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精英是这样炼成的-传奇家族嘉道理:成功在于合作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说起香港的名门望族,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李嘉诚、霍英东、包玉刚……却不知道在香港,有这样一个传奇家族——嘉道理,他们是来自万里之外的犹太民族,他们是民国时期上海美钻洋房——大理石宫的拥有者,他们在香港集聚了近800亿港币的巨大财富,更是香港显赫家族的杰出代表。只是,他们一直潜藏于媒体之外,游离于公众视线之外。

    成功在于合作

    从曾经的衣衫褴褛到后来成就了显赫家族,嘉道理家族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成功在于合作。

    1880年,一个衣衫褴褛的犹太人牵着他的两个儿子,怀揣着少得可怜的盘缠和心比天高的发财梦想,风尘仆仆地抵达了当时尚不繁华的上海。这父子3人便是老嘉道理和他的儿子艾利·嘉道理及伊里·嘉道理。他们来到上海是为了投靠远方表亲沙宣,当时的沙宣已成为上海犹太人首富。

    在沙宣豪华奢侈的公馆里,嘉道理兄弟恍如置身皇宫。“我小时候,沙宣家和我们家一样穷,孩子,今后努力干吧!”老嘉道理轻声地说。

    收起了羡慕和震撼,父子三人齐心协力地开始了他们的打拼。三人都在沙宣门下打工,老嘉道理做仓库保管员,艾利随船押货,伊里做跑腿的小厮。

    随后,艾利·嘉道理开始了他在香港的发展。犹太人特有的精明让他从最初的股票经纪中慢慢发展起来。艾利·嘉道理做梦都想发财,他想出人头地。

    机会终于来了。

    中华电力有限公司创办于1901年,拥有向九龙和新界供电的专利。当时九龙城区很小,而新界基本是荒山野地,于是中电把大部分资金投向广州开办电厂。可是,中电在广州的业务很不理想,公司不赢利,股价长期低迷。1908年,急需现金的中电公司以10万现金的优惠价格将部分股票转让给艾利。随后,嘉道理家族不断增加对中电的投资,并最终实现了对中电的控股。

    1922年,嘉道理家族事业步入佳境,但这时,艾利突发心脏病逝世。由于艾利终生未娶,所以他的遗产由弟弟伊里及伊里的两个儿子罗兰士·嘉道理和贺理士·嘉道理继承。

    没有争夺财产,没有互相攻击,嘉道理兄弟一直相处和睦,在事业发展上也能互取所长、合作无间。罗兰士是能源专家,贺理士是农业专家,一个推动工业,一个推动农业,他们有效地利用了彼此的长处和优势,这也是他们家族迅速发展的一大原因。

    嘉道理兄弟手足情深。据说兄弟二人共享一个户口,互相信任,不分你我。可想而知,作为家族的第二代掌舵人,为着家族的事业,他们是怎样通力合作、竭尽全力的。

    在兄弟二人的共同努力下,到今天,中电的市值已达约800亿港元之巨。香港政界名人钟士元这样评价中电:香港经济有今天的成绩,全靠几十年来从未断电,而那些小工厂无论地点怎样偏僻,都照样有光明。

    1975年,罗兰士在访问内地时主动提出向广东省供电的建议,并开始与内地研究兴建核电站的可行性。1985年初,中电旗下香港核电投资有限公司与广东核电投资有限公司决定合资成立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兴建大亚湾核电站。罗兰士因此获得了邓小平的接见。

    以家族和谐为己任,以家族事业发展为目标,嘉道理家族历来以合作为原则,他们取得了成功。

    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每个人都不可能完全脱离别人而独立地活着,因为个体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所以,要想做成一件事,就要明白合作的重要性,并善于合作。在合作中互相利用彼此的优势,借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完成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当然,还要学会虚心地向别人学习。

    可是,现实中,往往有很多人在面对名利的诱惑,或在生死关头,不是过河拆桥者,就是落井下石,或者见利忘义,或者背信弃义者。这样的人自以为聪明绝顶,其实是在自断后路,自毁获取更多“果实”的机会。

    所以,不要困住自己,走出去,与人合作,你将获得更多意外的收获!

    让一切从头开始

    在不断努力之下,嘉道理从衣衫褴褛迈向了成功,但很少有人将艳羡的目光放在其艰苦奋斗了上,不为众人所知的是,嘉道理家族经历了两次白手起家的过程,其间,也足以体现这个家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嘉道理家族的生意发展很快,涉及电力、地产、贸易、金融、酒店、缆车等行业,其业务甚至扩展至内地的广州、上海等各大城市。

    20年代后期,嘉道理家族投资40万美元,建造了当时亚洲最豪华的酒店之一——香港半岛酒店。半岛酒店落成之时,冠盖云集,盛况空前。嘉道理家族更因之而名闻中外,成为香港的知名望族。

    但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嘉道理家族的生意一落千丈,家族遭受了重大损失。1941年,在香港沦陷前夕,嘉道理奉港府之命,忍痛炸毁了位于九龙半岛的中华电力公司的发电厂。嘉道理家族在中国内地的生意也落入日军之手,被日本人没收。在香港,嘉道理家族的酒店等事业均被日军征用。嘉道理一家甚至被拘入集中营中。

    1944年,伊利·嘉道理在日军集中营因病去世。战后,罗兰士·嘉道理决心继承父亲遗志,恢复家族的事业。在他的主持下,中电公司电厂迅速得以重建。半岛酒店等也重新装修一新,业务不断扩大。

    从60年代中期起,半岛电力公司先后投资数10亿港元,兴建发电厂。至1977年,中电公司的销电量占全港耗电量的719%。

    进入80年代,中电公司又与美国公司合作,投资200亿港元在九龙兴建青山发电厂。在罗兰士·嘉道理的掌舵下,中电公司业务发展十分迅速,其资产以几何倍数增长。如今,中电公司已是香港市值最高的十大上市公司之一。

    1985年,罗兰士·嘉道理亲赴北京,会见了中共高层领导邓小平等,并达成与中国合资兴建深圳大亚湾核电站的协议。在这座投资逾百亿港元的核电站中,中电公司占25%的股权。大亚湾电站竣工后,其强大的电力通过中电公司的电网输入香港,为香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动力。

    此后,嘉道理又接连地在原有酒店的基础上大肆投资兴建和收购一批酒店。

    1956年,嘉道理在香港投资兴建香港地毯制造厂有限公司,60年代中期,该公司先后在新加坡、泰国、菲律宾等地投资兴建地毯厂。嘉道理并在香港投资纺织、印染等企业在房地产方面,嘉道理家族先后投资兴建了4家建筑公司。

    1971年,嘉道理家族与渣打银行、英国的施罗德公司合组“宝源财务有限公司”,嘉道理占20%的股份,并任董事局主席。该公司经营各种金融业务,是香港屈指可数的大型财务公司。

    在战后的几十年间,罗兰士·嘉道理将家族的事业推上一个新高峰。罗兰士·嘉道理身兼中电公司、宝源财务等十余个企业集团的主席,其家族生意大大超过了战前水平。今天,嘉道理家族业务涉及电力、纺织、地产、酒店、银行、橡胶、地毯、仓储、海底隧道、修船、电脑等多种行业。其家族控制的中华电力、香港上海大酒店和香港地毯有限公司等三家大型上市公司,1993年时市值就高达12907亿港元。

    嘉道理家族的经历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只要具有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再大的困难也没什么,从头开始又是另一番精彩!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在1989年一次电视节目“香港经验”访问中,罗兰士一再强调劝勉年轻人“不要未学行先学走”,因为循序渐进、脚踏实地才是人生成功的不二阶梯。

    《塔木德》中有一句话这样说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一个都应该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

    有一个犹太人叫哈里,他来到中国,立志要赚取更多的财富。当时他只有24岁,除了一副健康的体格和一身稍稍像样的衣服,再也没有其他。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哈里明白这个道理,于是,他决心从一个立足点开始,因为自己身材魁梧,所以进了一家洋行做看门的工作。在哈里看来,为看门赚来的钱是一种报酬,没有丢脸和失身份的感觉。只要先找个支点,日后再努力奋斗,积蓄力量,最后肯定能实现梦想。

    哈里在当看门工时,非常认真,忠于职守。晚间,他利用一切可用时间阅读各种经济和财务的书籍,不知不觉间,知识增进很快。老板觉得此人工作出色,脑子灵活,就把他调到业务部门当办事员。

    到了业务部后,哈里一如既往,他的工作业绩不错,逐步被提升为行务员、大班等。这时,他的收入也大大增加了,但他不满足于此,他打算采取下一步的行动,那就是创业。于是,他离开了工作岗位,自己开始独立经营商行。

    哈里将自办的商行取名为“哈里洋行”,以经营洋货买卖为主。因为他看到洋货在中国市场上相对比的竞争品不那么多,消费者难以“货比三家”,因此,他的经营获得了高额的利润。随着资本的增多,哈里并没有放缓自己追求,他开始从事投资,并在一笔笔的投资活动中获取惊人的利润,最终如愿以偿地成为大富豪。

    很多犹太巨商大多是白手起家,刚开时一般多从事最底层的工作。但他们的一大共性是能将平凡的工作干得出色。

    洛克菲勒16岁开始为一个小商人做会计助理,因工作有条不紊,仔细认真而深受老板赏识;钻石大王彼德森16岁到一家珠宝店当学徒,敲敲打打一丝不苟,仅5个月手艺就得到师傅的认可;股票超人约瑟夫·贺希哈从14岁到17岁,伏案画股票行情图一画即三年。

    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纵观这些人的成功经历,不难发现他们还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工作之余看书学习。有这样一种说法: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主要在业余时间。他们就是利用业余时间使自己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身居高位多年,仍对经济理论和经济运行的细节了如指掌,尤其对统计数据非常在行。这种境况下犹能如此踏实,当属罕见。

    《塔木德》告诫后人:“别想一下就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任何时候都要切记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须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认真的人更聪明

    中电的市值已达约800亿港元之巨,这些完全得益于嘉道理家族秉承的认真精神,嘉道理兄弟工作向来很认真。在别人看来,他们永远都充满着生命力。

    作为家族的第二代掌舵人,罗兰士嘉道理在18岁时就进入中电公司,一直工作到94岁高龄逝世。统领中电的数十年中,他每天的生括均以中电为核心,从早上8点半工作到晚上6点,年过90也风雨不改。即使到94岁高龄,罗兰士也绝不言退休,每日仍坐办公室10小时。90余高龄的他甚至还拄着拐杖主持每年公司的股东大会。

    在一次访问中,他曾强调他的十二字真言,那就是“埋头苦干,诚实无伪,信誉良好”,可谓字字珠玑,对于我们也是一个启发:做事情一定要认真。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认真做事的同时也是一个获得的过程,但很多人并非如此。

    有这样一个故事:

    夜晚,一个人在房间里找东西。

    另一个人问道:“你找什么呢?”

    “我丢了一枚金币。”他回答。

    “你把它丢在房屋的中间,还是墙边?”另一个人问。

    “都不是。我把它丢在了房屋外面的草地上了。”他又回答道。

    “那你为什么不到外面去找呢?”

    “因为那草地上没有灯光。”

    读完了,也许你会发笑,然而,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很多人不想认真做事,反而完全寄希望于投机取巧,或者马马虎虎应付,却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和肯定,当得不到时就埋怨别人和命运,实际上,他们和那个在房间里找丢失在屋外的金币的人犯了同样的错误,那就是在错误的地方寻找他们所要的东西。

    “何必那么认真呢?”“说的过去就可以了。”“现在做的这些事情只是下一个目标的跳板,那么认真干什么?”这样,往往导致一个人失去了做事的动力,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最后自然不能取得多优秀的成绩。

    很多聪明人认为“认真”是笨人才会用的招数,其实并非如此,认真才是真正的聪明,因为认真才能让自己获得更多的知识,更多能力上的提高,虽然投机取巧或许能让你获得一时的便利,但从长远来看,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所以,做一个认真的人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