的人比另一个地区的人更优秀,而是因为这个时代或这个地区的人团聚在一起,相互激发,相互砥砺,才出现一个令人钦佩的群星灿烂的好局面。

    古人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在不懈的探索中,吸取前人的研究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最终发现了影响整个物理界的牛顿第一定律,轰动整个物理领域。牛顿这个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天才,并非仅凭自己对物理中事物变化规律的热爱与自身的造诣,更多的是学习前人的探索精神,学习别人的长处,用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来完善自己的研究方案,最终一鸣惊人,鹤立鸡群。

    在当今社会也是如此,如果没有对前人的优点进行学习,历史的车轮便会停滞不前,社会的发展便会停滞。毛泽东说得好:“学习他人的优点,继承发扬优良的民族传统。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是啊,没有学习他人的长处,司马迁不会写出惊世之作《史记》;没有学习他人的优点,鲁庄公不可能成为长勺之战的赢家。

    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人就是因为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借鉴别人的经验与智慧,从而做出一番成就的。

    大家知道,我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正书有“颜筋柳骨”之说。颜体丰满遒劲,柳体则骨立挺健,至今仍是学习书法之范本。柳体创始人柳公权是颜派鼻祖颜真卿的后辈,早年从师于颜鲁公;后来柳公权发现颜体虽雄浑厚朴但不乏臃肿肥大之弊病,于是柳公权不断揣摩,择颜体雄健的优点,改其臃肿肥大之弊端,掺入自己“骨立如嶙”的特长,终于创立了世代奉为经典的“柳体”。这不正是“择善而从”的典范吗?

    倘若柳公一味效法于颜体,而不顾其弊端,那么可能现在就不会有相提并论的“柳骨颜筋”。那该是多么遗憾啊!

    那么如何才能“择善而从之”?让我们再看柳公权的例子。颜鲁公弟子百人,却没有一人像柳公权那样有所建树而流芳百世,这是因为身为唐朝大臣的柳公权博学而勤勉,注重锤炼“字外功夫”,因此他站得高,望得远,能够发觉颜体的优点与微瑕。其优点,从接受到孜孜不倦地实践,成为自己的优点,其微瑕,则予扬弃,并在这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的风格。

    是故只有识善、择善,并身体力行的人才能做出成绩,甚至超过前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那么,天涯何处无师?真正好学的人是不拘于专固的老师的,随处都可以不耻下问。卫国大夫公孙朝向子贡问道:“仲尼的学问是跟谁学的呢?”子贡说:“周文王、周武王的圣人之道并没有坠落在地上,而在人们的掌握之中。贤能的人掌握了它大的方面,不贤能的人掌握了它小的方面,没有什么地方没有文武之道。我的老师什么地方不可以学习呢?他又何必一定要有一个固定的老师呢?”(《论语·子张》)可见,孔子的确不是什么名牌大学毕业,也没有跟什么名教授做过学问,而实实在在是一个“天涯何处无老师”的人。

    所以,当公孙朝向子贡提出问题,要查询圣人的师门时,遭到了子贡雄辩而有力的反诘。按照子贡的说法,圣人无处不可以学习,无人不可以学习,只要是合于文武之道的就行。这种看法在唐代韩愈那篇著名的《师说》里得到了发挥。韩愈说:“生乎是前,其闻道也因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平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就是子贡在这里描述孔子学习的状况。

    圣人无常师。我们这些平庸之人还有什么不可以随处拜人为师的原因呢?由此想到,那些到处炫耀师门,炫耀是某某名牌大学名牌系科毕业的人,说来真是浅薄。圣人没有师门,没有名牌大学的毕业证书,不也照样成了圣人吗?考证历史,许多真正为人类、为民族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人,还真的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真的像圣人一样“无常师”呢!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