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徐老四这些年却早已洗手不干了,而且,如果有谁在他面前提起“狐狸”二字,他会立即调头便走,大有谈狐变色的味道。
要说狐狸这东两,那是最难打的,不然怎么会有“狐狸精”之说呢。当然,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徐老四当年就是这样的好猎手。
据说徐老四猎狐有三招:炸、套、打。
炸,就是用自制的炸子炸。炸狐狸用雷管、地雷什么的当然不行,要用烈性炸药包在碗碴儿里,外面再包上肉,然后把它扔在狐狸经常走的路上,或者把它放到死鸡脖子里,这样,狐狸一吃一咬,里面的碗碴儿磨擦到火药,炸子就会在它口中爆炸,必死无疑。炸狐狸里面有两个关键性技术环节:一个是包炸子,不会包的常常先炸自己;另一个是必须会“码踪”,能在草木和石缝之间看出狐狸的通道来。
套,就是在山上下套子。这个更难,猎手不但要有高超的“码踪”技巧,而且还必须有高超的迷踪技巧,套子要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就像跟狐狸玩捉迷藏一般,直到把它弄疲了、弄烦了,它才会在大意的时候钻入你的套子。跟狐狸捉迷藏,非高人所不能也。
打,就是用枪打。打狐狸不能用老铳,而是要用单子,而且最好打在头部,否则,打在身上,最值钱的狐狸皮出了洞,就价格大跌了。徐老四打枪那是百发百中,可以说指左眼不打右眼,据说他打狐狸经常是对穿,就是子弹从这只眼睛射进去,又从另一只眼睛里穿出来,丝毫也不会伤到狐皮。
既然徐老四深谙猎狐之道,那么他为什么洗手不干呢?知情人说,这和国家禁猎、保护动物的政策虽然有关,最主要的是,徐老四曾为一颗狐心搭上了亲生女儿的命。
那一年,村上的一个妇女得了一种怪病,久治不愈。有一天,一个江湖郎中来给她看病,开了一个偏方,其中有一味药是活狐之心。妇女的家人立刻想到了徐老四,打酒割肉把他请到家里,求他想办法去搞一只活狐来。半斤酒下肚,徐老四拍胸脯答应下来。
第二天,徐老四就拿上套子上了山,在狐狸道上摆开了迷魂阵。他晚上下套,早上看套,不断改换着战法。到第五天,一只倒霉的狐狸便落入他的套中。徐老四立刻用口袋把狐狸蒙住,把它抱回了家。那时他的女儿刚刚十岁,当徐老四把狐狸放入笼中,准备给那家人送去的时候,女儿忽然拦住了他。女儿说:爸爸,你快把狐狸放了吧,你看,它在哭呢。徐老四一看,果然那狐狸在一对对地掉眼泪,眼中充满了乞求。但是这种情景徐老四看得多了,并不以为然。他就对女儿说:小孩子家,你懂什么,人家正等着它的心治病呢!说着,提着笼子就往外走。
想不到女儿竟在后面尾随,狐狸掉眼泪,她也掉眼泪,并不住地说:小狐狸,你真可怜啊!我救不了你,对不起啊!
那家人一见狐狸,喜出望外,立即找来刀子,准备杀狐。那狐狸一见明晃晃的尖刀,立刻在笼中蹦跳哀鸣,徐老四的女儿见状也在一边哭出声来,她喊道:求求你们放了它吧!谁知徐老四不但不听,还扭头骂了女儿一句。他们七手八脚上前,很快就将利刃刺入狐狸腹中,竟将一颗狐心血淋淋地扒了出来。
这时,人们听到徐老四的女儿发出一声惨叫,她匹然倒地,脸色青白,气息全无。这时徐老四才感到了事态严重,急忙上前抱起女儿,又叫又喊,又拍又打,许久,女儿方才苏醒,兀自哭喊不止。
从此,徐老四的女儿就病了,她动辄便发痉挛,抽搐时口吐白沫,口中乱叫:哎呀,我的心啊,你们为什么要扒我的心啊!人都说,徐老四的女儿是被狐仙附体了。
徐老四遍访名医,不治;又到处求仙拜佛,乞求“狐仙”原谅,未果。一年后,女儿撒手人寰。徐老四这时才幡然醒悟,痛悔不已,然而一切都已为时太晚。
徐老四就这样告别了猎人生涯。
【赏析】
《狐心》这篇小小说的段落层次是很清晰的。小说开头,便直接地说出猎狐高手徐老四对狐狸前后夸张的态度转变,一下就吊起了读者的胃口。但作者却不急于说出问题的答案,而是不紧不慢地插入了徐老四昔日猎狐的威风。
到这里,很多人就会想,为何不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直截了当地说出来呢?其实,此部分恰是对问题答案的一次铺垫。另外,该小说要表达的核心主题也正是在这里开始透露出来。对徐老四猎狐手段的描写越是精彩,就会越有力地反过来批判以徐老四为代表的猎手的残忍。
介绍完了徐老四的猎狐招数,读者想知道最开始的那个“为什么”的愿望进一步强烈。小说便开始直接进入第三部分。在这一部分中,小说的第二位主人公、猎手徐老四的女儿出现了。她代表的是纯洁与善良,同时也代表了一种保护动物的声音。但是女孩的声音太微弱了,“徐老四不但不听,还扭头骂了女儿一句……”,可见徐老四不但不尊重动物,甚至连女儿也不尊重。
小女孩的死是使徐老四彻底放弃猎狐生涯的根本原因,换句话说,是小女孩的死,使徐老四的良心得到了发现,虽然为时已晚,但是善良毕竟战胜了邪恶。有人说,小女孩的死似乎有些诡异色彩:因为父亲挖了狐狸的心,她最终就心疼而死,是不是有点迷信。其实这正是小说的隐喻所在。女孩因受刺激而心疼,这是善良之痛,也是自然之痛。从医学的角度上说,这也是非常可能的。
小小说《狐心》是悲剧式的,它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空白,无尽的反省和思索。当人的聪明是体现在残忍地对待其他动物的生命时,这聪明意义何在?是不是一定要等更大的悲剧再度出现,我们才肯罢手呢?
(吕思茗)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