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正好,不负韶华:励志系列-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的自己(8)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2.今天不留余地,明天山穷水尽

    做事留有余地,其实也是中庸之道的体现,这是一种温和的处世方式。不说大话,避免给别人带来压力,也避免遭致厌恶;事不做绝,给别人一条生路的同时,也给自己积下了福德。

    《菜根谭》中有一句这样的话: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食,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这句话告诉我们:留人宽绰,于己宽绰;与人方便,与己方便。这是古人总结出来的处世秘诀。

    生活中,看得远的人,从不说过头的话,不把事做绝,总是给自己留下回旋的余地,这样才不至于让自己走到山穷水尽的绝路上。

    而那些目光短浅的人,无论说话、做事都不给自己留余地,要么打包票说一切包在自己身上,要么就赌咒起誓,说肯定没问题。听的人以为他们能耐很大,可事后却往往失望地发现不过是吹牛皮而已,于是从此再也不信任这种喜欢吹牛皮的人。某公司新研发了一个项目,老板将此事交给了下属李杰,问他:“有没有问题?”李杰拍着胸脯回答说:“没问题,放心吧!保证三天完成!”过了三天,李杰却没有任何动静。老板问他进度如何,他才老实说:“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虽然老板同意给他更多的时间来完成任务,但对他拍胸脯的信誓旦旦已经开始反感。

    类似李杰这样的事例很多,不给自己留余地的人,结果吃亏的总是自己。一位朋友,因在单位里与同事之间产生了一点儿摩擦,很不愉快,就意气用事地对那位同事说:“从今以后,我们之间一刀两断,彼此毫无瓜葛!”

    这句话说完不到三个月,他的同事成了上司。因讲了过重的话,他很尴尬,只好辞职另谋他就。

    因为不给自己留余地而给自己造成窘境的例子,在现实中随处可见。

    这就是不留余地的危害,我们知道,杯子留有空间,是为了轻轻晃动时不会把液体溢出来;气球留有空间,是为了不会因轻微的挤压而爆炸;人做事留有空间,是为了防止“意外”发生而让自己有回旋的余地。自古以来,给人留余地就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智慧。《周易》中有句话:物极必反,否极泰来。这句话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至行不可及处,至及则无路可续行;言不可称绝对,称绝则无理可续言。做任何事,进一步,也应让三分。古人云:“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有一句佛偈也说:“凡事不可太尽。”人与人相处时,给别人留下余地就是给自己留下余地。

    俗话说,兔子急了还咬人。看似平时温文尔雅或者柔弱的人,如果真的被点了死穴,那也会变成凶猛的野兽。事情不要做绝,就是避免点中别人的死穴,不要把人往绝路上逼。放人一条生路,就是给自己一条退路。

    看得远的人,眼光不只盯着眼前的一片小天地,他们懂得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谁也无法预料到未来。做事留有余地,其实也是中庸之道的体现,这是一种温和的处世方式。

    这个世界上总是有那么一些奇妙的轮回,一时的得意,总要由以后的失意来偿还;一时的猖狂,也总会由以后的报应来弥补。说话做事都留余地,才是保护自己的好办法。当你学会了给别人留有余地,就等于给自己留下了退路,让你在任何时候都能从容应对,进退自如。

    3.做一个最“糊涂”的聪明人

    学会装糊涂就是说凡事不要太钻牛角尖,不要太想不开,不要太计较,退一步海阔天空。事情都是随着时间慢慢清晰,抑或慢慢变淡、慢慢化解、慢慢消融的,于是就有了答案。

    生活中,有一种人很聪明,他们对于任何事都看得都一清二楚,从不吃亏上当。他们心中的小算盘比谁都打得快,眼里揉不得一粒沙子。这样的人忘记了一句话——“聪明反被聪明误”,尽管他们很聪明,但往往你会发现,这样的人因为太过聪明,以至于其他的人都对其敬而远之。

    聪明固然是件好事,但生活中,往往有时候需要我们装一下糊涂。聪明容易,糊涂却难。

    所以“难得糊涂”历来被推崇为高明的处世之道。该糊涂时糊涂,就等于给各种繁杂的事情上涂上润滑油,使其顺利运转。糊涂哲学体现的是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不懂糊涂的人,难有大的成就。

    说白了,学会装糊涂就是说凡事不要太钻牛角尖,不要太想不开,不要太计较,退一步海阔天空。事情都是随着时间慢慢清晰,抑或慢慢变淡、慢慢化解、慢慢消融的,于是就有了答案。很多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你就成为最“糊涂”的聪明人了。假如有人告诉你:“某某人在背后骂你。”你听后会作出什么反应?你可能会非常恼怒,想立即去找这个人算账。如果是这样,那你不仅气坏了自己的身体,而且还会扩大事态,徒增痛苦。

    富弼是北宋名相,在他年少时,有一次走在洛阳大街上,平白无故地遭人斥骂。有人过来悄声说:“某某在背后骂你!”富弼说:“大概是骂别人吧。”那人又说:“人家指名道姓在骂你呢!”富弼想了想说:“怕是在骂别人吧,估计是有人跟我同名同姓。”骂他的人听到后很是惭愧,赶紧向富弼道歉。年少的富弼分明是假装糊涂,却显示了他的聪明睿智。

    有位智者说,如果大街上有人骂他,他连头都不会回,因为他根本不想知道骂他的人是谁。因为人生如此短暂和宝贵,要做的事情太多,何必为这种令人不快的事情浪费时间呢?这位智者和富弼一样洞晓“难得糊涂”的真谛。

    人与人之间不免会产生摩擦,引起烦恼,如若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往往越想越气,这样很不利于身心健康。如果能做到遇事糊涂些,自然烦恼会少很多。

    所以装糊涂的人其实并不糊涂,往往是大智若愚的表现。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小的时候看起来比较笨,镇上有很多人都喜欢和他开玩笑,有事没事都会拿他来寻开心。一天,他的一个同学手中拿着1美元和5美分,问小威尔逊会选择拿哪一个。威尔逊想都没想地回答:“我要5美分。”“哈哈,他放着1美元不要却要5美分。”同伴们都跟着哈哈大笑,把他的笑话四处传播。

    许多人都不相信小威尔逊竟有这么傻,纷纷拿着钱来试试这到底是不是真的,然而屡试不爽。每次小威尔逊都回答:“我要5美分。”整个学校都传遍了这个笑话,于是每天都有人用同样的方法来愚弄他,然后都很满意地离开。

    终于,他的老师知道了这件事,当面询问小威尔逊:“难道你连1美元和5美分的大小都分不清吗?”

    小威尔逊答道:“我当然知道。但是我如果要了1美元的话就不会有人再拿钱来试了,那么我就会1美分也赚不到了。”

    老师听后恍然大悟。他只是不愿把心思放在贪图小利的聪明上,而着眼于装糊涂。后来,他成为了美国的总统。

    由此可见,做人难,做明白人难,做糊涂人更难,人生难得糊涂,贵在糊涂,乐在糊涂。所以学一点儿糊涂学,也许会使你恍然顿悟,它会带给你一种大智慧。

    4.显山露水,不如锋藏守拙

    那些为人张狂、锋芒毕露的人,难免会遭人嫉恨,遭人陷害。而善藏锋者成大器,藏锋守拙是一种高明的处世智慧。

    生活中,有一种人特好强,爱表现。他在任何场合都想把别人压倒用来表现他自己。特别是在老板、上司等大人物面前,他们就像打了鸡血一样,热情好胜,用来表现自己的不凡。

    这种喜欢夸张地表现自己的人真的能够赢得别人的青睐吗?真的能够赢得上司的重视吗?其实,这样的人往往人缘并不好,这样爱表现的举动也往往不被上司们看好。

    一个做过多年职业经理人的朋友说:“很多公司的老板,其实都不喜欢那种什么事情都爱表现、爱掺和的员工。特别是新人,专心做好分内的事就好了。过度的表现反而让人反感。”

    一家在业界知名的审计公司招来了一个新人小李,开始时,他工作积极主动,人际关系也处得不错。可刚过两个月,问题就出现了。不断有员工向经理反映,说他太好事儿,到处打听公司内部的事,还喜欢刨根问底,让人很不舒服。开始经理没太在意,只在在私下接触时默默观察起小李来。

    渐渐地经理注意到,小李凡事太爱打听,谁说什么他都立起耳朵听着。一次,一个员工向经理汇报工作,就是下个月的计划报表,碰巧小李也在旁边。说话间隙,经理用余光扫了一眼小李,明显感觉到他停下了手里的工作,耳朵竖了起来,全神贯注,生怕落下一句话。经理见此特别反感,感觉此人太有心机,自己的分内工作不认真去做,反倒对不属于自己的事情积极得过了头。而且后来发现他不光听,还太爱表现,不相关的工作,只要让他知道了,他都要发表意见,想要参与。

    有一次,公司财务部门有个复杂的表要弄,经理主动问了几个部门的老员工,小李也在场,很明显他听进了心里。没过几分钟,小李就进了经理的办公室,自告奋勇说自己想试试。当时经理真有些哭笑不得,因为公司的财务情况一般来说是不会让新人参与的,小李真是积极过了头。类似的情况很多,经理提醒小李很多次,可他就是改不了。无奈,试用期过后,公司不得不将其辞退。

    太爱表现的人,往往不懂得藏锋守拙的智慧。“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说的是锋芒毕露者的下场,那些为人张狂、锋芒毕露的人,难免会遭人嫉恨,遭人陷害。而善藏锋者成大器,藏锋守拙是一种高明的处世智慧。

    君子才华不露,聪明不逞,才有任重道远的力量。

    说到藏锋守拙,曾国藩算是这里面的真正高手了。正是因为他懂得其中的道理和利害,所以才能在复杂的官场中巧妙避之,不引祸上身。

    同治三年,曾国藩兄弟率湘军攻破天京后,虽然举国为之欢庆,连皇上也为之十分振奋,但曾国藩多年的官场经验告诉他:功高震主危及身家。于是他在给朝廷的奏折中表示“臣统军太多,即拨裁撤三四万人,以节靡费”,实际上,他是主动要求裁撤湘军。

    时人王定安曾说过:“曾国藩向来不爱出风头,懂得功高震主的道理,认为湘军暮气太重,不可复用,主张任用淮军。但曾国藩的言论,实际上是远离权势,保住美名。”出于对清廷官场的熟悉与了解,加之对自己弟弟曾国荃性格的了解,曾国藩在裁撤湘军的同时,他还奏请曾国荃因病开缺,回籍调养。

    因为当时曾国荃攻破天京的所作所为,一时间成为众矢之的,而且清政府也担心他登高一呼从者云集,所以既想让他早点离开军营,又不想给他一个实权的位子来坐。曾国藩此时以其病情严重为由,让其回乡调理,很快就得到了清政府的批准,并赏了曾国荃六两人参,以示慰藉。

    虽然弟弟一度对曾国藩的所作所为不理解甚至怨气满腹,但最终曾氏能在整个官场平平安安走到最后,这一点足以验证曾国藩的藏锋守拙是有先见之明的,是明智之举。

    曾国藩的守拙是一种自我保护、实现自我价值的生存之道。实际上,藏锋守拙与锋芒毕露是两种截然相反的处世方式。有才干固然是好事,是事业成功的基础,适时适地地显露出来也是必要的;但是带刺的玫瑰最容易伤人,也会伤着自己,因此何时该显露,何时不该显露,就很有学问,不适时、不适当地一痛乱显狂显就可能遭遇灭顶之灾。

    很多时候,藏锋守拙,放低姿态,是一种高明的处世智慧。

    秦兵马俑坑至今已经出土清理各种陶俑1000多尊,除跪射俑外,皆有不同程度的损坏,需要人工修复。而这尊跪射俑是保存最完整的,是唯一一尊未经人工修复的。仔细观察,就连衣纹、发丝都还清晰可见。跪射俑何以能保存得如此完整?文物专家说,这得益于它的低姿态。

    有才华是好事,但我们不应过于炫耀自己的才华,炫耀易流于自大,自大则不免招致轻视。即便展示,也应以谦虚的态度流露,以免流于粗俗。露才过甚,为智者所不屑。必要的时候,要学会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智而示以愚,强而示以弱,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

    藏锋守拙绝不是懦弱和畏缩,而是一种聪明的处世之道,是人生的大智慧、大境界。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