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接近家,我的心中就莫名的升腾起一些东西,我不知道是激动还是愧疚,心内慌慌的,整颗心脏就想要跳了出来。就在接近家门的时候,我蓦然发现妈妈骑着电动车从家里的小胡同里拐出来,向着远方而去。
我急忙喊了妈妈一声,她却并没有听见,只是目视前方。我急忙让司机师傅停下来,等我付了车钱再下来的时候,妈妈却已经远去了。
我只好提着行李来到家门口的地方。
家里门上挂了大锁,听见我回家,我家的狗叫了几声,或许是发现是我,它停止了叫声,在门后不停的撞门。
隔着大门,我冲它说,“大黄,我回家了哦。”
大黄就愈发兴奋起来,从门缝里我看见它不停的摇头摆尾,恨不得将门撞开,只是大门紧闭,我们也只能望门兴叹。
大黄是我20岁的时候,从同学家抱来的小狗,刚来的时候,它才一个月大,现在却已经是一个九岁的大狗了,浑身的毛发也不似以前光洁,但是每次我回家,它都是隔了老远就跑上前来,立起身子,将前爪搭在我的胸膛上,努力的伸出舌头舔我的脸。
就在我跟大黄说着悄悄话的时候,身后却突然传来妈妈的声音,”一诺,你回来了?“
我回头。
妈妈从电动车上下来,脸上依旧是平静的模样,她一边将车子撑在地上,一边说,“哎呀,我忘记了锁门。”
我回头看,大门上明明挂了大锁。
妈妈走上前来,看见门上的大锁不由也愣了一下,自嘲说,“我这记性,明明不记得锁门。”
但她接着就说,“先回家。”
她浑身翻着口袋,急的不知如何是好,“我的钥匙又不知放到哪里了?”
我看着她,在她的手里,明明是拿着钥匙的,可是她仍是不停的将钥匙交换到左右手里,仍是不停的翻阅口袋。
我于是知道,妈妈老了。
她今年已经60岁了,长期的独身生活,长期的留守在乡下,让她变得迟钝,也变的沉默寡言,她不善于表达,也没有别人那些挑广场舞的爱好。每次我回家,就会看到她坐在门口,晒着太阳,将冉阳或者我的棉袄拿出来,一针一线的仔细逢着。
乐此不疲,无休无止。
虽然那些棉袄只是我回家的时候才会穿几天。
我从她手里接过钥匙,说,“妈,你的记性越来越查了。”
似乎发现了自己做了糗事,她不由也笑了,说,“先进家里。”
我推起她的电动车,跟在她身后进了家门,她这时候也忙碌着去烧水,去嘴里念叨着,“你这出去工作这么久,有没有遇见合适的姑娘?要多多追求人家,别总是不舍得花钱,你今年有27岁了吧?”
我就说,“妈,我都29岁了。”
她就大吃一惊的样子,说,“你29岁了?冉阳不是才四岁吗?”
我苦笑不得,去年的时候,妈妈的记忆力还没有这般退化,只是一年的时间,她的记忆力就已经成了这样。
她继续忙碌着,“竟然29岁了,那就更加不好找媳妇了啊,唉,你说你,这么大个人了……”
过一会儿又说,“你既然回来了,我给你姐姐打电话,上几天她来了,留给我两千块钱,我自己在家,又哪儿能花的了那么多钱,上次留的两千还没花呢,你要是缺钱你就先拿去……”
……
到了中午,姐姐带着冉阳回来。
冉阳看见我,从远处跑过来,举着手里买的水果,说,“爸,看,苹果。”
姐姐走过来瞟了我一眼,说,“知道回来了?”
一切都是家的模样。
并没有因为我离开太久而变得陌生,也没有人怪我这么久没跟家里联系,就像是我昨天刚刚出门一样,等到了中午,妈妈做的红烧肉被端上桌子,屋里马上散发出香喷喷的味道。
吃饭的间隙,姐姐说,“丁洁结婚了。”
我愣了一下。
姐姐又说,“她嫁了一个二婚的大学生,现在很幸福的。”
我想起那个29岁的姑娘,隐隐约约的,我还记得她的模样,记得她站在玫瑰大酒店的门口一身黑色羽绒服,目光凛凛,记得我从楼上的窗户看她骑着电动车送完鸡汤离去,也记得,那天我趴在她的怀里痛哭。
努力的人会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吧!
只要坚持,不放弃对生活的追求,总有一天,老天爷会降临属于自己的那份幸福,落到掌心,从此坚定的固守。
说起丁洁,妈妈言语间就颇多遗憾,说,“丁洁,那孩子是多好的一个孩子呀,唉……”
我急忙岔开话题,说,“妈,家里的地就不要种了,等忙完,就跟我去城里住吧。”
以前的时候,每当我提起这个问题,妈妈总是借口家里还有一亩多地,自己不适应城里的生活而拒绝,我知道,妈妈是因为思念逝去的父亲,是不舍得周围的邻居们。
但是这次,她幽幽叹了口气,说,“那,也行,等我忙完了,就找人把地承包出去。”
冉阳在一边跳起来,说,“奶奶以后可以每天为我做饭了,可以送我上学了……”
我虎着脸说,“好好吃饭。”
他这才坐下来,却始终坐不住,屁股在凳子上扭来扭去,一脸的无可奈何。
妈妈就一把将冉阳搂过去,说,“我的乖孙子,在大姑家这么久,学到了什么?”
冉阳说,“跟姐姐学了好多字,也会做算术题了。”
我这才响起来,冉阳过了这段时间,就六岁半了,也应该上小学了,妈妈去了,我也正好能一门心思的把时间用在刚刚起来的事业上。
吃完中午饭,我又跟着妈妈去了家里的土地上看了看,那一亩多的麦子已经大部分变得金黄,再有七八天就能收割了,妈妈仗立地头,心里仍是不舍,说,“唉,可惜了,咱们家里这地,是村里最好的地,每年都能亩产一千多斤,你小时候,我们一家四口可都是靠这地养活大的。”
我不由默然。
对于农民们来说,土地就是自己的命根子,哪怕现在在外面打一月工就能完全赶得上地里一年的收入,这些地仍然是老一辈人的心头肉。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