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记忆落地成泥-第123章 阳春三月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转眼就是阳春三月。

    白天我会跟锦年一起去往网吧,她会接一些翻译的任务,我则在网上收集素材,准备打响我们公众号的的第一步攻坚战。

    公众号用了一个很俗的名字,叫做逗逼小笑话。

    在起名这件事上,我、锦年、小蔡以及刺猬讨论了很久,最终用了这个名字,其一是觉得,大俗就是大雅,其二是觉得这样的一个名字更容易让人觉得亲切。

    晚上,我们依然会去到布达拉宫摆摊卖我们的工艺品,赚来的钱除了支付我们的生活费,其余的都投入了公众号的宣传之中。

    当然,我们四人也没有闲着。

    每天去到各种平台,论坛,贴吧等宣传,然后制作内容上传,忙的不可开交,在我们的努力中,粉丝人数虽然在起初上升并不快,但是就像锦年说的一样,我们做的是长久的计划,就要有长久的耐心。

    所以,我并没有在公众号成长的阶段投入我们的广告。

    但是仍然有一件事出乎了我们的意料。

    小孙因为打架被关进了派出所。

    我们的起步都是依靠小孙的支持,他一出事,我心里就有一点急,这样不仅会影响我们的货源,也会导致我们的公众号的宣传,何况我们在这两三个月来,早就已经成为最好的朋友。

    三月初,趁着刚刚过去了周末,我熬夜将公众号内容制作好,让他们上传,跟锦年一起去派出所看他。

    在派出所里,我们见到了小孙。

    他看起来有一点憔悴,脸上的胡子拉碴,见到我们,他不由笑了一下,说,“你们比我预计的来晚了两天。”

    我说,“怎么回事?”

    他说,“跟藏人打架了。”

    我不由皱眉,在藏区跟藏人打架,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如果在内地,打个架可能就是罚款了事,但是在这里,却是影响民族团结的一件事情。

    若是藏人不追究,那还好一点,若是追究,那完全够判刑。

    我说,“为什么打架,你具体说说,我们想想办法。”

    他就说,“是因为进货的事情,这一段时间,由于货物卖的太快了,就让人眼红了,在进货回来的路上被人打了,我就还了几下手,最后就成这样了。”

    我说,“你认识那人吗?”

    他说,“市场上那个叫做回头客的店面老板。”

    我不由皱了皱眉,在布达拉宫旁边,除了一些摆地摊的,就是那些店面,虽然看起来我们并不存在竞争关系,但是实际上,他们销售的货物跟我们是同一个地方进货。并不是人们以为的真品。

    如果是生意上的伙伴找茬,那么这件事并不好办。

    从派出所走出来的时候,我依旧不知道怎么办,我问锦年,“这件事我们怎么办?”

    锦年说,“我们去会会他。”

    现在也只能这样了,看看对方究竟是什么意思,若是他非要小孙坐监狱,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损人不利己这种事情想来他并不愿意。

    无非是为了利益。

    我点点头,看看天色还早,我们就向着市场走去。

    我们的地摊就在回头客旁边,对店里售货的店员倒是熟悉,我们刚一走进去,那个小姑娘就看了我们一眼,说,“你们不是来买东西的吧?”

    小姑娘是藏族人,之前虽然经常见到,但是跟我们并没有说过什么话,我正想说我们来找老板,锦年已经抢先一步,说,“认识这么久了,想请你吃个饭。”

    小姑娘就有一点惊讶,说,“为什么请我吃饭?”

    锦年说,“咱们中国有句古话不是说远亲不如近邻吗,我们在这里三个月了,总要多认识几个朋友才好。”

    小姑娘犹疑不定,锦年就继续说,“泽仁,我们是从很远的山东过来的,你不会瞧不起我们吧?”

    我不由看了锦年一眼,虽然我们在旁边摆摊时间也不少了,但是我对这个藏族小姑娘也只是认识,并不知道她的名字,再说藏族人名字跟我们叫法不一样,总感觉怪怪的,我就更加懒得记住他们名字。

    但锦年口中喊出来的两个字,显然是小姑娘的名字。

    挺锦年这么说,泽仁就有点手足无措,说,“哪里哪里,我跟阿爸说一声,晚上我请你们吃饭。”

    锦年就说,“那好,我们留一下电话,晚上我打给你。”

    泽仁就跟锦年互相留了电话。

    走出店来,我不由问锦年,“你怎么知道她叫泽仁的?”

    锦年卖关子,“你猜。”

    我说,“你偷听到的?”

    锦年摇摇头,我又说,“你以前问她了?”

    锦年还是摇头。

    我不由伸出手来咯吱锦年,说,“快说,不许卖关子。”

    三月的天气,虽然依旧有点冷,但是身上的棉衣总是脱了的,锦年被我咯吱的格格只笑,说,“你这个笨蛋,我用附近的人搜索的啦。”

    她说,“这么大的小姑娘肯定要玩qq啊。微信啊什么的,刚来的时候,因为我们对周围环境不熟悉,就想加几个附近的人,然后就搜到了她,然后我们还是好友啦。”

    我不由恍然大悟。

    其实,锦年对我们的这个生意倾注了无限的心血,从认识小孙,到工艺品的定价,甚至招揽客户,虽然她大多时候并不会多说什么,但是,从一些小细节里,如果我的意见错了,她就会及时提出来。

    就像是一个贤内助的感觉。

    像是刚开始的时候,我跟小蔡、刺猬都想把我们地摊的工艺品价格提升上去,锦年就表示了反对,她说,“其他的地摊奉行着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风格,我们就要反其道而行之,现在的生意,不仅仅是忽悠一个客户赚一大笔钱那样了,我们要的是回头客,要的是大量的客户,就像我们来拉萨的这一路,我们会认识很多的朋友,而朋友就会把在拉萨的所有事情传递到其他的朋友那里。也许就有我们的地摊。”

    我不由深以为然。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