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大气-扛得住,世界就是你的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生活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有些事情到最后都是好的,之所以现在感觉不好,是因为没到最后。很多人因为扛不住困难的冲击,早早放弃奋斗;有的人扛不住磨难的考验,灰心丧气的缴械投降。其实,生活从来都没有输赢,只有经历。席慕蓉说:“生命的美不在目的,而在历程。”你要勇敢地面对痛苦,在结局到来之前,耐住性子,守稳初心,扛得住,世界就是你的。

    你若不勇敢,谁替你坚强

    “用勇气之火去点燃希望之繁星,点亮人生过往中的每一日光阴,只因时间可以摧毁一切懦弱,却埋葬不了一颗勇敢者年轻的心。”这是诗歌《勇敢的心》中的几句话。生活中总是存在各种各样的困难和危险,为了让自己顺利度过这些危机,那么最重要的就是拥有一颗勇敢的心,只有这样才能够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只有这样才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坚持走到最后。

    勇敢是一个成功者必须具备的素质,而且勇敢也是成功难以替代的要素之一。在日常生活中,别人可以帮你解决问题,可以帮助你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甚至能够帮助你获得成功。但是唯有勇敢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没有人可以给你一颗勇敢的心,没有人能够帮助你承受住巨大的压力,也没有人能够改变你内心的懦弱和恐惧。当危险来临的时候,别人可以替你挡住危险,但是却挡不住你内心的恐惧;当困难出现时,别人可以伸出援手,帮你渡过难关,可是你的懦弱是无法改变和隐藏的。

    勇敢是每个人都要自行修炼的气质,它不是一个可以给予的东西,也不是一个可以转移和替代的东西。如果你是一个懦弱的人,那么无论何时何地,你心中的恐惧都不会消散,你对于生活的抵抗依然很弱小,这些都是其他外在的力量没有办法去改变的。能够做出改变的只有你自己,只有你自己提高了自信,只有壮大了胆量,勇敢面对一切,才能够提高自己的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才能够真正去解决好每一个问题。

    在二战即将结束的时候,盟军登陆诺曼底,然后大举进攻柏林,结果和德军发生激烈的冲突。某一次,美国的一个小分队被德军包围了起来,当时小支分队的队长认为可以搞一次突袭,虽然很冒险,但是至少还有胜算。可是这个计划被大家否决了,因为所有人都不想冒险,他们情愿等待大部队的救援。

    于是有人很快向大部队发出了电报联名抗议队长的一意孤行,而且准备求救。参谋长看到电报后说道:“我看这个突袭计划的确过于冒险,还不如——”没等参谋把话说完,巴顿就把电报抢过来撕毁,他咆哮着暴着粗口说:“你告诉他们,这里不会派过去一兵一卒,军人来这里不是为了保住小命的,看来他们还不知道什么是战争。”在巴顿将军看来,勇敢是一个士兵必须具备的特质,如果在困难面前畏畏缩缩,那么就打不了胜仗,所以他对士兵们的懦弱非常不满。

    事实上,由于巴顿将军不肯出兵,大家都觉得很无奈,小分队最终只好依据队长的命令,冒险搞一次突袭,当然最后他们以很小的代价成功突围出来,这时候所有人都意识到自己原来真的可以获得成功。等到小分队突围之后,巴顿将军亲自接见了这个队长,然后顺势提拔了他。

    巴顿将军非常重视士兵的心和其他军官不同,他几乎很少发布什么鼓舞人心的口号,因为他始终认为军人应该勇敢一些,这是不需要任何口号来刺激和约束的,如果一个人很懦弱,那么任何口号其实都起不了作用。

    面对困难的时候,我们不要总是寄希望于身后有强大的帮手,有强大的后盾,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要让自己变得更加勇敢,要有勇气去承受各种打击,有勇气去迎接各种挑战。你如果不够勇敢,那么没有人能够帮助你冲锋陷阵;如果你不够坚强,那么没有人会为你承受苦难的折磨。每一个困难,每一个难题,都需要我们自己勇敢面对,也只有自己去勇敢面对,才有可能真正解决问题,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别人所能帮你的永远都是有限的。

    拳王阿里在没有成功之前,曾经壮着胆子挑战拳坛的常胜将军弗莱奇尔,当时很多人认为这个小子是不是疯了。当然事后证明了两个人完全不在同一级别上,阿里被打得满地找牙,可是他的勇敢姿态赢得了对手的尊重。后来有人提到这件事,问阿里在挑战对方时,是不是一点也不害怕,阿里坦诚地回答说“不是”。其实他非常害怕,可是除了他自己以外,没人能够帮他克服恐惧,所以他在比赛前在镜子面前整整站了5个小时,为的就是鼓励自己。

    而凯撒大帝在打仗的时候,也总是冲在部队的最前面,因为他希望自己能够更加勇敢一些,而这份勇敢并不是躲在千军万马的背后能够获得的。他觉得只有克服心理障碍,勇敢往前冲,才会激发更多的力量,才能激发出部队的力量。正因为如此,他曾经自豪地对别人说:“我的强大并不仅仅是因为我的部队勇猛无敌,还在于我个人的勇敢。”

    由此可见,一个人是否足够强大,关键是要有一颗勇敢的心,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和挑战,都不要害怕和退缩,要勇敢地迎难而上,要懂得承受各种各样的压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获得成功。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美国作家海明威在他的作品《老人与海》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人尽可以被毁灭,但是却不能被打败。”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都会遭遇到各种阻挠和障碍,但是我们不能轻易妥协,不能轻易在困难面前低头投降,哪怕失败了,也要挺起胸膛,重新发起挑战。

    一个人想要变得更加强大,那么首先就要修炼自己的心性,哪怕遇到再大的困难,哪怕遇到再大的失败,也不要轻易就被击垮,更不能举手投降。真正的失败者,不是被别人打败的人,而是那些被自己击垮的人;真正的困难,不是有千难万险的阻挠,而是我们常常绊住自己的脚步;真正的可惜,不是因为我们没能获得成功,而是我们没有去尝试就已经主动放弃。

    其实,衡量一个人的能力,不在于他取得了多少成功,而在于他如何取得成功;不在于经历了多少失败,而在于他承受住了多少失败。一个有能力的人,一个强大的人首先要具备强大的心,要有一颗永不言败、永不退缩的心,一个敢于面对困难和失败的人,才能不断奋进,也才能真正获得最后的成功。

    1941年12月7号,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日本军队为了赶走美国人,于是大举进攻美军驻守的菲律宾,而当时的菲律宾美军由麦克阿瑟将军带领。事实上,日本兵力集中,而驻守的美军人员稀少,根本不足以对抗敌人,因此处于劣势的美军一直处在挨打位置。由于战事对美军越来越不利,美国总统罗斯福要求麦克阿瑟和家人立即撤离,可是麦克阿瑟拒绝了,他认为逃跑是懦夫的行为。

    事实上,当时美军士气低落,因为结果很明显,菲律宾根本守不住了,恐慌的情绪在军中蔓延,很多人都认为自己要么撤退,要么投降。麦克阿瑟听说后非常生气,要求士兵继续抗战,不要有悲观情绪,更不能在战场上投降,否则军法处置。麦克阿瑟已经做好了和全体士兵一起作战的准备,他甚至拿着父亲给自己的手枪,准备在抵御失败后自杀。

    可是,1942年2月8号,罗斯福以国家的名义再次命令麦克阿瑟撤离,麦克阿瑟再也没有办法拒绝了。在接到罗斯福和陆军参谋长马歇尔的电报时,这位铁汉子当场就哭了,他告诉妻子说这是他一生中最不想服从的命令,而且这绝对是自己生平最屈辱的一次军事行动,但同时他也说自己不会轻易放弃的。麦克阿瑟撤离后被安排到澳大利亚去组织反攻,可是在他撤离后不久,菲律宾的15000名美军士兵成为了日军的俘虏,麦克阿瑟得知这个消息后感到非常痛苦和内疚。

    事实上,到达澳大利亚机场时,麦克阿瑟由于在菲律宾的顽强反抗而受到了英雄一般的欢迎,很显然他根本高兴不起来,毕竟逃跑是最大的耻辱。于是他对着新闻媒体说:“总统命令我冲破日本人的防线,从菲律宾撤离到澳大利亚,目的是让我组织对日本人的反攻,主要是解放菲律宾。现在我出来了,但是我将回来。”言语之中仍然透露着不甘和倔强,他依然没有放弃返回菲律宾。

    而“我出来了,但是我将回来!”这句话几乎成了二战中最鼓舞人心士气的一句话,也激励了成千上万反法西斯士兵的精神。其实随着战局的深入,麦克阿瑟始终没有被困难吓倒。到了1944年,他最终实现了自己“回来”的诺言,成功登上菲律宾,并顺利击退那里的日本人。

    西点军校的校长潘莫曾经说过:“战争发生时,没有人总是会处在优势地位,一旦我们深陷重围陷入困境,一旦双方军力悬殊,我们能做的只有反击,只有抱着一试到底的决心,不断为自己寻找和创造各种机会,我们才有可能转败为胜。如果我们提前放弃了,那么你不是接受投降就是面临死亡。”人生就是一场战争,你的对手会制造各种各样的困难,会制造各种各样的障碍,你能做的就是坚持下去,就是咬紧牙关决不妥协,因为一旦放弃和投降,你只会面临惨痛的失利。

    所以在困难面前,我们一定要沉住气,不能有悲观失望的情绪,不能主动放弃,也不能坐以待毙。凡事要懂得迎难而上,要懂得坚持到底,坚信任何的折磨和困境都有找到解决的方法。即便失败了也没有关系,如果自己选择了放弃,那么我们就没有任何获得成功的可能。

    有人说:“当困难来临的时候,你唯一能做的不是希望它快点过去,而是祈祷着自己不会退缩。”在军事家看来,战争中最让人沮丧的不是接踵而来的失败,而是面对一次就被彻底摧毁了的信念;对于哲学家来说,也许没有什么思想发现会比在不断的失败中站立起来更让人振奋了。而科学家则认为最伟大的发明就是人类那一颗永远也不会停止奋斗和磨灭激情的心;社会学家则认为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人会把掌声送给失败者,失败者赢得尊重的唯一机会就是始终不屈,就是在胜利者面前再次站立起来。

    这个世界没有谁能够真正阻挡我们自己前进的脚步,除了我们自己,当我们害怕前进,当我们对未知的生活感到恐惧,当我们开始放弃和投降时,我们人生的道路也就没有办法继续走下去了。所以坚持、坚强,决不投降和妥协,这才是一个强者最应该具备的要素。

    快乐可以和别人分享,痛苦必须独自承受

    很多人常常会对自己的亲人朋友说:“有福一同享,有难一同当。”幸福快乐的事情自然应该同他人一起分享,不过有关痛苦,我们可以向别人倾诉,可以通过倾诉来派遣内心的郁闷和压力,但是这些痛苦最终还是需要自己去承受、去负担、去面对的,你不能指望别人来帮助你渡过难关,不能指望他人来帮助你分担这些痛苦。

    每个人都会遇到不幸,都会遭遇各种苦难、失败的折磨,但是这些苦难和痛苦实际上都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是我们必须要面对和承受的东西,这是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部分。我们不应该逃避,更不能将其分担到别人身上,最重要的就是勇敢面对这些痛苦,然后主动去承担和解决。

    无论是你的父母,还是你的朋友,他们都不能够帮你承担错误,不能帮你负担各种各样的痛苦,也无法替代你去承受生活的打击,你也不要对他们产生这种依赖心理,否则只会对自己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因为每个人都需要面对自己的生活,都要懂得走自己的路,生活中的苦与乐,你都需要去面对,这是别人不能代劳的事情。如果总是逃避痛苦,总是渴望别人帮助自己摆脱痛苦,那么实际上只会让自己失去独立自主的能力,失去抵抗生活打击的能力。

    现如今有很多孩子都不具备生活的自理能力,因为从他们很小的时候开始,就有父母来帮助他们打理一切,遇到困难和挫折了,父母会帮忙解决问题;遇到麻烦了,也有父母替他们扛着顶着。结果孩子的抗击打能力、意志力、自信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受到很大的限制,一旦他们长大后遇到问题,就会习惯性地求助他人,缺乏主见和动手能力。这些人常常会感到无助,总是在第一时间找人帮忙和分担,殊不知别人根本帮不了自己,而且即便能帮上忙,也不能够替你解决一辈子的问题,最终还是要自己去面对。与其这样,不如一开始就主动面对困难,自己去承受痛苦,从而获得成长的机会,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人。

    对于每个人来说,你的人生需要自己负责,那么你的痛苦也就需要独自承担,很多时候,我们就需要具备打碎牙齿往嘴里咽的气质。石油大亨洛克菲勒曾经安排儿子到自己的公司里上班,可是令人惊讶的是洛克菲勒对于儿子常常陷入困境感到无动于衷,总是在一旁冷漠地观看。很多人觉得非常不理解,一般来说,看到儿子在困境中挣扎,父亲肯定会伸手拉一把,至少应该和儿子一同面对和承受痛苦。可是洛克菲勒淡淡地回应说:“对不起,我父亲没有教过我这些东西,洛克菲勒家族也不需要这样的传统。”正因为始终让子女坚持独立生活,让他们自己去面对和承受各种打击,洛克菲勒家族才能长盛不衰,家族事业也才能不断传承和壮大。

    一个人最需要的就是要懂得负责,尤其是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巴拿马运河曾经是世界上最难开凿的运河之一,正因为这样,美国在修运河的时候,一连换了好几个工程负责人。很明显,这个工程的工程量非常大,而且技术难题很多,对于任何一个负责人来说都是一个烫手山芋,出了任何岔子,负责人都首当其冲,受到责问,因此他们要承受的痛苦和压力可想而知。当时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认为那些工程负责人总是四处抱怨,没有担当的勇气,也缺乏责任心,所以他一直曾经希望找一个称职的人来监管巴拿马运河的工程。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罗斯福总统果断地任命军人乔治·华盛顿·戈瑟尔斯为巴拿马运河工程的总负责人,当时有很多人表示反对。罗斯福只是回应说:“他是我见过的最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人,而我也需要人们一直坚守岗位,直到我不愿再让他们待在岗位上或者我说可以放弃任务,我相信只有军人才能做到,所以我应当把工程移交给军人。”

    事实证明了罗斯福的眼光,在监管运河期间,戈瑟尔斯从来没有抱怨过任何困难,每次汇报情况的时候,都表现得很淡定。但事实上谁都知道工程的难度有多大,谁都知道戈瑟尔斯的日子绝对不会好过,可是这个负责人没有向罗斯福要求过任何额外的帮助,而是将所有的困难和压力全部都一肩承担下来。正因为敢于承担责任,能够独立面对困难,戈瑟尔斯始终能够维持工程的进度,最终直到运河圆满开通。

    法国作家雨果说:“如果你一遇到困难就找人倾诉,那么倾听者肯定不是因为你的强大而给予支持,实际上他只把你当成一个懦弱的可怜虫对待。”一个不会抱怨,不会轻易逃避困难,不会轻易逃避自身责任的人,必定能够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必定能够从容地应对一切难题,这样的人能够在逆境中不断强大。所以当我们遭遇痛苦的事情时,不要总是想着别人,想着那些帮手,而应该沉住气,勇敢地自己面对,主动去承受住痛苦生活的打击,这样我们才能得到更充分的锻炼。

    生活从来没有输赢,只有经历

    二战期间,美国某个军官在选拔飞行员的时候,挑中了一个老兵,可是却遭到了绝大多数人的反对,大家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因为这个老兵曾经在三个飞行团队待过,可是这些飞行团队如今都在战争中消失了,而且这个老兵有好几次没能完成轰炸任务。可是军官却说:“他比你们任何人执行任务的次数都要多,即便他比你们经受的失败都要多,也能证明他具有更多的经验可传授给你们。”

    很多时候,我们因为渴望自己获得成功,所以会本能地认为失败是一件可耻的事,会认为遭遇失败就意味着行动毫无价值和意义。可事实上失败和挫折并不意味着一无是处,相反地体验过逆境生活的人,往往能够经历更多的东西,他们的人生经验也会更加丰富一些。从长远来看,其实生活根本就不存在什么输赢,我们也不要总是将输赢看得太重,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所经历。

    很多人会说,我的人生是失败的,因为我没有一件事做得像样,我的目标一个也没能达成,我从来没有真正做好过一件事情,那么你的生活真的就那么失败吗?你在生活中积累的那些经验,那些经受过的苦难生活,其实也是生活中的一笔财富。正是由于它们的存在,你的人生才更加充实,你的生活才更加有味道。

    1876年,贝尔终于成功发明了电话,并完成了通话,之后他很快成为了世界名人,因为大家都意识到这项发明将彻底改变世界,改变人类现有的生活方式,使人类的生活效率、工作效率成倍的提高。当时有个著名的报刊记者采访了贝尔,问他此时最开心的事情是不是电话发明成功了,贝尔摇摇头说:“对我而言,那些失败中的经历更让我印象深刻,更让我激动。”

    事实上,贝尔在研究和发明电话的过程中经历了很多困难,也遭遇了一连串的失败打击。与此同时,他也在这些失败中积累了经验,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力,而且他还因为向别人求助而结识了很多科学界的朋友。因此,贝尔认为自身的经历才是最宝贵的财富,它比一个成功的发明,比一个成功的发明家这个头衔实际上要重要得多。

    其实不为人知的是,就在贝尔发明电话的时候,另外一个科学家也成功发明了电话,而且两个人在申请专利的时候只差了一天,但是很显然,贝尔最终成为了拥有电话发明权的那个人,而那位科学家则因为耽误了一点时间,而错过了载入史册的机会。他的朋友替他感到惋惜,毕竟他努力了那么多年,最后还是输掉了一切。但是这个科学家很淡定地说:“我并不认为自己失去了一切,我在发明电话的过程中,其实就享受了生活,现在依然是这样。”

    这两位伟大的科学家在面对成败时,表现得如此淡定,如此坦然,并没有过分看重自己的结果,而是一致地认为享受那个过程才是人生最大的乐趣。这就像钓鱼的人一样,真正懂得钓鱼的人,并不是为了钓到多少鱼,并不是为了收获多少食物,而是为了享受钓鱼的乐趣,享受钓鱼的过程,因为这就是一个修身养性的过程。

    事实上,过程远比结果更为重要,因为结果所具备的参考意义非常有限,比如面对一个好的结果,有可能含有运气成分,有可能是你机会把握的恰当,也许是你拥有足够的帮手,也许是这个问题刚好比较简单,我们没有必要把成功放大,更不能认为成功代表了一切。当我们面对困难和失败时,不要过多地为那些坏结局而苦恼,更没有必要自暴自弃,实际上每一次失败都是一次经验的积累,而成功就是无数次失败的积累,所以你经受的失败越多,离成功往往也就越来越近。

    一个只注重结果的人,往往缺乏远大的目光,会陷入成王败寇的思维之中,成功时还好一点,而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容易心灰意冷。其实,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看你得到了什么,而是看你经历了什么,看你从中学到了什么,又从生活中掌握了多少社会经验。

    正因为如此,我们无论面对什么困难,都要沉住气,都要淡定地看待这些困难,没有必要将困难看得一无是处,也没有必要将困难刻意放大。一个真正有想法有追求的人,不会因为一时的成败而受到影响,他也不会担心自己每一次的结果如何,他真正关心的就是如何在每一次行动中积累更多的经验。事实上,如果你能够将自己每一次的行动,每一次的任务,每一次的机会,都当成一种历练,当成一种宝贵的经历,那么你在遇到困境和失败时,就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问题,就能够更加理性地对待生活。

    “十年磨一剑”,功夫全在“磨”

    璞石斧凿万千变为玉,金刚石打磨无数次才会成钻,铁块百炼之后方能成钢,蚕蛹蜕皮破茧后始能化蝶,好东西往往需要经过无数次的打磨,这就是一种修炼的过程,物是如此,人更是如此。好东西需要经得起时间的打磨,幸福往往是熬出来,成功往往也是熬出来,所以你也要经得起时间的打磨和等待。

    司马迁写《史记》花费了一生的心血,期间还遭受宫刑,但却能够忍辱负重,终于熬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红楼梦》前后修订数次,才能够成为经典中的经典;越王勾践忍气吞声、卧薪尝胆,熬了二十年才最终复国成功;林肯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在遭受失败,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总是选择继续坚持下去;贝多芬耳朵聋了之后,仍然坚持练习曲子,仍然想着如何提高自己的水平,最终成为了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

    但凡那些成功人士,都经过失败,都经历过低潮,都经历过不如意,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一个人想要成就大事,就需要接受各种各样的考验,就需要在各种困难中锻炼自己。要懂得沉住气,要耐得住寂寞,要吃得起苦,要经受得起各种失败的打击,不能因为路途遥远就放弃了走路,不能因为担子太重就放下担子,不能因为困难太多就半途而废,不能因为经历失败而自暴自弃,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时间中打磨而成的。

    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先生曾经说过:“伟大都是熬出来的,别人需要五年做的事,我做十年;别人做十年的事,我做二十年,即便不成功,也尽力无悔了。”今天不成功,不代表你就失败,不代表你没有那样的实力。其实想要成功,就需要看看你能不能熬,看你是不是熬得比别人更长,是不是经受得住生活的打磨。

    很多人都认为蝉的寿命很短,但事实上和其他昆虫相比,蝉算得上一个寿星了,只不过蝉一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地底下接受煎熬。它一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想办法破土而出,见到光明。科学家发现,蝉的幼虫从卵中孵化出来后,一直等待着秋风将它们吹落在地,然后它们会想办法钻入松软的泥土中,钻到树根下边,在黑暗中依靠着吸食树根的汁液来生存。一般来说这个过程需要持续两三年,长的则需要十几年。不仅如此,蝉一生中要蜕皮五次,其中四次是在地底下完成的,正因为经受了重重磨难,正因为能够坚持熬下去,它才有机会飞上枝头鸣叫。

    其实生活中也有一些人,他们的经历和蝉非常相似,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就是一个这样典型的人物。小时候的史泰龙没有任何过人的地方,也没有什么特长。不仅学习不好,而且他看上去有些傻乎乎的。比如他的眼角比其他人下垂得更厉害,看上去无精打采的,另外他的发音也不清楚,其实这些都是出生时使用产钳导致了面部神经麻痹。

    一无所长的史泰龙成了父母的心头病,那时候母亲通过占卜认定史泰龙适合写作,于是鼓励他写书,从此史泰龙就开始自己的写作生涯,而他一直以来都喜欢电影,所以尝试着给电影公司写剧本。当时影片《教父》的盛行深深刺激了史泰龙,他决定写出一部让人刮目相看的电影剧本,为此,他将自己锁在屋子里,而且杜绝了和外界的一切联系,为了安心写作,他甚至将窗户涂成了黑色。

    可是,他的剧本总是被人拒绝,为了维持生计,他只好改变策略,一边打工一边坚持写剧本。据他回忆说自己曾经去动物园洗过狮子的笼子,曾经送过比萨,还帮人钓过鱼,帮人看过书摊。无论生活多么艰难,他始终抱有理想,总是坚持创作剧本。

    某一天,史泰龙看到电视上在进行拳击赛,一下子就来了灵感,自己为什么不写一个关于拳击手的剧本呢?就这样他花了三天时间就写成了《洛奇》,然后交给制片人,制片人看到剧本后非常高兴,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故事,于是就决定接受史泰龙的剧本。史泰龙一下子迎来了自己的机会,可是他不满足于此,因为他想要当剧本中的主演。事实上在写电影剧本之前,史泰龙曾经跑过很多龙套,他就是想要成为演员,而他之所以写剧本也是为了演戏,但是没人发现他的演戏天赋,他也无数次地被人拒绝。据他回忆,他曾经为了当主角被人拒绝了1700次,但这一次他依然想要把握机会。可是大家都不愿意给他这样的机会,没有办法史泰龙只能到处求人,最终找到了一位支持者,他其实也是因为太喜欢这个剧本而被迫同意让史泰龙担当主角。

    剧本和人物敲定之后,这部电影在一个月内拍摄完成,而且只是以很低的成本来拍摄的,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小成本电影却成为了好莱坞史上最大的一匹黑马,它创造了225亿美元的票房成绩,要知道这事发生在1976年。银幕上的洛奇通过努力获得了成功,而史泰龙也熬过了痛苦艰难的日子,终于迎来了自己人生的转折点,也终于成为了好莱坞舞台上的大明星。

    并非每个人都能够成就史泰龙那样的事业,但至少每个人都有机会去获得成功,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哪怕现在一无所有、一无所成。但是做人就应该经受得住寂寞,就要经受得住重重困难的考验,经受住失败的冲击,只要在生活中长时间熬下去,那么一定会有收获。一下子获得的成功往往不能长久,一下子获得的成功往往也不叫成功过,想要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想要获得一个好的成绩,就要懂得付出努力,就要懂得在实践活动中经历各种考验。

    其实,每一个人的成功都是一部奋斗史,每个人的成功都是奋斗的辛酸史,没有什么成功是轻轻松松就到手的,也不会有人随随便便就能成功,因为见到彩虹的人往往要经历风雨的考验和洗礼。反过来说,想要看见彩虹,先要经历风雨的考验。有句话说好事多磨,成功就是熬出来的,就是磨出来的,你没有那种毅力,那么就没有办法熬到成功的那一天。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因为如果方向不对,选择的目标不对,那么一切努力都白费。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南辕北辙”的故事:

    有个人面朝北面驾着车,行色匆匆,路人问他去哪,他说:“我到楚国去。”

    路人说:“你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楚国在南方啊!”

    那人说:“我的马好!”

    路人说:“你的马再好也没用啊,因为这不是去楚国的路!”

    那人又说:“我的盘缠多。”

    路人说:“你的盘缠再多也不行啊,这不是去楚国的路。”

    那人又说:“我的马夫善于驾车。”

    ……

    方向不对,努力白费。不知道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在穿衣服的时候,如果把第一颗纽扣扣错了,那么下面的扣子肯定会跟着出错。同样,在人生中,如果你选择的方向不对,选择的目标不对,那么之后的努力就会付之东流,没有太多的意义。选择方向,选择目标,就如同第一颗纽扣,只有扣对了,你的努力才会有价值。

    生活中,有些人看似慢慢悠悠,看似懒懒散散,但他们往往是成功者;而有些人看似忙忙碌碌,看似非常努力,结果他们却是失败者。这就不免让那些努力者感到不公,心想:我们这么努力,他们那么懒散,为什么他们还成功了?到底有没有天理?

    其实,并非上天不公,而是因为那些看似懒散的人懂得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向正确的方向迈进。因此,他们每付出一点,都是在前进,最后走向了成功。而那些看似忙碌的人,由于选择的方向不对,选定的目标错了,因此,再怎么努力都是事倍功半,难以成功。所以说,不要埋怨上天不公,而要反省自己是否选对了目标和方向。

    大象、猎豹、骆驼三者一同去沙漠寻找生存的空间。进入沙漠之前,天使对它们说:“一直往北走,就能找到食物和水。”但是当它们进入沙漠之后,发现那里比想象中的大多了,地形也比想象中复杂多了。不久之后,他们就失去了方向,根本找不到“北”。

    大象想:我如此强壮,失去了方向也没关系,只要我朝着一个方向走下去,肯定能找到水和食物。于是,它向认定的北方走去。3天后,它惊呆了,原来它回到了出发的地方。3天的时间白费了,大象非常生气。

    豹子想:我奔跑得很快,失去了方向也没关系,以我这样的奔跑速度,再大的沙漠我也能穿越。可是,它跑了几天之后,惊讶地发现,前方的草木越来越稀少,最后,它看不到任何植物,也找不到一点点水。最后,它原路返回,又白走了几天。

    骆驼比较聪明,它经常行走在大漠里,凭借经验它判断出北方,然后不紧不慢地走下去,用了两天时间,就发现了一片绿洲,它找到了食物和水,并且在那里安了家,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

    骆驼不如大象强壮,不如豹子快捷,它的行动缓慢,为什么只用两天时间就找到了食物和水呢?因为它选择的方向是正确的。方向对了,努力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方向不对,努力再多,也徒劳无益。这告诉我们,在行动之前,不要火急火燎、急不可耐,而要冷静地思考出正确的方向、定下正确的目标,这样成功才有保障。

    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十字路口,处处充满了选择。小到早上吃什么,大到这辈子要干什么,再比如什么时候买房,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出国深造等等,都离不开选择。一个选择,关系到一条道路;一条道路,到达一方土地;一方土地,开启一种生活;一种生活,关系到一辈子的命运。因此,确定一个正确的人生方向和目标,你才会少走一些弯路,你的成功才会快一点到来。

    谭盾非常喜欢拉小提琴,他刚到美国时,为了生活,每天都到街头巷尾拉小提琴,靠卖艺来赚钱。在街头拉琴卖艺和在街边摆地摊一样,必须找一个好地盘,才会有人气,才会赚钱。如果地段差,生意自然就会比较差。幸运的是,谭盾和一位黑人琴手一起争到了一个最能赚钱的好地盘——银行的门口,那里有很多人流。

    街头卖艺一段时日后,谭盾赚了不少钱,就和黑人琴手告别了。他想去专业院校进修,以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在音乐学府里,他拜师学艺,和同学互相切磋,很好地提高了自己的音乐素养和琴艺。虽然在学校里,他赚不到什么钱,但是他的眼光决不仅限于赚钱,而是有更远大的目标。

    一晃10年过去了,谭盾有一次路过那家银行时,发现昔日的黑人琴手还在那里拉琴卖艺,他的表情一如往昔,脸上始终露着得意、满足于自我陶醉。当黑人琴手看见谭盾时,很高兴地说:“兄弟啊,好久没见啦,你现在在哪里拉琴啊?”

    谭盾说:“我在一个家音乐厅拉琴。”

    黑人琴手问:“那家音乐厅的门口也很好赚钱吗?”

    “还好啦,生意还不错啦!”谭盾没有明说。

    事实上,这个时候的谭盾早已不再是街边卖艺的琴手,而是一位知名的音乐家,他经常在著名的音乐厅中献艺,成为众人崇拜的对象。

    同样是10年光阴,黑人琴手和谭盾一样努力,但是他只是努力地拉琴,努力地保卫那块赚钱的地盘。而谭盾则选择了一条通往成功、成名的路,最后他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由此可见,每个人都需要努力,但请在确定目标之后再去努力,只有这样你才能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更好地拥抱成功。

    美国一位石油大亨在成功之前曾在阿肯色州种棉花,但以失败告终,后来他进入石油行业,逐渐发家致富,成为世界上最有钱的富人之一。当别人问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时,他说:“成功有两个条件,第一,问自己到底要什么;第二,要有非成功不可的决心,然后朝这个目标努力。”简而言之,成功的秘诀就是先选择正确的方向和目标,然后再去努力。

    打造最强大脑,别让自己赢得那么辛苦

    在当今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竞争激烈,关系复杂,优胜劣汰的世界,每个人都向往成功。然而成功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到处充满坎坷和曲折。想要在这个世界上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进而立于不败之地,没有一套高超的处世哲学和计谋是根本行不通的,必须要在立身处世中学会如何运用智慧、运用方法。打造最强的大脑,让自己赢的不那么辛苦。

    在社会中有许多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与目的,对自己的领导阿谀奉承,变成了马屁精,进而伤害了被美言冲昏头脑、被蒙蔽的人。所以,抵得住阿谀奉承,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很重要。无论能力大小,在做事之前,每个人都应该有所准备,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脚踏实地、未雨绸缪。只要遇到意外情况不紊乱、不慌张的人,才能担当起大事。

    竞争不能靠一腔热血,还要靠清醒的头脑和精明的计谋。素有“西北王”之称的胡宗南,在报考黄埔军校的时候,由于身高不够,身体又较弱,考官决定取消其资格。不服气的胡宗南在操场上据理力争,被党代表廖仲恺听到,廖仲恺觉得他思想觉悟甚高,是一个热血青年,于是特殊录用,分在了第一期第四队。

    在黄埔军校,学生们早晨去茅厕都要经过操场,有一天天刚亮,胡宗南早起去茅厕的时候,看到操场上两个人在跑步,并且边跑边聊天。胡宗南仔细辨别,他听出其中一个人的声音就是当时的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看来,校长每天都要在这个时候跑步。”想到这个,胡宗南不禁灵机一动,一条策略顺势而生。

    第二天,天还没亮,胡宗南就悄悄起床,来到操场上跑步。果然没多长时间,蒋介石也出来跑步了。当他看到前面有个人影的时候,不禁随口询问:“前面的是谁?”胡宗南用洪亮的声音回答道:“报告校长,我是一期学生胡宗南。”每次都是这样,胡宗南总比蒋介石早到一步,然后向蒋介石报告自己的名字。

    长期下来,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就对“胡宗南”这个名字牢记于心了。因此,胡宗南在黄埔军校频频得到蒋介石的垂青,再加上他本身也是聪明之极,所以以后的前途一片光明,最后成为同时代人物中的顶尖者。

    胡宗南利用自己的智慧,成功获得了蒋介石的重用,最后成就了“西北王”的称号。可见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要有一定的智慧和谋略,只凭一时的意气和蛮干是不会有机会的,这也是胡宗南人生发达的重要秘诀。

    美国著名人际关系学家劳迈尔认为:弱者之所以比较弱,就是由于他不懂得利用自己的智慧,来处理生活中面临的困境。在人生的道路上,他们看到的都是别人的成功,最后在自己脚下,剩下的就是一个个失败的大坑。其实,那些不断失败的弱者,他们并不是没有超凡的智慧,仅仅是没有找到开启智慧的钥匙。

    在成功的路上,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更美好,但是绝大多数的人会死在明天晚上,见不到后天的太阳。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找到了通往成功的路和开启成功大门的那串钥匙,我们就一定能在人生的路途中进退自如,游刃有余。一个有智慧的人懂得创造机会,进而比自己苦苦寻找要得到的多。一个懂得用谋略去布局的人,是一个走向成功的人,他们会用自己的智慧和谋略去积极主动地创造成功。

    所以,不管局势对自己曾经是多么的不利,都要学会用自己的智慧将不利的局面扭转为对自己有利的一方面,是金子不会被埋没,是人才总有被发现的那一天。只要我们懂得用谋略,用智慧去给自己创造成功的机会,那么成功也就随之而来。马云曾说:“别人有的关系、资金你可能没有,但你肯定有致富最有力的法宝——智慧。”所以说,只有多靠智慧、努力、勤奋取胜,我们才会有机会、有希望。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做一只“打不死的小强”

    蟑螂是地球上生命力最顽强的生物,有科学家曾说过,如果爆发核子战争,就算人类死光了,蟑螂还会活下来。自从周星驰在《唐伯虎点秋香》中称呼蟑螂为“小强”,顽强的小强便成为了蟑螂的代名词。清华大学核子实验室最近进行一项研究发现,以核子辐射照射蟑螂,同样的剂量会造成人类死亡,但蟑螂却完全没事,可见小强的生命力有多么的顽强。如果一个人能够像小强一样,无论面对怎样的绝境,都能够扛得住,那么就一定能够迎来最后的胜利。

    一个在厄运面前不会绝望的人,就犹如一只“打不死的小强”,也注定是一个永远不会被生活打垮的人。这种人生命不息,就战斗不止。不会轻易向命运低头,时刻处于迎接困难的姿态。其实,这就是一种内心强大的表现。内心强大的人,他的心灵境界已经达到了真正的无所畏惧,并能找到自己准确的位置,知道自己该要什么,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这样的人有着自己的坚持,不会轻易被外界的舆论影响。其实,人生的多次失败,很多人最后并不是败给别人,而是败给了懦弱的自己。

    20世纪90年代初,孟飞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创办了一家通信公司,由于当时的通信行业竞争激烈,不仅面临着国内同行的竞争,还不得不与很多国际通信大鳄进行艰难周旋。从企业自身来看,资金不足,技术力量也不足,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大情况下,公司的发展举步维艰,甚至在长达2年的时间里都没能实现盈亏平衡。

    在家人和朋友们的眼中,孟飞是一个超级“死心眼”的人,只要他认定了一件事,不到黄河绝对不死心,不撞南墙绝对不回头,谁劝都劝不动。由于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几乎所有人都给这家公司判了死刑,但孟飞并没有听从家人和朋友的告诫,关掉这家一直亏损的公司。没钱支撑企业的运营,那就想办法从银行贷款,没办法贷款就找亲戚朋友凑,实在不行还可以考虑借高利贷或者通过各种渠道合作进行融资……只要没有山穷水尽,只要还剩一口气,就没到结束的时候。

    孟飞就像是一只“打不死的小强”,永远在坚持和抗争着。在他的坚持和执着下,这家连续亏损的企业又苦苦支撑了一年,这一年技术研发人员突破了技术上的瓶颈,成功研发出新产品,并迅速占领了广大市场,该企业也扭亏为盈。

    生活中没有永远的失败者,如果你放弃了,就等于自己给自己宣判了失败。生命原本就是一场无形的赌博,在没有绝望之前,你必须赌下去,你要知道没有永远的赢家,也没有永远的输者。在这个社会上,没有什么人是永远都得意的,更没有什么人是永远都处于劣势的。所谓“十年风水轮流转”,小丸子说得很好:“人只要活着,就会有好的事情发生。”

    《老人与海》中有句话说:“人生出来不是为了被打败的。可以消灭一个人,就是打不垮他。”现实的生活中也是如此,也许我们步入社会会遇到一些让我们一时间很难应付的事情,但是不要轻言放弃,只要你勇敢接受挑战,永不言败,最后的胜利就一定会属于你。

    人生中我们最缺乏的不是看不到胜利的曙光,而是倒下去再站起来的勇气。坚硬的花岗岩在面对柔软的水一滴滴的敲打,也有被打穿的时候。水的不放弃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以柔克刚”,对待人生中的难关也是如此,人生中的很多时候是不要放弃,绝不退缩,你要知道大多数男人的不懈追求都可以得到心爱的姑娘。网络有句幽默的流行语:“泡妞就像挂QQ,每天哄她2个小时,很快就可以太阳了。”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是这个道理,只要你坚持下去,不言失败,有什么事情是不能成功的。

    能够被打败的也许只有肉体,但是在精神上,我们永远都不是失败者。任何时候,我们都想着如何去战胜我们的对手,我们不缺乏被打败之后再次站起来的勇气,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困难也是欺软怕硬的东西,敢于在困难面前毫不退缩,才能战胜困难,迎接胜利的曙光。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