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狐狸办事心经-办事要有阳光心态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老狐狸说

    每一件事情能够办成功,并不是偶然的。在事情成功的背后,有志气,有决心,有毅力,有善于捕捉时机的智慧,有创造时机、操纵环境的才干在支撑着。一件事情的成功和一个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坚强的人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境,始终用最积极的思考、最乐观的精神和最辉煌的经验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那些优柔寡断的人正好相反,他们的人生是受过去的种种失败与疑惑所引导和支配的,他们往往在外力的阻挡和压迫之下低头退缩,并因此改变了自己的志愿。

    办事离不开决心

    老狐狸认为,决心是最重要的办事心态。决定人是否成功的因素是决心,不是环境,更不是命运。

    美国第十八任总统格兰特卸职以后,因经商受骗,损失了一大笔财产,欠了一大笔外债,身体也垮了下来,患了喉癌,被医生诊断为癌症晚期。为了还债养家,格兰特决定写回忆录,并决心在去世前出版它。他用一年的时间,写了30万字,繁重的工作量,再加上生理功能的衰退,格兰特经常在工作中晕厥过去。生命的最后那段时间,他怕自己会突然离开人世,以至于昼夜都坐在椅子上,不敢上床睡觉。当精神好一点时,就在灯下奋笔疾书。回忆录终于在格兰特去世的前半个月完成了,所得的版税,不但还清了债务,而且也为他家人留下足够的生活费。从格兰特完成回忆录的写作这件事上看,人的意志力是不可低估的,人陷入绝境时,必然会发挥求生的本能。

    孙子说:“置之死地而后生。”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怎样的艰苦都能忍受,怎样的环境都能适应,怎样的难事都能办成。公元前99年,司马迁由于替投降匈奴的大将军李陵说几句公道话而被汉武帝打入死牢。当时,司马迁正在从事《史记》的编写工作,在监狱里,司马迁想到,如果自己死了,那部史书就不能问世。汉朝时,朝廷有一项法规,犯人要想免死,有两个办法,一个是花50万钱赎罪,一个是用腐刑(割掉生殖器官)代替死刑。司马迁家境一般,拿不出50万钱。难道说只有接受腐刑这一条路走吗?腐刑是最残忍的刑罚,使人的身心受到莫大的摧残,受了腐刑,就跟皇宫里的宦官一样,被人瞧不起。但是,还有什么比完成《史记》更重要的事情吗?司马迁下定决心要活下去,完成《史记》的写作。他强忍着悲痛,接受了使他蒙受耻辱的腐刑。出狱后,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大约在公元前93年基本上写成了开创中国史学新纪元的鸿篇巨著——《史记》。因为《史记》,司马迁被誉为中国史学之父,而《史记》也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格兰特和司马迁的例子显示出决心在办事中的分量不容忽视。决心,就其产生而言,也许只是一个瞬间动作当机立断,也许需要经过时间的深思熟虑;就结果而言,则或许能够立竿见影,或许要旷日持久。但是,不管时间是长是短,成功的前提是要有坚定的决心,顽强的意志。只有意志坚决才会走向成功。

    决心称得上是世间最有价值的东西,只要凭着决心,就能使一个人的力量全部发挥出来。

    办事离不开顽强

    在我们办事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许多艰难、困苦、挫折与失败。你不打败它们,它们就会打败你。

    好事多磨。在温室里成长的花朵,一旦将它放到屋外,受点风吹雨打,它就会丧失生命力。而长期生存在野外的红梅花儿,则经得起风霜,耐得住严寒。一个人出身豪门,自小到大的生活太过优裕,道路太过顺畅,未经磨难,如果突然遭遇挫折和坎坷,常常会一筹莫展,两眼一抹黑,对自己的前途,从事的事业,拥有的一切,产生怀疑和动摇因而彷徨犹豫,怨天尤人,停步不前。这和温室的花朵遭逢风雨而凋谢一般,悲剧从此产生。相反,那些身居陋巷、历尽人世沧桑的人却不同。他在漫天飞雪,风如刀,霜如剑的过程中,形成他应付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由于他原本就在磨难、痛苦、艰辛的环境中成长,一般生活中的小小挫折,他能轻松地对付过去,不会被吓倒而趴下。

    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挫折可被视为障碍、阻挡、压制,与顺利相对立而存在;在事物发展的结局里,挫折可被视为失败,与成功相对立而存在。生活的多姿多彩,原是潇洒与无奈共存,失望与希望相随。诸如环境、背景、大气候、小气候等等条件,无时无刻不在制约着你的行为,压抑着你的欲望,从而注定了成功需要奋斗。奋斗者的成功之路充满着希望与辉煌。成功如果都如人所愿,绝不出现任何的挫折和意外,这个世界也就变成了一个极其无聊的场所,人类的所有活动、所有劳作也将变得毫无意义,人群之中也就没有成功、失败之分。

    亿万富翁霍英东,从一个穷苦渔民之子,一跃成为香港房地产业的巨头。有人对他的经历用16字加以精确地概括:“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名成利就,爱国爱乡”,十分精辟地道出了他的成功秘诀。霍英东在创业之初,吃尽了千辛万苦。然而他凭借超人的毅力和过人的胆识,经过几十年的拼搏,终于成为香港房地产巨子,拥有60多家公司,以经营房地产为中心,从杂货到航运、建设、旅店、酒楼、百货、石油、淡水湖……构成了一个遍布于海内外庞大的工商业体系。

    霍英东有一句名言:“外国人能办到的事,我们中国人同样能办到,同样能办好,有些事情比外国人办得还要好。”他正是以顽强的精神向自己的极限挑战,向困难和艰险挑战,向西方和世界挑战。挑战使霍英东成为香港工商界的巨人,而且跻身于世界经济强人之列。

    再让我们看一看林肯的经历:他21岁时,做生意失败;22岁时,角逐州议员落选;24岁时,做生意再度失败;26岁时,爱侣去世;27岁时,一度精神崩溃;34岁时,角逐联邦众议员落选;36岁时,角逐联邦众议员再度落选;45岁时,角逐联邦参议员落选;47岁时,提名副总统落选;49岁时,角逐联邦参议员再度落选;52岁时,当选美国第十六任总统。如果林肯在这些失败的事情面前没有顽强的毅力,有可能成为美国总统吗?

    成功有三步曲:第一,敏锐的目光;第二,果敢的行动;第三,持续的毅力。用你敏锐的目光去发现机遇,用你果敢的行动去抓住机遇;用你持续的毅力把机遇变成真正的成功。持续的毅力就是你顽强的意志力。

    磨练自己的意志与办一件重大的事情一样,需要长时间的实践和积累。如果你还不具备坚强的意志,那么从现在开始,照下面这些方法去做,将使你的恒心、毅力大有改观。

    ①试着迟睡半小时或者早起半小时,天天如此。

    ②无论干什么事,都不要想着很快结束,即使别人已丢下工作去看球赛或者上网聊天,你也要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

    ③当你急躁或者愤怒的时候,若无其事地坐下来,闭上眼睛做深呼吸,权当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④只做自己认定的事,不怕别人的议论和嘲笑,不为潮流所动,不信自己干不出名堂。

    ⑤在办一件事之前,不要想着一下子就能成功,要有重新开始的思想准备,失败了再来一次。

    ⑥要有在逆境中坚持奋斗的勇气,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老狐狸说,成功,是幸福与苦难、荣耀与挫折、选择与放弃的多味品,酸甜苦辣咸尽在其中。我们应高唱生命的凯歌勇敢向前迈进。

    成功离不开坚持

    1948年,丘吉尔应牛津大学的邀请举行“成功秘诀”的演讲。在大会上,丘吉尔用手势止住台下听众雷动的掌声后,说:“我的成功秘诀有三个:第一是,决不放弃;第二是,决不、决不放弃;第三是,决不、决不、决不放弃!我的讲演结束了。”他说完就走下了讲台。会场上沉寂了一分钟后,才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没有失败,只有放弃,不放弃就不会失败。把每一位失败者、平庸者、成功者放在一起做个比较,结果是,他们在年龄、能力、社会背景等任何一方面,都很可能相同,但只有一点不同的是,他们对坚持这个问题的态度。曾经有一位歌曲的作者写了一支歌,但得不到发表。柯亨买了它的版权,并给它加上了一点东西。这种“更多的东西”使柯亨获得了一笔不小的财富。他仅仅在原作品中加了三个字:“嗨!万岁!”在贝尔之前,就有许多人声称他们发明了电话。在这些取得了优先专利权的人中,有格雷、爱迪生、多尔拜尔和雷斯。雷斯是惟一接近成功的人。他和贝尔的发明差别只在一个单独的螺钉。雷斯不知道如果他把一个螺钉转动1/4周,把间歇电流转换成等幅电流,那么他就早该成功了。

    与柯亨的故事一样,贝尔所增加的“更多的东西”是比较简单的,他把间歇电流转换成等幅电流。这是能够再生人类语言惟一的电流形式。贝尔能保持电路畅通,而不像雷斯那样间歇地中断电流。雷斯没有想到这一点,他未能用电信的方式转换语言。贝尔做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成功了。在这种情况下不能认为雷斯所做的一切是贝尔发明的前奏。支持雷斯就是失败,支持贝尔才是成功。这两者之间的差别仅仅是是否坚持的差别。如果雷斯坚持下去,他就可能成功,但他停止而失败了。贝尔开始办这件事情,并把它办成功了。

    永不放弃的人总会成功。不管你办什么事,如果你切实渴望成功,只要能坚持到底,就会到达成功的彼岸,幸福女神就会垂青于你。爱迪生为找做灯丝的材料,做了2000多次实验都失败了。一个报社记者对爱迪生说:“看来我们要用电灯照亮黑暗真是太难了。你已经失败了2000多次!”爱迪生说:“不对!我不是失败了2000多次,而是知道了这2000多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我还要继续下去!”经过多次实验,爱迪生终于“造”出钨丝,给人间带来了光明。

    办事要发挥长项

    许多人常爱自找烦恼,总是批评自己的缺点,造成自怨自悲,信心崩溃。这样的人,面色凝滞无神,生活单调乏味。相反的,有些人不断地发现自己的长处,逐一把它发挥出来,就像宝石专家,不断地切磋刮垢磨光,璀璨耀眼的宝石才显出它的光彩。

    我们要生活在现在我还有什么,而不要生活在现在我没有什么的心态里。珍惜现有的并予以发挥,这是应具备的起码的生活态度。伽利略最初是学医的,他乘着学习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空隙,还学习欧几里得的几何学与阿基米德数学,偷偷地研究复杂的数学问题。当他从比萨教堂的钟摆上发现钟摆原理的时候,他才刚刚成年。卡罗素小时候被音乐老师讽刺道:“你的声音听起来就像风吹着百叶窗!”可是在卡罗素的坚持下,他的妈妈将他送到一位更有经验的老师那儿学习。在这里,卡罗素找到了自己的知音,新老师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后来卡罗素成为了那个时代最伟大的男高音。这一切源于他的坚持。

    从上面两个事例中可以看出,一个人无论做什么,都要选择最能让自己发挥长处的工作。一个人最大的失败,是失掉自己,没有主意,没有主见,没有主心骨。世界著名拳王阿里在赛前总要告诉新闻界:“我将在五秒钟之内把对手打倒,他将会招架不住。”他说这句话正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长处,抑制对手长处的发挥。事实也是如此,他的对手听到这话,自信心就开始动摇,担心自己失败。比赛前当裁判解说规则时,阿里便瞪着他的对手,像是告诉他,“哼,你不行,我将给你颜色瞧瞧!”这些做法都帮助他在比赛中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得淋漓尽致。

    还有一个事例,乒乓名将邓亚萍之所以令所有对手望而生畏,据说是因为她有一双锐利、凶狠的眼睛。凡是与邓亚萍打过比赛的人都有这样一个体会,即不敢看她的眼睛。在比赛中谁要是不小心看到她的眼睛,心里准会发毛,战术水平也很难正常发挥出来。而此时的邓亚萍则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以长制短,比赛如何不胜利?

    我们必须了解,任何一个人,只要能引发他的信心,便会积极进取。发觉自己优点的人,就有了滋润信心的沃土。它引导一个人孜孜不倦地学习,他认为想办的必能办得到。发挥并肯定自己的优点,依自己的本质去生活,就能发挥自己的潜能。一个能发挥特长的人,容易获得成功,得到丰足感,产生更好的信心。

    发挥自己的长处是办事的关键。我国乒乓球总教练蔡振华在当运动员时期,在国内打比赛很少能进入前三名,但对国外选手每次都能赢,因而被誉为乒坛魔术师。他的技术算不上超一流水平,但他的成功完全在于高昂的斗志和顽强的精神。在比赛中,蔡振华都喜欢用力挥舞着拳头,跺一跺脚,转几个球拍,他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自己加油。有一次在对瑞典运动员林德的比赛中,比分已是15:20,而下面又轮到林德发球了。这时,只见蔡振华站在球台的一端,用手指着林德的鼻子,狠狠地看着林德。这种无形的精神压力,使林德顿时紧张起来,结果反而以20∶22输掉了关键的一局。蔡振华的这种高昂的精神斗志,使国外选手无法逾越这道雄关,国际乒联为此不得不专门修改规则:发球不许跺脚、不许转球拍等。一个普通的运动员居然迫使国际乒联专门为他修改规则,这就是蔡振华的成功。

    一个人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自己要失败;一个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自己要成功。下面几个办法能帮你衡量自己的价值:首先,了解你的几个主要方面的长处。请几个朋友来客观地帮你寻找优点,也许是你的妻子、你的上司或者你的一位老师。他们会给予你真实客观的看法。其次,在每个优点之下,写下一些你认识的、已取得极大成功的人的名字。但在另外几个方面,他们却不比你做得好。当你结束这一练习时,你会发现你超越了许多成功者,至少在某个方面超越了他们。这样你会得出一个结论,你比你想像中的自我要伟大得多。

    办事要坚决果断

    老狐狸认为,许多事是应该用勇气和决心去争取的。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时常并不是对这问题的本身不能理解,而是,我们太容易被枝节的问题所困扰,我们太容易被周围人们的闲言碎语所动摇,太容易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以至于给外来的力量一种可以左右我们的机会。谁都可以在我们摇摆不定的天平上放下一颗砝码,随时都有人可以使我们变卦,结果弄到别人都是对的,自己却没有主意。这真是我们成功途中的一大障碍。

    大凡成功人士办事时都能当机立断,他们一旦对事情考察清楚,并制定了周密计划后,就不再犹豫、不再怀疑,而能勇敢果断地立刻去做。因此,他们对任何事情往往都能做到驾轻就熟,马到成功。

    英国将军基辛纳是一个办事果断的人。他一旦制定好计划,确定了作战方案,就会集中心思运用他那惊人的才干,镇定指挥,他决不会再花时间和精力去与人讨论、向人咨询。在著名的南非之战中,基辛纳率领他的驻军出发时,除了他的参谋长外谁也不知道要开赴哪里。他只下令,要预备一辆火车、一队卫士及一批士兵。此外,基辛纳声色不动、滴水不漏,更没有拍电报通知沿线各地。那么,他究竟要去哪里呢?士兵们也不知道。战争开始后,有一天早晨6点钟,他忽然神秘地出现在卡波城的一家旅馆里,他打开这家旅馆的旅客名单,发现几个本该在值夜班的军官的名字。他走进那些违反军纪的军官的房间,一言不发地递给他们一张纸条,上面签署了自己的命令:“今天上午10点,专车赴前线;下午4点,乘船返回伦敦。”基辛纳不听军官们的解释和辩白,更不听他们的求饶,只用这样一张小纸条,就给所有的军官下一个警告,起到了杀一儆百的作用。正是他的这种作用,他后来在战斗中取得了胜利。

    1927年,华纳兄弟电影公司三兄弟中最小的萨缪尔英年早逝。他在死前,为了能使公司平稳渡过危机,办了一生中最后的一次事。他设想利用贝尔电话公司的技术,制作出声音和画面同步的有声电影。萨缪尔一死,他的这个计划也随之中断。也就在这个时候,另一个电影制作商威廉?福克斯放出风来,也要利用这种方法制造有声电影。这使华纳兄弟受到了刺激。于是,老大和老二付诸了巨大的努力,实现了弟弟萨缪尔的遗愿,制作出了两部世界上第二次出现的有声电影。这就是被载入电影史册中的音乐片:《歌星之歌》和《爵士之歌》。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不希望成功。然而成功者离不开办事果断的作风。很多人经常犯的错误就是,在一件事情面前,左顾右盼,犹豫不决。例如,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有一次,南军已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对北军来说,这是彻底消灭南军最好的机会,北军将成为结束战争的最后胜利者了。然而此时的北军总指挥犯了患得患失、犹豫不决的毛病,结果贻误战机。等河水消退以后,南军渡过了波托马克河,北军失败了。所以,要想做一个成功者,必须克服游移不定的弱点。

    办事要激发潜能

    美国诗人惠特曼在一首诗里写道:“我/我要比我想的更大、更美/在我的/在我的体内/我竟不知道包含这么多美丽/这么多动人之处……”回首过去人类艰难探索的历程,最值得骄傲的不是登上月球,也不是在网络世界畅游,而是人类发现自身蕴藏着的无穷潜力。人是万物之灵,是宇宙精华,我们每个人都有光大生命的本能,在突发事件面前,一个最普通的人常常无意中露出他超越别人的本领;在重大的责任降临于肩时,一个从没有担任过领导工作的人常常露出他天才一般的才能。

    一对父子驾车经过一条铁道路口时,有列火车疾驰而过。驾车的父亲赶紧急刹车,由于脚下用力过猛,车子出现滑溜现象,向前直冲,越过了阻隔栏,撞向火车的尾轮。车子受火车动力的牵引,越过轨道,横在另一条轨道上,损坏了的车轴被卡在铁轨上。受伤的儿子爬出车外,而昏迷的父亲,却被困在车厢里,不一会儿,另一列火车正在千米之外疾驰而来,此时,如果儿子不把父亲和坏车抬离轨道,将会酿成惨剧。在这千钧一发之时,儿子为了救出父亲,情急之下咬紧牙关,令人吃惊地抬起了超过他体重十几倍的汽车,利用车的前轮滑离轨道,溜下小斜坡。就在车子脱离轨道后的刹那间,火车风驰电掣地在他们身旁掠过,父亲终于得救了。等回过神来,儿子也不清楚刚才的神力从何而降,他决定再试一试刚才的动作时,却无法把汽车抬起来滑行。

    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里面的道理很简单。心理学家说,在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不到紧要关头,潜能不会显山露水。但是要你平时注意多多发掘,多多积累,将潜能转化成自信,那种神奇的力量是会出现的。

    二战时期,一艘美国驱逐舰停泊在某国的港湾。一天晚上,明月高照,有名士兵例行巡视全舰,突然他看到水雷正随着浪潮慢慢向舰身中央靠近。士兵抓起舰内通讯电话机,他通知了值日官,值日官又通知了舰长,并且发出全舰戒备讯号,全舰上下立刻动员了起来,官兵们愕然注视着那枚该死的慢慢漂来的水雷,大家心里都明白,世界末日即将来临。

    为了解除眼前的危机,军官们想出了各种办法,但都被否决掉了,这时一名水兵想出了个办法。“把消防水管拿来。”他大声喊着。众人立刻赞成这个办法有道理。他们向舰艇和水雷之间的海面喷水,制造一个水流,把水雷带向远方,到安全线以外,再用舰炮引炸了水雷。

    这位水兵真是了不起。他当然不凡——但是他却是个平凡人。不过他却具有危机状况下平静而正确思考的能力。我们每一个人身体内部都有这种天赋的能力。这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创造的潜能,不论在什么样的困难或危机影响到你的状况,只要你认为你行,你就能够处理和解决这些困难或危机。

    一个人相信自己是什么,他就会是什么。一个人心里怎样想,他就会成为怎样的人。爱默生说:“人的一生正如他一天中所设想的那样,你怎样想像,怎样期待,就有怎样的人生。”李白说:“天生我才必有用。”这就是说,我们能来到世间,必定是人世间需要我们,我们能发挥出对人世有益的作用,甚至能做出一定的贡献。有的人在一帆风顺的条件下慷慨陈词,信心百倍,可是遇到逆境便萎靡不振,如霜打秋荷一般。常言道:“战胜自卑和怯懦,是对事业的最好祝福。”在逆境中,不但需要“手提智慧剑,身披忍辱甲,也需要有自信,更需要励精图治,释放生命的潜能。

    办事心经

    人生的美丽在于人情的美好,人情的美好在于人性的美丽,人性的美丽在于人的令人愉快的态度。有怎样的态度,就有怎样的世界;有怎样的态度,就有怎样的人生。能够将事情办成功的人,在于他有好的心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