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这些人①-奄奄一息的帝国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秦末纪事

    秦朝末年的历史,用现在很流行的一句话来说,是一段“很黑很暴力”的历史!

    统一六国,这种前无古人的巨大历史成绩让嬴政陷入了巨大的兴奋状态。“郡县制、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让全国处于集权的大一统。这些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深远的,我们也不否认这些,因为他开创了一个时代,而且这个时代的人们总是在模仿他,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

    还是不要去管历史是怎么评价,让我们还是把目光集中到嬴政这个人吧!

    自己的宏大志向终于实现了,九州六国全都成为自己的地盘。他真的很兴奋,很有成就感!看来自己的努力一直都没有白费,郡县制、大一统思想这些法家的东西自己一直坚持是没有错的。

    他很努力的地工作,每天要在办公室里批阅重120斤的竹简(那时还没纸),工作量是相当大的。可是身体受得了么?

    在当时是郡县制还是分封制的争论下,他毫不犹豫地选择支持李斯的郡县制,这不仅是当年商鞅变法的成果,因为它秦国强大起来,也因为它统一了六国;更重要这还是自己一直坚持的成果,他一直很相信自己。所以在后来一次,儒家和李斯又因为分封和郡县的争执,让他依然选择了后者,甚至不惜焚书来证明自己的坚持。

    当有人跟他说“亡秦者胡也”时,他毫不犹豫地派蒙恬领着30万军队去消灭那帮北方游牧民族去。一开始也取得不少成绩,可是慢慢面对高度机动性的游牧骑兵,秦国的军队开始显得力不从心了。他干脆下令重修秦、赵、燕、魏等国的城墙,这就是后来的万里长城。

    不管浪费多少人力、物力,他都在所不惜,只想保住自己的万里江山,把一切敌人都消灭掉。

    他的身体越来越差了,使他对死亡的恐惧感越来越浓。于是,不惜花费巨资也要让一帮所谓的修士炼出所谓的长生不老药,但最终失败了。那只是一帮骗子,堂堂的始皇帝居然会被骗钱!他很愤怒,以此事件为导火索坑杀了200多个儒生!以证明自己还是很英明的,不会被人所欺骗,这叫自欺欺人。

    自己是千古第一帝,这么大的地盘都归我所有了。死后的坟墓可不能寒酸了,要不可配不起自己的身份。于是调发天下能工巧匠、每年70多万劳役、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给自己盖坟墓;自己住的房子更不能寒酸了,因为不能让外人笑话咱没钱住大房子,于是再征发70多万人给自己盖房子!也许有人要问,不就是盖座房子么,怎么会要那么多人!现在我们就来算算这些房子要住多少人,嬴政的大小老婆加起来怎么也有上百个吧,伺候他们的宫女、太监要翻倍,有打扫屋子的,洗衣服的,做园丁的,遛狗、养马的等等,也得储备不少备用的太监、宫女,万一来个瘟疫传染病之类的或者哪位主子心情不爽了杀的多了就不好办了。总之,太监、宫女加起来怎么也有个几千人的,再加给嬴政当保镖和卫队的人,数量也是不少的。所以,房子一定要大。还是嬴政老板考虑得周到啊,充分体现了一个老板对下属员工的关心之情!于是就盖了个叫阿房宫的!史书说它很大,“一个前殿的面积就达到了东西长693米,南北宽116米,台基高达11.65米,上面可以坐上万人”。光想想就让人感到很恐怖,也太大了吧!

    当然修这些玩意儿都是需要人给他去干活的,于是一道征发命令下达到了全国各地,当然也于某一天来到了刘邦的手上。这道命令对刘邦的影响我们在后面再提。于是,全国各地的青壮年告别了自己的父母妻子,奔向了自己新的工作地!

    以上的很多政策措施,让后人给予尖锐的批评。的确,别的不说,修万里长城、骊山陵墓、阿房宫仅仅这三个工程就抽掉了当时众多的青壮劳动力,再加上还要维持庞大的军队,因此在全国生产系统上丧失了大批劳动力,生产力遭到了严重破坏,这是亡国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另外我们还可以分析晚年嬴政的一些性格转变,更容易理解他在晚年的一些举动。嬴政13岁即位为秦王,50岁去世。期间由于还是孩子没有理政能力,而由吕不韦摄政。22岁时,才通过嫪毐事件,清除吕不韦,掌握实权。执政17年后完成了统一大业,开始称帝,到去世时,一共做了11年的皇帝。

    从史料我们就可以观察出,统一前后,嬴政可以说是判若两人!统一前,他看起来英明神武,做什么事情都很冷静、积极,是一个很理性的人;统一后,可能是巨大的成功超出了他情绪的承受度或者是没有奋斗目标的压力之类,他慢慢开始呈现暴躁化、情绪化,并逐渐倾向神鬼思想,这和他早期的绝对理性主义不相符合。可以看出,嬴政是个彻彻底底的“输得起,赢不起”的人,输了他知道怎么做,但是赢得了天下,他开始迷茫了。

    统一后的初期几年,嬴政还没出现这些症状。面对当时空前的成功,他和李斯等法家集团都陷入了巨大的兴奋之中,他们积极地在行政、经济、文化上展开工作,以实现自己所理想的宏伟政治蓝图。可惜,现在他们面对的不只关中、巴蜀,而是包括东方六国在内的空前版图,那些我们现在所歌颂的大一统措施,实施起来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统一货币、度量衡,即使是现在,实施起来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完成,它需要时间来让人们适应、磨合,可是嬴政最缺的就是时间;中央集权,碰上了齐、楚的松散的部落制,基层政权仍然在当地长老、贵族手中,嬴政他们是无法触及到的!这也需要时间!等等类似的政策在实行起来,他才发现跟预想的总是不一样,他需要时间来巩固自己的政权,可是从统一到去世只留给了他短短的11年!

    11年,那对一个新生的政权来说太短暂了!

    巨大的工作压力,使他的身体加速崩溃,越是这样,越让他感到力不从心!他感到很悲哀,一种人力渺小的深层悲哀。时间!我需要时间来守住这片基业!

    于是,他开始信奉神鬼主义思想,相信方士所说的长生不老药!

    他从9岁回到秦国到39岁统一,从来没出过远门,更不要说什么出国访问!可是,面对齐、楚两地强大的反对势力和不稳定状况,他一次又一次地去巡行,向那里的百姓展示自己强大的力量!即使当时的治安状况很差(他被刺杀过),身体再差(最后一次挂在途中了),他也要去!

    可能嬴政小时候生活在一个痛苦的环境中,因此在他的潜意识里有种极度的不安全感。再加上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不管在处理政事还是其他什么事情,他都倾向于完美主义!正是他的这一性格倾向,才会去修万里长城、修庞大的骊山坟墓和华丽的阿房宫,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

    国家承受不住了,百姓承受不住了,很多史书都记载了那时的社会状况,我也不再多废话什么了!全国都处于一个极度不安的氛围中,很多人都感觉到了乱世又要来了!可是,还有位巨人在守护着这个奄奄一息的帝国,大家都在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这个巨人的倒下!

    嬴政死了

    始皇37年,也就是公元前212年,嬴政决定实行一次继位以来最长的一次巡行,目标仍然是东方和东南方。“楚虽三户能亡秦”和“东南有天子气”的流言让他寝食难安!

    陪同他这次视察工作的主要领导还有小儿子胡亥、丞相李斯、近侍赵高等,还有大批随行官员、宫女、宦官,当然针对皇帝的健康状况,医生也带了不少;国家治安也不大好,护卫军队更多,整个队伍空前庞大!他要为帝国的安定作最后的努力,他要向天下人证明:我还很健康,我不会死!

    巡行队伍从寒冷的11月份才开始出发。我们看下这条巡行路线,它首先从陕西咸阳出来,直奔湖北云梦,然后进入安徽,折上到达江苏的南京,再进入浙江并深入到今天的钱塘一带,这已经是很靠近海了。阴湿、寒冷的气候再加上一路上的颠簸、水土不服,使嬴政的健康急剧恶化。最后当队伍北上进入齐地,也就是今天的山东时,嬴政身体已经是相当衰弱了。估计周围人也觉察出了,老皇帝不行了,于是队伍转头以尽速回到咸阳。

    他们没有今天的火车、飞机,虽说想快点儿回到咸阳,但交通工具条件的限制,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速度很是缓慢。当队伍行进到今天的河北沙丘时,始皇已经感觉到自己很快就要不久于人世了!

    队伍仍在行进中,车粼粼,马萧萧,整个队伍一片肃然!在朦胧之中,嬴政睁开了那双许久都没睁开的眼睛,浑浊的眼睛迸发出最后的光彩。回光返照!

    御驾周围除了亲卫,没有人敢靠近这辆车子,没有人!晚年的始皇的性情谁都琢磨不透,大家都想好好活着!

    他睁开眼,只看到赵高,只看到了这个自己平时最信任的手下在自己身边。以前很信任他,现在依然如此!嬴政将遗诏、玉玺、军队调动令牌都交给赵高,并立下让大儿子扶苏继承皇位的遗言,就匆匆地走了!他相信赵高能帮他完成最后的遗愿,他走得很放心,虽然心有不甘,但相信儿子扶苏会做好一切的!

    历史证明嬴政最后是所托非人!他在最后信错了人,帝国最后还是毁在了自己的手上!

    此时的刘邦早已不在政府部门工作了。当调发徭役的命令到他手上时,身为一名优秀的公务员当然是马上执行了!虽然,他知道这样把劳动力都抽掉走,很不合适。可是自己也没办法,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亭长!在押送劳役去目的地的路上,就开始出现有人偷偷地逃跑了,刘邦那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开始发挥作用了,再加上大家都乡里乡亲的,整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也不忍心让这些人去送死。于是一有人带头跑,大家都跟着跑,还没走出多远就跑得基本上差不多了!

    秦朝刑法以严酷为名。跑了这么多劳役,刘邦这个亭长是难辞其咎的,就算最后送到了也是被砍头!刘邦此时真的没后路了,反正也是个死。于是,就把剩下的人也全都放了,自己准备跑路。这时,他的领导气质再一次发挥了作用,还有二十几个人愿意跟着他一起跑,大家最后到了一个叫芒砀山的地方落草为寇。很多逃亡的人也去投奔他,慢慢也聚集了几百人。

    当嬴政死的时候,刘邦还在芒砀山当他的山大王。虽然有时不免要怀念一下当公务员时能混吃混喝的悠闲时光,而那次见到的皇帝出巡的壮观场景也不时出现在自己的脑中!大丈夫真的该如此啊!

    一个人时,不免感叹一下!

    致命诱惑

    在刘邦还在感叹自己亡命江湖的时候,远在千里之外的沙丘,一个惊天大阴谋也正在酝酿之中。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对刘邦的影响之深远是不言而喻的!现在我们就把目光拉回河北沙丘,拉到嬴政死后的那一刻。

    赵高看着自己手里的那一堆东西,这些东西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兴奋之中更是惶恐,居然是扶苏公子要继位,以自己和蒙氏兄弟的关系,以后哪会有自己的好果子吃!当他再看到嬴政时,他已经死了!突然之间,赵高发现整个世界只有自己才知道皇帝死了,只有自己手里拿着这些东西,也只有自己知道皇帝最后的遗诏。一个大胆的念头油然而生,令他挥之不去。光想一想就让他兴奋得就要死去!他想到了做过自己学生的胡亥也在这个队伍里。但他知道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获得一个人的支持——丞相李斯!

    于是出现了一幕我们在电影上经常看到的经典一幕。一个空荡荡的帐篷里,只有一盏微弱的火苗在晃动,两个面相很是阴险猥琐的老头凑在了一起,当然什么侍卫、丫鬟之类的闲杂人肯定是被赶得远远的,肯定还会下什么“敢偷听者杀无赦、诛九族”之类的狠话把他们镇住。反正整个空气中弥漫着阴谋的味道!

    赵高:“丞相,陛下去世了!并遗命让公子扶苏继位,您看该怎么办呢?”

    李斯:“陛下留下了遗命,不管是谁,我是个大忠臣,当然是要忠实地执行陛下的命令了!”

    赵高:“扶苏深受那些本土派的支持,一向不喜欢我们这些外来派,而且是强烈反对现行的政策,他如果当了皇帝,您还觉得自己能保住自己的权位么?”

    李斯:“这个……”

    赵高:“就算您自动辞去丞相之职,以咱们和本土派的交恶,您觉得还能保得住自己家族的性命么?到时,你一无权二无势的,连一丝反抗的余地都没有!”

    李斯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赵高很有说客的潜质,几句话都命中了李斯的死穴!

    只见李斯走来走去,走去走来。当他看到赵高那坚定的脸,终于缓缓地点了下头!

    很快,胡亥也来了!当他听到要扶自己当皇帝时,整个人都蒙了!从来都没想过有一天会轮到自己去坐那个位置!现在,这个距离是那么的真实,那么的近,近得只需要自己踏出一步就行了。很快,三人搭成了共识,成立了最高三人领导小组,并统一了内部意见,于是便开始分头行动。当然,胡亥也许下了不少大家一起升官发财之类的诺言!

    大家这么玩命,不就是为了权位两字么!有钱大家一起赚,有官一起当!扶苏你不愿给我们,只好对不起你了!

    首先,由李斯伪造始皇遗书,册立胡亥为太子,同时封锁嬴政已死的消息,并下令队伍火速赶回京城。因为,已到了夏天,嬴政的尸体开始腐烂发臭,李斯就下令放好多咸鱼在车上,以掩盖臭味!堂堂一代千古帝王死后居然与一车咸鱼为伍,不知道九泉之下的嬴政会作何感想!

    而三人组最大的对手是扶苏和蒙恬以及背后30万庞大的北征军团。扶苏在整个秦国的威望颇高,深受秦国本土贵族的支持,而蒙恬率领的是当时秦国最精锐最强大的军团,如果由他来护送扶苏回京,那到时什么都晚了!只有把这两个人解决了,李斯他们才能高枕无忧。

    李斯利用手中掌握玉玺的优势,伪造诏书,让人带领禁卫军和嬴政的随身佩剑,直奔北征军大营。最后,扶苏见到诏书和佩剑自杀身亡,当时蒙恬虽然没死,但被监禁起来,最后也落了个吞药自杀的结果。事情顺利地解决了,胡亥最后登基的障碍就这样被扫除了。

    写到这里,也许有人就要问蒙恬手握30万重兵,为什么都没有反抗,就乖乖束手就擒了?

    30万人,绝对人数是很多,但它是不可能窝在一块的。面对绵延上千公里长的北方边境线,30万人这地要驻扎些,那地驻扎些,还要有巡逻的,一些地方还得有些机动力量。真正留在大本营的军队并不是太多。再加上禁卫军团同属友军,面对他们的突然到来,蒙恬是一点儿准备也没有。很快就被禁卫军控制了北征军的大本营。我们只能说李斯的政治头脑太强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充分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优势,打败了强大的政敌。

    扶苏自杀了,蒙恬也被关起来了!胡亥埋了老爹后,就即位了,是为秦二世。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