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九流全知道-厨师——治大国若烹小鲜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膳夫”是西周时设的官名,主管周王的食、饮、膳、馐。膳指饭食,后引申为做饭食的人,即厨师。膳夫也称“庖子”“庖人”“庖宰”“庖丁”。《庄子·养生主》中说:“良庖岁更刀。”庖有“厨房”之意,凡在厨房工作的人,都可称庖丁。此外,“宰夫”“厨人”“烹人”“汤官”等,也都是指“厨师”。

    ■ 彭祖——中国首位专业厨师 ■

    原始人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尚处于自然饮食状态。学会用火之后,人类进入了调制饮食的阶段。最初的熟食法,仅有烧、烤两种方式,之后很久才出现了煮法。煮法的出现,使人类第一次调制出了混合食物。

    食物的蒸法,大概发明于殷代。殷墟出土的器物中,有一种叫“鬲”的煮具;同时还有一种叫“甑”的蒸具,它的下部可以注水,中间用一块有孔的板隔开,上面放粮米。

    中国的传统饮食,以植物性食料为主。主食是五谷,辅食是蔬菜,外加少量的肉食。中国古代社会是农业社会,各地植物的品种不同,因此得以形成各具特色的菜系。

    ■

    热食、熟食

    国人自古喜食热食、熟食。《吕氏春秋·本味》称:“夫三群之虫,水居者腥,肉攫者臊,草食者膻。臭恶犹美,皆有所以。凡味之本,水最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时疾时徐,灭腥去臊除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理。”其中已含有中国烹饪法的基本思想。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此话有一定的道理。实际上,先秦一些有名的厨师,后来都成了治国安邦的大人物。

    传说,上古时代的彭铿精通烹饪手艺,因而得到尧帝的赏识,受封于古彭城后,建立大彭氏国,封地就是今日的徐州。屈原的《天问》中有一句:“彭铿斟雉,帝何飨?”王逸注云:“铿好和滋味,进雉羹于尧,尧飨之,而锡以寿考,至八百岁。”雉就是野鸡,彭铿制作的野鸡羹滋味很美,尧帝很爱吃。彭铿懂得烹饪之法、饮食之道,所以很长寿,人称彭祖。他堪称中国首位专业厨师。

    中国历史上首位有年代可查的厨师,是夏朝的中兴之主少康。他在幼年时,曾当过放牧牛羊的小头目。后来,其父被寒浞杀害,他逃奔有虞氏,在那里做庖丁,专门负责管理庖厨事务,也参加庖厨劳动。后来,他在别人的帮助下攻杀寒浞,从小厨头一跃而为国王。

    商朝初年的宰相伊尹,也是一位名厨。伊尹的养父是一名庖人,受家庭的影响,他不但从小就常在厨房中劳动,还曾当过酒保,精于烹饪之道。后来,伊尹作为有莘氏之女的陪嫁佣人,到了商汤那里。他为了接近商汤,献上自己的治国之策,就背着玉制的鼎,抱了砧板,烧制了“鹄羹”献给商汤。他教给商汤烹饪之术,并以做菜喻治国之道。中国最早的烹饪学理论名篇《本草篇》,记录的就是他们谈话的内容。商汤慧眼识英才,很快就任命伊尹为宰相。

    ■

    聚食制

    中国历来盛行聚食制,炊间和饮食地常在一处,如吃火锅就是典型的聚食。后来,从聚食制中又衍化出筵宴,这种就餐的方式融入了中国“礼”的思想。筵宴的食品配制比较精致,品种和数量也很丰富,其发展水平常是一个地方文化发展水平的缩影。

    相传,姜子牙在辅助周文王之前,曾经长期从事厨膳烹庖行业。《说苑》载:“吕望行年五十,卖饭棘津。”他还在殷都朝歌当庖屠牛,后来又在黄河名渡的孟津当厨卖饭,荤食素馔他都拿得起来。

    可见,古代早期的厨师一般都在宫内,为诸侯、国王服务。《周礼》记载宫廷厨房膳夫的职责,有庖人掌割、烹人掌烹,内饔掌煎、外饔掌和,等等。周代名厨还能做“八珍”,八珍的操作技巧,对后代烹饪有很大影响,至今还为厨师们选用。

    中国饮食习俗的上述特点,为厨师的技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对中国丰富灿烂的烹饪文化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 兴旺发达的汉代饮食业 ■

    中国的夏、商、周三朝虽有不少名厨,但厨师的活动仅被局限在王侯贵族家中,尚未形成一个广泛的饮食市场。据考证,商汤时期已有酒店,但还没有饭店。以后虽有朝歌牛屠、孟津市粥、宋城酤酒、燕市狗屠、鲁齐市脯,可惜规模都不大。直到西汉“文景之治”时,伴随着都市经济的繁荣,饮食市场才兴旺起来。

    西汉的都城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随分,人不得顾,车不得旋,阗城溢郭,旁流百廛,红尘四合,烟云相连”,市场内已有饮食店了。由一些汉墓壁画,也可看到汉代厨房的规模之大。厨房内有监工,有杀牛的,有放置耳杯的,有手持漆盘上菜的。

    ■

    厨师工作服的出现

    汉代厨膳操作人员已有了专门的工作服,包括紧身的“攘衣”“犊鼻挥”式的围裙、名为“青韫”的护袖。这种从实用出发的厨师工作服,一改平时宽大飘洒的衣服,在烹饪时既干净又利索,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汉朝时,厨膳劳动分工也更加周密精细,出现了割烹合作、炉案分开的新局面。潘岳《西征赋》中说:“雍人缕切,鸾刀若飞。……红鲜纷其初载,宾旅竦而迟御。”不难看出,汉代厨师的刀工已是相当精湛。在一些大的厨房内,分工也更细,有专门负责切配加工的,也有专门烹调食物的,炉子与案板各司其职。

    汉画像砖上雕刻的画面,生动、具体地反映了当时饮食市场的一些情况。在四川广元出土的一块汉画像砖上,画面左面门垣上,题有“东门市”三字的题记;门内侧设一灶,灶上有釜炊之器,有一人在灶前操作,并回首与人招呼;内有六人,两两相对,互为交易。右边有市楼,楼顶上悬有大鼓,楼下有宾主互谈,上有隶书题字“市楼”。

    汉代饮食市场的兴旺,为厨师提供了用武之地。在当时的长安市场上,“熟食遍列,燔炙满案,众物杂味”,菜肴品种很多,嫩羊乳猪、小马鞭茎、煎鱼切肝、腌羊酱鸡、白切肉、烂煮羔羊、甜味豆浆、炖小鸟、烧雁羹等,无所不有。

    ■

    厨子富豪

    《史记·货殖列传》载:“胃脯简微耳,浊氏连骑。”说的是浊氏靠卖胃脯发了财,富比王侯,出门时坐骑相连。浊氏胃脯,常在农历十月制作,先烧沸汤,把羊胃焯洗干净,然后在羊胃中放花椒末、生姜末等拌好了的香料,放在太阳下暴晒,使其干燥。这种胃脯可以久贮不败,味美易制,销路很广。此外,浊氏还发明了香肚,是一位善动脑筋的厨师。

    汉代饮食业发达,“胡食”大量涌入,如貊炙、盐鼓百合、胡饼等。貊是一种动物,厨师将它全体炙烤,然后用刀割下肉来吃。“丝绳提玉壶,金盘脍鲤鱼”,指的也是一种胡食。此外,胡人还开设酒店,出售特质的桐马酒等。如辛延年《羽林郎》诗云:”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倚仗将军势,调笑酒家胡。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

    ■ 各有所专——厨师分工的细化 ■

    李肇在《国史补》上说,唐德宗临时召见吴凑,任命他做京兆尹,这是京城最高的行政长官,要求立即上任。吴凑赶紧宴请客人,等客人到达,酒席已摆好了。有人问他,酒席怎么能办得这么快?府中吏人回答:“两市口有礼席,举铛釜而取之。故三五百人之馔可立办也。”

    实际上,唐、宋之时,饮食业已有了很大的发展,许多大店、名店也随之产生,几百个人的酒席也能立即办好。不过,要举办三五百人的酒席,光靠几个厨师是不行的,必须有一群分工细致、各怀绝技的厨师才行。随着专业厨师的增多,厨师逐渐成为一个较有影响的行当。

    ■

    禽行

    唐、宋时称厨师行业为“禽行”。“禽”从字形来看,是人们持案进食之形,禽行亦是“职庖厨之业,精割烹之术”的人。禽行有内行、外行之分,内行是在饭馆里掌厨的师傅,外行是逢到节庆喜筵时到人家家里掌厨的师傅。

    厨师可分掌灶、掌案两种。掌灶负责烹调之事,掌案负责选材配料。掌案又可分为红案、白案两种,前者属大菜正餐,后者属蒸食茶点。掌案之人要责任心强,因为他不但要注意材料的合理配置,还要注意材料的新鲜好坏,能否搭配在一起等。除了掌灶、掌案外,还有烧灶火、买材料、切洗材料等打杂的下手,如宋朝太师蔡京家中就有厨婢数百人。

    另外,唐、宋时,厨业的内部分工也更加精细,开始有酒行、食饭行之分,出现了“四司六局”。耐得翁《都城纪胜》中说:“官府贵家置四司六局,各有所掌,故筵席排当,凡事整齐。都下街市亦有之。常时人户,每遇礼席,以钱倩之,皆可办也。”

    四司,指帐设司、厨司、茶酒司、台盘司。其中,帐设司专管饮食环境,包括仰尘、缴壁、桌帏、搭席、帘幕、屏风、绣额、书画、簇子等;厨司专管饮食烹调,包括打料、批切、烹炮、下食、调和节次;茶酒司专管饮食服务,包括提供茶汤、暖烫筛酒、请座咨席、开盏歇坐、揭席迎送、应干节次等;台盘司则专掌托盘、打送、劝酒、出食、接盏等事。

    ■

    食材相克

    有些食材“相克”,不能搭配烹制,否则会危及人的健康甚至生命。如螃蟹与柿子不可共食,黄瓜和花生不可共食,红豆和羊肝不可共食,田螺和猪肉不可共食,等等。因此,身为食材搭配把关人的掌案,要有丰富的烹饪经验和人生阅历。

    六局,指果子局、蜜煎局、菜蔬局、油烛局、香药局、排办局。其中,果子局专掌管酒果,准备劝酒;蜜煎局专管糖蜜花果、咸酸劝酒等;菜蔬局专掌菜蔬、糟藏等;油烛局专掌灯火照耀、立台剪烛、壁灯烛笼、装香簇炭等;香药局专掌药碟、香球、火箱、香饼、听候索唤、诸般奇香、醒酒汤药等;排办局专掌挂画、插花、把酒、打渲、拭抹、供过等。

    四司六局的分工十分科学,它将规模较大的饮食烹饪过程合理分解,保证厨师从容不迫、忙而不乱。所以,耐得翁才说:“凡四司六局人只应惯熟,便省宾主一半力。故常谚曰:‘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讦戾家。若其失忘支节,皆是祗应等人不学之过。只如结席唱犒,亦合依次第:先厨子,次茶酒,三乐人。’”

    唐宋时期饮食店的分工,是厨师分工的大背景。面店有糕团点、馄饨店、胡饼店等,厨师以做点心为长。茶馆不仅做佐茶的菜点,有时还办酒席。酒店除了卖酒,还要办下酒菜,做法和面店、茶馆的菜肴不同。

    那些以招待达官贵人、阔商巨富、文士名流为主的高级酒楼,都要配备手艺出众的高级厨师。一些风味饮食店的厨师,则要能够做各种地方菜。到了清末民初,西洋菜进入中国,厨师又有了中西之分。总之,上述饮食场所的进一步分工,进一步细化了厨师的分工。

    ■ 食不厌精——扬州名厨甲天下 ■

    明清时期的扬州,十分繁华。尤其是康乾盛世时,扬州盐商富可敌国,生活极为奢侈豪华,对于饮食极为讲究,非珍馐不下箸。他们争延名士,竞尚美肴,相互竞争,推陈出新,遂使扬州的食品以精细而名扬天下,扬州厨师的手艺和大名得以传扬四海。

    清朝时期,康熙、乾隆南巡前后共12次,每次总要光顾扬州,均有御厨随侍。扬州官商为讨好皇上,不惜重金,向御厨讨教皇帝所吃的名菜,于是扬州厨师集北南名厨技艺,融满汉于一席,使扬州的烹调技艺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

    ■

    满汉全席

    满汉全席,清朝宫廷盛宴,中华菜系文化的瑰宝和最高境界。它既有宫廷菜肴之特色,又有地方风味之精华;突出满族菜点的特殊风味,烧烤、火锅、涮锅是几乎不可缺少的菜点,同时又展示了汉族烹调的特色,扒、炸、炒、熘、烧等兼备。席上菜式有咸有甜,有荤有素,取材广泛,用料精细,山珍海味无所不包,起码有108种,南、北菜各半,分3天吃完。

    当时,扬州的名厨,有做拌鲟鳇的汪南溪、做梨丝炒肉的施胖子、做走炸鸡的田雁门、做“十样猪头”的江郑堂、做全羊的张四回子、做马鞍桥的小山和尚、做螃蟹面的孔继庵、做什锦豆腐羹的文思和尚、做车螯饼的江文密等,多不胜数。

    很多美味佳肴素享盛名,如二梅轩的灌汤包子、蕙芳轩的糟窖馒头、雨莲之的春饼、文杏园的烧麦、品陆轩的淮饺、小方壶的菜饺、双红楼的烧饼等。

    各种佳肴又似乎都和厨师的名字相连,已成了饮食专利。如何公盛的香茶干、兴隆馆的炒牛肉、穆元兴的大杂求和片烧鸭、王二娘的薄饼、小红娘的熏烧、高长兴的鸭肠、马公兴的烧鸭、小七子家的牛肉、陈小四子的徽州饼、杨森和的火腿等。

    从“扬州八怪”的一些作品中,也可看出清朝扬州饮食业的繁荣。在扬州八怪中的郑板桥、金农、李鳝和李方膺等人的画中,也有很多表现饮食的作品,如鱼、蟹、鹅、鸭、笋、各种蔬菜,而且题诗也讲饮食。如郑板桥有诗云:“扬州鲜笋趁鲥色,烂煮春风上已初。吩咐厨人休斫尽,清光留此照摊书。”此诗对江南春鲜、原料、节令、制法均有提纲挈领的描写,再配上画竹一幅,堪谓诗、书、画三绝。

    ■ 刀工与配料——厨师的两大基本功 ■

    厨师有两大基本功,一是刀工,二是配料。判定一个厨师的烹调水平,当然是以菜肴的色、香、味为标准,但也要注意其基本功扎实与否。

    刀工,是厨师的首要基本功。厨师加工食品时,要精细切割后再烹制。如《礼运篇》中说,祭祀时要先把牺牲切分成7块,即脊、两肩、两拍、两髀;煮熟后再切分为21档,即肩、臂、膊、髂、正脊、脊、横脊、正胁、短胁、代胁,以及肠三、胃三、拒肺一、祭肺三。圣人孔子对食物的要求也很高,他“脍不厌细”,要求厨师把肉丝切得细而又细,以利均匀受热,迅速成熟,保持肉中的水分,使菜肴鲜嫩可口。

    ■

    竹刀

    我国上古有石刀、骨刀,周、秦则有铜刀、铁刀。唐代岭南人则喜欢用竹刀,他们用当地产的惫劳竹制作刀,此竹径不逾二寸,皮上粗涩,利胜于铁,若使用时间过久变钝,以浆水洗磨,劲而利,割象皮如切菜,而且还不会像铁刀一样,会让茄子、石榴变黑。

    刀法有多种,常用的有砍、片、剁、斩、锄、捶、剔、排、刮、削、剐等。中国古人讲究饮食,当然也重视刀工,一些文人的作品中也有记载。明代李日华的《紫挑轩杂缀》,谈到唐朝有种手抄本《砍脍书》,就讲究刀工技巧,说是“文极奇古,首篇制刀砧,次别鲜品,次列刀法。有小晃白、大晃白、舞梨花、柳叶缕、对翻蝴蝶、千丈线等名。”

    在古代的烹饪书上,仅切法就有几十种,如直切、推切、锯切、滚刀切、翻刀切等。有个徒弟问师父,切萝卜如何切?师父回答:“切一刀转一转。”徒弟切了不到10分钟就晕倒了。师父说的是切一刀就将萝卜在手里转一转,而呆徒弟竟转起自己的身体来,不晕才怪。

    ■

    刀工之圣

    庄子笔下的那位“庖丁”,刀工极为纯熟,一把刀在他手里运用自如,解起牛来如入“无人之境”。庖丁介绍经验说:“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所以,他的解牛刀用了19年依旧锋利如初。

    “薄切”是刀工的要领之一,清代董思有诗云:“主人之刀利如锋,主母之手轻且松。薄薄批来如纸同,轻轻装不无二重。忽然窗下起微风,飘飘竟入九霄中。”

    有些厨师的刀工出神入化。如晚清《点石斋画报》载,有一个厨师胡某,曾在大帅营中当庖丁,善做肉,手法灵敏。他能叫人赤膊当几案,将生猪肉一二斤放在此人背上,挥舞双刀杂沓剁之,肉被剁得糜烂,而人之背脊无毫厘之伤,观者个个吃惊。

    配料,是厨师的另一大基本功。从先秦开始,古代厨师就积累了一整套的配料经验。《周礼》指出,“几会膳食之宜,牛宜稌,羊宜黍,豕宜稷,犬宜粱,雁宜麦,鱼宜菰”,即不同的肉类应配不同的粮食。

    另外,为使饮食平衡与协调,古人在相应的节气会吃相应的食物。如春天吃牛油煎的小羊和乳猪,夏天吃狗油煎的腊鸡和干鱼,秋天吃猪油煎的小牛和小鹿,冬天吃羊油煎的鲜鱼和肥雁。古人对什么节令什么菜肴配什么调味品,也有一套经验:“脍,春用葱,秋用芥。豚,春用韭,秋用蓼。脂用葱,膏用薤,三牲用藐,和用醯,兽用梅。”其中,春韭菜配炒猪肉丝,烧肉要烂须加乌梅等,沿用至今。

    关于烹调原料的选择,《齐民要术》中也有许多记载。如作脍的鱼,长一尺左右最好,太大了皮厚肉太硬;煮杏酪粥,要用冬种夏收的两年生大麦,春种秋收的不合用;炒瓜瓠要用没脱毛的冬瓜,有毛的太硬。

    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中也有专章来论述配料。袁枚虽不是专职厨师,但从他的书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厨师在配料方面已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

    除上述两项基本技术外,中国的厨师还要能熟练运转各种厨房用具,尤其是勺子。如在进行扬锅操作时,厨师充分利用一把炒菜勺,在炒菜锅内及时将菜肴翻炒,这样极有利于有机酸或硫化物的迅速挥发,使菜肴中的酸性成分大大减少,从而保留菜肴翠绿的本色。

    ■ 社会地位——官厨、民厨各不同 ■

    在古代民间的各类行业中,厨师的生活还算可以,这从一些民谚上也可以看出。湖北人说:“生的弄熟,对本出头。”说的是饮食业有较高的利润。陕西人则说:“三年大旱,旱不到厨官。”有些地方说:“三年天旱,饿不死厨官。”意思差不多,说的是厨师不用为饮食发愁。

    技艺高超的名厨,更是四处吃香,你抢我夺,身价倍涨。有些会钻营的厨师甚至还发了大财、做了大官,如清代大厨师余双盛。余厨是山西文水人,由一家山西票庄推荐,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厨房当厨师,为恭亲王效劳。

    有一次,恭亲王与李鸿章、张之洞等朝中大臣在总理衙门用餐。余厨亲自掌勺做了几个清淡小菜,使这几位大员非常满意,赞扬他菜肴调配得宜,味压江南。不久,余厨就领班担纲,当了掌厨。

    余厨烹艺高明,做人八面玲珑,讨得不少王公大臣、有势太监的欢心。后来,他居然谋得二品顶戴花翎,在重要场合与王公大臣们平起平坐,其子也挤进外务部当了个官。他还通过李莲英承揽过国宴。后来,他虽因送礼不当被辞退,但仍然住洋房,乘马车,风光无限。

    不过,古代的官厨,尤其是宫廷厨师的生活,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常常提心吊胆,一旦菜肴不合主人的口味,别说工钱,就连脑袋也可能搬家。商纣王因为熊掌烧不熟而怒杀庖人,晋灵公因熊掌不熟而肢解厨师,《史记》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在皇宫中当厨师,更是小心翼翼,唯恐出差错。《韩非子》一书上说,晋平公时,有一次发现食品上有一根头发,便下令要杀厨师。隋朝有个叫鱼赞的将官,凶残暴虐,其部下左右“炙肉有不中意者”,“以签刺瞎其眼”;有温酒不适者,“立断其舌”!

    在有些朝代,宫厨为终身职业,不准改业,违者要受到惩罚。如明孝宗弘治年间,就发布命令,将逃回家乡的“厨役许里申等人首官解部,不准津贴盘缠”,“逃回至三次者,发口外为民”。几年后,又发布命令说,“奏准王府老疾厨役名缺,原户丁不愿替府人员之补者,治以枉法赃罪”。可见,官厨、宫厨不是好当的。

    相比之下,民厨反而较为自由。特别是在经济繁荣的地方,民厨的日子更好过一些。《子弟书》里有一首《厨子汉》小调,道出了饮食店厨师的日常生活。

    ■

    《厨子汉》节录

    铺面的劳金好些吊,日夜的工钱数百镪。五味调和酸甜苦辣,百人偏好凉香木麻。正用的东西猪羊菜蔬,搭配的样数鱼蟹鸡鸭。应时的美馔烧燎蒸煮,对景的佳肴煎炒烹炸。手艺刀勺分南北,生涯昼夜任劳乏。

    古今诗文中,还有一些是专门讲厨师不良的职业道德的,明代作家冯梦龙,是“三言二拍”的作者,他在《笑府》一书中就讲到一个厨师在家切肉,边切边藏一块肉于怀中。妻子看见了,骂他:“这是自家的肉,何为如此?”答曰:“我忘了。”活脱脱一个贪小利的厨师。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