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的24个悖论-忒修斯悖论——工作的本体,实现自我还是物质欲?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客观世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事物,人类认识这些事物首先要通过感觉。比如面前的这办工桌,从外表看它是长方形的、暗红色的,触摸到它是硬邦邦的、光滑的,还能闻到木头和油漆混合后散发出的某种气味……然而这个桌子的“本质”是什么呢?就是说,这个桌子最核心、最紧要、最关键的地方在哪里?是什么因素决定了这张办公桌是桌子而不是任何别的东西呢?

    这张桌子的“本质”是长方形吗?好像不是,方形桌与圆形桌并不存在根本性的差别,那么这张桌子的“本质”是暗红色吗?好像也不是,如果现在把这办公桌涂上绿油漆,难道桌子的本质特点立刻就改变了吗?应该不会,那么桌子的“本质”是硬邦邦的木头吗?是光滑吗?是某种气味吗?……好像都不是,那到底是什么东西构成了这张桌子的“本质”性的因素呢?

    从两千六百多年前的古希腊就有许多哲学家在苦苦思索,并流传下来一个故事,并引起了许多争论,那个故事形象地说明了怎样理解事物的“本质”。

    从前有一艘著名而又古老的船,叫“忒修斯之船”,这艘帆船在大海上风里来雨里去,航行了很多年。某一天,老船长看到船帆有些破旧,便命令船员把旧帆拆下来放进仓库,并换上了新的船帆,“忒修斯之船”的帆已经换掉了,那么“忒修斯之船”还是不是原先的“忒修斯之船”呢?可能很多人这时会回答,还是原来的船,“忒修斯之船”的本质,没有改变只不过换了块帆罢了,船的本质性的东西并没有改变。就像某个人昨天穿着黑衣服,今天换了红衣服,难道他就不是他本人了吗?

    又过了几年,老船长看到“忒修斯之船”的甲板也陈旧了,于是又命令船员把旧甲板拆下来放进仓库,并换上了新的甲板。这时候,“忒修斯之船”不但换了帆而且换了甲板,那么“忒修斯之船”还是原先的“忒修斯之船”吗?可能人们还是会回答说,船帆和前甲板并不是本质性的要素,更换之后的“忒修斯之船”还是同一个“忒修斯之船”,而且大家也都把她看作是原先的那艘船。

    又过了几年,老船长看到“忒修斯之船”桅杆也陈旧了,于是又命令船员把旧桅杆拆下来放进仓库,并换上了新的桅杆。年复一年,终于,原先“忒修斯之船”上的每一个部件都被拆下来放进了仓库,现在的“忒修斯之船”上每一个部件都是后来新装上去的。

    这一天,老船长来到了那座仓库,看到那些拆下来的部件尽管有些陈旧,但是也还可以充分利用,于是老船长再一次命令船员,把所有这些陈旧的部件按照原先的模样全部重装起来,于是另一艘“忒修斯之船”诞生了,这时产生一个问题:请问这两艘船(更换的和重装的)究竟哪一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忒修斯之船”呢?

    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第一种观点认为,最古老的但是逐渐更新的“忒修斯之船”才是真正的“忒修斯之船”。因为每次更换都是小规模的更换,并不影响“忒修斯之船”的本质属性,而且每次局部更换之后人们都把这艘船看作是“忒修斯之船”,那些仓库中旧部件的重新组装,与原先的“忒修斯之船”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所以重新组装的船不是“忒修斯之船”。因为在仓库中重新组装的那一刻,“忒修斯之船”的本质不可能从这艘船跑到另一艘里。但是原来那艘船的所有部件已经更新了,按理说其本质也应该改变了,所以原来的船是“忒修斯之船”似乎有些说不过去。

    第二种观点认为,重新组装的“忒修斯之船”才是真正的“忒修斯之船”。因为事情很清楚,原来的所有部件都逐一更换过,所以原来的船不是“忒修斯之船”。而那搜组装的船就相当于把原先的“忒修斯之船”全部拆散之后,再按照原来的样子重新装起来,那不还是同一个东西吗?所以,组装的船是“忒修斯之船”,因为船的本质没有改变。可是重新组装的船,虽然用的是原来的部件,但是还是有一部分比如铆钉等就不是原来的,那么有一部分已经更新了,再者说如果重新组装的船是“忒修斯之船”,那么原来的是什么?这似乎也是有点自相矛盾。

    第三种观点认为,原来的船和组装的船都是真正的“忒修斯之船”,这就意味着,“忒修斯之船”的本质已经一分为二了,使得这两艘船具有同样的本质,就像同一别模具做出的两个螺钉,或者是一对同卵双胞胎的姐妹。两艘船的差异太小以至可以忽略不计,二者本质上是同一艘船。但是事实上,这是两艘船,本质也是不同的,不可能是同一艘船,显然这种观点是自相矛盾的。两艘船具有同样的本质,这时不可能的,即便是同卵双胞胎也不会具有相同的本质,因为他们的性格和人生道路都不相同。所以这个说话也是一种悖论。

    第四种观点认为,这两艘船都不是真正的“忒修斯之船”,原先“忒修斯之船”的本质已经随着时间变迁而消失了。对于前一艘船来说,不停地更换其部件使得其本质逐渐受损终于消失;对于后一艘船来说,她重新组装后所获得的本质与原先的“忒修斯之船’’也大不相同。那么“忒修斯之船”去哪儿了?一艘船不可能平白无故消失,所以这种说法似乎也是存在问题。

    对上面问题的解答,主要取决于一个人怎样理解一个事物的本质,理解不同则答案就会有差别,各种解答并不存在哪个对哪个错。就像是人在不断变化的,身体上、心理上都在变,每一天人的细胞、血液和五脏六腑都像“忒修斯之船”的部件一样在更新。既然在不断变化,那么,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就有差别。那么昨天的我是今天的我吗?显然是的,因为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还是一个人。毕竟一天之隔,变化的可能的确很小。但是时间长了,变化的很大,甚至体形变胖了,长皱纹了,那么这时候的我还是我吗?很多人仍然会回答还是我,为什么呢?不是从里到外都在更新吗?细胞早已不是已经的细胞,更新过无数次了,血液也是每天都在流淌,在更新,体形都变了,甚至长相都发生了变化,为什么我还是就大了。年少时的渴望少年时的梦想当年的酸甜苦辣,现在都难以忆起了,更不用说,几十年来我的每个细胞,血液、五脏六腑都换过多少遍了。满头白发的我还是童年的我吗?如果我可能已经不再是我,那么,我的执着的又是什么呢?职场,是绝大多数人绕不过去的忒修斯之船。

    因为人们必须依赖职场,才能够得以生存,所以,职场会蒙蔽我们的双眼,让一切都显得那么值得。

    职场就像是忒修斯船一样,每天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先是职场新人、然后慢慢地变得成熟、世故,然后是各种各样的交往场合,开始稚嫩的以为真诚和努力就可以赢得一切,经过一定时间的磨练,了解了职场的游戏规则,变得学会带着面具去应付…….职场不断地更新着,还伴随着各种各样新的事物出现,那么现在的职场还是原来的职场吗?有人说是,因为职场的主体,即通过努力成功,那么多的人成功了,至少从职场中学会了很多变成熟了,但是职场还是职场,可是真的没有变吗?职场中的人们思想观念和对待职场的态度和理解在发生着变化,职场的双方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从稚嫩的新手到成熟戴着面具的职场老人,从什么都不会的生手到学会技能、学会交际等等,这其中的变化远远超过忒修斯号的部件更新。可见现在的职场已经不是以前的职场了。好像这样说也不符合常理,毕竟职场还是职场,基本元素不还是工作主体、工作对象,任何人的交往、任务?,基本要素没有更换,所以现在的职场还是原来的职场。到底现在的职场还是原来的职场吗?恐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统一的说法。

    工作的本体是什么?金钱、自我实现还是所谓的成功?

    职场中也会像“忒修斯船”那样在时间和空间中一点一点在更新吗?这也是一个令人困惑的悖论,如果有人说经过职场的打磨,人会慢慢的变得成熟起来,会掌握很多的技能,会赚更多的钱,可是,在职场中你不还是你?似乎没有改变什么?这样看来,职场好像没有什么改变,没有更新,还是那几个人,还是你得领导每天给你各种各样的任务,但是职场的本体任然存在着,因为职场双方的人没有更新,还是那些人,那些事,还是那样的组织架构。职场是什么?是一些人围绕着一些所谓的工作,并在这其中的交往方式和场所。那么职场的本体是什么?工作的本体又是什么?

    他们的职场:

    西西最近感觉很郁闷,一种挫败感深深地困扰着她。原来三年前,西西为了能够更好的提升自己,放弃了出版社的工作,考研读书。如果毕业已经三个月了,西西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每次应聘,不是说她年纪大了(才过35而已),就是说她缺少工作经验,虽然以前在出版社做编辑,但是一直很少走出办公室,现在西西想去大学教书,业余时间安心自己的创作,毕竟没有任何的从教经验,让西西倍受打击。再回到出版行业,可是原来的单位已经招聘了新人顶替了她的岗位。其他出版机构,不是嫌她年龄偏大,就是觉得她没有自己的出版作品。

    放低标准,西西有感觉自己这几年读研白读了,学历提高了,赚得薪水以及社会地位怎么着也得提高,于是三个月过去了,西西每日都在充满信心去应聘,满怀懊恼地等待中度过的,渐渐地西西越来越没有信心,对自己的未来感到非常迷茫。

    职场中可能很多人都会有西西这样的境遇,读了书,学历高了就觉得自己一定赚得比以前多,一定会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西西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工作的本体,更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家庭,和身边那些需要她的人,只是沉浸在自己的苦恼中。那么到底什么是工作的本体?

    你的职场:

    有些人说是成功,金钱往往是成功的代言人,仿佛挣的钱越多、社会地位也越高,越能够成为成功的标尺。于是,很多人朝九晚五的挤着地铁、啃着面包,晚上睡觉前考虑着第二天如何与客户交谈,渐渐的各种各样的“白领”“金领”职业病困扰着职场中的人,渐渐地越来越的社会问题也与职场有关:“剩女”、“心理疾病”、“蚁族”、“压力导致三十出头绝经”等等,成功光环的背后,隐藏的这些不愿为人所知的问题,只有自己知道。看起来,他们确实很成功,开着车、穿着得体、举止文明优雅,总是匆匆忙忙的拿着手机,好像永远忙碌着。但是关起房门,卸下所有的伪装之后,将一身疲惫重重地扔到床上的时候,是不是一种深深地失落?钱和地位真的能够代表成功吗?那到底职场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忙碌的没有时间思考自己的人生到底应该怎样去渡过?

    有的人说是为了家人,丈夫(妻子)和孩子,的确家庭需要房子、车子,孩子需要良好的教育,工作的本体就是多挣钱为家庭提供一个稳定而又丰足的经济基础。可是有了这样的基础之后,又会怎样呢?还不是一样忙得没时间陪家人消消遣遣地躺在沙滩上么都不想地看着家人嬉闹,享受着身边的一切?那是因为有了丰足的经济基础之后,滋生出更多的要求,车要换更好的牌子,房子要住更大的,孩子一定要去国外受教育。期望更高了,于是需要更加卖命地工作。可见工作的本体也不是养家糊口。

    还有人说工作的本体是实现自我?什么是实现自我?就是自己有多少价值,能够全部体现出来,创造更多的价值。说白一点就是真实自我,展示自己的才能,有的时候钱代表了一个人值多少价值。这样可能有些残忍,但是所谓的实现自我,不就是自己认为自己很有才能,通过在职场中,将这些才能展示出来,并且换取一定的劳动价值,也就是所谓的工资。工资高,代表个人价值高,才能也相应的比较高。这样一分析,似乎实现自我归根结底还是赚钱。可见工作的本体不是自我实现。

    或许工作的本体就是事情需要人来做,而人类又有这方面的需要,于是各种各样的工作产生了,工作的动力或者说诱因应该是欲望,各种生活的欲望汇集为挣钱的欲望,才会有那么多人为了工作不顾家庭、不顾父母、甚至不顾自己的身体,为的是通过赚钱,满足各种各样的欲望。

    工作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做一些事情,换回报酬,让自己生活的更加美好。职场中,很多人迷失的就是对“生活的更加美好”的理解。大部分人理解的生活没有一定是要有丰厚的经济基础,衣食无忧,而且一定要有品质。其实,即便是没有汽车、没有房子、只要你愿意,就可以体会到美好的生活。试想古代的人们,没有车、手机、电脑、甚至没有电灯,但是他们不一样没有心理疾病,没有“剩女”。生活是否美好取决于是你是否珍惜身边爱你和你爱的人,职场上给自己留一点余地和一些精力,回到家中看看你那深爱着的丈夫(妻子),他们在家中用温暖的微笑迎接着你,你的孩子那一脸纯真满是兴奋的奔跑过来,投入你的怀抱,这时候幸福的感觉是不是你挣多少业绩也体会不来的?上面故事里的西西,这个时候,不妨精心等待,在等待的过程中好好享受人生难得的休闲,多陪陪自己的家人,也许在等待中,不经意的一次机会,让你再次回到职场,你能够陪伴在家人身边的时间就不会多了。

    自我更新是职场立足之本?

    忒修斯之船,如果不是在不断地更新,今天换一个桅杆,明天换上新的甲板,相信经过岁月的打磨,忒修斯船会消失在这个茫茫的世界中,不复存在。因为更新让忒修斯船获得了永生,人不也是如此,如果不能及时更新那些陈旧的、腐朽的,怎么可能获得人类的进步与发展?在这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在这个社会立足,就要不断地更新自己,获得自己的立足之本。

    他们的职场:

    周壁卿在大学毕业后工作了两三年就有了不凡的成就。有一次,她听说公司要搞一次提高工作效率的培训课程。周壁卿得到上级的通知,让她在内的几个人选公开竞选,做开课演讲及负责这个培训课程。收到通知后,她颇受启发和鼓舞,心情为之振奋,认为这也表示了公司对于自己的重视。很多公司的高职人员都想要得到这份美差,因为通过这份差事可以让公司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这是有利于以后晋升与发展的绝佳机会。

    回到家中之后,周壁卿即兴写了一篇演讲稿:“但凡成功者之所以会有那样的成就,是因为他们掌握了成功的第一要决——自信。尽管他们的出身、学历、境遇、职业和个性等等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定要自信!’’

    可是,这样激昂的状态并没有持续多久,周壁卿又变得情绪低落了。她想,另外几个人选,都比她的学历高,不是硕士就是博士,只有她一个人是本科学历,而且那几个资历也比她深厚的多,自己才工作两三年,怎么可能选上她呢?想到这,她终日无精打采,对这次机会患得患失,又想争取到这次机会,可是又担心自己不如他人,会失去这次难得的机会。为此周壁卿情绪低落。而且还影响到了手头上的工作……

    不用评选,结果不是已经一目了然了吗?

    由于周壁卿的自卑,致使自己没能把握住这次机会。如果这样下去,她永远都不会有晋升的机会。虽然没有比较就没有进步,但是任何事情都不是盲目的,试着去“更新旧思想”“更新自己的自卑感”,更新一些旧的东西,才能以全新的面目、真正的自我去工作,赢得本可能属于自己的成功。

    周壁卿为什么自卑?那是因为她没有弄清楚,虽然自己学历比别人低,可是工作的这几年,在潜移默化之中她已经更新自己了,她不再像其他竞争者那样只是拥有理论知识,周壁卿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地用实践更新自己,拥有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这就是为什么上司会选择一个本科学历的职员参与竞争。

    你的职场:

    企业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要想成为行业的龙头,就要学会不断地更新自己的产品。—家企业要在市场中总是占据主导地位,那么就要做到第一个开发出新一代产品,第一个更新自己现有的产品。

    想要不被职场淘汰,就要先学会更新自己。用“更新自己”的精神去学习。每天让自己做一点困难的事情,也就是“每天更新你自己”即把前一天的自己放弃掉,然后把新的元素填满自己明天的人生。不断地进步,不断地超越。

    每天更新自己,更新昨天的自己,把握今天,为明天创造成功的元素。那么在职场中你该如何更新自己,获得发展呢?

    首先,更新自满,创造完美的职场。失败不是职场的最大敌人,自满才是。假如人不自满,成功会成为你如影随形的朋友。对于称赞自己的人,要视作鼓励自己的人。但是这并不等于自己就像所鼓励的话一样,可以得到一百分,得到成功。自满的人,路是短暂的,因为当别人还在继续向前跑的时候,他却以为已经到达终点了,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抛在后面了。所以,职场中要做的,也是最不容易做到的,那就是狠心地把自满更新,把沉浸在昔日辉煌成就中的心更新掉,不断地为自己充电,使自己能够有足够的资本可以再造辉煌。

    所以,当你沉沦于安于现状的时候,请不要忘乎所以,要时刻给自己提个醒,历史的脚步不会因为你的稍停片刻而停下脚步等你跟上。它正在一秒—秒的从你的身边悄然离去,不要让不争的事实成为自己明天悔悟的笑柄。在现如今的职场,不是自己更新自己,就是被别人更新,这就是职场“进化论”。这也是职场唯一生存的法则定理。

    其次,职场中还需要注意不要用自卑更新自信。

    职场中想要成功就必须学会更新自己。可是职场中有些人更新的对象错了,他把可贵的自信给更新成自卑了,就像上面故事中的周壁卿。

    最后学会更新自己,还需要要你放下无谓的坚持,这样只会消磨你的意志,终究会迷失自己。学会更新自己,并不是要否定自己的成就,而是要你去积攒更强大的力量去赢得更大的成就。

    要想做到不被社会更新,你就必须用“更新自己“的精神去吸取新的东西。当你的思想已经处于饱和状态,那么就只有更新掉一些不好的、消极的元素后,才有空间去填充新的东西。学会更新,就是要学会更新成长的牵绊;学会更新,就是要学会更新获得短暂成就时的自满;学会更新,就是要学会放弃无知时的愚昧;学会更新,就是要学会更新人性中的自私与无知。每天更新自己,再不断为自己充电,完善自己,这样不断地自我更新,才随在稳定中求发展,才能像忒修斯船一样屹立在海面上。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