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正好,不负韶华:励志系列-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的自己(5)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第三章 习惯千差万别,未来天壤之别】

    1.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

    每个人的习惯不同,好的习惯能为你插上成功的翅膀,不经意间,助你一臂之力,而一个坏习惯也会让你从悬崖上重重地摔下。

    古人云“坏习惯毁掉一个人,好习惯成就一个人”,好习惯像指南针一样,给你指引方向。

    如果一个人看得远,就懂得及早培养自己的好习惯,因为他们懂得习惯对人生的主宰作用有多大,他们懂得好习惯对人生的指引作用有多重要。

    一个美国心理学家曾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好的习惯对人生的成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们先来看两个故事,虽然故事的内容都是讲应聘工作,但因为应聘者的习惯不同,应聘的结果大相径庭。

    故事一:一家要求很高的跨国公司在招聘员工,当然,提供的薪水是令人向往的。为了得到这个职位,一些学历水平、身高相貌等客观条件都很不错的年轻人,经过重重地考验,进入最后一关——面试。可是,这次看似简单的面试结果却令人意想不到,这场面试没有提问,没有出题,短短10分钟,他们都失败了。原来,当前来参与面试的应聘者来到办公室以后,总经理借故离开了5分钟。

    看着总经理豪华的办公室,想着自己以后或许就能到这家名企工作了,这些年轻人便得意非凡,围着总结理的大写字台,看看这个材料,翻翻那个资料。5分钟后,总经理回来了,他宣布:“面试结束。”大家很纳闷,总结理解释说:“很遗憾,你们没有一个被录取,因为公司从来不录取那些乱翻东西的人。”这些年轻人听了觉得很惊讶,“我们长这么大,从没觉得乱翻别人的东西是多大的错,有这么严重!”

    故事二:大学毕业生罗明到一家跨国集团应聘,应聘者很多。罗明幸运地通过了初试。复试阶段开始了,出来的应试者都说问的题很简单,但都没有被录取。轮到罗明了,他整整衣领自信地走了进去,看见干净的地面上很不协调地扔着一团废纸,平时养成的习惯使罗明走上前捡起了纸团,招聘人员对他说:“展开纸团。”罗明展开纸团,看到纸上写着几个大字:“祝贺你,你被录取了!”原来这是一个被特意安排的试题。意外吗?其实,习惯是在生活中养成的,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就可以看出你的品德修养、人生态度。

    的确,这两个故事对比一下,很值得我们深思。比如,故事一中的那些乱翻别人东西的年轻人,都是养成了不好的习惯。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并不少见。比如:有的人上班迟到,缺乏纪律观念;有的人工作喜欢按自己的意愿行事,缺乏组织观念;还有的人习惯逃避上司的检查,平时不认真,一到检查,净出岔子。面对这种种现象,我们感慨万千。而第二个故事中的年轻人,却让我们感到很欣慰。

    习惯不同,带来的结果就截然不同。

    我想起乌申斯基的一句话:“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概括一下就是:如果养成了好的习惯,你会一辈子享受不尽它的利息;要是养成了坏习惯,你会一辈子都偿还不完它的债务。

    知识、能力的确非常重要,但好的习惯能为你插上成功的翅膀,不经意间,助你一臂之力,而一个坏习惯也会让你从悬崖上重重地摔下。

    所以看得远的人,应该及早行动,从今天起养成好习惯,明天成就未来。

    2.好习惯让人更容易抓住机遇

    我们多数人的毛病是,当机会朝我们飞奔而来时,很少人能够去追寻自己的机会,甚至在被绊倒时,还不能看见它。

    从古到今,似乎命运和机遇密切相关。比如,有的人,劳苦一辈子,最终却连一所像样的住宅也买不起;有的人,才华横溢,能力出众,却只能徘徊在贫困的边缘;有的人,不学无术,却也能混个满身铜臭;有的人,平平庸庸,却财利丰收。

    为什么这些人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原因也许有很多,但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就是有的人有机遇的眷顾,而有的人缺乏改变命运的机遇。机遇在人生中有如此大的作用吗?的确如此,机遇对任何人都具有重要意义。法国拉罗什夫科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仅仅天赋的某些巨大优势并不能造就英雄,还要有运气相伴。”歌德也说:“转瞬之间的一刹那,就可以决定人的一生。”由此可见,机遇对于人的一生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

    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了,纽约城里挤满了找不到工作的退伍军人,年仅18岁的约瑟夫·普利策就是其中的一员。他会讲匈牙利语、德语和法语,但英语却不怎么好,这成了他在纽约寻找工作的障碍。最后,他决定到德国人聚集的城市圣路易斯去,在那里也许能找到工作。圣路易斯城在当时的普利策心目中是希望之乡。

    在这种希望的驱动之下,普利策来到了圣路易斯城。但圣路易斯也并非是他想象中的希望之乡,他还是经常失业。他先后当过船台的看守、舱面水手、饭店侍者等,经常干不多久就被解雇,只好另找工作。

    一次,普利策和另外几十个人交了5美元,跟着一个答应介绍他们到路易斯安那州甘蔗种植园工作的人乘上一艘小轮船。当小轮船把他们抛在离城48公里的地方掉头离去时,他们才知道受骗了。普利策非常气愤,他写了一篇报道揭穿这个骗局。当《西方邮报》发表了他的稿子时,他十分高兴,因为这是他发表的第一篇新闻报道。从此以后,普利策经常给一家德文报刊写稿,并逐渐引起报社编辑们的注意。

    1868年底,《西方邮报》招聘一名记者,普利策虽然没有经验,但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应聘了。结果普利策被录用了,他简直欣喜若狂!他这样描绘自己当时的心情,“我,无名小卒,不走运的人,几乎是流浪汉,被选中担任这项工作——这一切都像做梦一般。真是太幸运了!”普利策的超人才华和政治胆识迅速显露出来。

    四年后,他购买了该报的股份,并不断做出正确的决定,逐渐当上了主编,最后还购买了《西方邮报》《圣路易斯快邮报》和《纽约世界报》,并对报纸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它们成为当时美国著名的大报。

    在他的新闻生涯中,他让新闻成为社会公认的一门学科。他的一生标志着美国新闻学的创立和新闻事业的迅猛发展。他曾捐赠200万美元创办了美国第一所新闻学院——名扬世界的哥伦比亚新闻学院。普利策逝世后,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最高新闻奖,备受世人瞩目。

    在如今每个人的心目中,约瑟夫·普利策是报业的巨子,似乎让人高不可攀。但是回顾约瑟夫·普利策的成长历程,可以得知,普利策原来也是一文不名、两手空空,直到被《西方邮报》聘为记者后,普利策的人生方向才开始发生变化——正是那次机遇成就了后来的普利策。

    那为什么机遇偏偏青睐普策利呢?正是普策利平时养成了经常给报社写稿的好习惯,正是因为这个好习惯,他的才华慢慢地被编辑们发现,才有了那次应聘记者的顺利通过。

    可见,良好习惯的养成,往往能够在机遇来临的时刻,帮你抓住机遇。

    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在一次大学生的见面会上曾经说过这样一番话:“将来,无论你从事何种工作,都要养成全力以赴、一丝不苟的好习惯,时刻准备迎接机遇。谁能做到这一点,他就不会为自己的前途担心,因为世界上到处是散漫粗心的人,那些拥有良好习惯的人始终是供不应求的。”

    有良好习惯的人遇上好机会,能够大展宏图;没有好习惯的人遇上好机遇,也只好看着机遇溜走,无可奈何。

    卡耐基说:“我们多数人的毛病是,当机会朝我们飞奔而来时,很少人能够去追寻自己的机会,甚至在被绊倒时,还不能看见它。”的确,机遇对于每个人都是均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在于你是否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3.敬业让整个世界如临大敌

    养成敬业的习惯,或许不能立即为你带来可观的收益,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你养成了一种不敬业的习惯,你的成就就相当有限,很可能就此蹉跎一生。

    在现实生活中,我经常会听到老板说:“公司花费大量财力和物力对员工进行培训,然而等培训完了,他们积累一定的经验后,却不辞而别,一走了之。这些人真是没有良心啊!”就算那些不走的员工,也是整天抱怨公司和老板无法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将责任全部归咎于老板。这种不敬业的态度使公司和员工自己都深受其害。

    确实,在当今浮躁的社会,这样的人越来越多,主要原因就是他们还没有一种敬业的精神。通俗来讲,敬业就是敬重自己的工作,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内心深处视工作为爱好。具体表现为忠于职守、尽职尽责、一丝不苟、全心全意、善始善终等职业道德。

    很多年轻人初入社会,看事情看得不够远,只喜欢对眼前的一点蝇头小利斤斤计较。在他们心中,自己做事都是为了老板,为他人挣钱。他们认为,反正为人家干活,能混就混,公司亏了也不用我去承担,有的人甚至还扯老板的后腿,背地里做些不良的事。稍加细致地想想,这样做对你自己并没什么好处。

    看得远的人,会在工作中养成敬业的习惯,表面上看是为了老板,其实是为了自己,因为敬业的人能从工作中学到比别人更多的经验,也比较容易受人尊敬,即使是自己的工作业绩不怎么突出,也没有人挑你的毛病。同样,这种人也极易受到提拔,没有老板不喜欢敬业的员工。

    成功学的创始人拿破仑·希尔曾经聘用了一位年轻的小姐当助手,替他拆阅、分类及回复他的大部分私人信件。她的主要工作就是听拿破仑·希尔口述,记录信的内容。

    有一天,拿破仑·希尔口述了下面这句格言:记住,你唯一的限制就是你自己脑海中所设立的那个限制。从那天起,她把这句格言深深地刻在了自己的心里,并付诸行动。她开始比一般的速记员提早来到办公室,而且在用完晚餐后又回到办公室,从事不是她分内而且也没有报酬的工作。

    她开始研究拿破仑·希尔的写作风格,不等口述,直接把写好的回信送到拿破仑·希尔的办公室来。由于她的用心,这些信回复得跟拿破仑·希尔自己写的一样好,有时甚至更好。

    她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直到拿破仑·希尔的私人秘书辞职为止。当拿破仑·希尔开始找人来补这位男秘书的空缺时,他很自然地想到这位小姐。实际上,在拿破仑·希尔还未正式给她这项职位之前,她已经主动地接受了这项职位。

    这位年轻小姐的办事效率太高了,因此也引起其他人的注意,很多更好的职位对她虚位以待。对这件事拿破仑·希尔实在是束手无策,因为她使自己变得对拿破仑·希尔极有价值,她的价值还不止于她的工作,更在于她的进取心和愉快的精神,她给公司带来了和谐和美好。因此,拿破仑·希尔不能冒失去她这个帮手的风险,不得不多次提高她的薪水,她的佣金已达到她当初来这儿当一名普通速记员的四倍。

    敬业精神,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如果你在工作上敬业,并且把敬业变成一种习惯,你会一辈子从中受益。

    养成敬业的习惯,或许不能立即为你带来可观的收益,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你养成了一种不敬业的习惯,你的成就就相当有限,很可能就此蹉跎一生。

    每一个梦想成功的人,不妨让自己从养成敬业的习惯开始,从当下开始。

    4.成功者千方百计,失败者千难万难

    如果你有自己系鞋带的能力,你就有上天摘星的机会!让我们改变对借口的态度,把寻找借口的时间和精力用到努力工作中来。

    生活中,谁都可能遇到困难,遇到一些难以轻松跨过的坎儿。有的人习惯于面对困难想办法克服,绞尽脑汁也要找到解决的办法。而有的人则习惯于寻找借口。但借口只能让人逃避一时,不能让人如意一世,结果,他为自己找到了借口,却失去了别人的信任。

    失败者把整天时间花在借口上,为此他失败了;而成功者相反,他们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如何才能成功上,一直在不断地寻找成功的方法,所以他成功了。习惯不同,结果迥异。

    一个富人见一个穷人很可怜,发善心愿意帮他致富。富人送给穷人一头牛,嘱咐他好好开荒,等春天来了撒上种子,秋天就可以远离贫穷了。

    穷人满怀希望地开荒,可是没过几天,日子却比过去还难以维持,因为牛要吃草,人要吃饭。穷人盘算着:不如把牛卖了,这样的话,还可以换一些钱来买几只羊。可以先杀掉一只羊自己吃,剩下的还可以生小羊,长大了再拿去卖,可以赚更多的钱。

    穷人的计划付诸了行动,只是当他吃了一只羊之后,小羊迟迟没有生下来,日子又艰难了,他忍不住又吃了一只。日子仍然很艰难,穷人看到这样的情况,又开始动摇了,心想:不如把羊卖了,换成鸡,鸡生蛋的速度要快一些,鸡蛋立刻可以赚钱,日子立刻可以好转。

    穷人的计划又付诸行动,但是日子不但没有变化,反而越发艰难了。他又忍不住杀鸡,在只剩下一只鸡时,穷人的理想彻底破灭了。穷人心想:“唉,我这辈子致富是无望了,还不如把鸡卖了,打一壶酒,三杯下肚,万事不愁。

    很快春天来了,发善心的富人兴致勃勃地来送种子,赫然发现穷人正就着咸菜喝酒,牛早没了,依旧是一贫如洗。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