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这些人①-大决战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决战前的序幕:宋义之死

    宋义不是个二百五将军,他更不是那种不学无术靠关系当上统帅的人。他也知道要知己知彼!所以,他一直都在研究章邯这个人,因为他知道总有一天自己也会去面对这个人!可是越深入地研究,就越感觉到对章邯的恐惧,那是一种深深地从内心的恐惧。

    可他没想到这一天就这么快来临了!在安阳停留,也许就是这种恐惧的表现吧。宋义还没有准备好去面对章邯,他需要时间为自己做更多的心理准备。

    项羽很急,仇人就在前面,可是大部队却在这里停滞不前,这里不是武侠世界,项羽不会傻得单枪匹马地去单挑章邯,那几十万人就算是站着让自己砍,也够自己砍一辈子了!可是他不是最高军事统帅,无权调动军队进发。他每天做的只能是不断地去问宋义什么时候出兵,什么时候进攻。

    而宋义每天除了召开军事会议做些精神上的讲话之外,就和一帮子将领在一块喝喝茶聊聊天,整个大军就静悄悄地在安阳待了46天。

    这时已经是十一月份了,整个北方进入了冬季,温度剧降。楚军由于数量众多,粮食和防寒棉衣供应逐渐出现困难。再加上安阳是个小城市,存粮不易。很快楚军就处于饥寒交迫的状态,士兵们都抱怨不已。

    项羽真的受不了了!在这窝囊地等待,什么时候才是个尽头,而且还不知道为什么要等待、等待什么!这很不符合项羽的性格,他只想痛痛快快地厮杀一场,赢了就是赢了,输了就是输了,大不了一死而已!在这偷偷摸摸地躲着算个啥啊!

    于是,项羽当面抗议道:“秦军包围巨鹿,赵国情势危急,现在最好就是赶快率军渡河由外围进攻秦军,而赵军则由内夹击,这样不仅可以大破章邯,还能解决我们的粮食问题。”而宋义却是有自己的打算,虽然他想现在就去攻打章邯,但就怕自己的力量打不过秦军,而且他知道章邯肯定知道楚军来了,也想到了对策,宋义害怕失败,他禁不起失败的考验。另外,他还有深一层的考虑,“赵军强大曾经是天下闻名的,现在秦赵再次对抗,宋义意图先让秦赵两虎相争,自己则坐收渔翁之利,这样不管哪方赢还是失败对楚国都有好处的!”这些话被宋义啪啪地一说,项羽本来就是一粗人,哪能反驳得来,就这样又再一次被宋义打发走了!

    同时,宋义不放心项羽私自带兵前往解围,坏了自己的大计,就下了一道军令:“全军有违抗命令私自调兵者,皆斩之!”项羽更为愤怒了,一个念头突然萌发了,而且每天都在他大脑里打转,不管了,先拼了这把再说!

    一天清晨,思考了一晚上的项羽终于下定决心,带了几个亲信直奔宋义大帐。在门口虽然被拦住了,但项羽却大喊道:“我有急事要见上将军,你们都给我闪开!”卫兵禀报之后,只好让开。宋义很不高兴,这个小屁孩每天都来打搅自己,今天居然大清早地就来,还让不让人睡觉了!肯定又是让发兵的事,看着面前这位威猛的项家子弟,打仗打仗,就知道整天冲冲杀杀的,军事谋略上能有我懂!算了看在你死去叔叔的分上,我也不跟你个小孩子计较啥了,于是忍着气慢吞吞地说道:“项羽,这么早你找我有什么急事啊!”茶还没喝一口,就听到对面项羽大喊一声:“你给我去死吧你,早就看你老小子不顺眼了!”说完掏出一把匕首直刺宋义。唉!宋义真没想到项羽敢杀自己,而自己也没什么绝世武功,以避开这一致命攻击。宋义就这样挂了,很简单,整个刺杀事件不超过三分钟!

    宋义死了,整个楚军大营大乱。由于北征方面军大部分都是原来项梁统属过,再加上宋义的极力打击项羽早惹一帮人不满意,现在一看宋义也死了,根本就不会想为他报仇之类的。我们在这里只能说,宋义在军队里还真没什么人缘!连个为他说话的都没有!

    这样,在众人的推举下,项羽成了北征方面军的总司令。同时派人赶回首都向怀王陈述事情经过,并要求得到正式的官方任命!怀王一见自己最信任的人也被项羽砍死,军队又落到项羽的手中,无可奈何之下,只好正式任命项羽为上将军,统帅北征军团。

    同时,项羽下令全军向北进发,把大营设在项梁战死的地方定陶。然后命令大将英布和蒲将军,率2万先锋部队,先行渡河,察探黄河北岸秦军的虚实。主力部队则在此修整几日,养精蓄锐。

    一场空前的大战即将展开!

    巨鹿:一切都在这儿解决吧!

    巨鹿(今属河北省邢台市),位于赵国京城邯郸的东北,而且城市处于华北平原的正中央,自古便是粮食的集散地。因为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此城在修建时规模颇大,具有很强的防御能力,一向是易守难攻,而且周围全是平原,是个良好的会战场所。

    当张耳带着赵王退守巨鹿时,虽然被秦将王离重重包围,但良好的城市防卫能力和充足的粮食供应,短时间倒不至于陷落。当惊魂不定的张耳稍稍喘息之后,富有谋略而眼光独到的他很快发现巨鹿是个相当不错的决战场所。而且他一向擅长外交,自信凭着自己那三寸不烂之舌能鼓动各地诸侯前来巨鹿会战。他是越想越兴奋,梦想着自己亲自导演的这部“大决战”的开始!

    一方面他不停地向巨鹿守军发表政治演讲,走访在巨鹿的各条战线上。他鼓励巨鹿的军民要勇敢地拿起自己手中的武器保卫自己的家园,因为其他国家的援助马上就会来到,和我们大家一起消灭万恶的秦国;我们就像是一条鱼饵,把秦国的主力部队吸引到这里,但在这伟大的时刻,能做个鱼饵也是很光荣的……

    另一方面,陈耳发挥了他极强的外交能力,四处写信派人到各诸侯国去游说,就像那武林盟主广邀天下豪杰来参加结盟大会一样。各诸侯国也是相继派兵前往助阵。

    楚国派出北征军团,首先响应这个号召。

    齐国两大集团——田都、田建,都派出一些人马前来援助。

    北方的燕国和代国也来了数万军马。

    连刚建国不久的魏国,也派出点儿兵力跑来凑个热闹。

    可是,张耳却深知这些部队除了楚国外,都不过是这部大戏的配角而已,充其量也就是拉个人数渲染下现场的气氛。真正的主角是楚国,只有楚军才能与秦对抗。但当听到宋义在安阳连待46天时,张耳差点儿没气疯了,这个胆小鬼!可是他这个导演是无法控制演出过程的,更无法直接命令这些演员去怎么演。他只能就这么窝在巨鹿城里等待着,向上天祈求奇迹的发生,祈求楚军有一天脚踏着七色云彩突然降临到自己面前!张耳可以去当神棍了,因为他的祈祷真的灵验了!

    宋义被杀,项羽领军快速北进,让张耳又重新燃起了希望。他的导演梦又可以继续做下去了,可是他却没想到在巨鹿这块土地上,真正的导演和主角不是他,而是这位只有24岁的年轻人项羽。巨鹿也因为这个人而被世人所流传!

    在章邯的眼中,巨鹿也是最后决战的最好场所。自己虽然拥有30万大军,但粮草之类全要靠自己去筹集,中央一点儿也不管自己的后勤补给,自己现在就像是没娘管的孩子一样,但是还得为这个娘战斗,这也为他后来的举动埋下了祸根。再加上进入了寒冬腊月,运输补给更加困难,所以章邯也认为自己应该速战速决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同时他也对自己军队有极强的自信心,虽然他也看出了张耳的企图,但一想与其自己四处跑来跑去,还不如把那些造反队伍都引到这来,全部消灭在巨鹿,这样可以毕其功于一役。经此一战,秦国也可以安宁了!当然,这只是章邯一厢情愿的想法。

    章邯从来都不打无准备的仗。他也收缩兵力,把自己的全部兵力部署在巨鹿周围这一带。主力军由自己率领,坐镇巨鹿南方的棘原城,约有20余万人马。

    由王离率5万兵马围困巨鹿,围而不打!

    章邯也深知粮食和战略物资的重要性,一帮饿着肚子的军队素质再怎么高,将领再怎么优秀也打不赢战争的。因此为了保障粮食的运输,章邯下令从棘原到巨鹿间建立粮道,直接通往黄河附近。而且还在这条道路两边用土墙围住,以免有人来劫粮。同时章邯派出军团中最猛的大将苏角率军没事就在道路两边溜达,保护道路的安全畅通。而苏角这个人因为残忍善战而出名,所以没有人敢来打这儿的主意。

    由老将涉间坐镇中间统筹调配所有的粮食物资和器械。

    整个巨鹿战场秦军布置在这里的一线部队就达10多万人,况且旁边还有虎视眈眈的20万秦军主力!

    反观诸侯军队:巨鹿城内,赵军也不过3万左右的作战部队,而且在长期围困之下士气低靡,战斗力可以忽略不计。其他诸侯援军人数不等,但不会太多,而且都被章邯打败过,虽然说是前来援助,但到巨鹿都停驻不前,静候观望。出于军事力量上的考虑,诸侯军队是不敢打,也打不过,但从政治立场上又不能撤;也许大家都知道这场会战的主角不是他们,而是秦国和楚国。所以也想在这看场好戏吧!楚国的北征军团主力大概也只有7万余人,所以整个巨鹿战场诸侯军事力量是不及秦军的。而章邯则是精密计算到了这些,所以才有了以上的布置!

    从这我们看来,章邯还真不是浪得虚名,这简直就是个“黄金”阵容,章邯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使秦军在巨鹿拥有压倒性的优势。

    四十多天里,双方的军队就都这么静静地在观望等待,谁也没有先出手。战场上出现了罕见的宁静,但又弥漫着一股令人窒息的压抑!双方仍旧是在等待!

    大家都在等最后一支军队的到来!

    “来吧,你们这些叛乱之人,让我们就在这里决一死战吧!”章邯说。

    鼓起勇气前进吧,士兵!

    漳河从今天的山西境内流出,自西向东,在巨鹿城的南面流过。项羽率领的楚军在漳河南岸驻扎,秦军在北岸。

    章邯一直在等待,等待着楚军进入他预想中的战场。我们来看下他的作战计划:当楚军渡过漳河进入巨鹿战场时,面对的是十几万的王离、苏角大军,这足够挫灭楚军的锐气并消耗楚军的兵力。当楚军一看攻击巨鹿大军无效时,只能回到漳河南岸自己的大本营,而章邯自己则带着主力顺着漳河南下,到达楚军的后方,截断他们的退路。这样楚军就被夹击于巨鹿和漳河之间,覆灭是迟早的事!

    章邯的这条计策的确不错,充分发挥自己巨大优势兵力,不击则以,一击则必杀!而这一切实现的前提就是要精确地知道楚军要在哪一天什么时刻渡河。章邯想了个好办法,他命人二十四小时守候在漳河下游,看有什么东西漂下来,比如衣服的碎片、马吃的草料、被吹的旗帜,说不定还有不会水而溺死的士兵之类的东西,几万人那,不可能干干净净地渡过河的,怎么也能留点儿纪念品在河里吧!

    章邯真的是一位优秀的统帅,他连这种办法都能想到,充分利用地利之势,为自己获得情报资源。一切都如他所料,几万人过河的确不可能什么都不留下!士兵兴冲冲地跑去报告老大,楚军过河了,你看这就是证据,章邯看到对面手中的破帽子,烂衣服,破船桨,还有把旗帜,很高兴!心想楚军终于憋不住了!

    集合!大营响起了集合的号角。章邯带着大军偷摸摸着绕道,向楚军的后方运动过去!当他费尽心机兴冲冲地跑到楚军大营时,满地狼藉,连个鬼影都没有,章邯顿时心生不妙。楚军根本就没给自己留任何后路,他什么都算计到了,就是没算到这位楚军统帅居然不按常理出牌!他一直在想怎么截断楚军的退路,而楚军根本就没为自己留退路!他惊呆了!望着那遥远的漳河北岸,他隐隐感到一丝的不安,难道是天要亡我大秦?他只能祈求王离他们能坚持住,千万不要这么快就被击败!

    章邯真没想到项羽会这么狠,连条后路都不留!

    项羽不是不想留后路,是留不了后路!7万对30万,傻子也能看出是去找死,如果再留下后路,兵力分散不说,还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懈怠的心态,项羽虽说没怎么读过书,但孙子兵法上的一句话他还记得很清楚,“陷之死地而后生”。只有那种有必死信念的士兵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攻击力!而且项羽自认为自己是最出色的军人,他不喜欢搞什么阴谋诡计,他只喜欢痛痛快快地去厮杀,去进攻,把自己的所有的荣誉和生命都押上去也在所不惜!赢就要赢个痛快,输也要输个彻底,害怕死亡的人不是一个好军人!

    人生能有几回搏!再说现在真的到了最终决战的时刻了,还留什么后路!项羽并不是一个只知道冲锋陷阵的将军,他深知,楚军不能分散,必须集中全部力量攻击一个点,30万人虽然看起来多,但它并不是全挤在一块的,而是被分散在一块一块的,在局部战场上,7万人也能形成局部的优势!

    不成功便成仁!除了进攻,别无他择!

    不像章邯,在战争之前要搜集大量情报,要思索很久。项羽只看了一眼,说了一句:“既然粮道最重要,那就先攻打粮道吧!”苏角勇不勇猛,残不残忍,有多大名气,根本就不予考虑。

    于是,项羽下令派遣大将英布率2万人先行渡河攻打粮道,自己则随后跟着!

    英布渡河之际,派人通知北岸的赵军将领陈余予以配合。陈余一听楚军开始北上,于是下令全军南下,与王离大军对峙。英布渡过漳河,首先下令把2万人分成几十个攻击小组,不去攻打粮道旁的堡垒,而是专门去比较偏僻人少的地方搞破坏。苏角也没在意,以为对方只是象征性的骚扰几下,活动活动筋骨,于是只派了少量部队去驱赶这些攻击小组。英布见状,马上吹起集结号,2万人又重新汇集到一起,向人数最多的秦军冲去。很快这支秦军就被打败,落荒而逃。英布知道苏角也不会放过自己,于是马上命人结营扎寨,准备死守这里,同时命人向项羽求援!

    苏角果然大怒,这么多天了也没人敢来撩自己的胡须,现在居然有人来了,还杀了不少自己的手下,这还了得!带上所有的人马就杀向英布,想先把这帮小子给灭了!

    接到楚军小胜的消息,整个楚军欢声雷动,好久没胜利的消息了!项羽一看是时候了,最后的决战就要开始了,这一刻他也等了好久,好久!

    项羽下令全军埋锅造饭,吃饱饭后,就命人把锅碗瓢盆之类笨重东西全部砸碎,只让人带了三天口粮。在高高的山丘上,项羽向着漫山遍野的楚军士兵发表了他一生最精彩的演讲,大意就是:“我们即将要渡河,去面对虎狼秦国,现在我们已经没有后路了,因为后面就是楚国,我们要以必死的决心去赢得胜利,现在我们已经把一切不能带的东西全部毁掉了,每个人只带着三天的口粮和饮水。三天后,我让赵王请你们喝酒吃肉!只要你们鼓起勇气,跟着我向前冲锋,就一定能取得胜利!不要给我们楚人丢脸!”项羽的每句话都被层层的传令官传到了楚军的各个角落,顿时士气高昂,群情激愤。

    接着,项羽下令,连夜渡河!到了漳河北岸后,又让人把所有的船只全部烧毁,楚军一看真的没有退路了,整个楚军弥漫着死战的气息。大家知道只有不断地向前冲,才能求得生存!

    苏角仍旧在攻击英布的临时阵地,他知道楚军的主力肯定会马上过河,但没想到来得这么快。而英布这支被围困的军队更是死战到底,至今仍无败像!苏角很焦急,但没有办法,除了加派侦查人员密切注意自己后方的楚军状况,只能下令全力进攻英布军团!

    这时,突然在自己背后传来大地颤动的声音,一时战鼓喧天,号角齐鸣,这是冲锋的号角!苏角大叫,不妙!楚军的生力军赶到了!老远望去,楚军红色盔甲、红色战袍汇集在一起犹如一团红云,以骑兵为攻击箭头、步兵在后在全力向战场推进!很快就包围了苏角军团。

    苏角大军的后方顿时大乱,英布一看援军已到,命令守军全线出击,里应外合之下,大破苏角5万大军。苏角战死殉国,5000亲卫无一幸免,秦军3万余人投降!

    项羽下令楚军短暂休息后,让已经被疲惫的英布军团看守俘虏,自己则率5万余人快速向北推进,想乘王离还没得到消息的时候,攻击他个措手不及!一马当先的还是项羽率领的骑兵军团,看着主帅这么威猛,楚军是士气大振!

    王离为人比较小心谨慎,他在自己营盘上布置了九道防线,外围担任警戒的部队始终处于战备状态。可是王离还是感到一丝的不安,已经两天没来送粮了!该不会出什么事了吧!他吩咐手下守好大营,自己带了一部分人马向苏角营地方向走去,同时加派侦查人员打探四周动静。当有人报告,苏角大军已经被消灭的消息,震惊之下的王离还没消化这条消息,又接到楚军前锋骑兵距离自己已不远了。

    王离知道自己完了,楚军的行动太过于迅速了。他先下令自己所率领的人马准备拦截楚军,同时分别派人通知自己的大营和主将章邯请求增援。可惜他没想到项羽居然就在这前锋部队里,项羽率领的是楚军最精锐的骑兵,犹如一支利箭,冲向王离。刚一接触就被楚军冲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王离则想赶回大营好好指挥作战,却被项羽追及,无奈之下,只好下马投降!

    围困巨鹿的秦军,刚一收到敌袭的消息,还没来得及调整阵容,项羽的大队骑兵就到来了,后面不远处跟着漫山遍野的楚军。这时,秦军良好的军事素质表现无遗,虽然主将没在,但靠着营盘组成的九道防线,尽力奋战。

    项羽二话没说就一个字,“冲!”带头开始冲击秦军阵营!骑兵见状也是舍命相随,顿时楚军喊杀震天,各个奋勇当先,在这里他们没有后路,只能前进,只能相信自己身边的战友,相信自己的统帅,相信最后的胜利是属于自己!整个巨鹿战场上,呈现出一片红与黑的抗争。红色楚军激烈地冲撞着黑色秦军的阵地,在武力值超高的猛将项羽带领下,连破秦军九道营盘!秦军终于开始崩溃,巨鹿城围被解!

    当时,旁边观战的诸侯援军全都惊呆了,看看下面的楚军士兵,再看看自己这边,都不知道怎么加入这战团!天下间,能和秦军进行硬碰硬的对抗还真找不出几个来!楚人勇猛善战,果不辱其名!

    经过这场战役,项羽率7万楚军,在不到一天之内连灭苏角、王离军团的10余万大军。诸侯们无不胆战心惊,进营门时全跪着向前行走,不敢抬头(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而项羽也因为这一战,声名远播,威猛雄武的形象深深地烙在各个诸侯们的心里,从而成为诸侯联军的最高军事统帅。

    章邯在半路听到巨鹿军队覆灭的消息,只得退守到棘原固守!

    张耳则想借此机会号召诸侯成立大联盟,而赵国成为这个联盟的主导者。可天不遂人愿,最后成全了项羽这个小子!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