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必知的100种生物知识-微生物学的奠基者——巴斯德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第四篇第四章微生物学的奠基者——巴斯德

    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的惟一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

    ——巴斯德

    巴斯德的这句话给他的一生做了最好的总结。也正因为有了这种坚持精神,巴斯德的科学之

    旅硕果累累。

    巴斯德,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像

    牛顿开辟出经典力学领域一样,巴斯德开辟了微生物学领域,他也是一位科学巨人。

    巴斯德一生进行了多项探索性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是19世纪最有成就的科学家之一。

    他用一生的精力证明了三个科学问题:(1)每一种发酵作用都是由于一种微生物,这位法

    国化学家发现用加热的方法可以杀灭那些让啤酒变苦的恼人的微生物。很快,“巴氏杀菌法

    "便应用在各种食物和饮料上。(2)每一种传染病都是一种细菌在生物体内的发展。由于发

    现并根除了一种侵害蚕卵的细菌,巴斯德拯救了法国的丝绸工业。(3)传染病的微菌在

    特殊的培养之下可以减轻毒力,使他们从病菌变成防病的药苗。他意识到许多疾病均由微生

    物引起,于是建立起了细菌理论。

    巴斯德被世人称颂为“进入科学王国的最完美无缺的人",他不仅是个理论上的天才,还是

    个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人。他于1843年发表的两篇论文——《双晶现象研究》和《结晶形态

    》,开创了对物质光学性质的研究。1856年至1860年,他提出了以微生物代谢活动为基础的

    发酵本质新理论,1857年发表的《关于乳酸发酵的记录》是微生物学界公认的经典论文。18

    80年他后又成功地研制出鸡霍乱疫苗、狂犬病疫苗等多种疫苗,其理论和免疫法引起了医

    学实践的重大变革。此外,巴斯德的工作还成功地挽救了法国处于困境中的酿酒业、养蚕业

    和畜牧业。

     人贵有志

    巴斯德于1822年12月27日,生于法国多尔镇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巴斯德的祖上世代都是农

    奴。他的父亲原是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士兵,复员后在一家制革厂当制革匠。母亲虽然也没

    有受过教育,但她是一位勤劳而富于思想的女人。巴斯德的父母痛感自己小时候家境贫困、

    无力上学之苦,决心要让儿子接受教育,培养他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他们节衣缩食甚至不惜

    举债让巴斯德上完小学后,又支持他到巴黎上中学。在父母的熏陶和教育下,巴斯德养成了

    勤奋学习和工作的习惯,他上小学时的成绩虽不优秀,但日益显现出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

    即他对学习和工作具有一股韧劲,有耐心,有毅力。

    少年时代的巴斯德曾认为词典中最重要的3个词是“意志"、“工作"和“成功",并立志要在

    这3块基石上建立起成功的金字塔。他在给妹妹们的一封信中说,“立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情,因为行动和工作总是紧随着意志的,而工作差不多总是由成功做伴的。这三者,工作、

    意志和成功,使人们不虚度一生。"

    后来,法国大化学家杜马的学术演讲,激起了巴斯德从事科学研究的热情。1843年,他

    以第4名的优异成绩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攻读化学。在校期间,巴斯德虽曾半工半读,

    每天两小时外出任教,但他以少有的勤奋,出色地完成了各门学习课程。尤其是他的实验能

    力出类拔萃,并崭露头角。巴斯德读了德拉福斯教授的结晶学著作后,对结晶学特别感兴趣

    ,决心在这门新兴学科中作进一步研究。有关结晶学的实验如提炼纯磷,是一件既费力气又

    花时间的麻烦事,许多同学都视若畏途。巴斯德却很有耐心,他买了一堆骨头,把它们烧成

    灰,再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处理,终于得到60克纯磷。这件事在同学中产生了很大反响,大家

    都十分钦佩巴斯德顽强的毅力。

    勤奋出天才。毕业后不久,巴斯德就在酒石酸结晶的研究中表现出卓越的实验观察才能,他

    勇敢地推翻了当时的化学权威对酒石酸结晶体的已有见解,得出了酒石酸同质异构的结论,

    此后又成功地制取了左旋酸。这是一项重大成就,它开创了对物质光学性质的研究。巴斯德

    的成就引起了法国科学界的重视,他也由此担任了斯特拉斯堡大学的化学教授。

     防治酒病

    酒因为微生物的作用而腐败变质,巴斯德称之为“酒病”。

    巴斯德研究酒病,是从1856年开始的。他1846年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毕业,留校担任化

    学实验室管理员,并继续念博士。1849年获博士学位,就任斯特拉斯堡大学的化学助教。1

    853年,他由于在结晶学方面的成就荣获法国科学院授予的勋章。1854年,法国北部城市里

    尔的理工学院聘巴斯德为化学教授兼教务长。1856年夏天的一天,里尔的制酒业主比戈来找

    巴斯德,说他的工厂生产上出了问题,甜菜汁发酵经常不能得到酒精,而是变酸了,腐败了

    ,他们对此束手无策,慕名来求巴斯德帮助。

    现在人们知道酒精发酵是酵母菌作用的结果,发酵液腐败变酸是另外的微生物作用的结果。

    但是

    当时人们把发酵和腐败都仅看作一个化学过程,不明白微生物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理论认识

    有错误,生产实际中的问题就难以解决。巴斯德身为化学教授,他知道比戈所提出问题的难

    度,但他还是承担下来了。他认为,作为一个大学教授,应当为发展生产做贡献。

    巴斯德多次去比戈的工厂考察,又采回样品在学校的实验室里研究分析。通过化学分析知道

    ,甜菜汁变酸是由于产生了乳酸。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正常发酵产生酒精的发酵液中与变

    酸的发酵液中,所含的微生物种类不同,而且这些微生物都活的,在不断地生长繁殖。巴斯

    德因此想到,发酵和腐败可能都是由于微生物引起的。他建议比戈对发酵液要经常进行显微

    观察,一旦发现有引起变酸的那种微生物,就要加热将其杀死,然后重新接种酒精酵母。不

    同种类的微生物所产生的酒质

    各不相同,酒变酸实际上是一种灰白色的杆状微生物作祟的结果。巴斯德把这种微生物称为

    乳酸杆菌。

    问题的症结找到后,巴斯德进而研究起消灭使酒变质的乳酸杆菌的方法,通过许多次的

    试验他发现当把酒加温到55℃时,可杀死酒中的乳酸杆菌而酒质不受影响,如此时密封保存

    ,则酒可在相当时期内不变质发酸。巴斯德的方法挽救

    里尔的酿酒业,直到现在还在使用,广泛应用于现代医学、酿酒等食品工业中。

     挽救法国的养蚕业

    巴斯德刚刚解决了酒变酸问题,亟待解决的蚕病问题又摆在了他的面前。1865年以前,中国

    养蚕丝织技术传到了法国,在法国南部形成了一个养蚕业中心。但不幸的是,这里却连年蔓

    延着一种奇怪的蚕病,病蚕一批批地相继死去,蚕农们束手无策,整个养蚕业濒于破产。

    1865年,巴斯德受农业部委托,动身去法国南部亚来斯蚕区,开始研究蚕病。尽管巴斯德对

    蚕病一窍不通,甚至从来还未看到过一条蚕——本来,蚕病和化学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但巴斯德还是毅然挑起了这一重担,他一方面查阅大量资料,学习有关知识;一方面详细

    地进行实地考察和实验室检查。他用显微镜仔细地检查了蚕的各个发育阶段,再分别把一只

    只病蚕和健康蚕加水磨成糊汁,各吸上一滴放在玻璃片上,用显微镜观察比较。在当时简陋

    的显微镜下,在外行看来是一片混沌的显微世界里,有各种形状的蚕组织细胞碎片,以及形

    形色色的微生物,使人如坠云雾中,不仅找不到头绪,而且看久了两眼酸痛难忍。可是

    巴斯德对这数不清的样品认真细致地进行观察、分析和比较,从1865到1870年,通过5年

    的辛勤工作,终于找到了使蚕患病的细菌,证明疾病主要发生于蛹期,病蛹化成的蛾必然产

    生带病的卵。要治蚕病,只有一只只地观察产卵后的雌蛾,把有病的雌蛾连同其卵一起烧掉

    ,把健康的蛾卵留作蚕种,以切断蚕病的传播途径。就这样,巴斯德以他的检种新

    法,成功地挽救了处于危机中的法国养蚕业。

     狂犬病的征服者

    巴斯德用实验的方法证明微生物不会自然发生,而要有一定的发生源,从而找到了对付

    狂犬病的办法,被誉为“狂犬病的征服者"。

    有一天,巴斯德和著名的外科医生李斯特外出,路过一个杂技表演场时突然听到一阵尖叫声

    ,原来是一条疯狗咬伤了一名观众,李斯特立即把这名被咬伤的观众送到打铁铺里,请铁匠

    用烧红的铁棍去烙烫伤口,那伤者痛得呼天喊地,场面惨不忍睹。巴斯德看得直打寒战,惊

    愕地望着李斯特。李斯特双手一摊说:“对付狂犬病,目前只能用这种最原始、最残酷的

    方法。"从这以后,巴斯德暗下决心要征服狂犬病。

    于是,巴斯德着手研究起狂犬病来。为了找到狂犬病毒,他冒着生命危险从狂犬口中取出唾

    液,注射到健康狗的脑子里。到了第十四天,狗果然发病了;到了第十九天,这些狗都死了

    。他又用10只兔子做试验,结果也一样。于是他得出结论,引起狂犬病的病毒都集中在神

    经系统。他又取出疯狗的脊髓做试验,证明疯狗脊髓的毒性与存放的时间成反比,存放的时

    间越长,毒性越低,到第十四天,毒性基本消失。于是他把这些脊髓磨成浆汁,注射到狗和

    兔子的身上,这些狗和兔子果然对狂犬病有了免疫力。

    1885年,人们把一个被疯狗咬得很厉害的9岁男孩送到巴斯德那里请求抢救,巴斯德犹豫了

    一会后,就给这个孩子注射了毒性减到很低水平的上述提取液,然后逐渐用毒性较强的提取

    液注射。巴斯德的想法是希望在狂犬病的潜伏期过去之前,使他产生抵抗力。结果巴斯德成

    功了,孩子得救了。在1886年还救活了另一位在抢救被疯狗袭击的同伴时被严重咬伤的15岁

    牧童朱皮叶,现在表现少年的见义勇为行为和巴斯德丰功伟绩的雕塑就坐落的巴黎巴斯德研

    究所外。巴斯德在1889年发明了狂犬病疫苗,他还指出这种病原物是某种可以通过细菌滤器

    的“过滤性的超微生物"。 

    巴斯德本人最为著名的成就是发展了一项对人进行预防接种的技术。这项技术可使人

    抵御可怕的狂犬病。其他科学家应用巴斯德的基本思想先后发展出抵御许多种严重疾病的疫

    苗,如预防斑疹伤寒和脊髓灰质炎等疾病。

     法兰西的骄傲

    后来,他拖着病弱的身体,不顾个人受传染的危险,深入疾病发生地实地考察,亲自动手做

    试验,先后研制成功防治牛羊炭疽病和鸡霍乱病的疫苗,挽救了法国的畜牧业。他把“细菌

    理论"和独创的免疫方法推广到对人类传染病的防治,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如果巴斯德把他的发明都申请专利,他一定会成为亿万富翁,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但他

    没有这么做,他把自己的科研成果献给了祖国,献给了全人类。

    巴斯德说:“如果说科学没有国界,那么,科学家却应该有祖国。如果你的工作在世界上有

    了影响,你应该把这种荣誉归于祖国。”

    普鲁士曾聘请巴斯德担任波恩大学教授并授予他名誉学位,可是,这时普法战争已经爆发

    ,法国大败,热爱祖国的巴斯德拒绝了普鲁士给他的荣誉。

    英国科学家赫胥黎曾这样评价巴斯德的功绩:“1871年法国付给德国的战争赔款是50亿

    法郎,但是巴斯德一个人的发明,已经抵偿了这一大笔损失。"

    巴斯德70寿辰时,法国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活动,共和国总统亲自搀扶着他走上主席台,

    全场以长时间的雷鸣般的掌声向他表示敬意。他在致词时说:“每个人都要扪心自问,自己

    在学习上做了什么?随着学问的增长,应该自问为祖国做了些什么?如果终有一天,你在某

    些方面为人类的进步,为人类的幸福做出了贡献,你就会感到无比幸福。”在巴斯德病情严

    重时,他所表达的愿望仍然是“我还要为我们的国家做更多的工作"。他以50余年科学研究

    涯中再接再厉、坚持不懈的努力,实践着自己的追求。他用自己的行为和精神,塑造

    了法国人民心中的一块丰碑,被誉为法国“最伟大的民族英雄"。

    1895年9月下旬,巴斯德患了尿毒症,9月28日下午,这位一直把“造福于人类"作为一生

    奋斗目标的伟大科学家与世长辞。巴斯德的一生进行了多项探索性研究,并取得了重大的成

    就,为人类文明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