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经济贸易组织会议上,很多国家的代表都拒绝和中非的代表进行商谈,并且嘲笑中非就是一个“乞丐遍地且无人权”的贫贱国度。然而,就是在这样一种极度困难的情况下,“非洲暴君”博卡萨却即将迎来他那梦寐以求的奢华到极致的登基典礼——1977年12月4日,博卡萨自己担任主角,演出了一场20世纪的封建称帝丑剧。
一只只涂满金粉的飞鹰悬挂在班吉所有街道两边的路灯柱上,军队的礼乐声响彻班吉的上空,蓝色的帝国旗和无色的中非国旗在大街小巷里飘扬着……所有华丽的场景背后演绎出的却丑陋与讽刺,中非国旗是由蓝白绿黄四色横道和一条红色竖道交叉组成,红色竖道标志中非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而流淌的鲜血,而这一天的中非国旗却经历了自己最耻辱的时刻。一位中非诗人偷偷地在自己的日记本里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迎风飘扬的中非国旗发出痛苦的呜鸣声,中非人民仍然在流血呻吟。”
一直将拿破仑视为偶像的博卡萨为了赶超拿破仑,专门修整了皇宫,并修建了一条“博卡萨大道”,大道上竖起了一座凯旋门和博卡萨的巨幅铜铸雕像。财政部长科杨巴从国外租赁了22架超大型运输机,弄来了4万瓶法国高档红酒,红香槟22吨,从新西兰和荷兰买进了250000束鲜花,法国的工匠专门为博卡萨打造了一个重达2吨的黄金宝座……各种名贵用品不计其数,就连博卡萨乘坐的马车也是用进口的8匹良种白马拉着,整个加冕典礼耗费了3000多万美元,相当于1977年中非国家收入的一半。
当天上午9时,加冕典礼正式开始。神态各异的老百姓挤在马路边上,他们的身后是用高大的木板遮挡起来的破烂土屋。浩浩荡荡的皇家军乐队紧跟在帝国卫队的后面,200辆宝马摩托车组成的警察方队为博卡萨的御车开道,殿后的长枪骑兵和皇亲国戚与各国来宾的车队排场了一条长龙。
加冕大厅里人头攒动,那座高2.5米,宽2米的黄金宝座成为了人们争相目睹的焦点。就在人们为金碧辉煌的加冕大厅而赞叹的时候,帕塔塞首相穿着黑色大礼服走进来,他的夫人穿着一袭白色长裙紧随其后。但是,帕塔塞首相的脸色却非常的凝重,他没有和任何人打招呼就径直走向了自己的座位——面对这个用老百姓血肉堆积出来的奢华加冕典礼,身为首相的帕塔塞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可是面对这一切他却无能无力。
9时30分,头戴船型礼帽的礼宾大臣出场了,他大步流星地走到大厅的中央,高声喊道:“博卡萨一世驾到!”
这场丑陋的皇帝加冕仪式终于进入了最高潮部分,在一排身穿白色胸衣、酱色连衣裙的女青年的赞歌声中,博卡萨终于亮相了——他的身着镶着100颗钻石的白色黄袍,戴着一顶镶有巨大钻石的金色皇冠,12名高级军官在后面双手托着他的黄袍,卡特琳娜皇后拖曳着5米长轻纱长裙紧随其后。
10时整,军乐队奏响了中非国歌,礼炮也响了101声,一位将军用双手托着一根红色权杖走到了博卡萨的面前。然后,博卡萨左手握权杖,右手捧《圣经》,向上帝宣誓,大意是他将行使上帝赐给他的权力,忠诚地为帝国服务。随后,整个加冕仪式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幕开始了——博卡萨从鹰饰宝座上站了起来,两手从侍从手中的托盘里拿起皇冠,戴到自己头上,紧接着他又将一顶皇冠给自己卡特琳娜皇后戴在头上。
至此,这位残暴的中非恐怖独裁者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功加冕为皇帝——用民众的鲜血和国家的衰落而换来的这顶皇冠,无疑是人类史上最没有光泽最丑陋的一顶皇冠。
当天晚上,皇宫里举行了盛大的宴会,一位法国厨师将一个高1.5米的宝塔形蛋糕抬到博卡萨面前,引起一阵阵喝彩声,博卡萨身边那十多个没有当上皇后的女人,也跟着尖叫了起来。可是,就在他们觥筹交错的时候,皇宫外面的土房子里,又有很多忍饥挨饿的贫民在黑沉沉的夜色中悄然死去——同一天同一片土地上上演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剧目,但是每一幕都令观看者心痛不已。一位英国记者当天晚上发回了这样一则消息:
“华丽的皇宫里面,那些酒足饭饱的人肆意地玩乐着,他们享受着天堂里的生活。而在皇宫之外的地方,最显眼的东西就是贫穷以及死亡。这就是1977年12月4日的中非首都的真实写照,天堂和地狱仅仅一墙之隔。整场加冕仪式就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国家浩劫。”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