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正好,不负韶华:励志系列-我若不勇敢,谁替我坚强(18)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我努力了10年,才能对您说声对不起

    您没有拆穿他,而是递还了一个微笑,那是他一生中见到的最美丽的笑容,那一刻他发誓:总有一天要堂堂正正地站在您面前,真诚地说声对不起。

    那年冬天,她到一所大学签名售书。天气很冷,长长的签名队伍却把场面映得火热。

    一名学生拿着书走到她的面前,小心翼翼地递了过来:“麻烦给我签个名吧。”她不经意地扫了一眼,立刻发现这是本纸张粗糙的盗版书,定睛再看他,衣衫单薄,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不用猜,这一定是名家境贫寒的学生。签还是不签?她面临两难的选择。签的话,无疑是对盗版的一种认可;不签呢,他必然会遭到周围学生的嘲笑。

    踌躇片刻,她还是流利地在盗版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然后微笑着递还给他。

    他似乎明白了微笑里的含义,涨红了脸,迅速抽身离去。

    转眼10年过去了,她再次发布新书,应邀接受一名记者的采访。采访结束后,记者又和她随便聊了几句。“您如何看待盗版书籍?”“作为一名作家,我当然反感。”她毫不犹豫地回答。“如果有人非常喜欢你的书,但又没钱买正版的,迫不得已到地摊上去淘盗版呢?”她顿时语塞,想了片刻,说:“其实我以前遇到过类似情况,一名贫穷的大学生拿着盗版书找我签名,我很矛盾,但最终还是签了。我也不知道自己做得对不对。”

    记者不再追问,拿出一个盒子递给她:“这是一位读者委托我转交给您的,里面装着一封信和一本书,您有空时拆开看看。”她笑着说:“不会是哪位读者对我的作品有意见吧?不过请放心,我一定会认真拜读。”

    她没有想到,那本书,原来是她多年前签售的盗版书,而那封信写道:“感谢您当年保护了一个贫困生的尊严。或许您不知道,当时他穷得每天只能吃一顿饭,为了省钱买您的书(尽管是盗版),整整3天只喝食堂的免费菜汤。您也许奇怪,为什么非要讨您的签名?那是因为,他非常崇拜您,如果拥有一本您亲自签名的书,将成为他抵御人生严冬的精神力量。

    他想蒙混过关,还是被您看了出来。在您犹豫的那一刻,他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但是您没有拆穿他,而是递还了一个微笑,那是他一生中见到的最美丽的笑容,那一刻他发誓:总有一天要堂堂正正地站在您面前,真诚地说声对不起。

    从此,他不再对未来悲观失望,他宁愿四处借书或到处摘抄也没有买过一本盗版书。毕业后,他受过白眼,遭遇过不公,却从没想过放弃。经过多年打拼,他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始终把目光投向底层,还尽其所能地资助了两名贫困山区的学生。一个月前,他逛书店,无意中发现了您当年的那本书,于是欣然买下,现将那本盗版的交还给您处理……”

    晚上,她给记者发了一条短信:“你的礼物令我很激动,虽然我仍然坚持对盗版的态度,但却为自己曾经做过的那件小事而骄傲。”

    不久,她收到记者的回复:“终于可以向您说声对不起了。为了这句话,我努力了十年。”

    不是每朵玫瑰,都为爱情开放

    望着满天的星斗,望到天空发白,康阳依在我肩上睡着,入睡的脸,脆弱如婴。清晨,我摇醒他:“康阳,一切都过去了。”我第一次看见了康阳的泪。

    (一)

    樱芝第一次从新西兰打电话来,康阳扔下话筒就对我说:“宴妮,你知道是谁打来的电话吗?”我当然知道,通话15分钟,他至少喊了10次樱芝。从康阳的口气以及神采,我知道这个女孩和康阳有着很多渊源。

    那时,我和康阳正奋力经营着济南文化路上的一间书店,以一平方厘米加一平方厘米的速度,赚一套盛装未来的房子。

    后来,樱芝的电话密度变成了每晚一个,康阳放下电话总要在我脸上摸一下:“那个黄毛丫头。”樱芝是康阳的童年伙伴,翻过半人高的阳台,就可以找到彼此。那时,康阳和樱芝趴在阳台上种太阳花,现在,据说太阳花已长满两家的阳台,纷纷扰扰连在一起。樱芝14岁去新西兰读高中时带走一棵,如今异国的阳台上已是一片灿烂。

    我拼命引诱康阳讲述他和樱芝的童年,细软微黄的头发,贴在额上,耳边常常插一朵若隐若现的粉色太阳花,阳光下,一片细微的金色闪烁。

    康阳闭嘴时,我已经掉进想象:樱芝,在新西兰的樱芝,像童话里的美人鱼。而我,而我,像什么?除了芦柴棒,我找不到更形象的比喻。

    我偷偷拔下电话线,他不语,插上电话线,望着我笑,暖暖地说:“小女人。”然后,我一口气弄坏了4部电话机。康阳买了10部话机,存在柜子里,我不再努力。只说:“康阳,我爱你。”

    康阳拥抱我:“小女人,樱芝不过是往事,你何必介意。”

    那一阵子,所有的朋友问我:“不要命了?这么瘦了还要减肥。”只有康阳知道,我消瘦不停,是因为不快乐。

    为了让我快乐,打烊后,他拖着我穿梭在干燥的济南夏夜,指着一些我平素喜欢的说:“结婚时就买这个,那个。”其实,我们的内心一样惶惑,只是谁都不肯说。我们总是什么都买不成,康阳买一朵玫瑰给我,我插在床头上,夜晚,我们头上有幽暗的花香在飘荡。

    (二)

    床头的玫瑰,插到33朵。樱芝回来了,她望着开门的康阳,眨着明晃晃的眼睛:“不抱抱吗?”对我视若不见。

    康阳看我。我笑。

    樱芝一下拥抱住他:“这是新西兰礼仪。”她松开康阳,转身出去,拖进巨大的箱子,打开,一个玻璃樽,灿烂的太阳花,她摆在窗台上说:“把它们又带回来啦。”然后,她拖出一个盒子,里面是还在爬行的螃蟹。她进厨房,放进锅里:“想你在济南肯定没有新鲜的螃蟹吃。”

    微蓝的火苗,炙烤着三个人的尴尬缄默。

    樱芝把它们放在盘子里说:“吃,吃。”招呼我们,如同主人。

    康阳的第一句话是:“樱芝,你还是老样子。”樱芝嫣然一笑:“你也是嘛!”她只吃蟹腿,把丰腴的身子放在康阳面前,说:“你们男人总会嫌吃腿太麻烦。”

    康阳眼里,一片波光潋滟。

    樱芝陡然间抬头:“康阳,我用8年时间学做点心给你吃。”

    这是我早已预习过一万遍的一幕,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直接。

    樱芝忽然看着我:“这位是谁?”

    康阳迟钝一下:“我的女朋友,宴妮。”

    我笑笑:“康阳说错了,是朋友,不是女朋友。”

    樱芝就笑,太阳花一样的静谧暖色,洋溢在白皙的脸上:“我说呢,有女朋友怎么不见你在电话里提过。”

    我说晚安。起身。康阳拉着我的手,第一次,他拉我时轻飘无力。

    站在街上,康阳突然扳过我:“宴妮,我真的爱你。”我说:“相信,都8年没见了,你们好好聊聊。”

    出租车来了,上车,司机问去哪儿,我说:“开。”回头望,康阳被黑暗缓缓吞噬。车子开出一段,我说:“回去。”回到与康阳分手的地方,是一片空荡的夜。3年的爱情,我以为他会送我,陪我一辈子,而现在,他只送我到路边。我的泪掉在夜晚空寂的风里。

    回我的小房子,一栋20世纪70年代老楼上,有10平米,是姥姥留给我栖身之地。我和康阳在这里开始恋爱,同居,后来我们租了离书店近的二居室,很久没有回来了,连钥匙都已生涩。进去就把自己埋进和心一样寂寞的灰尘里。

    一周,我陷在沙发里,等康阳来说:“宴妮,回去吧,樱芝已经走了。”我是一个那么不肯轻易死心的女子,所以,我没有收拾满屋子的灰尘。

    (三)

    第二周,我收拾了屋子,康阳不会来了。

    我边流泪边想康阳和樱芝,有没有摘下床头那33朵逐渐干枯的玫瑰?那是我的爱情,在樱芝面前,应以最快的速度枯萎。还是忍不住的,电话就打过去,是樱芝,我请她把床头的玫瑰收起来,留给我。她告诉我早就摘下来扔掉了。

    第三周,我百无聊赖,看因为受潮而嘶嘶作响的电视,莫名地报了广告里正播着的厨艺学习班,伤感往事被锁在屋子里,连手机都关掉。

    最后一门课程是西方面点,其中有新西兰小点心工艺,我一边切碎水果一边流泪,那么简单的工艺,樱芝用8年去学,所有的尽善尽美,是她的爱。

    两个月后,我已是厨艺精湛的小女子,适合用来居家,学会的东西我想用来给一个男人做饭,比计划未来,要实际得多。

    回家,打开门,地上有从门缝塞进的纸条,散在暗红的地板上,我一阵狂喜,康阳来过。

    抓起来看,笔迹陌生,是康阳的朋友张卓,忽然地就不敢看内容,按时间顺序排好,在地板上摆了很久,才张开眼。

    张卓说:“我来过一次,你不在。我又来过一次,你还不在……”相同内容的5张纸。最后一张说:“你的东西,康阳放在我家了,有时间给我电话,我送来。”

    它们被我攥成粘粘的碎片,被我用来擦泪,坚硬地划疼皮肤。

    (四)

    东西堆积在张卓的沙发上,我坐在一侧凝望它们,张卓给我一杯水。我说:“张卓,康阳幸福吗?”张卓缄默片刻:“康阳是谁,你幸福了就可以。”

    我哭了,靠着张卓的肩膀。

    我走了,张卓拎着我的东西,沉重如不堪的往事,走过一个垃圾箱时,我说:“张卓,丢进去吧。”

    张卓看看我,我说:“丢进去。”张卓就丢进去,然后笑:“丢掉就好。”走了很远,我折回去,一头栽进垃圾箱,捡啊翻啊。“我想留一件纪念往事。”我这样对张卓说,埋在垃圾箱里的脸上全是泪。

    我拎着一条纱巾走在街上。那年生日,康阳说济南的冬天太冷,会冻坏我的脖子,他就买了纱巾送我,济南的冬天没冻坏我的脖子,而康阳却冻坏了我的心。

    (五)

    一晃3年过去,我把书店卖了,它变成冰吧,康阳不需要在这座城市里一平方厘米一平方厘米地赚钱买房子,他和樱芝回了青岛,那里有海。有他父母给他准备的房子。

    不知什么时候起,我和张卓喜欢待在一起,用学来的厨艺为他烧菜,他吃得幸福,我做得平静。我不经意间就做了新西兰点心,学了那么多道西点,只有新西兰点心,我最拿手。张卓不吃,说讨厌新西兰点心。我知道,这么悉心的爱护,我不可以不珍惜。

    樱芝的电话却突然来了,她说:“宴妮,当年,康阳只是想成全一个将死之人的愿望,他最爱的是你,谁忍心拒绝一个爱了他十几年而将要死去的女孩的愿望呢?原谅他的善良还有我的自私,我要死了。”

    她收线了,我已傻,对站在身后的张卓,视若不见。

    我去青岛时,樱芝已在弥留之际,康阳瘦如干枯麦管,脆弱而单薄。樱芝是淋巴癌,痛疼折磨得她已不像样子,她躺在病床上,望着我笑了一下,就过去了,安详如婴孩,浮肿的脸上一片苍凉的留恋。

    安葬好樱芝的中午,我和康阳,站在街上,他眼里除了疲惫还是疲惫,当年的康阳全然皆无。我说:“康阳,什么时候发现樱芝的病情?”他望着天空告诉我,半年前,樱芝开始莫名地虚弱,莫名地疼,常常疼得捏碎新西兰小点心。

    我知道了樱芝的谎言,不过是想把最爱的人交付给可以依赖的女子,我宁愿康阳说在3年前,樱芝出现时发现了病情。我宁愿相信樱芝的慌言,康阳却揭穿了。他牵着我,不是因为爱,而是需要一个怀抱而已。

    晚上,我们坐在阳台上,望着满天的星斗,望到天空发白,康阳依在我肩上睡着,入睡的脸,脆弱如婴。清晨,我摇醒他:“康阳,一切都过去了。”我第一次看见了康阳的泪。

    回济南已是夜里,张卓躺在床上,一片潦倒,说:“宴妮,回来了?”他迟疑地望着我,想抱又不知从何下手。

    我笑笑:“是啊!回来给你做饭。”

    不是每朵玫瑰,都为爱情开放。我知道,我也像玫瑰那样坚强地绽放过,哪怕只要自己欣赏,就够了。

    走过人生的悬崖

    如果你听懂了,那你一定能从她眼睛里,瞧见一整片蓝天,离地5000米,那么蔚蓝,那么高远。

    毕淑敏十分勤奋,17岁当兵,继而上军校做医生,34岁摸索着写出第一部中篇就得了“昆仑文学奖”。接着边写作边学习,先后攻下文学硕士、心理学博士课程;功成名就后,却经营起了心理诊所。

    她的生命仿佛一阵风,从不歇息。每每有人追问她为什么这样拼,她就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1969年,有个17岁的女孩,在上山下乡热潮中收拾好自己的行李,告别北京,成为支援藏北的第一批女兵。这个烂漫少女只知道这是共和国最高的一块土地。却不知道这个平均海拔5000米的地方常年空气稀薄,喘一口气似乎要耗费全身的力气。

    本来应该有5名女兵和她一起报到,谁知道干事翻开花名册,却只找到她一个人的名字。并且因为这个部队从没有过女兵,文书还想当然地在她的性别后填下“男”。女孩在当天晚上的日记本上写下:这或许是上天对我的鼓励,要我以一个男同志的坚韧和勇敢,留在这里。

    此后,她一直以这句话激励自己。而这一切努力终于在一次拉练中坍塌。那次要爬很高的山,她被要求和男兵一样负重70斤。正值藏北最冷的一月,凌晨出发,傍晚风雪滂沱时,只爬到半山,上不成下不得,饥寒交迫。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