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做事枕边书-做一个讲诚信的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诚实,是一种力量。

    诚实是一个人走向人生顶峰时所自然呈现的坦诚,是一种坚韧的力量。

    齐白石70多岁的时候,对人说:“我才知道,自己不会画画。”人们齐声称赞老人的谦逊。老画家说,我真的不会画画。

    巴金也曾经说过:我不会写作……闻者惊诧不已,巴金不会写谁还会写呢?

    牛顿也说过:宇宙的秘密面前,我只是个在海边拾拣贝壳的儿童。

    爱因斯坦被推举担任以色列首届总统,被谢辞。他说:我只适合从事与物理学相关的一些工作。

    这些高明人士的嘉言懿行,以往都被当作谦逊的美德加以赞扬。其实,真正的谜底是在于他们的坦诚、真实。

    在缺少力量的人的眼里,往往离不开虚假,像没有力量走路的人离不开拐杖那样。

    诚实是一种力量,一种美的力量。

    和诚实的人打交道,令人心仪。他们的平静以及坦白,初听起来有一点意外。突如其来的真话甚至像假话。

    诚实的人常常谈笑从容,他们的眼睛和口气使你无法怀疑他们话语的真实。他们可以坦诚地谈论自己的出身、处境和对事情的看法,使你感到所谓荣辱进退、尊卑显隐之间,有一个大的道理的存在。掌握这一道理的人敢以真面目示人,这样的人让人感到踏实牢靠。

    诚实的人同时是得大自在、占大便宜的人。他们比诡诈的人更放松,因而更有智力。他们没羁绊,也不设防,也不需要借助更多的辞令、表情来解释自己。诚实的人把真话像石头一样卸到了别人的怀里,自己反得轻松。

    千万别当“隐形人”

    现代人最难的处世原则是“诚实”,不只对他人诚实,也要对自己诚实。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送玫瑰花给别人的人,自己手中常留有余香,多计较一点,你便多失去一点,不如诚以待人,诚以待己,这才是人生旅程中最美好的一种报酬方式。

    有这样一个故事也许能够给我们很多的启发:

    一年一度的丰年祭即将来临,由于今年的收成特别好,因此村长决定要隆重举办,大肆庆祝一番,以祈求来年的丰收。

    为了使庆典更加隆重热闹,村长在空地上摆了一个大得可以容纳十几个人的酒缸,要求每一户人家贡献一壶自己酿制的小米酒,好让大家有喝不完的酒,可以把酒言欢,狂欢到天明。

    庆典开始前,每一户人家都郑重其事地把自己带来的酒倒入大酒缸中,很快,大酒缸就被装满了,然后大家围着酒缸跳舞歌唱,好不快乐。

    到了庆典即将落幕时,村长带领众人伏地谢天,感谢上天的恩德,并舀起酒缸里的酒,人手一杯。

    待村长念完一段酬神的祝祷文之后,大家纷纷举杯向天,然后一饮而尽,没想到酒还没喝完,大伙儿的脸色就全变了,每个人皆面有愧色,你看我,我看你,面面相觑,良久说不出一句话来。

    原来,每户人家所提供的酒壶里装的都不是酒,而是清水而已。

    每个人都以为在这么一大缸酒之中,用区区一壶清水充数是不会被发现的,于是大酒缸里装的都是水,没有一滴酒,令原本欢乐无比的丰年祭尴尬地收场。

    富兰克林曾说:“平凡人最大的缺点,是常常觉得自己比别人高明。”

    正因为大家都有这种缺点,于是每个人都抱着投机取巧的心态,大家尔虞我诈,到最后聪明反被聪明误。

    做人无信不立。

    做人无信不立,别人也许不小心吃了你一次亏,却不表示他会继续吃一百次亏。

    果菜外销一向是中国庞大的外汇收入来源,大市场一天的成交量可达上亿人民币,在国际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几年前,流行起养生风,人们开始喜欢吃绿色蔬菜。由于中国的气候环境特别适合培育山野菜,因而所种出的山野菜十分新鲜甘甜,利润丰厚且供不应求,是农民的重要生财之道。

    麻烦的是,山野菜的最佳收成时间只有十天左右,采收完毕之后,还要摊在阴凉处晾晒一天,隔天翻面再晒一天,把水分充分蒸发。如此一来,主妇们买回去之后,只需要再用冷水浸泡一下,就可以吃到又鲜嫩又青脆的山野菜了。

    但是种山野菜的农地有限,步骤又繁琐,一些农民于是开始想办法增加山野菜的收成,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长到了适当的大小就采集下来。而且,为了省去晾晒的时间,干脆直接放在炉子上烘烤,不到两个小时便干透了。

    这些赶工出来的山野菜,外表看来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食用时,不管在水里浸泡多久,还是一样地又老又硬,难以下咽。

    经销商纷纷提出抗议,可是这些农民还是屡劝不听,商人只好对山野菜进行全面封杀。

    最后,这些农民投机取巧的行为不但没有增加收益,反而换来了一堆卖不出去,又食不下咽的山野菜。

    当你认为自己很聪明的时候,请记得别人也不会是笨蛋。

    对人诚信也就等于让自己好过,投机取巧或许能得到眼前的小利,却将失去更重要的信誉和大利。

    人活在世上不只一天,而是一生,该担心的也不只是明天,还有往后的许多年,与其今天好过,不如将来日日都好过。

    会做人,比会打仗重要。

    三国时代,征战连年。有一回,蜀、魏两军于祁山对峙,诸葛亮所率领的蜀军只有十多万,而魏国的司马懿却率有精兵三十余万。

    两军交锋时,蜀军原本就势单力薄,偏偏在这紧急关头,军中又有一万人因兵期将到,必须退役还乡,一下子少了许多兵力,对蜀军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然而,服役期满的老兵也都归心似箭,忧心大战将即,可能有家归不得。两相权衡之下,将士们向诸葛亮建议,让老兵延长服役一个月,待大战结束后再还乡。

    这似乎是最好的办法了,但是诸葛亮却断然地否决道:“治国治军必须以信为本,老兵们已为国鞠躬尽瘁,家中父母妻儿望眼欲穿,我怎能因为一时的需要而失信于军,失信于民呢?”于是下令所有服役期满的老兵速速返乡。

    老兵们接获消息,感动不已,个个热泪盈眶,想到如果自己就这么走了,岂不是弃同胞和家国于不顾?

    丞相有恩,军民也当有义,此时正是用人之际,于是,老兵们决定上下一心,打赢最后一场战争再走。

    老兵的拔刀相助,大大振奋了其他在役的士兵,大家奋勇杀敌,士气高昂,抱着必胜的决心,蜀军在诸葛亮的领导下势如破竹,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与其说诸葛亮神机妙算,不如说他以诚待人,贯彻始终,因此深得军心,是为一代名帅。

    越在紧急的时刻,越能看出一个人的品德。最大的考验往往不是来自外界,而是取决于自己;最重要的评价也不是别人怎么说,而是如何面对自己的良心。

    处困厄而不改其志者,他的志向不会朝楚暮秦、随风转舵,他的成就自然也非一时一刻,而是细水长流、源源不绝。

    要守信用,也要懂得变通。

    有一位老人临死前,将他的律师、医生和牧师全叫到床前,并分送给每个人一个装有两万五千美元现金的信封。

    老人希望自己死后,他们能遵照自己的交代,将这些钱放到棺木里,让他能有足够的钱长眠于天堂。

    不久之后,老人便去世了。

    在入殓的过程中,律师、医生和牧师都将信封放在老人的棺材中,并祝他们的委托人能够安息。

    几个月之后,这三个人在一场宴会中相遇。

    牧师一脸歉疚地说,在他的信封里,其实只放了一千美元,他认为与其全部浪费在棺材里,不如将其中一部分捐给福利机构。

    医生被牧师的诚实深深地打动,也供出了自己把钱捐给一个医疗慈善机构,信封里只装了八百美元。他也认为,与其把钱无谓地浪费掉,还不如用在其他有意义的事情上。

    这时,律师却对他们的作为,露出不以为然的表情。

    他慢条斯理地说道:“无疑,我是惟一对死去的老朋友最守信用的人,我必须让你们知道,我真的在信封里放入了全部的金额,因为我在这个信封中,放了一张面额两万五千美元,写了我的大名的私人支票。”

    非常有意思的小故事,谁才是真正信守诺言的人呢?

    律师把金钱放进自己的口袋,并把两万五千美元以支票取代,毫无疑问的,他才是最聪明,也是最守信用的人,因为,他“真的”一点也没有违背对朋友的承诺。

    这是一个简单的价值认定,对一个临死老人的请托,“数字的完整”才是他所要的,所以,当牧师与医生各取所需地把金钱挪用时,他们便已违背了承诺,因为数字已经不完整了。

    他们应该像律师一样,把钱全数交给福利机构,并开立一张两万五千美元的支票以告慰死者!

    也许有人对律师将金钱据为己有的行径不能认同,不过在“金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既要遵守对生者的承诺,也要让他的遗愿更具意义的完成。

    对律师而言,他的价值认定就在这一念之间,虽然做法或许有瑕疵,却也没什么大错!

    不要亵渎你的诺言。

    有一天早上,曾子的老婆到市集买东西,带在身边的儿子要妈妈买熏猪肉吃,并为此哭闹不休。

    街上的人很多,大家都好奇地看着这对母子,曾子的老婆觉得难为情,为了安抚儿子的情绪,便哄着他说:“别哭了,你先回去,等会儿我回到家里,再杀猪给你吃。”

    孩子听到有肉可吃,便止住了哭声,乖乖地回家去了。

    当曾子的老婆从市集回来,一踏进家门时,便听见猪的嚎叫声,没想到曾子正准备动手杀猪。

    曾妻连忙制止他说:“相公,你为何要杀猪?”

    曾子说:“你不是答应儿子要杀猪吗?”

    曾妻连忙挥挥手说:“唉呀,我只不过是哄哄他。”

    曾子听了老婆的话,满脸严肃地说:“你怎么可以如此?孩子是无知的,他们只会模仿父母的一举一动,听从父母的教导。这么欺骗他,不是教他学会说谎吗?一旦你欺骗了儿子,咱们的孩子以后便不会再相信我们,这样的教育方式,怎么能教出好孩子呢?”

    于是,曾子毫不迟疑地立即动手,将那头猪杀了,让儿子开心地吃了一顿丰盛的大餐。

    的确,我们不应该亵渎我们所说出的每一个承诺。因为,我们的承诺将会影响我们周围的亲朋好友。甚至极端一点,我们的承诺也许会改变他们的人生,那么我们又怎么能够不认真对待我们的承诺呢?尤其是当我们有一天成为父母教育我们的孩子的时候,更应当成为信守承诺的榜样。

    从前,有一个贤明且受人爱戴的老国王,由于他没有孩子,以至于王位没有继承人。有一天,他宣告天下:“我要亲自在国内挑选一个诚实的孩子做我的义子。”

    他拿出许多花的种子,分发给每个孩子,说:“谁用这种子培育出最美丽的花朵,那孩子就是我的继承人。”

    于是,所有的孩子都在大人的帮助下,播种、浇水、施肥、松土,照顾得非常尽心。

    其中,有一个男孩,整天用心培育花种。但是,十天过去了,半个月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花盆里的种子依然如故,不见发芽。

    男孩有些纳闷,就去问母亲。

    母亲说:“你把花盆里的土壤换一换,看看行不行?”

    男孩换了新的土壤,又播下了那些种子,仍然不见发芽。

    国王规定献花的日子到了,其他孩子都捧着盛开鲜花的花盆涌上街头,等待国王的欣赏。只有这个男孩站在店铺的旁边,手捧空空的花盆,在那流着眼泪。

    国王见了,便把他叫到跟前,问道:“你为什么端着空花盆呢?”

    男孩如实地把他如何用心培育,而种子却都不发芽的经过,仔细地告诉给了国王。

    国王听完,欢喜地拉着男孩的双手,大声叫道:“这就是我忠实的儿子。因为我发给大家的种子,都是煮熟了的。”

    后来,这个男孩继承了国王的王位。

    有一句德国俗谚说:“一两重的真诚,其值等于一吨重的聪明。”

    其他的孩子也一定和这个男孩遇到了同样的事情,发现种子始终不发芽,他们也一定和这个男孩一样,去求教于自己的父母,但是只有这个男孩的母亲,以身作则教导了自己的孩子,告诉了他诚实所带来的价值。

    国王发布公告的前提就是要找寻诚实的人,但家长们却为了让孩子能中选而不惜施用欺瞒的手段。

    以谎言堆砌而来的赞赏一点也不值得骄傲。成人,往往知道得太多,也因此狭隘了心灵。投机取巧的结果,却是给孩子树立了最坏的榜样。

    可以好心,但是不能粗心。

    唐朝大将李抱贞坐镇潞州的时候,经费相当缺乏,而且没地方筹措,他实在想不出其他办法,居然打起了歪主意,把脑筋动到一位在地方上广受信徒尊敬的老和尚身上。

    没多久,李抱贞便派人恭恭敬敬地把和尚请来,对他说:“我想仰赖您的德望,筹措一些军饷,可以吗?”

    老和尚答应后,李抱贞又说:“那就请您向信徒们宣布,您将选择一个良辰吉日,在球场自焚而死。不过,您不必担心,其实这只是个噱头,我会事先在附近的一间房屋中,挖一条地道,与球场相通,等大火点着之后,供您逃生之用。”

    老和尚觉得能为军队做点事,就毫不迟疑地接受了这项要求。

    回家后,老和尚就开始准备相关事宜,而李抱贞也着手在球场堆放柴薪、油脂等工作,当一切都准备就绪后,便开始了七天的法事。

    这段期间,李抱贞也邀请老和尚进入地道仔细察看,以进一步取得他的信任。

    法事开始了,老和尚登上祭坛,手拿着法器,煞有介事地对众人讲经说道;李抱贞则率领着部下,恭敬地和信徒们一起站在祭坛下顶礼膜拜。

    当法事进行到了尾声,老和尚依照先前所宣称的,准备引火自焚,没想到,李抱贞却早已暗中派人把地道给堵死了。

    结果可想而知,好心没好报的老和尚,当然是与柴火一同化为灰烬。

    由于李抱贞第一天就率先把自己的俸禄全数捐了出来,作为供佛之用,信徒们受到这番感召,个个争先恐后地慷慨捐献。

    就这样,七天下来,布施的财物累积得相当可观。

    可是,老和尚死了,一切秘密皆归于尘土。最后,李抱贞一一清点财物,达到了他借机筹措军饷的目的。

    李抱贞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竟然利用信徒对老和尚的敬重,以及老和尚对他的信任,大费周折设计了一桩神不知、鬼不觉的骗局。这对人间的诚信而言,却是惊心动魄的侮辱与警惕。

    对于老和尚而言,抱着好心,却很粗心,竟然同意以骗人自焚的极端方式,来成全筹措军饷的“公益”目的,没想到竟是骗局一桩,连自己的命都赔了进去。

    可见,任何美好的目的,若没有正当的手段,就是一种丑陋的行为、骗人的伎俩,更可能潜藏着看不见的危机。所以说,凡我平凡众生,光有好心还不够,可不能太粗心啊!

    诚信才能够取胜。

    凯瑟琳·格雷厄姆是一位具有犹太血统的女人,她出身名门,性格孤僻、软弱,处事缺乏经验,一直在家里当家庭主妇。可是,1963年她的丈夫自杀身亡后,她不得不接替丈夫管理他们家族创办的报纸《华盛顿邮报》。

    开始的时候,她没有信心,不知怎么做才好。后来一位朋友告诉她,应该每天阅读自己报社办的报纸,这样可以增强自己的信心。她按朋友说的去做,每天清晨的第一件事就是阅读自己报社办的报纸。几天以后,她发现《华盛顿邮报》并不是一份最好的报纸,这份报纸有支持政府的传统,经常有一些吹捧政府官员的报道。于是,她就找来一些工作在第一线的记者、编辑,征求他们的意见。报纸改进以后,成了一份诚实、公正的报纸,许多其他报纸不敢公开的事情,《华盛顿邮报》都敢报道,不久报纸的销量大增。

    1971年,《华盛顿邮报》的两名记者发现:现任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参加总统竞选时,曾经使用不正当手段,使用窃听器窃听了对手的机密,这就是美国历史上有名的“水门事件”。

    这是现任政府的丑闻,如果揭露了这件事,说不定会被投到监狱,报纸也会被查封。可是凯瑟琳觉得,新闻应该把诚实作为第一原则,既然有这样的事情,就应该如实报道。不久,“水门事件”第一次在《华盛顿邮报》上被揭露。

    当时尼克松正准备参加连任总统竞选,他曾经警告凯瑟琳,如果他连任竞选成功,将对《华盛顿邮报》进行特别报复。基辛格也提醒凯瑟琳,如果不马上停止对这件事的调查和报道,会有很大的风险。可是凯瑟琳认为,正义一定会战胜邪恶,诚实、公正的报道一定会得到人们的认可。于是,她顶住各方面的压力,一面继续调查“水门事件”,一面在《华盛顿邮报》上连续报道。

    经过两年的努力,“水门事件”终于真相大白,尼克松总统成了新闻媒体指责的对象。1974年8月9日,尼克松向全国发表广播电视讲话,宣布辞去总统职务。

    对“水门事件”的诚实报道,使《华盛顿邮报》顿时成为全世界知名的报纸,曾被列为全世界九大报纸之一,被认为是诚实的新闻楷模。凯瑟琳也因此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女人以及世界十大女杰之一。

    你应当毫不犹豫地选择诚实。

    在华盛顿举办的美国第四届全国拼字大赛中,南卡罗来纳州冠军11岁的罗莎莉·艾略特一路过关,进入了决赛。当她被问到如何拼“招认”(avowal)这个词时,她轻柔的南方口音,使得评委们难以判断她说的第一个字母到底是A还是E。

    评委们商议了几分钟之后,将录音带倒带后重听,但是仍然无法确定她的发音是A还是E。

    解铃还得系铃人。最后,主评约翰·洛伊德决定,将问题交给惟一知道答案的人。他和蔼地问罗莎莉:“你的发音是A还是E?”

    其实,罗莎莉根据他人的低声议论,已经知道这个字的正确拼法应该是A,但她毫不迟疑地回答,她发音错了,字母是E。

    主审约翰·洛伊德又和蔼地问罗莎莉:“你大概已经知道了正确的答案,完全可以获得冠军的荣誉,为什么还说出了错误的发音?”

    罗莎莉天真地回答说:“我愿意做个诚实的孩子。”

    当她从台上走下来时,几乎所有的观众都为她的诚实而热烈鼓掌。

    第二天,有一篇报道这次比赛的短文:《在冠军与诚实中选择》。短文中写道,罗莎莉虽没赢得第四届全国拼字大赛的冠军,但她的诚实却感染了所有的观众,赢得了所有观众的心。

    年幼的艾略特给我们所有人做出了榜样。然而,我们中的很多人却都在不同程度上具有不劳而获的欲望,这种欲望引导人们不知不觉地放弃了诚信。并且,它还能加深人的错觉,让人一如既往地做下去,对现实完全辨认不清,最终导致不良后果。所以,如果我们想获得持久性的成就,就必须确立并坚持诚信这一原则,在生命航船受到诱惑之风袭击时,保持高尚的道德品质,才不致偏离航向。

    诚信让人快乐。

    星期五的傍晚,一个贫穷的年轻艺人仍然像往常一样站在地铁站门口,专心致志地拉着他的小提琴。琴声优美动听,虽然人们都急急忙忙地赶着回家过周末,还是有很多人情不自禁地放慢了脚步,时不时地会有一些人在年轻艺人跟前的礼帽里放一些钱。

    第二天黄昏,年轻的艺人又像往常一样准时来到地铁门口,把他的礼帽摘下来很优雅地放在地上。和以往不同的是,他还从包里拿出一张大纸,然后很认真地铺在地上,四周还用自备的小石块压上。做完这一切以后,他调试好小提琴,又开始了演奏,声音似乎比以前更动听更悠扬。

    不久,年轻的小提琴手周围站满了人,人们都被铺在地上的那张大纸上的字吸引了,有的人还踮起脚尖看。上面写着:“昨天傍晚,有一位叫乔治·桑的先生错将一份很重要的东西放在了我的礼帽里,请您速来认领。”

    人们看了之后议论纷纷,都想知道是一份什么样的东西,有的人甚至还等在一边想看个究竟。过了半小时左右,一位中年男人急急忙忙跑过来,拨开人群就冲到小提琴手面前,抓住他的肩膀语无伦次地说:“啊!是您呀,您真的来了,我就知道您是个诚实的人,您一定会来的。”

    年轻的小提琴手冷静地问:“您是乔治·桑先生吗?”

    那人连忙点头。小提琴手又问:“您遗落了什么东西吗?”

    那个先生说:“奖票,奖票。”

    小提琴手于是就从怀里掏出一张奖票,上面还醒目地写着乔治·桑,小提琴手举着奖票问:“是这个吗?”

    乔治·桑迅速地点点头,抢过奖票吻了一下,然后又抱着小提琴手在地上疯狂地转了两圈。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乔治·桑是一家公司的小职员,他前些日子买了一张某银行发行的奖票,昨天上午开奖,他中了五十万美元的奖金。昨天下班,他心情很好,觉得音乐也特别美妙,于是就从钱包里掏出五十美元,放在了礼帽里,可是不小心把奖票也扔了进去。小提琴手是一名艺术学院的学生,本来打算去维也纳进修,已经定好了机票,时间就在今天上午,可是他昨天整理东西时发现了这张价值五十万美元的奖票,想到失主会来找,于是今天就退掉了机票,又准时出现在这里。

    后来,有人问小提琴手:“你当时那么需要一笔学费,为了赚够这笔学费,你不得不每天到地铁站拉提琴。那你为什么不把那五十万美元的奖票留下呢?”

    小提琴手说:“虽然我没钱,但我活得很快乐;假如我没了诚信,我一天也不会快乐。”

    康德说过:“这个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能引起人内心深深的震动,一个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个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如今,我们仰望苍穹,星空依然晴朗,而俯察内心,崇高的道德却需要我们在心中每次温习和呼唤,这个东西就如诚信。诚信是一种力量,它让卑鄙伪劣者退缩,让正直善良者强大,诚信无形,却在潜移默化地塑造无数有形之身,永不褪色,诚信以卓然挺立的风姿和独树一帜的道德高度赢得众人的信任和爱戴。诚信作为一种传统美德,是人们交际交往的“信用卡”,也是维系人与人感情的“信誉链”。有了诚信,人与人交往才会充满温情。

    诚信也许会改变我们的一生。

    那是很多年前的一个暴风雨之夜。乔治·伯特作为一家旅馆的服务生正在柜台里值班,有一对老年夫妇走进大厅要求订房。

    乔治·伯特告诉他们,这里已经被参加会议的团体包下来了,而且附近的旅馆也已经客满。

    当他看到老夫妇焦急无助的样子时,又真诚地对他们说:“先生,太太,在这样的夜晚,我实在不敢想像你们离开这里却又投宿无门的处境,如果你们不嫌弃的话,可以在我的休息间里住一晚,那里虽然不是豪华的套房,却十分干净。”

    这对老夫妇谦和有礼地接受了伯特的好意。

    第二天,当这对老夫妇提出要付钱给伯特时,他却坚决不收。他真诚地说:“我的房间是免费借给你们住的。昨天晚上我已经额外地在这儿挣了钟点费,房间的费用本来就包含在里面了。”

    老先生临走时,温和地告诉伯特说:“你这样的员工是每一个老板梦寐以求的,也许有一天,我会为你盖一座旅馆的。”

    伯特当时以为这位老人在开玩笑,他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往心里去。

    过了几年,乔治·伯特还在那家旅馆里上班,仍旧当他的服务生。有一天,他忽然收到一封老先生的来信,邀请他到曼哈顿去,并附上了启程的机票。

    当他赶到曼哈顿时,在第五大道和三十四街的一栋豪华的建筑物前,见到了老先生。老先生看着惊讶的伯特,微笑着解释说:“我的名字叫威廉·渥道夫·爱斯特。这就是我为你盖的饭店,我认为你是管理这家饭店的最佳人选。”

    于是,乔治·伯特成为这家饭店的第一任总经理,他不负厚望,在短短的几年里,将饭店管理得井井有条,驰名全美。

    这个饭店就是美国曼哈顿城那座著名的渥道夫·爱斯特莉亚饭店,它的第一任总经理乔治·伯特,以前只是一家旅馆的普通服务生,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用诚信改变了自己一生的命运。

    有人说,乔治·伯特是命运的宠儿,是一个偶然的机遇,使他得到了幸运之神的垂青。然而,更多的人认为,乔治·伯特的成功,源于他良好的为人处世之道,因为,一个拥有诚信和爱心的人,终将会得到善意的回报。

    多一份真诚的感情。

    不欺骗,不隐瞒,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远离尔虞我诈,圆滑世故,多一份真诚的感情,多一点信任的目光,脚踏一方诚信的净土,就可浇灌出人生最美丽的花朵,夯筑起人生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早年,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国人涉足。后来,许多日本人到这里观光旅游,据说这是源于一位少年的诚信。

    一天,几位日本摄影师请当地一位少年代买啤酒,这位少年为他们跑了3个多小时。第二天,那个少年又自告奋勇地再替他们买啤酒。这次摄影师们给了他很多钱,但直到第三天下午那个少年还没回来。于是,摄影师们议论纷纷,都认为那个少年把钱骗走了。第三天夜里,那个少年却敲开了摄影师的门。原来,他只购得4瓶啤酒,尔后,他又翻了一座山,趟过一条河才购得另外6瓶,返回时摔坏了3瓶。他哭着拿着碎玻璃片,向摄影师交回零钱,在场的人无不动容。这个故事使许多外国人深受感动。后来,到这儿的游客越来越多。

    美国的前总统林肯在竞选总统时,对选民讲话时很注意诚实。他没有钱,竞选时没有坐专车,而是按普通乘客买票坐车,每到一站,朋友们就为他准备好一辆耕田用的马拉车。他就站在马车上向选民们演说:“有人写信问我有多少财产,我有一位妻子和一个儿子,都是无价之宝。此外还租有一个办公室,室内有桌子一张,椅子三把,墙脚还有大书架一个。架子上的书值得每个人一读。我本人又穷又瘦,脸蛋很长,不会发福。我实在没有什么可依靠,惟一可依靠的就是你们!”林肯这些话给人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被称为“诚实的林肯”。

    他之所以能当选总统及在美国人的心目中排在历届总统之首,甚至超过开国总统华盛顿,主要就是靠着他的诚实。

    总之,诚信是一枚凝重的砝码,放上它,我们生命的天平就不会摇摆不定,我们生命的指针将稳稳地指向一个方位,那里,正是我们的理想。

    能被他人相信也是一种幸福。

    一艘货轮在烟波浩淼的大西洋上行驶。一个在船尾搞勤杂的黑人小孩不慎掉进了波涛滚滚的大西洋。孩子大喊救命,无奈风大浪急,船上的人谁也没有听见,他眼睁睁地看着货轮托着浪花越来越远……

    求生的本能使孩子在冷冰的水里拼命地游,他用全身的力气挥动着瘦小的双臂,努力使头伸出水面,睁大眼睛盯着轮船远去的方向。

    船越来越远,船身越来越小,到后来,什么都看不见了,只剩下一望无际的汪洋。孩子力气也快用完了,实在游不动了,他觉得自己要沉下去了。“放弃吧。”他对自己说。这时候,他想起了老船长那张慈祥的脸和友善的眼神。不,船长知道我掉进海里后,一定会来救我的!想到这里,孩子鼓足勇气用生命中的最后力量又朝前游去……船长终于发现那黑人孩子失踪了,当他断定孩子是掉进海里后,下令返航,回去找。这时,有人规劝道:“这么长时间了,就是没有被淹死,也让鲨鱼吃了……”船长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回去找。又有人说:“为一个黑奴孩子,值得吗?”船长大喝一声:“住嘴!”

    终于,在那孩子就要沉下去的最后一刻,船长赶到了,救起了孩子。

    当孩子苏醒过来之后,跪在地上感谢船长的救命之恩时,船长扶起孩子问:“孩子,你怎么能坚持这么长时间?”

    孩子回答:“我知道您会来救我的,一定会的!”

    “怎么知道我一定会来救你的?”

    “因为我知道您是那样的人!”

    听到这里,白发苍苍的船长扑通一声跪在黑人孩子面前,泪流满面:“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啊!我为我在那一刻的犹豫而感到耻辱……”

    一个人能被他人相信也是一种幸福。他人在绝望时想起你,相信你会给予拯救更是一种幸福。他人眼中的诚信,可以帮助我们救赎灵魂,这该是什么样的神奇力量啊!

    拉尔夫·沃尔都·爱默生说:“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真诚地帮助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为人,就要言而有信。

    林肯年轻时曾担任过邮政局长。1830年林肯才21岁时,全家为了谋生,从印第安州迁到伊利诺斯州的纽萨拉姆小镇。初到时,林肯在一些小店里干杂活,不久镇上年长些的人,见林肯干活勤快,为人忠厚又老实,大家一致推荐他在新开设的邮政局里当局长。说实在的,那时连邮票还没有问世,当时的“邮局”是可想而知的,设备极其简陋,连一张像样的办公桌都没有。林肯为了收藏钱和账本,只得用一双补过补丁的破袜子当“保险箱”,账本和钱都被放在破袜子里。林肯名义上是这个纽萨拉姆镇上的邮政局长,实际上只是个“光杆司令”。用现在的话来说,由于这个“邮局”生意欠佳,开张才两个多月后就关门了。这时林肯接到上级停办的通知后,把账目理得一清二楚,装进了那双破袜子里,并把它悬挂在屋角的房梁上,等待上级来接受交差。但岂料,由于这个单位太小不起眼,上面迟迟没派人来结账。这下可把林肯急坏了,他左等右等,日复日,月重月,房梁上钱袋早已盖满厚厚一层灰,还是不见上面派人来。后来,大约过了一年多,有一次林肯终于在大街上偶然碰到了上一级的邮政局长,于是他连忙把那位头头拉到“邮局”,把账目和钱款一一交点清楚后,才如释重负。纽萨拉姆镇上的人把林肯如此尽职尽责的事传了开去,从此“诚实的邮政局长林肯”就这样出了名。

    “诚信”是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信”字是“人”从“言”。俗话说:听其言观其行。所言成真就是“诚”。“真实不欺”就是诚。中国古代思想家把“诚信”作为统治天下的主要手段之一。唐代魏征把诚信说成是“国之大纲”,更显“诚信”之重要。古今中外任何社会都把诚实与信用作为美德加以推崇,诚实守信的人总能优先赢得别人的赞赏或认可。诚实与信用是上天赋予一个人最好的礼物,拥有这两种品质的人,无疑是天生的高贵者。

    一个商人临死前告诫自己的儿子:“你要想在生意上成功,一定要记住两点:守信和聪明。”

    “那么什么叫守信呢?”焦急的儿子问道。

    “如果你与别人签订了一份合同,而签字之后你才发现你将因为这份合同而倾家荡产,那么你也得照约履行。”

    “那么什么叫聪明呢?”

    “不要签订这份合同。”

    这位商人指明的道理不仅仅适用于商业领域。既然你已经许下诺言,那么不管是什么样的事情,你都不能反悔。你就必须履行诺言而不能失信。

    但是怎样才能做到不失信于人呢?不要签订这份合同。

    这是精明的商人留给儿子的第二份遗产:为人,就要言而有信。

    猜忌是信任的大敌。

    从前有雌雄两只鸽子,住在一个巢里,秋天果子熟的时候,它们把捡拾来的果子装满了一巢。过了一段时间,果子逐渐干瘪,只剩了半巢,雄鸽以为是雌鸽偷吃的,就责备雌鸽说:“我们弄来这些果子是很辛苦的,你干嘛独自吃了?你看,现在只剩下一半了?”

    雌鸽回答说:“我一向不独自食果。果子是自己减少的。”雄鸽不信,十分生气,说道:“如果不是你独自吃了,怎么会减少?”便用嘴啄死了雌鸽。

    没隔几天,天下大雨,果子吸收了潮气,又恢复了原样,装满了一巢。雄鸽看到,后悔起来:“她确实没有吃果子,我错把她杀了。”于是雄鸽伤心地叫唤起来,可是于事无补,雌鸽不会死而复生了。

    猜忌是信任的大敌。单凭主观武断的猜测不能恢复事情真相,只有你信赖别人,别人也才会信赖你。对事客观一些,理智一些,对人信任一些,生命将是另外的风景。

    敞开心扉,让别人信赖你。

    这天,狐狸请仙鹤吃饭,可他却很吝啬,端出一只平底的小盘子,盘子里盛了一点儿肉汤,他还连声说:“仙鹤大姐,别客气,请吃吧,吃吧。”仙鹤一看,非常生气,因为她的嘴巴又尖又长,盘子里的肉汤一点也没喝到,可狐狸呢,张开他那又阔又大的嘴巴。呼噜呼噜没几下,就把汤喝光了,还假惺惺地问仙鹤:“您吃饱了吧?我烧的汤,不知合不合您口味?”

    仙鹤对狐狸笑笑:“谢谢您的午餐,明天请到我们家吃饭吧。”狐狸正等着这句话呢,连忙说:“好的,明天中午我一定去,一定去。”

    狐狸一心想在仙鹤家多吃点儿,这天晚饭没吃,第二天早饭也没吃,饿着肚皮,早早来到仙鹤家等着吃午饭了。狐狸一进仙鹤家的门就闻到一股香味儿。他仔细嗅了嗅:“嗯,准是在烧鲜鱼,心里不由暗暗高兴。狐狸坐到饭桌前,不一会儿,仙鹤端出一只长颈瓶子放到狐狸面前,指着瓶子里的鱼和鲜汤说:“狐狸先生,请吃吧,别客气?”狐狸望着那么一点大的瓶口,他那阔嘴巴怎么也伸不进去。闻着香味,肚子饿得咕咕叫,馋得直流口水。狐狸什么也吃不到,只能看着仙鹤把又尖又长的嘴巴伸进瓶子里,把鱼吃了,汤喝光,还挺客气地劝狐狸:“吃吧,放开吃吧。”

    狐狸耷拉着脑袋,饿着肚皮回家了。

    朋友之间的真诚和信赖都是相互的,你对别人敞开心扉,别人也会信赖你。没有谁会愿意活在欺骗与虚假中,大方些,坦诚些,真诚面对,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