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说今-他乡遇红颜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湖南李县有一举人,名叫李玉,参加会试落榜后,便和几个朋友一起由京城回南方老家。

    这天,李玉他们来到山东某县城时天色已晚,经打听,客栈都已住满,一行人正着急无处可去时,李玉突然瞥见客栈后面有几间屋,便问伙计能否租用。伙计说:“这屋是一送葬的官家包下的,恐怕未必肯让,我去替你们说说。”

    一会儿工夫,伙计回来了,说那官家同意让出一间西屋给他们。李玉几个很高兴,于是便向伙计打听那官家是什么身份。伙计说,送葬的官家是一位将军的女儿,湖南李县人;将军在北方做官时病故,她这是扶柩回故里归葬,不慎路上得了风寒,迟迟不见好,所以住在这里已有月余。

    李玉一听这送葬的女子竟是自己家乡人,心里顿生恻隐之心,于是赶紧借着感谢让屋的名义去将军灵堂吊唁,还特地为将军烧了些纸钱。

    走出灵堂时,李玉隐隐听到隔壁屋里有女子的哭声,他估计这女子就是将军的女儿了,哭声虽不大,但甚是悲凉。

    李玉正犹豫着要不要去看看,只见那屋门帘一挑,一位家人模样的老太婆走了出来,对李玉说:“我家小姐要面谢老爷。”说完,即回转身去将小姐扶了出来。

    李玉一看,小姐大约十八九岁年纪,面容苍白,柔弱无力,但容貌甚是端庄,举止不失大家风范。

    小姐磕头谢过李玉,说:“家父不幸去世,家母也早已离去,如今只留小女子一人,扶柩至此,劳顿成疾。小女子已托人往家乡送信,请堂兄来此接迎,却不见回音,也不知堂兄何时能来……”说到这里,不由潸然泪下。

    李玉见了心中不忍,赶紧好言安慰了几句,回屋后便与朋友几个说了小姐的遭遇。李玉想邀小姐同行,路上好对她有些照顾,可朋友们却归家心切,对李玉的话不以为然。李玉看此情形,决定不勉强朋友,自己一个人留下,等小姐病情好转后,陪她一起回乡。

    李玉把这意思跟小姐一说,小姐感激涕零,拜谢再三。于是第二天,李玉的几个朋友一早踏上归程,李玉则留在了客栈。

    李玉和小姐很快就熟悉起来,这才得知小姐名叫小莲,性格极是柔顺。朝夕相处,李玉和小莲互相有了爱慕之心,只是不挑明罢了。

    一天,小莲问李玉:“不知客官归乡之后有何打算?”

    李玉笑道:“我不过是谋一个课馆教书的营生而已,还能有什么打算?”

    小莲说:“客官一表人才,难道就甘心做一辈子穷教书匠?我看不如先捐个京官做,然后再寻机会的好。”

    李玉摇摇头:“我一介寒士,哪拿得出这么多钱来捐官?小姐不要取笑了。”

    小莲却认真地对李玉说:“我一个弱女子,无缘无故受客官恩惠,也是前世注定的缘分,若是客官不嫌弃,小女子愿以身相许。家父以前在北方做官,所遗虽薄,可捐个京官的银两总还是有的,只是不知客官意下如何?”

    李玉忽闻如此意外之喜,一时愣住了,不知说什么好。

    小莲道:“客官真若有意,事不宜迟,我们马上就动身到京城,上下通融去。”

    小莲做事非常果敢,而且极有分寸,见李玉没吱声,她第二天就和店主商定,先把父亲的棺木在附近浅葬,待日后办完事再来改葬,随后就拉着李玉动身前往京城,两人遂成了夫妻。

    小莲和李玉在京城一家客栈住下后,小莲便每日出去打听,她说多少有些父亲的旧关系,只让李玉在客栈等候。果然不逾半月,小莲真就给李玉捐得了个空缺。

    小莲与李玉商量说:“在京城做官,家乡的亲友听说后一定会云集而至,我们现在根基还浅,恐怕应付不过来,不如相公上任前先改个名字更妥。”

    李玉对小莲的话言听计从,表示一切都照小莲的意思办。所以后来小莲为李玉租赁宅子,购置车马衣物,李玉穿戴一新上任之后,他也只是把自己做官的事儿告诉家里,还嘱咐他们不要外传。

    小莲对官场诸事甚是熟悉,没过多久,她就建议李玉把在京做官的同乡请到家里来设宴招待。从此,他们家门前车马不断,李玉很快就和这些乡官们的关系密切起来。

    又一日,小莲对李玉说:“相公,你经常在外应酬,我一人在家很是寂寞,我想和你那些乡官朋友的家眷有些往来,你看合适吗?”

    李玉正惟恐怠慢小莲,一听此话,自然点头。

    小莲又说,“我若去拜访他们,自然要穿着得体,可柜里的衣物都不是新式样,你能否给我置办一下?”

    李玉正愁找不到报答小莲的机会,于是就赶紧让小莲把衣服尺寸及款式要求写下来,还叫她拿出以前的首饰钏钗和珠花,把怎样改造添置的事儿也一一说明,立即吩咐下去。数日之后,这些东西就陆续送到了府上。

    小莲一边欣赏,一边夸李玉会办事儿。但是当她在看珍珠首饰的时候,突然惊叫起来:“哎呀,这珍珠是假的,你这是从哪里买来的?”

    李玉一听大惊,说:“我是去京城那家最有名的珠宝行买的,那里卖出的东西怎么会是假的呢?”

    小莲笑着说:“你真是书生气,在京城,越排场阔绰且有名望的珠宝行,他们的货越能以假乱真。不过这等伎俩骗得了你,却骗不过我,只是他们不该不把你放在眼里。”

    李玉被小莲这么一说,气得立刻要去店里理论。

    小莲拉住他说:“买也买了,先消消气,吃过饭再去不迟。”说罢亲自下厨,直到看着李玉吃完了,才让他出门。

    话说李玉来到店里,让伙计叫出老板,斥责说是买了假珠子回去。老板一边说“绝不可能”,一边接过李玉手里的珠子仔细看,肯定地说:“这不是我们店里的东西。哼,明明是你拿了真货回去,现在却换成假的来讹诈我们!”

    李玉一听此话真是怒不可遏,双方于是就争执起来,一时间,店铺里乱成一片。

    正在吵吵嚷嚷的时候,李玉突觉口渴难忍,看到店内接客的小桌上有茶水,拿起来就喝。可谁知茶水一下肚,他就突然口吐白沫仰脸倒地,伙计一看大惊,赶紧上来察看,只可惜李玉此时已气息全无。

    老板不由惊慌起来,顾客死在店里总不是什么好事。

    就在此时,从店门外突然走进一少妇,后面还跟着一个佣人打扮的老太婆。少妇说自己丈夫来店里采换珠子,迟迟不归,她放心不下,才找上门来。

    来者正是小莲,她看到李玉倒在地上,不由捶胸顿足,放声大哭。

    小莲对老板说:“你们卖出的珍珠,真假我不知道,但我丈夫来时还好好的,现在却死在你们店里,这不是你们做下的手脚还会是什么?”说罢,她也不听伙计解释,让跟来的老太婆去请人来验尸,果然是中毒而死。

    小莲不与老板多话,紧接着就去平日里来往的官家那儿求助,大家听后都表示愿意帮小莲打官司。

    老板一看小莲这架势,知道自己斗不过这个女人,于是就私下里派伙计去和小莲商量,说愿以重金赔偿,只求免去官司。

    小莲可厉害了,让来人传话回去给老板,说除非老板把店里所有家当给她,否则就要老板以命相抵。她说,她非要打赢这场官司不可。

    老板一听小莲这话,方明白对方其实是早有图谋,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得照办。

    拿到银票后,小莲替李玉盛殓发丧,遍谢各家好友,随后就变卖家当,扶柩回乡。不过有人说,她走的不是回湖南李县的路;又有人说,北方从来没有一个来自湖南李县的将军……

    这则民间故事中奇女子的运筹帷幄,虽然行的是诈骗之术,但其勇谋胆略却令人震惊。若穿越到现代,把心思用在正道上,那么成为巾帼不让须眉的铁娘子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佚名)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