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在《对楚王问》中提到过:“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是其曲弥高,其和者弥寡……。”意思是:演奏《下里巴人》时,有很多人都可以听得懂,而演奏《阳春白雪》时,却只有少数人可以欣赏了。后来,人们就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来分别指代高雅的、不易被大众接受的艺术作品与浅俗的、为大众普遍接受的作品了。
南宋时期,一个叫赵闻礼的学者编了一部词的集子,就叫《阳春白雪》。因为入选的标准很高,而且以典雅为宗,所以取“阳春”的“万物知春、和风淡荡”的意思,和“白雪”的“凛然高洁,雪竹琳琅”的意思,称其为《阳春白雪》。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