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九流全知道-乞丐——生存边缘的自我救赎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著名作家梁实秋这样形容乞丐:“从前街头巷尾总点缀着一群三分像人七分像鬼的家伙,缩头缩脑地挤在人家房檐底下晒太阳、捉虱子、打瞌睡、啜冷粥,偶尔也有些个能挺起腰板,露出笑容,老远地就打躬请安,满嘴的吉祥话,追着洋车能跑上一里半里,喘的像只风箱。还有些扯着哑嗓穿行于街巷中大声地哀号,像是担贩的吆喝。”

    ■ 赤脚褴褛行——乞丐分类与行乞规矩 ■

    乞丐给人的印象比较复杂,既可怜又可恶。据考证,自原始社会解体,乞丐就一直存在至今。在城市、农村的街头巷尾,仍不时可以见到他们的身影。据其行乞的方式,可以简要分为以下几类。

    原始型乞丐。他们多拎着棍棒、拿着盆碗之类在市井间行乞;也有沿途膝行磕头行乞的,以及大声疾呼乞讨的。他们又有红、白之分,强求硬讨的是红项,哀求乞要的是白项。有些还专向举办红白喜事的商店、铺面和人家索乞赏封的。

    卖艺型乞丐。他们游走四方,有的吟唱戏曲、道情或山歌、莲花落;有的耍碗,如用手指或鼻尖使碗旋转;有的则耍蛇,把蛇从鼻孔塞进去,蛇再从嘴里爬出来;还有的表演吞剑、吞铁球等。每表演一段,即向观众讨钱。一逮着机会,他们就或偷或骗,顺手牵羊。

    残疾型乞丐。他们中有盲人、跛子,还有以毒药自残,使耳、鼻、口、目均只剩一个小孔的。另外,瘫在地上的叫披街,满身疮痍的叫金钱豹,以手代足行进的叫踏定胜。

    ■

    往胸口擂砖

    有种叫做“地黄牛”的乞丐,下肢残缺,常在膝头绑两块厚厚的布,或拴上两块汽车轮胎,右手拿半块砖,左手套一只旧鞋,跪着行走。每往前拖一步,他们便喊一声“老爷,太太呀”,同时将砖向胸口猛地一擂,并发出一声惨叫。

    劳务型乞丐。清末有些乞丐专门做一些收殓死尸、巡更之类的工作,以换取微薄的酬金。旧时每到岁末,还常有乞丐到街头击柝叫“天干物燥,小心火烛”,从事这种营生的乞丐被称为“叫火烛”。乞丐们还为迎娶或送殡充当大役,挣得一部分佣金。

    流氓无赖型乞丐。这类乞丐,实际上是披着乞丐皮的流氓。若乞讨不成,他们就会耍无赖,用刀子割破自己的身、头、臂或脸颊,用流血吓人,直至人家给钱为止。

    ■

    往脸上楔钉子

    这类乞丐,常手拿一根长铁钉和一把小铁锤,专在商号门前乞讨。每到一家店前,便高喊一声:“掌柜的,您发财啦!”若店家不予理睬,他们手起锤落,就把腮帮子钉在门框上。店家不得不给钱将其打发走。其实,他们腮帮子上早就有个小洞。

    此外,还有行医卖药、卜卦行乞的,有带小孩行乞的,有带老人或病人行乞的,种种伎俩,形形色色。上述许多花样,大都古今一脉相传,而且其中以骗乞居多。

    乞丐行乞也有一定的忌讳,当然这种忌讳因人而异。乞丐虽然在行乞,不过有的时候有些乞丐还是会顾及自己的人格和尊严,他们不食嗟来之食。

    ■

    乞丐的尊严

    有一天,齐国的黔敖把食物摆在路边,一个形容枯槁的乞丐路经此地。黔敖面带讥讽地说:“嗟,来食!”乞丐说:“我若接受这种带有侮辱性的施舍,就不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说完,乞丐头也不回地朝前走去,表现了一种为人的气节和尊严。

    乞丐不得目无尊长,犯上作乱,否则就会受到严惩。在旧上海,对不孝敬“老头子”的乞丐,最轻的罚是将其手脚捆牢,一天不准吃饭喝水;对“爷叔”等头目不敬的,要处以“析油背”,即将木板插入其背骨;再严重就要“板入额”,即把板子插入额头的皮肉。

    另外,不同级别的乞丐,不能同吃同住。如乞丐中的“蹲门”,就不能与四处沿街乞讨的乞丐一起吃住。而且,乞丐之间各有势力范围,不可越界到他人地盘上去讨赏行乞。

    上述是一些简要的行乞规矩,是乞丐们历代口口相传、约定俗成的最基本的行乞规范。在很多时候,这些规矩对于约束他们的行为是能够起到一定作用的。

    ■ 博取同情——乞丐行头和行乞手法 ■

    为了博取路人的同情,乞丐常给自己置办一些特殊的行头。乞丐的行头、道具,一般取材于垃圾堆中,偶尔也在旧货市场上买一些。衣衫褴褛是他们的标准装扮。

    不过乞丐们的行头也随着季节的更替而变换。夏天他们就捡些薄一点的衣裤穿上,还常别出心裁地把衣服的臂肘或膝盖等部位撕破,穿起来也很凉快,大多都打赤脚。冬天,乞丐们多半能捡到一些破大衣、皮鞋之类的东西。他们的耐寒、耐热能力超乎常人。

    不过,置办行头只是迈出了行乞的第一步。他们还要摸索一些行乞的“技巧”。乞丐的行乞手法花样繁多,但无论其手段如何花样翻新,其核心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成功乞讨”。

    戴孝行乞。一般是谎称父母丧亡,无钱收殓,业内称这种同行为“丧亡党”。父亡叫做“失上”,母亡叫做“失下”。在中国这样一个讲求“孝道”的国度,这种手法颇具杀伤力。不过,这套把戏用多了,人们也就有了免疫力。这种伎俩一旦被人识破,乞丐们只得“失业”。

    哭诉行乞。乞丐在路边向行人哭诉自己的悲惨遭遇,求得怜悯与施舍。业内把将遭遇写在地上叫做“告地藏”,把哭叫做“双口犬”,把诈称投亲不遇叫做“脱轴头”,把装病爬卧在地上抽泣的叫“老磨苦”,小孩子随大人在一旁号哭叫“小磨苦”。

    作揖行乞。行乞时不断地向来人作揖,业内称之为“丢圈党”。这些乞丐常紧跟行人身后穷追不舍,十分惹人厌。他们称过路的老人为“吧老”,少妇为“洋毛”,小孩为“狗子”。

    ■

    乞丐的黑话

    旧时济南的三角花园一带,活跃着一群操着南北口音的乞丐。他们有自己的一套“黑话”,彼此交流起来毫不费力。如把讨得物品按其价值大小分为“老虎”“兔子”“老鼠”,把吵架说成是“炒竹杠”,卖血叫做“挑线”,称英俊的小伙子为“小末子”,玩弄女人叫“挂马子”,长期占据一个地区叫做“跪点”,把自己盘踞的地方叫做“山头”。光从这些系统的黑话来看,这些人好像从事着极秘密、极正式的工作,其实不过都是乞讨而已。

    手本行乞。乞丐手持相板行乞,有的乞丐还谎称为保镖,叫做“武相夫”;有的乞丐识几个字,就谎称是落魄的文人雅士,叫做“文相夫”;还有以猜字谜行乞的,叫“扯谶经”。

    托神行乞。行乞的时候说神灵保佑施舍者。其中,向住户送纸人以换取施舍的叫“送子”,一个人去叫“冷送”,许多人一起敲锣打鼓送去叫“响送”,送去的纸人叫做“天赐”。

    送字行乞。送一些吉祥字或对联给住户,以此换取施舍。送字的叫“飘叶子”,送对联的叫“飘龙门”,若是春联就叫“飘宜青”,要是送字给不识字的人叫做“对石牛”。

    书写行乞。乞丐在一片纸上写下悲凉遭遇,以此获得路人施舍。书写用的纸或布叫做“皇榜”,把拿在手里的帖子叫做“提摇牌”,把帖子送给路人看叫做“投帖子”。匍匐于地上的乞丐自称“磨街石”。把遭遇书写在墙壁上,叫做“涂粉子”。

    旧上海的乞丐,其行乞的方式也透着大都市的气息。如在一些大公司、酒店、夜总会、剧院等富人云集的地方,一些乞丐常三步并作两步上前给人开车门,或主动替人租车,以此得几个铜子的赏钱。有些乞丐还会跑到码头帮客人提包抬货,挣个几角钱。另外,一些乞丐还别出心裁地替那些人力车夫拉车,拉一段距离,就向乘客乞讨几个钱。

    无论是从乞丐的行头还是从乞丐的行乞方式,都可以看到其生活的悲凉,但正是困苦的生活磨炼了其生命的意志。他们中极少有寻短见的,因为他们知道“能活着就不错了”。

    ■ 流氓化——那些披着丐皮的“狼” ■

    美国一位著名人类学家曾说:“当社会中的正规群体不能满足连续提出的社会要求时,自发的团体便开始发挥作用。”乞丐与流氓都绝少有机会加入正规的社会群体,单纯的行乞或一味的流氓行径都未必总是行得通。共同的社会地位与命运,必然会使乞丐、流氓这些下层社会成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首先,从字源、字义上看,“流氓”与“乞丐”在漫长的历史中始终有着密切的关系。唐代的孔颖达曾指出:“氓”与“民”属于同一个大类,没有质的差别,只是二者使用的语境有所差异;具体而言,“氓”更接近于“懵”,其中不乏无知的意思。

    元代的刘瑾,也在其著作《诗传通释》中说,“氓”是对愚昧无知之人的称谓。不管无知还是愚昧,多少都与乞丐有些关系,乞丐基本上没有什么素质可言。

    清代的段玉裁则提出了新看法,即认为“氓”就是从别处来此地的民众,这就暗含着流动的意思。近代又有人对段玉裁的说法提出新的论据,在《诗经·卫风·氓》中,将从一个诸侯国迁到另一个诸侯国,或者是从一个城邑迁到另外一个城邑的人口,都称为“氓”。

    通过研究古籍,以及从日常用法的角度分析,清朝的著名训诂学家朱骏十分肯定地认为“氓”就是指从别处来此地的人。魏源则更加通俗地将“氓”解释为流之氓,“流氓”并称由此开始。后来,大家逐步都认可了“氓”就是外地人、外来人口的解释。

    因此,将古代的“氓”字,理解为愚昧无知、不务正业、到处流窜、时不时地干坏事的人,似乎是顺理成章的。尽管如此理解已离“氓”字的本意越来越远,但却有利于揭示这个特殊社会群体的本质属性。

    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乞丐之流是不是属于这类人呢?专职乞丐一般素质极低,品质恶劣,否则也就不会沦为乞丐了。说其愚昧无知不为过,他们沿街乞讨,或设法骗取、勒索钱财,显然是不务正业。乞丐流动性极大,一般不会停留在一个固定的地方。

    有一种流氓型乞丐。他们表面上是乞丐,实则是披着丐皮的流氓。他们坑蒙拐骗,偷淫抢掠,无恶不作,严重危害着正常的社会秩序。这些乞丐不是在行乞,而是强行勒索钱财。只要是他们认定了的目标,就一定得榨出油水,不然就横加侮辱、诽谤,让人难以正常生活、经营。有时候,一群流氓乞丐还袭击某些商贾,冲砸他的商铺或摊位,迫其就范,拿出钱财。

    流氓与乞丐之间的关联,从直观上并不难理解。乞丐在行乞的过程中,难免有一些流氓行径,如坑蒙拐骗、敲诈勒索等;而流氓在生活没有着落的时候,除了做乞丐好像也没有别的路可走。古往今来的乞丐,在发展到一定阶段或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极其容易相互勾结形成充满黑社会性质的团伙——丐帮。

    ■ 丐帮兴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清朝末年,国内战祸不断,起义叛乱此起彼伏,中间还夹杂一些自然灾害,大批的流民由此产生,并沦为乞丐。久之,一些松散的乞丐组织逐渐稳固下来,其组织日益严密,在其内部有着森严的等级,丐帮便应运而生。他们常“聚集男女以借为名,强索米谷”。

    旧时,乞丐在三百六十行里也算一行,而且属于江湖行当之一,被称为丐帮,又叫“穷家门”。乞丐头儿俗称为“杆儿头”,官名则称为“团头”,为世袭制。团头各有统辖的地区,辖区以内的乞丐都必须服从他的管理。

    如江西丐帮组织边钱会规定,首领为头肩,往下是二肩、三肩,联络暗号为半边钱。乞丐加入此会,必须先窃取一只鸡和一二百文钱。入会后要按照头肩的部署或偷窃勒赎或结伴强行乞讨。会内规矩很严,每逢聚会,会中人要列队跪迎头肩,稍有差池,必遭处罚。

    湖南的丫叉会是当地有名的丐帮,其主要据点是东安、零陵、武冈、邵阳等4个州县,内部分为四房,主事人分别由赵瞎子、于才召、龙老六、周鸿文担任。他们的会众在自己的打狗棒上刻几个丫叉和一个码口作为暗号。

    吉林的“大筐”也是有名的乞丐组织。他们一年两季大份讨粮,由“筐头”领队,手拿“吃米牌子”到大户人家要粮。每到一户人家,“筐头”身旁的跟班便把柳罐斗往门墩前一放,“筐头”就开始嚷嚷:“东家,瘸老病瞎,要点粮吃!”讨得的粮食由“筐头”统一分配。

    俗语说“宁为鸡口,不为牛后”,丐帮帮主的生活是最好的证明。丐帮与其他的帮会比较起来显得很不入流,但他们的帮主照样威风八面。丐帮新帮主的产生大多依靠师承关系,这是帮主权力交接的重要形式。这种形式主要适用于大帮主的传位,如上海帮、安徽帮、山东帮、黑龙江的双城帮等。

    ■

    丐帮的权力交接仪式

    丐帮帮主手持的挂黄“杆儿”,由打狗棒演变而来,是丐帮权力的象征。帮主换届要举行祭拜仪式,先给祖师爷设位,众乞丐依长幼次序相继叩头。礼毕,由交“杆儿”的团头从香案上将“杆儿”高高举起,接“杆儿”的人向其礼拜,双手接过木杆,是为“接受”之礼。

    丐帮帮主大都会将部分权力授予比较信任的徒弟,再由他们到各个地区维持、开拓地盘。有些头目便借机吃喝嫖赌,而他们平日里一切花费、耗用,都由当地其他的乞丐分摊。稍有不服气或怨言,非打即骂,甚至是割断脚筋、砸碎膝盖骨、活埋。

    不过,丐帮有丐帮的规矩。如到外地乞讨,懂规矩的乞丐都要到当地的团头那里“拜码头”。丐帮还规定,不准脱离本帮而委身其他组织;要对帮中的事务保密,如有泄露,轻则酷刑,重则处死。有的丐帮还对在当地的盗贼“立法”。如包头的梁山乞丐就规定:凡是外地流窜到包头作案的盗贼必须到梁山挂号,由梁山的头目依据他们的本领和特长,为其安排作案的时间和地点。如果盗贼胆大妄为,不服约束而擅自行动,梁山乞丐必群起而攻之。

    灾荒和乱世是乞丐的温床,到了临近解放的时候,社会渐趋安定,民众生活渐趋安乐,丐帮很快就解体并消亡。如老北京的丐帮成员,解放后被组织起来加入杠业协会,有组织地出勤、起重、搬运,生活来源更稳定。他处的丐帮也大都解体,其帮众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

    ■ 名丐风流——出身乞丐行的大人物 ■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乞丐这一行自然也不例外。下面我们不妨来看看,中国历史上到底有哪些出类拔萃的乞丐“名流”。

    说到有名的乞丐,自然少不了“乞丐祖师爷”伍子胥。其父伍奢是楚国大夫,后获罪被满门抄斩,只有伍子胥幸免于难。他一路跋山涉水,乞讨充饥,历尽艰辛才逃到吴国。在吴国,他披头散发,满面污垢,在街市中吹箫行乞。三天后,精于相术的被离闻其箫声甚哀,观其相貌非凡,就把他推荐给了公子光。伍子胥后来率兵攻陷楚国都城郢,一雪前耻。

    蓝采和,八仙之一,约生活于唐代。传说,他夏天在长衫内穿厚厚的棉袄,冬天则躺在雪地里,呼出的气如蒸气一般。他每次在大街上讨饭,手持大拍板,长三尺多。他常常把讨得的钱穿在绳子上拖着走,就是掉了也不顾,有时赠与穷人家,有时花在酒肆中。后来有人见他在壕梁酒楼上饮酒,忽然乘鹤升天,抛下靴子、衣衫、腰带、拍板,慢慢飞去。

    ■

    踏踏歌

    传说,蓝采和喝醉了就唱歌,歌词随意而作,歌中充满了仙意,而且变幻莫测。蓝采和常唱:踏踏歌,蓝采和,世上能几何?红颜一椿树,流年一抛梭。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纷纷来更多。朝骑鸾凤到碧落,暮见桑田生白波。长累明晖在空际,金银宫阙高嵯峨。

    明太祖朱元璋,一位乞丐出身的天子。他小名重八,自幼家境贫寒,又连遇旱灾、蝗灾、瘟疫等天灾,很小就被迫去当和尚,后来又成了行脚僧人。不过,他既不会念经,也不会做佛事,只能头戴破帽,穿着破烂的百衲衣,带着木鱼瓦钵,在各地奔波乞食。他终日行乞,三年之中讨遍了安徽、河南的许多地方,饱受风霜和欺辱之苦。也正是这一段沦为乞丐的经历,使朱元璋结识了许多江湖朋友,也造就了他勇敢、坚强的品质,为他后来成就大业做好了铺垫。

    武训是清末名丐,他为了兴办义学,从21岁起就手拿铜勺,肩背褡袋,边走边唱,四处乞讨,走遍了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终于置田230亩,积资3800吊。他先后创办崇贤义塾、杨二庄义学、御史巷义学,还跪请有学问的进士、举人任教,免费让贫寒人家送子上学。后来,光绪帝赐给他“乐善好施”的匾额,并赏穿黄马褂。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这恐怕是一个乞丐能得到的最高荣耀了!

    ■

    鲜美异常的叫花鸡

    清朝同治年间,常熟北门王四酒家的掌柜乐善好施,乞丐们常在他家屋后的三间草棚内栖身。一年冬天,他不仅让店小二送柴禾给乞丐们取暖,甚至乞丐们偷吃了他许多只鸡,他也不计较。乞丐们感激他,临走前送给他一个烤焦了的泥团。他打开泥团,里面是一只散发着诱人香味的煨鸡。他一下子悟到,用泥团裹着鸡煨,真正原汁原味,如果配以其他佐料,定然别具风味。他马上动手制作,后来又不断改进,终成名菜“叫花鸡”。这种煨鸡皮色油亮,鸡肉酥烂,原汁原味,鸡腹藏有丰富的配料,鲜美异常,风味独特。

    由以上著名乞丐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人的命运并不是天生不可改变的。乞丐可以为帝王将相,可以成神成仙、具足神通,也可以享受到“赏穿黄马褂”的荣耀。这不正应了陈胜的那句千古名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