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据巴基斯坦当地一家电视台报道,在当地凌晨,一架巴军直升机在阿伯塔巴德地区被武装分子击落,巴军随后和他们展开了激烈的交火。半个小时后,巴军逮捕多名武装分子,其中几名妇女和儿童。报道中还称,巴军逮捕的人中,有两个人是本·拉登的两名妻子、六个孩子以及四名亲信,还有本·拉登的一个孩子在交火中丧失。而这,显然与美军报道中击毙了建筑物内所有人员的内容不符。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听到本·拉登被击毙的消息后,呼吁阿富汗的塔利班组织放下武器,与基地组织断绝来往。他说:“本·拉登在巴基斯坦境内被美军击毙,我非常希望伴随着他的死亡,恐怖主义也能够彻底消失。”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随即发表声明,认为“击毙本·拉登是世界反恐斗争的重要转折点。”
然而,来自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的消息,却均称被击毙的人并非本·拉登。不过,由于美国强大的情报网该消息进行封锁,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尤其是人民都不知情。但接下来,美军在没有经过任何第三方介入的情况下,迅速将本·拉登进行海葬的做法,也让很多明智之士对于美国击毙本·拉登的说法产生质疑。随即,美国政府给出说法,表明将本·拉登快速海葬是遵从其宗教信仰,必须将其在二十小时内下葬。正当人们逐渐对这个想法产生信任的时候,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忽然被击毙,而他的尸体却在光天化日之下被放置多日,而且供所有到场人员进行参观和拍照,美国关于尊重其宗教信仰的说法却只字未提。
美国随后公布的消息显示,从2001年到2011年十年期间,追踪本·拉登的行踪一直是美国情报界最要做的工作。在击毙本·拉登的行动中,美国中央情报局可谓是最大的“功臣”,2003年时,基地组织三号人物哈立德在巴基斯坦落网,也确实有他们的功劳。当时,CIA使用各种酷刑向哈立德逼问本·拉登的下落,但哈立德只承认自己受到“本·拉登信使”的支配,至于其他基地组织成员和本·拉登则仍旧避而不谈,这条线索最终断掉。2004年,基地组织高级指挥官古勒在伊拉克被捕,根据他的口供,CIA同样得到了有关“本·拉登信使”的重要信息,由此得出结论,认为此人是基地组织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于是,CIA哈立德和古勒进行了重新会审,通过这次讯问,CIA根据他们供出的消息,最终将下一阶段的人物定位抓捕这名信使。
为了尽快找到这名信使的下落,CIA不惜耗时多年查明其身份,最终查明此人本名为谢赫·阿布·艾哈迈德,国籍是巴基斯坦,出生在科威特。和本·拉登一样,他同样是一名坚定的伊斯兰教信徒,但CIA一时好无法找到其具体行踪。虽然有人认为艾哈迈德早已经死亡,但中情局却认为这是哈立德和古勒被捕后本·拉登放出的假消息,目的就是为了混淆视听,因此一直没有放松追查。到2010年,艾哈迈德还是出现在了CIA的视线中。当时,美国情报人员正在对可以电话进行监听,忽然听到了一个他们梦寐以求的名字,也就是艾哈迈德。时候,他们虽然可以对那名与艾哈迈德同电话的人实施抓捕,但是为了抓捕那名信使,他们最终还是决定“放长线,钓大鱼”。
2010年8月,CIA经过一系列秘密行动,终于掌握了艾哈迈德的行踪,而让CIA没有想到的是,当他们跟踪艾哈迈德来到巴基斯境内的阿伯塔巴德市时,居然发现其住宅内居然互动着大量人员。而在接下来的进一步调查中,他们欣喜地发现,这栋上下三层的建筑物中,居然还存在一位大人物,但当时并没有想到是本·拉登。其实早在几年前,这栋外表看来没有什么异常的建筑就进入到中情局的视线中,但没有成为被监视的目标。2011年2月,美国情报人员确认,这座建筑里面的二十二人中,除了他们跟踪的艾哈迈德,还有另外一名叫做“杰罗尼莫”的男子,但这名男子从来不出门。
借助高科技卫星等手段,美军最终确认这名叫做“杰罗尼莫”的男子,就是本·拉登,其余人员除了那名信使,还有他最年轻的妻子及其几个家人。为了秘密行事,美军在将这一消息绝对封锁之后,又调集重兵和先进武器到距离该地的美军基地,并对建筑物周围事实了秘密布控。2011年3月,奥巴马和军方一起商讨行动计划,原计划派出B2隐形轰炸机投下炸弹后让该建筑物夷为平地,这种做法对美军来说是最省时省力。但军方的分析人士认为,这种方法存在很多缺点:第一,这座建筑物修建在巴基斯坦境内,属于主权国家的居民区,如果采用轰炸计划,本·拉登如果不在建筑内,会给美国带来及其严重的外交影响;第二,如果实施轰炸,摧毁这座建筑物的同时,也必将使建筑物里的人全部炸死,倒是无法进一步确认被炸人身份,议会引起国际猜疑;第三,轰炸可能会连累到周围其他建筑,这样会导致更多无辜民众死伤。
经过多次商讨,奥巴马最终放弃了轰炸计划,而改用武装直升机伞降突袭的方法。4月30日,行动计划因为天气原因推迟一天后,美国海豹突击队员二十四名成员奉命执行抓捕活动。按照军方制定的行动计划,午夜过后,载着二十四名特种美国大兵的两架直升机直奔目标建筑,一场震惊世界的军事行动随即展开……
巴基斯坦当地时间5月2日凌晨1点20分左右,两架“黑鹰”直升机搭载二十四名海豹突击队队员抵达目标建筑上方,通过精良的设备沿绳索秘密潜入建筑物内。据情报显示,本·拉登就居住在三层建筑的最上一层。经过四十多分钟的激烈交火后,特种队员在走廊通道将所有人员击毙,最终顺利锁定本·拉登所在房间,然后破门而入。事后据美军媒体报道,包括本·拉登在内的三男一女总计五人全部被打死,其中就包括本·拉登的信使艾哈迈德。
据悉,海豹突击队员首先和本·拉登的儿子以及本·拉登警卫交火,经过几分钟的殊死搏杀后,这些人被击毙。随后,海豹突击队员在建筑物的每个房间内进行了搜索,最终在一间房间里发现了手持武器的本·拉登。本·拉登进行了反抗,但很快被海豹突击队员击中倒地,致命的子弹从他的左眼射入,将他整个头颅击破,致使其当场死亡。其间,美国的一架黑鹰直升机因“机械故障”坠落,但没有人员伤亡。抓捕行动中,建筑物内的一名女子当场指认了本·拉登的尸体,突击队员将尸体快速搬上直升机,并对该尸体的DNA和本·拉登的DNA进行了仔细对比,证实死者就是本·拉登。
击毙本·拉登,对于美国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值得振奋的消息,但对于世界人民来说,更多的却是震惊。仅仅一字之差,其中蕴含的意味却值得每个人深思,即使是曾经的受害者美国人也不例外。然而对于本·拉登的死,更多的人给出的确实质疑,为什么会在9·11事件的十年之后被击毙,为什么会在美国大选之前被击毙,为什么是击毙而不是逮捕,为什么死后美国立即“处理”了其尸体,而且是海葬形式。这一连串的问题,首先是因为本·拉登在9·11之后本来就已经行踪飘忽,偶尔从互联网上出现的印象视频,也是越来越少并且越来越短,直到再也没有出现。而在美国宣布将本·拉登击毙之后,本·拉登也确实没有再次发表录像待,以证明自己还活着。
于是,对于本·拉登的最终下落,我们可以大胆做出三种假设,而且是仅仅可能存在的三种假设:其一,本·拉登已经在被“击毙”前因为疾病或者什么原因而死亡,但是美国并没有掌握相关资料;其二,本·拉登厌倦了和美国人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和美国人合演了一场被“击毙”的大戏,本·拉登将基地组织和任务交给自己的亲信,从此隐姓埋名,开始了全新的生活,美国人也不能再对其进行追求;第三,才是美国政府宣称的那种结果。
但是,无论是那哪种结果,恐怖世界属于本·拉登的恐怖时代已经过去,美国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也还在继续,而人们对于恐怖主义的定义也在逐渐发生改变,最终的结果会是怎样,也许只有后人才知道。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