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艺考-第41章 囧 途(3)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候机

    国庆长假快到了,我们正商量是到BJ看莲儿,还是让莲儿回家休整两天,忽然收到了莲儿的短信:

    “我要回家。”

    莲儿肯定是想家了,女儿的短信就是命令,我们立即着手安排她回家的行程。上网查了一下,坐飞机太贵了,国庆期间机票不打折,往返要3000多元,对我们工薪阶层实在有些吃不消。征求莲儿的意见后,决定这次就坐动车回家。

    BJ回来的动车每天只有两趟,买票却是个难题。王成经常出差,我就向他了解买火车票的事,他说火车票可到售票点买,也可通过电话、网上购票。窗口买票要起早摸黑排队,还不一定买得到,网上购票则方便得多,但国庆买票肯定打挤,要借助一些软件抢票。

    我提前登上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网站注了册,又根据网友推荐,选择安装了一款“抢票王”软件,学习了操作流程,并进行了抢票演习,一切准备停当。9月19日上午9点30分,我在办公室反锁了门,打开电脑,登录网页,调试好抢票软件。离10点放票还差5分钟,点击刷票按键开始抢票。“抢票王”有节奏地刷新着页面,像监测病人心脏跳动的仪器,看着就令人紧张。10点过了,“抢票王”还没挤进去,看来这软件平时用用可以,关键时刻并不一定管用。我着急起来,抓起电话拨打“12306”电话订票,听完一大段啰嗦的提示音后,回复总是“系统忙,请稍后再拨”。回头再看电脑页面,动车票已经卖完了。

    抢票失败,托王成去找以前认识的“黄牛”,也没搞到车票。看来只有坐飞机了,莲儿妈说:

    “贵就贵吧,我们平时生活抠紧点就行了。”

    我在网上给莲儿订了机票,查看了她到机场的路线。从清华大学到首都机场很方便,可以坐公交、地铁、机场大巴,但BJ公路是“首堵”,时间有保障的就是地铁了。经过一番比较优化,我挑选了一条乘车路线,从五道口乘13号线到东直门,再乘机场快轨到T3航站楼,尽管这条线路要绕一点,但换乘次数少,免了许多周折。

    乘机前一天在网上换了登机牌,用短信将地铁路线发给莲儿,并一再嘱咐她:

    “BJ地铁挤,带的东西不要太多。”

    “首都机场大,登机口不好找,到机场至少提前三个小时。”

    “路上遇到什么情况,随时给我们打电话。”

    以前莲儿也出过几次远门,但都有爸妈陪着,真正一个人独自出行,这还是第一次。

    第二天一早,我提前到了单位,坐在电脑前,把手机铃声调大,像运筹帷幄的将军,指挥莲儿千里走单骑。

    8点15分,收到莲儿的短信:“爸,我出发了。”

    莲儿很懂事,知道爸妈担心,就随时报告自己的行踪。

    “好的,按我发给你的线路走。”我下达了第一道指令。

    忙了一会儿工作,一看快10点了,就给莲儿发了条短信:

    “到机场了吗?”

    “还没呢,在地铁上,人都要挤扁了。”莲儿回信说。

    怎么一个多钟头了,还在地铁上呢?我赶紧给莲儿打电话,手机里声音嘈杂,但我还是听清了。莲儿运气不好,乘坐的这班车只到霍营站,不得不转乘下班地铁继续前行。老天爷好像故意考验第一次单独远行的莲儿似的,我本来选了一条换乘最少的路线,没想到这趟车不到终点站,还是要让她换乘几次。我感受过BJ地铁的拥挤,想到瘦弱的莲儿挤在人堆里,就有些为她担心,可担心有什么用呢?

    好不容易捱到10点一刻,终于收到莲儿短信:

    “到机场了。”

    “好的,出地铁站后上二楼,找到航空公司自助取票机,用身份证打印登机牌。”我心稍宽,又下达了一道指令。

    过了一会儿,莲儿发来短信:“到登机口了。”

    我还没教她怎么过安检呢,莲儿就到登机口了。刚才那些担心都是多余的,莲儿毕竟快十八岁了,这些事她还办不了吗?刚才还在网上看到,******等老一辈革命家,十五岁都漂洋过海到法国勤工俭学,莲儿回家坐趟飞机还用这样操心吗?我感觉对女儿管得太多了,再一次告诫自己:莲儿要像雏鹰一样飞起来,就必须放手、放手、再放手。

    “好的,离登机还有50分钟,现在可以坐下来看会儿书。”想是那么想,我还是发了一条短信。

    飞机是11点40的航班,到11点10分,应该开始登机了。我上航空公司网站查了一下,飞机晚点,预计起飞时间12点50分。

    BJ飞机就跟堵车一样,不晚点不正常。怕莲儿担心,我就发了一条信息:

    “飞机晚点了,耐心等一会儿吧。”

    到12点20分,我想应该差不多了,又上网查了一下,飞机依然晚点,具体起飞时间,待定。

    国内航班是最能考验人的耐心的,现在人们出行的方式增多了,但选择的难度却增大,乘飞机吧总是晚点,坐火车吧买不到票,自驾出行呢到处都堵。

    “飞机还晚点呢,你中午吃什么?”我发短信问莲儿。

    “我带了面包的。”莲儿答。

    没办法,先将就吃个面包吧,上了飞机应该有航餐,我心里默默安慰莲儿。又过了半个小时,飞机依然不见动静,我有些坐不住了,拨打航空公司********电话,女接线员态度很好,声音柔柔地说:

    “查了一下,飞机晚点,什么时候起飞,还没接到通知。”

    “都晚点两个小时了,是什么原因呢,该给个说法吧。”我有些不耐烦地说。

    “好像是天气原因。”

    “好像是天气原因?你们航空公司都不知道原因吗?”

    “具体原因要问机场。”

    没办法,我拨了010114,查到首都机场咨询电话,打过去不是占线,就是无人接听。我来了倔脾气,反复重拨,终于拨通了,说机场雷雨,飞机不能降落。我怕莲儿一个人在机场担心,就打电话给她通报飞机晚点的情况。

    “有雨吗?外面出太阳呢。”莲儿说。

    我很生气,又打电话问机场:“你们不是说有雨吗,首都机场出太阳呢?让孩子在机场等了3个小时,如果是你的孩子你不担心吗?”

    电话里的接线员显然训练有素,或者面对这样的质问已经习惯了。她仍然耐心解释,飞机确实是因为天气原因没有降落,现在雷雨已经过去,但飞机改飞TJ去了。

    没办法,乘客又不会开飞机,航空公司说不能降落就不能降落,毕竟安全是第一位的。再给莲儿打电话说明原因,电话却关机了。什么情况?怎么关机了?正当我着急时,莲儿妈打来电话说,莲儿发了短信,她手机没多少电了,她这个时候关机,等飞机有了消息再开机。我不禁埋怨起莲儿来:

    “这孩子,还是不老靠,昨晚不是反复嘱咐她,要带好身份证,手机要充满电吗?”

    莲儿妈却说:“你还埋怨她,她还在埋怨我们呢。说就是我们两个不断打电话,把她手机打得都没电了。”

    莲儿的埋怨是有道理的,她都十七八岁了,我们还是这样放不开手,她怎么能够长大?爱有时是一个茧壳,如果太厚重了,蚕怎么能够破茧成蝶呢?想想我们小时,父母就不是这样包着裹着的,那时也许觉得父母太狠心了,但现在想来正是这种“狠”劲,给予了我们自立的磨炼和信心。记得我十五岁那年,也有一次难忘的赶考经历,那也是我第一次独自远行……

    ■我的赶考经历

    我们毕业那年,中考要进行预考和统考,预考就在镇里考试,预考过线后再到县里参加统考。

    统考前两天,有的同学紧张得睡不着觉,我却全然没事似的。我迟疑地对妈说,我要到县城参加统考,老师说要二十五元船费和住宿费。妈妈紧日子过惯了,总是把家里的钱抠得很紧,没想到那次她却大方地说,那就给你三十块吧。

    妈把钱装在布袋里,缝在我的裤腰上,我就揣着这笔“巨款”,和几个同学坐了一个多小时的机动船到县城。那时县城就一家宾馆和一个招待所,根本容纳不下全县几百名进城考试的学生。我们坐的船扎雾,到县城晚点了,宾馆和招待所都已客满,急得我们满城乱窜找住宿。后来听说县教育局在进修校礼堂打地铺,专门收容没有住处的学生,我们就赶到进修校,领了草垫和草席,往礼堂地上一铺,衣服往身上一裹,就对付一个晚上。那时正值初夏,天气已热起来,年轻人又不怕凉,到哪里都睡得很香。

    两天考完下来,回家却遇到了麻烦,那年长江发大水,水都淹过了老街,长江全线封航。我们赶到客运站,到镇上唯一的一班客车已发车了,同学们在车站进退两难,急得有的女同学直抹眼泪。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胡小满有个亲戚在车站工作,帮我们找了辆拉煤到镇上的货车,同学们就爬上煤车,找来些纸壳铺上一层,坐在煤堆上摇摇晃晃地往家赶。不料车行一半,前面的乌滩大桥被洪水冲垮了,同学们只得下车步行。

    那时年少真好啊,我们一点不知疲倦,一路小跑地往家赶,好像一次初夏的野游。加上大考过了,浑身轻松自在,我们一首接一首地唱着歌儿,一会儿张开双臂飞一样地冲下山岗,一会儿卷起裤脚摸索着淌过小溪,穿过两边是包谷地的土路时,阳光从高高的包谷杆间唰啦啦地往后退,爬上一片铺满松毛的松树林,惊得归林的鸟儿“哗”地飞起一片……在通红的太阳就要沉下西边的山岭时,同学们一个个地分了手,剪影融入远方的田园,像归巢的鸟儿一样回到了家。

    后来我与母亲在阳台上乘凉时,曾好奇地问过她。我说那年我们到城里参加统考时,刚好遇到长江发洪水,你们不担心我回不来呀?母亲说怎么不担心呢,可你都那么大了,会想办法回家的。母亲也讲她十四五岁时,因为读过高小,会打算盘,被乡里抽到工作组征粮。一个女孩子家,深更半夜还在村里跑,那时也不怎么害怕。但正是经过那样的磨炼,母亲很快就熟悉了基层工作,从农村丫头成长为一名国家干部。

    从母亲和我的这些经历来看,早点让孩子去经历世面、经受风雨也并非坏事,我们对莲儿是应该放手了。

    下午3点50分,莲儿终于发来短信:

    “开始登机了。”

    但飞机上了跑道,又停在那里不动了。再打电话问首都机场,说机场进出港航班多,飞机正在等候调度。我也遇到过这种情况,飞机在跑道上候飞一两个小时,乘客既不能上又不能下,是最烦人的。

    “乘客闹起来了。”莲儿发短信说。

    我能理解飞机上的人们,前面说是天气原因还情有可原,现在等调度就是管理上的问题了,等了这么大半天,再强的忍受力也是有限的。可这是在飞机上呀,乘客闹事会不会影响飞行安全,我的心又一下悬起来。

    不知是不是应验了“闹而优则是”的法则,再打莲儿手机,已关机了,上网查看航班,飞机已经起飞。

    下午还是麻烦王成跑趟机场,莲儿妈也一同到机场接机。晚上7点50分,飞机安全降落;8点20分,莲儿才出机场;回到家里时,已是11点多了。莲儿从早上8点出发,到出机场足足过了12个小时,BJ飞省城不过1500多公里,这个飞行速度真可以上吉尼斯记录了。想到看过的电影《人在囧途》,没想到莲儿也遇到了空中囧途。现实中这样的囧事实在太多了,春运的囧,上学的囧,看病的囧,结婚的囧,就业的囧,我们的生活为什么这么多的囧,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少一些囧呢?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