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封笔三年,潜心研究,终于明白自己作品不能发表的主要原因是抄袭之风盛行于文坛。况且,抄袭之作篇篇都是好东西,编辑自然是慧眼识珠,岂可让自己的瘪谷子填补了那有限的版面败了读者胃口。但黄文却不死心,便改行做了侦探,专门揭露文坛抄袭剽窃之类的卑鄙勾当,以净文坛风气,以求那帮小人让出板凳,自己再去吃凉粉,做个响当当的作家。
黄文侦破的第一例案子是一个里通外国案。一个老外头发未染,胡子没刮,叛亲离宗改了中国姓,取了中国名,堂而皇之登上某大刊物头条,唬得国人一惊一乍的。黄文本来擅长幽默讽刺,就写了一封嘻笑怒骂机警调皮而又妙语如珠的侦破笔记寄给编辑部。后来,那家杂志就把他那封信刊登了。“黄文”二字亲切醒目得让人舒坦。黄文愈想愈高兴,做侦探的决心就更加坚定了。黄文很聪明,很快掌握了抄袭、剽窃之流惯用的伎俩:总是“引进外资”、“洋为中用”,或者“古为今用”,让古人脱下长衫穿上西服,或摇身一变成为港澳台胞,要么是走南闯北实行战略大转移,总之都是在时间和地域上玩把戏。既然摸清了门路,黄文就一发而不可收。半年就发表大作五十篇,比刘立勤发表五十篇小小说的稿费还高出一倍。况且,黄文写信又注意锻炼自己。揭发信因人因文或讽刺或调侃或婉约隐讳或明了犀利,感情饱满深刻,远比他的小说引人入胜。并且,还不时收到读者来信,还结识了一大批“欢迎赐稿”的编辑。也活该黄文财运亨通,抄袭、剽窃者愈发多了起来,黄文大有成名的迹象。
可这时,黄文出事了。事情出在他声情并茂的第一百封信上。
那封信是写给本市那家自诩为“发现和培养本市文学新人为己任”的刊物的。刊物很快登出,很快寄来稿费。正在他等待编辑来信“欢迎赐稿”时,编辑部来了封公函,有人检举他抄袭了别人的揭发信,让他“迅速退回稿费、写出书面检讨、报刊公开刊登”。
黄文拿出编辑部寄来的复印件和原稿仔细核对,无论是结构、遣词造句、标点符号、甚至排版、字号都一点不差。黄文虽未抄袭,却又自叹苦无证据无法解释,在退回稿费之后就写了封诚恳亲切的检讨。检讨写好了,他又不敢寄出。他担心检讨发表后弄得日后改行专写检讨,那就惨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