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纪英国哲学家休漠对归纳所形成的因果必然性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归纳不能带来必然性,只是或然的,相反的情形也可能存在,人们千万次看到乌鸦的羽毛是黑的,但无法断定所有的乌鸦都是黑羽毛的。
休模认为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所有认知都来自最初的“印象”和“观念”,甚至连“心灵”和“自我”也不是一个实体,而是“知觉束”,是“那些以无法想象的速度相互接续着的、处于永远流动着的知觉的集合体。”这样,“印象”就成为认识源头,也就成了检验一切知识的标准。某种结论或归纳是真还是假,就看能不能在最初的“印象”中找到它的根据,如果能,这种知觉就是真实的,否则这种知觉就是虚假的。
看来人们通过自己的感官(比如,阅读成功故事),能够获得某种在先的、通常被称为“原因”的那种现象(比如“某人努力”),也能够获得紧随其后的、通常被称为“结果”的另外一种现象(比如“成功”);这两类现象都能够在“印象”中找到来源,因而都是不容置疑的。但是,这两类现象之间的“必然联系”(即努力就一定会成功吗?)能不能感觉到呢?显然不能。在人们的感官“印象”中,只是一种现象紧随另一种现象产生,但是前者促使后者产生的必然性力量却是不见得存在。
休谟得出结论:归纳所得到的知识,表面看是现象之间的必然联系,实质上只是或然的,是一种心理习惯,而“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人类总是习惯于用过去的方式来处理现在的事情,并且为自己的做法寻找客观依据。就像现在那么多成功励志的书,有那么多的人阅读,人们就是试图从那些成功人士,比如、比尔·盖茨、乔布斯等人身上寻找成功的规律。
其实职场中的成功故事都是独立事件,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想要成功的人总是要参考以前的结果?大部分人相信成功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找到其中的规律那么,就可以遵循他人成功的路径,达到自己的成功的。但是,即便是参考了别人的成功经验,自己成功的几率还是很低。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阅读了教人如何成功书结果自己还是停留在寻找成功的道路上。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参考别人的成功经验?因为很多人相信某一独立事件的概率要受到过去不断重复的影响。比如在战争中,士兵们相信,躲在新弹坑里比较安全,很多老兵亲历多次战争后的经验:炮弹两次打中同一地点可能性不太大。这也许有一点道理:大炮每次射击,都可能会因反作用力使炮位稍稍移动,弹着点也可能略有偏差。但是这也只是无稽之谈,因为毕竟不止是一门炮在射击。
很多情况下,人们因为前面已经有了很多成功的例子,他们或是经过自己的努力或是凭借研发一种新产品而达到成功。殊不知,每个人的“运气”都独立于他人的“运气”,并不因为前人没有成功你就多了成功的机会,也并不因为你参考了前人成功的经验,你就能在职场中找到自己发展的空间。
比如前面10个人抛硬币,没有一个人抛出了正面,现在轮到了你,难道你抛出正面的可能性就大于其余他人吗?显然这种想法与独立事件出现的概率不受过去的影响是相背离的。抛硬币出现正反面的决定性因素是硬币的质地和你的手劲,每个人抛的那一次,都“独立”于其余的人。相信依照广大彩民的智商,如果谁告诉你他可以准确寻找到下一次中奖的规律,那么他就是完全背离了独立事件出现的概率不受过去事件影响。可是生活中好像也有独立事件会受过去事件的影响,比如职场,每一次职场的出现都是一次“独立事件”,想要恋爱的人总是在参考别人的职场故事,希望从别人的职场故事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自己恋爱时犯同样的错误。这显然是独立事件受到以前事件的影响,但是自己的职场尽管吸取了别人的经验,那么是不是必然就能避开别人职场的结果?通常职场的结果,不外乎三种:一种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在漫长的婚姻中,两个人的激情慢慢褪去,职场演变为亲情,这是最好的结果;一种是职场过程中,热恋褪去,发现了对方所不能容忍的缺点,于是两个人其中一方移情别恋;还有一种是相爱的两个人因为外在的因素,比如父母不同意或者一方出国等等因素导致相爱的两个人不得不分开。显然,尽管人们不断地参考别人的职场故事,但是这几种结果可能都是无法避免的。
可见,参考别人的职场故事,尽管能够避免一些错误,但是不能改变职场可能的结果,就像每一次摇奖都是独立事件,选择成功的人还是乐此不彼的参考以前的结果一样。
别人的成功路径,不是你的模板
每一次职场都是独立事件,同样的职场故事再次发生的概率微乎其微,可是职场中的人还是喜欢阅读别人的成功故事,为什么?就是因为职场中的人幻想着阅读了别人的故事,就会像别人一样走向成功。可是不但职场是一个独立事件,职场中的各种交往,每一次小的事件都是独立事件,再次发生的概率都是小的不能再小,所以,不要参考别人的职场。
他们的职场:
依赖别人成功的路径是一种归纳悖论,路径依赖指的是某种制度经过不断的重复,一旦形成,不管是否有效,都会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存在并影响其后的选择,就好像进入某种特定的“路径”,制度任何变迁只能按照这种路径走下去。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及未来可能的选择。即便是好的路径一时会起到正反馈的作用,通过惯性和冲力,产生飞轮效应而进入良性循环;但是并不意味着适合每一个人。不好的路径会起到负反馈的作用,可能会被锁定在某种低层次状态下。
志刚工作很努力,也有明确的目标——成为所在外企的CEO。他的条件也不错,知名大学的管理学博士,会好几门外语。但是他周围的人都觉得志刚是个怪人,行事风格忽冷忽热,一阵子很冷淡一副惜字如金的样子;一阵子有很健谈,走过他身边的人都被拉着聊半天;又过了一阵子,动不动就请大伙吃饭;可是没过一个月,又呈现出一副君子之交谈若水,同事结婚,大家都凑份子,唯独他送了一对幼稚的手机链。没有人知道志刚为什么会这样,原来志刚每天都会阅读成功人士的励志书籍,并且将其中成功的要点都记了下来,及时在职场中去试行,今天看到牛根生散财聚人的故事,就动不动请同事吃饭;明天看到通用的总裁与下属保持一定的距离,也觉的很有道理,于是就君子之交淡若水。好在同事们都知道志刚步入职场不久,也就原谅他不成熟、忽冷忽热的表现了。
每位成功的人士都有自己独特的路径,可是同样是成功人士,但是路径却截然相反,如果照搬别人的路径,就会出现志刚怪异的行事风格。别人成功的故事都是在他们特定的背景环境下,加上个人的运气、灵活度以及努力等等综合的因素决定的,即便是要参考也要结合自己的环境和具体实践来调整运用。所以别人成功的路径,并不是职场中随意可以套用的模板。
你的职场:
虽然说条条大路通罗马。由成功始点到目标点的过程有很多路径,但是只有在具备一定基础条件的情况下,遵照自己的特性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径,才能使成功的道路畅通,从而顺利到达成功目标点。尽管成功始点到目标点的最短路径是两点间的直线距离。职场中还要在在成功始点出发时,就应尽量找到这个直线的成功路径,而影响选择成功路径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总是参照别人的成功路径,并不能达到。它涉及到影响职场人士成功的外因和自身的内因。外因很难改变,不是参照了别人的成功路径就可以的,职场人士所做的是可以选择对成功影响最小的外部环境来发展,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自身学习而发生改变:
(1)不断开发自己的智能
“智能是指人在各个领域中创造性地开发的程度及其创新含量。”这种智能包括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特属于人的高级能力。
学习能力:亨利·德特丁爵士说“未来将属于那些热爱生活、乐于创造和通过向他人学习来增强自己聪明才智的人。”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次性学的时代”已告终结,学历教育已经被终身学习所取代。职场中不断向他人学习,学子技能、学习做人、学习人际交往等等,以后职场学习能力将是动态衡量人才质量高低的真正尺度。职场构建学习型组织也是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职场中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是无法形成竞争力的,只有当人人都有很强的学习力时,社会才能有很大的发展。
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人的自然属性,人皆有之,并非神秘莫测、高不可攀。其实,创新有大有小,内容和形式不尽相同。比如,改进原有的工作方法也属于创新,节省工作流程也属于创新,哪怕开会时你提出一个新的想法被众人所采用,这些都是创新。创意对象无穷多,每一个创意对象又有无穷多的属性和变化,只要善于进行对象的选择,对其属性抽象进行动态截取,谁都能抓住思维创新的灵感,获得创新的成功。
(2)开发自己的潜能
目前潜能开发正风靡于全球的各大企业。“潜意识可以产生三万倍的力量!”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博恩·崔西如此说。这意味着只要把潜意识的力量开发以来,人们就能获得巨大成功。任何一个大脑和身体健康的普通人与伟大科学家、艺术家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其差别只是潜能发挥的程度不同而已,而这个鸿沟可以通过挖掘自身的潜能来填平,甚至逾越。每一个普通人都有惊人的潜能,其普通只不过是大量的潜能没有发掘出来而已。
首先做出正确地识别、开发自己的潜能。千万不要听从别人的愚蠢评价,不要依赖别人的路径,哪怕从常识看来有些道理。大凡成功者都善于认识自己,识别并挖掘自己的潜能,哪怕自己遭受过挫折和失败。“玲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无分认识自己是许多成功者的秘诀之一。
其次让自己的潜能在逆境中闪光。职场中的某些缺陷固然会成为成功的障碍,但只要正确对待,敢于超越,就能化缺陷为动力、为神奇,从而创造出难以想象的奇迹。人的一生路漫漫,不可能没有挫折和逆境,一个人的性格、成功和幸福,在于客观认识各种环境之后,才能获得。肩负起自己的使命,挖掘自身的无穷潜能,变不利为有利,始终朝着选定的成功目标迈进。
(3)管理自己的情商
智商(IQ)很高的,但并不代表有高的情商(EQ),人生的成就至多只有20%归于智商。自哈佛大学推出了情商教育概念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情商管理。
美国一位专家在《情商管理》—书中,对l121家企业中l81个不同职位的能力标准进行比较研究时,发现其中69%(即2/3)的工作必备能力是“情商”,比如个人的自控能力、专注力、值得信任、为他人着想以及处事能力等。他的研究确定了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生活管理能力的重要件。
职场中管理自己的情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认识自身的情绪、善于管理、能够进行自我激励、及时认知他人的情绪、以及人际关系的管理。
情商管理得好,可以在职场中表现出健康的人格魅力:喜欢自己,相信自己能成功;相信有属于自己的职场空间,能让自己大多数时间心情愉快;能有效控制自己的工作,有克己自律的习惯等等。
别让过去影响你的未来
人们总是不停地在归纳自己的过去,仿佛要从中总结出什么规律来。于是总有那么一些人因为不断重复的归纳而停留在过去,以至于迟迟无法开始新的未来。
他们的职场:
万梓溪因为家庭历史原因,从小就在新疆接受的教育,虽然自己一直很努力,想通过考上大学走出当时落后的新疆,但是高考还是失利了。万梓溪不甘心,自己闯向京城,试图在北京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地,可是每当失利或者不开心的时候,万梓溪就抱怨自己为什么要在新疆接受教育,总是想如果不是因为家庭出身父亲就不会去新疆,那么自己的现在一定是一番不一样的情境。这种“如果”伴随了万梓溪很多年。终于,有一天万梓溪看到一句话“人只有抛弃过去这个承重的负担,才能够亲装上阵”顿时明白,这么多年所谓的不顺,所谓的苦恼都源自自己沉浸在过去。
于是万梓溪决定抛弃过去,一边工作,一边参加自考,提升自己。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奋斗,万梓溪考研成功,不但圆了自己的大学梦,还获得一份不错的工作。在工作中她也不断的告诫自己,现在的成功来之不易,所以还得抛弃过去,继续努力才能珍惜现在的成功,所以她虚心向身边所有的人学习,发现他们的有点并学习之。
成功人士与失败者之间的差别是:成功人士始终用最积极的心态,眼睛始终看着前方,用未来的目标来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失败者则刚好相反,他们总是喜欢用消极的心态,不停地回顾过去、抱怨自己今天的失败是因为过去的不堪。
别让过去影响你的未来,抛开过去的牵绊,赢得职场的未来。
你的职场:
一个良好的开端是非常重要的。万事虽开头难,但你应该锁定一个目标,然后确立开端,这样你就能从中受益,让事情达到你预定的效果。在职场中的每一件小事里,只要抛弃过去,那么每一次开端都是“始作捅者”,如果你自信地面对它,它也会用成功来回报你。人生往往如此,它就像一个高高的阶梯,如果你经过长时间的努力还在底层徘徊,说明你没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所以当迈向职场的第一个台阶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一旦滑下来,你就与别人拉开了距离,那时后悔已为时过晚,到最后你的努力只能化作一滴水,慢慢蒸发,所有的辛苦与奋斗都会半途而废。有个好开端是重要的,良好的开端总是让你的职场充满自信,并充满阳光和喜悦。
在职场中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说:“公司从成立开始就是这样,如果能改进,那些老板、董事、经理人早就做过了,还用得上我吗?”或者“工作的流程都已经固定下来了,还有什么可改的?总经理的位置那么高,什么时候爬得上去啊,想都别想了,还是老老实实呆在这里吧!”……如果职场中的每个人都这样想,恐怕企业就不会发展了,那么多创新的产品就不会生产出来了,也不会有成功的企业家,因为没有人敢改革,敢创新,敢往上爬;世界上也不会有技艺精湛的技工、演员、作家,不会有企业家,不会有飞机、火车、轮船的发明,现代生活的一切可能都不会存在。因为一切都很困难,困难得让人不敢想,更别说去行动了。
另外,经常会听到有人抱怨,说上天对自己多么不公平,没有生在一个好的家庭,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努力了半天,好不容易现在工作了,可是没有一个好的工作环境,过去一直未能给自己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导致自己一直碌碌无为。那么,人生的结局真的是内于外界环境所造成的吗?
当然不是。一个人能否成功,就在于他的心态。在于他是否及时抛弃过去,无论过去是否在成功,从现在开始努力,朝向自己的目标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