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智圣-白帝托孤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壮志未酬,千古遗恨。

    正是:

    “出师未捷身先死,

    常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听了惊得跪了下去,泣道:“主公何出此言,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臣就是死了也必是忠魂。”

    言罢,叩头伏地,额头流血不止……

    夜里,诸葛亮梦见水淹七军。醒来一身冷汗,阿慧惊问其故,诸葛亮说:“我梦见水淹七军,梦是反的,不好了,主公一定是遭火攻了。”

    次日,果然有快马来报,说陆逊火烧连营,蜀军几乎全军覆没,刘备退回白帝城,病势严重,召诸葛亮速去。

    诸葛亮星夜出发,赶往白帝城。到了永安宫,见刘备躺在榻上已奄奄一息,屋内外已跪满了人。诸葛亮鼻子一酸,扑通一声跪下就哭了起来。刘备睁开眼,示意让诸葛亮坐于床榻,拉着他的手泣道:

    “后悔没有听你的劝告,以致落得今天这个地步,我已无颜再见汉中父老了……”说着泪如雨下,哭着哭着便昏厥过去。

    随军郎中忙过来抢救,把浓参汤半匙半匙地给他灌了下去,刘备渐渐醒了过来,他拼命挣扎着伸出手臂,握住诸葛亮的手,断断续续地说:

    “自从隆中之后,你随我征战多年,你我虽为君臣,实为股肱兄弟……我本想与你一起北伐灭曹,重扶汉室,不想苍天要让我走了……”刘备泣不成声地说着。

    诸葛亮听了哽咽着说:“主公别想太多了,好好养病,臣祝主公早日康复。”

    刘备叹道“我自知气数将尽,今有肺腑之言相告。”

    诸葛亮忙说:“敬听圣谕。”

    刘备流着泪说:“你的才华十倍之于曹丕,必能安邦定国,若禅儿可辅则辅之,如果他不才,你可自称蜀国之王。”

    诸葛亮听了,惊得跪了下去,泣道:“主公何出此言,臣岂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臣就是死了,也必是忠魂。”言罢,叩头伏地,额头流血不止。

    刘备心里大恸,他又伸出手拉诸葛亮坐于床榻,喘息了一阵,又对跪在一旁的刘禅说:

    “禅儿,你今年才十七岁,我死后,你要以丞相为父,不可造次。”

    刘禅泣道:“儿听从父皇吩咐,以丞相为父。”说着便向诸葛亮叩拜下去,诸葛亮忙起身扶起,泣道:

    “我主放心,臣下纵然肝脑涂地也要尽心辅佐幼主,至死不渝。”

    刘备吁了一口气,对跪在屋内外的大臣们说:

    “众爱卿,朕已托孤于丞相,今后,期望你们肝胆相照,齐心协力,支持丞相,共同实现匡复汉室的宿愿。朕拜托了。”

    众臣齐泣道:“陛下放心,我等定尽忠幼主,决不有负圣望。”

    刘备又握住老臣李严的手说:“你是尚书,你与也已明都是我的股肱之臣,以后,你们要齐心,共同辅佐刘禅。”

    李严含泪道:“老臣遵旨,请我主放心吧。”

    刘备等诸葛亮和众臣退下后,又把李严独自召到榻前,说道:

    “卿可知道我为何把你的位置提到与相位平?”

    李严泣道:“老臣明白主公的用意,老臣一定会保护幼主刘禅,请我主放心。”

    刘备又说:“禅儿年幼,生性仁弱,只恐……”

    李严明白刘备的顾虑是担心诸葛亮权力过大,又不好明说,便道:“我主放心,凡违背天经地义的事,老臣决不服从。”

    刘备吁了一口气。

    李严退出。

    宫门外,大臣李邈小声问李严:“严兄,我主找你说什么?”

    李严环顾了一下四周,然后用只有李邈一人听得见的声音说:

    “要我牵制诸葛亮。”

    李邈说:“幼主还小,他权力太大,是要牵制。”

    李严叹道:“这都是君主的通病,又要用人,又要疑人。当他面说,若幼主可辅则辅,不可辅卿可自取之;背他的面,又暗示要我牵制他,唉……”

    李严摇了摇了头,向车子走去。

    李邈追了上去说:“严兄当然要遵君嘱。”

    “我知道。”

    刘备蒙陇中,忽见云长、益德二位兄弟立于窗外向他拱手……

    啊!二位兄弟,你们是来接我的吧,二位兄弟笑了笑便消失了。

    “兄弟……兄弟……等等我……我来了,哥不能与你们同年同月生,却可与你们同年同月死……”

    大家听了刘备喊叫,都惊呼:“圣上醒醒……”

    刘备再也无力睁开眼了。

    章武三年夏四月二十日,刘备驾崩。

    诸葛亮亲扶刘备的灵柩到益州,为刘备举行了国葬。

    太子刘禅即皇帝位,诸葛亮仍为丞相,并加封武乡侯,领益州牧。

    刘备死后,诸葛亮悲痛不已。这日下早朝回来,阿慧问:“夫君成天陷于悲痛之中,如何能治国安邦?”

    诸葛亮说:“我哪里只知悲痛,而是忧虑。”

    阿慧说:“我如道夫君必是忧虑曹丕会趁机来犯。”

    诸葛亮钦佩地说:“我们可谓不谋而合,阿慧不愧是孔明的妻子。”

    诸葛亮又说:“曹丕恐怕会大举来犯,所以我今天在早朝时就对幼主进谏要早作准备,怎奈幼主忙着去玩耍,竟说让我自己做主便是。”

    阿慧说:“先帝临终托孤,恐怕已经看出了幼主的习性。”

    诸葛亮叹道:“反正不管幼主如何,我已接受了先帝的托孤,我就一定要尽责尽力,决不有负先帝。”

    阿慧说:“夫君所言极是。这才无愧于先帝的重托。”

    吃午饭时,诸葛亮用手按了一会儿胃脘,阿慧关切地问:“夫君有何不舒服吗?”

    诸葛亮说:“胃有些胀疼。”

    “郎中来看看。”

    诸葛亮点了点头。

    午后,郎中请来了,他给诸葛亮诊脉,又看了舌象,然后说:“丞相您的脉弦滑、舌质黯红苔白,是肝胃不和,我给您开几服药吃了就会好些。不过,这是太累的缘故,以后请注意保养。”

    诸葛亮点了点头。

    郎中走后,阿慧说:“郎中说你是太累了,以后你真要多注意了,先主把国家的担子托付给你,你可要注意身体啊!”

    诸葛亮没有说话。

    “好,夫君,你快去休息一会儿吧,我去煎药。”

    这天吃午饭时,阿慧端起碗,诸葛亮说:“你好像瘦了,来,多吃点肉。”说着就往她碗里放了两块肉。

    阿慧夹起肉刚要吃,忽然一阼恶心,赶紧放下碗跑到屋角痰盂处呕了起来。

    诸葛亮忙过来,关切地问:“阿慧,你是不是也得胃病了。”

    阿慧抬起头,用巾擦了擦嘴,说:“不知道呀!”

    “请郎中给你看看吧!”

    次日,郎中来到。郎中给阿慧把脉后,笑着说:“丞相,夫人有喜了。”

    “啊,真的吗?”诸葛亮高兴极了,问:

    “那要怎么注意才好。”

    郎中说:“不要紧,呕几天就好了,要多吃食物,不要因为吐就不吃,不吐的时候少量多次地进食,我开两服开胃安胎药,吃了就会好些的。”

    “多谢郎中。”

    诸葛亮给了郎中赏钱,郎中高兴地告辞而去。

    晚上,月光如洗,从窗口泻进屋内。卧榻上,诸葛亮把阿慧拥人怀中,轻声说:“我快五十了,苍天终于要赐我儿子了,谢谢你,夫人。”

    阿慧说:“要是个女儿呢?”

    “一样,男儿、女儿我一样喜欢。”

    阿慧笑了,把脸贴到了丈夫脸上……

    月儿隐进了云里,屋里也渐渐暗了下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