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中国古城-轵国古城揭秘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轵城,一座坐落在历史悠久的古轵国遗址上的小镇。据古代史书和《济源县志》记载:轵城的前身是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轵国。战国时期,轵城先是成为韩国的首都,后来又成为魏国的重要城市,是“天下名都”之一。秦朝时期,在轵城设立魏县。西汉到南北朝时代,它曾四次被封为诸侯国。唐朝初年,由于种种原因,轵城被降为镇。到了清代,它又分属乐安乡和玉川乡。轵城境内至今还保留着两千多年前的古轵国城墙遗址和

    导读:

    “轵”,一个表示车轴的文字,为何成了古老王国的名字?轵国,一个曾经英雄辈出的地方,为何在历史上突然销声匿迹?汉代公主的美丽庄园到何处寻找?让我们走进古老的小城,去解读那些年代久远的动人故事。

    轵城,一个不起眼的小地方,却走出了一位感天动地的英雄;轵城,一个非常普通的小镇,竟曾经建有一座公主的花园。是什么让这座小小的城市变得绚烂多彩?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曾发生过多少千古传颂的故事?循着历史的车辙,让我们一同回到昨天去看个究竟。

    “轵城”源起

    轵城小镇位于河南省济源市的南部。在济源的众多乡镇中,它是以农业为主的村镇。但和别的村镇不同的是,它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从古到今,在这个神奇的地方曾经发生过许多令人震惊的大事件。

    陈彦堂,河南省考古研究所的副研究员,一位对轵城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的考古学家。他在济源建立了自己的考古工作站,在这里发掘着古老的宝贝。陈教授说,轵城虽小,但它的地下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在这片土地下面埋藏着太多的宝贝,它们足以向世人证明轵城辉煌的过去。

    陈教授介绍说,当地的施工队在无意间发现轵城地下是空的。经过他的考证,地下竟然隐藏着千年汉墓!其中一个汉墓有十几米长,里面出土了许多珍贵的、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物。在这里,陈教授他们找到了许多汉代文物:有平常百姓的生活用具,有达官显贵的奢侈品,还有反映文化生活的艺术品……其中有一件普通的陶罐,在它背后隐藏着一个不同寻常的故事。

    这个陶罐是汉代的盘盖罐,它上面有一个明显的戳记——“轵”字。这个“轵”字也就是古城的名字。 “轵”是一个非常冷僻的汉字,为什么它会出现在汉代人常用的器具上呢?它代表了什么意思,又有着怎样的文化内涵呢?

    说到轵城二字中“轵”的含义,还得从轵城的来源讲起。它的名称是在两千多年前的一场保卫战之后开始使用的——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连年的战乱和灾荒,周王朝的统治者已经没有能力再管理各个诸侯国了。就在周襄王五十七年(公元前635年),王朝内部发生了叛乱。为了避难,当时的周天子襄王逃到了他的诸侯国郑国。随后,晋文公出兵帮助襄王铲除了叛党,并风风光光地把他送回了国都。为了答谢晋文公,感谢他护主保驾的功劳,周襄王把阳樊、温、原、攒茅四邑,也就是现在河南的济源、武陟一带赐给了晋文公。然而,出乎晋文公意料的是,在他接收城池的时候,竟然发生了一场骚乱。

    当晋文公率领他的军队到达阳樊城下的时候,性格刚烈的阳樊百姓不愿意被诸侯统治。所以他们将城门紧闭,不许晋文公和他的军队进城。

    阳樊百姓的行为最终激怒了晋文公。他调兵遣将,把整个阳樊城团团围住,准备强攻。阳樊百姓则是全体出动,坚守家园,誓死抵抗。

    长久的僵持,使双方元气大伤。最后,他们派出代表,在城门口进行了一次谈判。阳樊人认为,周王封给晋文公的只是城池,这其中并不包括城中的百姓,所以晋文公可以进入阳樊城,但前提是他要让所有的阳樊百姓离开这里。在那个得到土地就能得到一切的时代,晋文公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准许他们离开。

    阳樊人撤离了自己的城池,一直退到二十里以外的地方才安顿下来。可是,他们担心晋文公会改变主意,追来攻打他们。于是他们想出了一个防御晋文公的好办法,用战车围成一个圈,车车相接,轵轵相扣,人守在里面,用战车筑起的临时屏障来防御晋文公的偷袭。

    这个办法很有效,虽然人们现在无法知晓当时晋文公有没有对他们赶尽杀绝,这个车阵有没有在战斗中起作用,但是这种阵法的确起到了防御的作用。此后,逃出城的阳樊人在这片土地上又建立了自己的城市,他们把新的家园叫做“轵城”。

    轵城这一带,北依太行山,南连王屋山和黄河,地势险要。凭借在军事和经济方面的战略地位,轵城逐渐发展壮大。

    轵国古城是从东周开始修建的,有九门九关,是一座具有相当规模的城市。史书上记载说,轵城是春秋时的“天下名都”之一。到了战国时期,轵城先被封为韩国的都城,后来又成为魏国重要的军事、经济中心。可以说在整个东周时期,轵城的地位都十分显赫。

    现代的考古发掘结果证明,古轵国的经济是相当发达的。在轵国古城的王村中发现了大量战国时期的布币,它们形制不一,来自当时的各个诸侯国,说明这里曾经是当时的商品交易中心。

    到了公元前221年,轵城又被秦始皇设为轵县,直接由朝廷管理。这更加

    突出了轵城的重要性。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到了汉代,轵城已经成为很有规模的城市,人口众多,富甲一方。据说,现在轵城小镇的大明寺,就是当初汉代轵侯刘昭祭祖的地方。

    往昔繁盛一时的古轵城,如今只剩下田野里长满蒿草的土埂了。现在,人们只能看到古老城市的一段坍塌的城墙。虽然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雨,但人们还是能从这里感受到轵城人的刚毅不屈和豪迈之情。因为这片土地上的祖先那股刚烈豪侠之气依旧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轵城人,侠义尚武的风气一直在轵城的民间留存着。从这里曾经走出过一位名垂千古的侠客,他的故事在中华大地上广为流传。他就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刺客——聂政。

    轵城英雄聂政的传奇

    轵城泗涧村是聂政的故乡。村西的道路旁有一个巨大的土包,这就是传说中的聂政冢。它是轵城人为了纪念春秋战国时期的“四大刺客”之一的聂政而设置的衣冠冢,乡亲们又叫它“刺客墓”。墓冢原来很小,后来因为附近一带的人们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来这里祭祀时,都要带土填冢,所以这个衣冠冢就渐渐地增大了。如今,聂政冢已经成了椭圆形,占地三百余平方米。冢上又栽满了树木,棵棵挺拔向上,苍劲有力。

    聂政冢旁边有一个小土屋,相传是宋代时候为了方便祭祀,人们在聂政冢前盖的一座小房子。后来这里就成了供奉聂政的祠堂,还有了一个庄严的名字——将军庙。

    轵城人对聂政有着特殊的感情,特别是在泗涧村,祖祖辈辈都有专人维护这座祠堂。走进祠堂大门,人们会看到一位端坐在祠堂正中的红面大汉,他就是聂政。传说中聂政身高两丈有余,膀

    宽三尺,相貌非凡,不同常人。他常常抱打不平,是一位勇士。乡亲们之所以把他塑成红脸人,是因为他们相信聂政和红面关公一样都是侠肝义胆的忠义之士。聂政像旁边有一尊慈祥的老妇人塑像,她是聂政的母亲。传说聂政非常孝顺,自幼就开始当学徒挣钱贴补家用,并一直陪伴在母亲身边。聂政像的另一侧是一位年轻姑娘的塑像,她是聂政的姐姐聂嫈。自从这座祠堂建成以后,聂家三口人才终于团聚,再不会分离。当地的老人说,祠堂里同时供奉三个人,是有原因的,这背后有一个悲壮的故事。

    春秋末期,韩国大夫严仲子因为受到韩哀侯的宠爱而遭到丞相侠累的嫉恨。严仲子担心被侠累谋害,就逃离了韩国,开始在各地游历。他想要寻找一位侠士刺杀侠累,以报离乡之恨。当他听说魏国轵地人聂政的仁孝侠义时,就决定去拜访他。

    严仲子来到轵城,多次登门拜访聂政,并准备了礼物向聂母行大礼,还送给聂政百镒黄金。聂政虽坚持不接受,但这种恭敬足以令他对严仲子产生知己之情。有一天,严仲子向聂政说出了自己要刺杀韩国奸相侠累的想法,他要聂政帮忙,为自己,也为民除害。但是因为老母健在,姐姐也没有出嫁,聂政无法答应他的请求,就一口回绝了这件事。尽管如此,严仲子还是非常钦佩聂政的孝顺和侠义,仍旧常来看望聂母,并留下礼物。

    后来,聂政的母亲去世了。严仲子听说后,又以义子的礼数帮助聂政葬母。聂政感激在心,他为母服丧三年期满后,又帮自己的姐姐找了一个好归宿,之后就孤身一人到濮阳去找严仲子。他询问了侠累的详细情况,决定帮助严仲子铲除祸害。聂政谢绝了严仲子派人帮助他的好意。他对严仲子说:“我只要一把上好的利剑,就足够了。”严仲子满足了他的要求。于是聂政孤身赶赴韩国,刺杀侠累,来报答严仲子的大恩。

    韩相侠累的府宅护卫森严。聂政趁天黑悄悄混进了相府。他看到侠累正坐在客厅里,身边有几个拿着兵器的护卫。英武的聂政毫不畏惧,提着剑直接进入大堂,在护卫们还来不及反应的时候,聂政的长剑已经刺入侠累的胸膛,侠累当场丧命。府中顿时大乱,护卫们醒悟过来,一齐上前围攻聂政。聂政手持长剑和数百人厮杀在一起。在击杀数十人后,聂政终究寡不敌众。为了不连累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他倒转剑柄,用剑尖划花自己的脸,剜掉自己的双眼,剖腹而死。

    聂政死后,为了杀一儆百,韩侯把他的尸体暴晒在市集上,并颁下公告重金悬赏能辨认出刺客身份的人。聂政的姐姐聂嫈听到这个消息,马上产生一种不祥的预感。她对乡里人说:“这个人一定是聂政。他一定是为了报答严仲子的知遇之恩,才去刺杀侠累的。我要去看看。” 聂嫈来到集市,一眼就认出了尸体脚上穿的鞋,那正是自己亲手缝制的,刺客正是自己的弟弟!聂嫈肝肠寸断,扑倒在尸体上放声大哭,当场伤心而亡。

    从此,这段悲壮的故事流传开来。后人感念聂嫈的事迹,也将她的塑像立在聂政的旁边。于是在这间小小的祠堂里,聂政一家三口终于又团聚了,他们从此可以无论天上人间,永远相守了。

    聂政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他却留下了永恒的光辉。从古到今,一代代轵城人感念他的恩德,传颂着他的英雄故事。

    在聂政祠堂的门框上有一条长长的划痕。显然,这是有人故意刻在上面的。这是怎么回事呢?由这条划痕又引出了一个关于聂政的传奇故事。

    相传在聂政的家乡,有个官吏,为搜刮民财,不断缩小标准尺的长度,每次给农民的土地都不够数,使当地百姓苦不堪言。聂政一气之下,折断官尺,杀死了这个贪官。他在自己家的门框上划下了一条长痕,对乡亲们说,以后就用这条长痕作为丈量土地用的标准尺度。百姓们都很感谢聂政,说:“五尺三寸五,量遍天下土。”

    后来,人们也在聂政祠的门框上刻上了这把尺,以此警示后人。当地人买卖田地货品,有了纷争,就以门上的这把尺作为标准,让先人聂政主持公道。

    两千年来,聂政在济源人心里始终占据着崇高的地位。他那种忠肝义胆的精神、直率豪爽的性格,在故乡的土地上代代相传。直到今天,聂政的故事还在民间广为流传,而且变得越发传奇。

    当年的轵城已经走过了千年的岁月,纪念聂政的祠堂,也在不断的修复中发生着变化,然而,这些往事沧桑始终没有改变聂政在故乡人心中的形象。农历的二月初二这天,是聂政的生日。每到这一天,当地的老百姓总会自发地聚集在一起,从自家的房前捧上一包土,撒到聂政冢上,他们以这种特有的方式表达家乡人对聂政的缅怀。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彦堂先生介绍说,聂政不仅是战国时期英雄形象的代表,他更代表着那个时代所谓的“士”这个阶层的精神。这种精神被这样阐释:为了正义的事业不惜牺牲身家性命,为了忠义的精神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迄今为止,在济源一带,这种“士”的精神犹有遗风。

    轵城沁园的故事

    轵城从建城开始就留给人一种侠肝义胆的印象,到了汉代,它成了汉代轵侯祭祖的地方。据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彦堂先生介绍,在册封汉皇室宗人刘昭为轵侯的时候,政命上说是“施以万户”。按当时汉代的家庭规模,一般是五口之家。万户侯,也就是有一万个五口之家,那么,轵城城市的人口至少在5万人以上,这在当时是了不起的规模。所以,说轵城是“富冠海内”,也许并不过分。

    在济源汉墓里出土的陶制多枝灯,灯体高达1.1米以上,分为上中下三层,灯枝多达二三十只。灯盘上向外伸出的灯枝,有龙的造型,龙背上坐有戴冠的羽人,据说这就是道家传说中的羽人御龙。灯座上塑有山川、动物,做工非常精美。不难想象,它的拥有者不是名门贵族,就是当地的富豪。

    在轵城还出土了舞乐俑,它反映的是汉代的民间说唱艺术。头上戴帽子的是乐手,站在中间的是正在表演的优伶。据专家考证说,这些表演者大多来自西域和东南亚。舞乐俑和多枝灯在济源一带出土较多,据此推断,汉代的轵城,应该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文化生活非常丰富的地方。

    古老的轵城在中华大地上绽放着它的光彩,演绎着它的精彩故事。

    济源西北方、沁水河边的一片田地,在汉代属于古轵国的辖区。据当地人说,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经有一座美丽的花园,它的名字叫沁园。

    东汉明帝时,这片土地被封给了他的长女沁水公主。据说,当时皇宫内外的权力斗争非常激烈,沁水公主无意卷入这样的斗争,甘愿远离皇宫,到偏远的轵城过悠闲的生活。到了轵城,她就在自己的封地建了一片美丽的园林,以求心灵的宁静。因为这座园林矗立在沁水河边,所以公主给它起了一个动听的名字——沁园。据说,当年沁园建有精致的亭台楼阁,风景如画。公主经常邀请文人雅士来这里赏花饮茶,吟诗作赋。当时,来沁园相聚的才子名士,为沁园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篇。这些诗词传扬开来,沁园就成了那时都城里名门望族向往的地方。如今沁园

    早已没有了往昔的繁盛,它给后人留下的只是深情的凭吊和无尽的想象。这些凭吊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一个著名的词牌——“沁园春”。

    虽然沁园已经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但它以自身的神秘幽雅给大家留下了一段段美丽的佳话。

    相传沁园成名以后,当时权臣窦宪依仗自己皇后兄长的特殊身份,强行用低价买下了沁园。面对窦宪的无理行径,公主忍无可忍,返回都城,发誓要找父皇讨个公道。听到公主的哭诉,皇帝大发雷霆,当即招窦宪进宫,一顿怒斥:“公主的园子你都敢霸占,对百姓那就更不用说了!你真是无法无天!不要以为你是国舅,我就拿你没办法……”被皇帝训斥后,窦宪不得不将沁园还给公主,并收敛了他那仗势欺人的嚣张气势。百姓们都称赞公主智勇双全,替自己,也替百姓讨回了公道。

    往昔文人雅客聚会的沁园,早已毁于战火,如今只剩下一片土台。美丽的沁园虽然已经不在,可是它的那些故事却深深地印刻在一代代轵城人的心中。

    往事越千年,今天的轵城虽然只是济源市所辖的一个普通的小镇,但是它毕竟曾经是英雄的故乡,是富庶一方的古国,是大汉公主园林的所在地……辉煌一时的轵城,以其古风古韵让这片热土至今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