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奇异的宇宙和UFO未解之谜-古代传说之谜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 中国龙文化之谜

    多少年来,龙都被视为一个幻想、一个神话和传说,龙作为中国的图腾,也被认为是融合各种生物特征的美好想象。中华民族自称是龙的传人,龙到底是虚构出来的还是真有其物?

    龙是中国传说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众鳞虫之长,四灵(龙、凤、麒麟、龟)之首。古籍记述其形象多不一。一说为细长有四足,马首蛇尾;一说为身披鳞甲,头有须角,五爪;《本草纲目》则称“龙有九似”,为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

    龙又是原始人的图腾,是一种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的虚幻生物。今天所知道的龙的形象综合了各种生物的特征:蛇身、兽腿、鹰爪、马头、蛇尾、鹿角、鱼鳞。有研究指出,龙的形象是经过不断发展变化的,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经过战争和联合,信奉龙图腾的民族逐渐成为领导,龙的图腾逐渐成为整个中华民族信奉的旗帜。其他民族原来信奉的图腾的形象逐渐被吸收、充实到龙的形象中去,因此龙的特征愈来愈多,形象日益复杂和威武。

    龙的名称也有很多,有鳞者谓蛟龙,有翼者称应龙,有角者名多它龙,无角名虬,小者名蛟,大者称龙。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龙在神话中是海底世界的主宰(龙王),在民间是祥瑞象征,在古时则是帝王统治的化身。

    古人把龙看成神物、灵物,而且变化无常,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既能深入水底,亦能腾云登天。关于龙的传说,在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中几乎每一本书都有,而关于龙的传说和神话亦不胜枚举。经典如《易经》,便对龙进行了完整系统的论述,并赋以哲学的含义。八卦中整体用龙来说明的就是乾卦,也是《易经》的第一卦。

    除这之外,历朝历代都不断有龙的传说和神话出现,不少以“龙”字命名的地方亦有其龙的传说。上至黄帝的时代,便有黄帝乘龙升天、应龙助黄帝战胜蚩尤的传说;夏禹治水,传说便有神龙以尾巴画地成河道,疏导洪水;汉高祖刘邦,传说便是其母梦见与赤龙交配怀孕而生。从许多故事和传说中可以看到,人们常把各种美德和优秀的品质都集中到龙的身上。

    我们从许多故事和传说中看到:龙是英勇善战的,它什么强暴也不怕;龙是聪明多智的,它甚至能预见未来;龙的本领高强,它能大能小,变化多端,兴云布雨,鸣雷闪电,开河移山,法力无边;龙是富裕的,龙宫成了宝藏的集中地;龙又是正直的、能为人民着想的,为了解救人间乾旱之苦,它甚至不惜冒犯天条。龙的身上集中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人们也常把世间的杰出人物称为人中之龙,诸葛亮号称卧龙先生就是大家熟识的例子。

    龙并不是中国特有的,许多民族都有关于龙的神话传说。但是像中国这样,以龙为荣、为尊,而且各种事物都多少跟龙有点关系的国家却是绝无仅有的。

    在中国,带有龙名的地方数以千计,其中又有以数字为题的,如吉林省的二龙、江西省的三龙、辽宁省的四龙;有些以龙的身体为题,如江西省的龙头、四川省的龙角、贵州省的龙额、黑龙江省的龙爪等等。

    中国含“龙”字的江河,可查的就有四十多个,而我们熟识的黄、青、赤、白、黑龙,就分别在四川省(黄龙河)、河北省(青龙河和赤龙河)、天津(青龙湾河和黑龙港河)、甘肃省(白龙江)、上海(白龙港河)和黑龙江省(黑龙江)。几乎每一省都有龙江、龙湖、龙山、龙洞、龙泉、龙潭,还有数不清的龙王庙。

    日常生活中也有龙的踪迹。衣有龙袍、龙冠;食有龙虾、龙眼、龙须面;建筑有龙宫、龙亭;行有龙舟、龙车;家具有龙椅、龙床;正月十五要舞龙灯,五月端午要赛龙船;动物有龙马、龙蚤;植物有龙葵、龙舌兰、龙须草、龙须菜、龙柏、龙爪槐;风水宝地叫龙穴,抽水的水车叫龙骨水车,大吊车叫龙门吊;天上有龙星,地下有龙脉……

    古代的书中和龙有关的名词不下数百。一千年前编辑的《太平广记》搜集的龙的神话小说,就有八十一则。

    在中国,龙简直无所不在,龙的文化也是源远流长。

    2、 盘古神话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天地是怎么生成的?传说是老祖宗盘古开天辟地的结果。传说中,盘古开天辟地,并竭力支撑,令天地不再合拢。中国有盘古开天地的神话,世界上许多民族也有类似的传说。这些传说的产生与原始人的生活环境、认知水平有什么关联?而我们熟知的盘古开天辟地传说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太平御览》中引《三五历记》的文字,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远古时期,没有天也没有地,上下一片混混沌沌,好像是一个大鸡蛋。盘古躺在里面,呼噜呼噜地睡大觉。有一天他揉一揉眼睛醒了,觉得心里闷得发慌,瞧着周围的情景很不顺眼。他顺手一摸,摸着一把大斧头,抡起来使劲儿一砍,劈开了鸡蛋壳。只听见哗啦一声,周围发生了变化。一些很轻很亮的东西轻飘飘升上去,一天长一丈,越长越高,变成了高高的天空;另一些又重又浑浊的东西沉下去,越沉越深,变成了脚下的大地。他活动了一下筋骨站了起来,十分满意自己创造的天地。

    天地虽然分开了,盘古还有些担心。眼前分开的天地还会不会合拢?如果合拢了,岂不又要恢复原状?他就站直身子,头顶着天,脚踩着地,用力支撑着,不让它们重新合拢。每天天升高一丈,地下沉一丈,盘古的身子也跟着长一丈。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变得很高很高,地变得很深很深,他也一天天长得更高了。据说,他的身子有九万里长,变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巨人。盘古这样死死撑着天地,连躺下来休息一下的时间也没有,最后终于支持不住,倒下来死了。

    盘古死后,天地并没有合拢,反倒分得更开,一直也没有坍塌。据说盘古临死时曾大声叫喊,声音变成了轰隆隆的雷声,目光变成了闪电,最后的呼吸变成了风和云彩,左眼变成太阳,右眼变成月亮,头发和胡子变成满天的星星,倒下的身体和伸开的手脚变成起伏绵延的山脉,血液变成了滚滚江河,皮肤和汗毛变成花草和树林,肌肉变成了一片片田地,脉络变成一条条道路,牙齿、骨头变成闪闪发光的金属和矿石,汗珠变成甘霖雨露……

    同样的传说在世界其他民族也有。太平洋上的瑙鲁岛有这样的传说:最初宇宙中只有一只蜘蛛,它发现了一个巨大的蚌,拾起来找不到一条缝。它轻轻敲打,发现里面是空的,它念了一番咒语,蚌勉强打开一条缝隙,蜘蛛钻了进去。里面狭小黑暗,什么也看不见,也不能直立身子。后来它摸着两个蜗牛,请它们把蚌壳的缝开大些。蜘蛛把小蜗牛放在西边变成月亮,大蜗牛放在东边变成太阳,世界就有了光明。蜘蛛又抓住一个虫子,从虫子身上挤出一些汗水变成大海。最后把蚌壳上面一半高高举起,成为天空,下面的另一半蚌壳就是大地了。

    这和盘古开天地有异曲同工之妙。

    神话传说里往往包含着一些真实的成分。我们都知道,人类出现只不过两三百万年,宇宙和地球的历史远远比人类悠久得多,天地早就“开辟”了。以人类本身来说,也经过了“从猿到人”的漫长过程,那时候的天地也早就存在了。盘古开天地、蜘蛛分开天地等神话,真正传达给我们的信息是原始人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过程。

    最早的原始人尚不能认识周围的世界,所以才有了整个天地就是一个混混沌沌的大鸡蛋和黑暗无光的蚌壳等说法。

    后来,随着原始文明的发展,原始人类的脑筋一天天开窍,眼界一天天开阔了,他们慢慢看清楚了周围的世界,就好像眼前的天地一下子“开辟”了,这才有了开天辟地的故事,这其实是我们的老祖宗“开辟”了自己的认识水平而已。

    创世神话的生成,显然和人类认知水平提高到一定的程度有关。

    原始人类何时才有较完善的认知水平?以目前所掌握的材料来看,最早似乎是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山顶洞文化可以作为见证。山顶洞人在亲人尸骨周边撒布象征血液的赤铁矿粉,期盼尸骨输入血液而复活,表明他们已经具有了灵魂和神灵的观念。同时期的西欧克罗马努人,为狩猎而祈神所制作的洞穴壁画也表现出同样的观念。山顶洞人还能够制作钻孔骨针,用以缝制兽皮衣服,用砾石与兽牙制作项链等物,有了原始的爱美习惯。既然有了祭祀祖先的活动,就有可能出现最早相互交流的语言,口头传说的神话也就可能产生了。当时他们对环境的认知水平较之以前有极大的飞跃。所谓“天地开辟”的观念有可能从此逐渐产生。

    这个时候的古气候状况如何?《淮南子·览冥训》记述:“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火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象征洪水的水神共工与象征干旱的火神祝融交战,构成这个时代的恶劣环境的主题。结合山顶洞文化的时代,正好和晚更新世末次冰期相当,反映了原始先民在最后冰期时代的艰险生活情景。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是不是这个时候产生的?

    3、 伏羲、女娲是兄妹还是夫妻

    中国古代“三皇五帝”的传说一直流传至今,伏羲和女娲都位居“三皇”之列,他们是传说中人类的始祖。伏羲、女娲兄妹通婚的故事,在中国古代传说中也流传得较广。据传,伏羲和女娲是一对兄妹。天降洪水,他们在一个大葫芦里躲过了劫难,然后兄妹结婚,人类便是他们的后代。那么他们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这个故事是真是假,没有太多的历史记载。唐末李元的《独异志》中有这样的记载:“昔混沌初开之时,有娲兄妹二人于昆仑山咒曰:‘天若遣我兄妹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

    河南唐河曾出土了一幅《伏羲女娲图》,其前均有两朵烟,这就是可以结合的象征。

    还有的汉墓画像石上有作交尾状的伏羲、女娲像。伏羲被画成鳞身,女娲被画成蛇躯。他们被比喻成人格化的蛇神和女神。

    有的汉墓画石上有分别手捧着太阳和月亮的伏羲和女娲。这就是说伏羲是太阳神,是阳精;女娲是月亮神,是阴精,取阳光雨露滋育着万物生长之义。

    如今,在陕西省临潼骊山有一座人祖庙,庙里面仍供奉着女娲。

    这里每年要举行两次祭礼,一次在农历三月三日,一次在农历六月十五日。当地的人们把这两次庙会称为“单子会”。

    很多不育的妇女往往趁庙会之时,夹着床单,怀里藏着布娃娃,先到骊山的人祖庙给女娲烧香许愿,然后再偷偷地夜宿附近的树林中。

    附近各村的青壮年男子在晚饭后也多上山,遇到这些不育的妇女,便可就地同居。

    次日清晨,这些妇女回村时,只能低头走路,不可回顾,否则会“冲喜”。

    这种奇异的“野合”风俗,恐怕也是从远古伏羲、女娲兄妹通婚的传说中传下来的。中国远古时,兄妹为什么可以通婚呢?人类最原始的婚姻状态可以对此做出一定的解释。

    婚姻和家庭观念最初并不存在于人类的头脑之中,当时人类之间是一种杂乱的两性关系。采集、狩猎经济发展起来后,古人们在劳动中开始按照男女、年龄进行分工。

    随着人类思维的进步,父母开始不愿与自己的子女发生两性关系,最后杂乱的两性关系终于被人类摒弃了。比较固定的“血缘家庭”或“血缘公社”发展了起来。作为一个生产、生活单位,它同时又是一个内部通婚的集团。在这里面,祖辈与少辈之间、双亲与子女之间发生两性关系是不允许的,而兄妹之间互相通婚并没有被禁止。

    这种血缘群婚在人类发展史上经历了以百万年计的漫长岁月。据人类学家考证,在我国发现的云南元谋人,陕西蓝田人均属于分类学上的直立人阶段,大致都处于血缘公社时期。

    在我国的少数民族中,如纳西族、傣族、苗族、侗族、壮族、黎族和高山族等,现在还都流传着兄妹通婚的神话。此外,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现在还或多或少地保留着血缘婚的残余。

    现代的历史学家至今还不能断定伏羲和女娲的年代距今有多长时间,但是,他们一定是生活在原始社会的血缘公社时期,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而这一时期距今有百万年之久,所以伏羲和女娲究竟是否兄妹通婚,现有的史料还无法充分证明。

    马克思曾说:“在原始时代,姊妹曾经是妻子,而这是合乎道德的。”这样看来,伏羲和女娲兄妹通婚似乎有存在的可能。

    4、 红山女神之谜

    1983年10月,在辽宁省建平、凌源两县交界处的牛河梁,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处红山文化祭祀遗址,推测其原来是一座女神庙。遗址出土一件面涂红彩的泥塑女神头像,头高22.5厘米,面宽16.5厘米,形体与真人相当。这是迄今为止新石器时代陶塑遗物最重要的发现。

    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遗址发现的陶塑残块大约分属5或6个个体的女神像。尤为珍贵的是神庙主室西侧发现的接近真人大小的彩塑女神像,神像肢体虽已残碎,但头部基本完好,较为完整的还有肩臂、乳房、手等。

    在此以前,喀左东山嘴红山文化的祭祀遗址中也发现了两个小型孕妇塑像。

    据研究,女神庙已残碎的女神像可能也与孕妇像一样同属坐姿,女神头部两眼都用圆形玉石镶嵌,更显生动。

    红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前一个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活动的部落集团创造的农业文化,因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郊的红山遗址而得名。

    红山文化全面反映了我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特征和内涵。其后,在邻近地区发现有与赤峰红山遗址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征的遗址,统称为红山文化。现今,已经发现并确定属于这个文化系统的遗址遍布辽宁西部地区,几近千处。

    20世纪80年代中期,考古工作者对辽西东山嘴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祭坛、积石冢等进行了一系列的发掘。

    喀左县东山嘴遗址坐落在山梁顶部中央,面向东南,俯瞰大凌河开阔的河川。这是一处用大石块砌筑的成组建筑遗址,呈南圆北方、中心两侧对称的形制。

    南部圆形祭坛旁出土的陶塑人像中,有在我国首次明确发现的女性裸像。

    与东山嘴相距仅30—40千米的凌源、建平两县交界处,分布着大规模红山文化遗迹,包括牛河梁女神庙、祭坛、积石冢群。

    牛河梁居大凌河与老哈河之间,为东西走向的山梁。这一带地理环境优越,红山文化遗存密集,以高高在上的女神庙及广场平台为中心,十几个积石大冢环列周围,并且都和远处的猪头形山峰相呼应,形成一个互有联系的祭祀建筑群。

    目前,发掘工作限于局部,但女神庙已出土了大量泥塑人像的残块,可辨别出这些残块至少分属6个人像个体。其中最小的如真人一般大小,主室出土的大鼻大耳竟相当于真人的3倍。

    泥塑人体的上臂、手、乳房等,与泥塑禽兽残块以及彩绘庙室建筑构件、墙壁残块等,无一不是杰出的艺术作品,而一尊较完整的人像头部尤为雕塑佳作。头像结构合理,五官比例准确,表情生动逼真。

    这尊女神像不仅是我国文明黎明时期艺术高峰的标志,也是亿万炎黄子孙第一次看到的5000年前用黄土塑造的祖先形象,对中华起源史、原始宗教思想史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女神庙全长约22米,宽约2-9米,主体建筑长18.4米。庙由多室组成,主室为圆形,左右各有一圆形侧室。主室北部为一近方形室,似有三室相连,成一横长室,左右对称,主次分明,布局严谨而又有所变化。

    这种建筑格局作为中国建筑的传统延续了几千年,已可追溯到此。所以这座女神庙不仅是中国最早的庙,亦可称为东方建筑之祖。

    1983年秋季,牛河梁女神庙被发现。1984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考古工作者对女神庙进行了正式发掘。

    尽管女神庙的出土是人们翘首以待的事情,但当它真的被发掘出来的时候,其建筑遗存的完好程度、结构的复杂性着实让人惊叹。

    女神庙位于牛河梁诸道山梁的主梁之上,其地位的重要性从地理位置上也得到了表现。

    女神庙和其北部的大型山台是牛河梁遗址的主体。山台地势平稳,系人力加工所为,南北东西各长200米,四周砌以石墙,极似城址。

    引人注意的是,神庙与山台的走向完全一致,说明应是一个整体。在山台北侧也发现有塑像残片和建筑物架,说明另有一座神庙与女神庙以山台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从而构成一台(或者也可以说一城)两庙的建筑群体结构。

    女神像发现于1984年10月31日的上午。一位参加发掘的考古队员后来回忆说,根本无法找到一个恰当的词来表达那时的心情。是欣喜若狂吗?显然不是。

    当女神像被一点点剥离出来的时候,人们都屏住了呼吸,整个工地悄然无声,只有小铲和小刷子剥离泥土的声音在沙沙响着。

    当女神头像完全显露出来的时候,辽宁省博物馆的摄像师不失时机地把这激动人心的瞬间定格在胶片上。后来,这张照片被题为“5000年后的历史性会面”。照片上,女神坦然而镇定地注视着5000年后的人们,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

    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是中国首次发现的远古神殿,其遗址中的文化内涵与宗教遗存的丰富程度是任何其他遗址所无法比拟的。它的发现,对中国史前宗教及文明起源的研究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女神被有些人称为“中国的维纳斯”,但是这个维纳斯究竟代表何方女神,究竟从何处、以什么样的身份来主持着古老的红山文化呢?

    有人从历史古籍神话传说里查找女神像的庐山真面目。《帛书》简述了伏羲、女娲氏族的形成及历史贡献,说伏羲、女娲是中华各族的共祖并不是神话。

    伏羲卒于桐柏鸡公山,之后女娲代立,时年52岁。伏羲二世、三世皆听命女娲,女娲死后葬于风陵渡。

    辽宁牛河梁女神庙中宫内端坐着一位比真人大3倍的裸体女娲娘娘,两边是龙凤巨型陶塑,四周满是最小也与真人大小一样的裸体女神(有的还是孕妇),她们可能是历代黄帝、少昊、颛顼等氏族的母系祖先。

    也有人从女神所处的环境及女神庙的历史痕迹考察她的身世归属,但是作为无语的历史,女神的微笑就如同蒙娜丽莎的微笑一样,等待着后人更加精确的解读。

    5、 黄帝是古人虚构的吗

    古书中有“三皇五帝”的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五帝”是指东方太皋、南方炎帝、西方少吴、北方颛顼和中央黄帝。而传说中,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究竟是人还是神?为什么被称为“黄帝”?对于这些问题,大家一直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说法。

    有学者认为,黄帝是神话传说中的雷电之神,后来才崛起成为中央黄帝。相传他长有四张脸,能同时顾及到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无论什么地方发生了事情,总逃不过他的眼睛。后来,他战胜了东、西、南、北四个天帝,建立了自己的神国。

    黄帝和炎帝停战言和后组成了统一的部落联盟,成为中华民族的祖先。所以,今天的中国人自称“炎黄子孙”。

    有学者认为,黄帝史有其人,他应该是原始社会末期一位部落联盟的首领。《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

    这些记载似乎说明历史上的黄帝确有其人,是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的创始者,因此,说他是人更有道理。那么,他又为什么被称为“黄帝”呢?

    据说,黄帝在五个天帝中,是管理四方的中央首领,因其专管土地,而中原的土地是黄色的,故名“黄帝”。学者们认为,这反映了上古时期人们对黄土地的崇拜。古史称他为“以土德为王”。后世之人以此而崇尚黄色,把黄色演变成一种权力和尊贵的象征。后世许多帝王穿的“龙袍”都是黄色,就是由此演化而来的。

    在中国的历史典籍和神话传说中,有许多关于黄帝的记载,但因年代久远,许多说法都已经无法考证。然而,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却是不容置疑的。

    6、 蚩尤是被黄帝杀死的吗

    传说上古时期黄河流域有个强大的部落联盟,其首领是黄帝和炎帝。蚩尤也是个部落首领,但他不像别的部落首领那样臣服于黄帝和炎帝,而且兴师作乱,于是炎黄联军便与蚩尤不断地发生战争,最后擒杀了蚩尤。有人说黄帝、炎帝、蚩尤是传说中的人物,即使确有其人,也可能只是一个部落的名称。有人说“黄帝他们原本就无其人,无其说”,一句话就否定了古代史书的记载。还有人热衷于从远古神话角度把黄帝等描述成非常怪异的形象。那么炎帝、黄帝、蚩尤等是人还是神,炎黄战蚩尤一事是真的吗?

    1928年,在山东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发现一处遗址,据考察时间为公元前二十几世纪。而后在山东、河南、陕西都发现众多类似的遗存,考古学界将其命名为龙山文化。龙山文化,泛指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也有称为金石并用时代的。龙山文化内涵丰富,主要分布在山东境内,年代约为公元前2500—前2000年;河南龙山文化,年代为公元前2600—前2000年;陕西龙山文化,年代为公元前2300—前2000年。其共性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石器、骨器、陶器等手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在某些遗址发现了铜器,这揭开了青铜文化的序幕。

    有人说龙山文化能证明炎帝、黄帝战蚩尤一事。因为没有文字的记载,我们对于商代以前的社会状况的了解很有限,基本上依据的是后人口耳相传的言说,没有确证。所以首先要按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研究传说中炎帝、黄帝所处的历史时期,是否有可能发生这样的事件。根据人类学、历史学的研究结论,人们在原始社会早期,不可能发生战争。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首先是由猿变成人,经过漫长的年代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且这方面能力不断提高,从而人们的生活得到改善,不用过茹毛饮血、食不果腹的日子。于是人口迅速增加,社会组织发展起来,最早产生的形式是动物式的群落,而后变为有血缘关系的部落。发生战争的前提是有大量剩余产品的出现,于是氏族首领就可能利用特权占有多余的产品,产生贫富分化。不同的氏族和不同的部落间也可以通过战争掠夺其他部落的剩余产品,战俘在初期是全部杀掉,后来人们才认识到可以强迫战俘劳动,这就是最早的奴隶起源。

    据学者研究,龙山文化之前还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仰韶文化。那炎帝、黄帝所处的龙山文化时期是以女性为主导的母系氏族,还是以男性为主导的父系氏族呢?

    这个问题关系到炎帝、黄帝战蚩尤的可能性。在农业没有产生以前,人们是依靠狩猎和采集来维持生活的。那时候,男子负担猎取禽兽,捕捉鱼类;妇女负担采集野生植物的果实和块根。后来,在长期的采集活动的实践中,妇女们逐渐掌握了种植野生植物的技术。这样,就发展起了初步的农业生产,由妇女来经营。那个时期,妇女在生产上和社会生活上居于支配的地位,因此,那个时期的氏族公社称为母系氏族公社。经过人们世世代代的劳动,农业和饲养家畜逐渐发展了,代替了狩猎活动和采集活动。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到这个阶段,繁重的农业劳动和饲养家畜的劳动,逐渐由男子来负担。男子在社会生产上越来越起着比妇女更大的作用,直到最后完全代替妇女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力量。在社会生活中,男子也逐渐居于支配地位。这样,氏族公社内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母系氏族公社过渡到父系氏族公社了。

    农业和家畜饲养的发展,把原始社会从母系氏族公社推进到父系氏族公社阶段。龙山文化是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一种文化,就是根据这种情况来判断的。只有到了父系氏族阶段,生产发展,出现贫富分化,原始社会的平等被打破,大规模战争才可能发生。考古发掘的事实证明,黄帝所处的龙山文化时期,确实是原始社会开始瓦解,奴隶社会渐渐形成的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发生部落间的战争是完全有可能的。

    依据这种解释,黄帝、炎帝是上古的部落首领,为掠夺财富,扩大势力范围与以蚩尤为首的另一部落发生冲突,最后灭了蚩尤。史书还记载,黄帝当时对不服从他的部落都实行征伐。后来,因为利益争夺,黄帝与其同族兄弟炎帝也发生了一场大战,最后以炎帝失败而告终。

    这种说法比较有道理,至少说明这个传说有一定的可信性。不过,炎帝、黄帝战蚩尤具体如何,黄帝、蚩尤是什么样的人仍然没有得到明确的解答,依然是个令人迷惑的传说。

    7、 “尧舜禅让”是礼让还是篡位

    尧是远古时期有名的贤德君主。他不唯亲是举,大力举荐有才干的舜为自己的继任者,这就是历史传说中有名的“尧舜禅让”。但是现在却有人开始怀疑这种说法的准确性,毕竟这仅仅是远古流传下来的一个传说,到了春秋时期,才有人把它诉诸于文字。所以,关于尧舜之间权力交接的真相,就成了一个千古疑案,后世的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大部分人还是比较认可“举贤”说的,因为这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大公无私、唯才是举的传统美德。传说中,舜姓姚,他的父亲是个瞎子,他的母亲很早就去世了。后来,他的瞎父亲又娶了一个妻子,舜的后母心胸狭窄,而且心地狠毒。后母生了个儿子,取名叫象。象好吃懒做而且飞扬跋扈,在父母面前经常说哥哥舜的坏话。舜的父亲也被他们拉拢过去,站在他们的战线上。所以,夫妻俩和象常在一起商量,如何找机会害死舜,这样象就可以一个人继承父母的全部财产。但舜心地善良,并不介意他们的故意刁难,还是一如既往地孝顺自己的瞎父亲,对后母和弟弟也很好。

    那时候,尧已经86岁了,他觉得自己年老力衰,于是叫大家推举贤能的“接班人”,大家一致推举很有威望的舜。尧听了人们的推举后,决定先考验考验舜。于是,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都嫁给了舜,并且派舜到各地去同人们一起干活。

    他先派舜来到历山脚下去种地。在舜来之前,那里的农民经常为了争夺土地不时地发生一些冲突。舜到了那儿后,农民们在舜的教化和领导下变得互相谦让,经常你帮我,我帮你,把生产搞得很好。

    接着他又派舜到河滨去烧制陶器。原来那里的陶工干活粗制滥造,陶器质地粗劣。舜一去,陶工们在舜的组织下认真工作,制作出来的陶器十分精美。

    总之,舜每到一个地方,人们都愿意跟随着他。那时候,父权制已经确立,人人可以拥有财产。由于舜很有才能,所以拥有了许多私有财产。

    舜的瞎父亲和弟弟象听说舜有很多财富,又起了坏心。有一次,父亲叫舜修补粮仓的屋顶。当舜沿梯子爬上屋顶的时候,他们就在下面放起火来,想借机把舜烧死。舜在屋顶看见起火了,想找梯子时,梯子已经被狠心的父亲和弟弟藏得不知去向。幸好当时舜随身带着两顶遮太阳用的笠帽。他灵机一动,双手平举笠帽,像鸟张开翅膀一样跳下来,轻轻地落在地上,一点也没受伤。舜并没有怪罪父亲和弟弟,还是像以前一样尊老爱幼。

    一计不成,他们又设计了一个陷阱。一天,他们叫舜去掏井。当看到舜跳下井后,象和他的瞎眼父亲就在地面上把一块块石头丢下井去,把井填死了,企图把舜活活埋在里面。后来聪明的舜在井边掘了一个孔道,钻了出来。尽管父母兄弟对待自己不好,但舜还是像过去一样和和气气地对待他的父母和弟弟。于是,一家人就开始和和睦睦地在一起生活。

    尧听说舜这样宽宏大量后感到很放心,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黄道吉日,尧在京城南郊举行了重大的禅让仪式。当尧庄严地把代表权力的皇杖交给舜,舜恭敬地接过权杖的一瞬间,臣民们响起了雷鸣般的欢呼声。这就是许多历史书所说的“尧舜禅让”。因为它以群众推举或领袖授权为基础,所以人们称这种说法为“举贤说”。

    还有一种说法是“拥戴说”。据说尧年老的时候,并没有想把皇权交给舜,而且当时尧的儿子丹朱也非常想继承父亲的大权,但碍于当时舜的声望迟迟没有下手。所以在尧死后,为了避免冲突发生,舜就避开丹朱到了南河之南。但那时天下的诸侯不到丹朱那里去朝见,反而跑来朝见舜。如果想打官司,他们不到丹朱那里去,也跑来找舜。人们编出的歌谣不歌颂丹朱,却歌颂舜。所以,禁不住诸侯和民众的拥戴,舜便接受了大家的好意,接替尧登上了帝位。关于这个典故,苟子和孟子是比较赞同的。苟子认为,舜之所以能登上帝位,是靠他自身的道德。孟子也说过,舜登上帝位是靠了上天的赐予和民众的拥护。

    关于“尧舜禅让”,还有人甚至从根本上进行了否定,他们认为禅让只不过是被儒家神圣和美化了的精神价值取向罢了,实际上舜是篡夺了尧的大权。这就是比较流行的“篡夺”说。《史记》有记载:舜取得了行政管理大权后,曾经进行了一系列的人事改组。例如,舜启用了被尧长期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的“八恺”、“八元”,历史上称之为“举十六相”,这表明了舜在扶植亲信。而尧信用的浑沌、穷奇等,则被排出了权力中心,这在历史上被称之为“去四凶”,这显然是排除异己。不过历经这次人事改组之后,尧大势已去,他的悲惨命运也就开始了。《括地书》引用《竹书纪年》说:“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又说:“舜困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其父相见也。”意思大约是,尧先被舜软禁起来,后来也不准同儿子、亲友见面,以此来逼迫他让位,尧的儿子丹朱也被放逐到了丹水。

    关于尧舜之间的权力交接,是和平交接还是被迫让位,从古至今就存在着很多猜测。由于当时没有确切的历史记载,这也成为了一个千古未解之谜。

    8、 大禹的故乡“涂山”在哪里

    大禹治水,在外奔忙了十多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相传禹三十多岁时娶涂山氏女为妻,又曾为治水而会诸侯于涂山。后来,涂山氏女因想念丈夫大禹,在涂山之阳唱出了我国最古老的情歌《候人兮猗》。然而,涂山究竟在哪里呢?由于文献记载简略,相同地名较多,形成数种不同的意见。

    有人认为涂山在伊洛、陆浑一带的三涂山,即今河南嵩县。《逸周书·度邑解》记载,周武王营建洛邑时的设想是:“其有夏之居,我南望过于三涂,北望过于岳鄙,顾瞻过于河,宛瞻于伊洛。”《左传·阳公十七年》也记载:“晋将伐陆浑,以有事于雒与三涂。”杜预注曰:“三涂在陆浑。”《水经注》、《读史方舆纪要》也都说,三涂即涂山,山上有王母词、王母涧。王母即涂山之女,大禹之妻。

    有人认为涂山在寿春,即今安徽寿县。《左传·泉公七年》曰:“禹会诸侯于涂山。”杜预注此涂山在寿春县东北。据说,这里是大禹会诸侯的地方。

    有人认为涂山在今安徽当涂。《史记·复本纪》马贞索隐引皇甫谧的说法,指出当涂有禹庙,涂山应在当涂境内,而当涂的地理位置在安徽和县对岸,马鞍山市南。直到宋代,王懋在《野客丛书》中,也说当涂有涂山。

    有人认为徐山在今浙江绍兴县西北四十五里。《越绝书》、《吴越春秋》以及《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都说涂山在越国故都会稽(浙江绍兴),并指出这里是大禹娶妻之处。

    有人认为涂山在今四川重庆。《华阳国志·巴志》提出,禹娶涂山氏女之涂山在江州涂山县。

    古之江州,即今之重庆,并说那里有禹王词和涂后调。后世文人墨客借禹娶涂山氏女的爱情故事,题咏甚多,从而使重庆说流传较广。清代陈竹波还在涂山石壁上书刻了“涂山”二字,宇高阔十余丈,远远望去,气势非凡。

    有人认为涂山在今四川北川。汉代扬雄《蜀王本纪》和唐代地理书《括地志》都说,禹生于石纽山,也即今之四川北川县。唐宋许多文人曾到此一游,在岩石上留下了“石纽”、“禹穴”等珍贵笔迹。

    有关涂山之地处,说法繁多,实属难解之疑案。

    9、 帝王九鼎是否真的存在

    传说大禹治水成功后,铸造了象征王权的九鼎。尽管王朝在不断更迭,九鼎却始终从一个国王的手上传到下一个国王的手上。没有九鼎,就不能算是个真正的国王。然而,到了秦汉之间,九鼎却不见了踪影,由此人们怀疑九鼎到底真的存在过吗?

    传说大禹治水成功后,又铸九鼎。这不仅表明我国青铜铸造技术是十分高超的,而且还可以看到大禹是违反了部落联盟的传统,建立了家天下的国家,因为天子九鼎,九鼎是王权的象征。后人将争夺政权称为“问鼎”,建立政权称为“定鼎”,就是因为三代以来,九鼎一直被视为王权象征的缘故。

    根据《左传》鲁宣公三年记载,夏朝初年,令九州州牧贡铜,铸造九鼎,事先将全国各地山川奇异之物画成图形,然后分别刻于鼎身。九鼎铸成后,陈列于宫门之外,使人们一看便知道所往之处有哪些鬼神精怪,以避凶就吉。据说此举深得上天的赞美,因而夏朝获得了天帝的保佑。九鼎一出世,就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其实,透过神话因素,不难看出它的政治价值。夏以九州之铜铸成九鼎,再以九鼎象征九州,无非是要表明自己乃九州之主,实现了天下一统。此后,九鼎便成了三代传国之宝。传说夏亡之后,鼎迁于商,商亡之后,鼎迁于周,表明天命之所归。

    春秋时期,随着王室力量的衰落,强大的诸侯对九鼎便产生了觊觎之心,楚国首先发难。《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八年(前606年),楚庄王带兵攻打陆浑,路经洛邑,特意摆开阵势,显示武力。周定王连忙派大夫王孙满前去慰劳。楚庄王咄咄逼人,劈头就问九鼎大小轻重如何。王孙满冷冷地说:“在德不在鼎!”接着又不紧不慢地回顾了九鼎转手的历史,并说如果本质美好光明,鼎虽小犹重,反之,虽大犹轻。他进而指出:“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庄王碰了一鼻子灰,只好作罢。这也就是成语“问鼎中原”的来历。

    到了战国后期,周王室已是奄奄一息。据《战国策·东周策》所载,周显王时期,秦国兴兵临周,企图夺取九鼎。周求救于齐,迫使秦国退兵。但强秦岂肯善罢甘休,后来秦昭王终于灭掉了东周。

    围绕着九鼎,有两个问题后人至今难以弄明白,一是大禹是否铸鼎,第二个问题与第一个问题相连,即九鼎的最后下落。

    《左传》说九鼎铸于“夏之方有德”之时,而《史记》却把铸鼎的时间略有提前,说成是“虞夏之盛”之时,禹是收了九牧之金而铸九鼎的,本意是象征九州。也有记载说鼎铸于夏后启时。上述说法大体相近,得到了后代许多人的赞同,基本上认为鼎是大禹所铸,时间则是在夏朝建立的时候。

    怀疑者认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并没有从周室夺到九鼎,相反关于九鼎失踪的传闻倒是有鼻子有眼。汉灭秦,也没有见到鼎。刘邦登位时,秦王子婴交出的只有皇帝玺。《战国策》说周得九鼎时,每一只鼎要有九万人来搬运,九只鼎要有八十一万人来运输,这可能吗?近代古史辨派学者认为《战国策》多夸大之辞,禹铸九鼎是不可能的事实。

    也有学者根据当代的考古发掘,认为在夏代以前的一些原始社会遗址中,已经出土过铜器和青铜器。河南堰师的二里头遗址,学术界公认其是于属夏王朝时期的,在那里曾出土铜爵、铜凿等各式各样的铜器,并且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了坩埚片、铜渣和陶范,证明夏人是完全有能力制造铜器的。至少从技术层面而言,禹铸九鼎是可能的。仅凭古史传说中的一些缺陷而否认禹铸九鼎,恐怕也不见得绝对有力。

    传承到周朝的九鼎到底哪里去了?

    一些学者发现《史记》中的说法前后不统一。周、秦二本纪都说秦昭王五十二年(前255年),在周赦王死后,终于“取九鼎入秦”。《秦始皇本纪》说九鼎在迁往咸阳的途中,有一鼎被大风刮到今江苏的泅水中。据此,除一鼎外,八鼎有可能被搜刮到了秦国宫殿中,应当失于秦亡之后。唐人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也说:“周赦王十九年,秦昭王取九鼎,其一飞入泅水,余八入于秦中。”这将秦昭王取九鼎的时间较《史记》本文提前了41年。《史记·封禅书》又说:“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那么九鼎早在东周末年便已遗失,与秦无关。后秦始皇出巡路过彭城(今江苏徐州)时,派了上千人下泅水打捞,结果如同竹篮打水,未能如愿。这说明九鼎至少有一鼎不知去向了。

    到了清朝,全祖望、沈钦韩等学者对上述传统说法公开表示怀疑,并作了新的探索。王先谦在《汉书补注·郊祀志》中除引用全、沈二家之说外,又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其主要内容大体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一)周人采取了毁鼎铸钱的下策,对外则诡称丢失,不知去向。(二)史载秦灭周取鼎,为时人揣度之辞,并非事实。(三)秦人谬传九鼎沉入泅水,秦始皇也受到愚弄。这些说法足以发人深思,但未必准确。

    九鼎既然被周人视为天命之所在,也就只能与社樱共存亡,岂有因大国凯觑而自行销毁之理?况且九鼎铸于夏初,器形不会太大,楚庄王就曾以鄙夷的口吻说:“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可见九鼎之“重”,只存在于传统的神秘观念之中,而不是实物本身的价值。东周统治者能为少量之铜而毁鼎铸钱吗?

    细审古籍中有关记载,对九鼎遗失的时间和地点虽然说法不一,但并无已被销毁的材料。因此,我们有理由寄希望于考古工作的进展。九鼎如失于东周灭亡之前,那么埋没于关东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如失于秦末,那么埋没于关中的可能性就比较大;要是项羽破秦后载归彭城,那倒极有可能“沦没于泅水彭城下”,但这与《汉书》记载的年代又相距甚远。如能将这些问题考辨清楚,对于寻找九鼎的下落,也许不无裨益。

    九鼎作为王权象征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但它作为我国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却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对今人来说,九鼎的珍贵不仅是因为它们在历史上的显贵地位,更重要的是它们所包含的丰富的考古信息,它们身上浸透着我国当时的手工艺水平、冶金文明和人文地理。历代史籍中关于九鼎的说法还有很多,但是大多自相矛盾,或者自说难圆,谁也没有十分能令人信服的依据。直到今天,九鼎的下落仍然是待解之谜。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