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说今-线娘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清朝年间,河南夏邑县有个年轻女子,名叫线娘,她不但相貌漂亮,而且心灵手巧,由于出身书香门第,所以还会做诗填词,写八股文。

    当地一些博学多才的老儒,都对线娘赞赏有加,他们说:“这女子要是个男儿,必定平步青云,飞黄腾达。”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线娘十七岁时,她父母相继去世了,好端端一个家,顿时就只剩下了线娘孤零零一个人。

    线娘家隔壁,住着个叫李生的读书人。李家院子里有一棵高大挺拔的玉兰树,树枝直伸到线娘家的窗前,每逢开花时,香气四溢,十分诱人。线娘原本倒也没怎么在意,可如今孤身一人在屋里,所以寂寞不已的时候,就会近树楼台先得花,伸手从树上摘几朵玉兰花下来,独自欣赏。

    一天早上,线娘正摘花时,正巧被李生瞧见,线娘顿时羞得面红耳赤,不知所措。

    可是李生却毫无责怪的意思,反而向线娘作揖施礼,说:“小姐爱花,尽摘无妨。只是我孤身读书,没有先生指点,很想效仿以卫夫人为师的王羲之,也拜小姐为师,不知可否?还望小姐不要推辞。”说着,李生用一根长竹竿将他的文章挑到线娘窗前,求线娘修改圈定。

    线娘起先极力推辞,但经不住李生再三恳求,只得收下文章,回桌旁细读。一遍读下来,线娘觉得李生很有才华,写的文章条理顺畅,词藻丰富,只有一二处小毛病,所以略作改动后,便将文章还给了李生。

    李生看过线娘的修改之处,不禁拍案叫绝:“好,小姐改得好,太好啦!”

    从此,李生和线娘就这么一来二去地交往起来,时间一长,双方感情不断加深,进而产生了爱慕之情。

    这一天,李生忍不住给线娘写了封信,表达自己想求婚的意思。不想线娘却回给李生四个字:明媒正娶。李生心里真是既开心又焦急,开心的是线娘没有回绝他,焦急的是他不能马上把线娘娶回家。

    李生脑子一转,就赶紧搬来一把梯子,靠上院墙,然后攀梯而上,越窗来到了线娘的屋里。他一把抓住线娘的手,说:“小姐,我对你爱慕已久,现在已经夜夜不能入眠,你怎么就不肯到我那儿去坐坐呢?”

    线娘说:“我怕。”

    李生问她:“怕什么?”

    线娘说:“怕你们男人嘴甜而心不正。”

    李生听了一愣,连忙双膝跪地,对天发誓:“我李生若对小姐有三心二意,定遭五雷轰顶,不得好死……”

    这一来,线娘还能说什么呢?自然就投入了李生的怀抱,李生从此也天天以梯为路,来线娘家和她共享男女之欢。当然,他们彼此也有约定:不能长久如此,必须尽快托媒说合,早日迎娶。

    可眼见得日子一天天过去,已经半年多了,李生这边却丝毫不见一点托媒的动静。线娘多次催促,李生满口应承,但结果都是“只听雷声,不见雨点”。

    如此一来,线娘心里不禁起了疑惑。

    就在这时,突然传来一个让线娘无比震惊的消息:李生居然已经背着她和别的女人成亲了,据说那女人是一个年轻貌美的富家女子。线娘得此消息,气得真想一死了之,可又觉得这样太便宜负心的李生了,此仇不报,自己死不瞑目哪!

    线娘思来想去,决定强压怒火活下去,伺机报仇。可不幸的是,时隔不久,她就发觉自己已经有了身孕。这事儿非同小可:一个尚未出阁的姑娘怀孕生孩子,岂不被人耻笑?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思?羞怒焦急之下,线娘便悬梁自尽,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李生猛听到线娘死了的消息,先是吃了一惊,但很快心里就乐开了花:这不挺好吗?以后就没人会再来找自己麻烦啦。

    可谁知这天晚上,李生正独自在书房读书,准备参加即将开始的科考,忽见线娘向他姗姗走来,李生顿时惊得目瞪口呆。李生知道自己做下了亏心事,现在一定是线娘的鬼魂来找他报仇了,这可如何是好?

    李生一急之下赶忙跪倒在地,一边叩头,一边求饶。

    可是线娘脸上并无半点怒容,反而笑着将李生搀起,说:“李郎,你这是为何呀?我离开你多日,心里十分想念,所以特来看看,难道你不欢迎?”

    李生一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看着线娘问:“你不恨我?”

    线娘笑道:“生死由命,富贵在天,我怎么会恨你呢?不但不恨你,我还要帮你呢,谁让我们曾经夫妻一场。这次科考,我定会在暗中助你一臂之力,你只管去考场就是。”说完,飘然而去。

    李生对线娘的话将信将疑,可谁知后来,他果然在科考中得了个第一,中了举人,这下他乐坏了。

    就在李生乐不可支的时候,这天,线娘又出现在了他的面前。线娘对李生说:“李郎,你马到成功,可喜可贺,但不知下一步作何打算?”

    李生踌躇满志地说:“下一步当然是用心读书作文,以求考中进士,再……”

    线娘没等李生把话说完,就向他摇头:“考功名太苦。你考功名,不就是为了升官发财吗?何不趁现在走走关系,弄个地方官做做,哪怕倾家荡产,做官后加倍捞回来就是。这不更省力吗?”

    李生一听线娘这话茅塞顿开,连连作揖道:“多谢线娘指点!多谢线娘指点!日后事成,我李某定当重重谢你,决不食言。”

    李生随后就开始四处找门路,上下打点,不久果然就弄到了个知府的官儿。上任之后,他便迫不及待地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以中饱私囊,甚至还胆大包天接受强盗的巨金贿赂,徇私枉法,宽纵罪犯,因而激起了强烈的民愤。

    皇帝老子在京城得知,拍着龙案怒喝:“把这小子的头给我砍了,挂到城门上去示众!”

    李生的官途终于到此戛然而止。

    临刑前的这天晚上,线娘去了牢房,对李生说:“记得你曾亲口许愿,事成之后定当重重谢我,怎么忘了?”

    李生被线娘这一问,心里好不生气:“都是你,害我落到这个地步,还要我谢你?你……你……”他气得捶胸顿足,懊丧不已。

    线娘看着他,乐得哈哈大笑:“到今天这个地步,是你自找的。当初你把我逼上绝路,害我一命归西,我来到阴曹地府后,看到那几个被下油锅的鬼魂,他们在阳间有当县令的,也有做府台的,原本都是平民,可做官后就都忘了本分……所以我决定帮你做官。你若是走正道,那是百姓的福分;若是走歪道,那是你自寻绝路。现在好了,我的仇报了,恨也消了,你就等着明天上断头台,再下油锅吧!那滋味虽说不太好受,可是你自作自受的呀!”

    说完,线娘拂袖而去。

    对生命不怀有敬畏之心,对恩人不怀有感恩之意,对黎民百姓不怀有慈悲之怀,这样的恶棍贪官,他们的罪恶岂是上一次断头台、下一次油锅就能一笔勾销的?这则小故事警醒世人:事事皆有因果,请以良善之心对待生活。

    (周廷湘 搜集整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