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链接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小精灵”批处理机

    1967年,由来自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一群年轻科学家组成的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型高科技公司BNN,用一份长达200页的标书,成为阿帕网批处理机建设的承包商。在获得了美国政府100万美元的投资之后,这些年轻的科学家们将一个个造价高达10万美元、重量超过400公斤,用于网络连接的、被称为“小精灵”的批处理机,装进灰色的军用钢制箱里,然后利用大型吊车和直升机,将其陆续运往四所知名大学精心建造的计算机中心。最先迎来“小精灵”的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在之后的一年里,属于一个时代的科技圣物,纷纷入驻斯坦福、麻省理工、哈佛等全美十五所知名大学,构建了后来阿帕网的核心。

    NSFNET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有条件的美国大学校园就纷纷出现了个人电脑教室,这些教室都免费向校内所有学生开放,学生们可以利用电脑和网络做他们想要做的任何事情。

    渐渐地,本属于军方管理的阿帕网已经被大量的爱好者占据。最终美国军方撤退了,采取将军事网络与科研网络分开的方法,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来管理这个改称为NSFNET的网络,脱胎于阿帕网的NSFNET由此成为一个面向社会的公共网络。从1986到1995年之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为支持该网络的建设与发展,先后支付了2亿美元。事实上,在互联网商业化之前,NSFNET成为了美国大学里年轻人高贵而时髦的精神享受。

    日后繁荣的互联网与其说是科学家们集体研究出来的科研成果,倒不如说是一批又一批年轻人“玩”出来的成果。翻开当年的电脑杂志或者报纸,我们很少看到那些衣冠楚楚、具有学者风度的知识分子,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一些穿着前卫、充满激情的年轻人。《经济学人》杂志的撰稿人克里斯·安德森在关于互联网的文章中写道:“在过去的20年里,是一批十几岁的小黑客、梳着马尾型头发的嬉皮士在美国大学的电脑室里建起了互联网。”

    蒂姆·伯纳斯—李与万维网

    1990年圣诞节,蒂姆·伯纳斯一李将他的发明正式定名为WorldWideWeb,这个以全球为疆域的网络,这个被我们译为“万维网”的WWW,是伯纳斯-李送给全世界的圣诞大礼。

    伦纳德·克兰罗克说:“其中的用户是计算机科学家,他们研发出技术,但被限制在研究员这个圈子里面。”

    伯纳斯一李说:“在万维网得以创造之前,人们并不知道我们还可以这样工作。那时,人们一般都会使用电脑,但是每台电脑上的系统都各不相同。因此如果你在这台电脑上用这个系统,换一台电脑你就得再登录另外一个系统,因此在不同的电脑和系统之间交换信息变得异常困难。”

    万维网降低了互联网的门槛,普通人可以共享共用的互联网降临人间。

    然而,伯纳斯一李之所以成为全世界敬仰的伯纳斯一李,不仅仅因为他发明了万维网。在完成了万维网的发明之后,伯纳斯一李和他的研究伙伴曾向欧洲权威的律师咨询,考虑销售网络浏览器软件。

    在是否为万维网申请专利并进行商业化运作的问题上,这些年轻的伙伴们之间产生了分歧。

    “当时只要出现一个新的项目,一个新的程序,就一定会收取专利费。”蒂姆·伯纳斯—李说,“我们当时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一部分人认为应该将万维网商业化,但是另外一些人认为不应该这样做,因为我们根本不清楚应该如何操作。而有一部分人认为,我们应该收取专利费。”

    直到1993年,伯纳斯—李终于说服大家放弃了申请专利。“如果当时我申请了专利,现在的万维网也只是众多封闭系统中的一个而已。我还要与其他的封闭系统竞争,它们永远也无法合作,不同的系统永远也无法相容。而我的愿望是每个人都能在万维网上彼此分享信息。这是一项意义重大的活动。因此我不能向人们要钱。”蒂姆·伯纳斯—李说。

    美国《时代》周刊将蒂姆·伯纳斯—李评为20世纪最杰出的100位科学家之一,并用极为推崇的文字向大家介绍他的个人成就:“很难用语言来形容他的发明在全球信息化的发展中有多么重大的意义,这就像古印刷术一样,谁又能说得清楚它为全世界带来了多么深刻的影响。”

    谦逊的“互联网之父”们

    罗伯特·泰勒、拉里·罗伯茨、伦纳德·克兰罗克、罗伯特·卡恩、温顿·瑟夫、蒂姆·伯纳斯—李,这些曾经以天才般的发明创造改变了世界的人,纷纷被写入了“互联网名人堂”。这些如今两鬓斑白、被世人称为“互联网之父”的人们,已经在人类历史中留下辉煌之名。

    1999年,美国“国家创新奖章”颁奖典礼在白宫举行。因为在互联网的前身——阿帕网创建过程中的贡献,罗伯特·泰勒获得了这项国家最高荣誉,然而,美国总统克林顿要亲自向他颁奖时,泰勒本人却没有到场。

    罗伯特·泰勒解释道:“我的确获得了白宫举行的庆典上克林顿总统亲自颁发的‘国家创新奖章’,但我没亲自去领奖。对于大老远跑到华盛顿去就为了领个奖,我不是很感兴趣。于是我打了个电话给我的老板——他就住在华盛顿郊区。我问他能不能帮我领这个奖,他一口答应了。几年后,美国国家工程院给我颁发了德雷珀奖——他们的最高荣誉奖,我还是没去。颁奖典礼也是在华盛顿举行,我让我的大儿子代替我领了奖。”

    而与温顿·瑟夫共同发明了TCP/IP协议的罗伯特·卡恩也多次表示,并不喜欢“互联网之父”之类的称号。罗伯特·卡恩说:“对于我所做的一切,我想我应该更谦虚点。我认为,如果我当时没有参与到互联网的建设中来的话,肯定也会有别人参与进来,尽管理念可能会稍有不同。”

    最早提出互联网基础理论并成功进行了第一次网络连接的克兰罗克说,热爱跆拳道运动、享受家庭生活与互联网事业同等重要。他的咖啡杯上印着心爱的孙女的照片,而他们这代人创建的互联网,则像空气和水一般融入了儿孙辈们的生活。

    第一封电子邮件

    1971年,28岁的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生汤姆林森,坐在BNN公司专门为开发阿帕网项目而成立的实验室里时,突然产生这样一个设想:能不能通过这台冰冷的机器,向另一台机器上传送人的温暖呢?汤姆林森牺牲了午休的时间,输入了两百行程序代码后,世界上第一个电子邮件系统出现了。在将一封他自己后来都忘却了具体内容的邮件,成功发送到另一台电脑上时,汤姆林森完成了一项伟大的发明。不过这个离经叛道的玩闹者,与当年贝尔在发明电话后激动地与助手相拥而泣不同,汤姆林森在发送完人类第一封电子邮件后,特意小声地对身旁的同事说:“别告诉任何人,我可不想让他们说我不务正业。”

    汤姆林森之所以有如此反应,是因为在他看来,这项在日后被广泛应用的通信手段,不过是他开小差玩的一次小聪明。在那个计算机造价高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美元的年代,计算机的主要功能是用来进行复杂的科学计算。以当时的正统观点来看,利用计算机输入学术论文都是一件极不严肃的事情,更何况用计算机传递悄悄话或是足球比赛结果,那简直是对科技的亵渎。

    汤姆林森的“实验”没有立刻引起轰动。这项后来标志一个新时代的发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了实验室里上不了台面的玩具。在那个由精英组成的小圈子里,使用电子邮件在网络上窃窃私语成为了一种让人激动不已、而又欲说还休的奇妙体验。1973年一项特殊的专项调查显示,阿帕网上75%的通信量都是电子邮件,这样的结果让负责阿帕网项目的政府官员大为费解和恼火,政府花钱建造这些庞大的基础设施本来是有重要用途的,而这帮家伙却用它来互相发送无聊的电子邮件!而且大多数邮件与建设阿帕网的任务没有任何关系。

    第一本电子书

    与参与设计阿帕网的汤姆林森不同,对于一个被排除在阿帕网建设之外的大学生来说,哈特对这项神秘的技术抱有宗教般的敬畏。1971年,伊利诺伊大学的大型计算机成功连入阿帕网。这一值得所有学生兴奋的消息很快成为了校园内的重大新闻,所有人都渴望着一睹网络的真容。通过和善的计算机管理员,哈特使用了作为一个学生能想到的一切讨好手段,获得了众多学生梦寐以求的长期使用连接阿帕网计算机的权限,成为了整个伊利诺伊大学唯一能使用阿帕网的局外人。

    来之不易的机会,以及跨入网络新大陆的兴奋与崇敬,让哈特油然萌生了一种使命感。坐在计算机前,他用了整整一夜,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将由1308个单词构成的《独立宣言》输入电脑,世界上第一本电子书就此诞生。激动不已的哈特,萌生了一个更为大胆的构想。他希望建立一家网络图书馆,来实现两千多年前一位伟大君王都不曾企及的理想。

    拥有图书,是亚历山大时代有钱有闲的贵族阶层的特权,公元前259年,古埃及的新君主托勒密一世,产生了一个收集全世界图书的理想。他举全国之力,花费重金修建了当时全球最大的图书馆,并动用军队和外交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各种图书。经过三代国王近一个世纪的努力,亚历山大图书馆收集到了包括荷马、欧几里得、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等著名学者在内的50万卷手稿真迹。四方学者纷纷云集此地,亚历山大城也因此成为当时世界的文化中心。

    计算机面前的凡人哈特,比权倾天下的王者更为幸运,亚历山大图书馆最终在一场大火中灰飞烟灭,但哈特所发起的古登堡电子图书馆计划,即便在哈特2011年不幸去世后,仍然继续着。世界各地爱好读书的网民,仍然源源不断地加入到制作和分享电子书的队伍中来,共同建造巨型的网络图书馆。如今,该计划正以平均每周新增50部电子书的速度扩展着。哈特生前预计,到2015年可用书籍能达到100万本,而实际上,如今的因特网上已经有远超过100万本的电子书供人免费下载。

    第一台调制解调器

    1971年,成立3年多的英特尔公司推出了全球第一个微处理器。几年之后,随着电脑价格的下降,个人电脑进入高校教室和计算机发烧友的书房。

    1978年1月16日,被芝加哥当年最大的一场降雪困在家中的学生克利斯坦森和瑟斯,在相隔几条街道的两部私家电话上,探讨着一个问题:“我们能不能尝试用电话线连接电脑?”“当然,你做软件,我做硬件。”两个星期之后,瑟斯发明了一个用于个人电脑间使用的调制解调器,而克利斯坦森则编写了利用这个调制解调器的软件。之后,二人利用这套技术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BBS论坛。为了向更多人炫耀自己的发明创造,克利斯坦森将自己开发的个人电脑传输协议放在论坛上,供计算机发烧友们免费下载和使用。正是这种通过与人分享来展现自我价值的业余爱好者心理,才使互联网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如潮水般迅速普及。

    第一个网络摄像头,看咖啡煮好没有

    后来成为视频交流基本技术的创意,最初来源于剑桥大学特洛伊计算机实验室一楼的一只咖啡壶。1991年,剑桥大学特洛伊计算机实验室的学生们,为了能随时了解楼下有没有剩余的咖啡而编写了一个程序,并在咖啡壶旁安装了微型摄像机,使咖啡壶的图像可以传递到实验室的电脑上。由此,第一个网络摄像头装置诞生了。1993年,学生们将监控画面连上互联网,没想到全世界互联网用户蜂拥而至,共有240万人次观看过这个名噪一时的咖啡壶。

    硅谷“车库”的创业文化

    1938年,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的毕业生戴维·帕卡德和威廉·休利特,出于对无线电技术的热爱,在自家的车库开始创造各种无线电设备。不久后,他们创立了一家名叫惠普的公司。

    1976年,21岁的乔布斯与26岁的史蒂夫·沃兹尼亚克在乔布斯父母的车库里,组装了一台个人电脑。几个月后,苹果公司诞生了。

    1997年,斯坦福大学的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决定放弃学业,租下了朋友的车库,开始专心经营他们的谷歌。

    2004年,哈佛大学的大二学生扎克伯格,将自己刚刚创办的社交网站Facebook搬到了距离斯坦福大学仅仅3公里左右的出租屋中。

    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与《电信法》

    一些制度的推动,也使得互联网有了更加快速的发展。1992年2月,美国总统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提出,计划用20年时间,耗资2000—4000亿美元,以建设美国国家信息基础结构(Nil),作为美国发展政策的重点和产业发展的基础。年底,副总统戈尔又宣布:美国政府正在制定“信息高速公路”的政策,并投入几十亿美元,着手兴建全国光纤信息网,以确保在21世纪初建成“信息高速公路”。

    1996年,为进一步促进电信行业的自由竞争,克林顿政府颁布了《1996电信法》。这个法案打破了地方电话与长途电话经营范围的界限,允许任何人或者公司参与到电信领域的竞争中。同时,法案还迫使地方网络商以较低价格把线路提供给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使用。在这项法案的刺激下,从1996年到2001年,短短5年间,美国共建设了1.3亿公里的光缆,占全世界光缆总长的40%。

    “领头羊”美国的做法,引起了西方、亚洲国家的效仿,西方各个国家的垄断电信体系纷纷崩溃,向市场化靠拢。德国、英国将促进电信市场的竞争写入了新出台的《通讯法》。韩国政府则要求本国最大的运营商SK电讯的市场份额不能超过50%,否则每天罚款80万美元。对互联网而言,至关重要的电信和个人电脑,在这场几乎全球性的开放运动中,以这样的步履迎接了新时代。

    风险投资

    根据美国风险投资协会的定义,风险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具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世界上第一家现代意义的风险投资公司——美国研究与发展公司,于1946年在美国成立。由于没有相应的退出机制,加之漫长的投资周期,导致在长达12年的时间里,竟没有出现第二家类似机构。1971年,纳斯达克股票市场的建立,为风险资本退出企业、回收投资提供了便利途径。从此,大量的风投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风险投资与传统抵押贷款的本质完全不同的是,创业者获得创业资金时,不需要抵押,也无须偿还,风投公司是以入股的方式参与到企业的经营中。同时,风投不仅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而且还为他们提供管理和经营方面的帮助。直到今天,包括谷歌、Facebook在内的众多有风投背景的高科技公司的高级管理职位,大多都是由风投公司推荐的。

    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曾经说过:“在硅谷,你穿什么,你多大年龄都不重要,你多聪明才是最重要的。硅谷是通过智商来投票的。”

    为了更大程度地刺激创始人的创造力与激情,精明的风险投资家们,甘愿让创始人们获得更多股份来掌控公司的未来。同样,为了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初创的互联网公司都会用丰厚的股票期权来留住人才。也正因如此,才会出现一家互联网公司上市,同时产生几十、甚至上百位百万富翁的财富奇观。

    摘编自《互联网时代》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互联网时代》主创团队著

    原书责编 王巍

    本刊责编 黑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