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争霸:帝国的背影-最后的秦国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宋义死了

    两路人马意气风发地出征了。

    但让楚军没有想到是,困难来得往往比想象中快很多。

    关于北征军的将领宋义,其实是一个还算有才能的人,一段时间之内,他一直在研究自己的对手章邯。因为他早已想到,有朝一日,一定会和这个章邯实打实地来一次照面。

    但是关于这次照面,宋义给自己留了太多的准备时间,他命令大军在行进途中安阳停留,这一停留,竟然就是四十六天。

    在这四十六天中,宋义没有练兵,没有备战,他所做的只是等待,当初和楚怀王说好的当然不是下血本儿去救赵国,楚国没有这么伟大。当初答应救赵国也不是因为邻邦兄弟情谊中,楚国的这次出手相救,完全是私心极其严重的利己行为。

    宋义想等待的是秦国和赵国之间的战斗结果,这场战争不管谁赢谁输,秦国必定消耗军力,等到这个时候再出兵伐秦是最容易的时候。

    宋义沉得住气,这一等就是四十六天。

    在经过长时间的等待之后,项羽终于爆发了,俗话说仇人见面分外眼红,这眼看就能给叔叔报仇了,但是大部队却在这里停滞不前。

    在项羽看来,这场战役是没有悬念的,他坚信在面对面的交锋中,北军精锐的部队和他自己的实力一定会把敌人打得粉碎,而自己注定是战役最后的胜利者。

    而现在看来,阻挠他胜利的已经不是章邯和他的大队人马了,而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宋义。

    在这四十六天中,项羽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掀开宋义营房的帐篷,询问他何时出发。

    一遍又一遍,一回又一回。

    面对项羽的询问,宋义以一条军规做了回答——全军有违抗命令私自调兵者,皆斩之!

    随着一天天的等待,日子已经到了十一月份,整个北方地区都进入了冬季,士兵们越发觉得自己的衣服单薄,而且安阳是一个小城市,城里的存粮也快供不上北军的消耗了。很快,北军的将士们陷入饥寒交迫的状态。

    一天,项羽又掀开了宋义营房的帐帘,但这一次,项羽不要答案,项羽要宋义的性命。

    项羽把这四十几天的愤怒以他的方式宣泄出来,他直取宋义的脑袋,整个过程不到三分钟。

    当项羽拿着宋义的人头来到北军将士面前的时候,整个北军震惊了。但这种震惊的情绪只持续了很短的一段时间。

    项羽杀人是有理由的,他说出了三条:一贻误军机,二错估形式,三不恤士卒。

    兵士们很快从震惊之中完美地过渡到了项羽这一边,因为大家都认可了项羽的三条理由。

    分析这种情绪的转变,主要是因为三个原因:一是这支部队从前就隶属于项梁大军,大家对项梁有感情,自然对项羽也有感情;二是宋义在项梁死后对待项羽的态度上,大家都觉得宋义不地道,所以整个北军大营没有一个人同情他的;三是因为当时天气寒冷、缺衣少粮,如果再不出兵,恐怕北军战士在安阳就全部挂掉了。

    项羽杀了人,但是却得到大家的推举,所以,项羽这个时候成为了北军的总司令。对于这一件事,当然要报告楚怀王。因为项羽必须得到正式的官方任命。

    楚怀王听说宋义被杀之后,当然很恐慌,因为宋义是他最信任的一个人,但是事以致此,已经没有什么办法了,无奈之下,楚怀王只好任命项羽为上将军,统帅整个北军军团。

    项羽终于上路了,虽然晚点,但还是来了。

    项羽先是把大军的营地驻扎在项梁战死的地方定陶。然后命令大将军英布和蒲将军带领两万先锋部队先行渡河去探查黄河北岸秦军的情况,主力部队休整几天随后就出发。

    项羽的复仇战争马上就开始了。

    巨鹿的奇迹

    前述我们已经介绍过,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巨鹿成为千百年来兵家的必争之地。

    就在张耳的部队被秦国将军王离团团围住的同时,赵国一边向其他国家发出求救信号,另一边张耳继续发挥他的游说和演讲能力,奔走在巨鹿各条战线上宣扬他的政治方向。

    这个正是张耳的长处,他鼓励巨鹿的军民要勇敢地拿起自己手中的武器保卫家园,因为其他国家的援助马上就会来到,战争会结束的,我们会打败秦国的。

    本来对赵国的这次求救,多数国家是持观望态度的,但是楚国派出北征军团首先响应这个号召,其他国家也觉得这事儿有戏,因为赵国的今天可能就是自己的明天,这个时候最好能广结人缘,给自己留个后路。再说了,还说不定就真能把秦国给灭了呢,大家又回到以前和平相处那个状态。

    此次参战的名单是:

    齐国两大集团——田都、田建都派出一些人马前来援助。

    北方的燕国和代国也来了数万军马。

    刚建国不久的魏国,也派出点儿兵力跑来凑个热闹。

    正在向巨鹿行进的楚国北军。

    对于这几个国家的战斗实力,张耳非常明白。前面的这几个国家充其量就是来看看热闹,有实力和有作用的只有楚国。

    当时宋义在安阳停留第四十六天的时候,张耳真是坐不住了,因为多一天的等待对于赵国来说就是向失败更进一步。如今,项羽杀了宋义带领北军继续前进,这让张耳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项羽注定是这场战争的主角。

    再来看看项羽的对手章邯。可以这么说,把巨鹿选为最后的会场地点是敌我双方共同决定的,因为在章邯看来,巨鹿也是决战的最好场所,与其跑东跑西的各自为战,不如大家聚集到一个地方决一死战。

    但是此时,章邯的队伍也并不是没有遇到困难。粮食对于在巨鹿城内的赵国是问题,对于在巨鹿城外的秦国也是问题,这个时候的粮草问题秦国的中央政府是一点都不管了,所以,军队粮草的运输补给全部是要靠章邯自己打理。因此章邯迫切希望战争快点结束。

    章邯有一个特点,在打仗之前一定会事先统筹和安排。章邯开始收缩兵力,并把大部分的主力全部放在了巨鹿周围这一带。命令王离率五万兵马围困巨鹿,围而不打。他自己则率领主力军,坚守在巨鹿南面的棘原城,人马大约有二十多万。

    对于吃饭和保暖问题,章邯比谁都清楚,智商再怎么高饿着肚子也打不了胜仗啊。为了保证军队的供粮问题,章邯建立了一个从棘原到巨鹿的绿色运粮通道,直接通往黄河附近。不仅如此,为了防止粮道被劫,他还在道路两边筑起了土墙。

    章邯把这个非常重要的任务交给了大将苏角,他的职责是率军全力保障运粮道路的安全畅通。苏角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残忍善战,谁要落在他的手里,别说全尸了,就连骨灰渣都找不到。所以,这一段粮道还基本安宁。老将涉间则坐镇中间,统筹调配所有的粮食物资和器械。

    这样下来,巨鹿战场中,秦军在这里布置的一线部队就达到十多万人,而且旁边就是随时待命的二十万秦军主力,约四十万人!这的确是一个不容小觑的实力。

    巨鹿城中其他诸侯的实力就相对弱了。赵军真正的作战部队也不足三万人,而且军队因为长期被围困,所以士气低迷。

    其他诸侯派来军队的人数更是参差不齐,来的只能算是个零头,并且大部分军队都被章邯打败过。这样一个救援军团的实力可想而知,这些说是来救援的人却全都围在一边看热闹。

    对于各个诸侯国这次不够意思的行为,其实还是能理解的,因为各个诸侯国出于在军事实力上的考虑,知道自己即便打也是打不过的,但是又不能撇开政治上的立场不管。大家也都知道唱主角的根本不是他们,而是秦国和楚国。所以,一场会战就成了看戏与演戏。

    在这场戏中,处于下风的明显是楚国,因为楚国北征军只有七万多人,秦军的军事力量占有绝对主力。

    真正的领袖

    巨鹿的南面有一条河——漳河,从今天的山西境内流出,自西向东,在巨鹿城的南面流过。项羽率领的楚军就在漳河以南驻扎,而章邯率领的秦军就在北面。

    章邯清楚地知道,这一次他的对手并不只是项羽带来的楚国的七万精兵,在项羽的身上还有满满的仇恨。能低估的是这七万大军,不能低估的却是项羽的仇恨,章邯心中完全明白。

    能够对抗这仇恨的只有完美的战术安排。因此,章邯首先要做的是等待,等待着楚军进入他首先预想到的战场——当楚军渡过漳河进入巨鹿的时候,首先面对的是王离和苏角的十几万大军,项羽虽然勇猛,但是和十几万人过招,肯定要元气大伤。所以,这个时候,楚军只能再次返回到自己的漳河以南的大本营。而此时章邯就带着自己的主力大部队南下,到达楚军的后方,截断他们的退路,这样,楚军就被夹在了漳河和巨鹿之间,此时消灭他们易如反掌。

    章邯的这次战术安排堪称完美,而决定他此次战术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必须了解到项羽究竟何时过河。但是在冷兵器时代,既没有望远镜也没有卫星定位,所以侦查敌人动向的最好办法就是亲眼所见。

    对于这一点,章邯想到了一个很好的办法,那就是派人二十四小时到下游守着,项羽他七万大军不可能素质好到不往河里扔东西吧。反正几万人不可能干干净净地渡河。

    完成分析任务的章邯疲惫地坐在了椅子上,望着未知的敌人方向,他百感交集。楚军,你来吧,你就这么来吧,我等着你。

    那么,项羽是怎么想的呢?

    项羽这个人虽然感情丰富,但在军事上却是一个粗人,他只能用绝对的实力去挑战敌人的阴谋诡计。章邯在大战之前想了很多,计划了很多。但是项羽却没有想什么,因为他想的只有胜利,也只能胜利。

    项羽派遣大将英布率两万人先行渡河攻打粮道,大军随后跟上。

    英布在渡河之前,先派人通知了在北岸的赵军将领陈余配合自己。陈余看到英布开始有北上的动作之后,立刻派大军南下,与王离的大军形成对峙局面。

    英布很快就渡过了漳河。过河之后,他首先下令把两万人分成几十个进攻小分队。战略就是以大欺小、倚强凌弱——先捡弱的打。

    秦军大将苏角对这种挠痒痒式的进攻方式并没有太在意,他只是派了少量的部队去驱赶这些攻击小组。等到苏角赶到的时候,英布又命令大军集中进攻,两万人的散兵散将立刻又汇合到一起,这一幕,显然英布事先是演练过的。

    由分散到集中的军队立刻形成了一支最锋利的箭,直指秦军中央,这一次的打击方法果然奏效,秦军不久就被打败了。

    虽然打了胜仗,但英布的损失也比较惨重,毕竟是硬碰硬的打仗,对方虽然战败,但极有可能短时间内再发动一次战争,真到了那个时候英布的军队也是受不了的。于是,英布向项羽求援。

    这场战争楚军虽然是小范围的胜利,但是接到捷报的楚军大营还是欢声雷动,毕竟真的是好久没有胜利了啊。

    项羽一想,这个时候就是最好的时机了。章邯,来吧!

    项羽曾经无数次想象,要亲手抓住章邯,要亲自砍下他的脑袋,为自己的叔叔报仇,现在这个人竟然就在自己面前,大功就要告成。

    与此同时,章邯驻扎在漳河边上的兵士突然来报信了,项羽要过河了,绝对是要过河了,因为河里什么都有……

    章邯非常高兴,果然,项羽你要渡河了。关于项羽的战斗步骤,章邯是猜准了,但是关于项羽的战斗力度却是章邯万万没有想到的。章邯一直想要切断楚军的后路,但是让他根本没有想到的是项羽根本没有给自己留后路。

    项羽就算再鲁莽,再血性,他也知道七万是什么概念,四十万是什么概念,两个数字一碰撞是什么概念。如果没有绝对的实力和勇气,项羽必败无疑,但是他却不允许自己失败。

    项羽从小不爱读书,就算是他亲爱的叔叔让他读书他也搪塞过去,所以,他不管什么战略战术,他只懂得置死地而后生的道理,一个人如果用必死的信念去拼杀,那么他的力量一定能发挥到极限,如果七万人都用必死的信念去拼杀,那么七万人的力量一定会打败四十万人。

    在出征之前,项羽下令全军做饭,吃饱饭后,项羽让所有士兵把锅碗瓢盆的东西全部砸掉,每个人只能带三天的口粮。

    项羽只向全军将士喊了一段话,如果你们饿,那么就到敌军的帐营里去抢食物吧。前方是敌人,后面是漳河,除了前进,我们没有退路。

    项羽的这番话响彻了楚军大营,没有后路,只有前进。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破釜沉舟”。项羽没有想到,他冲动、血性的这一招却成为军事史中最为经典的一战。

    没有战略,没有技术,没有思考,有的只是必死的信念和必胜的求生欲望。

    七万人像箭一样,直直地插入了敌人的心脏。

    这样的作战方法让章邯始料未及。

    章邯把项羽的赌局安排到了第二环节上,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项羽只给了自己一次机会,仅有的一次。

    项羽过河之后,立刻攻打守卫甬道的章邯。甬道也就是两侧筑墙的通道。

    当项羽活生生地出现在章邯面前的时候,章邯额头冷汗直冒,他集结身体当中所有的思考细胞在想,反反复复痛苦地问天:这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

    是啊,这怎么可能?

    那么就让我们分析一下这场战争的可能性,人数的悬殊我们不必再说了。我们可以把这场战争简化成几何形状:章邯的大军是一个包裹严密的圆圈,并且是层层包围,章邯就在圆心作战指挥;项羽就是一条直线,他只是选取了其中某一个点予以攻破,而不是选择各个击破。

    受力面越小,压强越大,所以,当章邯得意地在圆圈中央的时候,他是怎么都不会想到项羽最后会杀到他眼前。

    其实战斗打到这里,章邯的胜算还是很大的,因为项羽虽然打进了章邯大军的内部,但是章邯毕竟人多,只要兵士们够沉稳,完全可以在项羽的四个方向同时增派压力,就算项羽再强大也是必败无疑的。

    但问题的关键是,章邯从来没有想过会是这样的结果,章邯的大军也从来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当项羽的七万大军像天降奇兵一样落在他们眼前的时候,他们彻底蒙了,况且这时候项羽的部队已经完全没有退路了,一个士兵基本上能挡十个士兵,这样来说的话,章邯真的输了。

    这场战争也是太史公司马迁最喜欢的一场战争,他是这样描述的:楚战士无不以一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这一场战争的胜利不仅仅击垮了章邯的先头部队,更是打败了各个诸侯的不良居心。

    在这之前,所有的人都在“作壁上观”,所有的人都在看热闹,所有的人都在心怀鬼胎。当时在巨鹿周围的齐国将领田都,赵国将领张耳,燕国将领臧荼等,都是一直等到项羽击败了章邯兵团才有所动作。

    而这一次,他们看着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竟然能完成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作战任务,无不佩服至极,佩服之中还带着强烈的恐惧——这样一个人,日后变为敌人,定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敌人。

    太史公在描写各诸侯的神情时是这样写的:“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望。”

    项羽终于靠自己的绝对实力获得了反秦大军的承认,成为绝对的反秦联盟的统帅。

    巨鹿之战的第一阶段,项羽胜。

    项羽才是真正的领袖。

    刘邦西进

    北征路线全线飘红,我们看看刘邦带领的西征队伍现在怎么样。

    时间退回到公元前208年9月,离北军项羽斩杀宋义还有大概两个多月的时间,此时的刘邦正率领军队从砀县(大概是今天河南永城东北)向咸阳城进发。

    今天的刘邦早已不是以前的刘邦了,此时刘邦的队伍也更像是一块磁石一样吸引着前来投奔的人。

    西征军从最开始的五千人不断扩大。随着队伍的壮大,西征军的实力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了。

    但是随着军队实力的增加,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暴露了,人多了,等着吃饭的嘴自然也就多了。人可以自动投奔,可粮食不会长脚啊。粮食问题很快就上升到了刘邦的头疼日程。

    报……粮食只够吃七天了。

    报……张三因为馒头和李四打起来了。

    报……没粮了。

    问题越来越严重。

    刘邦不得不先解决大家的伙食问题,于是决定往章邯专门放粮食的城市昌邑进发。

    这个决定只能说是刘邦勉强决定的,有那么点望梅止渴的意思,总不能让这么多战士都饿着吧?没有粮食总得给大家来点精神鼓励吧。

    实际上刘邦对这次抢粮计划是非常不乐观的,虽然自己有五千精兵,但是后来归附的这些小支流可以说都是一些三教九流,一流加三流就等于二流。而章邯的部队是一流,这样一看,刘邦能乐观吗?

    但人总要吃饭,必须得这么打。

    命运女神不只一次地垂青刘邦。正当刘邦不知所措的时候,刘邦遇到了一位生命中的贵人——彭越。

    彭越当时年纪比刘邦大,是昌邑地方人,他是渔民出身,在家排行老二,年轻的时候有着和刘邦方式一样的小名,彭仲。

    彭越是个非常调皮的孩子,他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熟悉水性,尤其是对沼泽区的水势特别熟悉。调皮加上水性好,熟悉沼泽,彭越开始想别的买卖了,那就是杀人越货。这个彭越想必是有几分胆量的,因为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这个时候的秦刑是非常严厉的,这简直就是在派出所门口收保护费。

    所以,正当天下人对陈胜和吴广感到吃惊的时候,彭越却非常不屑。对于人家彭越来说这已经是玩剩下的了。

    彭越对起义这个事情不感冒不代表手下的人不感冒,眼看着这后来的人都超过始祖了,这能不着急吗?所以,昌邑的青年们都劝彭越造反。

    彭越拒绝了。彭越的拒绝却不是因为他玩世不恭,其实是一种的事态发展的敏感认识,现在的局势非常不明了,现在造反根本不是好时候。

    等到彭越看清楚局势以后,一年时间已经过去了。眼看着彭越没有一点动静,手下的这帮年轻人再也坐不住了。眼瞅着称王的也称王了,称霸的也称霸了,咱们再不行动恐怕连名头都没得起了。

    这一次劝彭越的人都学精明了,他们不会只是口头上抱怨了,而是直接聚集几百个人到了彭越的大本营。

    这聚集的几百个人也不干别的,就喊口号——请带领我们起义吧。

    这招果然奏效,彭越最终同意了大家的请求,但究其原因真的是因为大家的作用吗?其实不然,在这过去的一年中,彭越早就对现在的形式有所了解了。

    既然起义,那就一定得有一个军队的样子,彭越虽然是贼寇出身,但是他可是一个有技术含量的贼寇,他知道打仗和打劫可不一样,打劫完全是可以由着自己的性子来的,被打劫的对象也处于绝对劣势。但是打仗却需要你倾尽全力。

    彭越和这几个起头的青年商量好了,第二天早晨集合,正式成为起义军。这其中有一个条件——谁都不能迟到,迟到者斩。

    黄毛小子最大的特点就是行动力差,彭越早就预料到这一点,但是他的起义使命又必须让他建立一支有铁一般纪律的队伍。第二天早晨,迟到的人数多达十几个,显然,一大部分人把彭越的话当成笑话了。

    但是彭越却是动真格的了。杀死全部迟到者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彭越向最后一个迟到者问斩。他用实际行动给这帮初出茅庐、作风懒散的青年们上了一堂军纪教育课。

    很显然,这堂课的教育作用是非常大的。

    从此之后,大家对彭越有了更多的敬畏。

    正是由于彭越军纪严明,他的起义军迅速在昌邑发展起来。而此时刘邦恰好途径昌邑。彭越身上的匪气正是刘邦最为欣赏的一种气质,两人一见如故。

    两人诚恳交谈之后,彭越马上就知道了刘邦现在最大的困难就是缺少粮草。

    彭越是本地人,而且长期占山为王,存粮自然是不少,看到刘邦眼下的困难,彭越决定出手相助。

    刘邦也正是得益于彭越提供的粮草,最后才能够顺利西进。而彭越则继续他的游击战。

    但是,彭越给刘邦的粮食很快就被体力消耗严重的西进大军吃光了,刘邦顿时又陷入了之前的状态,只能另想办法了。

    又一奇人

    关于刘邦的运气,有的时候真是好得离谱,在途经昌邑的时候就有彭越支援粮草,而这一天,他将会遇到一个日后影响他事业的贵人。

    刘邦在西进的路上途经一个叫高阳的小镇。大军决定暂时在这里休整驻扎。也就是在这里,他遇到一个人——郦食其,严格点说,不是刘邦遇到的,而是此人自动找上门来的。

    郦食其是高阳本地人,他见到刘邦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子了。这一点倒是和项羽的高参范增有几分相似。

    郦食其小时候可是个苦孩子,虽然吃不饱穿不暖,但是唯独对书有兴趣,而且异常喜欢儒术。但刘邦的文化底蕴本来也没有多少,因此最讨厌这种书卷味太强的人。

    据史书记载,郦食其这个人能言善辩,足智多谋,没事就喜欢研究时事政治,对当时的政治局势有不少了解。因此,他常常自视清高,看不起别人。

    看看郦食其的硬件条件,其实也是非常不错的,但无奈命不好,都六十多岁了还没混出个名堂来,按照古代的寿命来算的话,他已经大半个身子在棺材里了。

    正好这天,郦食其听说高阳来了一支队伍,打的是楚国的旗号。这可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幸运之神还是给他留了张站票。

    郦食其深知,倘若不抓住这次机会,那么他将永世不得翻身。为了让自己读的书不烂到黄土里,为了让自己在死之前能有点作为,他决定要去见这支军队的最高统帅——刘邦。

    这个时候的刘邦虽然算不上威震四海,但也是小有名气的,一般人是见不到的。

    即使见不到刘邦,郦食其也有办法,他每天都在刘邦的大营外溜达,希望有天刘邦能看到自己,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刘邦还是没有现身,郦食其实在是等不下去了,再说,这样等下去的话,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要说这个郦食其的运气似乎也不坏。一天,还真让他给晃悠到人了,虽然不是刘邦,但是却能和刘邦说上话,最重要的是这个人还是郦食其的老乡。

    郦食其把老乡请到馆子里吃了一顿,说了半天没边的话,这几年各自的境遇啊,家乡的建设啊,天下大事啊……最后,说着说着就说到正题上了。

    郦食其对老乡说,兄弟啊,你现在是发达了,可别忘记老哥我啊,俗话说有福同享,你能不能帮我引见下这位刚到高阳的刘邦啊。

    俗话说拿人家手短,吃人家嘴短,这老乡吃也吃了,喝也喝了,两个人还是老乡,不帮忙好像真的过意不去。

    这个郦食其也是一个聪明人,他刚找到老乡的时候也没有说帮忙的事情,倘若这个时候说的话,老乡必然拒绝,因为刘邦讨厌读书人是谁都知道的事情。你郦食其是个如假包换的儒生,给刘邦介绍岂不是找骂?

    但是如果在吃晚饭之后说这件事,这位老乡也就不好意思拒绝了。

    郦食其选的正是时候。

    虽然老乡答应了郦食其,但是他把丑话也说在前面了,我们这个沛公大人,最不喜欢的就是儒生。有一次甚至还把某个儒生的帽子摘下来当尿壶用了,我恐怕他一听你是儒生,根本不会见你。

    郦食其千恩万谢,没关系,只要您通报一下就行,成不成就看我了。

    郦食其为什么会有这么大把握呢?其实他也没有好计谋可用,只能赌一赌,只能试一试。谁让这是他最后的机会。

    刘邦觉得大吃一惊,我的名气有这么大吗?竟然有人跑这么老远来求见自己,并且还是个儒生,简直是撞到枪口上了。但强烈的好奇心让刘邦决定看看这个人是谁。

    第二天,郦食其去刘邦的营帐。一进去,刘邦正坐在床上,两个女子正为他洗脚按摩。刘邦还不时地调笑两句,这摆明了就是和你郦食其说,我根本就没正眼瞧过你。

    古时候,按照中国的传统,正经的坐姿是要双膝弯曲跪在地上,屁股坐在两只脚跟上,有点像现在我们跪的姿势,但是重心要比跪的姿势低,所以有个成语叫“正襟危坐”,这种坐姿表达的是对客人的一种尊敬。

    我们再来分析分析刘邦这个动作特点,大大咧咧地依靠在床上,还伸着两只大脚丫子让两个姑娘按摩,还时不时地语言上调戏一下。刘邦这个姿势就相当于是一种肢体语言了,这明显就是对郦食其说,我可不欢迎你,识相点就走吧。

    郦食其往边上一站,既不说话也不见礼。一会儿,刘邦就觉得气氛不对了。刘邦心里纳闷,明明是你要见我,现在又不说话,这算什么啊?

    郦食其一看时机已到,并且刘邦对自己好像开始感兴趣了,就马上抓住机会开腔了,请问沛公带兵到这,是联合诸侯攻打秦国,还是帮助秦国对付诸侯啊?

    刘邦哪里想到郦食其会问这么愚蠢的问题,马上破口大骂,你这个没长眼的东西,反秦是我刘邦的第一大要务,你现在还这么问我?你是专门来找骂的吧。

    这个郦食其根本不慌张,你对我不礼貌,那么我也就对你不客气了,管你到底是谁!他对刘邦说,你见了比你年长的人,难道不知道应有的礼仪吗?不行礼也就算了,反而坐在那里洗脚,太不像话了。

    史记中对这件事情的描写就是,刘邦在听完郦食其这一段话后,立刻毕恭毕敬起来。这刘邦心理过程的突然转变,我们倒也无从揣摩,但一定知道的是,刘邦认为,能说出这样的话,有这样胆气的一定不是什么普通人。

    刘邦正好猜到了点子上,于是他赶紧毕恭毕敬地给郦食其行礼,而且让人赶紧好酒好肉地伺候这主儿。两人摆开了架势,这下就开始喝上了。

    刘邦本来就能说,借着二两酒劲,说得就更欢了。郦食其对刘邦这几下子还是能够从容应对的,毕竟这六十多年不是白活的。他知道刘邦这个人讨厌儒生,反感儒术,所以他就把那些理论性的东西全部摒弃,和刘邦说了一些实用性的东西。这下可随了刘邦的心意,刘邦虽然知道郦食其是个儒生,但却觉得他是个“非典型性儒生”。

    接下来,刘邦就问了郦食其很多关于楚军下一步动向的问题。这个问题正是郦食其面试之前就想到刘邦会问的问题,有备而来,自然是对答如流。郦食其说,如果现在就去攻打关中的话,必败无疑。因为现在楚军的兵少,战斗素质也比较低,最主要是缺少粮食,这样去等于白给秦国送经验值!

    郦食其的这一番话,正好说出了刘邦的担忧,于是刘邦又进一步地问道,那么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郦食其胸有成竹地说,去陈留!

    陈留(今河南杞县南)交通方便、四通八达,最重要的是城中有不少粮食。正好我跟那里的县令有交情。如果您先去陈留的话,那么我可以给您说通县令,根本不用费劲就能把陈留给攻下来。

    刘邦一听,恍然大悟,这个郦食其果然不是什么凡人。

    于是,在遇到郦食其之后,本来没有什么军事主线的刘邦决定去陈留一试。

    对于郦食其这个建议,刘邦一刻也不敢怠慢,连夜带兵快马加鞭奔向陈留,因为有了郦食其的帮助,刘邦很顺利地就夺取了陈留。这样一来,刘邦的大军就可以在此地休整一下,而且还得到了非常充足的口粮。郦食其给刘邦的惊喜还不仅于此,没过多久,郦食其就把他的弟弟带来投靠了刘邦,随他弟弟来的还有四千多人马。

    从刘邦遇到的几个人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刘邦的“用人观”。关于用人刘邦有一个铁定的原则,只要你对我有用,只要你对我有帮助,我刘邦都可以重用你,我不管你学识、出生、长相,甚至是敌人,只要有用,来者不拒。

    公元前207年3月,刘邦率军离开陈留,继续西征。

    刘邦首先选择的是开封。开封不同于其他城,城墙非常坚固,并且刘邦没有内应,所以刘邦的大军在开封这个地方费了不少周折,依然没有攻进去。

    刘邦毅然选择放弃,继续西进。

    这个时候的刘邦又正面遇到了秦将杨熊所率领的军马,双方会战于白马,这一次刘邦充分发挥了领导才能,秦军溃败,杨熊只好往西撤退,刘邦没有放过这次机会,下令全线追击,再战于曲遇东侧,终于大破杨熊军,杨熊不得以退入荥阳。

    杨熊的霉运还没走完,不仅在外部吃了败仗,而且也遭到了内部秦中央政府的责怪。秦中央政府认为,杨熊损兵折将,要负军事失利的责任,于是派特使前往军中斩杀,并以副将代其职。经过这几次战役,颍川一带的秦军被削弱不少。

    公元前207年,夏天很快就来了。刘邦的军队似乎也迎来了阳光明媚的日子,他在军队人数和军队补给上都有了新的收获。刘邦很想命令大军全力向西推进,但是向西是大战略,向南是小战术。由于秦军在荥阳、敖仓一带的防务比较稳固,刘邦于是率军进攻稍南方的颍川一带,并占领颍川郡治翟阳。

    好运气

    一路上,刘邦喜事不断,刘邦又遇到了一个人——张良。

    这时候的张良正在此处打不成气候的游击战,结果竟然遇到了自己的老上司刘邦。刘邦的军中正好缺的就是像张良这样的谋士,张良的到来无疑是增加了刘邦的软性实力。

    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张良立即和刘邦签订了长期劳动合同。

    刘邦万万没有想到,正是这次的相遇,改变了刘邦的一生。

    刘邦是万万没有想到,但是对于我们却也是能想到的,这实在和刘邦的用人标准和用人形式是紧密相关的,在刘邦这里最值钱的也就是人才。

    刘邦不但善于吸纳人才,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人才的长处,能让人才的效益最大化。

    对于善于谋略的张良,刘邦就是言听计从。

    张良本来也是秦末起义中的一支力量,为什么这样一个人偏偏甘愿成为刘邦的下属,为其效力呢?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张良受到了重视,他的兵法和计谋刘邦都能一一贯彻实施。

    张良这个人志在灭秦,为了这件事情,他前前后后和很多人说过自己的想法,但这些人仿佛都欠火候,都不怎么开窍,唯有这个刘邦,张良一说刘邦就理解了其中的深意。

    人的一生最难寻找的就是知己,尤其是像张良这样的人,所以,张良甘愿替刘邦效力也就不难解释了。

    很快,时间就到了公元前207年6月,刘邦这个时候率主力部队南下,和南阳守军战于犨东,秦军这次又是大败而归,退入宛城,准备坚守。

    宛城原属韩国领土,张良是韩国人,自然和城里的很多人都比较熟悉。在张良的劝说之下,宛城将领很快就献城投降。

    就这样,刘邦不费一兵一卒得到了一座城池。接连不断地胜利让楚军欢欣鼓舞,这样平白又得到了一座城池楚军当然要好好庆祝一下。

    就在这个时候,刘邦诏令大军,任何人不得劫掠秦国城池,违者斩。

    刘邦这支大军虽然是农民起义军,但天下百姓毕竟知道这是反政府武装,谁的心里不害怕啊,毕竟自己还是秦朝的子民啊。那个项羽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吗?攻下了城池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屠城,抢东西,天下百姓谁能受得了啊。

    刘邦当真是善良之辈吗?我看不是,刘邦这个人有两大爱好,一个是酒,一个就是女人。

    你们想想,刘邦在外征战多时,毕竟是身心疲惫,但是在关键时刻,刘邦却控制了自己的享乐主意,想必宛城之中也是美酒无数,美女成群,但就是这样,刘邦还是严格要求自己,从这件事情我们可以侧面了解到刘邦并不是一个不懂世事的无赖,并不是一个不用脑子的莽夫,刘邦的智慧都藏在了凡人对他肤浅的认识之下。

    由于在策略上判断正确,刘邦不仅仅顺应了民意,而且还为西征争取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一路上胡阳城、析城、郦城均不战而降,这时候就有一个奇怪的现象——秦国的军民似乎并不讨厌这个侵略者。

    八月,刘邦已经攻入了咸阳的防盗门——武关(今陕西省丹凤东南),也就是说,这最后一道防线已经被刘邦打开了,这离被盗的日子就不远了。

    就在秦国外患越来越严重的时刻,内部也发生了激烈的剧变,秦朝似乎要远去成为一个故事。

    秦朝大势已去,苦苦支撑的秦朝一步步滑向了深渊。

    结束

    秦朝没机会谢幕。

    秦朝现在的状况用一个具象的情景来表明的话可以这么说,强盗已经开了一家防盗门,眼瞅着就要进去烧杀抢掠了,而这家人还在吃喝玩乐、歌舞升平,并且在这享乐主意的掩映下,这个家有的人还心怀鬼胎。

    这个强盗就是刘邦,这个房子就是咸阳,这个防盗门就是武关,这个还在吃喝玩乐的人就是秦二世,这个心怀鬼胎的人就是赵高。

    章邯打了胜仗,秦二世自然有面子。看来赵高说的话没有假,对付几个挠痒痒的人,根本不用大费气力。于是,秦二世又经营起了他的老本行——吃喝玩乐。

    有了秦二世的默许,赵高这个时候更加嚣张跋扈,在朝里说话就相当于秦二世说的话。他不仅整死了先友后敌的政敌李斯,最后还弄了“指鹿为马”这一出戏挑战了一下秦二世的权威。

    这个秦二世呢?活该被赵高控制,赵高竟然因为整倒了李斯而立了“大功”,立刻升格为丞相,掌握朝廷和禁内大权,按理说,现在朝廷内忧外患,赵高既然手握权力,就应该肩挑大梁,但赵高又一次用行为告诉了我们,个人利益远远、绝对地超过了国家利益。

    巨鹿一战,秦军损失了十万余精锐部队。章邯只能一面退到棘原,一面向咸阳求援。军事惨败的消息传到赵高这里,他非常慌张,他是丞相,这次军事上的战败他自然是要负责任的。

    赵高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要找一个替罪羊,赵高选定的这个人就是章邯。

    章邯是谁啊?是朝中无人之时,大家千辛万苦才找出来的这么一个人,现在赵高就连这种大熊猫级别的国宝都不放过,可见赵高已经混账到什么程度。

    秦二世竟然也相信了战争的责任就是赵高找的这个替罪羊,可见秦二世到底昏聩到什么程度。

    于是,秦中央政府派人逮捕章邯并欲予以重罪!

    章邯无奈了,自己卖命的主子竟然这样对自己!自己发誓要效忠的国家竟然这样对自己!自己辛辛苦苦地为帝国做着最后的努力,到头来竟是这种下场!

    值得吗?值得吗?

    这是这么多天来章邯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此时的项羽也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这个问题还是老问题——粮食。

    此时项羽方面的楚军已经达到四十多万人!与此同时,项羽军队每天粮食的消耗也达到了惊人的数字,这么多人等着吃饭,项羽和范增为此头疼不已。

    但是章邯的二十万秦军竟然蜗居在棘原不出,自己只能和他这么耗着,因为如果这个时候进攻关中,章邯万一要是在背后给自己一刀,项羽也吃不消。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项羽方面知道了秦军内部在闹不和。这个消息对于项羽确实好事,因为内部不和必然会影响外部进攻。

    但是项羽的“亚父”范增却从这则消息中看出了端倪,他分析,现在章邯一方面在替秦朝卖命,另一方面又受秦政府的责难,现在的章邯正是犹豫不决的时候,所以在这个时候去劝降的话,效果自然良好。

    一来,章邯如果投降楚军的话,带来的不仅仅是那二十万的战斗力,还有他们现在拥有的粮草。

    二来,现在项羽部的情况也确实不乐观,兵士们连肚子都吃不饱,还怎么打仗,虽然四十万对二十万有绝对优势,但毕竟是一帮没吃饱饭的和吃饱了的人打。

    那么,投降的这个人是谁呢?这个人是章邯,是一个曾经叱咤战场、打败楚军的秦朝将领……

    那么,受降的人又是谁呢?这个人是项羽,曾经发誓一定要替叔叔报仇、为了报仇能背水一战的楚国将领……

    两个人,两种百感交集,两种愁绪,两种痛苦……

    面对楚军的劝降,章邯犹豫再三,作为一个将军,投降是最大的耻辱,但是章邯想到最多的就是自己身后那二十万兄弟。

    这二十万人不容易啊,他们先是受了牢狱之苦,然后为了国家利益不顾前嫌的站出来为这个曾经背弃他们的国家再次奋战,而今天,这个为之卖命的大秦帝国又要返回来算账。

    章邯这个本来不知道疲惫的超人忽然累了,因为以前的前进都是有意义和方向的,而今的前行似乎已经没有理由,没有念想了。他手下还有二十万的秦国兄弟,此时,带他们回家是章邯最大的心愿……

    这时候,仗营中又来战报,“将军,边关战事紧张,敌军实力大增,我们……”

    “行了,不用再说了,我们不打仗了,不打了……”

    “可是,将军……”

    “好了,回营帐休息吧……”

    二十万人何等壮观,况且这二十万人是在战场上淘汰别人的幸存者,章邯就这样带着二十万大军向楚军大营浩浩汤汤的行进。

    在征战了几年之后,章邯投降了。

    接受一个人的投降是很容易的,接受二十万人的投降也不难,但最难的是接受自己心中对仇恨的妥协。也是在投降的一刻起,章邯的肉身就和灵魂分离了。

    章邯痛苦,项羽也痛苦,多少次项羽都想象着手刃章邯时的痛快,多少次项羽都想拿章邯的人头告慰九泉之下的叔叔。

    项羽设想过千万次他们的碰面,但是他唯独没有想到会以这样的方式见面。

    当章邯满脸疲惫地来到项羽面前的时候,项羽的心绪却不再是那种深刻的仇恨,而是一种历经千帆之后的平静。

    你来了,那么你就来吧;你降了,那么我就接受吧!

    面前的章邯虽然憔悴,但却还是高大的,是让项羽钦佩的。项羽这一辈子没有几个看得起的人,就连刘邦在他眼中也只是一个三教九流。也就是眼前这个人曾经让项羽尝过失败的痛苦,也就是眼前这个人让项羽经历过失去最亲的人的悲伤,也是眼前这个人让项羽下了一生中最大的一次决心,也正是就是眼前这个人牵绊和左右了项羽长时间的动向。

    项羽命令章邯的副将司马欣统帅二十万秦军,章邯自己则跟在项羽大营里,对于这个曾经的敌人,项羽要亲自看着。因为章邯既然能在关键时刻腾升出对自己二十万大军那样的情感,就可以知道这二十万血性的大军是认章邯的,是服章邯的,是愿意为章邯卖命拼杀的,所以这时候的项羽当然不能冒险让章邯随意见到兵士。

    战争虽然远没有结束,但是这一次章邯的投降却意义重大,这次投降直接影响了项羽日后的走向和这个四分五裂的国家的命运。

    让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这个有划时代意义的投降。

    项羽的大军当时号称四十万人,但注意,这只是号称,充其量也就是所有诸侯的军队加上项羽的军队一共是四十万人,四十万人这个数字虽然唬人,但真正归项羽调派的人数并没有多少。这些诸侯虽然表面上都把项羽奉为盟主,但是等到真正调派军队的时候却不一定会出兵。

    而当时的章邯除了秦朝的内部原因之外,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被这四十万人给吓住了,他以为项羽率领的只是大军的先锋部队,倘若这样,他的二十万大军只是去送死。

    还有需要关注的一点就是项羽的心理,在经过和章邯这么长时间的交战之后,项羽确实累了。当初他和刘邦的共同起跑线都一样,最后的终点是关中,先入关者为王。但是随着时间一天天地过去,项羽不愿再深陷这场战争中了,他想尽快脱身,和谁打都不想和章邯打了。

    而且项羽清楚地知道自己现在的真正实力,也清楚地知道手下这帮诸侯的真正嘴脸。

    最重要的是在一次一次的战争磨炼中,项羽渐渐成熟了,渐渐知道了顾全大局的重要性,正是这种战争素养的提高让项羽的野心也进一步膨胀。

    他的最终目标是咸阳,他的最终目标是关中王。

    没了章邯军团的羁绊,项羽火速下令大军开向函谷关,他要赶在刘邦之前到达咸阳。

    公元前207年8月,刘邦攻入武关,使首都咸阳再次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军事压力。这是秦国自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耻辱和恐惧。

    赵高更是感觉到一种耻辱,自己好不容易大权在握了,好不容易混到了今天这个地步了,当他正想好好享受权力的时候,居然有人打到家门口了。

    曾经的赵高拍着胸脯和秦二世说过,关东流寇不足为惧。可是现在刘邦却攻入武关,章邯军团投降,项羽即将进攻函谷关,秦国灭亡是迫在眉睫啊。

    秦二世当然也没有想到,赵高不是一直说很好很安全吗?赵高不是一直说局势都在他控制之中吗?怎么突然就有个叫刘邦的人跑到自己家门口了!更让秦二世想不到的事情还在后面呢!

    赵高本来想找章邯当替罪羊,没想到这个章邯先行一步降了项羽,那么现在只剩下一个人了,这个人就是秦二世。

    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赵高当时在秦朝的嚣张程度真是令人发指的。

    赵高的双手已经沾满了鲜血。

    当时真正让赵高起了杀机的事件其实就是秦二世的问责,关东的军队已经打到函谷关了,秦二世就算再怎么混账也不可能不管不问,这个时候他也着急了。

    关于这件事情,秦二世当然要责问赵高,虽说赵高当时在朝中不可一世,但是关于这件事情他还是有责任的。

    赵高害怕了,也正是因为害怕赵高起了杀机。

    于是,一次借以搜寻盗贼的谋杀开始了。可怜的秦二世到了最后苦苦哀求赵高给自己一条生路,哪怕就是当一个郡的郡主也可以,没想到这个秦二世曾经的老师,曾经的臣子,曾经最信任的人连这个要求都不满足。

    最后,赵高终究是杀死了秦二世。

    赵高可以杀扶苏,可以杀大将,可以杀李斯,可以杀胡亥,但是他杀不了此时正在函谷关的起义军啊。

    赵高没有办法,只能派人给刘邦传信求和。在这信上,赵高先是抢了一个头功,我现在已经把暴秦的主子胡亥杀了,咱们现在也算是一条战线上的人了。我赵高不谋求别的什么,只想做一个关中王。

    刘邦看到信之后,根本没有加以重视,不就是一个秦朝的宦官吗,秦二世迟早要死的,根本不用你动手。对于赵高的求和请求,刘邦根本不予理睬,大军继续逼近咸阳。

    赵高一看刘邦根本不吃他这一套,更加着急了。要是楚军当真打进秦宫里的话,一定要先找个带头人,现在秦二世胡亥也死了,掰着指头数也是自己是这里最大的头了。赵高认为这样不行,赵高得再找个替罪羊。

    其实这个时候的赵高并不是没有想过自己当皇帝,但史记里有这样的一个记载,真实性无从考证。

    赵高杀死秦二世胡亥以后,有一天自己在龙椅上坐下了,没想到还没坐稳,龙椅就摇了起来,把赵高从龙椅上摔了下来。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情,赵高知道自己的命是当不了皇帝的。那么好吧,既然我当不了皇帝,就故伎重演。

    这个时候赵高又找到了一个人——子婴。

    当时赵高给子婴安的名号是秦王,大家都知道,自从秦始皇当上皇帝之后,他就对秦国日后的继承者有一个规定,那就是当了皇帝的后人必须都是秦始皇几世传人,前面这个刚刚被杀的胡亥不就是秦二世吗?

    所以说,现在这个子婴的叫法就很有意思,已经不是秦始皇几世了,而是直接称秦王。

    也从这件事情我们可以看出赵高的荒唐。

    那么,这个子婴到底是什么人?他和秦二世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赵高偏偏要选择子婴为皇位继承人呢?

    关于子婴的身份,史记中有三种不同的记载,虽然先前的时候,子婴是秦二世的侄子这种说法非常流行,但是经过各个史学家的分析,这种情况是不成立的,因为如果子婴是胡亥的侄子的话,那其中的年龄是不对的。

    最能让人信服的一种说法就是子婴是秦始皇的弟弟。

    子婴就是赵高立的新秦王,同时赵高也没有想到,正是这个人结果了自己的性命。

    子婴这个人虽然素来没有什么野心,但他是一个极有悟性和想法的人,他在严酷的宫廷战争中活了下来,同时也了解到了赵高的卑鄙和残忍,并最终成为赵高选择的一颗棋子。

    赵高没有想到就在他把屠刀砍向别人的时候,有一个人已经把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子婴知道赵高这个人极其阴险狡诈,想要活下去,就必须比赵高先动手,也就是在赵高希望子婴出席登基大殿的时候,子婴杀死了赵高。

    子婴掌握大权后,派出最后一支部队前往防守咸阳的最后一道关口——潼关。此时,刘邦也率军抵达潼关,准备强行攻打。

    但谋士张良认为这场战争并没有绝对的胜算。

    潼关在军事上找不到弱点,刘邦就从他们的心理出发。潼关的守将非常贪财,于是刘邦就派人带了好多财务去贿赂守将。

    这一心理战术果然成功,守将一看到这么多钱,立刻表示愿意和刘邦谈判,却不知道自己正中了刘邦的计。

    这哪里是什么谈判啊,和这帮败局之将谈判才不是刘邦的作风,刘邦这个时候早已经在暗中积蓄力量,他要攻潼关一个措手不及。

    公元前207年12月,刘邦军至霸上,也就是今天陕西西安的东南方。

    此时秦廷已经没有一兵一卒了,除了有些太监宫女之外,秦廷就是一座空城。

    子婴和大臣们早已做好了投降的准备。

    子婴对这次的投降也是筹划已久的,否则也不可能那么从容。

    子婴几乎把一切行头变成了白色,坐骑是白色的,长袍是白色的……子婴要让刘邦知道,对于这次的投降,他是非常有诚意的。

    这已经是刘邦第二次来咸阳了,但让他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刘邦竟然是以这样的方式来到咸阳。

    至此,统治中国十五年的秦帝国灭亡!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