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随笔双壁:枕草子+徒然草-第二百一十九段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四条黄门[1696]言:“龙秋[1697]精音律之道,甚是可佩。其数日前造访吾宅,云:‘请恕冒昧,在下有些微浅见欲陈。时于内心思量,横笛之五孔似有不妥。其因在于:干孔[1698]属平调[1699],五孔为下无调,其间隔胜绝调;上孔为双调,中隔凫钟调;夕孔为黄钟调,又隔鸾镜调;中孔为盘涉调,中孔与六孔间隔有神仙调。此等排孔法,令孔孔之间皆省一律,唯五孔与上孔间无律差,且此两孔间隔相等于他孔,故吹其声时,颇使人不快。是以吹此孔时,必将笛略离口唇。但若离唇不当,音调即不准。吹准此孔者极罕。’此语经深思熟虑道来,诚有况味。前辈云‘后生可畏’,即此等事。”

    他日,景茂[1700]闻之,云:“笙之各调调和,持之在手,只管吹奏便可。然吹笛须调整气息,每吹一孔,除口传秘诀外,更有笛手天性及用心程度等因素,不仅限于五孔之问题。如龙秋所言,一味将笛离唇,未必可行。若吹之失宜,每孔之音皆令人不快。名家吹之到位,则孔孔悦耳。律吕不准,乃笛手之失,于乐器无涉。”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