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东西叫“扳指儿”,且来看看莫言在《檀香刑》中所写的。眉娘初见公爹时,“他的手在怀里摸索了半天,摸出了一个翠绿的小玩意儿”,眉娘把这小玩意儿给和她有一腿的干爹看时,“他说那玩意儿是射箭用的扳指,是用绝好的翡翠雕琢而成,比金子还要贵重,只有皇亲国戚、王公贵胄家才可能有这种宝贝。”不过眉娘对这玩意儿不感兴趣,被干爹在把她“当马马骑”时用一个拴着红绳的玉菩萨换掉了。
女人家对这种玩意儿当然不感兴趣,因为它属于爷儿们,是八旗子弟射箭时的必须工具。满族八旗子弟照例要常到本旗弓房锻炼拉弓,由“一个劲儿”(二十斤拉力)循序渐进为“二十个劲儿”甚至“三十个劲儿”。拉弓时在右手大拇指上佩带短管状的扳指儿,保护手指并可减少手指运动量。就象妇女做针线活时都要戴上“顶针”一样。所以扳指儿的出现与所有饰品的出现一样,原初是为了实用或避邪。
在1976年在河南殷墟“妇好”(殷王之妾,一位常常带兵出征的“穆桂英”)墓中,出土了一件商墓中人未见过的最早扣弦器——玉蹀,外形一端平齐一端斜口,可以套入成年人拇指。它与扳指儿形式略有不同,但可能是最早的扳指。
开始的扳指儿多用骨质等韧涩材质,而后逐渐流行为清代公仆们与大款们的一种手上装饰品,原料也选用和田白玉,缅甸翡翠或天然玛瑙等滑润原料。今天的河南南阳、广东四会等地的个体玉雕厂,还有人在雕制两端平齐的玉扳指儿,不过其用途已不是拉弓射箭,而作为收藏品。最不可思异的是,许多老年人竟把它挂在裤头上作玉佩,这种用途的改变也未免太有想像力了吧,就象一幅后现代的拼贴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