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末日-毕生难忘的监狱岁月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就在萨达姆加入伊拉克社会主义复兴党的时候,整个阿拉伯世界正处在滚滚的革命洪流之中——1952年的埃及爆发了著名的“七月革命”,自由军官组织执行委员会领导的民族民 主革命推翻了法鲁克王朝,宣布没收封建王室土地,取消社会等级和贵族称号,废除1923年宪法,颁布《土地改革法》,宣布永远废除君主政体,成立埃及共和国。

    可以说,“七月革命”的成功,为很多饱受西方列强侵略和奴役的阿拉伯国家指明了革命的方向,很多的阿拉伯人开始为自己的命运、为国家的命运而开始奋斗。

    毫无疑问,工程兵少校里法特就是这样的人——里法特,在1948年的巴勒斯坦战争中担任工程兵少校,埃及“七月革命”成功之后,他便马上秘密筹建了“伊拉克自由军官组织”,希望以革命的力量来消灭伊拉克的君主制度,建立伊拉克共和国。1956年10月,英国、法国和以色列三国侵略埃及失败以后,里法特领导的“伊拉克自由军官组织”马上决心加快行动步伐。年底的时候,里法特领导的自由军官组织在巴格达成立伊拉克自由军官最高委员会,并且随时准备发动起义。

    1957年春天,又有两位有影响力的革命派军官卡塞姆和阿里夫加入到了“伊拉克自由军官最高委员会”中,不久阿塞姆当选为最高委员会主席,阿里夫也进入了最高领导的大名单当中。

    1958年,“伊拉克自由军官组织”终于等来了起义的机会——伊拉克政府命令阿里夫所率领的陆军第三师第二十步兵旅即将奉调自迪亚拉经巴格达赴约旦,准备配合约旦部队袭击叙利亚,以破坏叙利亚与埃及的统一,此行代号为“沙漠行动”。在接到这一任务之后,阿里夫马上将这一消息报告给了阿塞姆。于是,阿塞姆决定利用阿里夫的军队抵达巴格达的时候发动起义。

    7月13日夜,奴里·赛义德从国外返回到巴格达,准备在次日与国王一起去参加巴格达条约组织会议,并去伊斯坦布尔度假。为了防止消息泄露,阿里夫和阿塞姆决定在14日凌晨就动手,并且只将起义的消息告诉了少数几个自由派军官。当天夜里,阿里夫就指挥二十旅按照计划向巴格达前进,在距离巴格达还有十公里的萨尔德村的时候,阿里夫将旅长哈迈德·哈吉调走,然后逮捕了不支持革命的二营营长,让自由派军官阿德勒·杰拉勒上校担任,此后在巴格达的自由派军官的接应下,二十旅直接开进了巴格达。

    7月14日早晨5点半,起义军打响了革命的第一枪——二十旅的官兵们直扑王宫、首相府、国防部、电报局等要害部门。由于准备充分,指挥得当,起义军在短短的半个小时内就控制了巴格达的各个要害部门,费萨尔国王和阿卜杜·伊拉王储等王室重要成员被抓捕,首相奴里·赛义德却逃脱了。早晨6时整,阿里夫通过电台向整个伊拉克人民发出了革命的声明,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推翻旧政府,建立一个属于全人民的民主政府。

    很快,整个伊拉克就像阿里夫和卡萨姆所预料的那样,纷纷站出支持起义军。15日,起义军已经赢得了整个伊拉克的支持,费萨尔国王和阿卜杜·伊拉王储等王室重要成员在人民的强烈要求下被枪毙,而起义当晚男扮女装逃出去的奴里·赛义德也在巴格达城南被击毙。

    “7·14革命”的成功宣告了伊拉克共和国的诞生。随后成立了以卡塞姆为总理的共和国政府,伊拉克的帝制时代从此结束了。但是在当时,根本没有人会想到,一个站在巴格达城里的年轻人在见证了这场革命胜利的同时,他的命运也在一夜之间悄然改变——年仅二十岁出头的萨达姆,第一次遇到了人生中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一场重大磨难。

    “伊拉克自由军官组织”在革命中所取得的胜利让年青的萨达姆非常的激动,一直梦想着伊拉克能够摆脱旧势力的掌控,并成为一个自由民主先进的现代化国家的他,开始带着同学们走上街头宣传革命,支持新政府能够让伊拉克踏上一条强国之路。

    然而,随着时间的发展,对于新政府抱有极大热情的萨达姆却开始变的迷茫起来,因为他发现现在的新政府并不是他所希望出现的那个政府……

    伊拉克新政府建立之后,却因为五个政党之间持有不同的立场而纷争不断,严重的时候甚至发生了严重的武力冲突。而其中实力最强大的两个政党伊拉克共产党和阿拉伯社会主义复兴党之间的矛盾最大——一个相互争斗,不停发动暗杀和政变的大动荡时代到来了,新政府虽然推翻了旧势力的统治,但是却因为党派之间的权利之争让整个国家动荡不安。

    1959年3月6日,伊拉克北部最大的城市莫索尔在伊拉克共产党的鼓动下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集会,他们在打出了“和平大集会”的旗号下,却开始在莫索尔地区鼓动武力暴动。

    “和平大集会”爆发之后,第五旅旅长舒瓦夫中校马上前往巴格达向新政府的首脑人物卡塞姆回报,并建议马上派兵镇压。但是,老谋深算的卡塞姆却并没有接受舒瓦夫的意见,而是决定“坐山观虎斗”,等其他四个政党都在争斗中受损之际,他再出来收拾残局,以坐享渔翁之利。

    结果是,卡塞姆的“袖手旁观”让本就已经动荡不安的伊拉克局势立马陷入了更大的动荡之中了。此后几天,舒瓦尔中校连续几次面见卡塞姆,要求他马上做出决定,因为再不管的话莫索尔地区就可能出现更为严重的问题。但是,卡塞姆依旧无动于衷,他除过给舒瓦夫的手里塞了一张“领袖照片”和一枚“奖章”之外,再也没有做过什么——整个失去最高政府管理的伊拉克,就如同一艘失去了船长的航船,在风浪四起的大海上剧烈地颤抖着。

    “和平大集会”之后,伊拉克的民族主义分子也在莫索尔地区举行类似的政治集会,结果使得集会规模不断扩大,当地爆发了严重的冲突事件,枪击案频频发生,商店、饭店、咖啡馆、图书馆等公众场所遭到公然的焚毁,整个莫索尔地区乱作一团。在这种极端情况下,舒瓦夫只能派遣军队走上街头稳定社会秩序,并且宣布全城戒严。

    但是,这种暴乱因为缺乏政府的有力疏导,便开始像决堤的洪水一样四处蔓延,很快就像伊拉克全境蔓延。在这种情况下,准备“坐山观虎斗”的卡塞姆遭到了很多高级军官的反对,他们悄悄联系舒瓦夫准备发动武装起义。

    几天之后,舒瓦夫率领他的部队举行了武装起义,并且发布了起义宣言。但是,这次武装起义因为准备的太过仓促,再加上没有其他部队的支持,很快就被卡塞姆派出的军队给镇压了。舒瓦夫也在政府军的轰炸中收了伤,他在去医院包扎的不幸被枪杀,最终被曝尸荒野,成为了“和平大集会”中的一个可怜牺牲品。同时,莫索尔地区的伊拉克共产党势力和民族主义势力也被卡塞尔的军队“误伤”,损失十分惨重。

    在卡塞姆的封锁,整个伊拉克并不知道莫索尔地区发生了什么事情。一时间,伊拉克各大城市都发生了严重的冲突事件,在巴士拉、卡尔库克发生的冲突比摩索尔发生的事件还要激烈、凶残。卡塞姆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名“仲裁者”,尽可能地挑拨其他党派之间的关系,甚至在巴格达的乌姆?塔布勒广场上竖起了绞刑架,处死了很多自己的政敌。

    对于卡塞姆在政坛上的表演,很多的伊拉克进步人士都看得很清楚,他们纷纷站出来指责卡塞姆的恶劣做法。而在这群人中,就有年轻但却有着敏锐政治目光的萨达姆。

    此时,正在大力打击自己的敌对分子巩固自己独裁统治地位的卡塞姆,自然是不会放过那些指责他进步人士的。就在这一时期,卡塞姆手下的一个重要人物萨东·纳塞利在塔克里特遇刺身亡——这一事件又成为了卡塞姆大肆逮捕进步人士和政敌的借口,很多人被逮捕进监狱或者被偷偷处死。

    很快,卡塞姆指挥的安全机构就调查到了萨达姆的头上。安全机构发现这个对现任政府不满,且经常在巴格达与塔克里特两地之间往返的年轻人可能与刺杀纳塞利事件有关。于是,萨达姆被秘密逮捕,之后关进了伊拉克司法系统特有的监押所。这个监押所跟普通意义上的监狱有着很大的不同,普通监狱的犯人都会受到法庭的审判,而这里关押的犯人一般都是只关押不审判,相当于被判处了无期徒刑。

    就这样,年轻的萨达姆被以一种“莫须有”的罪名关押了起来,这让本来就对卡塞姆政权不满的他更有了新的认识——要想让自己获得自由,要想让伊拉克人民获得自由,那么就必须推翻卡塞姆政权。

    因此,在被关押进监押所之后,萨达姆并没有消沉地对待人生的困境,而是选择了和命运进行不屈的抗争。由于监押所里也关押着很多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党员,决心和卡塞姆政权抗衡到底的萨达姆便在监狱中积极地进行活动,并逐渐将监押所变成了一座“安全岛”——因为监押所只押不杀,萨达姆便通过说服看守人员的方式将遇到危险的同志抓进监押所,保护了很多人的安全。结果是,一批接一批的同志被抓进了“安全岛”,他们白天在监押所中睡觉,晚上就跑出去从事革命活动,天亮之前又赶回监押所变成囚犯——萨达姆的名气开始逐渐响亮起来,很多人都将他视为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未来的领袖人物,而这也为他日后能够通往伊拉克政治中心奠定了一定的政治资本。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