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类走得更快:汽车-转盘大行动——汽车学习篇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第一节了解汽车

    1.车的渐进式演变

    在原始社会,人们发明了一种简单的运输工具,那就是把圆木置于重物的下面,然后再拖着走,重物即可由一个地方移到另外一个地方,这就是早期的木轮运输。后来人们发现所用木轮的直径越大运输速度越快,于是木轮的直径也变得越来越大,逐渐演变为带轴的轮子,于是便形成了最早的车轮雏形。车轮是由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首先发明,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部车辆,也是在我们祖先灵巧的双手和富有智慧的大脑的双重开拓下,且最早驶上了历史的舞台。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有黄帝造车之说,故黄帝又号轩辕氏。(轩是古代一种有围棚的车,辕是车的基本构件)。

    公元前2000多年的大禹时代,有一位管车的大夫奚仲,是中国车子的创造者,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辆车子的发明者。公元前1600年的商代,我国的车工技术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能制造出比较高级的两轮车,采用辐条做车轮,外形结构精致华美,做工也不十分复杂。到西周时期(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马车已经很盛行了。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各诸侯国之间由于频繁的战争,马车便纳入了战争的行列。对于当时来说,马车便是代表一个国家强盛的极明显标志。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出土的战车,代表了2000余年前车辆的制造水平。

    2.汽车的基本构造

    汽车一般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等四个基本部分组成。

    (1)汽车发动机

    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装置,由机体、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冷却系、润滑系、燃料系和点火系(柴油机没有点火系统)等组成。按燃料类分类,发动机有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两种。

    按工作方式分,有二冲程和四冲程两种,一般发动机为四冲程发动机。

    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四冲程发动机是活塞往复四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包括进气、压缩、作功、排气四个过程。四冲程柴油机和汽油机一样经历进气、压缩、作功、排气的过程。但与汽油机的不同之处在于:汽油机是点燃,柴油机是压燃。

    ①冷却系:一般由水箱、水泵、散热器、风扇、节温器、水温表和放水开关组成。

    汽车发动机采用两种冷却方式,即空气冷却和水冷却。一般汽车发动机多采用水冷却。

    ②润滑系:发动机润滑系由机油泵、集滤器、机油滤清器、油道、限压阀、机油表、感压塞及油尺等组成。

    ③燃料系:汽油机燃料系由汽油箱、汽油表、汽油管、汽油滤清器、汽油泵、化油器、空气滤清器、进排气歧管等组成。

    ④化油器:是将汽油与空气以一定的比例混合为一种雾化气体的装置,这种雾化气体叫可燃混合气,能及时适量供入气缸。

    ⑤汽油机:利用化油器使汽油与空气混合后吸入发动机气缸内,用电火花强制点燃混合气体使其燃烧后产生热能而做功。优点:转速高(轿车5000~6000转/分,货车4000转/分)、重量轻、噪声低、易起动、制造维修费用低。缺点:油消耗量大、排气净化指标差。

    ⑥柴油机:利用喷油泵使柴油产生高压后由喷油器直接喷入发动机气缸内并与气缸内压缩空气混合形成混合气,柴油自燃后产生热能而做功。优点:油耗低(比汽油机低30%)、压缩比高、油价低、污染小。缺点:转速低(2500~3000转/分)、重量大、制造维修费用高。

    (2)底盘

    汽车的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组成。

    ①传动系:主要是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节、传动轴和驱动桥等组成。

    ②离合器:其作用是使发动机的动力与传动装置平稳地接合或暂时分离,以便于驾驶员进行汽车的起步、停车、换挡等操作。

    ③变速器:由变速器壳、变速器盖、第一轴、第二轴、中间轴、倒挡轴、齿轮、轴承、操纵机构等机件构成,用于汽车变速和输出扭矩。

    ④行驶系:由车架、车桥、悬架和车轮等部分组成。它的基本功用是支持全车重量并保证汽车的行驶。

    ⑤钢板弹簧与减震器:钢板弹簧的作用是使车架和车身与车轮或车桥之间保持弹性联系。减震器的作用是当汽车受到震动冲击时使震动得到缓和。减震器与钢板弹簧并联使用。

    ⑥转向系:由方向盘、转向器、转向节、转向节臂、横拉杆、直拉杆等组成,作用是转向。

    ⑦前轮定位:为了使汽车保持稳定直线行驶、转向轻便,减少在行驶中汽车轮胎和转向机件的磨损,前轮、转向主销、前轴三者之间的安装具有一定的相对位置,这就叫“前轮定位”。它包括主销后倾、产销内倾、前轮前束。前束值是指两前轮的前边缘距离小于后边缘距离的差值。

    ⑧制动系:机动车的制动性能是指车辆在最短的时间内强制停车的效能。

    ⑨手制动器的作用:手制动器即我们俗称的手刹,是一种使汽车停放时不致溜滑,在特殊情况下,配合脚制动的一种装置。

    ⑩液压制动构造:液压制动装置由制动踏板、制动总泵、分泵、鼓式(车轮)制动器和油管等机件组成。

    气压制动装置:由制动踏板、空气压缩机、气压表、制动阀、制动气室、鼓式(车轮)制动器和气管等机件组成。

    (3)车身

    车身安装在底盘车架上,主要用于安置驾驶员、旅客或货物。它包括车身壳体、车门、车窗、车前钣金件、车身内外装饰件、车身附件、座椅以及通风、暖气、冷气、空气调节装置等,载货汽车还包括货箱和其他设备。汽车车身壳体结构型式又可分为:骨架式、半骨架式和无骨架式三种。

    (4)电气设备

    汽车电气设备主要由蓄电池、发电机、调节器、起动机、点火系、仪表、照明装置、音响装置、雨刷器等组成。

    ①蓄电池:其作用是供给起动机用电,在发动机起动或低速运转时向发动机点火系及其他用电设备供电。当发动机高速运转时发电机发电充足,这时蓄电池可以储存多余的电能。蓄电池上每个单电池都有正、负极柱。其识别方法为:正极柱上刻有“+”号,呈深褐色;负极柱上刻有“-”号,呈淡灰色。

    ②起动机:其作用是将电能转变成机械能,带动曲轴旋转来起动发动机。起动机使用时,应注意每次起动时间不得超过5秒,每次使用间隔不小于10~15秒,连续使用不得超过3次。如果连续起动时间过长,将造成蓄电池大量放电和起动机线圈过热冒烟等情况,极易损坏机件。

    第二节酷车变形记——汽车外形的发展史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汽车设计师把主要精力都用于汽车的机械工程学的发展和革新上。到20世纪前半期,汽车的基本构造全部发明出来后,汽车设计者们开始着手从汽车外部造型上进行改进,并相继引入了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人体工程学以及工业造型设计(工业美学)等概念,力求让汽车能够从外形上满足各种年龄、各种阶层,甚至各种文化背景的人的不同需求,使汽车成为真正的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最佳表现形象,最终达到最完美的境界。

    汽车造型师们把汽车装扮成人类的肌体。例如:汽车的眼睛——前照灯;嘴——进风口;肺——空气滤清器;血管——油路;神经——电路;心脏——发动机;胃——油箱;脚——轮胎;肌肉——机械部分。力图给一个冷冰冰的机械注入生命,使之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给人以美感。汽车车身形式在发展过程中主要经历了马车型汽车、箱型汽车、甲壳虫型汽车、船型汽车、鱼型汽车、楔形汽车等车型。

    1.马车型汽车

    在我国古代,马就是人们的交通工具,其实在古代,早就有“轿车”一词,它指的是用骡马拉的轿子。当西方汽车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时,正是封闭式方形汽车在西方最流行之时。其形状与我国“轿车”很相似,也一样能让人感到荣耀。

    因为当时汽车外形基本上沿用马车的造型,于是,人们便把汽车称为无马的“马车”。

    18世纪,当这种车传入美国时,也只有纽约、费城大城市中的少数富人才有资格享用。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全球相继出现了一批汽车制造公司。1890年,德国奔驰公司首先采用橡胶充气轮胎。

    而到1908年时,福特公司开始生产一种T型车,结构紧凑、坚固耐用、容易驾驶,在当时极受欢迎。

    2.箱型汽车

    人们在不断享受生活的同时,也对我们的社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马车型汽车很难抵挡风雨的侵袭,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1915年中生产出一种新型的福特T型车,这种车的车室部分很像一只大箱子,但同时有门和窗,人们把这类车称为“箱型汽车”。

    在早期的箱型汽车中,美国的福特T型车最为着名,年产量达到30多万辆,占美国汽车总产量的70%~80%。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雪佛兰部首先发现用户多样化需求的特性,于1928年制造出在散热器罩、发动机通风口和轮罩上增加豪华装饰的汽车,从而博得了用户的喜爱。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车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要想使汽车跑得快,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增大功率,二是减小空气阻力。因此人们开始降低车的高度来减小空气阻力。随着车顶高度的降低,前窗玻璃不断变窄。但由于前方的视野变得狭窄,乘员感到十分憋闷。于是人们转而通过提高功率的办法来克服空气的阻力。

    这样一来,发动机由单缸变成四缸、六缸、八缸,气缸一列排开,因而发动机罩也随之变长。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意大利1931年生产的阿尔法·罗密欧牌汽车的外型。

    3.船型汽车

    作为高速车来讲,箱型汽车还是不够理想,因为它的阻力较大,大大妨碍了汽车前进的速度。于是人们又开始研究一种新的车——流线型汽车。

    美国福特公司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在1949年推出具有历史意义的新型的福特V8型汽车。

    这种车型一改以往汽车造型的模式,使前翼子板和发动机罩,后翼子板和行李舱罩融为一体,大灯和散热器罩也形成一个整体,车身两侧为一个平滑的面,车室位于车的中部,整个造型看起来就像一只小船,所以人们把这类车称为“船型汽车”。

    福特V8型汽车的诞生,不仅仅是外形上的突破,而且还首先把人体工程学与汽车设计应用在一起。让设计师置身于驾驶员及车乘员的位置,强调以人为主体,来设计便于操纵、乘坐舒适的汽车。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直到现在,不论是美国还是欧亚大陆,也不管是大型车或者是中、小型车,都采用了船型车身。因此,船型车造型便成为世界上数量最多的一类车型。

    4.鱼型汽车

    为了克服船型汽车尾部过于向后伸出,在高速行驶时产生一种较强的空气涡流这一缺陷,人们把船型车的后窗玻璃逐渐倾斜,倾斜的极限即成为斜背式。因为斜背式汽车的背部像鱼的脊背,所以这类车称为“鱼型汽车”。

    鱼型汽车和甲壳虫型汽车,从背部来看很相近,但仔细观察就可以看出,鱼型汽车的背部和地面的角度比较小,尾部较长,围绕车身的气流也比较平顺,因而涡流阻力也较小。另外,鱼型汽车基本上保留了船型汽车的长处:车室宽大,视野开阔,舒适性也好,此外鱼型汽车还增大了行李舱的容积。

    美国1952年生产的别克牌小客车是最初的鱼型车。1964年美国的克莱斯勒顺风牌和1965年的福特野马牌也都采用了鱼型造型,自此以后,世界各国逐渐主产鱼型汽车。不过,鱼型汽车也存在固有的缺点:由于鱼型车后窗玻璃倾斜太厉害,产生了结构上的缺陷。

    而另一个潜在的重大缺点就是对横风的不稳定性。鱼型车发动机前置,车身重心相对前移,由于鱼型车的造型关系,在高速时会产生一种升力,使车轮的附着力减小,抵挡不住横风的吹袭,易发生偏离的危险。针对鱼型车的这一缺点,人们想了很多办法去克服,例如在鱼型车的尾部加上一只翘翘的“鸭尾”,想以此来克服一部分扬力,这便是“鱼型鸭尾”式车型。

    5.楔形汽车

    任何事物都有其缺陷性,由于鱼型结构会带来很大的升力问题,于是人们一直在进行反复的探索,最后终于找到了楔形造型。也就是让车身前部呈尖形且前部向前下方倾斜,后部像刀切一样平直,像这种楔形造型可以有效地克服升力问题。

    当然,作为实用的轿车,绝不能像赛车那样,以牺牲乘客的乘坐舒适性为代价,来换取升力问题的解决,必须综合考虑两者的关系。

    1963年出产的“司蒂倍克·阿本提”是最早按“楔形”设计的小轿车,尽管它的造型获得了专家们的高度评价,但在市场销售中的一败涂地却使得公司不得不宣布破产。在当时船型车盛行的年代,人们还无法接受与之形成尖锐对比的楔形汽车是导致其在市场上销售失败的主要原因。

    不过,真正优秀的东西总不会被埋没太久的,在1966年和1968年,“司蒂倍克·阿本提”的楔形设计分别被“奥兹莫比尔”和“卡迪拉克”所采纳、继承、发展。从那以后,楔形便逐渐成为了轿车的首选造型。今天的新型轿车大多采用这种结构,一般将散热器罩做成窄而宽的形状,发动机罩呈前倾式,行李舱的高度也有所加高。

    个别车型的尾部甚至采用了“鸭尾式”造型,这种造型有利于使沿车顶流动的空气在鸭尾部产生向下的作用力,从而增大后轮的附着力。

    在对楔形结构的研究中发现,车身前部呈尖形且向下倾斜,在高速行驶时,空气流可在前轮产生向下的压力,防止前轮发飘,车身尾部如同刀切一样平直,可减小车顶以后部分的负压,防止后轮飘起,最大限度地解决了升力问题。

    6.子弹头型汽车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科技不断发展,精益求精已成为现代人办事的准则。按说,汽车外形发展到楔形以后,升力问题基本上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可人们又从改变轿车的基本概念上做起了文章,于是,又一种新型的轿车——多用途轿车(我国称之为“子弹头型”)问世了。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克莱斯勒汽车公司(道奇分部和顺风分部)先后推出了“商队”和“航海家”两种新型汽车。这两种汽车仍以轿车外型为原型,车身造型却一改轿车传统的二厢或三厢式结构,在小型客车(面包车)车型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延展进步,使之成为既有轿车的造型风格、操纵性能和乘坐感觉,又具小客车的多乘客和大空间的优点,优化成为集商务、家用和旅游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多用途车。这种车一问世,马上引起了消费者的极大兴趣,销售形势也非常乐观。后来,为了商业竞争的需要,通用、福特、丰田、雷诺、戴姆勒-奔驰等汽车公司都先后推出了自己的MPV(多用途汽车),使这种类型的汽车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这种车的造型酷似子弹头,因此,在我国,人们将其俗称为“子弹头型”汽车,而在国外,消费者则将其称为“蛋形造型”。

    MPV(多用途汽车)在外形设计上集流线型与楔型的优点于一身,在制造加工上也引进了当今航空航天的先进技术。这两种不同风格的交叉结合,使流线型从以往的短曲线发展成为了长弧曲线。

    这种造型表现出了未来主义的艺术倾向:线条流畅、色调温和、动感性强、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时尚风格。

    第三节我的个性我做主——汽车的分类

    社会是一个大的集合体,而每个人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理由,每个人在社会中充当的角色不一样,出于对不同人的需求,汽车也被发展成多种多样。汽车是一个种类繁多的大家族,每种汽车都有其不同的用途,因此人们要将它们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主要有轿车、客车、货车、越野车、专用车、自卸车和牵引车等,各类型里面还要根据车型细分,按照我国原国家标准规定各类汽车划分如下:

    轿车按照发动机排量划分——有微型轿车(1升以下)、轻级轿车(1~1.6升)、中级轿车(1.6~2.5升)、中高级轿车(2.5~4升)、高级轿车(4升以上)。

    客车按照长度划分——有微型客车(不超过3.5米)、小型客车(3.5~7米)、中型客车(7~10米)和大型客车(10米以上)。

    货车按照载重划分——有微型货车(1.8吨以下)、轻型货车(1.8~6吨)、中型货车(6~14吨)、重型货车(14吨以上)。

    越野汽车依越野运行时厂定最大总质量(GA)划分——有轻型越野汽车(GA≤5吨)、中型越野汽车(5吨<GA≤13吨)、重型越野汽车(13吨<GA≤24吨)、超重型越野汽车(GA>24吨)。

    专用汽车包括:厢式汽车、罐式汽车、起重举升汽车、仓棚式汽车、特种结构式汽车、专用自卸汽车。

    自卸汽车依公路运行时生产厂商规定最大总质量(GA)划分——有轻型自卸汽车(GA≤6吨)、中型自卸汽车(6吨<GA≤14吨)、重型自卸汽车(GA>14吨)、矿山自卸汽车。

    牵引车可分为——半挂牵引车、全挂牵引车。

    轿车、客车和货车都是最普遍最常用的汽车,而越野车、专用车、自卸车和牵引车则具有专门的用途,适宜在特殊的环境和场合中使用。越野车主要用于路面状况不好或无路地区的全轮驱动,但现在它的用途已扩展到一般商用车;专用车又称特种车,是一种不同于上述任何类型的汽车,并具有特种结构,主要用于特殊用途的汽车,例如救护车、消防车、押钞车、洒水车、邮政车、电视转播车、油罐运输车、水泥搅拌车等;自卸车是工矿企业和建筑工地用来装载散装原料、砂土,能使货箱自动倾翻卸货的汽车;牵引车是专门用于牵引挂车的汽车,例如专门牵引集装箱挂车。

    1.汽车灯的发展史

    就像人的眼睛一样,车当然也需要一个“心灵的窗口”来为它指引方向。据说第一个汽车前大灯是家用手提灯。1887年,一个驾驶员在黑暗的旷野上迷路时,一位农民用手提灯把他引回家。由此,给汽车灯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哥伦比亚号电动汽车1898年把电用于车的前灯和尾灯,标志着车灯的诞生。由于最初的前灯不能调节光的亮度,在与车相遇时会显得很晃眼,于是人们又采用了附加光度调节器,来克服这一缺点。然而,这种前大灯虽然可以在垂直方向移动,但必须是驾驶员下车来调节夹紧装置。

    1916年,美国一个叫托马斯的人,在夜间行车时,便在手套上安上一个带电池的灯泡,这样,对方驾驶员便能看到他打的手势。

    这便是以后转向信号灯的前身。到1925年,导航公司推广出双丝灯泡,这样,远光和近光的调节便可通过装在转向柱上的开关来控制。

    1938年,别克汽车制造商把转向信号灯作为一种附件,但当时,只在汽车尾部有安装。1940年,转向信号灯开始在汽车前面安装,而且信号开关能够随时调节。1906年,世界上第一次使用蓄电池供电的电灯来照明。1909年,首次把乙炔灯应用为变光装置。1916年,美国开始使用行车灯。1920年,在选用倒挡装置时,开始使用倒车灯。

    1920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首先装了内灯。1926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又把大灯变光开关从方向盘移到地板。1938年,封闭的内灯第一次被采用。1998年,美国电气公司将电灯抛物面反射镜推广到大灯、侧灯和尾灯。

    2.“鸿篇巨制”之作——吉普车的诞生

    战争是人类自相残杀的怪物,也是各种新技术、新产品的催生婆。战争的需要加上美国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再加上美国强大的工业基础,美国工程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明的许多新产品,对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人们总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吉普这个名称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很多人认为这要追溯到19世纪30年代的漫画形象——尤金尼吉普,由于它机智勇敢且善于应付各种突如其来的险境,正如一辆吉普车。

    然而,也有另一种说法,“吉普”的发音是鸟叫声,源于一种美国军队侦察车的名字——“通用功能”(GeneralPurpose)的两个英文单词首字母“GP”发音的效果。虽然吉普名字从何而来至今仍颇有争议,但有一点毫无争议:尽管公司和市场发生了许多变化,但吉普商标数十年来巍然屹立而不倒,其商标权益和在全球性的公认也足以证明这一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军方都推崇“战争胜利=机动+火力+通讯”的公式,当然美国军方也从未放弃过努力。美国军方一直研究一种牢固的、多用途的、全地形的轻型乘用车和侦察车。

    3.越野车的历史

    关于第一辆越野车产自哪个国家、哪家公司,现在已经很难作出明确的解答。

    一个成功的车型往往综合了许多车型的优点,只能是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德国的奔驰公司称早在1926年就推出一种可以驶离公路的G1型越野车,这一天也被称为是“奔驰公司永载史册的一天”。尽管1926年的G1型越野车,我们已经难以找到图片资料来一睹其风采,但奔驰公司1933年推出的G4型越野车我们找到了一张珍贵的照片。G4造型之精美,制作之考究,让人赞叹不已。

    真正成功的越野车由战争催生,诞生于美国。1940年11月11日,威利斯公司向美国军方送来了两辆叫作“QUAD”(夸德)的样车,这两辆样车都可选择四轮或两轮驱动。在这之前,美国的班特公司已向军方递交了一辆名叫“步利兹帕奇”的样车,但就综合各项指标来看,“夸德”的确可以称得上是出类拔萃。由此威利斯公司的“夸德”车型就成了美国越野车的标准。因此,如果非要找出“越野车”的鼻祖不可的话,那么我们认为美国威利斯公司的“夸德”当之无愧,“夸德”确立的越野车的基本特点一直沿袭至今,仍然是今天越野车的精髓。

    “二战”期间,威利斯和福特公司共生产了60万辆越野吉普车。

    美国“二战”中的乔治将军对吉普在战场上的表现是这样评价的:“吉普是‘二战’中的功不可没的功臣。”的确,吉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了诸多角色:担架、运货、火枪架、侦察车、枪支弹药运输车、出租车等等。

    至此,吉普名扬四海。必须承认的是在“二战”中,吉普那令人折服的性能得到了最艰苦卓绝的实践检验,其文化内涵也进一步加深。在世界范围内播下了“越野车崇拜”的文化火种。“二战”结束后,越野车开始分成两种发展趋势:一种仍为军用,另一种则发展为民用。但无论是军用还是民用,越野车的本质特色并没有因战争结束而丢弃,它的通过能力和征服险恶环境的能力仍然保持至今,长盛不衰。

    发展到今天,由各大汽车公司推出的越野车品牌已不下几十种。

    但就其综合性能来说,在这些越野车中,我们认为以下几种品牌最应该推举:一是英国罗孚汽车公司生产的“陆虎”越野车,二是美国“悍马”越野车,三是美国克莱斯勒公司的“大切诺基”,四是日本丰田公司生产的“陆地巡洋舰”。

    首先应该推荐的是英国的“陆虎”越野车,“陆虎”有三兄弟,“揽胜”、“发现”和“卫士”。这三兄弟中最出色的是“揽胜”,有“越野皇后”之称。陆虎“揽胜”车竟登上了卢浮宫的艺术殿堂,被作为艺术珍品来展出。

    据说,英国国王乔治六世是该车的第一位买主。陆虎“揽胜”不仅在功率、外观、内饰等综合指标上超人一等,其独特之处在于它的悬挂系统,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电子自动调节充气悬挂系统。如果有车迷一定要一睹“揽胜”风采的话,北京故宫便有一辆,那是1996年5月20日,英国外相赫塞尔廷访华时,代表英国政府赠给故宫博物院的。越野车发展到今天,仿佛走了一个圆圈:从当初的驶下公路,去征服艰险的自然环境,到今天征服都市,征服都市的消费者,又重新驶回公路。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道路越修越好,越野车的用武之地便也越来越少。现在,越野车代表一种文化符号的成份越来越多。

    4.消防汽车的发展史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已不仅仅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它在其他领域的作用也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1518年受德国奥格斯堡市的委托,由金属工艺品手艺人安特尼·布拉特纳制造的一辆消防车,是有记载以来的第一辆消防车。据《奥格斯堡市工艺史》一书记载,该消防车是把用杠杆操作的大型水泵装在车子上形成的。

    1666年,英国伦敦发生了一场连续烧了4天的大火,将1300多座房屋烧毁,包括着名的圣保罗教堂。一些中世纪的建筑物在这场大火中一扫而光。有了这次惨痛的教训,人们开始重视城市的消防工作。不久,英国便有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用手摇水泵的消防车,并且使用上了水龙带(用于消防的一种工具)来灭火。

    伦敦市还专门设立了消防值班员。他们手持铜铃,昼夜在街上巡逻,一旦发现火情,迅速报警,并组织自愿参加救火的人使用消防器材来灭火。

    1673年,荷兰阿姆斯特丹市的杨·班·德尔·海登发明了用于灭火的皮革做成的软输水管。1721年和1725年,英国的理查德·涅夏姆发明了获得专利权的比软输水管效率更高、有车轮的灭火机,这种灭火机有手握把柄灭火的人,有蹬踏板驱动泵筒的人,大家共同操作,使之连续喷射出水流来灭火。以蒸汽机作动力的消防车1829年在伦敦出现,发明人是蒸汽机工程师约翰·布雷斯韦特。这是一种以煤为燃料,装有一根软水龙带,用10马力双缸蒸汽机驱动的消防车。在英国,这种消防车到1860年才得到广泛使用。

    美国纽约市于1835年成立世界上第一支专业化的消防队,开始时编制只有4人。他们专门从事救火工作,领取预付的工资。次年,这支消防队队员增加到了40人。

    后来他们被定名为“消防警察”,纳入城市警察的序列。1814年,住在纽约的英国人波尔制造了美国最早的蒸汽动力消防车。它能将水喷射到纽约市政厅的屋顶上。到1855年,纽约市建立了第一个消防站。

    我国到1916年,才出现用汽车改装的消防车,但在20世纪30年代,很多城市还在使用马拉消防车。

    大多数国家的消防车都是红色的,因为红色最为醒目,从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它。同时,红色也更能激发人的斗志。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