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刚刚经历珍宝岛和铁列克提事件后的中苏边界,战云密布,双方处于严重军事对峙状态。苏方在6000公里漫长的中苏边界,部署了55个步兵师,12个战役火箭师,10个坦克师,4个空降师,号称陈兵百万。中苏全面战争呈一触即发之势。
我这个曾经亲历过几次大的边境事件的前白房子士兵,曾称那时候我们的头顶上高悬着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更兼这白房子地区是争议地区,因此这柄剑从这里掉下来的可能性更大。或者换一种说法说吧:这里是漫长中苏边界线的扁桃腺部分,不论哪里一患感冒,这儿直先发炎。
回到地方上以后,惊魂未定的我,曾经写过一个叫《遥远的白房子》的小说。小说记述了左宗棠签署1883条约线之后,由于一次偶然的事件,白房子沦为争议地区的经过。
大到从19世纪中叶开始,沙俄帝国对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七的鲸吞,小到沙俄版图将555平方公里的白房子地区划人其中,都是沙俄尼古拉二世的“黄俄罗斯”计划的一部分。
正是因为沙俄对中国领土的鲸吞,令它成为一个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
今年口㈣年我遇见了四件有关白房子的事。
第一件,今年春节期间,我们几个居家西安的白房子老兵,互相寻找多年以后,终于在一个战友的烤羊肉串摊子前相聚。我们喝着啤酒,吃着烤肉,喋喋不休的话题永远是那险。恶的白房子。酒高之际,一位姓段的老兵怅然说:“如果当年中苏战争爆发,我们现在大约都在一个烈士陵园里!”这句话说得当时在场的人都黯然神伤,而我的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
第二件事是兵团农十师文联主席杜元铎先生,邀请我到他们那里去讲课。农十师的师部所在地北屯,和我所在的部队,恰好都在那一块阿勒泰草原上。
第三件事则是:我从一个退伍老兵那里,得到一个惊人的消息,在最近的中哈边界会谈中,哈方已经主动放弃了对白房子争议地区的领土要求,因此,55.5平方公里的白房子地区将不再成为争议地区,而成为双方共同承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式领土。
那第四件事,则是作家出版社编辑张亚利小姐的一个电话。张小姐在电话中说,一些年前,我曾经和作家出版社签订过一部边境题材长篇小说的合同,她问那小说现在写得怎么样了。上述四件事,促使我在两千年的七月十四日,背起行囊,踏上重返白房子的路程。
这次行程共用二十二天的时间。
二卄二天中我记了五万字的笔记,随行的摄影记者陈旭,则拍了四十个胶卷。
这次行程是我对中国西部边防的一次实地踏访。我的足迹从友谊峰下面的白哈巴边防站开始,沿阿克哈巴河而下,到达扎木拉斯边防站,尔后到达阿尔泰山脚下的阿赫吐拜克边防站,再到达克孜乌营科边防站,最后到达额尔齐斯河河口的北湾,即白房子边防站。后来,又顺边界线西下,到达吉木乃边防站。边界线太长,而我的脚力有限3我仅仅只走了一千多公里。好在我与阿勒泰军分区张连枢大校的谈话中,从他那里又得到了塔城、伊犁等边防站的情况。因此,我此行中对苏联解体十年之后的中国西北边防的总体印象,应当说是准确的。
友,因了俄罗斯军事实力的减弱,腰杆也已经软了许多。况且,它们与俄罗斯的关系,也不像以前那么紧密。
中哈边界中国了望台上的哨兵站在我当年站过的白房子边防站的了望台上,举起望远镜向哈方纵深望去,当年边界线上麈集的坦克、装甲车,成队成列的剃着光头穿眘马靴的大兵,如今好像被一阵大风刮去了似的,一个也看不见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当年那令人窒息的空气,凶险四伏的土地,也一下子松弛下来。夭高皇帝远,我的眼前只有一片枯黄的干草原,和绵连起伏的沙丘。
相形之下,边界中方一侧,较我在时热闹了许多。国务院正在实施一项“边境美容工程”,要将散兵线一样布在边界上的兵团团场,全部改造成边境小城。在白房子地区驻守的是185团。我去的时候。185团团场正在大兴土木,团政委告诉我,国家计划拨款两亿,10年完成,也就是说每年拨两千万给这个团场,来搞边境美容工程。
185团是在962年伊塔事件时,开进白房子争议地区的。当时上级说要去执行一项紧急任务,需要半个月时间,于是从边境纵深的团场里,抽调了三个连的农工。给每人一支枪,五十发子弹,四颗手榴弹,一条千粮袋,将这些人装上了汽车。开到哈巴河县城里时,整个县城跑得只剩下一个县长了。县长要留下一挺重机枪,支在县政府大门口,这样他晚上才敢睡觉。开到白房子边界时,兵团人先手挽手成散兵线,挡住涌涌不退地逃往境外的边民,尔后,就就地驻扎下来,盖房子,种地,发展成现在的185团。
在农十师师部北屯,我才知道,我驻守的那个白房子,竟然是185团人盖的。1962年,185团在给自己盖地窝子的同时,为这块争议地区盖两座边防站,这就是北湾白房子边防站和克孜乌营科边防站。这件事引起了我深深的感慨。
我仅仅只在这块争议地区生活了五年,而兵团人在这里生活了四代。当年我骑马穿过战云密布的兵团村庄时,一个七岁的小女孩站在门口向我招手,这次我重访这户人家时,他们还住在低矮的土坯房里,女孩告诉我她已经三十一岁了,她的儿子已经上学。
吉木乃边境口岸也是十分繁忙。我来到口岸时,桥上正在过车队,大卡车上拉的都是废钢铁。人们对我说,这钢铁是从俄罗斯来的,俄罗斯怎么有那么多的废钢铁呀,整天有车队通过,一个车队就是160多辆车。
来自全国各地的商人,正在吉木乃这个通商口岸摆摊设点,建商贸城。商人们把这叫“抢滩”。来的最多的是江苏无锡人。
在我的此行中,军人们异口同声地告诉我,我们对面的哈萨克斯坦边防军,已经完全没有了当年苏联的那种霸气和大国气象。号称西北边防第一团的李文德团长告诉我,哈军的普通军官,不久以前已经全部换成哈族,当然,主要军官还是由俄罗斯派遣。
号称“西北边防第一团”的某团团长李文铕上校。他曾出现在央视98年春节联欢晚会的佳宾席上。当时他魁梧体岸的身躯引起了观众们的注意,主持人问他身高,他回答说一米九四风尘仆仆的李团长,刚刚会同中哈边界勘查小组,参加完中哈边界该团防区的边界线重新勘査工作,下一步,还将以本防区军事首长的名义,应邀去哈方检查和监督哈方的边防驻军情况。
现在的中哈边界重新勘査划界,基本上是以当年左宗棠主持签订的1883条约线为依据,以现在双方的实际控制线为基础的。
当年左宗棠与俄签署883条约后,边界上中方设立的一座边防站的遗址。这个边防站设在额办齐斯河河口,作者在他的小说中称它为白房子边防站。陪同作者陴勘的是现任站长。
我驻守过的白房子争议地区,正是因为这次重新划界,而成为不再争议的中国领土。它的一百年血雨腥风的沧桑至此结束。而白房子所以能顺顺当当地收回,原因正是由于部队三个边防站和兵团185团在这里的坚守。
李团长告诉我,中哈边界勘界和树立界桩的工作已全部搞定,现在只剩下最后签字。我问这“最后签字”是什么意思。李团长告诉我,现在双方正在加紧整理文件,文件整理出来后,由两国首脑签字,这样就正式生效。
那么双方军事首长互相抽查的概念又是什么呢?
李团长说,现在两国达成协议,将主力部队后撤一百公里,今年〈2000年将互相抽查。抽查中,营区内两米以上的建筑物都要开门检查,边境地区驻军的人员编制、装备、昏长名字都要提供给对方。边防站则要挂牌。
李团长说,两国都在谋求友好,都希望能腾出精力搞建设,而由于美国的全球导弹防御系统的有可能实施,更促使了两国加紧友好边防的建设步伐。
这些话真叫人高兴。也许只有经历过珍宝岛,经历过铁列克提,经历过白房子的那个时代的人,才能体会出这些话里所包含着的分量。
在白房子,站在即将生效的中哈边界39号界桩前,面对滔滔而西的额尔齐斯河,当北屯电视台的记者问我此行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时,我噙着眼泪说和平真好!和平万白房子边防站的我的那些后继者们,他们笑得多么开心呀!尽管他们的脸被漠风吹得发黑发干,这世界第四大毒蚊区的蚊子将他们脸上咬得疙瘩摞疙瘩,但较之我们在时候那寡妇脸,那惊悸的心情,那有今天没明天的日子,他们已经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了。
阿尔泰山第一峰一友谊峰在哈巴河县边防四团团部,我还见到一个企图从我境偷越出境的哈萨克斯坦边民。这个边民押到边防四团驻地以后,李团长亲自审讯,我听到这事以后,也赶去看广审讯过程。
这个哈萨克斯坦人叫阿依博拉特,24岁,身高约1.75米,黑头发,长脸。他的胳膊上有被香烟烫过的三个圆形伤疤。他很紧张,在审问的过程中,两条腿不停地打颤。
他是在哈纳斯湖的密林中被抓获的。据说,他从霍尔果斯口岸方向来,到了白哈巴以后,询问当地居民通往边界的路怎么走,当地居民将这事报告给白哈巴边防站,于是边防站一个副连长带着搜索小组,在林中搜了11个小时,才将这人抓获据这位面色黝黑的企图越境者说,他是哈萨克斯坦闰阿拉玛特市许图拜县人,是从霍不果斯口岸人境,来中国做生意的,结果被人骗了,身无分文。他起诉到了霍尔果斯口岸的中国法庭,他的证件也被押在了那里。他这次到阿勒泰,是想找他的一个亲戚,借点钱。结果,亲戚没有找到,于是他在阿勒泰城和人喝了一场酒后,糊里糊涂地脑子发蒙,就来到边界,想从白哈巴方向就近偷越国境。
李团长认为他有几个疑点,第一,他既然有护照,为什么不堂堂正正地从霍尔果斯口岸出境?第二,他说到阿勒泰来找亲戚,那么这个亲戚是谁?第三,他说他曾在阿勒泰和三个人喝过酒,但又说不出这三个人是谁。第四,他身无分文,即使是跑到哈萨克斯坦境内后,又如何回家?
我推测说,这人也许是做生意的,但是不是做正经生意的。哈萨克斯坦黑社会猖撅,这家伙很可能是一个贩毒的。
李团长说,目前正在同霍尔果斯口岸联系,并通过口岸和对方会晤,如果这青年确实是那个地方的人,确实是来中国做正经生意的,部队将把这个企图越境者送公安机关,然后从口岸送回。
如果确实有别的方面的嫌疑,且一时无法査淸,也将交公安系统查淸。对于这桩越境案,边防军的任务已经完成。
审问结束,临离开这个临时拘留室时,我看到这个哈萨克斯坦青年面色铁青,眼神中充满了恐怖,双腿打薮的样子,顿时起了恻隐之心。我递给他一支烟,为他点着,并且拍拍他的肩膀,我对翻译说,你告诉他,请他不要害怕,如果他真的是正经生意人,一旦查清,很快就会放他回去的。
翻译将这话传达给这青年以后,我看到他的表情轻松了一些。
事后,李团长对我说,今年口㈣年边防四团防区,一共抓了11个企图越境分子。他说,较之当年那些抱着军事目的的克格勃特务,现在的越境者,大都是一些民间行为。
他举了两个例子。
前些天,阿赫吐拜克边防站抓获了三个越境者,二女一男。是从哈萨克斯坦越境,进人中国的。刚过界河,便被牧民报告给了边防站。经审问,这三个人是俄罗斯人,过来是想看病。他们患的是淋巴结核病,本国治不,从电视上看到中国的中草药很神奇,于是从俄罗斯到哈萨克斯坦,又从这一处越境。
另一个例子,是从中国越境到哈方的。
这人是乌鲁木齐人,哈萨克族,做运输生意的。做亏了,对现实不满,嫌中国的税高,想偷越国境,到哈萨克斯坦去。他坐车到哈巴河县城,对着地图,想越境的办法,突然看见地图上有一条河流,流人哈境。于是这家伙异想天开,在哈巴河买了个汽车内胎,充足气,然后抱着轮胎,从哈巴河漂流到额尔齐斯河,又从额尔齐斯河往下漂。结果,漂到离河口地段七公里的地方,被北湾边防站的巡逻兵抓住了。
较之当年中苏边界的剑拔弩张,较之当时的新疆境内特务多如牛毛,现在这些越境事件,都带有喜剧色彩,成为这一处和平安宁边防的一个点缀。
在我的中苏边界的逡巡中,我这个昨日老兵最深刻的感受是国力对比的变化。是西北边防压力的大大减轻。
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哈军的素质较苏联时期,已经相差甚远了。在阿赫吐拜克边防站,我听到这样一个啼笑皆非的故事。
阿赫吐拜克边防站一位尉官,巡逻时被三名哈兵劫持了过去。哈兵的目的是要钱。他们要这个尉官拿出1400块钱来赎枪,这样便把他的枪留下,把他人放回来取钱。丢枪在当兵的是一件很大的事情,这位尉官很害怕,没有敢向上级报告,而是到附近的牧民家里借够1400块钱送过去,将枪赎了回来。
这件事是如何事发的,它的下文又如何,我没有细问。
不过,哈军整体素质的降低,这是我所到之处,大家都公认的事情。
当年的中苏边界,现在已经成为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边界。
俄罗斯自十九世纪屮叶开始的对中国中亚地区大规模的领土扩张,尼古拉二世的雄心勃勃的“黄俄罗斯”计划,想不到在今天是以这样的一个结局划上句号的。
这也许是一种讽刺吧。
上面我主要谈的是中哈边界的情况。其实,中国与中亚五国边界的情况,和上面的叙述也都大同小异。不过,为了能使读者对整个中国西北边防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下面我将由东向西,将自友谊峰而下的整个西北边防情况略谈一下。
友谊峰峰高4374米,这里过去是中、苏、蒙三国交界处,现在依然是中、俄、蒙三国交界处。友谊峰以东,是中蒙边境,友谊峰以西,至白哈巴边防站,在苏联解体之后,目前仍有54公里的中俄边界。
这54公里地段都是高大峻峭的雪山,属无人居住区,也不通道路。成吉思汗当年进攻欧洲,就是从这里翻越而过的。成吉思汗将部下分成两拨,一拨翻越友谊峰,一拨打通伊犁河谷,成钳形攻势直扑欧洲大陆。
外蒙古也曾经是中国领土。
1912年,外蒙古在当时沙皇俄国的支持下,宣布脱离中国而独立。外蒙古的独立,其实也是沙皇尼古拉二世的“黄俄罗斯”计划的一部分。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列宁宣布外蒙古的独立无效,并宣布交还沙俄侵占中国的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由于列宁的过早去世,列宁的诺言并没有兑现。1945年二战末期,美英苏三巨头在雅尔塔会议期间,斯大林提出承认外蒙古独立的事实。1945年8月,当时的中国国民党政府接受雅尔塔会议的各项议案,外蒙古从此独立。
这是老话。
目前,俄罗斯这友谊峰以西54公里的涉外会晤会谈,还是通过中哈边境的吉木乃边防会晤站进行。据说,深感不便的俄方提议在白哈巴设立边防会晤站,中方已经原则上同意。白哈巴边防会晤站可望在一两年内建成。
从白哈巴往西,便是漫长的中哈边界。
中哈边界从阿勒泰,到塔城,再到伊犁。历史上许多多事之秋,都发生在这个地段。
着名的铁列克提事件,就发生在塔城境内的裕民县。张连枢大校是从塔城边防调来的,他曾经向我详细地叙述了铁列克提事件的全过程。他说他晚年告老还乡后,要写一本书,来纪念死在巡逻路上的三十一位铁列克提烈士。限于篇幅,我在这里就不复述整个铁列克提事件的经过了。尽管这是弥足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伊犁则是当年淸廷戍边大将左宗棠设立总兵府的地方。这个总兵府就设在靠近边界的霍城。左宗棠以老病之躯,抬着棺材进疆,先平定了东疆、南疆的准噶尔部叛乱,接着收复伊犁,与沙俄签订1883条约线,从而遏制了沙俄向中国中亚地区的领土扩张。
再往西,就是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的边界,中国与乌孜别克斯坦的边界,中国与塔吉克斯坦的边界了。
这些都是以前的中苏边界。这些边界目前的状态,和我上面谈到的中哈边界的状况相似。
与塔吉克斯坦接壤的是巴基斯坦。
中巴边界一直是友好边界。在当年的印巴次大陆战争中,中国好像从道义上是站在巴基斯坦一边的,并且给予广物质援助。我在白房子的那些年月,印巴次大陆战争已经结束。记得从巴基斯坦回来了一群拉物资的汽车兵,他们是新疆军区汽车团的,当年把物资拉过去以后,便连人带车被留下来使用。这些人回来的时候,胡子拉碴的,都是当了十几年兵的老兵油子了。
巴基斯坦是中国一个重要的邻邦。中苏关系由战争恐吓到逐渐恢复理智,是因为中国打了美国这张牌。巴基斯坦就是美国接触中国的一个跳板,被称为国际秘密通进美国总统尼克松的特史基辛格正是通过这个秘密通道,九次来华,并最终促成一九七二年二月的尼克松访华。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据说当时苏联已经决定了要对中国实行核打击,迫于情势的中国人只好出此下策。中美一接触,令莫斯科淸醒过来,瞻前顾后,不敢动作了。一场迫在眉睫一触即发的中苏全面战争,最终拖延以至化为乌有,美苏中三角微妙关系自此开始。
再前行一段后,便迸人中印边界。
中印边界尚是一段需要艰苦谈判,以便最后达到双方共识的边界。
现在的边界,是1961年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的临时停战线。
以上就是苏联解体十年之后,中国西北边防的总体态势。
用张连枢大校的一句话来概括目前的西北边防,是为恰当。这句话就是:强边固防,睦邻友好。
稳定安宁的西北边防,为中国实行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战略,在这块地面上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这就是一个白房子老兵,在重新踏勘当年的中苏边界以后,写给这个世界的一份报吿。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