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学会低调 做事要懂得低头-得势淡如云,富贵平常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古人有云:“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确,富贵与钱财皆为身外之物,绝非与生俱来,它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所以,一个人不论是权势通天,还是腰缠万贯,皆为过眼云烟,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将不了了之。这样看来,对于权势与钱财,能够达到得之坦然,失之淡然的心境,才是低调做人的最佳境界。

    1、名利是过眼烟云,得不喜、弃不忧

    有人说:“名利是智慧的枷锁。”的确,许多人会被“名”的光环、“利”的诱惑遮住智慧的双眼,使自己的聪明才智不能尽情发挥,只在名利的夹缝中趋炎附势或者苛延残喘,这样的人也许有一天会得到所谓的“名利”,但最终也体会不到人生的真正乐趣。

    所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意思是说,每个人都不想默默无声、碌碌无为地活一辈子,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人们在求取名利时,应该少一点欲念,多一点洒脱,切勿被名利遮住双眼。脚踏实地、孜孜不倦地去追求,自然会水到渠成。

    一个人如果对于名利过分地追求,往往会导致很多人们最不愿见到的事情。比如,父子不和,君臣猜疑,兄弟反目成仇等等。而如果人们把名利当做过眼烟云,看得非常淡薄,那么在这个世界上妒忌之语、诽谤之为、仇杀纷争之乱将会少之又少。所以,人们应该衡量事情的利弊,擦亮双眼看清事物,看淡名利,不要做让自己羞耻、别人憎恶的事情。

    唐代诗人宋之问有个很有才华的外甥——刘希夷。一日,刘希夷带着自己新作的一首诗——《代白头吟》请舅舅指点,宋之问让刘希夷先读一遍他的诗,于是刘希夷忙扬声诵读:“……古人无复洛阳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宋之问听了连连称好,忙问此诗可曾给他人看过,刘希夷告诉他刚刚写完,还不曾与人看。宋之问道:“你这诗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二句,着实令人喜爱,若他人不曾看过,让与我吧。”刘希夷言道:“此二句乃我诗中之眼,若去之,全诗无味,万万不可。”

    刘希夷走后,宋之问开始翻来覆去念这两句诗,越念越觉得此诗非同寻常,如果一面世,定会成为千古绝唱,一举名扬天下……。想到这,他开始动了歪念头,如果此诗属于自己那岂不是一夜成名了吗?那怎样才能从外甥那得到这首诗呢?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让刘希夷死。后来,宋之问真的这样做了,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当然宋之问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先被流放到钦州,又被皇上勒令自杀,天下文人闻之无不说:“宋之问的死,是天之报应。”

    事实上,追求名誉并非坏事。名誉感很多时候会成为人们进取的动力,许多人怕玷污自己的名声而不搞旁门左道,积极进取使自己在所处的环境中得到良好的口碑。但是,如果追求名利过分急切,就容易走上旁门左道。最终不仅名誉扫地,更会臭名远扬。

    自古胸怀大志者多有三大目标:求名、求官、求利。三者能得其一,对一般人来说已经终生无憾;若能尽遂人愿,更是幸运之至。然而,从辩证法角度看,有取必有舍,有进必有退,就是说有一得必有一失,任何获取都需要付出代价。问题在于,付出的值不值得,为了公众事业,民族和国家的利益,为了家庭的和睦,为了自我人格的完善,付出多少都值得,否则,付出越多越可悲。所以人们在求取名利时:切莫让名利遮住眼。

    有一个叫塔尔达利亚的数学家,在中世纪的意大利,在国内的数学擂台赛上享有“不可战胜者”的盛誉,他经过自己的苦心钻研,找到了三次方程式的新解法。这时,有个叫卡尔丹诺的人找到了他,声称自己有上万项发明,只有三次方程式对他是不解之谜,并为此而痛苦不堪。

    善良的塔尔达利亚被哄骗了,把自己的新发现毫无保留地告诉了他。谁知,几天后,卡尔丹诺以自己的名义发表了一篇论文,阐述了三次方程式的新解法,将成果据为己有。他的做法在相当一个时期里欺瞒了人们,但真相终究还是大白于天下了。现在,卡尔丹诺的名字在数学史上已经成了科学骗子的代名词。

    宋之问、卡尔丹诺之流,并非无能鼠辈,甚至在各自的领域里还可以说很有建树。但是,就一个“名”字,致使这些本该名垂青史的人成为了万人唾弃的盗窃者。

    有时,既未沽名钓誉,更未有盗窃之嫌,美名便戴到了自己的头顶,这时又当如何呢?以下两个例子非常值得人们深思: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与日军在依洛吉岛展开了激战,最后将日军打败,把胜利的旗帜插在了岛上的主峰,心情激动的陆战队员们,在欢呼声中把那面胜利的旗帜撕成碎片分给大家,以作终生的纪念。这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场面,后赶来的记者打算把它拍下来,就找来六名战士重新演出这一幕。其中有一个战士叫海斯,是一个在战斗中表现极为普通的人,可是由于这张照片的作用,使他成了英雄,在国内得到一个又一个的荣誉,他的形象也开始印在邮票、香皂等上面,家乡也为他塑了雕像。这时他的心里是极为矛盾的:一方面陶醉在赞扬中,一方面又怕真相被揭露;同时,由于自己名不副实,又总是处在一种内疚、自愧之中。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他每天只好用酒来麻醉自己。终于,在一天夜里,他穿好军装,悄悄地离开了对他充满赞歌的人世。

    海斯得到飞来的美名,但因为表现的态度不同结局也各不相同。还是东坡先生说得好:“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美名美则美矣!只是对于那些还有一点正义感,有一点良知的人,面对不该属于他的美名,受之可以,坦然却未必办得到!得到的是美名,得到的也是一座沉重的大山,一条捆缚自己的锁链,早晚会被压得喘不上气来。

    智慧点拨:

    谁也不想默默无闻地活一辈子。但是,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还是要少一点欲念和私心,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也强求不得,千万不要被名利所诱惑,让其遮住智慧的双眼,否则将失去生活中那份踏实的快乐。

    2、得意莫忘形,见好就收场

    俗话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意思是人不会一生顺畅,花不能永远绽放。命运让人无法捉摸,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取得多么大的成绩都不要得意、炫耀,因为见好就收,才是大智慧者对待人生的基本态度。

    众所周知,廉颇曾经因为蔑视蔺相如而在相如府前负荆请罪,如果现在我们来追究其原因,也许正是因为廉颇的得意忘形,所以才使自己吃了苦头。常言道:“凡事留余地,日后好相逢。”不管做什么事,都不能走极端,堵自己的退路。事到难处须忍让,抽身退出要趁早。即使自己很得意也不要炫耀,要懂得掩饰自己的才能,隐藏自身的光耀,要知道树大招风,必有后患。尤其是在权衡得失时,切莫得意忘形,务必做到见好就收。

    在一次百兽舞会中,狮子因为舞跳得很好,被推举为王,一只狐狸很嫉妒,看到猎人设的陷阱里有一块肉,就说找到了宝物,但不愿独占,要献给国王,力劝狮子去拿那块肉。狮子听了很欢喜地走了过去,结果掉入陷阱,很生气地说:“你为什么要骗我?”狐狸说:“啊!狮子先生,像你这么愚蠢,怎能当百兽之王呢?”

    狮子因为得势而生贪婪,认为整个森林的动物都会归顺,将所有的好处都留给自己。这是非常不理智的想法,如果想成为真正的强者,那么就应该做到:“不可来者不拒,予人危害之机。”而身居高位,不假思索、不懂自省的人,注定会以失败而告终。

    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想要一个很好的口碑,所以难免会谈一些自己的得意之事,但是一定要做到见好就收、适可而止,否则别人不仅不会认为你很“了不起”,还会认为你是不成熟的,只会卖弄过去好时光的人,所以,不要时时处处提自己得意之事,在偶尔谈到时最好使用以下几种低调的方式:

    (1)在别人谈起得意之事后,自己再谈也不迟。也就是说,如果单方面大谈得意之事有时会很尴尬。

    (2)在别人尚未表现出不耐烦时,自己先结束谈话,这样既不会显得你在故意炫耀自己,也不会让别人产生厌烦心理。

    (3)最好在别人再三追问的情况下再谈起自己经历的得意之事,这样既可以满足他人的好奇心理,又可以把自己的“光辉历史”展现出来,恰到好处地在人前展现了自己优秀的一面。

    如果一个人能够遵循以上三种方式,那么就能够在自己的生活圈子中有一个良好的口碑,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铺建坚实的人脉之路,这就是低调做人的奥妙所在。

    社会上总是有这样的一些人为了“收获名利”而忽略了见好就收的道理,最终招致祸害。

    越王勾践手下有一名重臣——文种,他为勾践复国破吴立下了汗马功劳。战争结束后,他自然是加官晋爵,但是他仍然谦虚谨慎地侍奉越王。所以范蠡曾给他写了这样一封信:“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猎狗烹。越王的长相是:颈项细长如鹤,嘴唇尖突像乌鸦。这种人只可以与他共患难,却不能同安乐,你现在不离去,更待何时?”

    文种读了信后,聪明的他当然明白其信中的含义,于是在不久后便称病返乡,但是由于他还贪恋自己的名望,没有像范蠡一样彻底隐退,返乡后他的名字仍然威慑朝野,如此一来便让佞臣钻了空子,诬称文种欲起兵作乱。越王早有“猎狗烹”之意,故而趁着这个机会以谋反罪将文种处死。

    很显然,文种“只进不退、见好不收”的做法引来了杀身之祸。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像文种这样久居高位,最后惨遭杀戮的人并不少见,因为他们都像文种一样心中始终有贪念,放不下名利,由此可见,见好就收有多么的重要。

    秦国宰相范雎,虽然是说客出身,但是也深谙用兵之道,他曾以“远交近攻”的策略壮大秦国军事实力,为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名声在当时自然也是家喻户晓。

    范雎晚年,他力荐的一名将军带领他手下的三万士兵投降了敌人。当时投降乃是“株连九族”之罪,并且推荐者也会连带处以死刑。范雎虽得秦王信赖被免除死刑,但他知道此事之后,秦王对他的信任度会大大的降低,于是心中整日忐忑不安,正在这个时候,他收到蔡泽的劝慰信:

    “逸书里有‘成功之下必不久处’之说,如果你趁此时辞去宰相的职位,既可保伯夷般清廉的名声,又可享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般的长寿!何乐而不为呢?”

    范雎读过信后心情豁然开朗,决定辞去宰相之职。于是三日后他上了一份请辞的奏章,并且举荐蔡泽为相……

    智慧点拨:

    老子有句话说,“福兮祸所优,祸兮福所依”,这是在提醒人们千万不要得意忘形,本着“见好就收,低调做人”的原则,才不会为自己忘形的行为付出惨重的代价。

    3、宠辱不惊,平心静气

    人生就是一个受苦受难的过程。这个观点得到了好多人的认同,但要谋求发展,必须“稳步前进、谦虚谨慎,宠辱不惊”,这是每个人都无法置疑的。因为成大事者需要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沉着。

    三国时期,曹操手下有一智慧超群、谋略过人的谋士——荀攸,他辅佐曹操二十余年,期间讨袁绍、擒吕布、定乌桓,他从容不迫地谋划战争策略,处理军中上下左右的复杂关系,直到辅佐曹操统一北方。他能始终在残酷的人事倾轧中处于稳定地位,原因就在于他能够稳住心气,无论在怎样的情况下他都不会乱了方向。

    曹操曾对荀攸的这种低调做人的心态用一段话作出了精辟的总结:“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由此可见,荀攸的智慧过人,他对内对外,表现得迥然不同,对内,他用过人智慧连出妙策;对外,他用坚强的意志奋勇当先,不屈不挠。但却从不邀功,不争权位,表现得谦虚谨慎,宠辱不惊,甚至还欲加掩盖他的功绩。

    在曹操谋取袁绍冀州时,荀攸前后谋划了十二种策略,使得曹操顺利地打败袁绍,但当有人问起他当时的情况时,他的回答却极其出人意料,他说他什么都没做,即使史家称赞他是“张良、陈平第二”时,他仍然闭口不提自己的卓著功勋。

    正是由于他宠辱不惊的心态,他深受曹操宠信二十余年,直到建安十九年在从征途中善终而死,也没有一人在曹操面前谗言陷害他,更没有过让曹操不悦的行为,这在历史上非常罕见。在他死后,曹操痛哭流涕,说:“孤与荀公达周游二十余年,无毫毛可非者。”

    宠辱不惊的低调处世方式,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的那样不知喜怒哀乐,事实上,它是通过多做事少说话、沉着冷静地将自己的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与此同时,宠辱不惊、稳住心气还能够保命安身,得以善终,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西汉初年,在连年战争导致人口锐减,经济萧条,国家困难重重的情况下,汉高祖赐予功勋卓著的张良富饶的齐地三万户为封邑,张良在这种情况下,毫不犹豫地婉言谢绝了汉高祖的厚赐,这种明哲保身的良苦用心堪称高明。高官厚禄的确诱人,但是低调做人的本色不能丢弃。如果你拥有名利就沾沾自喜,失去名利就黯然伤神,那么,你永远也只是外物的奴隶。

    大凡成就大事的人,他们的成功都取决于为人处世的方法。一旦取得成绩便兴奋不已,大肆炫耀自己的功劳,丝毫不能稳住心气,这样高调的做人方法是不可取的。真正大智慧的人能够做到宠辱不惊,甚至能够为了明哲保身,把自己的成就掩藏起来,把成功的光环戴在别人的头上。

    现实中存在着这样一种情况:功高盖主。自古以来人们就很注意这一点,不论做任何事,都要守住自己的本分,绝不能独霸荣誉,避免功高盖主。否则,轻则招致别人的怨恨,重则惹来不可预知的祸患。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事例,那些能在关键时刻不炫耀、不独享荣誉的人,都能全身而退,有个好结局。

    汉代晁错自认为才智超过文帝,朝廷中的大臣也远远不及他,屡次向文帝暗示自己完全可以担任佐命大臣,想让文帝将处理国家大事的权力全部交给他。晁错的这一行为正是功高盖主的表现。

    提起韩信无人不知,最终的下场悲惨至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稳住心气,受宠的光环迷住了智慧的眼睛,导致功高盖主,最终以悲惨结局收场。

    韩信从项梁、项羽起义时,被任命为郎中,为其主屡献良策,可是却不被重用,认为英雄无用武之地,便投奔刘邦,被萧何荐为大将。

    楚汉战争时期,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出奇制胜一举攻下关中。后来,刘邦与项羽相持于荥阳、成皋间,韩信被刘邦任命为左丞相,带领兵马攻打魏,平定赵、齐,而后被封为齐王。

    在韩信的协助下,刘邦很快建立了汉朝。后来有人诬陷韩信,说他要举兵造反,被刘邦降职为淮阴侯。后有人诬陷韩信与其同谋,欲起兵长安,最后被吕后设计杀害于未央宫。

    智慧点拨:

    古语有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栗栗危惧,若将殒于深渊。”就是告诉人们不要居功自傲,要学会宠辱不惊。功成名就时要稳住心气,能够适当地将荣耀分给其他人一些,甚至为了明哲保身,功成身退也不失为良策。

    4、不骄不躁,居高自省

    庄子“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可谓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它用于生活中,可以说是一种达观透彻的低调处世艺术,有智慧的人应该掌握这门艺术,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无论处于多高的位置上,都不要迷失自己。

    众所周知,一代骁将关羽关云长,素有万夫不当之勇。但是,在与吴国交战时,却因为轻敌而败在吴将吕蒙手下……

    魏国和蜀国在樊城作战的时候,吴将吕蒙找孙权商量趁此机会偷袭荆州,这建议和孙权所想不谋而合。于是,孙权把这个重任交与吕蒙。

    吕蒙知镇守荆州的是大将关羽,所以不敢轻举妄动,加上他见荆州军马整齐,沿江还有烽火台警戒,根本没有攻下的可能。于是,按兵不动,苦思偷袭之策,正当这时,陆逊来访,见吕蒙一筹莫展,便教他一条诈病之计。陆逊告诉吕蒙说:“关羽自恃是英雄,无人可敌。唯一畏惧的就是将军你了。见你来攻打荆州,定会加强防范,所以你可以利用他的这种心理,假装有病把陆口的职务交与他人,并让接替你职务的人假装畏惧关羽的英勇,这样一来,关羽就会洋洋自得、骄傲轻敌,很可能把自己的兵调去攻打樊城。将军就可以借关羽轻敌之机偷袭荆州,如此不需太多兵力便可以打下荆州。”

    吕蒙采纳了陆逊计策,后来真的称病辞去将军职务,举荐陆逊守陆口。关羽听到此消息非常高兴,想吕蒙不在还有何惧?遂起轻敌之心,几天后,他收到了陆逊送来的礼物,并且还附有一封言辞卑谦、恳切的信函,信中的大致内容是这样:“您在樊城一役中,把曹将于禁俘虏过来,水淹七军,远近赞叹,都说将军的功劳足以流芳百世。虽是晋文公大胜楚军的英勇,韩信打败赵兵的谋略,也不及您老人家。这次曹操失败了,我们听到也很高兴。但是,曹操很狡猾,不会甘心失败,恐怕会增调援兵,以求一逞野心。虽说曹军师老,还是很强悍的。况且战胜之后,一般都会出现轻敌的观念。所以古人用兵,胜利之后就应更加警觉。希望将军您多方面考虑计划,以获全胜。我只是一介书生,没有能力担任现职,幸好有您老人家这样强大的邻居,愿意把想到的贡献给将军做参考,希望将军能多加指教!”

    关羽读此信后,更觉无后顾之忧,一介书生有何惧也?遂仰面大笑,心中有了主意。不久,便将防守荆州的军队陆续调往樊城前线。与此同时,曹操派使者来到孙权处,意在同吴共同灭掉关羽。早有吞荆州之意的孙权当然表示同意。

    因此,三国便形成新的局面,即由孙、刘联盟迅速改为曹、孙联盟,形势急转直下。关羽大军将面临着一场生死决战。

    果不其然,孙权很快拜吕蒙为大都督,统率江东各路兵马,突袭关羽的后方。不明所以的关羽根本没有防范,吕蒙军到浔阳,命将士们扮作商人,偷偷潜入烽火台,迅速攻下荆州。关羽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中了吕蒙的计,羞愧不已。关羽为了挽回败局,便重整旗鼓,准备南下收复江陵。但是,吕蒙、陆逊的大军已经将他的军队分化瓦解,关羽的兵力越来越少,自然节节败退,最后困守麦城。

    关羽在麦城根本无法送出消息,所以根本不会有援兵救助,他只能带军突围,就在他退往西川的路上,被埋伏在那里的吕蒙军击败,关羽被生擒活捉。同年,关羽被斩首,荆州各郡县皆归东吴。

    智慧点拨:

    关羽因为自视清高,不得善终,虽然令人感叹,但更为后人敲响了警钟。无论自己的战功多么显赫,还是要谨慎对待每一次的战争,时时提醒自己不要骄傲自满,以免因忘乎所以而不得善终。

    5、低调能聚人气,张扬必遭人嫉

    许多年轻人都喜欢但丁的那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确,能够这样做是何等的洒脱?但是,许多人误把任性和张扬当做洒脱,他们不知道这种所谓的洒脱会在无形中招来很多麻烦,其实做人是一种艺术,能够把个性融入到创造性的才华和能力中,是一门高境界的低调处世的艺术,只有掌握了这样的艺术,才能在自己的生活领域中游刃有余。

    当今社会,许多图书、杂志、电视等媒体都在宣扬个性的重要。的确,许多名人都表现出非同寻常的个性,像爱因斯坦,生活极其不拘小节;巴顿将军,性格粗暴至极;画家凡高,缺少理性、充满艺术妄想。这些人因为在各自的领域中有突出的成绩,所以媒体开始宣扬他们的怪异行为,误导了许许多多的年轻人,让他们认为:怪异行为是天才的标志,成功的秘诀。事实上,这绝对是荒谬的观点。

    大科学家牛顿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一点,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肩上的缘故”,相信其他名人也有同样的心态,所以他们的个性并不是表现在高人一等的傲气和张扬,而是体现在低调做人的艺术风格上,这样才使他们的特殊个性得到了社会的肯定。

    现在的年轻人所表现的个性内容和这些名人有很大的区别:

    首先,年轻气盛的人希望别人崇拜自己,所以表现欲非常强烈,这其中还夹杂了许多情绪,比如,他们不喜欢束缚在条条框框中,渴望淋漓尽致地发泄自己的情绪。这些与那些“天才”或大人物所表现的个性张扬是不同的两种做人姿态。

    其次,年轻气盛的人都希望完全释放自己的情感,所以表现得极其任性、意气用事,甚至还会放纵自己的缺点和陋习,那么,这样的张扬个性与那些名人更是有太大的区别。

    由此可见,我们在释放自己情感的时候,千万不要忽视低调做人的优势,更不要把张扬个性当成纵容自己虚荣心的借口。时刻谨记,我们来到这个社会上,首先是为社会创造价值,把自己的个性融入到创造性才华和能力之中,以低调的姿态为社会创造出价值,然后再表现自己的个性,这样才会被社会所接受,反之,如果个性仅表现为一种脾气,而没有丝毫的相容性,那么,必然会导致不好的结果。

    宋代大诗人苏轼,可谓一生命运多舛,究其原因何在呢?

    北宋神宗在位期间,支持王安石变法,而有许多官吏不同意使用新法,这样就形成了支持变法的新党派和反对变法的旧党派。旧党派的代表人物是司马光,新党派的代表人物当然就是主张变法的宰相王安石。苏轼同这“两党”的代表人物都很要好,所以就个人感情而言毫无偏爱之心。但是他认为王安石要革新旧的立法理念固然好,但是在改革措施、举荐人才方面,都非常欠妥,所以,他对王安石变法持反对态度。这样一来,司马光自然高兴,以为苏轼是他的一党,所以对苏轼大加称赞。

    在王安石紧锣密鼓地筹办新法的同时,司马光也在紧急搜罗帮手,阻止王安石推行新法。正在这紧要关头,司马光想到苏轼,便来到苏轼的住所,毫不客气地对苏轼说:“王安石敢自行其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实在是胆大妄为,我们应该想对策阻止他的这种行为!”可没想到,苏轼竟然用蔑视的口吻说:“你那套‘祖宗之法不可变’的理念早就过时了,王安石至少知道从大局来看事情,为国为民着想,虽然有祸国殃民的可能,但是也比你的理论更值得赞扬。”此话一出,毫无疑问,司马光勃然大怒,拂袖而去还不忘骂苏轼:“好个介甫(王安石之字)之党!”

    苏轼不但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张扬个性,还有一颗爱国爱民的赤子之心。于是,在短短的两个月间,他给神宗皇帝上了《上神宗皇帝书》、《再上皇帝书》两道奏章,全面批评了王安石的新法,朝野上下无不震惊。王安石的新党派人士更是恨得咬牙切齿。

    王安石当然不会无动于衷,派谢景温把苏轼请来,设宴款待苏轼,席间,王安石愤怒地斥责苏轼道:“你同司马光站在一边,竭力反对新法,用心何在?”苏轼听了这样的斥责,忍不住火气道:“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王安石说:“仁宗在时,你主张革新立法,打破传统理念,而且其意非常坚决,如今到我王安石推行新法,你却又伙同司马光排斥我,还敢说没有任何目的?”苏轼更怒:“既然话你已经挑明,那我就告诉你,我既反对司马光“祖宗之法不可变”的泥古不化,又反对你不审时度势,冒然推行新法的草率行为!”说罢拂袖而去……

    不久便有人上书诬告苏轼,说他利用官船贩运私盐,虽然官方调查并无此事,但早已厌恶朝廷争斗的苏轼,并没有为自己争辩,任由新党排除异己,被贬杭州任杭州通判。

    苏轼虽被贬,但是他仍然为国为民着想,在杭州、徐州辗转期间,兴水利、救水灾,为百姓做了不计其数的好事。几年后,苏轼又从徐州迁到湖州。此时朝廷的新党派内部钩心斗角,相互倾轧。最终王安石被贬庶民,李定、舒宣等人独霸了朝权,苏轼看到朝廷发生的这些事,气愤不已,于是在给朝廷上谢表时加了这样的词句:“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份谢表正给小人一个弹劾他的“时机”,李定、舒宣等人唯恐闻名于天下的苏轼东山再起,于是,决定借此机会弹劾他,结果弹劾成功,苏轼被神宗勒令拿问。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此后,苏轼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由于功绩显著,连升几次官,升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制法、侍读等职。但又因为其直言不讳,意见与朝臣不符,被贬琼州别驾。在琼州,苏轼以他坚忍超脱的态度不仅活了下来,还为海南岛的百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使荒凉的海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才华卓著的人总是不能被人们遗忘,苏轼终于在宋徽宗赵佶即位后,为调和新旧两党的关系被诏还朝。

    苏轼这一生的波折,追根究底是因为他的张扬个性,如果他说话委婉些、处世低调些,就不会同时激怒王安石和司马光,成为成为众矢之的。

    智慧点拨:

    由此可见,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人,都不要尽显张扬,低调的处理事情,才能在派系纷争中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6、忍住性情,耐住贪欲

    许多人爬到一定高位时,不但居功自傲、盛气凌人,而且还不知道满足,过分的贪欲使其还想“爬得更高更远”。想一想宇宙之大,人际之繁,一人之功,一己之才算得了什么?更何况有些人的“功”和“才”都是踩着别人的肩头摘到的。所以,自视清高、贪得无厌,都不是低调处世的人所为。

    当面临他人强大的压力,自己却无力回天时,只有三条道可选择,投降、和谈、退却。

    如果选择投降,那代表已经完全、彻底的失败了;选择和谈则是失败了一半的象征;可是逃跑、退却并不是人们眼中的懦夫所为,也不是失败的表现,而可能是转败为胜的关键。表面看来逃跑、退却不是光明磊落的作为,而实际却是最高的战法,它具有切实的可用性,可使人受益无穷。退一步,海阔天空,留有余地,冷静思考,重整旗鼓,补充实力,以待他日卷土重来,重新再战。

    其实,以上的说法只是为了阐述一条做人的大道理,那就是“忍住性情”。不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样会因为自己的固执而招致很大的麻烦。事实上,退却并不是懦弱的象征,而是生存的一种大智慧。

    苏东坡在《与程秀才书》中曾讲道,将自己的全部命运,完全交由老天爷决定,听其运转,顺流而行,如果遇到低洼就停止下来,这样不管是行,还是止,都没有什么不好的了。在苏东坡这一说法中,强调的是,人应当顺应天意,进退不强求,这就好比是大自然的阴晴,月亮的圆缺,四季的更换,天气的冷暖。所有美好的事情,都只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生在世,有失意的时候也有得意的时候,要做到能屈能伸,进退自如,见好就收,给自己留有回旋的余地。

    庄子曾讲,穷通皆乐;苏轼则言,进退自如。不管是庄子的主张,还是苏东坡的看法,其实都指的是同一种做事策略。穷通说的是人实际的境况遭遇,而进退说的是人的主观态度、行动。

    “忍住性情,耐住贪欲”不光可以运用到利与弊的权衡上,还可以用做阐述退却与逃跑的道理。当别人的势力强过自己,而自己尚且没有因此受到太大损失时,适时地逃跑、退却是保全自己最好的方法,不要因为自己强烈的欲望或好胜的性情而毁了自己。

    利益对人们的诱惑是可想而知的,每个人都想得到越来越多的利益。尤其是钱财,看到别人赚钱,自己更想发财。但是别忘了那句俗语“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人绝对不能贪心不足。过分贪婪会使人厌恶,甚至会导致更严重的事情发生,比如,如果一个商人忍不住贪欲,那么他的事业将会宣告失败;一个政界人士如果过于贪婪,那么他的前途命运将会毁于一旦;如果一个君王贪无止境,那么他的国家将会随之灭亡。由此可见,过分贪婪是多么可怕。

    冯异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大将军,他有着出众的才华,高尚的品德,他跟随汉光武帝征战沙场几十年,取得了卓越的功绩,但是,这位将军从不像其他将军那样邀功请赏,而且还对自己的功勋避而不提,把皇帝的封赏多数都让给部下。

    更始元年,大司马刘秀为平息叛乱率王霸、冯异等将起兵至邯郸,在邯郸展开了一场浴血奋战……

    冯异在这场战争中,突破重重阻碍,连夜为夜宿河北晓阳地区的大军筹措衣食,解决前方将士的饥寒问题,还在刘秀大军逢滂沱大雨时,四处奔波,取薪燃火,让将士取暖烘衣,并且送上热气腾腾的麦饭,不但使将士们吃饱穿暖,而且让他们感受到了家一样的温暖,这样更鼓舞了官兵斗志,最终攻克了邯郸,使叛乱得以平息。

    在这一战争中冯异可谓功勋显赫,可是就在别人等待论功行赏时,他却在阴凉处聚精会神地读《孙子兵法》。即使这样,刘秀当然也不会忽略战功卓越的英雄,但是冯异却拒绝一切封赏,实在推托不掉时,便建议将此功让于表现突出的战士,将赏银悉数分给这次作战中表现勇猛的士卒。刘秀很欣赏冯异的这种淡泊名利、没有贪欲的性情。

    而和冯异恰恰相反的一个人物——年羹尧,就是一个贪欲过剩的人,他的胞妹,是雍正帝的贵妃。

    雍正皇帝非常赏识并重用年羹尧。登基之初就命其管理抚远大将军印务。年羹尧也的确是一名才华出众的将军,他多年在西北前线为朝廷效力,并且因平定西藏战功卓越,被加封三等公爵,加太保衔,而后,又因战功显著进一等公,外加太傅衔。从此以后,年羹尧被加封的头衔几乎达到极至,赏银的数量也到了不可再多的地步,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满足。

    年羹尧在享受了如此多的厚赏之后,更加得意忘形,贪欲更浓。他不但霸占了蒙古贝勒七信之女、斩杀四品以上官员多人,还让蒙古王公见其要先下跪。这样张狂的行为终于遭到了群臣的围攻,纷纷上奏章弹劾年羹尧。其中以内阁、詹翰、九卿、科道合奏年羹尧的罪恶“罄竹难书”最有力度,雍正皇帝对年羹尧的行为早有耳闻且不满,只是没有得到真凭实据,于是在事实摆在面前时便顺水推舟,下令将年羹尧革职查办,历时九个月的调查,结果议政王六臣等定年羹尧:大逆之罪五、欺罔之罪、僭越之罪、狂悖之罪、专擅之罪等一共92条罪状。

    又半年过后,雍正派兵统领阿尔图,并给年羹尧下了判决诏书:“历观史书所注,不法之臣有之。然当苏败露之先,尚皆为守臣节。如尔公行不法,全无忌惮,古来氆有其人乎?朕待尔之恩如天高地厚,愿以尔实心报图,尽误猜疑,一心任用。尔乃作威作福,植党营私,辜恩负德,于绍果忍为之乎?……尔悖逆不臣至此,若枉法曲宥,曷以彰安典而服人心?今宽尔磔死,令尔自裁,尔非草木,虽死亦当足也。”年羹尧此时悔之晚矣!只有用三尺白绫结束了自己的性命,他的亲属、家眷都受到了株连……

    不可一世的年羹尧轰轰烈烈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两个字“贪欲”,贪欲太强使他落得悲惨下场,如果他能够忍住高傲的性情,耐住无止境的贪欲,那么他的人生结局可能就是另外一个样子。

    智慧点拨:

    人有贪心、有私欲这是正常的,但是,一个低调做人的人绝对不允许这种欲望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他会控制自己的性情,遏制自己的欲望,让自己的人生光辉而又圆满。

    7、树大招风,才大招忌

    树是有形的,招风难以避免;才是无形的,只要懂得收敛,就能够消除他人的妒忌。

    《易经》上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这里的“器”,便可引申为才华、实力。没有才干,想要有大作为,无疑是很困难的。但有了才干,却不加掩饰,锋芒尽露,同样不利于成就事业。这些“锋芒”或者“器”便如同带刺的玫瑰,很可能触痛别人的不平衡心理。于是,有人开始反击,将其“锋芒”拔掉,将其“器”缴械。

    魏国公子魏无忌为人仁慈,并能够礼贤下士,无论是在有才能还是在没有才能的士人面前都表现得很谦虚,从来没有因自己的富贵而怠慢士人。士人仰慕他的美德,纷纷前来投奔于他。当时,各诸侯因为他有贤能且门客众多,在十多年的时间里不敢对魏国用兵。

    一次,魏无忌与魏王正在下棋。突然,边境传来急报说有赵兵进犯,魏王急着召集大臣商议。魏无忌说这是赵王在狩猎,没有必要惊慌。两人继续下棋,不过魏王的心思已经不在下棋上。不久,边境传来了与魏无忌说法一样的报告。魏王很吃惊,问魏无忌是如何知道的。魏无忌回答说:“在臣的门客中,有人能够打探到赵王的秘密。一旦赵王有什么动静,臣就能通过门客知道。”此后,魏王对魏无忌的贤能感到畏惧,不敢让他管理国家大事。

    在牵扯到利害关系的事情上,一些人常常会怀疑别人的动机,尽管这种做法在常人看来是一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行为,正如故事中的魏王。他宁愿相信才能高过他、地位低于他的魏无忌会威胁到他的王位,也不愿意相信魏无忌会衷心耿耿地为他服务。魏无忌虽然身为战国四君子之一,却不懂得这个道理,将本可以用来成就一番事业的权势毁在了下棋间的几句话上。

    春秋时期,郑庄公准备伐许。战前,他在国都组织了一场比赛,目的是挑选一个优秀的先行官。众将认为展露才能的机会来了,于是争先恐后,跃跃欲试。

    第一项比赛项目是剑术格斗。参加比赛的人都使出了浑身解数,只见短剑飞舞,盾牌闪耀,赛场上争斗甚是激烈。经过轮番较量以后,有六个人可以参加下一轮比赛。

    笫二项比赛项目是射箭。上一轮获胜的六名将领各射三箭,命中率最高者获胜。前四位各显其能,有的射中靶边,有的射中靶心,第五位即将上场的是武艺高强、年轻气盛、向来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的公孙子都。只见他搭弓上箭,三箭连中靶心,然后高傲地瞟了最后那位射手一眼,退下场去。

    被公孙子都藐视的射手是颖考叔。从外表上来看,他是一个胡子有点花白的普通老人,而实际上却智勇双全。他曾帮助庄公与母亲和解,深受庄公的重视。颖考叔不慌不忙地走到场上,“嗖嗖嗖”三箭射出,也连中靶心,与公孙子都射了个平手。

    第二轮的比赛只剩下他们两个人了,庄公又出了第三项比赛的题目。他派人拉出一辆战车来,说:“你们二人站在百步开外,同时来抢这部战车。谁抢到手,谁就是先行官。”公孙子都仍然没有把颖考叔放在眼里。不料刚跑了一半,公孙子都脚下一滑,跌了个跟头。可等他爬起来时,颖考叔已抢车在手。颖考叔获得了先行官的职位后,公孙子都怀恨在心。

    颖考叔果然不负庄公所望,在进攻许国都城时,立了大功。同在军中的公孙子都嫉妒心起,竟拔箭、搭弓瞄准了城头上的颖考叔,只见颖考叔一头从城墙上栽了下来。

    古今多少人,他们目光短浅,急于求成。他们不愿意放过任何可以表现的机会,一旦有表现的机会,则力求做到淋漓尽致,恨不得将心掏出来给别人看。殊不知,他们犯了激进的毛病,这样做的结果只能让自己陷入被动。如果自己有才,不一定能够得到别人赏识,有时候还会让掌权者或有意争夺名利的人产生妒忌,如魏王妒魏无忌之才,曹操妒杨修之才,炀帝妒薛道衡之才;如果自己无才,却在大庭广众之下极力自我表现,无异于班门弄斧,拙笨之处暴露无遗,给别人留下可乘之机。

    为人与书法有相通之处。书法有藏锋之说,藏锋收尾才能笔落惊鸿,写出上乘的作品,做人也是如此。

    智慧点拨:

    锋芒不露讲的就是一个“藏”字,仅这一个“藏”字,就包含着无穷意味。“藏”的目的,是不让别人发现自己的长处,不引起别人的妒忌,更好地保护自身;是等待时机,在最有把握的时候出击,令敌人大吃一惊、防不胜防。

    8、高处不胜寒,富贵不宜显

    富贵浮云世态新。

    ——元好问

    《战国策》记载:魏文侯之子魏击在路上遇到文侯的师傅口子方后下车拜见,见口子方不向自己还礼,于是大怒说:“到底是富贵者可以对人骄傲,还是贫贱者可以对人骄傲呢?”口子方说:“贫贱者才能对人骄傲,富贵者怎么能呢?国君对人骄傲,就会失去政权;大夫对人骄傲,就会失去领地。贫贱者则不同,当自己的计策不被采用或行为与当权者不合时,穿鞋走人即可。虽然还是会面临贫贱,但他没有因此失去什么东西。”

    正如口子方所说,只有一无所有的贫贱者可以骄傲,因为他们不用担心会因自己的行为失去什么;大富大贵的人并不能骄傲,因为他们一旦骄傲,就有可能使自己的富贵受损。曾国藩深明高处不胜寒的道理,于是处处小心谨慎。

    曾国藩四弟曾国潢依仗曾国藩在朝廷做官,处处飞横跋扈,颇为人们怨恨。

    同治年间,湖南哥老会兴起,特别是在湘乡地方,由于被遣散返乡的湘军众多,其中有不少人参与其中。在剿杀哥老会时,曾国潢相当卖力。不仅如此,地方上只要有什么“憎恶”的人,他就会将其捆送县府,请求杀掉。凡是受他所请,县府不敢不服从。当时的湘乡县令熊某是个佛教徒,秉性慈善,接到曾国潢的请求后感到很为难,如果不答应,拗不过他的权势;如果答应,又折磨了自己的良心。每次接到曾国潢的杀人手令时,他总要躺着哭几天。友人问他哭什么,他回答说:“曾四爷又要借我的手杀人了!”

    曾国潢在乡间为人所恨,曾国藩是略有所知的。他常在家信中告诫诸弟:“吾兄弟当于极盛之时作衰时设想,总以不干预公事为第一义。”在倡导“八字”家风中,对其弟特别强调“宝”字,即“人待人为无价之宝也”,居乡勿作恶事。1857年,曾国藩奔父丧在籍,听得曾国潢在乡间杀人太多,为人所怨,想要惩教其弟。一天,趁曾国潢睡午觉时,曾国藩计上心来,向夫人要了一个锥子,猛刺其大腿。曾国潢的腿上顿时鲜血直流,染红了被褥。曾国潢高声呼喊:“残暴!残暴!痛死我了!”曾国藩问道:“吾只用锥刺了你一下,你就痛死了,你杀人家,人家痛不痛耶?”

    经过曾国藩这一训诫,其弟收敛了许多。

    曾国藩手下的一位湘军将领鲍超于咸丰十年(1860)在对抗太平军时立下战功,由总兵荣升为提督。后来,他逐渐露出骄横之气。曾国藩知道后,立即去信诫之:“凡做人,当如花未全开月未满之时。花盛则易落,月满则必缺,水满则易倾,人满则招损。贵镇统师日多,声名太盛,宜常存一不自满之心,庶几以谨厚载福。”次年春,曾国藩又去信说:“贵军门水陆数百战,积劳最久,勋绩尤多……本部堂以四字叮嘱,曰小心大度,愿贵军门常常谨守。小心者,戒骄矜,戒怠忽,即前此所谓花未全开月未圆满也……”

    曾国藩说:“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大地数万里,不可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所能办者,不过太仓一粟耳!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之者少,则不必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夫如是则自私自满之见,可渐渐蠲除矣。”

    这是何等高明的见解!芸芸众生,“不知天多高,地多厚”、只晓得一个“我”的人又是何其多!

    曾国藩所言,沁人肺腑。相对漫漫的历史长河,人生几十个春秋如同河中浪花,转瞬即逝;相对六合之内的绵延无边,有间房便可以容身,有张床便可以休息。古人著书立说,浩如烟海,极为繁多,而我们一生中所能读到的不过皮毛而已。人世间行业多种,得到功名利禄的方式也有很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与之相比不过是沧海一粟。明白这些大道理后,就应该用一颗平常心来面对人生。知道历史漫长、人生短暂后,在遇到苦难忧患时就应该珍惜生命,默默忍耐,等待逆境好转;知道天地之大、居所之小后,在遇到争名夺利的情况时就应该学会退让,甘居人下;知道书海无边、学海无涯后,就会不再敢于因所学而骄傲,从而虚心求学,择善而从;知道世事变幻无穷、自己能力有限,就没有必要因功名而自矜……

    智慧点拨:

    当身处富贵时,要把富贵作为对自己品性的考验。炫耀卖弄只会招致他人的嫉恨,甚至会给一些心怀叵测的人留下“拉虎皮扯大旗”的可乘之机,打着你的旗号到处为非作歹。与其处处卖弄、处处提防,不如兼济天下、与人相安。

    9、胜败皆常事,傲则胜转败

    前脚骄傲,后脚跌跤。

    在贤臣王猛的竭力辅佐下,前秦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临终前,王猛仍不忘国事,向世祖进言:“晋虽僻陋吴、越,乃正朔相承。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臣没之后,愿不以晋为图。鲜卑、羌虏,我之仇也,终为人患,宜渐除之,以便社稷。”

    然而,前秦王苻坚虽然在王猛生前处处听其建议,但却没有将王猛关心社稷的遗言记住。见长江以北的所有地区都在前秦版图之内,苻坚渐渐妄自尊大,遂有一统山河之志,并把东晋作为了第一个攻打目标。

    尚书左仆射权翼进谏说:“往日商纣王昏聩无道,周武王考虑到其朝中有“三仁”,遂未立即发兵。如今东晋虽然微弱,但东晋国主并没有大恶,再加上谢安、桓冲等文臣武将都是江表人杰,此时的东晋君臣和睦、内外同心,不可以图取。”由于群臣持有异议,苻坚难以决断,遂与其弟阳平公苻融单独商讨。苻融认为前秦讨伐东晋有“三难”,一是“天道不顺”,二是“晋国无衅”,三是前秦“数战兵疲,民有畏敌之心”。苻坚急于灭掉东晋,不听其劝。他说:“前秦攻打东晋,如同疾风扫秋叶,然而朝廷内外都说不可,真不知是何原因。”太子苻宏又劝道:“如今前秦不得天时,东晋国主又没有罪过。如果大举进攻而无功而返,将会使威名外挫、财力内竭,这就是群臣认为不可的原因。”苻坚反驳道:“当年我灭前燕时,同样不得天时,最终还是凯旋而归。秦灭六国时,难道六国君主都是暴虐之主吗?”

    永坚二十七年(383年),苻坚下诏征兵备战,除了从百姓中征兵外,还赐封愿意参军的良家少年为官。朝臣都持反对意见,唯有朝中的鲜卑领袖慕容垂、羌人领袖姚苌赞成。苻融不忍苻坚糊涂下去,说鲜卑、羌虏是前秦的仇敌,“常思风尘之变以逞其志”,劝他不要接受他们的策略;而良家少年都是富饶子弟,对军旅毫不知晓,只会察言观色、附会迎合。此时的苻坚已经失去了理性思维,根本不愿意去思索敌我双方的实力,结果草率宣战。

    淝水一战,前秦联军溃败,苻坚负伤只身而逃。随后,慕容垂、姚苌先后反叛。在内外交困的处境下,前秦开始分崩离析,曾经叱咤风云的苻坚只能扼腕叹息。

    永坚二十九年(385年)八月,气数已尽的苻坚被姚苌杀害。

    一个人一旦骄傲起来,就会高估自己的实力,同时低估对手的实力。此时,即使有人在身边劝助,他也会认为这是在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非但不会听取他人的意见,反而会责怪他人。苻坚之所以会一败涂地,使得前秦帝国毁于一旦,就是因为他的骄傲自大。

    公元前284年,燕将乐毅率领大军攻齐,一路过关斩将、所向披靡,连克齐城70余处,并快速向齐仅剩下的莒城和即墨城推进。当时,燕军分为前、后、左、右四军,将莒城和即墨城团团围住。此时,齐发生内乱,齐闵王在内乱中被杀,其子法章即位,是为齐襄王。齐襄王下令军士固守两城,顽强抵御燕军。当时,齐襄王在莒城,齐名将田单在即墨城。在他们的引导下,齐军民团结一心,誓死不降。乐毅见屡次围攻皆没有进展,于是有了打持久战的想法。不料,两军竟然对峙了整整三年。

    公元前279年,燕昭王去世,其子即位,是为燕惠王。乐毅虽然受到燕昭王的信任,但却与燕惠王早已产生矛盾。于是,了解这一情况的田单立即采取了反间计,派人入燕散布谣言,说乐毅既然能够一鼓作气,攻下齐城70余处,肯定有能力攻克已经苦苦支撑了三年的莒城和即墨城,但他却迟迟不肯行动。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他知道燕惠王与他有旧隙,但心胜战归国后被诛杀,于是通过延长攻城的时间来控制兵权,进而伺机自立。燕惠王果然中计,下令乐毅迅速归国,由将军骑劫前去接替军务。身经百战的乐毅自然有自知之明,逃往赵国保身。

    骑劫有勇无谋,接收兵权后立即下令发动总攻,但仍然没有战果。田单见耐心十足、谋略不俗的乐毅被眼前这个才能平庸的骑劫取代后,心中大喜,决定利用这个大好时机进行返攻。他先是扬言说:“我唯一害怕的是燕军割掉我军降卒的鼻子后让这些降卒在前面开路,一旦如此,即墨必败。”骑劫早就想采用威慑手段来恐吓城内的齐军,以便使齐军放弃反抗,听到田单的话后非常高兴,立即下令割掉燕军中齐军降卒的鼻子,并让他们走在军队前面向即墨城内的齐军示威。不料,骑劫的做法不仅没有震慑住即墨城中的军民,反而加深了他们对燕军的敌视和痛恨,坚定了宁死不屈的决心。接着,田单又扬言说:“我害怕燕军挖掘我们祖先在城外的冢墓,以此辱没我们的祖先。这样的话,即墨将亡。”骑劫得知后又信以为真,令人掘墓毁尸。见到燕军接二连三的兽行,即墨城内军民忍无可忍,将领纷纷主动请缨,要求杀敌雪耻。

    田单并不急于反攻,而是继续麻痹燕军,一方面以老弱残兵、城中妇女守成,造成齐军主力锐减、一击即溃的假象;一方面暗中贿赂燕军将领,希望他们在齐军投降后不要滥杀无辜。见胜利在望,齐军更加懈怠,斗志无存。

    在燕军翘盼入城纳降的同时,齐军正在积极备战。一天夜晚,田单精心设计的火牛阵拉开了帷幕。只见一头头尖角上绑有锋利尖刀、尾巴上扎有燃烧芦苇的千余头公牛突然从即墨城的四周破墙而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向毫无准备的燕军。顿时,燕军慌乱不已,有被公牛踩死者,有被尖刀刺死者,相互践踏致死者也多不胜数。在燕军溃败之际,齐军精锐出城猛杀。燕军节节败退,齐军乘胜追击,将以前被燕军占领的城池统统收回。

    乐毅离开之际,正是齐军极度困顿之时。然而就在敌寡我众、胜利在握的最后时刻,骑劫却得以洋洋、忘乎所以,用可悲而绝对错误的行动印证了已被古人印证过多次的道理:骄兵必败。

    历史上多少有才之人原本可以建功立业,但却因胜利而失去理智,从而骄傲自大、麻痹大意,最终抱憾终身,李自成便是明证。他犯了骄兵必败、不能谨慎行事的大错,结果将到手的江山拱手让于他人。与此相反的是,曾国藩凭着小心谨慎、从不骄傲最终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立下了不世之功。

    每次取得成绩后,曾国藩不会得意忘形,而是把这些成绩踩在脚下,坚固自己的根基,以谋求更大的成绩,建立更大的功业。他不会因为敌人的一次失败而产生轻视的心理,而是深刻分析双方的利弊,毕竟战争仍在继续,胜利并未彻底。

    曾国藩的谨慎亦体现在作战过程中。他说:“凡与贼相持日久,最戒浪战。兵勇以浪战而玩,顽则疲;贼匪以浪战而猾,猾则巧。以我之疲敌贼之巧,终不免有受害之一日。故余昔在营中诫诸将曰:宁可数月不开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曾国藩用兵谨慎,不愿意冒险。进攻的时候,他反对孤军作战,因为他认为孤军作战便是轻敌,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打胜仗,即使侥幸获胜,也会损失甚多。防守的时候,他的策略与上述情况相反,要求将兵力集中起来,加强力量,防守最为重要之处,这样能够避免全盘皆输的结局。

    曾国藩不可能亲自指挥每场战斗,所以时时告诫各路湘军将领谨慎作战、不要骄躁是必要的。也正是由于他不知疲倦地悉心劝导有自满情绪的湘军将领,他创建的湘军才能够在全国各地连连打胜仗,呈现遍地开花之盛况。

    智慧点拨:

    骄傲的人之所以会失败,不是败在对手手中,而是败在自己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要因一时的胜利而沾沾自喜或洋洋得意,随时提醒自己危险就在身边。

    10、为人不张狂,守得住辉煌

    张狂的人是众人的敌人,而与众人为敌的人早晚都会被众人摧毁。

    只要仔细观察一下,就会从社会中发现这种现象:一些人在经历了一番长期的奋斗之后终于取得了令人艳羡的辉煌成就,然而就在短短的时间内,这些成就竟然化为泡影。他们虽然能够耐住艰苦奋斗、寒窗苦读时的寂寞,却不能经受住手中的辉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在身处辉煌时逐渐变得张狂。

    “苹果”公司创办人史蒂夫·乔布斯曾经受到美国航天工业巨子休斯公司副总裁艾登·科林斯先生这样的高度赞赏:“我们像杂货店店主一样每天埋头苦干,一年到头攒下的钱还不如乔布斯一夜之间赚得多。”这样说一点也不夸张,因为乔布斯22岁创业,仅用了4年的时间就积累了上亿资产。

    不过,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不会因为你是成功人士就特别眷顾你。在媒体的吹捧和业界人士的称颂下,乔布斯这位大男孩开始飘飘然了。他陶醉在鲜花和掌声之中,忘记了成功背后自己曾经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他不再是那个谦卑有礼、文质彬彬的小伙子了,而是变得自高自大、狂妄无礼且脾气暴躁。他既不愿意迁就任何合作伙伴,又缺乏理性的管理头脑,对员工极为苛刻。此后,再也没人愿意与他合作,没人主动给他出主意,员工一见到他就躲得远远的。

    最后,终于有一位高级主管——原百事可乐公司国内饮料部总经理斯卡利站出来说话了。他在董事会上说:“苹果公司有乔布斯在,我就无法执行任务。”董事会对此做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发现这位董事长确实很“不合群”,于是做出最后裁决:撤消乔布斯的一切职务。狂妄的乔布斯不能忍受如此打击,从此离开了他多年辛苦打拼的公司……

    乔布斯身为苹果公司的创办人,最终却带着沉痛的心情离开该公司,这的确是一件让人难以忍受的事情。不过,这种结果是由他本人造成的。只要是取得成绩就张狂的人,就会与乔布斯一样品尝被淘汰的苦果。

    B公司销售部门的丁经理不仅头脑灵活,而且善于观察市场行情,很适合做销售工作。刚进公司,他便受到老板重视,不久就荣升为经理。他也不负众望,上任后就做出了不少的成绩。

    然而,随着业绩的增加,他开始怀疑每一位下属,脾气也越来越暴躁,呵斥下属成了家常便饭。下属们躲在一旁纷纷议论:“真不知道,曾经那么和善的丁经理哪儿去了,怎么人一‘升官’就变成这样了呢?”在工作讨论会上,不再有人发言,因为即使有人提出意见也会被他马上否定。慢慢地,部门会议成了丁经理一人的演讲会。工作之余,没有人愿意和他聊天。久而久之,他察觉到情况不对,开始要求下属发言,但根本没有人回应。

    后来,这位丁经理因对自己的放纵最终被公司“放逐”。

    提起麦克阿瑟,估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1930年,麦克阿瑟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二战期间,他凭着卓越的战绩成为了风云人物。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常胜将军”,却因自高自大、目空一切毁在了自己的手中。

    二战后,麦克阿瑟以“盟军最高司令官”的名义执行美国单独战领日本的任务。不仅如此,他还超越军事长官的权限,插手日本的社会和经济改革。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和副总统杜鲁门虽然对他的自行其是非常不满,但却无可奈何。

    1950年,麦克阿瑟以“联合国军总司令”的身份指挥侵朝战争。一场仁川登陆战后,他暂时扭转了美军初期的败局,将朝鲜人民军一截为二。随后,他率军长驱直入,抵达鸭绿江边。经过一连串的胜利后,他竟“自我”膨胀起来,自认为能够打遍天下无敌手,公然派兵轰炸我国东北城市、摧毁我国商船。我国政府一再提出警告,然而麦克阿瑟却我行我素,肆无忌惮。

    同年10月15日,麦克阿瑟踌躇满志地在威克岛向杜鲁门保证“朝鲜战争赢定了”,并说“中国共产党不会进攻”、“在南朝鲜,抵抗会在感恩节(11月23日)前结束”等等。不过,事实给了麦克阿瑟极大的嘲讽。10月20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抵达朝鲜。自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4月,经过四次战役的较量,麦克阿瑟从鸭绿江一路退至三八线一带。美军损兵折将,人员伤亡惨重,9个师被陷朝鲜,而作为美国战略中心的欧洲只有36个师。美国的西欧盟友担心西欧常规防御力量不足,易给苏联带来可乘之机,于是对美国施加压力,说美国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为了从朝鲜脱身,杜鲁门通知麦克阿瑟设法与朝鲜达成和平计划,然而并不被麦克阿瑟接受。为了破坏停战谈判的气氛,麦克阿瑟擅自发表了一个恫吓中国的声明:“敌方现在一定痛苦地知道,联合国如果决定放弃把战争限于朝鲜境内的努力,而扩大我们的军事行动到中国的沿海地区和内地基地,这就使中国遭受军事上即将崩溃的危险。”声明的末尾写道:“我准备随时在占地和敌方部队的总司令部举行会议,认真努力寻求不必再流血而可以实现联合国在朝鲜的目标的军事手段,这些目标是任何国家不能有理由反对的。”这个吹牛加挑衅的声明发出后,英法两国政府令其驻华盛顿大使提出非正式的抗议:“抗议麦克阿瑟将军逾越他目前作为联合国朝鲜司令官的权限而发表的声明。”

    杜鲁门得知麦克阿瑟的挑畔后,气得“嘴唇发白”。4月21日凌晨,他宣布撤销麦克阿瑟的盟军总司令、联合国军总司令、美国远东总司令、美国远东陆军总司令四项职务。关于这件事,麦克阿瑟在回忆录里说:“没有一个办公听差,没有一个打杂的妇女,没有随便哪一位仆人这样无情地不顾起码的体面被解雇。”

    从乔布斯、丁经理、麦克阿瑟这些人的身上可以看到,张狂毫无好处。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他们目中无人,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准则地放纵自己,结果自然是悲观的。

    无论是财富、地位还是名声,都只能说明一个人的过去,一旦张狂起来,这些东西将会得而复失。只有学会收敛,才能看清自己和他人,知道自己是人而不是神,从而不会因盲目行动而造成难以控制的局面。

    汉丞相萧何死后,曹参接任丞相。身处微贱时,萧、曹二人关系比较好。做了将相后,他们之间出现了矛盾。不过,萧何并没有因此而否定曹参的才能,在临死前仅仅举荐曹参接任他的职位。曹参就职后,也没有因为与萧何有隙而否定萧何在位时制订的各种制度,在任职期间几乎没有作出什么更改。

    为了从根本上做到无为而治,曹参从郡国中选择朴实忠厚、拙于言辞的官吏担任丞相属史,将属吏中擅长卖弄口舌、贪图声名的人辞去。身边有了尽职尽责的官吏后,曹参悠闲自在,日夜享受着美酒。见曹参不理政事,部分朝中官员以及前来做客的人都想劝说几句。不过,还未等他们开口,曹参已经用酒堵住了他们的嘴。

    丞相居所的后园与属吏的住所毗邻,曹参身边的从吏经常能听到属吏醉酒高歌,对此感到厌恶,于是有意请曹参到后园游玩。当歌声从属吏居所中传出时,从吏请求曹参治属吏的罪。不料,曹参非但没有处罚属吏,反而摆开酒席与属吏共饮共歌。

    曹参为人宽容大度,不仅能够容纳他人的小过失而且能够对其守口如瓶,以致丞相府中一直是一团和气、相安无事的情形。

    汉惠帝早就听说曹参不理政务,心想曹参是不是瞧不起他,于是对曹参之子、中大夫曹窋说:“你今天回去后,找机会与你父亲私下闲谈,顺便问你父亲‘如今高祖去世,天子年少,您虽然担任相国,但却天天饮酒、不理政事且从不向天子请示,如何造福社稷’,不要说是我让你问的。”曹窋回去后依照惠帝的交代做了,结果被曹参怒打二百鞭。上朝时,惠帝问曹参:“为什么要惩处曹窋?是我让他那样说的。”曹参参拜后问道:“请陛下自省,陛下与高祖相比,谁更加圣明英武?”惠帝答道:“朕如何敢与先帝相比!”曹参又问道:“依陛下看来,臣和萧何相比,谁更加贤能?”惠帝答道:“您好像不如萧何。”听完惠帝的评论后,曹参从容说道:“陛下所言甚是。既然高祖和萧何平定了天下,明确了法令,陛下只管安坐皇位、丞等只管奉公守职不就可以了吗?”惠帝听后豁然开朗,让曹参回去好好休息。

    曹参虽然只担任了三年的相国,但却受到了百姓们的称赞,有歌为证:“萧何为法,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

    虽然与萧何有嫌隙,但曹参并没有因此而否定萧何的能力。尽管他做了丞相,完全有能力在国内推行自己的治国策略,但他依然依照萧何在位时制定的策略来管理国家。如果换作一个与曹参能力相仿但为人张狂的人,这个人必然会否定萧何的一切,而结果则是难以取得曹参那样的成就,尽管曹参仿佛什么也没做,而这个人累得精疲力竭。

    智慧点拨:

    只有不张狂,才能够守住成就、守住辉煌,否则只会坠入深渊、一落千丈。辉煌来之不易,应该好好珍惜。试着把它当作一个高起点,从而创造出一个更加灿烂的辉煌。千万不要把它摆在眼前,因为这样会挡住你的视线,让你因不能看到前方的危险而跌倒、撞伤甚至丧命。

    11、不可居功自傲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古往今来,功高震主者都没有什么好下场,更别提居功自傲,处处显摆的人了。居功而不自傲,有能力而不炫耀,为人处世要低调谦和,才能让成功更为长远。

    韩信,汉初三杰之一。楚汉战争时期,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出奇制胜一举攻下关中,为刘邦争天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后来,刘邦与项羽相持于荥阳、成皋间,韩信又被刘邦任命为左丞相,带领兵马攻魏、平赵、破齐,最后韩信带兵在垓下一战将项羽击败,使其在乌江自刎,为汉朝江山的建立扫清了最大的障碍。如果没有韩信的话,今天的历史究竟会怎么样,谁也说不清楚。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在未央宫中为吕后所杀,下场非常凄惨。究其原因,刘邦过河拆桥、卸磨杀驴自然是导致他死亡的主要原因,但是韩信居功自傲、不知进退也为他被杀埋下了祸根。

    在韩信平齐之后,刘邦在与项羽的对峙中屡遭险境,处境艰难,派人要求韩信带兵援救,韩信却居功自傲,乘机要刘邦封他为假齐王,让刘邦很是恼火,但是考虑之后仍然封韩信为齐王,这件事情也让刘邦对韩信起了很大的猜忌之心。韩信,这样一位杰出的军事统帅,最终因为不明白低调做人的道理,居功自傲,而窝窝囊囊地死在吕后的手中。

    韩信的能力是不用怀疑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战略,背水一战的胆识,十面埋伏的战术,可谓战无不胜。但是他功高自傲,最终在未央宫为吕后所杀,一代名将落得如此下场,不能不让人惋惜。相反,西汉的丙吉居功不自傲,深受皇帝宠信,得以善终。

    丙吉是西汉时期鲁国人。丙吉自幼聪明,从小就学习法律规章制度,长大以后先是担任鲁国狱吏,后来因能力出众、屡次立功受奖被提拔到朝中任职,后来又被调到长安任狱吏。

    汉武帝末年,宫廷发生内乱,祸及卫太子。汉武帝在盛怒之下命令追查所有与此案有牵连的人员,卫太子全家及其党羽也在其中。后来卫太子因为这件事情被迫自杀,全家也被抄封,连刚生下来几个月的病已(也就是后来的汉宣帝)也因此被送进长安监狱。当时担任狱吏的丙吉奉诏检查监狱时,意外地发现了这个小皇曾孙。丙吉知道卫太子的案情不是这么简单,卫太子被害其实并没有确凿的证据,因此,很有正义感的他很同情这个小皇曾孙的遭遇。于是身为狱吏的丙吉就暗中让人喂养这个可怜的婴儿,并且每天亲自去检查孩子的情况,更不准任何人虐待这个孩子。因为这小孩天生体弱多病,而且出生时没多久就遭遇了这么一场变故,因此身体很差,丙吉特意为这个婴儿取名病已,意思就是病祸已经去了,以后无灾无难的意思。在丙吉的悉心照顾下,小皇曾孙在长安监狱里慢慢地成长起来。

    几年以后,有一个会看天象的人告诉汉武帝说:“长安监狱的上空有天子贵人之气。”这就意味着在长安监狱里待着一个天子,汉武帝于是就派人连夜来到监狱,准备将监狱里的囚犯统统杀掉,以绝后患。丙吉知道这个消息以后,立即关闭了监狱大门,不准汉武帝派来的人进去,并且义正词严地说:“监狱里面是有一个皇曾孙,是个婴孩而且体弱多病。但是无缘无故地杀死普通人都不应该,何况这个孩子是皇帝的亲曾孙呢!”于是丙吉就坐在监狱门口,不让来人进去。双方僵持了一个晚上,天亮以后,来人还是没有办法进监狱杀人,只得回去报告汉武帝,并诉说了丙吉大胆抗上的行为。汉武帝听了禀报后,心里有所感触,就下令把长安监狱里的死囚全部免去死罪,也没有追究丙吉的责任,皇曾孙的性命也得以保全。

    小病已在监狱里一天天地长大,丙吉知道把孩子长期放在监狱中不是办法,于是就四方打听寻找合适的人选收养病已。后来他听说有个叫史良娣的人忠厚可靠,就亲自驾车把皇曾孙送到她家抚养。在这几年时间里,先是汉武帝驾崩,汉昭帝继位,不想没过几年,汉昭帝也死了。由于汉昭帝没有儿子,使得王位继承人出现了问题。当时掌握朝政大权的是大将军霍光与车骑将军张安世,二人便商议如何解决皇帝的继承人问题。这么多年来,因为丙吉做事认真,尽职尽责,颇有功绩,已经升迁到了大将军府长史、光禄大夫、给事中等职务。这时候丙吉见到皇位继承人出现了空档,觉得小皇曾孙病已的机会来了,他就向大将军霍光建议说:“大将军现在是朝廷的支柱,国家百姓的前途命运也掌握在您的手中,我知道皇曾孙病已寄养在民间,现在已经十八九岁了,听说他博学多才,通晓经学儒术及治国之道,而且行为端正,为人谦和,是皇位继承人的理想人选。大将军如果先让他入宫侍奉太后,让天下人知道这件事情的真相后,再辅立即位,无疑是为国为民立下了大功。”大将军霍光接受了丙吉的建议,竭力辅佐皇曾孙病已登基,登基以后称之为汉宣帝。

    丙吉虽然先是抚养汉宣帝于襁褓之中,又不顾生命危险拯救汉宣帝于死亡的边缘,而且后来亲自为汉宣帝找来可靠的人将其抚养教育成人,就是登基继位也是在他的大力促成之下才成功的,说他对汉宣帝有再造之恩也毫不为过。但是丙吉为人深沉忠厚,处世低调谨慎,从不炫耀自己的长处和功劳。因此,很长时间以来,汉宣帝和朝中大臣都没有人知道这件事情。一直到霍光因为专权被诛灭,汉宣帝亲政以后,一位宫婢说她曾经有保护养育皇帝的功劳。汉宣帝于是诏令官员查问这件事,宫婢说:“此事的详情丙吉都知道。”丙吉还能依稀认出这个宫婢,但是她不是在长安监狱里喂养过皇帝的乳母。丙吉说:“我那时候确实是让你照顾过皇曾孙,但是你不尽心喂养,还有什么功劳好讲的。另外两个人才是对皇帝有抚养之恩的人。”这时候汉宣帝才恍然大悟,知道丙吉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再一细查,才得知丙吉对自己所做过的那些事情。汉宣帝大为感动,立即召见丙吉,称赞他有恩于皇帝却不加宣扬,有功于社稷却不自满,实在是一名贤臣。于是下令封丙吉为博阳侯,升任丞相。

    汉宣帝给丙吉加官进爵的时候,丙吉正得了重病,不能起床。皇帝就让人把封印佩带在丙吉身上,表示封爵。但是,丙吉不愿意接受,一再辞谢。当他病好后,正式上书谢绝皇帝对他的赏赐,他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人的本分,也是一名臣子应该做的事情,根本没有什么好夸耀的。汉宣帝非常感动,但是更加坚定了他重用丙吉的决心,他说:“我封赏你,是因为你沉稳谦厚,对朝廷确实立有大功。如果我同意了你的辞谢,就显得我不但知恩不报,而且忘恩负义。况且现在天下太平,没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操劳,只要你安心养病,把身体保养好就可以了,其他的事情你都不用担心。”就这样丙吉才不得不接受封赏,出任丞相一职。

    丙吉冒着生命危险,搭救了皇曾孙并将他抚养成人,还辅佐他登上皇帝的宝座,这些事情丙吉却绝口不提。这一方面说明了丙吉具有高尚的品德,也表现出了他高明的处世智谋。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都可能死无葬身之地。过河拆桥,兔死狗烹的事情太常见了,历史上多少人因为居功自傲落得不好的下场,丙吉对此是不会不知道的。

    智慧点拨:

    为人低调,待人谦和,不居高自傲,才能免得让人嫉恨,有个比较好的结果。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