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借口-失败者越活越窝囊,成功者越活越潇洒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有着很多明显的差异,但在这众多差异之中,命理思维是比较明显的差异之一。现实中一些人总相信命运,认为命由天定,凡事大多会以被动的姿态去面对。换句话说,他们的思维模式始终被“命理”牵绊着,使其丧失拼搏的动力,更缺少对未来的憧憬。如此一来,这样的人活得就非常窝囊。其实,很多人活得窝囊,并不是他们的能力不足,也不是他们情愿做一个让人瞧不起的“窝囊废”,而是因为相信命运,习惯了波澜不惊的生活,习惯了没有创造力的生活,更习惯了在别人的无视当中生活。如此一来,“命运”就成了他们心中最大的借口,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只要遇到一点点挫折或是坎坷,就会把一切责任都推到“命运”的头上,却不知,有了这一借口之后,又哪里还会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呢?

    1·活得窝囊是没有能力还是借口太多?

    “窝囊”是一个贬义的词语,但凡被用“窝囊”一词形容的人都是那些失意且颓靡的人,这类人都有一个非常响亮却是非常刺耳的称呼——“窝囊废”。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被人称为“窝囊废”,但是很多人在不愿意接受别人这样称呼的同时却实实在在地扮演着“窝囊废”的角色,他们过着没有激情的生活,也从来不对自己的未来抱有很大的希望,因为他们习惯了为自己的失利而寻找借口后的“混日子”。

    “混日子”是很多“窝囊废”最典型的特征。但是,只要他们能够觉醒,能够意识到“混日子”的可怕性,他们就能够远离窝囊的生活。因此,对于那些想摘掉“窝囊废”帽子的人来说,在失意和沮丧的时候应该鼓起继续奋斗的勇气,将每一天都当做人生的最后一天对待,就能够成功摘掉这一耻辱性的头衔。在中国历史上,最为着名的“窝囊废”莫过于蜀汉后主刘禅了,窝囊的他一直被称为“扶不起的阿斗”。

    刘禅从小就是一个胸无大志的人,整日吃喝玩乐、不思进取。在他长大登基之后,因为有诸葛亮等一干贤臣辅佐,所以蜀汉政权还能够勉强地支撑下去。当诸葛亮等人去世之后,蜀汉在“窝囊废”皇帝刘禅的统治下迅速走向灭亡——公元263年,刘禅带领百官投降魏国,蜀汉灭亡。

    后主刘禅投降魏国之后被送到了洛阳,魏国实际掌权者司马昭知道刘禅是一个没有志向的“窝囊废”,便封他为“安乐公”,赐给他歌姬、奴婢等数百人,同时赐给他一座很大的宅子。司马昭的如意算盘是,赐其以锦衣玉食的生活,让其变得更加窝囊,这样他就不会思考恢复蜀汉政权了。可以说,司马昭的做法非常正确,刘禅投降之后发现自己依然能够过着奢靡的享乐生活,感到很高兴。

    一天,刘禅在观看歌舞的时候突然觉得自己应该去感谢司马昭——这么舒适安逸的生活,比当皇帝要舒服很多,皇帝每天还要处理很多政务呢!于是,刘禅决定上门去感谢司马昭。

    正在处理政务的司马昭听说刘禅前来致谢的时候并不想接见刘禅,可是在了解了刘禅登门拜访的原因之后,司马昭突然想到这是一个教育那些有野心的臣子的最好机会。于是司马昭命人请刘禅入内,并下令大摆筵席邀请百官同来参加。

    酒过三巡之后,司马昭故意装出一副很关心刘禅的样子问道:“安乐公,你思念你的蜀国吗?”正在观看舞姬表演的刘禅随口答道:“洛阳这么快乐,天天美酒美女相伴,这样的日子多快活呀,我怎么会思念蜀国呢?”

    刘禅的话音刚落,在座的蜀国旧臣们纷纷流泪,他们想不到先帝刘备英雄一世,怎么会生出这样的儿子来,同时也因为刘禅的话而更加伤心和思念故国。在宴会快结束之时,蜀汉旧臣谷正悄悄地找了机会告诉刘禅说:“陛下,如果司马昭再问你是不是不思念蜀国,你就哭着回答说先人的坟墓尚在蜀地呢,我没有一天不思蜀国啊!这样司马昭就会放陛下回到蜀国去。”

    刘禅听了谷正的话之后,牢牢地记在心上。果然在酒宴即将结束的时候,司马昭又问道:“安乐公,你就真的不想回到蜀国去吗?”听见司马昭相问,刘禅便将谷正交给他的话原原本本地叙述了出来。但是由于“窝囊废”刘禅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一点儿都不悲伤,更别说痛哭流涕了,结果司马昭听了之后一脸惊异地问道:“这话怎么一点儿都不像是你所说的,更像是谷正所说的话啊!”听司马昭这样说,刘禅只好回道这话是谷正教他的。

    这个故事就是历史上非常着名的“乐不思蜀”的典故,而蜀汉后主刘禅更是因为这一典故一直被后人视作历史上最大的“窝囊废”之一。从刘禅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窝囊废”之所以活得窝囊,是由于他们很容易满足于物质的享受,并且一旦遇到什么困难便会把自己的现状归咎于命运,刘禅也正是这样,因为他并不是不想光复蜀汉,只是诸葛亮不在了,就一直认为以前的那些臣下根本没有这个能力,与其去图什么复国大计,还不如享受眼前的生活,这也是他最终兵败魏国,沦为亡国奴的根本原因。所以说,失败者之所以越活越窝囊,并不是由于他们没有能力,而是因为他们总是习惯于为自己找出诸多的借口,然后就会将这一切归于命运的头上,那自然就无法成功了。

    成功语录:

    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做一个被人讥笑的“窝囊废”,但是现实中却有很多人是别人眼中的“窝囊废”。成为一个“窝囊废”是一件可耻又可悲的事情,因此每一个想活得有尊严的人都应该时刻督促自己,不管自己的能力有多大,只要不为自己找借口,不认命,人生就不会活得“窝囊”。

    2·拒绝平庸的生活,才能越活越潇洒

    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在平庸的生活中失去梦想,逐渐在生活的长河中随波逐流,这个人的人生就注定是失败的。

    生活需要激情,人生需要理想。当一个人习惯了平庸的生活之后,他就会把所有的一切都归咎于命运的安排,并且快速地向“窝囊废”的群体靠拢。在我们的生活中,那些在平庸的生活中迷失了自己的人随处可见,他们在庸庸碌碌的生活中不急不躁,甘愿忍受贫穷,并将这种不急不躁的生活态度视为“苦中作乐”。“苦中作乐”其实是一种在艰苦的条件下继续奋斗的乐观精神,而不是一种在平庸的生活中不断“混”下去的借口。所以,对于每一个不想成为“窝囊废”的人来说,拒绝平庸生活就是他们最应该做的。

    2008年,当金融危机开始令美国人惶惶不安的时候,一位黑人勇敢地站出来说:“相信我,我能够带领大家走出金融危机,能够让我们的社区环境更好,能够让更多的人不再承受失业的痛苦,更能够让美国变得更好!”这个黑人就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任黑人总统——贝拉克·奥巴马。

    奥巴马的祖籍是肯尼亚,但是和很多美国黑人孩子成长经历不一样的是,他成长的环境不是贫民窟,而是环境优越的白人社区。奥巴马的父亲是哈佛大学的博士,母亲是也是高学历人士。但是不幸的是,在奥巴马2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和母亲离婚了。虽然父母离婚了,但是奥巴马依然得到了非常不错的教育,因为他的外祖父和外祖母都是很会教育孩子的人,他们在奥巴马小的时候就告诉他:“只要你能够坚持自己的梦想,拒绝平庸的生活,那么你就会成为一个主宰生活的人!”

    可以说,外祖父母在奥巴马的成长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让奥巴马在读书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混日子”,总是努力追求自己所能够到达的一切高峰,这让奥巴马从小学到大学毕业一直都是最优秀的学生之一。

    1995年,奥巴马在芝加哥的议员选举中成功当选为伊利诺伊州的参议员,而他被选民选中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贝拉克是一个有激情的、不平庸的人”。在此后的三年之中,奥巴马继续以自己富有激情的形象征服了选民,连任三届。

    2000年,一向努力工作、以不平庸形象示人的奥巴马却遭遇了政治生涯中的“滑铁卢”,他在竞选美国众议院议员时失利。在奥巴马竞选失利之后,很多人都觉得他会去新的领域开拓事业,如果他继续待在伊利诺伊州的参议员职位上,那么他将会进入一段平庸的政治生活期,因为他已经证明了自己,再接着做下去并做得依旧出色就需要比之前更有毅力,以保持逐渐消逝的激情。事实证明,不甘平庸,不向命运低头的奥巴马是一个非常有毅力的人,他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比之前更加努力,将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伊利诺伊州的参议员工作中去了。

    奥巴马的努力为他迎来了新的政治生命。2004年7月,奥巴马在美国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指定为“基调演讲”的演讲者。要知道,能够做这一演讲的人都是非常有前途的政治新星,1988年的阿肯色州州长克林顿就是“基调演讲”的演讲者。奥巴马亲自撰写演讲稿,最后做了不负众望的着名“基调演讲”——“无畏的希望”(The Audacity of Hope)。他在演讲中指出,消除党派分歧和种族歧视是让美国更加繁荣的最佳选择,只有“一个美国”的梦想才能够让美国更好地发展下去。结果,奥巴马的演讲让他成为美国年度最有影响力的政治新星,也使他在当年11月份成功当选为美国历史上第五位非洲裔的联邦参议员——他的支持率高达70%。

    2007年2月10日,已经成为民主党领袖之一的奥巴马在伊利诺伊州正式宣布参加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在经过一年多的激烈角逐之后,奥巴马最终成功击败了希拉里·克林顿和约翰·爱德华兹两大竞争对手,成为民主党总统竞选人。2008年11月5日,从小就不甘于平庸的奥巴马终于迎来了人生的巅峰,他在这一天成功击败共和党竞选人约翰·麦凯恩,正式当选为美国第四十四任总统。

    可以说,奥巴马的成功不仅是因为他那充满激情且深获人心的政治演说和施政纲领,也因为他对人生的不懈追求——做一个不平庸的人,是他从小就拥有的人生信念。

    从奥巴马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拒绝平庸生活对于一个人来说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只要我们能够远离平庸的生活,我们就能够拥有不平庸的人生。

    成功语录:

    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拒绝平庸生活的勇气,因为平庸生活比较安逸,少了许多生活压力。可是,没有压力的生活注定不会是精彩的生活。世界上那些成功的人都是顶着巨大的压力走向成功的,压力其实就是拒绝平庸生活的推动力。因此,当我们在生活中感到压力很大时,应该用有效的方式减缓自己的压力,而不应该将压力“赶尽杀绝”,留有一定的压力将自己推向成功。

    3·不向命运屈服才能成为自己的上帝

    认命不是豁达,而是一种自我否定。纵观历史,每一个成功的人物都有着别人所没有的雄心壮志——他们从来只怀疑命运的不公,但是从来不认为自己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人活一辈子不容易,抗争是一辈子,不抗争也是一辈子。但是抗争和不抗争的结果却是迥然不同的:抗争的人能够让自己的一辈子过得如同彩虹一样绚烂多姿,不抗争的人却只能够让自己的一辈子活得窝囊。

    “其实我也想做一个电影明星,我也想做一个叱咤政界的政治家,我也想做一个被大多数人称道赞赏的人,可是人有时候得服命啊!我就这命了,奋斗到最后又能有什么样的结果呢?”说这句话的人叫做詹姆斯·戴特,是生活在美国纽约州皇后桥区的一个穷人。

    众所周知,纽约皇后桥区是一个汇集了暴力与肮脏的社区,这里聚集了大量的穷人。非常不幸的是,詹姆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他从小就跟着一帮混混在大街上打架斗殴,偶尔还吸食毒品。所以一直以来,詹姆斯对于自己的这种没出息的生活没有一点怨言:“我已经认命了,这辈子我就是一个混混了!”

    詹姆斯只有一个亲人,那就是他的弟弟里维特·戴特。但是跟着做混混的哥哥长大的里维特却有着和哥哥不相同的人生轨迹——他是纽约黑人社区的“明星级”律师,一直都非常受当地人的尊重。为什么詹姆斯和里维特都出生在同一个失去双亲的家庭之中,但是两个人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轨迹呢?答案是,詹姆斯是一个屈服于命运的人,而里维特却恰恰相反。

    詹姆斯和里维特其实是一对双胞胎兄弟,他们两个从小就被父母遗弃,然后在社区家庭中长大。当两个人上学的时候,詹姆斯整天和救助站的阿姨吵架,因为他的那些小混混同伴告诉他,他们不论多么努力都不可能像白人社区的孩子一样,他们黑人一直都是被歧视的。但是里维特却非常听救助站阿姨的话,因为他相信阿姨说的话:“亲爱的里维特,只要你足够努力、足够拼命,并且敢于和自己的命运进行不屈的抗争,那么你一定会过上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

    哥哥詹姆斯一直是教会学校中出了名的“劣徒”,他最喜欢做的事情不是在学校里安静地读书学习,而是出去和一些有黑社会背景的人厮混,渐渐地成了皇后桥区那些小混混中的一员;而弟弟里维特却一直对老师的话深信不疑,他努力让自己变成一个与命运抗争的人。在16岁的时候,他就得到了纽约州州长等名人的接见;在19岁的时候,他成功被哈佛大学录取;26岁的时候成了皇后桥区最受欢迎的一名律师,之后他拥有了自己的律师事务所。

    作为双胞胎兄弟,混迹在暴力犯罪与毒品之间的詹姆斯和生活得富裕体面的里维特之间的命运轨迹,值得我们多少人深思:对于命运的不同态度,造就了不同的命运轨迹。

    也许此时的你正在承受着不幸,也许此时的你正在享受着幸福,但是无论何时何地你都不能在不幸面前低头,更不能在幸福面前忽视未来的命运。只有不认命的人才能够走出不幸的阴影,才能够让自己的幸福像陈酿一样不断地发酵并散发出浓郁的香味。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够不认命呢?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每一个人都有着不同的遭遇和不同的精神状态,他们是否认命由自己说了算,别人根本无从左右。从另一方面说,这个问题其实也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只有热爱生活并且懂得生活的人才能够在命运之神面前昂起自己高贵的头颅,因为他们从来都将自己视为命运之神。

    你若是永远不敢同命运进行殊死的搏斗,那么你一辈子都不会有机会。所以,为了不在百年之后给自己空留余恨,为了不在别人的白眼与嘲笑声中过完自己的一辈子,我们一定要做个不认命的人。

    成功语录:

    有一种精神叫做不屈服,有一种力量叫做不认命。大千世界,茫茫人海,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而奋斗不息,在困境之下昂首向前而不认命的人总是最闪耀的。他们的力量与光芒总是能够穿越人海,环绕世界,因为他们在主宰自己的命运之时也主宰了很多人的命运。所以,对于那些不甘平庸、不甘沉寂的人来说,只要不认命就能够让自己进入最想要的命运轨迹!

    4·自卑是困扰失败者一生的最大的精神枷锁

    “我为什么过着比别人窝囊很多的生活?”“我为什么做什么都无法成功?”很多“窝囊废”大多都问过自己这两个问题,但是他们可能终其一生都没有找到令自己满意的答案,或者他们在一直都知道答案却不愿意改变的状态下窝囊地度过了自己的一生。贫穷有可能是天生的,但是“窝囊废”却不是天生的。

    他本来是一个生活在富裕家庭的公子哥,结果却阴差阳错地因为自卑自弃而成为一个差点死于纳粹屠刀下的逃亡者,后来在困境中明白了自弃与自卑的危害之后,他尝试着让自己成为一个自信且懂得坚持的人,结果这一尝试让他成为举世闻名的投资大师。他就是华尔街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

    1944年,年仅14岁的索罗斯正处在人生最快乐的时段,但是战争的阴云却笼罩在了整个世界的头上。正打得非常激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将这个世界推入了战火与硝烟组成的巨大漩涡当中。

    就在这一年,死亡的阴影也不可避免地扩散到了美丽的布达佩斯,那些惧怕纳粹屠刀的犹太人都开始了逃亡生涯。身上流淌着犹太人血液的索罗斯也跟着家人仓皇逃出了布达佩斯,过上了逃亡的生活。由于索罗斯的家境原本非常不错,在优渥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内心发生了强烈的变化,他不再觉得自己有比别人更值得骄傲的资本,而且他对逃亡生活非常厌倦——他曾几次向家人倾诉自己的厌世之情。自卑自弃的他已经不再像一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少年,而是像一个身患重疾且已到耄耋之年的老者。

    索罗斯的表现令家里人非常吃惊,他们不知道该怎么教育这个孩子。在此后的三年多的逃亡生活中,索罗斯曾几次自杀,幸亏被家里人及时发现,才没有危及生命。1947年,这个自卑自弃的犹太少年跟着家里人来到了匈牙利。在匈牙利生活了几个月后,一直对生活不抱希望的索罗斯突然向家里人提出要离开匈牙利去英国伦敦的请求,原因是他想出去闯荡世界。在经历了漫长的自卑自弃的生活之后,索罗斯突然发现,人不快乐也是要活一辈子的,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快乐地活一辈子呢?

    出人意料的是,索罗斯的家里人并没有说太多阻止他的话,而是给了他一笔钱让他闯荡世界。经过几个月的长途跋涉之后,他来到了伦敦。可是,当他踏上伦敦地界的那一刻,他就后悔了,伦敦并不是像传闻中所说的那样,是一个遍地是黄金的地方。这个只有17岁的少年明白了,伦敦只是一个富人的天堂,穷人在伦敦就像路边的野草一样卑微。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他只能靠打零工来维持生计。随着生活状况越来越窘迫,他原有的自卑再次出现……

    两年之后,在伦敦浪迹了两年的索罗斯长成了一个挺拔的青年,只是他的身上缺少年轻人身上应有的那种冲劲,显得比较颓丧。在周围人的眼里,他就是一个庸庸碌碌的流浪汉,可悲的是,连他自己也这么认为。可是,有一天他不再为自己找什么借口,突然决定去读书,因为他觉得人活一辈子不能就这样自己把自己放逐了。于是,他借了一笔钱开始自学,准备考大学。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学习之后,天资聪颖的他竟然奇迹般地考入了伦敦经济学院,而且是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翰·米德的门下学习。此后,他的人生轨迹开始出现巨大的改变,由一个流浪汉变成了一个着名的投资大师。不自卑也不自弃让他懂得了生活的真谛,他也将这种生活的真谛运用到了金融投资上。不论在多么不利于自己的境况下,他都不后退一步,更不会向对手示弱,结果他的对手往往成为他成功的垫脚石。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自卑自弃就如同两个可怕的幽灵,它们总是将我们拖入暗无天日的“窝囊废”式生活之中。因此我们在面对这两个幽灵的时候,必须时刻保持信心和坚持到底的勇气,只有不给自己找任何借口,敢于面对占有优势的竞争对手,我们才能够像索罗斯一样让别人的心理优势以及客观优势都转化成为自己的优势,才能够击败对手,取得成功。

    成功语录:

    随着当前社会发展的繁荣程度越来越高,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一个人若想从落后的起跑线上完美起跑并超越对手,就应该放下心中的包袱,不卑不亢地坚持和对手竞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超越对手、超越一切,成为人生赛场上的优胜者。

    5·上帝为何更愿意为自尊心强的人打开一扇窗?

    《塔木德》中有这么一句话:“自尊心就像一个能够绽放出巨大魔力的宝石,它能够让一个人变得不屈从于耻辱、不屈从于威胁,从而成为一个无所畏惧的人,成为一个能够战胜一切不利局面的人。”

    每一个人都有自尊心,但是每个人的自尊心的强弱程度都不一样——自尊心强的人从来不会屈从于窝囊的生活,而“窝囊废”从来不感觉自己的生活有多么伤自尊。

    坤比·福斯特被称为“亚洲米王”,他是一名非常成功的大米商人,在数十年的经商生涯中,他积累了将近30亿美元的财富。事实上,在福斯特刚刚做大米生意的时候,他并不出色,很多次都因为没有经验而遭受损失。在福斯特24岁那年,他又一次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购买的20吨大米因为储藏技术不好而全部发霉。要知道,他将全部的家当都押在了这次生意上,房产和值钱的东西都抵押给了贷款公司。他准备做一次大买卖将自己之前的亏损全都赚回来。但是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竟然会亏得这么惨。

    当时的福斯特感觉自己的人生已经走到了尽头,因为生意上的亏损,刚刚结婚没有多久的妻子也离开了他,福斯特已经完全陷入困境之中。就在福斯特处于困境中不知道该如何去做时,他之前的一个生意对手竟然当着很多人的面嘲笑他:“人最宝贵的就是拥有自知之明,像你这种天生就不会做生意的人,竟然也敢拿出全部家产来放手一搏,这简直就比最愚蠢的人干了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还要可怕。我看大家还是称你为‘愚蠢的福斯特’比较好一点。”

    身处困境又深深受到刺激的福斯特走到了崩溃的边缘,他感觉自己以后的人生和生活于地狱没有任何区别。他在无数遍地回想到那个生意对手的嘲笑之后,决定振奋起来——他可以让自己在贫穷中过完一生,但是他绝对不能够在别人的嘲笑中过完自己的一生,因为他那颗充满自尊的心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答应的!

    重新振奋之后,福斯特像以前一样充满激情,但是他却不再像以前那样毛糙,他学会了一边观察市场动向一边做生意。可以说,福斯特的这一改变给他的命运带来了很大的转变,他在发现了一个商业机会之后立刻向自己父亲的老朋友借了一笔钱,随即将其投进了市场。事实证明,只要一个人作出了正确的决定,他就能够让自己的付出收获更多的硕果。这一次投资让福斯特大赚了一笔,也让他赚到了足够让自己东山再起的钱。

    此后的几年,虽然生意也有失败,但是福斯特不再为自己找任何理由,也不再认命,而是让自己心平气和地做生意。面对挫折,有着一颗自尊心的他总是能够让自己冷静下来,命令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结果,福斯特在此后的30年中总是能够先于对手一步发现商机,并成为享誉全球的大米商人。

    从福斯特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我们遇到的困难有多大,或者我们身处的逆境有多漫长,只要我们拥有一颗自尊自强的心,就能够让失败与挫折变成激励我们前进的动力,并帮助我们取得最终的成功。

    一个人只要拥有了一颗自尊自强的心,就会拥有坚强不屈的性格,就等于拥有了成功的基础——只要你比竞争对手拥有更强的自尊心,那么你就比竞争对手拥有更为强大的动力,有着比竞争对手更为强大的魄力,并能够在失败中找到那条通往成功的路,从而征服一切竞争对手。

    成功语录:

    改变自己的一生,就一定要从思想上有着不服输的精神。如果一个人连不服输的精神都没有,那么他如何能够战胜一切对手成为胜者呢?所以,对于人们而言,如何增加自己的自尊心,让自己保持昂扬的斗志,每一次和对手交手之时都能够保持着巨大的心理优势,那么我们势必不会成为一个“窝囊废”。

    6·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永远甘于失败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尤其是那些时时为衣食而忧的穷人们。可是,有一些人一生无法摆脱贫困。还有一些人,他们不甘心在贫困中消磨一生,决心改变贫困的现状。实际上,最后能够改变自己贫困命运的,正是这些不甘心的人。

    许多人不能获取成功的原因之一,是一种相信命运的心理。他们认为,自己天生就是贫穷的命运,即使耗尽了全身的力气,都无法挣脱沉重的枷锁。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他们不敢奢望财富,甘心在贫困中度过一生。只有那些相信自己不会永远失败的人才会成功。

    富勒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他的母亲生养了7个孩子。为了生计,富勒不得不早早挣钱:他5岁开始劳动,9岁就和成人一样赶骡子挣钱。一天,富勒的母亲对他说:“富勒,我们不应该如此贫穷,我不想听到你们说‘我们的贫穷是上帝的意愿’。实际上,我们贫穷的真正原因是你们的父亲从来就没有致富的愿望,包括你们在内的任何一个人都没有这种想法。”母亲的话沉重地敲击着富勒的心房,他开始思考致富的道路。仔细思考后,他选择了做销售。于是,富勒和所有的推销员一样,逐门逐户地推销肥皂。12年之后,富勒积攒了2·5万美元。一天,富勒得到了一个消息:向他提供肥皂的那家公司要拍卖出售,售价是15万美元,这个消息令富勒兴奋不已。富勒与这家公司达成协议,先缴纳2·5美元为保证金,然后富勒必须在10天之内付清余额,否则这家公司有权不退还他的2·5万美元。这条协议无疑是把富勒逼上了绝路。

    身处绝境的富勒不仅没有感觉到绝望,反而感到无比的激动。那么,是什么使得富勒有胆量冒如此巨大的风险呢?正是他渴望致富和取得成功的愿望。于是,富勒立即开始筹钱。12年的推销工作使他建立了很好的人际关系,凭借着自己的人际关系他筹措到了11·5万美元,只差1万美元了。可是,直至第10天的前夜,富勒的最后1万美元仍然没有着落。此时的富勒发愁了。可是,他并没有就此认命,而是执着地走上了街头继续寻找资金的来源。此时已经是深夜11点,富勒驱车走遍了61号大街,看到了一幢商业大楼,这幢楼里透射出暖暖的灯光。富勒走进了这幢商业楼,在昏黄的灯光里,看到了一个由于勤奋工作而疲惫不堪的先生。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富勒忘记了初见的陌生和尴尬,他只有勇气和智慧。富勒不假思索地对那个先生说道:“先生,你希望赚到1000美元吗?”

    对于那位先生来讲,富勒的话就是一种突如其来的好运气。那位先生答道:“当然想了!”富勒说:“那么,请你给我开一张1万美元的支票,等到我归还您欠款的时候,我将另外给您1000美元作为利息。”此时,富勒向那位先生讲述了自己的困境,并且向他出示了相关资料。这个人被富勒的精神感动,终于答应了。就这样,富勒拿到了最后的1万美元,成功购买下了肥皂公司,将公司发展壮大,并且从此走进了世界巨富的行列。

    富勒在回忆这段经历的时候说:“当时,我已经用尽了我所知道的一切资金来源。我在幽暗的房间里跪下祈祷,希望上帝使我遇见一个能够及时给我1万美元的人,直至我在61号大街看到一幢商业大楼里的灯光。”

    富勒的故事告诉那些渴望成功的人们,积极的心态也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若想脱离穷人的队伍,跨入成功者行列,首先应该相信自己有创造财富的能力。因此,穷人们应该告诉自己“我能够成功”,而不是对自己说“我的命运注定是这样的”。一个人的心灵被消极的心理占领,那么他的行动必然会受到影响,失去了斗志,进而甘愿在失败中度过一生。

    甘心失败的心理是最可怕的,因为它将使人失去争取成功和财富的激情,永远无法改变自己的现状。只有那些不惧风险、积极行动的人才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才有机会获得令人羡慕的财富和成功。

    成功语录:

    能够取得成功离不开心理因素,而不甘心失败的心理正是一个人迈上财富之路的开始。持有“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法改变我的现状”心态的人更容易甘于眼前的处境,必将贫困一生、苦恼一生,只有那些持有“我要改变命运”心态的人才有机会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

    7·改掉懒惰恶习,让自己拥抱成功

    阻碍人们成功的因素有许多,懒惰就是其中之一。成功者必须具备的因素有许多,技能、才华、品质、智慧和社交经验等,而失败者们没能完全具备这些条件,懒惰正是使穷人远离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美国人贾思敏·劳伦斯是一个年轻的黑人姑娘,但她却是世界最大的卖场——沃尔玛大卖场的化妆品供货商之一。那个时候,市场上出售的护发产品会给头发带来一些看不见的危害。贾思敏·劳伦斯正是看到这种状况,早在11岁的时候就开始尝试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天然的护发产品。后来,贾思敏·劳伦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受到了母亲的启发——将荷巴油、甜杏仁油和薰衣草等天然植物融合在一起,在自己的头发上反复做实验。两年之后,她终于成功研制出了一种能够使头发更加健康的护发油。随后,贾思敏·劳伦斯立即向母亲借款2000美元当做自己的启动资金,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

    果断行动的贾思敏·劳伦斯迅速创办了以“年轻,抓住青春”为口号的伊登护肤品公司,其主要任务就是研制开发纯天然的美容产品。如今,伊登护肤品公司已经颇具规模,其产品的销售范围覆盖了美国的十多个州,牢牢地占据了广阔的市场。

    与贾思敏·劳伦斯的致富经历类似,伊万诺夫的致富经历也体现了勤奋在致富道路中的重要作用。

    伊万诺夫是俄罗斯圣彼得堡的一个非常有名的富豪。伊万诺夫幼年时与父亲相依为命,过着十分贫困的日子。为了谋生,伊万诺夫的父亲在邻居们的帮助下做一些小本生意来养家糊口。由于他的父亲勤俭节约、服务周到,生意越来越红火,但是父亲并不希望伊万诺夫接替自己的事业。因此,伊万诺夫刚刚毕业,就开始另谋发展。很快,伊万诺夫便利用自己的特长谋到了一份家电销售的工作。伊万诺夫天生擅长营销,再加上他头脑敏捷、能言善辩,很快便给这家家电公司赚取了数十万美元的利润,而伊万诺夫也因为自己出色的业绩和优异的表现被提升为营销部门经理。

    20世纪90年代初期,计算机逐渐进入了每个家庭。就在此时,伊万诺夫决定另立门户,创办属于自己的经贸公司。他深知,商场如战场,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够百战不殆,因此他广泛搜集竞争对手的情报。可是,伊万诺夫的公司正值成立初期,规模小、资金薄弱,人手不足,因此不能够和其他大公司一样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来搜集竞争对手的情报。伊万诺夫想了一个好办法:通过公司内部和外部的所有人员来建立自己的“网络”。他经常找员工聊天,还鼓励他们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为此,伊万诺夫专门设立了奖励体系,只要员工能够给公司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就会得到不菲的奖励。因此,公司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普通员工都能够给公司提供许多竞争对手的信息和良好的改进意见。

    就在利用自己的员工给自己搜集资料的同时,伊万诺夫还利用自己广泛的社交关系来获取更多的信息,甚至连前往国外旅游的时候也不忘搜集信息。为了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各种情报信息,伊万诺夫还尝试引进计算机和网络等技术。果然,经过几年的拼搏,伊万诺夫赚取了上百万美元。随后,他和几个朋友于1993年合办了达卡公司,经营计算机和通信的网络业务。由于伊万诺夫的资本运营能力良好,他的公司很快便拥有了雄厚的实力。在约10年的时间里,伊万诺夫的公司便发展了数十个子公司,拥有职工近万人。

    经过伊万诺夫的努力,公司发展成了规模庞大的综合信息公司集团,是圣彼得堡最大的信息公司。它的一个子公司——伊万诺夫精密公司,其业务就是向全国的投资公司提供各个行业的情报,市场行情、运作能力、战略方法等许多方面都在其范围之内。在1998年到2003年之间,仅仅是伊万诺夫精密公司的盈利就从47亿美元增长至270亿美元,增长金额接近5倍,伊万诺夫也由此成了圣彼得堡最有名的富翁。毫不懈怠的伊万诺夫立即以此为转折点,顺利地走进了他人生中的第二个阶段——投资贸易,这使得他的事业节节高升。在不到4年的时间内,伊万诺夫的资产就从上千万美元上升到上亿美元,成为了真正的大富豪。

    以上两个事例都告诉人们,无论是贾思敏·劳伦斯还是伊万诺夫,他们都不是懒惰的人,他们能够为了财富而努力,才能够成功脱离贫困,成为他人羡慕的拥有大量财富的成功者。对于所有渴望财富的穷人来讲,懒惰是非常不对的。有些人并不是不具备成功所需的智慧和能力,恰恰是懒惰使他们远离了财富。由于懒惰,因此在致富机会面前犹豫不决甚至不愿意行动,自然无法获取更多的财富。其实,这些失败者本身并不愚钝,只是懒惰使他们变得笨拙。

    任何人都有梦想成功的权利,但是,懒惰只能够使一个人的财富梦想变成空想,进而失去获得成功的动力,越活越窝囊。因此,若想获得成功,首先就应该改掉自己懒惰的毛病,并不断学习进步,使自己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成功语录:

    每一个人都有权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实现自己的梦想就必须付出精力、时间和努力。而那些懒惰的人不愿意付出这些来换取财富,因此虽然他们一样盼望自己能够获得成功,却仍然无法摆脱失败的结局,反而会使自己因为无法实现财富目标而显得笨拙或无能。其实,只要改掉懒惰的毛病,就有机会获得成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