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领导的军统局,在与汪伪76号的暗战中,屡次失败,这让戴笠十分失望。戴笠仔细研究了对汪伪76号作战失利的原因,发现军统局在与汪伪76号的暗战中,几次比较严重的失败,主要原因都是因军统特务叛变,而且很多时候,一个军统特务落水,就会带下一串人马,而这一串人马的落水,又会带动一片人马纷纷落水,就像 “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局面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这种状况再度发生,戴笠决定严加监管手下特务,然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利用汪伪76号对付军统的办法去对付汪伪76号。
王天木副官马河图平安夜锄奸
陈恭澍成功收买马河图
1939年年底,戴笠电联军统局上海区区长陈恭澍,命其不计任何代价,不管使用何种手段,都要对原先落水的那些军统特工进行反收买,然后利用这些人继续开展锄奸活动。
陈恭澍接到戴笠的电话后,思量再三,决定先找一个从军统叛变到汪伪76号的原军统特务下手,所谓下手,并不是劝说其回归军统,而是刺杀。陈恭澍之所以决定,是打算杀一儆百,这样,才能将原先落水的那些军统特工集体反收买。
陈恭澍的第一个目标,是王天木的随身近卫马河图。陈恭澍要马河图去刺杀王天木、何天风、陈明楚等汉奸中的任何一个。
陈恭澍对马河图允诺,不管他能否成功刺杀王天木、何天风、陈明楚等汉奸,只要他针对这些汉奸采取了刺杀行动,军统都会奖励给他一笔巨款,而且还会对他以前做过汉奸的事情既往不咎。
马河图接到陈恭澍指派的任务后非常激动,马河图原来也是军统特工,在他追随王天木加入汪伪76号,成为汉奸后,经常昼夜不安。现在,军统局给自己这样一个机会,不仅让他戴罪立功,还会给他一大笔钱,这让他不禁对军统局感激涕零,暗下决心,一定要杀死几个汉奸回报军统局的信任。当然,陈恭澍拉拢的人不止马河图一人,他还拉拢了许多跟随王天木一起叛变加入汪伪76号的副官,这些副官和马河图都有一样的想法,他们其实并不是真心投靠汪伪76号,而是为了保住性命,不得不跟随王天木投敌。
为了不让自己辛苦拉拢的人被曝光,陈恭澍特意将联系马河图一事交给深藏多年、鲜为人知的军统特工吴安之。
马河图没让陈恭澍失望,对于吴安之,他可以算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把自己了解的,所有关于汪伪76号的内部的事情全盘托出,其中包括刘戈青被汪伪76号逮捕一事。在讲述刘戈青被捕事件时,马河图还特意讲明了当时刘戈青的处境,让吴安之了解刘戈青之所以被捕,完全是王天木和陈明楚二人导致的。正因为这样,吴安之才放弃了拉拢王天木和陈明楚二人的计划,将二人正式定为叛徒,并准备刺杀这二人。
王天木等人平安夜张狂玩乐
1939年12月24日,这个平安夜,上海一扫之前的萎靡,变得热闹非凡。极司菲尔路的汪伪76号特工总部也是灯火通明、人声鼎沸。汪伪政府的大汉奸汪曼云、蔡洪田、顾继武、凌宪文和黄香谷,以迎接自广东而来的陈公博为名,在汪伪76号的高洋房里举办平安夜大餐。王天木、陈明楚、何天风等叛变者都作为作陪者出席。 此时的王天木,已升任汪伪政府的“和平救国军”总指挥,并兼任汪伪政府特务委员会委员。
王天木等人在高洋房里大吃大喝、高谈阔论一番后,觉得只是几个人在汪伪76号总部吃喝,未免还是单调,听着外面的烟花爆竹声和街头艺人打把式卖艺的吆喝声,王天木等人心里痒痒的。于是,王天木向何天风、蔡洪田和陈公博等人商议,去外面逛逛,玩乐一番,王天木还提起了几个相对著名的夜总会的名字,提议去夜总会喝酒、跳舞、取乐。王天木还悄悄凑到汪曼云身边,对他耳语:咱们去外面乐呵乐呵!
汪曼云听着外面的声音,也想去玩乐一番,但他是今天宴会的发起人,怎么可以丢下这些客人,和王天木他们出去玩乐,于是只能无奈地对王天木悄声说:“我去不了。”
王天木以为汪曼云在推脱,又极力怂恿了汪曼云一番。汪曼云于是解释,自己是这次宴会的主人,必须要尽到主人的责任。
王天木、何天风等人看到汪曼云怎样都不肯去,于是便向汪曼云告辞,说他们几个先去百乐门戏耍一番,等汪曼云送走了客人,再到百乐门去找他们,然后几人再换个地方好好玩一玩。
汪曼云点头答应了王天木等人的邀请,然后,王天木等人便出了汪伪76号,前往百乐门。
汪曼云侥幸逃劫难
席散后,汪曼云想起王天木等人的邀请,就打算去百乐门找王天木等人,可闻见自己身上有浓郁的酒肉味,自觉如此前往舞厅着实有些不雅,于是回了家,打算换身衣服再去赴约。
可汪曼云回家后,换好衣服,却被妻子拦住了。汪曼云的妻子见他如此晚归,回来后却没有洗漱睡觉,反而换了衣服准备出去,颇感好奇,便问他想到哪儿去?汪曼云就将王天木的邀约如实地告诉了他的妻子。汪曼云的妻子听后,觉得十分不妥,就劝他说:“别去了,这几天外面不太平,打来打去的,枪弹不长眼,万一伤到你怎么办?再说都这么晚了,你就在家休息吧,别去凑这热闹了。”
汪曼云想了想,觉得妻子说得有理,再加上他在席间喝了不少的酒,当下也着实有些困意,便差人去百乐门,告知王天木、何天风等人,自己今晚不能赴约,并向他们道歉。
第二天天还没亮,汪曼云尚在睡梦中,就听到大门外有人在急促地敲门,他睡眼蒙眬地问前来禀报的家人是谁,家人禀报,来人自报姓名冯一先。汪曼云颇感诧异,这么早,自己在汪伪76号的同事冯一先来干什么?汪曼云忙起床,请家人引冯一先进门。冯一先一见到汪曼云,还没有等汪曼云开口,就兴奋地冲汪曼云大声说:“恭喜汪先生,恭喜啊恭喜!”
冯一先这番话让汪曼云颇有些迷糊,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他问冯一先:“冯先生,我有何喜?”
冯一先咧嘴一笑,说道:“昨日夜晚,你没和王天木、何天风等人一起去玩乐,就是件值得祝贺的大喜事啊!”
汪曼云于是意识到,一定是王天木等人出了岔子,但事情到底有多严重,他猜不到。
还未等他开口询问,冯一先就滔滔不绝地把事情的原委讲了出来。
原来,昨天晚上,王天木、何天风等人到了百乐门后,一边喝酒跳舞,一边等待汪曼云的到来。等来等去,等到的却是汪曼云派来的家人,在听家人说,汪曼云今晚不来百乐门之后,他们便转战兆丰夜总会。
王天木、何天风在兆丰夜总会疯狂歌舞到凌晨3点钟,仍觉意犹未尽,几个人便一起到兆丰夜总会的优待室里抽起了大烟。天色微亮时,这几人终于尽了兴,恋恋不舍地从兆丰夜总会走了出来,准备回家。
当时,何天风的下属,原军统特务冯国桢走在最前面,何天风和陈明楚跟随其后,王天木走在最后。
这一行人刚刚走出兆丰夜总会,异变陡生,紧随他们身后的王天木的副官马河图,突然掏出手枪,射向何天风和陈明楚。何天风、陈明楚二人中枪倒地,冯国桢听到枪声后,立刻倒地装死。而何天风的保镖,在短暂的错愕后,马上掏枪回击。马河图也不恋战,迅速混入人群中,跳上汽车逃之夭夭。
汪曼云夫妇听了冯一先的这番叙述,顿时吓出了一身冷汗。汪曼云心中暗自庆幸昨晚没去百乐门找王天木等人,不然,他恐怕就见不到今天的太阳了。
汪曼云又想起,今天一早,他还没有睡醒,丁默邨就给汪曼云来电话,让他带汪伪特务顾继武、蔡洪田、凌宪文、黄香谷四人,赶到汪伪76号,说有重要的事情商议。
汪曼云于是猜测,丁默邨一早给自己打电话,很可能与昨晚何天风、陈明楚被刺一事有关,于是,汪曼云片刻不敢耽搁,先谢过冯一先,收拾妥当后,迅速赶到了汪伪76号。
刚到会议室门口,汪曼云就感受到了会议室里的紧张气氛,大家的目光都指向这次事件的关键人物王天木。
汪曼云迅速意识到,大家都在怀疑王天木。因为马河图是王天木的副官,他跟随王天木多年,二人感情如同兄弟,并且马河图与何天风、陈明楚二人素来也没有任何过节,因此,众人对这起枪击案的解释就是:马河图是奉王天木之命,刺杀何天风和陈明楚的。那么,王天木为什么要刺杀何天风和陈明楚呢?有可能是因为王天木与此二人有过节,也有可能是因为王天木是军统安排到汪伪76号的内线。总之,王天木是这起枪击案最大的嫌疑人。
王天木遭嫌疑被搁置
众人这样怀疑并非没有道理,如果王天木的副官马河图是擅自与军统局勾结,而王天木本人并不知情的话,那么马河图第一个刺杀的人应该是王天木,而不是何天风和陈明楚。那么,为什么马河图饶过王天木,只刺杀何天风与陈明楚呢?很显然内藏蹊跷。
当然,也有人猜测,王天木并没有和军统局和戴笠勾结,然而他却知道马河图与军统局私下勾结,却没有告发马河图,所以马河图才会对他手下留情。当然,这只是一小部分人的猜测,大部分人都认为,王天木是假投降真卧底,这起刺杀案件就是王天木指使他的副官马河图,对何天风、陈明楚等人下手的!
面对众人的质疑,王天木坚决否认自己知道马河图与军统局联系一事,也不承认自己是这起刺杀案件的主谋。
王天木的拒不承认,并没有打消众人对他的怀疑,还让李士群更加坚信,王天木与这件事有关联。因为这次玩乐,本就是王天木鼓动发起的,地点也是王天木挑选的,出了这样的事情,王天木自然罪不可逃。如果当天王天木没有鼓动众人出去玩乐,就不会发生这起刺杀案件,如果不是王天木选择转战兆丰夜总会,也许也不会发生这起刺杀案件。
放下汪曼云,再说汪伪76号。
在汪伪76号将王天木作为嫌疑人扣押和审问的过程中,还出了两个小插曲。
在审讯王天木期间,同为军统叛徒的林之江表现得特别激动。作为审讯人之一的林之江,曾经几度欲拔枪射杀王天木,都被丁默邨劝阻了。对于林之江为什么这样激动,没有人能解释清楚。笔者翻阅了很多资料,只有关于这一情节的叙述,却没有关于林之江为什么如此激动的官方解释。如果说林之江是军统局安插在汪伪76号内的卧底,那么林之江在“愤怒”之下,一时失去理智,将王天木杀掉,也倒是他应该做的事情,这样的做法,符合戴笠和陈恭澍的意愿。但如果林之江不是军统局的卧底,那么他如此愤怒,几度欲拔枪射杀王天木,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林之江和王天木的私人过节太多,林之江想趁此机会公报私仇!
这个小插曲之外,还有一个小插曲,那就是不管林之江为什么几度欲拔枪射杀王天木,林之江的举动都惹恼了一个人,那就是丁默邨。
王天木被汪伪76号扣押后,丁默邨一直力保王天木,因为王天木是他的亲信,在汪伪76号丁默邨派系和李士群派系针锋相对的态势下,丁默邨自然不肯让李士群斩杀自己的重要亲信王天木。
因此,丁默邨对一直认为是自己人的林之江,恼怒不已,他没想到,林之江居然会在这件事情上拆自己的台。对此,丁默邨猜想,自己派系中的不少人,可能都已经被李士群拉拢过去了。
再后来,由于在对王天木的处理方式上,李士群和丁默邨各执一词,所以案件一直没有进展,无奈之下,他们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那就是将王天木搁置不用,软禁起来了事。
直到1941年,王天木才被汪伪76号释放,王天木在出狱之后就不见了踪影,直到1949年,国民党逃往台湾时,才有人在一艘开往台湾的船上见到了王天木。
那么,话说回来,刺杀案件发生的当时,为什么马河图没有射杀王天木呢?难道是因为马河图跟随王天木时间久了,感情深厚,于是马河图不忍心结束这个大汉奸的生命吗?
事实上,马河图并非有意放过王天木,按照计划,王天木本也逃不掉被射杀的命运,然而幸运的是,在马河图开枪前,王天木忽然觉得肚子痛,就转身回夜总会上厕所去了。正是因为这样,王天木躲过了一劫。
当时,刚刚转身进入夜总会的王天木听到了枪声,出于本能,躲到了沙发背后,待到日本宪兵队赶到时,他才颤颤巍巍地从夜总会里走了出来。而此时,汪伪76号的特务们也赶到了夜总会,于是他们将王天木、冯国桢和王天木的保镖们都带回了汪伪76号,就夜总会枪击案一事进行审问。
再说那个刺杀何天风、陈明楚的马河图,他从沪西的兆丰夜总会逃走后,躲进了法租界。随后,陈恭澍派人将他秘密送到了重庆。到了重庆后,戴笠没有丝毫吝啬,大方地奖励了马河图10万元。
三个军统叛徒,两死一被送监狱,这样的结果,极大地纾解了戴笠心中积压的恶气,并且还让鼓舞了军统局的士气,让军统局众特务打击汪伪76号的兴致高涨。
打入汪伪76号的天才间谍侯建
加入中共特科的侯建
有的人天生就是当间谍的料,不用人指导就能自主学会各种间谍本领,如情报高手戴笠、奇女子郑如萍、海上谍才侯建、五重间谍袁殊。这些人都是天生的间谍高手,其中除了奇女子郑如萍服务于中统局外,戴笠、侯建与袁殊都服务于军统局。
侯建和袁殊,都是曾经受命于戴笠,潜伏在汪伪76号中的军统局的双料特工。
说起侯建,那就话长了,因为侯建是四重间谍,可谓当时最有“料”的特工之一。
侯建,其父是老同盟会会员侯晓岚。侯晓岚是孙中山的支持者和追随者,并且还曾经出资支持过孙中山革命。侯建的母亲袁殊兰是苏州的一位富家小姐,和国民党诸位高官来往密切。可以说,侯建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官二代、富二代。按照常理来说,他学成后加入国民党,成为国民党党内一名年轻有为、潜力非凡的军官是理所当然的,然而事实总和人们想象的有些偏差。侯建早年在日本留学,学习新闻学,当时,年轻的侯建梦想做一名报道时政新闻,一切从事实出发的新闻工作者。因此,侯建学成归国后,进入了自己喜欢的媒体行业,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工作后不久,侯建又觉得给别人打工,发表文章受到很多限制,便下定决心创建属于自己的《文学新闻》报。
侯建文如其人,文章犀利、有个性,评价时事往往一针见血。侯建的文章总是非常出彩,很快,侯建就被左翼文人团体所关注。后来,左翼文人潘梓年,将侯建的文章送到了中共特科的领导人潘汉年的面前。潘汉年看完侯建的文章,觉得侯建是可造之才,因此请潘梓年为他引见侯建。
1931年10月,通过潘梓年的牵桥搭线,侯建在上海静安寺一家咖啡馆与中国共产党成员潘汉年和王子春见面。谈话中,潘汉年表示:中国共产党看了侯建主办的《文学新闻》报,赞叹他是个人才,想邀请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打算安排他进入中共特科工作,如果侯建愿意加入中共特科,那么自己就是他的直属领导人。侯建听后,欣然同意。自此,侯建从一名纯粹的新闻工作者,变成了一名游走在危险边缘的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
1931年底,潘汉年交给侯建一个任务,让他想尽办法加入中统局,潜伏在国民党中统局中,为中国共产党提供有用的情报。这个任务对侯建来讲并不困难,很快,侯建在表兄的介绍下,结识了当时任国民党上海市社会局局长的吴醒亚。在吴醒亚的推荐下,侯建正式加入了中统局上海反共特工小组。侯建就此成为潜伏在国民党中统局的中国共产党中共特科的地下特工。那么,此时已经是双料间谍的侯建,后来又是怎么和军统局搭上关系的呢?
1935年,侯建被国民党逮捕,他的父母百般疏通,终于将他救了出来。出狱后,侯建觉得,以自己现在的状态,即使留在国内,想要开展中国共产党地下事业也是很困难的,因此他向中国共产党党组织提出,出国学习无线电通讯技术。中国共产党党组织经过商议后,批准了他的请求。就这样,侯建远赴英国留学,直到1937年,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始谈判,侯建才学成归国。回国后,侯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联系潘汉年,向他汇报自己这些年在英国的学习情况和收集到的情报。
这时候,侯建经过杜月笙推荐,认识了戴笠,当戴笠获知了侯建留学日本、英国的的经历,并了解到侯建所学为无线电通讯技术后,认识到侯建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而且杜月笙对戴笠说,如果戴笠能将侯建招揽进来,那么手下就多了一员足智多谋的大将。
戴笠听了杜月笙的意见,对侯建起了招揽之心。侯建得知戴笠要拉拢自己,立刻将此事告知潘汉年。潘汉年思量后,认为这是侯建打入军统局内部的好时机,建议侯建接受戴笠的招揽。
1937年9月,侯建成为军统局的一名骨干分子。
此时,除了潘汉年和侯建自己,谁也不知道他已经是身具三重间谍身份的中国共产党地下党员。
加入军统局后不久,侯建跟随戴笠去往香港,参加军统局的情报工作会议。到了香港后,侯建得知潘汉年也来到了香港,便想方设法与潘汉年取得了联系,向他报告了国民党中统局、军统局对日伪的暗战情况。
在侯建陪同戴笠在香港参加军统局情报工作会议期间,戴笠曾多次 对侯建进行考核,不仅对他所拥有的各种层面的知识进行了严格的考查,也对他的行动能力进行了严格的考核,最后,戴笠得出一个结论:正如杜月笙所说,侯建的才华和能力都十分出众。得此干将,戴笠大喜,对付汪伪76号特工总部的决心也大涨,不久,戴笠便在心中定下一计,决定让侯建担负起对付汪伪76号的重任。
军统情报工作会议结束的当天,戴笠秘密召见侯建,交给他一项绝密任务:想尽办法摧毁汪伪76号特工总部。
侯建被抓入汪伪76号,成为多重特工
接到戴笠的任务时,侯建的想法很简单,他认为摧毁汪伪76号,符合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一切以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为原则的思想,是一种抗日行为,他便接受了戴笠指派的这个任务。
侯建毕竟还是年轻,经验不足,他根本没有充分意识到这项任务的难度系数。当时,能够指导侯建行动的中共特科的有关领导人潘汉年已经离港,侯建也无法从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组织得到指导和支持。同时,侯建单纯地认为,戴笠手下的特工都与他一样,是坚定的革命者,却没想到这些人的意志、信仰、秉性都与他截然不同。
侯建接到戴笠的任务后,迅速回到了上海,专心研究摧毁汪伪76号特工总部的办法,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后,他把自己的最终计划交到了上海区区长王天木的手上。但是,让他想不到的是,自己的上司王天木竟然投靠了汪伪76号,而且很快就出卖了自己,把自己的计划书交给了汪伪76号特务组织,于是,侯建很快就被带入了汪伪76号的审讯室。
侯建被捕后,虽然受到了汪伪76号的审讯,却一直没有遭受酷刑,这是因为对如何处理侯建,李士群和丁默邨之间存在巨大的分歧。
李士群看到侯建策划的摧毁汪伪76号的计划后,深感震撼。如果此计划成功实施,汪伪76号特工总部一定会被炸毁。从这个计划书中,李士群看到了侯建的才华,心里生出“此人若能为我所用,何愁不能夺天下”的壮志雄心。因此,李士群主张利诱侯建,促使其加入汪伪76号。
而丁默邨看过侯建的计划书后则认为,侯建此人着实可恨,居然想出这样恶毒的办法摧毁汪伪76号特工总部,这简直是要让他们死无丧身之地啊,因此他坚持要将侯建用最残忍的方法杀死。
李士群和丁默邨就对侯建的处理上产生了分歧。
李士群劝丁默邨说:“侯建留学英国,精通无线电技术,还会多个国家的语言,日语和英语说得尤其好,如果把他拉到汪伪76号,会成为情报科的优秀人才。这样,我们在日本人面前,腰杆子能挺得更直!”
丁默邨对李士群的话充耳不闻,坚持要将侯建碎尸万段。
李士群和丁默邨谁也无法说服谁,无可奈何之下,他们只得找到周佛海,让他决定侯建究竟是死是留。周佛海给二人写了一张字条:“凡是可杀可不杀之人,都可不杀。”而侯建也正是因为周佛海的一句话,才得以保住性命。
随后,李士群为了拉拢侯建,特意把他带到家里。李士群把侯建带到家中后,遣退佣人,将妻子叶吉卿叫了过来。
原来,李士群夫妻二人,在服务于中国共产党期间就与侯建相识了,他早已知道,侯建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员。因此,李士群在汪伪76号见到侯建时,便以为侯建和他一样,是被国民党逮捕后,经受不住酷刑才叛变加入国民党的。基于此,李士群才认定侯建是个贪生怕死之徒。于是,为了让侯建为己所用,李士群主张诱降侯建,并对侯建许诺,只要他加入汪伪76号,就能既往不咎,不仅免其一死还将对他委以重任。
李士群把侯建领进家门后,以为侯建会感念自己的不杀之恩,接受他的诱降,然而没想到,侯建并不买账,侯建竟然这样对李士群说:“你之所以敢这么说,就是因为背后有日本人撑腰,我的后台比你李士群的后台还要硬!”
李士群见侯建很干脆地拒绝了自己的诱降,颇为恼火,他不明白侯建所说的“我的后台要比你李士群的后台还要硬”是什么意思。
为了证明所言非虚,侯建向李士群要求,允许自己打个电话。李士群听后犹豫不决,不知道侯建究竟想做什么。
此时,一直在一旁的叶吉卿走上前来,和李士群耳语了几句,李士群就上楼去了,上楼之前,对侯建说:“你只管打电话。”
侯建在叶吉卿面前拨通了电话,然后叶吉卿就在旁边听着,虽然侯建说的是日语,但叶吉卿多少也听懂了一些。
渐渐的,叶吉卿听出了电话里的玄机,借着侯建打电话的工夫,她上楼告诉李士群,侯建的电话是打给一个分量十足的日本官员的,他们得罪不起。
李士群之所以上楼,也是为了找来汪伪76的翻译,请翻译通过电话分机监听侯建的电话。
于是,李士群决定,先不为难侯建,将他先送到一个秘密的地方住下,然后从侯建的妻子入手,劝降侯建。
李士群在安顿好侯建后,让妻子叶吉卿与侯建的妻子取得了联系,告诉侯建的妻子侯建的下落已经明了,李士群正在想尽办法营救侯建。
侯建的电话究竟是打给谁呢,这个人竟然能让李士群如此投鼠忌器?
侯建的电话,打给了一个日本军官,这个分量十足的日本军官就是日本驻沪总领事馆副总领事岩井英一。岩井英一是活动在日本的老特工,虽然表面上他只是日本驻沪总领事馆的副总领事,然而实际上,连总领事馆的总领事都要卖他三分面子。
早在1933年,侯建便与岩井英一结识。当时,岩井英一在与侯建交谈过程中,一直对侯建的日语水平赞叹不已,还说侯建的日语水平已经可以到东京电台当播音员了,很多日本人都没有侯建说的这般字正腔圆。那时候,侯建已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明白结识一个在日本政府具有相当地位的人,对抗日战争的帮助有多大,因此他有意识讨好岩井英一,经常投其所好,邀请岩井英一去舞厅、酒店、夜总会等地休闲娱乐。
在侯建的刻意结交下,岩井英一很快将侯建当作自己的知交好友,并一直保持联系。
当岩井英一接到侯建的电话,得知自己的好友侯建有难,被日本政府的“傀儡”——汪伪政府的特务机关扣押,决定帮侯建一把。
没过两天,岩井英一亲自带着两名日本卫兵,来到汪伪76号特工总部,找到李士群,要求李士群马上释放侯建。
李士群哪敢不从,马上派人将侯建带到了岩井英一面前,岩井英一见到侯建,先请侯建上车,亲自帮侯建关好车门后,才从车身的另一侧上车。
侯建享受日本人的如此礼遇,让看到此景的汪伪76号的特务们目瞪口呆,羡慕不已;也让李士群暗自庆幸自己没对侯建动刑,而是好吃好喝地伺候着他,否则要是岩井英一看到伤痕累累的侯建,自己就算不死,恐怕也会被扒层皮。
岩井英一将侯建从汪伪76号中救出来了,自然也了解了侯建因何被汪伪76号拘禁。岩井英一也是个聪明人,赔本的买卖他不会做,因此在车上,他迫不及待地向侯建提出,让侯建在报纸上发表他和日本政府合作的声明。
侯建并不愿意这样做,因此侯建对岩井英一表示,这件事事关重大,他要考虑几天。岩井英一也算当侯建是朋友,没有强迫他马上答应,而是给他时间考虑。
侯建吸取这次任务失败的教训,在岩井英一离开后,想尽办法与潘汉年取得了联系,寻求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组织的帮助和支持。
不得不说侯建运气很好,恰巧此时,潘汉年正在上海,没几天,侯建就找到了潘汉年,把自己被抓进汪伪76号,到被岩井英一相救,再到岩井英一要求自己为日本政府服务的经过,详细汇报了一番。
潘汉年听了侯建的汇报后,感受到侯建坚定的革命意志。他告诉侯建,可以答应岩井英一的要求,并给戴笠写一封信,阐明自己加入汪伪76号的缘由以及请教进入敌人内部后自己该怎么做。潘汉年认为,戴笠此时一定也希望在汪伪76号以及日本政府里有一位有分量的自己人,因此,戴笠也必定会支持侯建答应岩井英一的要求。
侯建当着潘汉年的面,写了一封信给戴笠,信上详细叙述了自己的遭遇。不久,侯建收到了戴笠的回信,果不出潘汉年所料,戴笠同意侯建加入日本政府,成为一名“日本特工”。
因为岩井英一要求侯建公开加入日本政府,所以侯建就成了被摆在明面上的汉奸,也正是因为这样,侯建承受了许多不明真相的爱国人士和中国共产党员的唾骂。这些压力他都默默承受下来了,从来没有站出来为自己辩解过一次。侯建就这样,在中共特科的领导人潘汉年的指导下,把日本政府的情报悄悄地透露给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组织和国民党军统,在四大特工组织里小心谨慎地游走战斗了多年。
袁殊——中国共产党唯一的五重间谍
袁殊在中国共产党党员中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人,他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唯一一个拥有五重身份的间谍。他也是第一个提出“报告文学”这种概念的作家。许多人曾经说过袁殊如果不搞情报工作,而是专注于文学,一定能成为当时著名的作家。
话说回来,虽然袁殊与侯建同是多重间谍的身份,但二人成为多重间谍的原因却是不尽相同的。袁殊的间谍身份包括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军统、中统、青帮、日伪这五个方面,其中青帮的间谍身份是侯建所不具备的。袁殊加入中统、军统、青帮和日伪的过程其实与侯建有些相似,都是经由潘汉年同意的。
潘汉年这个人是个人物,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受中国共产党党中央委派,出任“中共特科”的领导人,专门负责情报工作和广大中国共产党员的保卫工作。由于他身具领导地下党员,与负责上层领导保卫工作的双重任务,因此要求他具有广泛的人脉和强大的社会背景。
听起来这个职位很难做,但潘汉年却能在隐秘和公开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活动中游刃有余,完成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工作。正是因为袁殊与侯建都从属于潘汉年,因此他们的背景如此相似也就不足为奇了。
言归正传,袁殊加入军统特工后,戴笠交给他两个重要任务,一个是寻找机会刺杀李士群;另一个是加强和日本之间的关系,套取中日和平的要求。
袁殊本来想先完成刺杀李士群的任务,但计划还没有完善,就与侯建一起被王天木出卖,因此刺杀李士群一事只能搁浅。袁殊为了继续革命工作,就对自己也非常熟识的岩井英一提出了“兴亚建国运动”的计划,并化名为严军光,发表了《兴亚建国论》。
在袁殊的《兴亚建国论》中,有这样一段:
日本与外国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之日,也就是我们亚洲民族复兴之日。日本废除不平等条约后,亚洲始见最初的独立国家。其他如中国、印度、波斯、阿富汗、阿拉伯、土耳其等各国,都不能算是独立的国家。只不过是欧洲各国支配分裂下的殖民地。在三十年前,日本也是欧洲一个殖民地,只是日本人民具有先见之明,知道民族国家兴隆衰歇的理由,立刻分歧和欧洲人斗争,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使日本成一个独立国家。自日本在东亚独立以来,全亚洲的各国家与各民族,便生出了一种新的希望。他们生出了一种信念:日本既能废除不平等条约而独立,他们当然也可以追从模仿,因此便产生了种种的独立运动,来解脱亚洲人的束缚,不做欧洲人的殖民地,要做亚洲的主人翁。像这种思想,就是三十年以来的思想,这种乐观的思想,与三十年我们全亚洲的民族思想非常不同。欧洲的文化、科学和工业都在进步,所以兵器精、兵力强。我们亚洲却别无所长,因此亚洲到底不能抵抗欧洲,到底不能从欧洲的压迫下解脱,大有永远做欧洲的奴隶的景况。这就是三十年前的悲观思想,然而日本废除不平等条约之后,日本就变成了一个独立的国家,和日本接近的民族与国家,当然大受影响。
(摘自严军光《兴亚建国论》中华民国二十八年十一月初版)
表面上看,袁殊发表的《兴亚建国论》是为日本说好话,为日本工作,而实际上袁殊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掩护他所拥有的中国共产党的秘密电台,让他能在日伪的监控下,用更灵活、更隐秘的方式将窃取到的机密情报发出去,以便中国共产党能够针对日伪的情报及时调整作战方针。
袁殊假意投日的举动不仅潘汉年知道,戴笠也是知道的。
袁殊成为日伪间谍后,奉戴笠的命令成立了秘密行动小组,目的是暗杀臭名昭著的汉奸以及惩办日本军人。而袁殊的情报首先报告给潘汉年,其次才选择性地报告给戴笠,毕竟在抗日战争时期,军统和中国共产党都为抗日而战斗,两大组织之间还是有共同利益的。
正是因为袁殊的情报,中国共产党和军统躲过了很多灾难,避免了巨大损失。
当年,潘汉年曾经伤感地说过一句话:大凡搞情报工作的人很少有好下场的。而袁殊的下场正好验证了潘汉年的这句话。
1945年日本政府无条件投降后,袁殊辞去伪教育厅的职位,被军统任命为忠义救国军新制别动队第五纵队指挥以及担任军统直属第三站站长,并被授予中将军衔,从这些来看,戴笠对袁殊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然而,戴笠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袁殊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名特工。
1946年初,袁殊不告而别去了解放区,这个结果让戴笠感觉像是被人扇了一大巴掌,恼羞成怒的他不仅抄了袁殊的家,还对袁殊下了通缉令。1958年,袁殊的妻子因为经受不住军统的恐吓与折磨,企图服药自杀,幸好被人及时救下,才保住了性命。后来,袁殊的妻子为了躲避军统的恐吓,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讯。当时,袁殊并不知道自己的出走,给家人带来巨大的灾难。
1987年,年迈的袁殊精神紊乱,身患重病,经常毫无所觉地号啕大哭,1987年11月26日,袁殊在北京病逝,被安葬在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
袁殊的一生,虽然历经磨难,但他是一名被人民永远铭记的抗日烈士,没有人能抹杀他在抗日战场上为中国革命做出的贡献,更没有人能抹杀他为民族独立、中国解放立下的汗马功劳。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