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九流全知道-医家——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古语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中医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成就斐然。医中的圣手,甚至可以与治国平天下的良相媲美。我们这里所说的医家,泛指所有从医的人,既包括怀着悬壶济世理想的名医,也包括混饭吃的江湖郎中。他们之中有不少医德高尚、妙手回春的“神医”,其治病救人的神奇传说被千古传颂。

    ■ 巫医——中华医家的最初形态 ■

    在中国,远在百万年前已有人类生存。他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需要不断地同疾病和伤痛进行斗争。在还没有专职医生的时代,巫师兼行医生的职责。

    商代巫医最盛行,其地位也很高。当时,奴隶主阶级为了欺骗人民,大力提倡鬼神迷信。巫师能歌舞音乐,代鬼神发言,并参与国家大事、祭祀神祖、呼风祈雨、医治疾病等活动。

    在古文献中,“医”字从“巫”。巫医给人治病,常用祝祷的方法,称为“祝由”。《素问》中说:“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唐朝的王冰注曰:“祝说病由,不劳针石而已。”《祝由十三科自叙》则云:“有疾病者,对天祝告其由,故名曰祝由科。”

    祝由靠的是祝祷、画符、念咒,当然不能治病,但古人很信这一套。《韩诗外传》中就说祝由能治病,并举例说,上古有一医者叫弟父,在为人看病时,用草编织成的刍狗作为献祷之仪式,面北向神灵祝祷,然后念咒,不一会儿,病人“平复如故”,说得神乎其神,但有时候就连古人也不相信祝由能治自己的病。

    ■

    越治越病

    清代,湖南一带祝由治病较兴盛,凡四肢损伤,都用符水、禁咒治之。有个人手臂疼,众人便劝他用祝由治病。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情,请了两位巫术士来看手臂。术士看后说,伤已附在你手臂上,先要把它赶走,然后再用符水医治。不过,病人要不顾臂疼,先频频举动,直到手臂肿疼病怪才会出来。病人一听吓坏了:“这么折腾,岂不越治越病!”连忙作揖谢绝。

    上古时,祝由以祭祷念咒为主。汉朝后,就用画符箓代替献刍狗的祭祷仪式。

    宋代,祝由科归入疡科内,称为“画禁科”,但并无专职人员和机构,形同虚设。祝由科的势力主要在乡间。祝由科的治病原理,是把病种从体内引到体外,并自称能收伏一些病怪。有些巫医用祝由为人看病,实际上是采用道家气功导引术。如治感冒:“以两手捧患者之面,引其鼻向之,略一虚气,脱然痊愈。”有的也杂糅按摩、推拿,诊治一些疑难杂症。

    巫医中,除祝由科采用画符念咒法治病外,有些巫医虽在形式上用巫法,而在实质性的治病过程中却使用药疗。商代有名的巫医如彭咸等,就是如此。

    巫、医分家是在东周以后至秦、汉之际。春秋战国时,医学已经很发达,分科医生也开始出现。东周时,有一部分巫医专用药物治病,医、巫开始分业。《史记》曾引扁鹊之说,谓病有六种不可治,“信巫不信医”,也是不可治的一种。

    巫和医虽然在行业上分开,但巫的力量还是很强大,就是在有知识的上层人士中,也有许多人信巫。如孔子生病,子路就请巫来祈祷。

    秦、汉时期统治阶级往往羡慕海外仙山,派人到蓬莱、方丈、瀛洲等所谓神仙居处,取长生不老的仙药。虽然没有成功,但此风历久不衰。

    巫医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有人信任,有人贬斥,今天在偏远的乡间,还有巫医在活动,或装神弄鬼,或骗人钱财。

    ■ 古代医生——大夫、郎中、杏林 ■

    在古时候的中国,替人看病疗伤的人被称为“大夫”“太医”“郎中”“杏林”等。考察这些名称的由来也是很有趣的。

    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为人治病的人,“医生”一词,其本意是“学习医学的人”,“生”指学生。如《唐六典》中说,“医生四十人”,就是说学医的学生有40个。后来,人们才把行医人叫做医生。

    唐朝的医疗行政机构叫太医署,它既是医务行政机构,又是医学教育机构,是世界上最早的医学校。太医署设医科和药科。医科分为四部,即医部、针部、按摩部和咒禁部,每一个部门都由博士担任教学工作。学生学习到一定阶段,就举行考试,成绩优良者,批准成为合格的医生。“医生”一词由此而来。

    宋代承袭唐制,也称医生。《宋史·职官志》中写道:“太医局,有丞,有教授,有九科医生,额三百人。岁终,则会其全失,而定其赏罚。”

    ■

    坐堂医

    坐堂医,指旧时民间在中药店内坐堂行医的医生。据传,“医圣”张仲景担任长沙太守时,常在公堂上为百姓诊病,传为佳话。后人为纪念张仲景,就把中药店聘请来的医生誉为坐堂医。此外,自家开药铺兼行医的人,也称坐堂医。

    古人还常将医生尊称为“医官”,如《金瓶梅》中常为西门庆家看病的任医官就是例子。医官是一种总称,自宋代以来,医官中最高一级的官职是大夫,依次类推为郎中、医效、柢候等。

    “大夫”在古代是一种较高的官职,春秋时大夫有上、中、下之分,到了秦、汉,又有谏议大夫,唐代有御史大夫,但医官的职位还没有达到大夫一级。自从宋朝设“大夫”级医官后,民间就把医生称为“大夫”,北方尤其如此。特别是正规部门的医生,如太医等,则一律称“大夫”。对有些没有受过专门训练和教育的医生,有时也称”医官”“大夫”。

    “郎中”也是官名,不过其职位要比大夫低。唐、宋时期官衔泛滥,以官名称呼逐渐形成社会风气,所以“大夫”“郎中”就可以随便叫了。

    不过,“大夫”和“郎中”也还是有区别的,一般设馆医病的医生称大夫;至于草药店或上街高喊,或走乡串镇医治杂科的医生,都称为郎中。而且,北方人称“大夫”的多,南方人称“郎中”的多。

    ■

    挂牌医

    绝大部分医家都自己开药铺,或游荡江湖,行医兼卖药。也有少数人挂出招牌,只管诊病开处方,不卖药。这些人中大多数医术很高、名气很大,前来求医者车马盈门,所以不用卖药谋生;也有少数人刚刚从医,没有资本,开不起药铺,所以只看病不卖药。上述只看病不卖药的医生,常被称为“挂牌医”。

    医生也叫“杏林”,这里有个典故。据传,三国时东吴有位与华佗和张仲景齐名的医生董奉。他精通医道,有妙手回春之术,医德也高。他晚年为贫民百姓治病不收诊费,也不取药钱,但要求病人痊愈后必须到山上种植杏树,重病者种植三五株,小病者种植一株,名为“康乐杏”。不到几年,杏林遍山。后来,“杏林”一词常用来专指那些医术精良、医德高尚的医家。

    ■ 药物疗法——内服外敷药到病除 ■

    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的材料,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等。其中尤以植物居多,故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中药主要分内服和外用两种。

    中药以内服为主,主要通过肠胃的吸收达到治病救人的效果,其中包括汤剂、丸剂、散剂、膏滋药、丹剂等。

    汤药,以药物配成方剂,加水煎煮、去渣而制成。汤药是中医应用最早、最为普遍的剂型。大多数中药通过煎煮后,可使有效成分溶解在水中,饮后易于人体吸收,收效较快。煎汤药的器具有沙锅、沙壶、瓦罐等。

    ■

    神农尝百草

    《淮南子》中记载,神农氏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史记》中也有关于神农“始尝百草,始有医药”的记载。事实上,古人在动植物知识还极为贫乏的情况下,难免误食有毒植物,从而引起呕吐、腹泻、昏迷,甚至死亡。不过,他们同时也发现,服用某些植物可以解除某些病痛。

    丸剂,是将中药研成细末,掺上水、炼蜜或其他辅助成型的材料,制成的圆形固体剂,多用来治疗慢性疾病。按照赋形剂的不同,丸药可分成蜜丸、糊丸、水丸、蜡丸、醋丸、药汁丸、树脂丸等数种,尤以前面四种最为常用。丸剂发挥药力比汤剂慢些,但药效却更持久,对患有慢性病和体弱的病人较为适用。

    散剂,是用一种或数种药物的干燥粉末,按处方剂量规定均匀混合后,通过内服或外用来治疗疾病。无论内服或外用散,制法都基本相同,一般须轧为细粉,混合均匀。其中,用于眼科、喉科的散剂,对粉末的细微程度要求更高。

    膏滋药,是用中药加水煎煮后滤渣,将药液浓缩,再加冰糖或蜂蜜等辅剂制成的膏状剂型。多数膏滋药由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制成,药店也有成品膏方出售。膏滋处方配齐后,要通过浸泡、煎煮、浓缩、收膏、贮藏等工序。服用时,以开水冲调。膏滋药对体质虚弱者及慢性、顽固性、消耗性疾病患者比较适用。

    丹剂,是在高温条件下,将汞及某些矿物类药物,烧制成不同结晶形状的无机化合物,再配制成丸剂、散剂或锭剂,它源于秦汉时期方士的炼丹术。

    外用中药,以局部涂搽、敷贴、熏洗、点眼、吹喉、滴鼻为主要形式。它们具有解毒消肿、化腐排脓、生肌敛疮、杀虫止痒、止血止痛等功效,主要用于痈疽疮疖、疥癣、外伤、烧伤、虫蛇咬伤以及五官科疾患等。有些外用药还可内服。

    汤熨,即将药物加热后置于患者体表的特定部位,进行热敷或往复移动,以促使其腠理疏通、经脉调和、气血运行,从而解除疾苦的一种外治方法。熨剂的配制主要有药袋、药饼、药膏、药汁、药酒等。

    药浴疗法,即通过药物和水作用于人体皮肤或黏膜的一种治疗方法。药浴分为全身药浴、半身药浴和局部药浴。全身药浴适用于内科疾病的皮肤病、婴幼儿疾病以及某些骨伤疾病。半身药浴适用于截瘫以及下肢疾病。局部药浴又分为足浴、坐浴、手浴、肢体浴、头浴、面浴等。

    敷贴疗法,是将药物敷在体表的特定部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式。若选用自身含有汁液的鲜品药物,只需捣烂外敷即可。如用干品,则须研为细末,然后加入适当的赋形剂,如鸡蛋清、酒、水、蜜糖等,调成糊状敷用。

    ■

    酒为“百药之长”

    《汉书》以酒为“百药之长”,《史记·扁鹊列传》中称,疾在肠胃,酒醪之所及。蒙古族可能早在汉代以前就能酿制马奶酒,在元代以前已开始用马奶酒治疗大出血昏厥的病人。藏族用青稞酒糟外敷创口。

    膏药疗法,是以膏药敷贴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膏药是按处方将药物置于植物油中煎熬去渣,加入黄丹再煎后凝结而成的制剂。膏药的摊制有厚薄之分,薄型膏药适用于溃疡,应当勤换;厚型膏药适用于肿疡,数日更换一次。

    ■ 器物疗法——针灸、拔罐、刮痧 ■

    除了使用药物之外,中医还使用各种器物治疗疾病。平常看起来毫不起眼的银针、艾条、瓷勺、木片、陶罐这些东西,到了中医的手中都成了治病救人的法宝。更神奇的是,中医甚至可以不用任何器具,只用自己的双手和肢体,就能治病救人,是以人们都说神医能妙手回春!

    针刺,是通过对人体的一定部位进行针刺,以通行气血,调整经络、脏腑功能的治疗方法。人体有十四经络和奇经八脉,经络上分布着穴位,它们沟通内外,贯穿上下,将人体各部的器官组织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借以运行气血、营养全身,使人体的功能活动得以协调和平衡。针刺就是通过刺激穴位,使机体恢复这种协调和平衡。针刺疗法可以分为体针、火针、七星针、三棱针等几种,其中体针疗法最为常用,适用范围也最广。

    灸法,是利用艾绒或者其他易燃的材料或药物,在人体穴位上或患处烧灼或熏熨,借助火的温热和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来调节人体的生理平衡,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这种方法比针法更安全,也更易掌握,在民间的应用极为普遍。灸法可以分为直接灸、间接灸、艾条灸、温针灸、艾熏灸等多种。

    ■

    从砭石到金针

    针灸技术发展到现在已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砭石,即用石块磨制成的尖石,是最早的治疗工具之一。人们可以用它来挑破脓肿和刺激人体的某些部位,以解除病痛。1963年,在某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新石器时代的砭石。后世用于医疗的还有骨针、竹针、铁针、金针、银针、钢针等。

    拔火罐,是以杯、罐为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使之吸附在人体穴位或相应的部位上,造成瘀血现象的一种疗法。罐的种类有竹罐、陶罐、铜罐、铁罐、玻璃罐、抽气罐等。拔罐法适用于风湿痹症、消化不良、头痛、高血压、感冒、咳嗽、腰背痛、月经病、软组织损伤等,尤其适用于小儿患者。

    刮痧法,就是利用一定的器具,如铜钱、银元、瓷碗、蚌壳、檀木香板、木梳背等,蘸上水或香油等润滑剂,在人体某一部位的皮肤上进行刮摩,使皮肤发红,直到呈现一块块或一片片的紫红色斑点为止,以防病治病。痧,旧时指夏秋两季发生的病,症状为微热、头昏、恶心、胸腔胀痛、上吐下泻等。因为用工具刮摩皮肤时会出现紫红色的小如沙粒的红点子,所以称为“痧”。刮痧疗法最早专治此种病,后来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

    ■

    火的疗效

    在用“火”的过程中,人们发现用兽皮、树皮包上烧热的沙土,熨烫腹痛或者关节痛处,会减轻症状,这就是后世热熨法的开端。人们还发现,用火烧灼局部的皮肤,可以治疗牙痛、胃痛等,这又是我国古老灸法的雏形。

    推拿,是医生用手或肢体的其他部分,按照各种特定的技巧和规范性动作,在患者体表进行操作,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式。其原理主要是在人体体表的经络穴位上施用手法,通过经络内联外络,气血循行流注而产生局部及全身的作用。推拿手法技巧动作的基本要求是持久、有力、均匀、柔和。常用的推拿手法主要有推法、拿法、按法、摩法、滚法、擦法、摇法、扳法、拉法、振法、击法、理法等。这些手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或多种手法结合起来组成复合手法。

    ■ 古代名医——悬壶济世,妙手回春 ■

    中华医学源远流长,在几千年中出现了不少医术和医德俱佳的名医。他们怀悬壶济世之心,施妙手回春之技,将无数身染病痛的人救度出苦海,被人们传颂千古。他们中较为知名的有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

    扁鹊,原名秦越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医学家,也是历史上第一个有正式传记的医学家。他发明了望、闻、问、切“四诊法”,长期在民间行医,走遍齐、赵、卫、郑、秦诸国。公元前310年,忌妒他的医学才能的秦太医令李谧派人在崤山设伏,刺杀扁鹊,终年97岁。

    张仲景,名机,是我国东汉末年的名医,据说做过长沙太守。他“勤求古方”,博采众家之长,再结合自己多年行医的经验,写出了我国最早的临床诊疗专著——《伤寒杂病论》,对后世的医药学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

    张仲景开“笑方”

    南阳人沈槐年老无后,整天愁得寝食难安,终于忧虑成病。他的病,当地的医生谁也治不好。后来,张仲景给他开了个方子:用五谷杂粮面各一斤,做成蛋形,外边涂上朱砂服用。

    沈槐看了这个药方,不觉好笑。他命人用五谷杂粮做成了一个5斤重的大药丸,但并不服用,而是将其挂在屋檐下,逢人就把张仲景奚落一番:“看!这是张仲景给我开的药方。谁见过五谷杂粮能治病?笑话!笑话!哈哈哈!”

    不知不觉中,他忧心的事全抛在了脑后。张仲景又来登门拜访:“恭喜先生的病好了!”沈槐一听恍然大悟,又佩服,又惭愧。

    华佗,字符化,是生活在东汉末年三国初期的名医。他十分同情下层的劳苦百姓,所以不愿做官,宁愿摇着串铃四处行医,为人们解脱疾苦,同时也把精力集中在医药的研究上。华佗由于医术高明而闻名遐迩。传说,他给魏王曹操治疗头风病,需要做脑部手术。曹操却怀疑是华佗要谋害自己,就把他关进大牢。华佗自知难逃一死,便想将自己著的医书《青囊经》传给牢头。哪知那个牢头却害怕惹祸上身,不敢接受,华佗只好忍痛将书付之一炬。

    孙思邈,唐朝初年的名医。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活了100多岁,被后人尊称为“药王”。他著有《千金方》和《千金翼方》两部医书,收集了大量的医药资料,对学习、研究传统医学极有价值。他特别重视妇幼保健,还打破当时医学界“各承一业”的陋习,主张用综合疗法治病。他对用药、用针、用灸都很精熟,对病人不管贵贱贫富,都“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赶救”。

    ■

    孙思邈救产妇

    有一次,孙思邈在路上看到几个人抬着棺材在前面走,棺材里滴出几点鲜血,后边跟着一个老婆婆,正在伤心大哭。他走过去一问,才知道棺材里躺着的是老婆婆刚刚难产而死的女儿。

    孙思邈估计产妇并没有死,便要求开棺抢救。棺中的产妇,脸色蜡黄,毫无血色,如同死人,但孙思邈一摸脉搏,还在微微跳动。他迅速选定穴位,只扎了一针,产妇就很快苏醒过来,胎儿也顺利产下。眼看母子得救,大家十分感激,都称赞他是活神仙。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生活在明代中后期。他家世代从医,祖父是个“铃医”,父亲也是当地的名医。李时珍在十几年的行医过程中,经过长期艰苦的实地调查,编写了一部旷古烁今的中药著作《本草纲目》。

    ■ 民间医生——治病救人不拘一格 ■

    很多民间医生没有专门的营业场所,常常奔波于江湖之间,或上山采药,或下乡行医。他们肩背药箱,手摇串铃,四处行医卖药,相当辛苦,如江湖郎中、铃医、卖野药的等。此外,还有一类算不上医生的医生——“稳婆”。

    名医扁鹊算是较早的江湖郎中。他带着弟子周游列国,为王公大臣和下层百姓治病。他曾经以针熨结合汤药,救活了虢国太子的“尸厥症”,被视为能“起死回生”的神医。之后,他又经过赵国的都城邯郸,取道汤阴,渡黄河,至山东,又先后在魏国、秦国和周都治病。类似扁鹊这样的江湖郎中,很受群众欢迎。

    江湖郎中一般都是无钱开药铺的人。他们之中,有的人是因家境没落,读书做官不成,便改学岐黄之术,做了江湖郎中。其中有略精于此道的,也有半斤八两的,他们都是靠给人医病混口饭吃。

    有些江湖郎中有祖传绝招,其秘方颇有奇效。如宋徽宗的宠妃咳嗽不止,后服了某江湖郎中祖传的止咳药,一治就愈。又如宋代都城汴京建隆观中的于道士就开了个药摊,汴京人犯牙病时,都到那儿买药,颇为灵验。

    江湖郎中里劣者、骗人的也不在少数,害人不浅。此辈来无影去无踪,出了事故也找不到他,属于口碑极差的。

    ■

    江湖郎中的“六字诀”

    江湖医生有个“架、唬、骂、吹、堆、推”六字诀。他们进门先摆“架”子,自称名医;还故意“唬”人,把病说得很严重,以使患者或其亲属听自己的;他们喜欢“骂”其他医生,挑人家的毛病;还吹得天花乱坠,或世代名医,家有祖传秘方,或身怀绝技。他们开的方子,写上这味药,怕出毛病,又添另外一剂,使得药愈“堆”愈多;看不好病,或者病情加重,就借故“推”脱。

    铃医,也是走街串巷的江湖医生。他们一手提着药箱,一手握着串铃,翻山越岭,奔波于穷乡僻壤之间。串铃大多是铜制的,呈圆形,中空,里面有几颗金属丸。铃医行医时将串铃套在三个手指上,左右摇晃,钢丸就在铜圈里滚动起来,发出“当啷当啷”的响声,远近住户就知道有医生来了,有病者便会赶去求治。

    清代小说《老残游记》中的主人公老残,就做过铃医。书中写道:“正在无可如何,可巧天不绝人,来了一个摇串铃的道士,说是曾受异人传授,能治百病。街上人找他治病,百治百效。所以这老残就拜他为师,学了几个口诀,从此也就摇个串铃,替人治病糊口去了。”

    卖野药的,常常用精湛的武艺做宣传,练把式、舞刀弄枪,寒冬里也赤膊上阵。卖刀伤药的用刀刺伤自己的腿,出血见红,然后敷上自己的药,用扇子一扇,血流立止,以证实药效良好。

    ■

    “虎撑”

    串铃又叫“虎撑”。传说唐朝的时候,有只老虎张着嘴来找“药王”孙思邈治病。孙思邈发现老虎的喉咙里卡着一根骨头,便将一只串铃套在胳膊上,随即迅速伸进虎口,用手把那根骨头拔了下来。那老虎一合嘴,正好咬在串铃上。

    卖野药的通常先练一套把式,一旦观众聚足了,便开始卖药。除刀伤药、强身大力丸之外,还有所谓“百步止咳”“春方打胎”“长阳种子”等。他们都标榜自己的药来自“祖传秘方”,口内嚷着:“今天所带药品无多,凡要买的,请准备好零钱,以先伸手者为准。买着的算咱彼此有缘分;买不着的您也别后悔,好在来日方长……”总之,极力鼓噪煽动,以便做成更多的生意。

    稳婆,指古时民间的接生婆。她们大多没什么文化,业务技能依靠家传,有的是姑媳相传,有的是母女相传。她们接生多凭经验,真遇到“横生倒养”的难产,往往也束手无策。胎儿降生后,稳婆用银簪挑起脐带,再用烧红了的火筷子将脐带烙断,然后敷上煅白矾粉,就算完成任务了。

    ■ 中华医典——传统医学的百宝箱 ■

    中国传统医学有众多典籍传世,其中《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为四大经典著作。此外,《千金方》《洗冤集录》《本草纲目》等也是有名的医药典籍。

    《黄帝内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其医学理论是建立在我国古代道家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反映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

    《难经》,中医理论著作,托名秦越人(即扁鹊)撰。全书共分81难,对人体腑脏功能形态、诊法脉象、经脉针法等诸多问题逐一论述,涵盖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理、营卫、俞穴、针刺等基础理论,同时也列述了一些病证。该书还明确提出“伤寒有五”(包括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并对五脏之积、泄痢等病多有阐发,为后世医家所重视。全书内容简扼,辨析精微,常与《黄帝内经》并提,是最重要的古典医籍之一。

    《伤寒杂病论》是一部以论述传染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典籍,成书于东汉时期,为“医圣”张仲景的代表作。该书编成后不久,晋代的王叔和就将其分述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二书,经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刊,历代刻印数十次流传至今,对中医学治疗急慢性传染病、流行病以及内科杂病等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曾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在之后近两千年的中医学发展过程中,《伤寒杂病论》一直指导着医家的临床实践,受到了极高的崇奉。

    ■

    捉牙虫

    古人认为蛀牙是牙中有小牙虫,只有用虎须去剔蛀牙,方可止牙疼。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云,牙疼时,只要拔下虎须,趁其热插在牙齿间,牙疼即可愈。明代学者杨慎《升庵外集》也说:“凡虎须拔得者,将剔虫牙,无复疼痛。”但虎须不易得,于是就有专门替人挑牙虫的行业。但到底有无牙虫,谁又挑出了牙虫,只有挑牙人自己知道了。

    《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著。它成书于东汉,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而是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总结、搜集、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草药的第一次系统的总结。其中规定的大部分药物学理论和配伍规则,及其提出的“七情合和”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被誉为中药学的经典著作,因此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它是医生和药师学习中药学的教科书,也是医学工作者案头必备的工具书之一。

    《千金方》,“药王”孙思邈著,是中国第一部“理、法、方、药”俱全的医学巨著。书中系统地总结了唐代以前的医学成就,取材广泛,内容丰富,遍涉临床各科及针灸、食疗、药物、预防、卫生保健等。该书有述有作,验方、经方兼备。该书的妇、儿科专卷,奠定了宋代妇、儿科独立的基础;提倡治内科病以脏腑寒热虚实为纲;提出霍乱因饮食而起,并对骨关节结核好发部位、糖尿病与痈疽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其中,“阿是穴”的选用、“同身寸”的提倡,还提高了针灸取穴的准确性。

    《洗冤集录》,南宋宋慈著。它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比国外最早由意大利人菲德里写的法医著作要早300多年。《洗冤集录》内容非常丰富,记述了人体解剖、检验尸体、勘察现场、鉴定死伤原因、自杀或谋杀的各种现象、各种毒物和急救、解毒方法等十分广泛的内容;它区别溺死、自缢与假自缢、自刑与杀伤、火死与假火死的方法,至今还在应用;它记载的洗尸法、人工呼吸法、迎日隔伞验伤、银针验毒、明矾蛋白解砒霜中毒等都很合乎科学道理。

    《本草纲目》,药学著作,共52卷,明李时珍撰。全书近200万字,载有药物近2000种,收集医方上万个,绘制精美插图上千幅。它是作者在总结前人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20多年编成的一部巨著。书中不仅考察订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提出了较为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融入了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还涉及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冶金学、地质学、物理学、化学以及天文学、气象学等领域,是一部世界级的博物学著作。

    ■ 医药禁忌——宁信其有,勿信其无 ■

    我国历史悠久,在医疗卫生习俗中有着名目繁多的禁忌。其中有些带有强烈的封建迷信色彩,但也有一些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对这些禁忌,人们多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即使明知其未必是真,也不敢越雷池一步。

    ■

    施药不施方

    古代医家宁可送人以药,也不愿授人以方,因为送人方子就等于是砸了自己的饭碗。另外,医家忌讳过年出诊,怕“触霉头”,除非给双份诊金破灾才行。正所谓“医不叩门,有请才行”,平时出诊忌敲患者的门,因为叩门等于主动找人看病。

    医家认为,男女房事是养生的关键内容,与此有关的禁忌很多。如“百里行房者病,行房千里者死”,就是说长途奔波之后不宜行房。另外,醉后饱后忌行房,否则会损伤五脏。眼病未痊愈也忌行房,以防失明。筋骨受伤后三个月内忌行房,百日内行房者死,刚过百日就行房可致残废。行房的场所忌阴冷,行房后感冒风寒忌吃冷食、忌喝凉水。以上的禁忌中,迷信成分较少,多与生理健康有关。

    关于药的禁忌,主要是抓药时药方不能反叠,否则药与病反,没有功效;抓好药后要直接回家,不能提着药包去串门,否则对方会认为你给他家带来了晦气,也不宜放在自己的锅台、窗台、炕台上;煎药剩下来的药渣最好端出去倒在门外的大路上,最忌把药留在家里过年,否则就会认为新的一年家中将不断有人生病。

    ■

    “反”“畏”禁忌

    民间用中草药治疗疾病,以内服为主,用药十分谨慎,有许多禁忌。如按照中医理论,用凉药去火。如果用反了,就会火上浇油。用药最大的禁忌是“药性相反”与“药性相畏”,俗称“十八反”“十九畏”。

    关于忌口,分两种情况。一是在治病期间或病愈一段时间内不准吃某物。如斑疹疮毒之类,忌食鱼虾等“发物”,以免病情加重或复发;一些慢性病愈后,不能吃猪头肉,食后易旧病复发。二是服某种药物后忌食某物,以免影响疗效甚至引起死亡。如服茯苓忌食醋,服黄连、桔梗忌食猪肉,服薄荷忌食鳖肉等。

    孕妇在饮食方面,忌食兔肉,恐小儿豁唇;忌食驴肉、马肉,恐孕期延长;忌食鱼肉,恐生下孩子易得皮肤病等。最有意思的是,很多人认为,孕妇想吃什么就是胎儿想吃什么,如果吃不到,胎儿就会急出红眼病,因此在民间,孕妇特别想吃的东西,就一定要千方百计让她吃到。

    在中国古代,医诊妇人不得以手近其身。《后汉书》记载,有一位李将军,他的妻子病了,请华佗视脉,就是用眼睛看脉,而不能用手触摸。华佗看了后,说是男孩儿,并请人用手摸孕妇肚子,在左是男胎,在右是女胎。结果非常灵验。

    唐、宋时期,医生为妇女看病把脉,病人往往睡在床帐里,只伸出手让医家搭脉,身体并不外露。这种习惯一直保持到明、清。

    ■

    晴雯诊病

    《红楼梦》中写道,宝玉丫鬟晴雯病了,宝玉让人从外面请了一个医生,当太医进来时,“这里的丫鬟都回避了,有三四个娃娃放下暖阁上的大红绣幔,晴雯从幔中单伸出手去”。

    可见,古代为妇女医病有很多规矩,特别是有些妇女病,或某些部位的病,女病人不便启齿。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妇科医生都备有一个木雕、牙雕或瓷的全裸女偶,形象逼真,病人如有不便口叙之处,只是指一指女偶身上相同的部位就可。

    “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封建习俗受到冲击,妇女治病比以前开放多了。医家们再也不用视脉或隔着帘子给妇女把脉了。

    ■ 上医医国——古代医家的人格追求 ■

    俗话说,“不为良相,当为良医”。中国古代很多医学家出身于儒,后因种种原因由儒而医。如东汉的张仲景、南北朝的陶弘景、唐代的王冰、宋代的许叔微、金代的成无己、明代的戴思恭等,成为良医是他们的一种心理慰藉。《国语》中说:“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于是,“上医医国”便成了古代医家的最高人格追求。

    医学虽然是一门自然科学,但它所研究的对象是人,这就使其具有了强烈的社会性。古人对医学的社会功能早有概括,认为医学可以“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传于后世,无有终时”。

    中医是在古代哲学思想指导下形成的理论体系,其观念中的人文世界是极为丰富的。中医在医理上与儒学有诸多相互融合、渗透的地方。《礼记·大学》指出,儒家学者的最高人生目标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医家与之有着共同的目标。

    相的贤明与否,关系到国家天下的安危,医的良庸则关系到人的健康寿夭。同时医学作为“仁术”,通过医学家的活动,将仁爱之心播散到黎民百姓中去,即《黄帝内经》中所说的“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张仲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孙思邈“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

    治天下如同治病

    治天下其犹医乎?医切脉以知证,审证以为方……故治乱,证也;纪纲,脉也;道德刑政,方与法也;人才,药也……殷之政尚质,周乘其弊而救之以文;秦用酷刑苛法以钳天下;天下苦之,而汉乘之以宽大,守之以宁一,其方与证对,其用药也无舛。天下之病,有不瘳者鲜矣。——《郁离子》

    医学使家庭亲睦,人伦有序,以此达到国家社会的长治久安,从而充分体现其社会功能。故治国与治病是相通的,医国与医人是相互吻合的。故《医学心悟·序》曰:“相之良,则安天下;医之良,则自乡而国罔不获济。”因此古人有“医良则相,庸则匠”之说。

    “上医医国”在社会上影响颇大,一些文人志士每以“活国医”“医国策”自诩。黄庭坚说:“诚求活国医,何忍弃和缓。”陆游说:“胸次岂无医国策,囊中幸有活人方。”辛弃疾说:“万金不换囊中术,上医元自能医国。”

    受这种氛围的影响,一些医家提出要“以医理论国事”。《史记》中提到,伊尹在向商汤陈述治国之策时,曾以医为喻:“用其新,弃其陈,腠理遂通,精气日新,邪气尽去,及其天年。”清代医家徐大椿的“医道通治道论”,则专门探讨了治病与治国的相通之处。“治身犹治天下也。天下之乱,有由乎天者,有由乎人者。而人之病,有由乎先天者,有由乎后天者。先天之病,非其人之善养与服大药不能免于夭折,犹之天生之乱,非大圣大贤不能平也。”

    以医理论国事,体现了古代医家的参政议政意识,如元代许国桢、明代戴思恭等还亲自参与了国事。“药王”孙思邈说:“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钻研医道,济世救人,成为“上医”,充分体现出古代医家人格价值的理想追求。

    下 篇

    ■

    阅人生百态

    —— 体味尘世酸甜苦辣

    纷繁驳杂的三教九流,流落民间,逐渐演化为下里巴人的各色人群、职业和行当。他们中既有文人、官员、师爷、塾师、丹青,又有武人、镖师和农人;既有商贾、药铺、当铺,又有优伶、风水先生、算命先生和厨师;既有媒人、丫鬟、娼妓、宦官,又有赌博、帮会、恶棍。他们共同组成了一幅绚丽鲜活而又五味杂陈的世态风情画卷。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