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了一本叫《穿越绝地》的书。书中写了我不久前在死亡之海罗布泊十三天的亲历。书出来以后,不断地有熟人和生人打电话来,向我询问各种关于罗布泊的问题3电话把我都接烦了。后来我突然灵机一动,我想,把这些稀奇古怪的罗布泊问题写出来,交给一本杂志去发表,谁要再打电话来,我就说:你去看杂志好了。
二
罗布洎是怎样形成的?一亿五千万年以前,我们的西边有一座大洋,它叫准噶尔大洋。后来地壳变动,沧海桑田,大洋浓缩成一个海,叫蒲昌海,后来海再浓缩成一一个湖,叫罗布泊。洋底露出地面以后,形成现在的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这两块盆地原来是连在一起的,天山山脉的隆起将它一分为二。
三
罗布泊的具体位置在哪里?面积有多大?怎么进去?罗布怕的具体位置在天山的南面,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北,面。它的面积是三万平方公里,据说相当于一个江苏省大。罗布泊怎么进去,从理论的意义上讲,罗布泊冈周无遮无拦,从任何一个位置上都可以进去,但是由于这里是“进去出不来”的生命禁区,所以人们习惯上只跟着前人探出来的道路走。通常,现在人们探出来的道路有四条:一条是从敦熄、阳关过疏勒河谷、阿尔金山山口,进人罗布泊;一条是从若羌县沿孔雀河古河道进入罗布泊余纯顺就是这样走的、一条是从马兰原子弹试验基地进人罗布泊彭加木就是这样走的一条是从鄯善县的鲁克沁小道翻越库鲁克塔格山进入罗布泊。
四
我是从哪一条道路逬人的?我是从凶险的鲁克沁小道进人的。这条道是一条古道,相信在罗布人还兴旺稠密时,这条道是他们通往高昌古城、交河古城的一条商道。但是在近几百年中,它已经湮灭于荒野,无人敢走,因为是几百公里的生命禁区地带,还横着一个库鲁克塔格山干山近一百五十年,所有的那些外国探险家们都不敢走过这条道路。有个俄国人叫科兹洛夫,他只走到干山,就打马返同了。着名的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从不同方向进入过罗布泊,但是始终没有敢走这条道路,这也是他一生最大的遗憾。他称这条道路为凶险的罗布泊小道3我之所以选择这条道路,是随新疆地质三大队一起进去的。地质一大队这几年在罗布泊古湖盆勘探钾盐,已经将这条路走通。
五
鲁克沁小道是不是十分凶险?较之别的进人罗布泊的道路,这里当然十分凶险。别的道路还有些沙漠,有点骆驼刺、红柳、胡杨,偶尔地面上还能见到蜥蜴,空中还能见到几只苍蝇,而鲁克沁小道自离开迪坎尔绿洲之后,便进入无生命状况,你仿佛像在月球表面行走,在走向地狱一样。在这没有任何标志,只以死人死马死骆驼的白骨为标帜的地方,你很可能迷路,而一旦迷路,你也许就永远离开人类社会,再也回不来了。我们就曾经迷过三次路,好在地质队员有经验,一有感觉不对,就停下来,开着车在地上画圆圈,圆圈越画越大,直到找到去年的车辙为止。
六
在这样的地面上行驶是什么感觉?感到自己像一群孤儿,一群人类社会的弃儿,尤其是车里放出萨克斯管吹奏出的《泰坦尼克号》的音乐时,这种感觉更强烈。我们的车上还放过李娜的《青藏高原》,在这种场合听这支歌,感觉到像是一只发情的母狼在对着暴戾的大自然一声声狂唳。而腾格尔的《父亲》令人想哭,想在一双宽阔的肩膀靠一靠,想掉转车头回去。德德玛的充满母性的歌声,像日暮黄昏之际,一头母牛在呼唤草原七贪嘴的牛犊归圈。
七
进罗布泊都做了哪些准备?在乌鲁木齐时,有人说罗布泊的中午很热,地表温度50多度,于是我买了半袖和短裤。又有人说,罗布泊的晚上很冷,零度以下,于是我又买了棉衣和毛皮鞋。其实这些话都对,我的这些装束都用上了。我还买了三条烟,我嗜烟如命,我想,到罗布泊没有烟抽怎么办呀?后来果然把烟抽完了。我还在吐鲁番买了二斤葡萄干带上,我想,到了关键时刻,这葡萄干也可以充饥,救我一命。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其实我最应该带的是一盒擦脸油,因为罗布泊古湖盆的气候干燥得像要着火。当然,能带上一些女人用的“湿纸”更好。
八
你的家人支持你去冒险吗?他们当然揪心,但是没有办法。他们明白,一个执意要远行的男人,就是九头牛也拉不回头的。在鲁克沁镇,这进罗布泊之前最后一个可以通电话的地方,我给老婆打电话说,此后的一段日子,我就消失广,和外界隔绝了,你注意看新闻联播,如果我真的有什么不测,电视上会及时报导出来的。到时候,你领着孩子,站在阳台上,面对太阳落山的那个方向,哭二声。此外,我还给我的一些好朋友打了电话,此一刻,我才感到,我是多么地爱他们!
九
谈一谈你第一眼看到的罗布泊,我们虽然不能身临其境,但是听一听也是一种享受。我们是在一天深夜的两点钟,进入罗布泊古湖盆的。月光暗淡,瘅气缭绕,如同鬼域。我们在一座雅丹下面拉开帐篷扎营3眼前的罗布泊,像我在青岛、在大连、在秦皇岛那里见到的真正的海一样,颜色是蔚蓝色的,波涛汹涌,一个一个的大浪头浪浪相叠,直向我涌来。眼前的大海,莽莽苍苍,直铺天际。我的左手和右手,是清晰的海岸线,像括弧一样。那着名的龟背山,则在海与陆地的相接处隐隐绰绰。记得,我当时确实以为这真的是海,我甚至还举步向海里走去,但是,我的脚下坚硬如铁,那尖利的盐翘划破了我的皮鞋。我这才想起罗布泊是死亡之海,这里的海水已经凝固了。
十
盐翘?盐翘是罗布泊古湖盆唯一的地貌特征。除了盐翘,别的什么都没有。罗布泊上面覆盖的盐翘,厚的地方是一米八,薄的地方是一米五。盐翘下面,就是一百米深的卤水,就是《白毛女》中杨白劳喝的那种卤水。想当初,罗布泊最初凝固时,这盐翘是平的,后来底下的卤水遇热遇冷,遇潮遇干,都会往地面上拱,于是将盐翘拱成了一个一个密密麻麻的土堆,像平原上的那种乡间公墓。我所以误认为这是海上的浪头,就是这原因。盐翘平日坚硬如铁,但一遇气候变化,便又会松软如泥,人不小心就会掉下去。这是我离开罗布泊以后,一个罗布泊专家告诉我的。这句话叫我听了以后出了一身冷汗。“盐翘”二字,是地质学上的叫法。
十一
什么叫雅丹?“雅丹”是世界地质学通用的一个名词,来自维语“雅尔丹”。维语“雅尔丹”是陡峭的小山的意思。我们扎下营盘的这个雅丹,是一座孤立的小山,高约五十米。上面是一层一层的碱化物质,堆砌而成。一层沙粒,一层岩石,一层水晶石,一层碱层,就这样堆砌着。我们这个雅丹,从近处看,像一头狮子,从罗布泊深处往这儿看,像金庸小说里写的那个“龙门客桟”。这客栈,有笔直的白色墙壁,有屋顶,有门楼,仿佛是横亘在罗布泊与大陆板块交界处的一座海市蜃楼。
十二
罗布泊湖心还有一个白龙堆“丹。这个雅丹在丝绸之路兴盛时期十分有名,过往的商人去楼兰时都要在那里歇息。公元13世纪,马可波罗走丝绸之路时,也在那里歇息过。白龙堆雅丹从远处看,像一个平和的哈萨克村落:一溜的平房,白色的墙壁,错落有致地排列着。这次我足迹曾到过白龙堆,身陷其中,但见鬼气森森,像诸葛亮摆下的一个八卦阵。有的雅丹,像一座烽燧。当然也许真的是烽燧。因为照专家的说法,长城并不是至嘉峪关便停止的,而是穿过敦煌、阳关,一直向西域三十六国延伸。
十三
我们还见到另一个有名的雅丹一一龙城雅丹。从罗布泊湖心往西北方向看,有一个大的雅丹群,从远处看像一支拖了很长距离的驼队,从近处看像一座森严的中世纪城堡。我们的古人不知道这奇异的雅丹是如何形成的,所以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龙城雅丹原来是一座古老城池,后来被罗布泊淹没,当它重新露出水面时,便成现在这个样子了。斯文,赫定认为雅丹是这样形成的:这地方原来有一片树林,风把别的地方的土都吹走了,这地方没有被吹走,便形成了这种奇异的平地高山。
水的问题是怎么解决的?罗布泊真的找不到一点水了吗?回答是水是我们来时从迪坎尔绿洲拉来的,正如吃食也是从迪坎尔拉来的一样。罗布泊只有卤水,这水有毒,淡水是一点也没有的。当然,在过去的罗布荒原上,曾有“六十泉”一说,就是说在这荒原上有六十眼只有野骆驼和罗布土着人才能找到的泉子。但现在这些泉子一个也没有了。
彭加木就是因为找水才失踪的,彭那时候应当说还有泉子?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确定这样一个概念,即罗布泊与罗布淖尔荒原的概念。严格地说,探险家余纯顺的足迹并没有进人罗布泊,他只是在罗布泊边缘的荒原地带走几步而已。彭加木虽然到过罗布泊,但是他失踪的地点是在罗布泊边缘的荒原地带,即马兰原子弹试验基地附近。那块地面有流沙,有少许的红柳和麻黄草,也许也有泉水。所以,彭加木在考察队断水的情况下,早晨起来留了一张字条“我去找水,中午吃饭不要等我”,便只身进人沙海,茫茫不知所终。关于这“六十泉”,应当说它不是传说,斯文赫定在寻找到楼兰古城的那一次,就是因为侥幸遇到了一眼泉水,才不致死亡。
十四
既然谈到了彭加木,能谈一谈他失踪的原因吗?还有,他有可能生还吗?关于彭加木失踪的原因,在罗布泊,我请教过那些地质队员。老地质张师傅认为,彭加木肯定遇上了黄风暴,这种黄风暴,新疆人又叫它“闹海风”,风暴起时,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彭加木遇到这黄风暴,慌了,他认为他是往营盘的方向走,结果丧失了方位感,越走离营盘越远,风沙先把他击倒,流沙再把他掩埋,于是这个大活人就没有了。地质队的司机任旭生则认为,彭加木是遇上了黑风暴,他说这种黑风暴,较黄风暴更厉害,黑黑的像一堵墙一样,你站在墙外边,没事,你站在墙里边,风会把你撕成碎片。任师傅说他有一次遇到黑风暴,出于好奇,他把手伸进黑墙里,结果“啪”的一声,手被弹了回来。张师傅和任师傅说的彭加木失踪的原因,我都同意,但是我想也可能有第三种原因。这原因就是彭加木走到罗布泊古湖盆地带,一脚踩进了沼泽里,结果,被一百米深的卤水吞没。我这话是有根据的。因为我们的摄制组曾从若羌方向进过罗布泊,在那些断层上,我们还能看到那些一手提着筐子、一手拿着镰刀的人形,他们就是失足掉进罗布泊的。
十五
这么说,彭加木没有生还的可能了?是的,没有任何生还的可能了。彭加木的重要性在于他失踪了。其实,那次随彭加木一起进罗布泊的新疆科学家还有几位,他们现在都还默默无闻。后来还有几位科学家进去过,比如中国地质科学院的院长王珥力女士。
十六
那么谈谈余纯顺之死吧,好像你在一家杂志上写过一篇文聿,名字叫《谁害死了余纯顺》,你认为是新闻媒体害死了余纯頋,是这样吗?我的文章中有一点点这个意思,但不全部,是杂志编辑为了危言耸听,改成这个名字的。余纯在在走过遥远的路程,到达若羌县以后,或者有一种不祥的货感,或者感到那几天身体有些不适,于是要求推迟几天再去。但是,若羌县已经张罗着为他开了万人大会若羌县一共才四万人,就有一万人学加,可见声势之大保险公司还免费提供了150万的保险金。那时,各种媒介尤其是电视台云集若羌,大家不断地给这个余纯顺戴高帽子,督促着让他上路3面对大家的怂恿,余纯顺无可奈何,为了不致使大家扫兴,只好违心地踏:征途。
媒体之所以督促余纯顺成行,据说是因为听说一个外国旅行团也要徒步穿越罗布泊,这样,余纯顺务必要在外国人之前,完成探险,拿下这项纪录。而据说外国人在得知余纯顺的失败后,则放弃了这件事。
然而不管怎么说,余纯顺是死了,死亡令他成为英雄,成为罗布泊长长的殉难者名单中的又一名。只要人们谈起罗布泊,就要谈到余纯顺,并向这位徒步穿越罗布泊的第一人献上敬意。
十七
余纯顺还没有走人真正的罗布泊吗?是的,没有。余纯顺出了若羌县,向正北方向的罗布泊古湖盆走。前面有一辆东风车为他碾路,东风车还每隔三公里,在沙窝里为余纯顺埋些食物、矿泉水、帐篷之类的东西。余只要顺着车辙走,就行了。要命的是余纯顺在走到八十公里的时候,迷路了,偏离了车辙。又向前走了十几公里路时,心脏病发作,倒毙在了路途。那里离罗布泊古湖盆,即我脚下的盐翘地面,还有相当远的路程。
跟我们一起去罗布泊的地质三大队队员,曾经在余纯顺死亡的那块地面工作过。他们说那里都是大沙包子,间或还有几个雅丹。有一次,一个民工报告说,大沙包子上发现了一个“大”字形的人形,他们跑过去一刨,从里面刨出个人来,原来是灼热的沙漠把人油烤出来了,渗到地面。大家开始说这恐怕是彭加木,后来一想彭加木是失踪在马兰方向的,这样便推断出这是余纯顺。果然是余纯顺。余纯顺的墓地,后来有人给那里立了碑子。
十八
请谈谈罗布泊的钾矿,中央电视台报导说:罗布泊发现特大型钾矿。新疆地质三人队来罗布泊就是为了探测钾盐的储量的。三万平方公里,一百米厚的卤水层,是一个大而无当的钾盐矿。如果把这些钾盐开采出来,在中国所有的贫瘠土地上洒一层钾盐,那么粮食将会大面积丰收。而中国的所有的土地满足地用一年罗布泊的钾肥,这卤水只会下降五毫米。目前,钾肥在中国是紧缺的东西,1997年从国外进购钾肥的用款是四亿美元。
意义还不仅仅在此。据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底下,有个庞大的淡水湖,目前探明的储量是长江正常年间一年流量的总和。这样,有淡水,有钾肥,有沙子,有水,就可以生长庄稼了。这种技术已有先例,以色列就是这样做的。这叫以色列农业模式。
探测钾盐矿的工程从1992年就开始了,是新疆地质三大队搞的。
十九
地质队员是怎么在罗布泊工作的,危险吗?地质三大队先在罗布泊盐翘上打一些浅些的样井。这些样井是23米深,也就是说,刚到达卤水层上。这样,他们取些卤水化验。这次,地质三大队通过招标,清来了青海格尔木钻探大队,开始在那些样井旁边打100米深的深井。青海人是在我们到达的第三天到达的,他们的井位就在罗布泊湖心。在罗布泊地面上工作,当然危险。营盘扎在雅丹下以后,地质队派出几个作业组,像断了线的风筝,飞到罗布泊湖心去。从1995年冬天,地质队每年冬天还要给这死亡之海上,留两个人,以便观察冬天时候卤水的变化情况。就在我如今在西安的家中写这篇文章时,严冬的罗布泊,还有两个地质队员留在那里,想想真叫人揪心。
地质队员们说,1995年冬天留在罗布泊的,是两个民区,地质叭给他们开的工资是每人每月两千元。对他俩说,你们在这帐篷里呆着,一个礼拜,最多半个月之后来接你们。两个民工在帐篷里等呀等,后来说咱们下棋吧!于是两人下棋。下烦了,又说打扑克吧,于是打扑克。最后,他们说,咱们打架吧,于是两个人开始打架。打架中一个打断了一个的胳膊,一个则咬掉了一个的半只耳朵。三个月头上,春天来了,帐篷外边响起了汽车声。两个人呆呆地坐在帐篷里,以为这又是幻觉。直到看到这真的是汽车,这两个野人一般的罗布泊留守者,才号啕大哭地跑出来,一个上到车上,拽不下来,生怕把他再丢下了,一个则抱住汽车轮子不放。
二十
请谈谈楼兰古城吧,这样话题会轻松些!那是位于罗布泊南岸的如梦如幻、笼罩着许多美丽传说的沙埋古城。考古学家称它是沙埋的庞贝城。在丝绸之路的年代里,伴随着罗布泊的潮涨潮落,水盈水亏,这里饰演过一幕幕的历史大剧。英雄美人们列队走过,驼帮马队披星戴月,田园牧歌不绝于耳。楼兰城最有名的故事,是汉文帝时代,勇士傅介子自长安城出发,行程数千里,最后刺杀楼兰王的故事。楼兰古城城垣是一个不规则的方形。东面城垣长三百三十三点五米,南面长约三百二十九米,西面和北面各长约三百二十七米,周长是一千三百一十六点五米,总面积为十点八二四万平方米。城内有官署,有寺院,有居民区。一座高高的佛塔,矗立在城中的显赫位置,成为楼兰城的城徽。
二十一
听说楼兰人是欧洲人?大约在公元前五世纪的时候,欧洲一个古老高贵的种族,在一次战争失败后,举族举㈣沿着欧亚大陆桥,向中亚迁徙。最后,来到罗布泊旁边的时。候,他们发现这一片蔚蓝色的水面,和他们的地中海故乡很相似,于是就不走了,在这里居住下来。他们中农耕和渔猎的一支,建立楼兰国,游牧的一支,建立大月氏。大月氏在今天的敦煌、嘉峪关、张掖一带游牧。大月氏最后为匈奴所灭。匈奴王冒顿单于自豪地说,他将大月氏国的人杀光了,将大月氏国君的头颅做了酒器。
二十二
匈奴人和楼兰国的关系?那一阵子,中亚细亚这一块地面,号称有三十六个国家。西域三十六国将这块地面闹得沸沸扬扬。南北匈奴分裂后,南匈奴降汉,成为现在陕北人种的一部分,北匈奴则开始他们向中亚细亚、向欧洲的悲壮的迁徙。楼兰人和大月氏人这一股潮水是从欧洲向亚洲涌,北匈奴这一股潮水是从亚洲向欧洲涌,那是怎样壮观的一幅人文情景呀!两股潮水交汇的地点就是罗布泊,那年头这块地面发生过许多大仗。
二十三
能单独谈一谈傅介子刺楼兰王的故事吗?傅介子是个什么人呢,我们不知道,史书上也没有他的生7。或者是行伍出身的英武的将军,或者是长安城大牢里放出的囚犯,都说不定。那时的楼兰是弱国,今天为匈奴占领,明天又归顺于汉室,却说又一次,楼兰人又屈服于匈奴的淫威,倒戈成了匈奴的附属国。这消息惹得汉天子大怒,于是派勇士傅介子,带二十名勇士,去刺杀楼兰王。一同去的还有楼兰国王的弟弟,被典在长安城中做人质的尉屠耆。傅介子一行假扮客商,顺丝绸之路抵达楼兰城,为楼兰王献上湘绣蜀锦之类。后来图穷上首见,傅介子一刀刺死了楼兰王,然后扶尉屠香即位。耆即位后,改楼兰国名为鄯善,并请汉在楼兰附近的伊遁屯兵,以为倚靠。这伊遁就是今天的米兰市。汉天子派了三十六名士兵来这儿屯昆,从而成了今天新疆兵团囤垦戍边的先驱者。
二十四
楼兰国是怎么灭亡的?现在还有楼兰人吗?在罗布泊日益萎缩,楼丝古城逐渐被沙埋的情况下,楼兰鄯善国都后来曾有过几次搬迁。在公元五世纪的时候,楼兰国为西域另一个古老的游牧国家丁零所灭。史书上说人民流失,不知所终。”楼兰人后来当然还有一些的,不过随着楼兰国的灭亡,后来的人们习惯上称他们为罗布人。斯文赫定的年代里,罗布泊西岸有淡水的地方,还有两个罗布人的村子,其中一个村子就是着名的罗布人首府“阿不旦”。赫定氏之所以能发现楼兰古城,就是得力于罗布人向导奥尔得克的帮助。同样的,贝格曼发现千棺之山,也完全是靠着奥尔得克的指引。罗布人后来随着罗布泊气候的恶劣,淡水的短缺,人口越来越少,等我写这篇文章时,这个世界上只剩下最后的两个罗布人了。他们一个叫热合曼,1999年时是105岁;一个叫牙生,1999年时是102岁。他们就住在前面说的那个古伊遁城今米兰市里,兵团人将他俩从最后的阿不旦接出来,他们成为兵团农二师三十六团的农工。风烛残年的他们就像阳光下的两滴水,随时都会干涸,从而为那辉熄的楼兰年代阑上两个句号。
丁零古族据伊斯兰大百科全书上的说法,是今天的维吾尔族的前身。
二十五
楼兰城是如何被发现的?2000年是楼兰城被重新发现一百周年。一百年前的今天,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带着几个助手,在罗布人向导奥尔得克的帮助下,在罗布淖尔荒原上像鬼魂样转悠。赫定氏此行的冃的并不是寻找楼兰城,而是来这里确定罗布泊的位置。那时他正在为罗布泊的具体位置在哪里一事与俄国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笔战。半个月过去了,给养已经用完,加之死亡、迷路的阴影在时时威胁着赫定,于是赫定准备返回。回程的路上,赫定突然发现随手携带的铁锹没有了。丢失铁锹是一件要命的事情,即便他们侥幸找到水源,也无法挖泉了。这时奥尔得克自告奋勇,要回去寻找铁锹。这样做等于去送命,但是赫定还是答应了。更可怕的是到了夜里,突然刮起了弥天大风,赫定在他的书中称那风为“魔鬼的乐曲”。正当赫定氏一行在一个干涸的泉子旁边万念俱灰、默默等死的时候,突然一人一骑,御着大风,像魔鬼一样飞抵他的旁边。这正是神奇的罗布小子奥尔得克。奥尔得克除为赫定带回来铁锹外,还带回来一块雕花的木板。奥说,大风将他刮到了一座鬼气森森的大城里,城里有城掠鸿一螯随边墙,有房子,有塔,满地都是这种破旧的木板。捧着雕花木板,听着奥尔得克关于鬼城的叙述,赫定在那一刻惊呆了,罗布泊旁边如果能有这样一座如此规模的城市,它一定是湮灭一千多年的楼兰古城了。赫定哭了起来,他明白幸运女神降临到了他的头上,中亚近代探险史上最重要的一页,在他手中翻开了。
第二年,赫定从瑞典国王和火药商诺贝尔手中又筹得些资金,于是重访楼兰。依然是奥尔得克做向导,他乘船从塔里木河而下,进人罗布泊水面船只驶到离楼兰还有多公里的地方搁浅,尔后一行人沿干涸了的运河河道进人楼兰城。楼兰之谜至此揭开。
二十六
楼兰的诸多大神秘中有个千棺之山之谜,最为诱人,你能谈谈它吗?在民间传说中,说在罗布淖尔荒原上,有一个去处叫千棺之山。那是沙漠的深处,那里涌涌挤挤的大沙山,一座挨一座,而在沙山之上,排列着密密麻麻的棺材。棺材里躺着高贵的武士、美丽的少女。虽历经数千年的岁月了,但是这些勇士少女们仍面容娇好,栩栩如生。据说在有月光的夜晚,他们会从棺木中走出,歌唱和欢愉。而在太阳出来之前,又重新回到棺木里,安静地躺下。
据说每一个棺木的旁边,都立着一个高高的胡杨树干,从而令这一处地面像一座死亡了的胡杨林。而那雪白的树干苗条、高耸,像一群踮起脚尖跳舞的美女。
罗布奇人奥尔得克时常给人说起他见过这千棺之山。是在顺一条古河道,追赶几峰野骆驼时误人的。1934年,在赫定氏最后一次探险罗布泊的时候,他对奥尔得克谈到的这个“千棺之山”很感兴趣,敏锐地感到这个神秘所在一定会给他带来许多收获。赫定此行要去楼兰,不能分身,于是派他的助手贝格曼,随奥尔得克前行。
顺着一条干涸的、向东南而流的小河故道,他们走了许多天的路程,都未能找到这千棺之山。而路途中奥尔得克的信口雌黄,也使贝格曼觉得这千棺之山之说也许只是奥尔得克的虚构和想象而已。甚至到了后来,连奥尔得克本人也对自己的经历产生了怀疑。
然而有一天,正当所有人的信心和耐心都被折磨得丧失殆尽的时候,远处的沙丘上,突然出现一片高耸的标帜。奥尔得克指着那个方向,高喊道我没有骗你吧,朋友!瞧,那里就是千棺之山!
探险队一片欢呼。驼铃叮咚,载着他们向千棺之山奔去。走到古墓群中,贝格曼跪下来,向亡灵们致敬,请他们原谅不速之客们打搅了他们的安宁。继而,贝格曼打开就近的一具棺木,于是,看到一位楼兰美女向他微笑。
千棺之山后来被贝格曼称为“奥尔得克的古墓群”。共有一百二十具棺材,周围标记了一百多根直立的木标。因罗布沙漠极端干旱,基葬里的木乃伊令人吃惊地完好。一具女性木乃伊,有着高贵的衣着,神圣的表情,戴着一顶饰有红色帽带的黄色尖顶毡帽,双目微合,好像刚刚人睡,并为后人留下永恒的微笑。贝格曼称她为“楼兰女王”。
当代罗布泊专家杨镰认为,这个千棺之山的年代距今约有三千年之遥,理由是这些墓葬中竟没有见到一片丝绸。杨先生还认为,这条小河是一条人工挖掘的运河,因为它独立于塔里木河水系的所有河流,它有着奇怪的走向,它的两岸也没有通常有的死亡胡杨林,也没有村落的遗址。杨先生据此推断说,这河流是一个部落为通向他们庄严辉煌的千棺之山陵墓而挖掘的,亡人通过运河运往那神秘之山安葬。仪式结束,关闭龙口,运河断流,千棺之山就被重新封闭了。
值得在这里重重一提的是,自1934年奥尔得克一行拜谒过千棺之山以后,这个神秘的小河流域,这个海市蜃楼般的千棺之山,便从此神秘地从地表上失踪了。后来的许多贪婪的盗宝人,寻根究底的探险者,都试图找到它,但都无功而返。就是时至今日,受这个神秘故事的诱惑,仍然有人在寻找它。遗憾的是他们找不到,因为缺少罗布奇人奥尔得克的助力。
二十七
谈谈这个有趣的罗布奇人奥尔得克吧!“奥尔得克”这几个字,是罗布语“野鸭子”的意思,据说母亲生他时,罗布泊上空正有一群野鸭子聒噪着飞过。说起这个人来,真悲惨,瑞典人赫定一身荣誉,寿终正寝,我们的奥尔得克却始终贫贱和卑微,最后甚至骨埋何处也不知道。据说,赫定1934年5月走后,奥尔得克仍假冒探险队的名义,向罗布部落的最高统治者伯克买了许多粮草,谈好将来由探险队付钱。这事败露后,愤怒的伯克扬言要把奥绳之以法。怕吃官司,奥尔得克仓皇逃逸,后来隐居于阿拉干附近的老英苏。他去世后,就安葬在老英苏的玛扎。当然这只是传说而已。罗布泊人长寿,奥尔得克说不定会多活几年,活到被兵团收留当几年农工,也是可能的事。赫定与奥尔得克同龄,赫定死于1952年。
在我的印象中,这个罗布奇人是一个浪子,他骑着马,御着罗布荒原的大风,风也似的在荒原上疾走。他一会儿出现在追赶野骆驼的猎手行列,一会儿又驾着独木舟,泛塔里木河而上,奇迹般地出现在赫定面前。
他同时又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那种“痞子”。衣衫不整,邋里邋通。遇见的人都以半是轻蔑半是调侃的口吻与他打招呼。他的嘴里三分之一是谎言,三分之一是真实的阅历,三分之一是白日梦。这些特征混淆于一身,令世人对他的话只能半信半疑。
但是我还是深深地喜欢和同情奥尔得克。1901年的3月3日,在奥尔得克指引下,赫定得以来到楼兰古城。西域探险史重要的一页揭开了。“快去捡那些木雕、木简和纸本文书吧,找到一件,我当场付你们一块银元!”斯文,赫定喊道。于是,我们看到那俯身向下的奥尔得克那佝倭的身影。他一边拣一边龇着白牙傻笑着。
二十八
罗布泊真的是黄河的源头吗?两千年的中国统治者们都持此说。当然,这是一个误说,民国初年的地理教科书上,已经改正过来。当初第一个制造这美丽传说的人是出使西域的张骞。他到西域跑了一圈,回来报告说,我们面前的这个黄河,它并不是发源于青海的巴颜喀拉山,而是在山的那一边,还有一个浩浩渺渺的蒲昌海,海水从山底下潜行过来,形成黄河的河源。这就是被史学家经常提到的那个“黄河重源说”。后来,历代的中国统治者都沿用此说。
二十九
能谈一谈你在罗布泊看到的动物吗?真的什么也没有,像月球表面?那么原来有吗?在罗布泊湖心,我见到一只花翅膀的苍蝇,这是我此行中唯一见到的一只罗布泊土着动物。当我们的车从一个井位向另一个井位移动的时候,我下来蹲在盐翘上拉屎,拉完屎以后,突然发现有一个苍蝇不知道从哪里飞过来了,落在它上面。苍蝇体积很小,比家蝇还小一些,花翅膀。据说在罗布泊地面,在楼兰古城,唯一的生物就是这种苍蝇。同行的张作家称这是伟大的苍蝇,可爱的苍蝇,他说,在罗布泊,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向它膜拜。
当然,在雅丹附近,我们还见到一只飘飘忽忽的美丽蝴蝶,但这蝴蝶肯定是附着在我们的蔬菜车上的一条青虫,在罗布泊蛾变而仙。此外,还有两只小鸟,一直跟着我们的车进了罗布泊,居住期间,时常在我们的头顶鸣啾。此外,还有一只奇怪的黑乌鸦,在我们居住下来以后,它从敦煌的那个方向,呱呱地叫着飞过来,然后在我们的雅丹上敛息。它像个幽灵一样一直陪了我们十三天。
不过在一百年前,这里还是各种动物的乐园。那时满地跑的都是野骆驼,最后一个见到野骆驼的人是1980年的彭加木。还有新疆虎,那时也很多,赫定氏952年坐在他的斯德哥尔摩寓所的発子上死去时,屁股底下就坐着一张当年药杀的新疆虎的虎皮。还有罗布泊马,那是一种小个子的马,因为普尔热瓦尔斯基首先把它介绍给外界,所以动物学家称它为普尔热瓦尔斯基马。那时还有满地的妈蚁。那时,罗布泊里还有取之不竭的白鱼,要知道,几千年来,苟延残喘的罗布泊人,基本食物就是湖中的鱼。
三十
植物?罗布泊古湖盆没有任何的植物。我们来的路途上,只见到风口有一些红柳的尸骸。死亡的胡杨林则是在从米兰那个方向进入时见到3那地方有个地名叫阿拉干,是塔里木河在淸朝末年注人罗布泊的人海口,现在已经为黄沙所埋。古河道上,有许多死亡了的胡杨林,奇形怪状,狰狞可怕。胡杨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独有的树木,人们赞美胡杨说:一千年不死,一千年不倒,一千年不烂!
塔里木河流入罗布泊淸朝年间的地方阿拉干的胡杨。
三十一
罗布泊是哪一年干涸的?罗布泊的水都到哪里去呢?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送给中国人一张美国地球物理卫星拍摄的罗布泊照片,告诉中国人说:罗布泊已经完全千涸了。这张照片就是那着名的大耳朵照片,照片上,一圈一圈的耳轮,表现了罗布泊逐渐干涸的过程。
罗布泊的干涸,主要是因为为它提供水源的塔里木河和开都河的断流。兵团人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中部,连续修了大西海子一库、二库、三库,从而导致塔里木河完全断流。库尔勒市则在开都河上游,修了博斯腾新湖,截住了流往罗布泊的水。这就是罗布泊干涸的原因。
当然,罗布泊的干燥气候,导致这潭死水大量蒸发,也是其中一个原因。罗布泊的年降雨量是零,年蒸发量是2000毫米,空中像有一个大的抽风机一样,把罗布泊的水抽干了。
今年春夏之交由于弥漫大半个中国的沙尘暴现象,曾促使新疆方面打开大西海子水库,向罗布泊放水,但水只流了一百多公里,远远还没有到达罗布泊,就被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吞掉了。
三十二
你在罗布泊十三天中,遇到的最大的生存挑战是什么?是没有水,或者说带着一点可怜的水,但不敢用。十三天没有洗脸刷牙刮胡子,光这一点就够你受了,况且我带的是假牙,一天不淸洗就会有味道。记得我在罗布泊曾经奢侈过一次。实在忍受不住了,于是我拿着饭碗,偷偷地到水罐上接了一碗水,然后转到雅丹后面,先用这碗水漱门、刷牙。接着,又用毛巾溅着水往脸上拍,拍了一阵后,擦上肥皂刮掉胡子。碗底还剩一点浊水,我就把它倒在毛巾上,然后把毛巾盖在乱糟糟的头发上。在我干这些事的时候,几个地质队员默默地站在远处看着,这令我很羞愧。而后来,当淡水几近用完,雅丹人心惶惶的时候,我的羞愧感又增加了几分。
三十三
你在罗布泊害怕吗?开始两天有点怕,恍惚中,觉得地球上好像发生了一场大灾难,只剩下这几个人还活着似的。到了第三天,便不怕了,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大压抑,人完全地麻木了,不再思想,不再说话。有时闲暇时,我一个人默默地登上雅丹那狮子头。我在那里一坐就是半天,像高僧在打坐。面对四面的如同鬼域的昏天黑地,我想起哭,但是哭不出来。我是如此可怜地感到自己的渺小和无助。这时候我想到神的力量,于是心中会有一种暖烘烘的感觉一一宗教也许就是这样产生的。或者换言之,在罗布泊,面对大自然如此强大的破坏力和人的如此渺小,你就会明白宗教产生的原因了。
三十四
听说你们在罗布泊遇到了一场大风?是的,遇到了一场大风,风刮了两天一夜。风拍打着帐篷像在擂鼓。我蹲在帐篷里,感到自己像钻进风箱里的老鼠一样,或者说风鼓起帐篷的时候,感到自己像坐在波斯飞毯上一样。风没能把我的帐篷吹走,因为好心的地质队员给我的帐蓬四边,压满了牛头大、羊只大的碱壳。这些碱壳是那场大风从雅丹上吹落的。地质队王工的帐篷,则在夜半时被风吹上了天,接着又抛入罗布泊深处。
我觉得这风可怕极了。但是地质队员说这风并不大,才八级,比起黄风暴、黑风暴差远了。
罗布泊的一处风口三十五罗布泊之前的你和罗布泊之后的你有什么改变吗?在罗布泊呆上几天,你就会明白人类花了几千年时间所煞费苦心建立起来的秩序大厦的可笑。比如拿货币来说吧。钱在这里根本一点用处没有。我们在罗布泊打了好些场麻将,百元大票满桌飞。可是这钱赢到手里,根本就没个用,擦屁股还嫌它硬。在这里,人会不自觉地变得高尚起来,真诚起来,人类所有的争争吵吵,到这里都停止了。时间在这块地面上行驶得多么庄严啊!
三十五
罗布泊回来以后,每当水龙头滴水,我的心里就发紧。水对我的概念不再是每吨水2元钱了。西安的天爱下雨,人们说,怎么又下雨了。我则说,让它下吧,这雨若下在罗布泊,会是罗布泊的一个节口!
敦煌壁画中,有一位印度高僧,每日黄昏,都要来到恒河边上,开肠破肚,洗涤自己这一日所染的凡尘。他试图在这日日必备的洗礼中,洗尽凡尘,达到一种尽善尽美的大觉悟之境。一一我把我的罗布泊之行,当作一次精神的洗礼:
三十六
再问你最后一个问题:罗布泊我们普通人去得了吗?能去,我也是个普通人。我们进罗布泊的这昔日凶险的鲁克沁小道,听说现在鄯善金矿将柏油路铺到了库鲁克格塔山顶,余下的前往古湖盆的道路,地质三大队正在修,可望不久铺通。即便还没有铺通,戈壁滩也可以走。从鲁克泌小镇到罗布泊古湖盆,现在只要一天时间,就可抵达了。
告别罗布泊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