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统巧用反间计,日方猜疑李士群
日军偷袭珍珠港后,日本与美国的战斗拉开了帷幕,日军在美国战场上,一直与美国军队僵持不下。同时要兼顾中国战场和美国战场,应接不暇的日军在这两方战场上都渐呈败象,这样的局面,让那些投靠日军的汉奸开始忧心自己的前程,为了防止日本战败后,自己被国民政府制裁,一些汉奸开始与国民政府联络,请求国民政府给他们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这些汉奸的请求,对于国民政府来讲,无异于困了正好来了个枕头,蒋介石答应了一些汉奸的请求,允许他们反水,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一些贡献,以减轻他们的罪行。
再说李士群,他虽然也看出了日本的败象,但他并没有向国民政府示好。事实上,他也想像那些汉奸一样,向国民政府示好,但他明白,自己罪孽深重,即使向国民政府摇尾乞怜,军统局和中统局也不会接受他。他李士群残害了那么多的军统、中统特工,他与国民政府之间早就结下了血海深仇,根本没有化干戈为玉帛的可能。所以即便希望渺茫,李士群也只能寄希望于日本政府,祈求日本能在中日战争中取得胜利,这样,他李士群就能继续作威作福了。
在投靠日本的汉奸中,有两个人气焰十分嚣张,一个是周佛海,另一个就是李士群。虽然二人在汪伪政府的不同部门掌权,但为了在日本军方面前邀功,二人常常明争暗斗。本来二人势均力敌,但因为李士群手下有汪伪76号的一帮特务,所以李士群总是处于优势,而周佛海总是处于劣势,渐渐地,周佛海与李士群之间的积怨越来越深,这也为李士群的死,埋下了伏笔。
周佛海求得军统庇护后,戴笠提出,要周佛海协助制裁两个人,第一个是汪精卫,第二个就是让周佛海恨得咬牙切齿的李士群。
汪精卫身边的守卫力量太过严密,因此制裁汪精卫一事需从长计议。但李士群就不一样了,自从吴世宝抢劫了日本军方装载黄金的铁甲车之后,日本军方就对李士群生出了戒心。
戴笠与日本特务机关交恶已久,深知日本军方对待中国汉奸的态度:在日本人眼中,投靠他们的中国人只是他们的棋子,如果棋子脱离了他们的掌控,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将其抛弃。利用这一点,戴笠要求周佛海在日本军方有关官员面前挑拨离间日本军方和李士群之间的关系,让日本军方意识到李士群已经过于嚣张,并让日本军方认为,李士群已经脱离了他们的掌控。周佛海为了彰显李士群的嚣张,一次次在日本官员面前吹捧李士群。而这样的举动,却被李士群误认为是周佛海的退让和讨好。
其实,李士群不过是汪伪76号的特务头子,论职权,远远不如汪曼云、周佛海和梅思平等人,但他却从未将这些人放在眼里,李士群为何敢如此嚣张呢?其中的原因,在他和汪曼云的谈话中曾经不经意地泄露过。
当时,因吴世宝一事,汪曼云提醒李士群,如果李士群再不收敛锋芒,一定会招来更多的政敌,阻碍他的仕途发展,因此,汪曼云劝李士群韬光养晦。李士群见汪曼云如此真心劝告自己,内心十分感激,但是他却没有丝毫的收敛,反而对汪曼云说:“汪兄,你不用担心,就算是陈璧君、陈公博、周佛海等人都来找我麻烦,我也不怕。”
汪曼云见李士群语气轻松,便知自己是杞人忧天。见李士群口气如此狂妄,便打趣道:“难道你认为汪精卫会为了你,舍弃自己的夫人陈璧君吗?”
李士群摇摇头,神秘地一笑,说道:“汪兄此言差矣。你别看汪精卫是国家元首,但是除了咱们和日本军方,根本没有人承认他是国家元首。如果不是日本政府给他撑腰,他又算是什么呢。即便他是国家元首,但在他之上,还有日本政府这个‘太上皇’,所以只要我有日本政府撑腰,我没有什么好畏惧的。”
听到此处,读者是不是要问,为什么日本政府要给李士群撑腰?这要从汪伪76号的归属问题说起。
曾经,丁默邨和李士群为了警政部长一职争执不下,丁默邨宁可把警政部长的位置让给已经忙得不可开交的周佛海,都不愿意交给李士群,导致李士群与丁默邨的关系愈发恶化。后来,李士群咽不下这口气,就找到了日本政府,声称自己宁死也不愿再回汪伪76号。日本政府问其原因,李士群大诉苦水,说自己的工作性质让百姓厌恶,让国民政府厌恶,就连南京的汪精卫政府也只支持丁默邨,不支持自己,自己还有什么干劲。日本政府很清楚,汪伪76号的实权,其实都在李士群手里,所以为了安抚李士群,日本政府就与李士群订了一个君子协定,即日本政府在政治方面尽力支持李士群。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协定,李士群才敢如此嚣张,不再惧怕任何人。
汪曼云对此事也有些了解,然而他提醒李士群:“你不怕日本政府只是说说而已吗?”
李士群得意地回答:“日本政府毕竟还要靠我为他们铲除异己,在我还有利用价值时,他们肯定会支持我的。再说,清乡工作也证明我与日本政府的协议确实有效。当时,汪精卫准备将清乡工作交给罗君强去做,我便对日本特高课课长说汪伪76号更适合清乡工作,日本政府就将清乡工作从罗君强手中接了过来,交到了我的手上。”
然而汪曼云依然为李士群感到忧心,他劝李士群一定要少树政敌。
李士群听后只是微微一笑,却不在意。
然而清乡工作结束后,日本政府却对李士群非常不满,日本政府发现,在清乡活动期间,李士群将日本宪兵队通缉的余祥琴秘密送往了重庆,这让日本政府愈发觉得,李士群已经逐渐脱离了自己的掌控。为了避免日后出现麻烦,日本政府有意铲除李士群。
就在周佛海为了继续挑拨李士群与日本政府的关系而绞尽脑汁之时,周佛海竟然发觉,日本政府竟在暗地里,悄悄地削弱李士群以及汪伪76号的势力。周佛海敏锐地察觉到,日本政府要对李士群下手了。周佛海有意推波助澜,便假心假意地对汪曼云说:“曼云,你见到李士群后,千万劝他不要再乱来了,收敛一点,否则日本政府恐怕就要收拾他了。”对于周佛海的这番话语,汪曼云很是疑惑,毕竟谁都知道,周佛海和李士群一向面和心不和。见汪曼云一脸疑惑,周佛海连忙解释,虽然自己和李士群有私人恩怨,但他们毕竟都是汉奸,也算是一条船上的人,日本政府要置李士群于死地,他自然不能坐视不管。
虽然汪曼云怀疑周佛海另有所图,但周佛海的话却确实在理,因此,汪曼云便将周佛海的话转述给了李士群。
不出周佛海所料,李士群对周佛海的劝告不屑一顾,甚至认为这是周佛海的诡计,想挑拨他和日本政府之间的关系。
于是,李士群毫无收敛,继续带着汪伪76号的特务为非作歹。
一张牛肉饼,要了李士群的小命
李士群的嚣张,使得他频频树敌,然而他的张狂,却让日本政府的有关官员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他们认为,照这样的态势发展,即使他们不杀死李士群,也会有人动手除掉得意忘形的李士群。
1942年,李士群的后台老板,日本特高课课长晴气庆胤被调回了日本,柴山中将接替了晴气庆胤在中国的职位。柴山中将接任后发现,李士群对他的命令经常阳奉阴违。面对不听话的李士群,柴山中将产生了除掉李士群的想法。
柴山中将曾经命令日本特务机构的特务,伪装成军统特工,去行刺李士群,但李士群家中防备森严,他们没能得手。
最后,柴山中将决定用下毒的办法杀死李士群。
1943年9月6日,冈村少佐邀请李士群到家里做客。李士群深知自己树敌众多,唯恐有人暗中加害自己,因此一直很少赴宴。然而此次,日本少佐设宴邀请,他难以推辞,便硬着头皮来到了冈村的家里。
到了冈村少佐家中,李士群见汪伪政府的官员熊剑东、夏仲明二人都在,心里才稍稍松了一口气,不过李士群依然没有放松警惕。
落座后,冈村少佐的太太将一道道日本风味菜肴端上了桌子,冈村少佐热情地请大家品尝太太做的菜肴,并不停地吹嘘自己的太太手艺绝佳,并说,等会儿一定要让大家尝尝夫人的拿手绝活——美味牛肉饼。
席间,特工头子李士群非常谨慎,他一边笑着和大家谈话,一边观察别人都吃了哪些菜。李士群在夹菜时,只夹那些别人尝过的菜肴,而且每道菜都只是尝尝而已,绝不肯多吃一口。
最后,冈村少佐的太太端上了一碟牛肉饼。冈村少佐特意接过这碟牛肉饼,双手端起,亲自放在了李士群面前,并对李士群说:“李先生,你是今晚的贵客,我特意让夫人做了这道拿手菜,请你品尝,日后,大日本帝国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倚仗李君来完成。”
冈村少佐的话虽然听着十分受用,但牛肉饼只有一碟,这让李士群心里起疑。他不敢贸然吃下这碟牛肉饼,因此,笑着将牛肉饼推到了熊剑东面前,说:“我一直非常敬佩熊先生,您的身份比我尊贵得多,所以这盘牛肉饼,理应您来品尝。”熊剑东自然也不肯吃,便又将牛肉饼推到了李士群面前,笑着说:“哪里哪里,今天李部长可是冈村先生的贵客,这是冈村夫人专门为李部长做的,我绝不敢率先品尝啊。”
李士群刚想继续推辞,就见冈村夫人又端上来三碟牛肉饼,分别放在了冈村、熊剑东和夏仲明面前。
冈村少佐这才解释道:“日本招待贵客以单数为敬,今天咱们席上一共有四个人,所以我的夫人才将这四碟牛肉饼分为一、三,两次上席,以此来表示众位都是我冈村的贵客。如果你给日本人送礼,也是以单数为敬,即便你只送一件,我们日本人都会非常高兴,但要是你送双数的礼物,我们就会非常不高兴,认为你不重视我们,说不定还会因此跟你断绝来往呢。”
李士群对于日本送礼讲究单数的习俗也早有耳闻,听到冈村这么一解释,也就放松了警惕。看到其他三人将牛肉饼吃得干干净净后,李士群不再多虑,将面前的牛肉饼吃掉了近三分之一。在冈村劝说李士群吃掉剩下的牛肉饼时,李士群以自己身体不适,胃口不佳为由拒绝了。
酒足饭饱后,冈村和李士群等人坐下聊天。
那晚,直到晚上10点,冈村才意犹未尽地结束了这次饭局。
然而,李士群回到家后,思来想去,还是心中不安,便直奔卫生间,把手伸进喉咙,企图将在冈村家吃的食物全都吐出来,但因为间隔时间太长,他什么都没有吐出来。
两天后,李士群忽然感到身体不适,先是腹痛难忍,随后又吐又泻,症状像是得了霍乱。
叶吉卿将李士群送进医院抢救,经过检查,医生发现,李士群体内有一种名为阿米巴菌的病毒。这种病毒一旦进入人体,便会以每11分钟繁殖一倍的速度进行繁殖。最恐怖的是,在这种病毒繁殖时,携带病毒的人不会有任何感觉。而三十六小时以后,阿米巴菌的繁殖达到饱和,无法在人体内继续繁殖下去,于是各种病症就会突然爆发,此时,携带病毒之人便已无药可救。而且这种病毒十分霸道,它爆发后,会将人体内所有的水分,通过吐泻的方式排除殆尽,携带了这种病毒的人,注定无药可救,最后,只能在煎熬中等待死亡,死亡过程非常痛苦。
李士群夫妇还从医生那里得知,这种病毒,是日本军方研制出来的,并且目前,只有日本军方才拥有这种病毒活菌。
李士群和叶吉卿听后,当即明白,这次,李士群是栽在了冈村少佐的手里,李士群在感叹“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同时,交代叶吉卿,自己死后,叶吉卿一定要带着孩子,尽快离开上海。
李士群死后,叶吉卿向汪精卫提出了四个要求:首先,她认为李士群是为国捐躯,因此希望汪精卫能够将李士群“国葬”;其次,叶吉卿要求汪精卫派汪伪政府的重量级人物前往苏州至祭;第三,叶吉卿要求汪精卫送已故的李士群一件纪念品作为陪葬;最后,叶吉卿要求汪精卫亲自为李士群题写墓碑。
除了国葬被汪精卫改为“公葬”外,叶吉卿其他的要求,汪精卫都照做了。
李士群下葬当晚,日本宪兵队的有关官员和叶吉卿、汪精卫以及汪伪76号的几名大汉奸,都在李士群的家中凭悼李士群,当日本宪兵队的有关官员听说,有人认为李士群是被日本官员下毒害死的,这几名日本宪兵队的官员愤怒不已,他们叫嚷这是国民政府制造的谣言,意在栽赃陷害日本官员。
后来,为了澄清所谓的事实,日本宪兵队开始着手调查李士群中毒一事。
几日后,日本官方公布调查结果:李士群的妻子和人通奸,担心被李士群发现,因此与奸夫一起,合谋将李士群毒死了。
叶吉卿见日本官方不仅不承认下毒害死李士群一事,居然还倒打一耙,将自己的丑事公诸于众,叶吉卿一时间又羞又怒,却无力反驳,只能到汪精卫面前去号啕大哭。
日本官方还表示:他们还会继续调查此事,但因此事有损李士群的颜面,所以望知情人不要声张。日本官方还知会叶吉卿,表示对叶吉卿所犯的错误,他们可以原谅,但前提是不允许任何人造谣,不允许任何人声称是日本宪兵队的官员毒害了李士群。
数日后,日本官员拿着一张声明,找到了汪精卫和叶吉卿。声明中强调,李士群是因病身亡,日本官员要求汪精卫、叶吉卿等人在声明上签名,并向汪精卫和叶吉卿保证,只要他们签了名,日本政府就不再追究此事。
汪精卫因害怕日本政府将什么莫须有的罪名安在自己头上,选择明哲保身,在声明上签了字。汪精卫和其他汉奸,为了讨好日本政府,竟然还劝叶吉卿在声明上签字。叶吉卿见此情形,明白自己再说什么也没用了,便边哭边在声明上签了字。
这个结局,可谓是“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最好诠释。李士群不遗余力地为日本政府卖命,结果却落得个命丧黄泉,众叛亲离的下场,虽然可怜,但却是他自作自受,罪有应得!
万里浪被枪决,最终死不见尸
李士群死后,万里浪接任了汪伪政府政治保卫局局长一职,重权在握,掌控汪伪76号。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万里浪没了日本政府做靠山,便找到了军统局老特务毛森,请他为自己与戴笠牵线搭桥,万里浪表示,自己愿意戴罪立功,服务于军统局,只求免除一死。
在日本无条件投降时,军统局、中统局的特务们,就接到了国民政府关于接受投降的日伪特务的有关指示,即安抚前来投降的日伪特务和大小汉奸,监视他们的行动,随时等待抓捕命令,抓捕这些投降的日伪特务和大小汉奸。因此,万里浪找到毛森时,毛森并没有立即抓捕他,而是要求他待在家里,闭门思过。后来,毛森还向万里浪转达了戴笠的回复,即如有适当机会,便让万里浪戴罪立功,将功补过。
万里浪听闻戴笠愿意让自己将功补过,便认为国民政府已经原谅了自己的汉奸行径,自己已无性命之忧,便安心待在家中,等待毛森的指令。而在之后的军统肃奸行动中,万里浪为了将功补过,也的确为军统锄奸提供了不少有用的情报。
然而,万里浪真的能将功补过吗?国民政府会这样轻易地放过出卖国家、残害同胞的汉奸万里浪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而且即便国民政府答应饶恕万里浪,人民也不会答应。
1946年8月15日下午3时,万里浪被拉到江湾刑场,与其他15个汉奸一起被军统局枪决了。
在执行枪决的过程中,还有这样一个小插曲。
当时,在负责押送万里浪的军统特工中,有一位是万里浪的老相识,军统特别行动队的特工魏桂龙。
魏桂龙与万里浪结怨很深,由于种种原因,他对万里浪恨之入骨,恨不得将万里浪碎尸万段。在万里浪被军统局抓捕之后,魏桂龙从犯人名册中看到了万里浪的名字,就打听清楚万里浪被关押的地点,然后就来到了关押万里浪的房间。
在见到万里浪后,魏桂龙情绪十分激动,他大声质问万里浪:“万里浪,你还认识我吗?”
万里浪闻声,抬头看了魏桂龙一眼,便低下了头。
后来,魏桂龙痛斥了万里浪很久,却还觉得难解心头的恨意,于是,魏桂龙向军统局军法处处长申请,要求由自己来实施对万里浪的枪决。军法处处长在了解魏桂龙和万里浪的恩怨后,批准了魏桂龙的申请。
1946年8月15日,行刑前,魏桂龙和曾经被万里浪迫害的军统特工的家属们,一起准备了很多香火,在刑场上祭奠了被万里浪害死的亲人们。
随后,魏桂龙将万里浪绑在了柱子上,恶狠狠地对万里浪说:“你曾经扎我一刀,如今,我还你一枪。”
后来,魏桂龙朝万里浪连开数枪,枪枪打中万里浪,却又枪枪都避开万里浪的致命部位,身中数枪的万里浪,因为疼痛颤抖不已,一旁围观的曾经被万里浪迫害的军统特工们的家属都连连拍手叫好,最后,魏桂龙朝万里浪的头部开了一枪,万里浪才一命呜呼。
万里浪死后第三天,万里浪的妻子找到毛森,哭哭啼啼地说万里浪的尸体被人掉包了。原来,在万里浪死后第二天,她接到通知,通知她去江湾领取万里浪的尸棺,但在她将万里浪的尸棺运到殡仪馆后,开棺验尸,却发现里面的尸体,并不是万里浪本人的尸体。
在来找毛森之前,万里浪的妻子也找过负责装殓尸体的有关人员,询问他们是否有可能装错了尸体,但这些人都说不可能,并且声称当天行刑完毕,他们就将尸体入棺了,为了确保不出错,他们最后还特意核对了一遍。
事实上,入错棺的可能性非常大,当天处决的16人,全都是汉奸,负责装殓的人员都是军统局的特工,他们对这些汉奸恨之入骨,所以在为其装棺时,根本不会多认真。在这些装殓人员看来,这些该死的汉奸,死后能有一口棺木容身,已经算是军统局法外开恩,因此根本不会有人去认真核实有没有装错,在仓促中弄错人,也算是很正常的。
那么,棺中的人既然不是万里浪的尸体,那么万里浪的尸体又在哪里呢?
为了找到万里浪的尸体,万里浪的妻子接受了一位军统局行刑人员的建议,到与万里浪一同被枪决的其他15名汉奸家中挨个询问。但因为已经时隔数日,许多家属已经将尸体下葬或是火化,所以根本无从查清。并且,当万里浪的妻子请他们去辨认一下,装着并不是万里浪的尸体的万里浪的棺材里,装的死人是不是他们的亲人时,这些家属也都不愿意去,他们生怕又生出事端来,毕竟他们死亡的家属是汉奸,他们也怕再殃及自己。
后来,经过万里浪的妻子再三劝说,一家原棺土葬的家属终于愿意去殡仪馆辨认。巧合的是,棺材里躺的死人,居然就是他们的亲人。于是,这家人便将这口棺材抬走了,把已经下葬的那口棺材交给了万里浪的妻子。万里浪的妻子开棺验尸,却发现棺材里的尸体已经腐烂,根本看不清尸体的容貌特征了。面对这具看不出容貌的身体,万里浪的妻子坚称这不是她的丈夫万里浪,并表示要继续寻找丈夫的尸体。见万里浪的妻子还要寻找万里浪的尸首,军统局的有关特务便劝她:别再找了,即使你再找到一具尸体,看到的也是腐烂发臭的尸体了。后来,经过大家的百般劝说,万里浪的妻子决定不再继续寻找万里浪的尸首,把这副棺材里的尸首当作万里浪的尸体,草草地下了葬。
直至今日,万里浪的尸首身在何处依然是个谜,这死不见尸的下场,正是万里浪作恶多端应得的报应!
贪看湖上风景,丁默邨命丧黄泉
李士群死后,丁默邨也没能再次接手汪伪76号,他被汪精卫流放到汪伪政府一个没有多少油水的官位上,在汪伪政府里混起了日子,此时的丁默邨,已经不再是那个一心争权夺势的丁默邨了,与李士群争夺汪伪76号控制权的过程中,丁默邨逐渐厌倦了官场上的钩心斗角,在一个没有多少纷争的平淡职位上,过平淡的日子,倒也合丁默邨的心意。然而好景不长,1944年11月10日,汪精卫因病在日本去世,消息传来,丁默邨傻眼了,分析了形势,认为是该为自己寻找退路的时候了。
1945年初,丁默邨千方百计地与军统局的戴笠和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取得了联系,对他们表达了自己想要戴罪立功的意愿,并信誓旦旦地保证,自己能将浙江以原貌归还国民政府,绝对不会让浙江落到中国共产党的手中。
当时,国民政府唯恐浙江落到中国共产党的手中,因此,在丁默邨信誓旦旦的保证后,戴笠率先回复了丁默邨。戴笠安抚丁默邨,要他不要担心自己的前途,并请他维护好浙江地区的治安,防止中国共产党扰乱浙江地区的安定。紧接着,中统局的陈立夫也回复了丁默邨,陈立夫的回复,可以用六个字概括:行不行,看表现。陈立夫承诺,如果丁默邨表现良好,他就会将丁默邨的表现转告蒋介石,以此来减免丁默邨所应受到的刑罚。
丁默邨得到戴笠和陈立夫二人的回复后很是高兴,马上按照戴笠的指令行事,以“浙江省军委员”的身份,率领部队“剿匪”,将占领浙江一半面积的中国共产党的部队驱逐出了浙江,为国民政府顺利接收浙江奠定了基础。
1946年,就在丁默邨以为已经抱上了军统局和中统局的大腿,再无后顾之忧时,戴笠乘坐的飞机撞到了岱山上,戴笠就此身亡。随后,国民政府将丁默邨软禁在了重庆白公馆,后来,又决定将丁默邨押解到南京。
丁默邨听闻国民政府要将自己押解到南京,心中焦灼,连忙叫妻子去请旧友,国民政府的要员赵冰谷帮忙周旋。丁默邨的妻子还没有去找赵冰谷,赵冰谷就不请自来了。
赵冰谷一进门就说道:“丁兄,我听说国民政府要将你押送到南京,这事有玄机啊。”
丁默邨听后垂头丧气,叹息一声说:“不瞒你说,我也觉得此事不妙。我本想让妻子去找你帮忙呢。你在国民政府里认识的人多,看看能不能帮我疏通一下,不要让我去南京,就软禁在重庆这里。”
赵冰谷闻言,马上拍着自己的胸脯表示,会竭尽全力为丁默邨解决这件事情。赵冰谷的慨然应允,让丁默邨和他的妻子赵慧敏感动不已。为了表示感谢,丁默邨将自己多年来搜刮的钱财全部送给了赵冰谷。赵慧敏担心这些钱不够用,还将自己的私房钱和首饰拿出来,交给了赵冰谷,请赵冰谷一定要尽力为丁默邨疏通。
赵冰谷看丁默邨夫妇如此大方,心里乐不可支,表面上却不动声色,他还向丁默邨保证,自己一定会帮忙保住丁默邨的性命。
此时的丁默邨,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赵冰谷身上,全然不知他的这个知交好友,其实是在趁火打劫。赵冰谷此番前来,只是想以疏通关系为由,私吞丁默邨的家产,并无解救丁默邨之意。
1946年9月25日,国民政府首都高等法院开庭审理了丁默邨一案,在法庭上,丁默邨为求自保百般辩解,甚至还搬出了自己和陈立夫、戴笠的约定,将自己为国民政府顺利接收浙江地区所做的事情,作为功劳陈诉出来,并在法庭上忏悔,检讨自己当初卖国投敌的行为,把自己主动加入汪伪76号说成是受日本人和李士群的胁迫。丁默邨企图将自己说成受害者,以博得法官对自己的同情,以期免除自己的死刑。
丁默邨的这些辩解,并没有改变国民政府对他的态度。虽然国民政府承认丁默邨确实有功,但是功不抵过,他的这些功劳,不足以抵销他在抗日战争时期犯下的过错。
事实上,国民政府对丁默邨已经算是优待了。日本政府无条件投降后,国民政府肃奸的态度十分坚定,汉奸被判处死刑后,大多在十天左右就执行枪决,即使有个别延后现象,也不会超过一个月。但是对待丁默邨就不一样,自1946年9月,丁默邨一案第一次开庭,到1947年2月8日,以汉奸罪的罪名判处丁默邨死刑,再到1947年7月5日,正式处死丁默邨,期间经历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这与国民政府平日里快捷而迅速的锄奸作风完全不符,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国民政府最初并没有打算处死丁默邨,那为何后来,国民政府还是决定枪决丁默邨呢?
对此,国民党中统大佬陈立夫在他的回忆录《成败之鉴——陈立夫回忆录》中做了详细的记录。
陈立夫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这样写道:
丁默邨本来可以不死的,但有一天他生病,从狱中保出去看医生,从南京拘留所出来,便顺便游览了玄武湖……这个消息被蒋委员长看到以后,蒋委员长很生气地说:“生病怎能游玄武湖呢?应予枪毙!”
(摘自正中书局1994年6月版《成败之鉴——陈立夫回忆录》 作者陈立夫)
表面上看,丁默邨是因为游玄武湖丧命,但与其说丁默邨因贪看湖上风光误送性命,不如说是蒋介石借题发挥。毕竟丁默邨有病是事实,他患有肺病,身体羸弱,最后那段时间,似乎一阵风吹过来,就能将他吹倒,因此国民政府才同意了他保外就医的申请。丁默邨被关押在监狱里有一段时间了,出来之后,贪恋外面的风光,也是人之常情,想来这些蒋介石不会不知道,可他偏偏就是用这样拙劣的借口,下令枪决丁默邨。如果丁默邨知道自己会因为贪看玄武湖的风光而断送性命,不知道他还会不会选择保外就医?
当然,不管丁默邨是因何种理由被判处死刑的,总之,这个外号“丁屠夫”,让“婴儿见之都不敢出声的恐怖分子”,终于为他犯下的滔天罪行买了单,被国民政府枪决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