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要穷养,身要娇养-女人 脸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美白:皮肤可以被晒黑,也可以被吃黑抗斑:追根溯源,消除颜色各异的斑点除皱:长皱纹是因为你的身体不会用水紧致:精致的线条在于身体内部的抗衰老下垂:“刮痧”能把下垂皮肤提上去气色:“黄脸婆”是中国女人的“国色”黑眼圈:悄悄暴露你隐私的黑眼圈无论是长斑点、起皱纹、皮肤下垂,还是气色不好、脸面浮肿,都有身体内因作祟。中医讲,“有诸内,必形诸外”。斑点就是气郁、血瘀、肾虚的身体异常表现在了脸上;皱纹是皮肤缺水,也是身体不会用水;下垂是气虚不足以上盈,导致作为皮肤支架的蛋白质合成失调;胖肿是阳气不足,不能运化掉的水湿停滞在了皮肤中,用西医的话说是甲状腺功能下降,代谢缓慢……凡此种种,怎么能仅靠外用的化妆品来解决呢?

    美白:皮肤可以被晒黑,也可以被吃黑

    皮肤白皙是中国人审美的关键标准,所谓“一白遮千丑”,白是美的前提。为此,古代医籍里对具有美白作用的药物作了记载。但是,诸如“令人白”这样的评价一般都会与“令人肥健”联系在一起,具备这种功能的有山药、黄精、茯苓、天冬、麦冬……之所以有如此联系,是因为古人已经认识到,面色的白皙是要以身体的气血不亏空为前提的,具备这样功能的药物一般都是可以补肾、补肝血的。可惜的是,现代人功利心太强,总想通过抹在脸上的化妆品迅速吸收,来达到美白的目的,而这,几乎是梦想。

    ⊙能迅速美白的一般都是毒药

    现在的医院,不是没有美白的外用药物,只是这种药物有毒。这种药物叫“氢醌”,在医院的皮肤科有时也会用到,一般只是为解燃眉之急,配合内服的药物发挥作用,所以是个处方药。也就是说,它的使用范围、使用浓度是需要医生把握的,如果用得不当,比如浓度过高或时间过长,美白效果一扩大,脸上会因此产生白斑,而这种白斑是很难逆转的,会长久遗留在脸上,变美容为毁容。因此,国家对化妆品检测发现的问题,很多是因为偷偷地添加了“氢醌”,这绝对是一种饮鸩止渴的美白方式。

    “氢醌”之所以能美白,是因为它作用在皮肤细胞里的酪氨酸酶。酪氨酸经过酪氨酸酶的激活作用,一步一步氧化最后变成皮肤上的黑色素。用了“氢醌”,等于抑制了这个反应中的酶的活性,使酪氨酸不能变成黑色素,黑色素逐渐地就会淡掉了,皮肤也就白了。因为这个美白效果是借助“氢醌”终止皮肤色素的“变黑”反应的,所以,就算冒险用了,起效的时间也可能是3个月乃至半年。但是,这个药停用以后,如果病因还没有去除的话,比如还是继续被晒,或者内分泌调节还是有问题,病人还处于肝郁、脾虚、肾虚等状态中,酪氨酸酶还会把酪氨酸继续转化为黑色素颗粒,慢慢地还会再出黑斑。所以,即便是这种饮鸩止渴的冒险办法,也并非一劳永逸。

    有的人体质先天就是酪氨酸酶的活性偏高,别人的细胞能转化10个黑色素,她能转为20个,所以就比其他人容易长斑。这一部分内容,我们在“祛斑”的那个章节中会详细讲到。至于外因的防护,自然就是防晒了。如果指望“氢醌”,就要控制好浓度。因为只要浓度没控制好,细胞生成黑色素的功能都会被氢醌抑制,这时候就不是黑斑的问题,而是要出现白斑了。

    ⊙换肤也是一种美白办法

    相比来说,果酸虽然不是彻底根治色斑的办法,但比“氢醌”还是安全的,现在高级一点的化妆品中都有果酸。

    皮肤细胞产生黑色颗粒是人体自我的一道防线,主要防御的是紫外线的伤害。黑色颗粒进入皮肤的角质细胞之后,形成一个帽子一样的结构,保护性地在细胞里进行蓄积。随着皮肤角质的脱落,黑色素也就丢失了。如果角质层脱落减缓了,黑色颗粒就会一直堆积变多,黑斑就变得明显,皮肤就显得黑。之所以用果酸,就是为了实现浅层换肤的目的,使带有黑色素的角质层剥脱,人的黑斑随之减少,皮肤也就变白了,这种换肤是相对安全的一种美白。

    虽然这种换肤能带来美白效果,但频率很重要。换肤一般分浅层换肤、中层换肤,还有深层换肤,换得越浅对皮肤的损伤越小,作用也最弱,使用的频率也可以增加一些。比如在医院,治疗色斑性的疾病或者粉刺痤疮,这样的换肤可以两周做一次;如果你只是在化妆品里面加一点点果酸,就可以天天使用这种产品了。

    需要给大家提示的是,即便是比较深的换肤,疗效的显现也需要时间。因为含有黑色素的细胞重新产生,到它到达皮肤的最表层,再到脱落的时间,一般是28天。而我们所期待的美白效果的出现,其实就要等这样的细胞脱落,这自然需要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这是一个固定的细胞生长周期,不是能人为加快或提前的。

    现在很时兴“草本美白”,就是用植物的叶子、果实美容、美白,这在实验室倒是被证明了一些。比如我们看化妆品的产品说明书上,会标一种叫“熊果苷”的物质,“熊果苷”在化学结构和性质上来讲和“氢醌”是很相似的,但是它是从杜鹃花的叶子中提取出来的,刺激性比较小,使用起来安全得多。还有甘草提取物、绿茶提取物、芦荟提取物、石榴皮提取物、桑树提取物等现在被用在化妆品中,也是这个原理。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把这些植物叶子、药渣子混在一起往脸上一敷就能美白了,自己的“土法上马”未必有效。因为皮肤的功能首先是屏障,而不是吸收,皮肤只是有选择地吸收,所以敷面的东西要看它的化学性质是不是可以透过皮肤被吸收。

    即便是可以透过皮肤的物质,能否被有效吸收和浓度也有关系,浓度高的吸收得才充裕。中药面膜也好,自己做的植物、水果捣碎了敷面的面膜也好,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成分特别复杂,可能包含了各种营养物质,大家购买的时候也会选择营养物质丰富的。但是,这就有一个问题,营养虽然丰富,但每种敷在脸上的成分,浓度却可能很低,每种都有,但每种浓度都不足。这就有可能无法渗透进去,自然达不到敷面时的预期效果。我们购买的专业护肤品之所以能吸收,是因为人们把有用的东西提取出来,不仅改变了它的化学性状,还增加了它的浓度,才能吸收进去达到美白的效果。

    ⊙能把你吃白、吃黑的食物

    我上大学的时候,有个比我大的学姐,长得很漂亮,皮肤也很白,但就是有严重的黄褐斑,那时候她30岁。后来我发现,她每隔一段时间就去一次医院,连续去几次,回来之后人就显得精神了,仔细看才发现,脸上的黄褐斑也变淡了。追问之下才知道,她是去医院打点滴,直接静脉注入维生素C了!原来是维生素C帮她美白了。

    因为维生素C本身是一个很强的还原剂,而皮肤细胞里黑色素形成的时候是一个氧化反应,黑色素是细胞被氧化的产物,用了维生素C,等于把黑色颗粒还原了,让它颜色变浅,所以维生素C才是一个最靠谱的美白药物。只是它的美白过程比较缓慢,因为需要等待它完成这个还原反应,所以不可能今天吃了,明天就变白。

    在现在大医院的皮肤科,维生素C也时常用来美白,医生对此的推荐剂量是一天1克以上。我们在药店里买的维生素C,每片是0.1克,所以至少要吃10片才能起到美白效果。有的时候,医生也会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进行静脉注射,那样的话,一天是2~3克,这个时间也要是长期的,要3个星期以上,或者2个月、3个月乃至更长才能对色斑起效。

    但是,这样长期使用大量维生素C,是不能突然停掉的。因为在注射的过程中,你的身体已经非常依赖它了。维生素C还有一个名字叫“抗坏血酸”,如果缺少的话,可能会出现坏血症,容易出血。所以,在停用的时候不能骤停,而要慢慢减少,从最初静脉治疗,逐渐地减到口服,这样维持一两个星期,最终每天吃0.2克,使身体有个适应的过程。

    很多年轻时很瘦、皮肤很黑的女孩子,生了孩子之后变得丰满白皙了。之所以有如此效果,是因为怀孕和生育之后,除了激素水平的变化,女性有了一个特殊的机会调养和休息,饮食和睡眠都得到了保证,以前虚弱的气血正好抓住这个机会得以补充,逐渐显现出成熟的女人韵味。可见,要想美白,除了防晒之类的表面功夫之外,气血的充盈能保证皮肤的“基础色”,在这个基础上,多吃含有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也是个必需的“功课”。

    巧补维生素C在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是鲜枣、猕猴桃、橘子;蔬菜中是辣椒和绿叶蔬菜。最有效的食用这些食物的方法是生吃,而且不要榨汁,因为维生素C特别容易在加工、加热后失效。想保持维生素C的作用,凉拌菜最好,也可以做水果沙拉,把含维生素C丰富的蔬菜或水果拌在一起,保证每天吃一次,长此以往,就是最健康的维生素C补充办法,比等到因为维生素C缺乏引起色斑后去注射,要更加自然。

    除了维生素C,还有一种可以抑制黑色素形成的物质就是维生素E。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北京的时髦女人都喜欢去医院开一种“维生素EC合剂”的保健品,这个药味道很好,酸酸甜甜的,清晨起来之后吃一袋,很容易被人们接受,还能保持皮肤的白皙。这个办法确实有道理,因为维生素E也具有抑制氧化的作用,可以和维生素C一起,减少黑色素这种氧化产物的生成,皮肤自然变白了。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中国人的维生素E是不缺乏的,因为中国人吃植物油的量是全世界最高的,维生素E的摄取比西方高很多。如果说要补充的话,一般每天补充10毫克就可以达到延缓衰老、淡化色斑、使皮肤白皙的目的。但一般不超过100毫克,否则不利于健康。一般情况下,市面上卖的维生素EC合剂的含量是维生素E100毫克,维生素C 200毫克,一般一天一袋的量就足够了。

    事实上,食物中的坚果都是富含维生素E的,坚果含的是植物油脂、植物脂肪。人体是需要一定量的脂肪的,脂肪能帮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但从美容护肤的角度上看,动物脂肪如果吃得过多,会加重皮脂的溢出,使皮肤变得粗糙,加速皮肤老化,而植物脂肪却没有这个问题,它可以使皮肤柔嫩。所以,只要条件允许,最好养成每天吃坚果的习惯,方法也简单,每天早餐时,可以吃一把榛子、杏仁或者两个核桃。我接触过很多营养学专家,他们的早餐都很丰富,一般是一杯牛奶、两片面包加一个鸡蛋或者是一片酱牛肉,里面还放了生菜或者西红柿之类的蔬菜,最后还有一把坚果,因为只有这样,才是一顿最合理、健康的早餐,也是一个能美容的早餐。

    既然皮肤的黑斑和黑色素的沉积有关,而黑色素的形成是要靠酪氨酸供应的,也就是说,如果你想美白,富含酪氨酸的食物就要少吃了。到目前为止,被营养专家确认的能使人变黑的食物有土豆和红薯,还有甲壳类的生物,比如蛤蜊、螃蟹、河螺、牡蛎等水产品。住在海边的人皮肤较黑,不仅是因为日晒,还有水产品吃得多的缘故。但并不是说只要吃了土豆就会变黑,首先是量的问题,只要不是长期大量地吃一般问题不大。还有就是你的体质问题,如果你的酪氨酸酶的转化能力超强,你可能就是个容易长斑的人,这个时候就得注意了。很多人很喜欢吃土豆,可皮肤仍旧很白,可能因为他们的酪氨酸酶没那么大“本事”,身处丰富的酪氨酸环境中仍能“置之不理”。如果你是前者的体质,却偏不服后者的皮肤,拿人家的白净说事,就有点“东施效颦”了。

    ⊙想美白,室内也得防晒

    对皮肤的保养来说,防晒是值得做而且一定要做的功课,做了可能不会马上显效,但不做却可以马上给你点“颜色”看看。防晒不只是室外,也不只是夏天,而是一年四季都得做,或者几乎可以说,只要你在白天活动,防晒就是必需的,包括你在办公室里工作,特别是座位在窗户边上时。

    因为能够通过玻璃窗的紫外线是“长波紫外线”,就是我们防晒霜上的“UVA”。它一般不会使人晒伤、晒红、脱皮,但它会缓慢地使人产生一种变化,一是会晒黑,二是会产生皮肤老化,这种皮肤老化叫“光老化”。

    “光老化”跟自然老化不一样,它会使皮肤更粗糙、更多褶皱,而且会很松弛,是美容的大敌,属于皮肤的“无形杀手”,这就牵扯到防晒霜的选择问题了。

    能让人有感觉、知道皮肤被晒伤的是“中波紫外线”,英文缩写是“UVB”。比如去海边回来,皮肤被晒红、晒脱皮,就是“UVB”作祟,这个时候最好选择SPF30以上的防晒产品。

    其实,最容易伤害皮肤的是平时常态生活中的日晒。如果你是朝九晚五地上下班,接受的阳光不是很强,或者虽然是室内工作,但房间的采光很好,能把你晒老的就是“长波紫外线”——“UVA”了!因为每天都要接触到它,所以人就是在无意识中逐渐变老了。为了预防它的伤害,春季或者秋季可以用SPF值在15以下的防晒霜。但是同时还要注意PA的值,这在防晒霜上也有标注,是专门对付“长波紫外线”的。一般情况下,用PA后有一个“+”的就可以了。

    如果是到了夏天九十点钟的时候,阳光已经很强了,就要增强防晒系数,最好是SPF20~SPF25,同时PA值一定要有。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防晒霜按照上述理论涂抹好了,是不是出门就不用打伞、戴帽了?绝对不是!因为相同的照射情况下,用防晒产品并不能100%地防晒,比如SPF是30的话,它对紫外线的防护达到96.5%,也还有一定的遗漏,更不用说指数低的了,这种情况下,最好还是要添加其他的防护措施。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大家在抹防晒霜的时候往往达不到厚度,而医学上在测SPF值的时候涂得很厚,面部的每平方厘米要2毫克,涂抹出来的效果几乎和日本的艺伎一样。而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所以防晒指数很多时候并不能如实体现。如此看来,打伞、戴帽子还是必要的。

    卖防晒霜的小姐会和你说:“这个能防几小时,几小时以后你重新抹就可以了。”但是,春天和夏天的阳光强度是不一样的,你在春天也许能防护两小时,在夏天也许就只能防护半小时,强度不一样,防护的时间也不一样,而且抹的次数越多,防护的强度虽然也越强,但是同时刺激也加重了。

    很多人面部长了痤疮,或者鼻头有炎症,用防晒霜的时候就迟疑了,怕加重症状。事实上,他们更应该防晒,因为日光会加重痤疮!

    痤疮之所以会叫“青春痘”,是因为青春期以后人会产生性激素。对痤疮起促进作用的主要是其中的雄激素,它会使皮肤腺发育成熟,产生大量的油脂,毛囊皮脂腺的导管开口的地方很容易被油脂堵上。紧接着,被堵住的毛囊皮脂腺里面,逐渐有细菌开始滋生。它们以皮脂为食物,分解油脂并产生游离脂肪酸,这种游离脂肪酸会对毛囊及其周围的组织产生刺激,所以有的痘痘会发红,那就是由细菌引起的炎症。没有炎症时候的痤疮一般比较小,我们就叫它“粉刺”。粉刺如果产生炎症且炎症反应重的时候,会产生很大的疙瘩,它会发红,一摁就疼。

    为什么日晒以后会加重痤疮呢?因为日晒以后会刺激角质细胞,加重毛囊皮脂腺导管开口的堵塞,所以痤疮患者一定要防晒。

    有痤疮的人该选择什么样的防晒剂呢?最好的当然是物理遮盖,比如戴帽子、打伞。如果要选防晒霜,无论是化学防晒霜还是物理防晒霜,一定要选颗粒小的,以避免毛孔的堵塞为务。

    网上很多人在传,“医生居然给病人开避孕药治痤疮”!的确,避孕药确实是临床治疗痤疮时会用到的,一般治疗对象都是女性,这种避孕药叫“达英35”,它有抗雄激素的作用,还有一些微量的雌激素,以此减轻雄激素刺激下的皮肤油脂的生成。但这个药男性不能用,因为会使其产生女性化的表现,比如乳房胀痛、性欲减退等。

    对痤疮的正规治疗,一般要针对不同的发病期:油脂产生比较多的,可以用一些控油的药物,比如口服或者外用的“维甲酸”,它会减少油脂的分泌,减少毛囊口的堵塞。还有一种外用的抗生素叫“过氧化苯甲酰”,长期使用是可以的,一般的药店可以买到。如果仅仅是粉刺的话,一般情况下外用药就可以了。晚上抹“维甲酸”类的药物,帮助毛孔通气,白天可以用一点“过氧化苯甲酰”,减轻炎症,对皮肤也有一定维护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治痤疮要坚持,不能急于求成。很多人知道“维甲酸”,但用了几天发现没明显效果就放弃了,再去找一用就灵的。事实上,痤疮和遗传、体质、激素的分泌水平、皮脂腺对激素的反应性、肤质都有关系,这些都是你不可能彻底改变的。局部的药物起的主要是维持作用,它能帮你度过油脂分泌、激素紊乱的时期,所以一定要坚持使用,直到症状明显缓解。

    ⊙皮肤训练可以祛除红血丝

    有的人虽然皮肤很白,但能清晰地看到红血丝,如果达到极致的话,甚至会像生活在高原的人那样,颧骨部位是红的,这也是影响美容的问题。

    红血丝的产生有几个原因,一个是因为紫外线照射,使毛细血管扩张了。还有一些人情绪激动的时候很容易脸红,这种情况长时间反复以后毛细血管就固定了,可能就没法改变了。另外,不当地使用一些药物,引起毛细血管扩张,也会促成红血丝。

    红血丝一旦形成,单靠药物是很难消除的,医院里一般是用脉冲激光治疗,这种治疗效果还是很好的,但是,如果诱发原因不去除的话,它还会复发。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脸确实是在冷热之后很容易变红,除了防止骤冷骤热外,平时也可以做一些皮肤的训练,如每天用水敷脸,自来水就可以,在洗干净脸之后进行。

    敷的时候,先从最能接受的温度开始,比如正好是和你体温相近的36℃左右的水,敷5分钟之后,再用自然的凉水,继续敷面5分钟,这样做两天后,可以再提高一点热水的温度,还是敷5分钟后,改用凉水。慢慢适应之后,可以将凉水改为冰水,加大热水和冰水之间的温度差。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训练血管收缩扩张,而且对皮肤也有刺激作用,可以增加皮肤的弹性。但注意,不要用烫手的水,因为水太热会影响皮脂腺的分泌,使皮肤变干。

    这个原理也可以用在做面膜的时候,将面膜提前放在冰箱里冰一段时间,热水洗脸后,将冰凉的面膜敷在脸上,在皮肤吸收营养的同时,又兼顾了对皮肤的冷热训练,一举两得。

    美白小贴士1.每天早餐吃一把榛子,或者10个(大)杏仁,或者2个核桃。2.土豆、红薯吃的时候要适量。3.生鲜蔬菜、水果沙拉,每天保证一份。 4.四季都要防晒,春夏:SPF20,PA +或PA++;秋冬:SPF12~SPF15,PA+。5.温水凉水交替敷面,每次敷面5分钟。

    抗斑:追根溯源,消除颜色各异的斑点

    脸上长斑似乎是女人的“绝症”,其实男人也有,但很少。除了他们不那么在乎自己的容颜之外,男性的内分泌比女性要简单一点。承载了孕育分娩大任的女性,体内雌激素、孕激素等的微妙配合是一生的事,稍有差池,脸上的斑点就是会出现的问题之一。既然如此,祛斑的关键还是身体的调理。

    斑点有几种:雀斑、老年斑、黄褐斑。第一种是遗传性的;第二种是老年人的正常现象;对容颜最有影响,也最有治疗价值的是黄褐斑。

    ⊙要想防斑,首先防晒

    黄褐斑的发生也同样具备遗传性,如果父母任何一方家族中有黄褐斑的,后人长斑的可能性就增加,他们是黄褐斑的“易患体质”。对他们来说,长斑就像一个随时可扣动的“扳机”,一直处于临界状态,只等诱因来临。那么,什么会是扣动这个“扳机”的诱因呢?首先就是日晒,所以防斑的前提是防晒。

    我在本书中已经讲到了日晒是皮肤老化的罪魁祸首,如果你想保护皮肤,一年四季都要防晒。但是,如果你是个黄褐斑的易感人群,防晒就要加个“更”字。包括在居室里,即便不是朝阳的房子,即便隔着玻璃。能伤害人的紫外线是可以透过玻璃的,而且从地面、其他建筑物反射过来的光线都具备晒伤或者说扣动黄褐斑“扳机”的效果。所以,不想因为日晒而诱发斑点,一年四季,即便在室内也要防晒。

    ⊙“粉面含春”可能是长斑的前奏

    “黄脸婆”的女人为面色发愁,总想给自己涂脂抹粉产生红颜的效果。但是,“粉面含春”的女人也有她的苦恼。这种人虽然身材纤细,皮肤细腻,但经常顶着一张关公般的大红脸,很失女人的清秀。而且和其他影响美容的问题不一样,这种红是无法粉饰遮掩的,与此同时,脸红的同时她自己也很不舒服,感到很燥热。

    我当住院医生的时候,跟着我的老师看过一个女孩子,她是滑冰运动员,平时就在首都体育馆里练习。她才24岁,来看病就是为了治脸上总是发红发热。她说,一块儿训练的女孩子都白白净净的,只有她,总像个“红脸关公”似的。别人见了总问她怎么了,什么事让她兴奋得满脸通红?特别是大家开会,屋子里闷的时候更严重。她为此总是端一杯凉水,一边开会一边冰熨自己的脸。冬天明明觉得很冷,手脚也冰凉,但她的脸依然发热,她自己也觉得像有一股火闷在身体里。

    人的面部是属于胃经的,所以面子的问题和胃火有直接关系。因此她去看医生开的都是去胃火的药,吃得她不断地泻肚子,但脸红的问题依旧,只能说她不幸地遇到了庸医。

    如果她除了脸红,还有口臭、特能吃、大便干、之前不久还吃过辛辣的食物,比如麻辣香锅、水煮鱼之类的,而且在面部发热发红的同时手脚冰凉,这种比较单纯的表现可能就是胃火。中医治疗的话,一般会用含有石膏的药物治疗,比如“黄连清胃丸”、“黄连上清丸”,胃火下去,脸色也就正常了。但这个脸热手凉、内热外寒的女孩子不是胃火,而是肝郁!因此不能清胃火,而是要疏肝郁,很多医生想不到这里,所以很容易误治。

    中医中的“肝”是主疏泄的,通俗说就是中医的“肝”负责全身气机的调理,气机通畅的时候,身体脏腑的功能就能和谐、有序,一旦肝气被郁住了,功能就失调,直接导致热量郁积在体内散不出来,这就是所谓的“肝郁化热”,用现代医学的概念说就是身体散热不均衡。

    中医五行是“金生木,木生火……”的顺序,肺属金,肝属木,“肝”是“肺”的“儿子”,但一旦肝气过盛了,肝气郁了,就会反过来欺负身为“父亲”的“肺”。中医的“肺”是主皮毛的,人体的皮肤和中医的肺有直接关系,“肺”被“欺负”了,和它相关的皮毛的功能就要受到影响,散热功能就会失调,自然就表现出忽冷忽热,忽红忽白,其实症结在肝气郁上。

    这种因为肝气郁导致的发冷,和体内有寒时感觉的发冷不同,后者能感到身体从里往外冒寒气,连骨头关节都往外冒寒气。“肝郁”的发热也和体内有热不同,体内有热的时候人会想喝水,而且喜欢喝冷水,但这种肝气郁造成的热是郁热,人不会喜欢喝冷的东西,而且能感到自己的热被郁住了。我看到的那个女孩子就说,总想给自己的皮肤扎个洞,让里面的热散出去,然而只有疏肝才能把不均衡的热疏散出去。

    虽然这是个24岁的女孩子,但她的脸上发红发热和更年期女性的面部轰热的原理类似,都是体内激素失去平衡导致的。只是年轻女孩子的激素失衡程度轻,病情也相对单纯,通过调理能顺利“过关”。这个女孩后来吃的是以“逍遥散”为基础的汤药,方子里始终在用“柴胡”和“薄荷”这两个有宣散肝经郁热作用的药物,为的是帮她把郁热透散出去。她吃了这个药后,脸上发热的情形明显减轻了。一个多月后,她在出去比赛之前来看病,想带点儿“加味逍遥丸”的成药走,那时候,已经是个很秀气白净的女孩了。

    这种寒热不均的问题,如果是单纯地清热以祛面部红热,或者是单纯地温里以解手脚之凉,都是明显的错误,而且会加重面部的郁热,因为无论是单纯地清热还是单纯地温里,都会加重肝气的郁结。在脸红严重的基础上,还可能长斑,比如我们说的“黄褐斑”、“蝴蝶斑”,年纪轻轻就会步入失调的中年。

    有人做过相关实验,先是把一群实验用小白鼠,制造成和人一样的肝郁,结果,这些肝郁的小白鼠皮肤的黑色素明显增加了。还有一个实验发现,用中药的补气、补血、解郁的药物治疗的病人,他们黑色素形成时的关键物质——酪氨酸酶的活性开始降低。由此可见,肝郁是可以促进皮肤黑色素形成的,而疏肝养血的药物不仅能使人的脸红、燥热感觉减轻,而且可以抑制黑色素的形成,能祛斑、防斑。

    ⊙颜色发青的黄褐斑,要用“逍遥丸”治

    女人的美不是化妆化出来的,而是吃出来的,面色和皮肤除了和营养有直接关系,同时也能代表身体的和谐状况。这就意味着,除了要保证气血充盛,还要保证气血的顺畅。只充盛,不顺畅,就会出现失调,就会有郁滞。

    现在的人,纯粹因为气虚血虚的不是很多,大家的营养都很好,但怎么能使吃进去的东西合理平衡地分配,就牵扯到中医里的“肝”的问题,这是最容易导致人长斑的。而因为肝气郁结而长斑的人,斑点的颜色一般发青。

    青色是中医所说的肝的颜色,人生气的时候会“青筋暴露”,气得“脸色发青”。之所以出现青的颜色,就是因为动了肝气。中医的肝气和情感直接相关,发脾气是动了肝气、肝火,情绪压抑是肝郁……总之都和肝有关,也都容易出现青的颜色。如果你的黄褐斑颜色发青,说明肝郁是你的黄褐斑的主要成因。

    人活在现实中,不可能全尽人意,特别人到了中年之后,要面对的事情越来越多而且复杂,所愿未遂的机会也就多,这个时候情绪都会有波动,情绪波动直接影响的就是中医所说的“肝”,就可能引起肝气郁。所以,中医治疗中年的疾病讲究“中年责之肝”,是说要从肝郁上找毛病。

    肝郁到极致之后,一种人是发怒,这种情绪的后患是即时的,马上看出效果,比如高血压、心绞痛。到了四五十岁之后,人们都知道要保护血管,要戒烟,要吃保护血管的药物。但是,按照一般的衰老规律,血管因为衰老而变得狭窄,一年也就1%的速度,但是,如果是因为暴怒,动了肝气,这时候血管可以在瞬间缩窄90%。虽然在之后可以通过治疗而缓解,但这个急性的缩窄过程足以使人突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以及脑血栓。我们在电视电影里常看到的老干部被不争气的孩子气得一手捂胸之后昏厥,大多是急剧的情绪变化使重要器官的供血出了问题。

    如果不是急性爆发,碍于面子,就可以由伤害他人变成伤害自己;或者是心思过重,在别人不是什么大事的小问题,在他也会很敏感,小问题带来大伤害,如果再发泄不出去自然就会郁出问题。这在女性更多见,一次婆媳不和、同事纠纷就落下病了,逐渐觉得自己总是胸闷,喜欢长出气,而且嗓子里好像长了个东西,平时咽口水的时候就能觉得那东西的存在。很多人担心自己被气得生了食管癌,其实不是,他们是被气出了“梅核气”。

    食管癌毕竟是食道长了异物,在咽食物,特别是固体的、硬的食物时感觉有噎住的感觉,喝水或者咽口水时这个感觉就减轻了。而生气导致的这种异物感,真的开始吞咽时反倒减轻了,因为本身这种异物感就是一种错觉,吃饭的时候,或者因为其他事情把注意力转移开了,这个原本并没有实物的感觉也就减轻乃至消失了。有这种感觉的人,看中医的话,一般都属于“肝郁”,时间长了就会出现色斑,乃至长出“过了期”的“青春痘”,与此同时,乳腺增生、子宫肌瘤也随之而来,而且,这些疾病往往是相互联系在一起出现的,因为它们的病因都是一个,就是肝气郁结了。

    我以前有个同事,心气特高,但是心胸狭窄,每天上班都沉着脸,觉得谁都是她的竞争对手,整个办公室被她弄得很不愉快,她自己也很少愉快。每次体检,她都被发现是严重的乳腺增生,而且脸上有很严重的黄褐斑。那时候,人们总觉得只有怀孕的时候才有黄褐斑,因为怀孕的时候激素变化太剧烈。她连男友都没有,但斑却照长,原因很简单,她每天的不愉快一直在刺激自己的身体,虽然没怀孕,但体内的激素水平因为心情刺激,估计也早就“波澜壮阔”了。

    她的抽屉里总是放着各种药物,其中就包括“逍遥丸”,但一直到她辞职,这个病也没解决。因为她的个性没改变,不断地自己找气生,等于一边吃药,一边自己添堵。

    治疗肝郁,最经典的药物就是现在药店能买到的“加味逍遥丸”,中医治疗斑点而开出的方子,一般也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加减的。明代名医赵献可评价“逍遥丸”时说:“以一方治其木郁,而诸郁皆因而愈。一方者何?逍遥散是也,方中惟柴胡、薄荷二味最妙。”

    这句话对大家是个提示,适合服“逍遥丸”的人,如果症状没那么明显,或者是为了预防用药,平时可以用“薄荷茶”维持,因为薄荷有很好的解郁作用。方法很简单,就是到药店买来薄荷,一般是干的,像冲茶一样冲泡,加点冰糖,或者就在每天茶中加点薄荷,甘甜清凉,沁人心脾的同时还能解郁。

    现在很时兴喝“花草茶”,就是用花来泡茶,容易肝郁的人还可以经常喝茉莉花和玫瑰花泡的茶,这两种花都有疏解肝郁的作用。

    用药物适当调整之外,有几个穴位可以经常按摩或者刮痧,慢慢能使脸上的斑变淡,减少“过期”痘痘的出现。比如腿上的“三阴交”和“太溪”、“太冲”。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在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就是,这个穴位又被医生们称为“妇科三阴交”,说明其和妇科疾病关系之密切。月经前后,自己按这个穴位都会有明显的压痛,按摩这个穴位按到不疼了,就达到了治疗目的。而“太溪”和“太冲”两个穴位,早就有人做了实验,月经前后,这两个穴位的电反射都有明显不同。所以,平时经常自己用手按摩或者用刮痧板的角,点按这几个穴位,每天早晚做一次,每次点按3~5分钟,坚持一两个星期,对改善与妇科疾病有关的内分泌问题很有作用。

    北京中医院有个著名的皮肤科专家,叫陈彤云,她的皮肤就特别好,别人以为她一定有什么秘不外宣的保养秘方,其实,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的皮肤好不是靠药物、食物的保养,关键是心态。陈老师现在八十多岁了,一生经历了很多事,起伏跌宕,但无论是得意的时候还是失意的时候,从没见她发过脾气、忧愁过或者得意忘形过,永远是很淡定的样子,这一点就是她的美容秘诀!

    对女人来说,皮肤的状况和内分泌关系密切,而内分泌又直接听令于大脑皮层。也就是说,任何的情绪起伏都会影响到你的内分泌的平衡,这个一失衡,自然会从根本上影响到皮肤的状况,那些外在的粉饰和保养是不可能从根本上与此抗衡的。所以中医才讲,女人到了中年出现的很多疾病,都要“责之肝”,肝气郁结一般都是心情不舒畅导致的,中医的这条经验也是从历代女性身上总结出的治疗经验。古往今来,情绪问题都是女人躲不过去的健康劫难,这之中当然包括皮肤问题。所以,拥有美丽容颜的大前提就是要有一个放松的、愉悦的心态,非此,其他的补救都无济于事。

    ⊙斑点颜色发黄的,可吃“补中益气丸”

    除了青色的黄褐斑之外,仔细观察的话,黄褐斑中还有颜色发黄的和发黑的两种。发黄的人多脾虚,因为脾的颜色是黄色。你观察消化不好的孩子,或者是有慢性肝病的人,面色往往是偏黄的,而且黄得无光泽。消化不好的孩子一般是脾虚,如果这种黄色不改变,孩子是很容易感冒咳嗽的。因为脾是后天之本,是人体抵抗力的基础。与此同时,脾属土,而肺属金,五行的顺序是土生金,脾为肺之母,通俗地讲,“母肥才能儿壮”,脾一虚,肺就要受累。所以平时消化不好、胃口很差的孩子,总比其他孩子容易感冒咳嗽,稍微吃得不合适了马上就咳嗽、痰多了。反过来,一旦他们因为药物或者饮食调养得当了,小脸不那么黄了,中医讲的脾气虚好转了,感冒发热也就减少了。

    至于慢性肝病病人,大多是面色萎黄的,这和肝硬化时合并黄疸有关系。但是,很多人即便是通过药物治疗,黄疸退了,面色仍旧是黄的,因为他们的脾虚体质没有改变,仍旧暴露了脾的病色。中医对这种肝病的治疗,要大量用到补脾的药物,比如黄芪。我见过一个肝硬化病人,黄芪用到了120克!他就是靠这样大剂量的补脾药,振奋着虚弱已极的脾气。

    如果黄褐斑的斑点颜色偏黄,说明这个人是偏于脾虚的,再细究其他症状,一般还有胃口不好、消化不良,平时很容易疲劳,严重的到了下午连说话都有气无力了。因为脾主肌肉,脾虚的时候肌肉的力量会明显下降,过去文弱书生的“手无缚鸡之力”,就是脾虚的典型症状。

    这种人也可以是个胖子,但是肯定是明显的虚胖,肉摸上去很松,肌肉无力。他们的胖是因为脾气虚,没有运化能力,很多代谢物不能代谢出去的结果,包括沉积在体内的过多的脂肪,也是燃烧能力不足的后果。而且这种人的消化系统也会频繁出问题,比如硬的、凉的都不容易消化,大便要么偏干,要么很容易稀溏,总之很难成形,这就更说明他们本身是脾虚体质,祛斑的治疗也要从补脾入手。

    中国人的肤色是黄色的,黄是脾的颜色,所以脾胃是中国人的重要环节也是薄弱环节,是最能影响整体健康的环节,否则中医不会将脾胃视为“后天之本”,特别是当女性的容颜出现问题,很多时候就是脾虚在作祟。

    我见过一个女病人,快50岁了,是一家报社的总编辑,虽然没什么痼疾,但一直给人“病秧子”的感觉。她始终体质很弱,脸上就有很严重黄褐斑,而且无论是斑点的颜色还是没长斑的面部肤色都偏黄。她每天下班回家都没力气说话,她的家人也知道,这个时候不去打搅她,一定要等到她吃完晚饭,坐在沙发上缓一会儿,才有力气说事情……她就是个典型的脾气虚患者,吃的那顿晚饭等于给她补了脾气。后来,她为没劲说话去看了中医,开出的方子就是在经典的补脾方“补中益气汤”基础上加减的。当时正是秋天,医生让她坚持吃上3个月的山药,就这么配合着吃了快4个月时候,下班的时候感到明显地有了气力,她倒是一直没在意脸上的斑,但是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斑点的颜色也变淡了,不像以前那么黄了……这就是补脾的效果,如果不明白这个原理,谁也不会想到,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补中益气丸”也有祛斑的效果呢!但是有个前提,这个补脾药能祛除的黄褐斑,一定要是脾虚性质的。

    除了“补中益气丸”,能在药店买到的还有“参苓白术丸”、“人"参健脾丸”,都是这种脾虚人适合长期吃的保养药,它们的药性很平和,针对的是因为脾虚引起的慢性衰弱体质,是可以久服同时也是应该久服的药物,因为体质的形成是常年的,甚至是遗传下来的,几代基因作用的结果,所以改善体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常用的补脾食物大枣、山药、莲子、小米都是补脾餐桌上的常备食材。

    每天蒸一段山药当点心吃,也可以将山药、莲子加在粥里一起煮,比如加在“小米红枣粥”里。“小米红枣粥”是中国传统的补养食物,过去经常是给产妇喝的,就是通过补脾气来补益分娩后受损的气血。在你决定补脾的时候,最好这一年四季都喝这个粥,虽然食物的效果不及药物,但养成习惯之后,可以和中成药一起,“润物细无声”地扭转脾虚状态。这种方式的祛斑肯定不是速效的,但是绝对是无害的,而且是根治。

    ⊙斑点颜色发黑的,可吃“六味地黄丸”

    还有一种黄褐斑的颜色是发黑的。仔细观察这种人,除了斑的颜色发黑,脸上不长斑的地方也不会白净,这种人可能身体也偏瘦,人显得很干巴,水分很少,这就可能是肾虚,而且肾阴虚的可能更大,“瘦人多阴虚,胖人多气虚”。除了长斑,她们还有手脚心发热,心里也烦, 夜里睡眠不好、做梦,或者睡到半夜出一身汗,觉得很燥热,这在中医里叫“盗汗”,这就是肾阴虚的表现。

    黑色是中医所说肾的颜色。中医的“肾”不仅包括了大家熟悉的泌尿和生殖系统,更是人体的一个能量和营养的库存。如果把人体比作一棵树的话,中医的“肾”就是树根,身体的任何一个器官、系统出了问题,就好比是树叶被风刮掉了,树干被人砍伤了,最后都要影响到树根,这样时间久了,树根受了伤,树的生命就受到了致命的危险,即所谓伤根了。也就是说,所有的疾病如果治疗不好,变成了慢性的,都要伤到中医说的“肾”,出现肾虚。反过来说,如果这个人已经肾虚,不管是慢性病消耗的,还是先天体质造就的,都会影响到其他的器官,比如出现脾气虚、肺气虚,就像树根扎地不牢,树叶树干就会风雨飘摇……

    如果一个人的黄褐斑是发黑的,这种人要么是先天体质弱,比如生下来的时候体重很轻,或者是家里最小的一个孩子,父母生她的时候,特别是母亲,已经年过40甚至更加高龄,先天禀赋中就是肾虚的。要么就是以前有过慢性病,或者虽然没有慢性病,但始终功能很弱,而且这种状态多年没有改变,肾虚就在所难免了,治疗这种黄褐斑就要针对“树根”了,要补肾,具体说是补肾阴。

    中医古籍中有很多药物后面注明是“使人面白”,不懂中医的人一看这个注释就买来把它们敷在脸上。事实上,这种能使人面白的药物一般都是补肾阴的,这个“使人面白”其实还有“使人肥”的作用,而且这个增肥的作用是皮肤变白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提示,这种“使人面白”的药物治疗的人大多是偏瘦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偏瘦而皮肤、色斑更容易发黑。

    阴虚实际上是对身体的有形物质,比如阴津、阴血消耗过大的结果,如果不把这种病态的消耗制止住,不把消耗掉的阴津阴血补充足,不仅消瘦不能改善,色斑也很难淡化。所以对黄褐斑的颜色发黑的人,祛斑的过程就是滋阴补血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增肥的过程,最适合用的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六味地黄丸”,还是那句话:“瘦人多阴虚。”

    “六味地黄丸”是中医补阴药的鼻祖。前面说了,任何器官的慢性病变都会累及中医所说的“肾”,导致肾虚,所以“六味地黄丸”在现在可以是糖尿病、慢性肝炎、慢性肾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很多慢性病长期服用的辅助药,因为这些疾病很容易使患者变成肾虚,必须把虚损的肾阴补上,树根强壮了,才能使树叶繁茂,树干挺拔。用它来治疗黄褐斑也是这个道理,发黑的黄褐斑其实就是肾阴虚人长期虚损状态的外在表现,虚损补上去了,人就会变得丰满圆润一点,色斑也就减轻了。

    但是有一点必须清楚,这种已经伤到了“肾”,伤到“树根”的慢性病问题,不可能期待今天吃了“六味地黄丸”,过两天色斑就淡了,要允许身体有修补的时间,所以一般要吃1个月才可以看到疗效,而这种肾阴虚的体质,不坚持3个月,是不可能有根本改变的,一蹴而就的速效心态不可能让你从根本上祛斑。

    冰糖薄荷茶

    干薄荷8克(鲜薄荷的话可以是7~8片叶子的量),开水冲泡后盖严盖子,稍微闷一会儿,之后加冰糖或蜂蜜调味即可。常食可对颜色发青的黄褐斑有淡化作用。

    红枣小米山药粥

    小米、大枣淘洗干净,山药去皮切片或丁,水开后下小米、大枣,再开锅后加山药,煮至软烂即可。常食可对颜色发黄的黄褐斑有淡化作用。

    除皱:长皱纹是因为你的身体不会用水

    皮肤从外到里分为表皮、真皮和皮下脂肪,其中的真皮类似于皮肤的“骨架”,其中包含了胶原蛋白、弹力蛋白和其他纤维。皮肤是不是光滑,是不是有弹性,基本上是这一层决定的,“骨架”挺立,皮肤的状态就好,没有皱纹。很多人年过40仍旧皮肤光滑,你去看这种人,首先她们有相对健壮的体质,气血充足,蛋白修复功能很好,即便劳累了、生病了、蛋白质消耗过大了,也可以通过饮食和睡眠尽快恢复,所以,她们的皮肤就显得年轻,这是其周身状态的表现之一。要想彻底美容,就要提升这种整体能力,我们熟悉的“补中益气丸”的创制人,金元时期的名医李东垣的补脾大法,就可以帮你实现这个目的。

    ⊙别让心、脑、肾从皮肤里“抢”水

    30岁的女人买化妆品,最先关注的肯定是其中的“防皱”、“抗皱”功能,其实,一般情况下,皱纹的出现从25岁就开始了。

    25岁左右:眼角可能出现浅小皱纹、眼袋等。30岁左右:额部皱纹加深增多,外眼角出现“鱼尾纹”,上下眼皮出现不同程度的皱纹。40岁左右:鼻唇沟会加深,口角出现细小皱纹,颈部皱纹也跟着显现出来。50岁左右:眼袋加深并出现下眼纹,上下唇也出现皱纹。60岁左右:全颜面弹力下降,颜面皱纹加深。

    虽然皱纹是迟早要生的,但靠我们自己的努力,有一些问题是可以延缓的,比如发生在表面的细小皱纹。具体说,就是因为缺水或者日晒导致的皮肤表层的细胞萎缩和由此而来的微小皱纹。

    贾宝玉说,“女人是水做的”。这话不假,其实人都是水做的,只是女人更甚,因为人体的70%都是水分,身体的所有新陈代谢都要在水环境中进行,只要失水,代谢就要出问题,功能就要丧失,皮肤尤其如此。所以,不管是皱纹,还是色素沉积,发生的前提都是皮肤缺水。因此,任何一位皮肤科医生在讲到皮肤保养时,首先要说的就是保水,其中包括皮肤局部的保水和全身的补水,而后者往往是误区最大的地方。

    “渴了才喝水”是很多人的习惯,特别是年轻人、职场人,忙起来一天都可能忘了喝水,这是常态,一般是要渴得难耐才去喝。但是,人感到渴的时候,已经是身体缺水到了一定程度。血液的渗透压在缺水时是要增高的,也就是血变浓了,变稠了,这个变化会被“汇报”给大脑,从而产生“渴了”、“想喝水”的感受。

    前面说了,水是所有器官功能的保证,一旦你缺水到了血液的渗透压都升高的时候,身体已经开始向身体的重要器官调遣水分了,具体说,就是将皮肤这种相对次要的器官的水分,“贡献”或者“调拨”给心、脑、肾等生命攸关的器官。也就是说,在你感到口渴的时候,你的皮肤早已经开始缺水了,因缺水导致的皮肤损害,在你忘记喝水的时候已经在偷偷进行了。所以,喝水不能以口渴为标准,而要定量、定时,特别是你很在意你的皮肤状况,一天到晚找保水办法的时候。

    一般情况下,人一天应该喝水2500~3000毫升,这里面包括了吃饭时的汤和水果中的水,去除这些,一天保证喝2000毫升的水是必需的,这是底线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天喝八杯水”。

    喝的时候最好是定时的,这样能保证水分的有效利用。一般情况下,每天在清晨起床后、上午10点左右、下午3~4点、晚上就寝前,这4个时间段是“最佳饮水时机”。如果这一天出汗较多、运动了或是洗澡、做桑拿了,更要及时补充水分。这样做,至少避免了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从皮肤抢水的问题。

    至于喝什么水,其实没太多讲究,水的味道、成分也不过是为了督促你喝够水。如果你是个胖人,茶水就更好,在补水的同时茶叶本身的消脂功效也可以兼顾到,补水同时减肥。咖啡也不错,特别是不加糖和伴侣的纯咖啡,糖和伴侣都会增加额外的能量,而咖啡是可以增加人体代谢的,可以帮助动员你体内的脂肪燃烧出去,每天上午下午的时候,可以喝两次纯咖啡,确实有减肥的效果。

    如果你是个瘦人,可以喝蜂蜜水,至少让这8杯水中,有2杯是有蜂蜜的,润燥同时也能补充糖分。市面上有很多蜂蜜,补水滋阴效果都差不多,只要是正规商店销售的就可以。

    蜂蜜补水的饮法用温水把蜂蜜调开,一次一两勺,可以加一两片柠檬提味,而且柠檬是酸的,中医有“酸甘化阴”的理论,柠檬的酸和蜂蜜的甘相加,可以更好地增加补水效果。这两杯蜂蜜水最好分别在早上和中午喝,使它的补水作用有个“接力”。

    ⊙给干燥的皮肤喝点“麦冬乌梅茶”

    这样喝水补水之后,很多人的口渴问题、皮肤干燥问题解决了,但也有特殊的,她们总觉得渴,总喝水,但是仍旧感到口干,在口干的同时皮肤也是干燥的,脸上一看就不水灵,即便还在盛年,即便每天做面部补水的功课,仍旧因为缺水有细小皱纹。这个时候就要分析内在 原因,首先要看她们是真的缺水,还是缺少将喝进去的水合理利用的能力。后者是多见的,尤其是身体一向虚弱的女性,她们的皮肤养护其实更应该是身体养护,否则局部补水只能是暂时的“表面功夫”,皱纹、粗糙还是避免不了。

    我讲课的时候遇到很多人,他们的口渴问题已经严重到了夜里睡觉都得在床边放暖壶,因为夜里要被渴醒好几回,要喝好几次水,这显然是病态了。这种情况,我先要嘱咐他们看看是不是血糖有问题,先去查个血糖,即便有的人只有30多岁,但如果他的父母都有糖尿病,他的糖尿病发生就可以很早,而且,现在的糖尿病未必有马上出现消瘦、胃口特好等典型症状,有时候没有其他症状,就是口渴,很多人会把它误认为天气干燥所致而没重视,以致拖延了诊治时间。

    如果血糖没问题,这个人本身偏瘦,那就有点阴虚的可能了,这种情况的口渴我一般都推荐用麦冬乌梅茶,如果不把她们的阴补足了,口渴和皮肤的干燥也解决不了。

    麦冬味甘,滋肺胃之阴,乌梅是酸的。中医有“酸甘化阴”的理论,就是说,酸味和甘味的东西配合在一起,可以转化为阴液,这个阴液也能上荣到面部,皮肤的缺水问题就解决了。体质平素就阴虚的人,或者是春天干燥的时候,这个茶应该是很应季的。因为春天的干燥和秋天的干燥不同,春燥偏热,因为正是一年阳气萌生阶段,阳气可以助燥,更加重干燥,所以皮肤在春天的干燥会比在秋天严重。这个时候,原本就体质偏瘦的女性不妨将其当成自己的常规饮料,因为好喝,所以可以诱惑你经常喝水,在口渴缓解的同时皮肤也不那么干燥了,这意味着周身的干燥问题也在减轻。

    ⊙顽固性口渴的人,该用补药护肤

    很多人喝了“麦冬乌梅茶”也无效,他们在渴的同时,看上去体质偏于虚寒,比别人怕冷,脸色也发白而且干枯。按理说,虚寒的人应该是不喜欢喝水的呀,只有热性体质或者热性病的人才会因为身体里的热把水蒸干了,而去饮水“灭火”以自救。

    这种人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喝多少,尿多少,夜里要几次起夜,这就是典型的气虚了。因为气虚,那些不能及时代谢出去的水,停在体内积蓄继续折伤阳气,阳气越虚,能滋润上焦的津液越少,所以他们才总是觉得渴,归根结底是喝进去的水不能为身体所用,表现在感受上是口渴,表现在皮肤上就是皮肤缺水。但是,这不是因为他们缺水,而是缺少化水为云、化水为用的阳气,自己的身体不会利用水了。

    在自然界,云雨均匀的地方,肯定生态环境好,植物茂盛,因为天地之气交会得好。云、雨就是天地之气交会的结果,是自然的生机,人体也类似于自然,所谓“天人合一”嘛。中医讲,“太阴所至,为化为云雨”,就是说,太阴脾土是主管气血的生化的,脾气最终要将吃进去的食物、喝进去的水,化作人体需要的“云雨”,云雨蒸腾在上,面部的皮肤就湿润了,口腔也不干燥了。所以,这种顽固性口渴的人,一般都有脾虚的问题。

    中医的脾首先包括消化系统,还包括人体的正气,中医讲,脾是“后天之本”,一个消化功能很差的人,体质肯定好不到哪里去,即便他原来有个不错的先天,也经不起日积月累的消耗,体质逐渐地就会变弱,成为脾虚的人,这种人怎么可能有好的肤色和肤质?而中医的任何一个脏腑如果虚到极致,都会影响到肾,这也是中医的“肾”,这种人最后往往是“脾肾阳虚”的。肾是身体的动力,能源基地。肾虚的人,形象一点说,就是身体的火力不足,吃的喝的都不能被燃烧、被利用,身体成了一个“绿色通道”,营养物质都“酒肉穿肠过了”,皮肤干燥、口渴之类的表现就是这种失调的问题之一。所以,要改善这种人的肤质,关键是要将喝进去的水用到皮肤上,通过补脾肾,把身体的“火”燃得旺一点,喝进去的水才能蒸发到头面部。

    其实,仔细问一下这样的人就会发现,这种人喜欢喝水,是喜欢喝热水,因为体内阳气不足,本能地想在热水中吸取有限的热量,这个特点就足以说明她们必须用温热的药补一补以助脾肾之阳。

    我见过一个离休干部,高热多日不退,西医的抗生素、中医的清热药都用过了,后来请了个名中医会诊。名医发现这个病人喜欢喝水,而且是从暖壶中直接倒出来的开水,就凭这一点,他认定这个病人其实是大寒的,虽然是发热,但内里有寒,所以最后用了补脾肾的热药,而不是之前医生用过的去火清热的寒凉药,才把高烧退了下去……

    能透过看似属于热性的疾病症状,看清其寒性的实质的医生应该是高手了。很多病之所以难治,很多问题看似简单但始终无法解决就是没抓住实质,在美容上更是如此,面子功夫其实是要以身体做底的,皮肤不好、气色不好,其实关键是身体的气血不旺,这个奇特病例的成功之处,应该给在俗套中梦想美容的人一个提示。

    老年人总是容易口渴,身体偏虚的女性很多也是和老人一样的气虚、阳虚体质,往往是因为阳虚无力化水为气才渴的,如果遍求诸方无效,很多温补的药物是可以活用做她们专有的“润肤剂”的。比如汉代张仲景的“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李东垣的“补中益气丸”,这些都是现在药店里能买到的,也都是温补的药物。

    如果你是一个典型的阳虚、气虚之人,你会有以下身体症状:

    1. 自己照镜子看看舌头,舌质颜色很淡。2. 舌头两边有牙齿的印痕,舌苔白,苔上面含水多。3. 比其他人怕冷。4. 吃凉东西或者着凉就会腹痛甚至拉肚子。坚持吃温补脾肾之阳的药物,就会感到身体逐渐温热,口渴减轻,皮肤也润泽了。它们不是直接作用于皮肤,但是可以使身体的水分上升到皮肤,是能解决根本问题的“保湿剂”、“美容剂”。

    ⊙补水的时候别忘加姜

    上面说的补气补阳的药物,一般需要有明确的症状,比如怕冷、夜尿多、口渴但喜欢喝热水,要具备阳虚或者严重的虚寒症状才适合吃。有的时候,虚寒还没严重到需要吃药的程度,这个时候,凭借很多食物也可以防微杜渐,将影响皮肤的问题从端倪克服起,比如生姜,最是女人离不开的东西!

    俗话讲“上床萝卜下床姜”,又讲“冬吃萝卜夏吃姜”,这里指的都是普通人,之所以“下床吃姜”,是为了用姜抵御白天活动时遇到的寒气,而寒气是女人的大敌,受寒可以导致气血的瘀滞,影响营养物质对皮肤的供给。之所以夏天吃姜,是因为夏天有湿,湿气同样是美容的大敌,很多痘、癣、疹子都是以湿气做基础而发作的,夏天吃姜是要借助姜的温化作用祛湿。脾胃虚寒是女人很常见的体质,她们就更应该吃姜了,通过姜相对柔和的温性,逐渐改变虚寒体质,增加阳气的蒸腾能力,使喝进去的水液尽量被人体所用。

    说到补水润燥,人们喜欢吃梨,吃“银耳冰糖梨水”。但是要注意,这里面全是凉性的食物,如果是秋天,如果这个人在燥的同时原本是个脾胃虚寒的体质,就要慎重了,因为秋天人体的阳气渐弱,这样的凉性食物吃多了会遏制阳气,反而使补充进去的水液不能为身体所用,达不到补阴的初衷。这个时候,如果加点姜就可以避免这一弊端,通过姜的温化,使所补之阴能为身体所用。我们有一个传统食物,“姜汁菠菜”,菠菜是凉性的,可以滋阴,之所以民俗中吃菠菜要用姜来调味,就是为了遏制菠菜的凉性而发扬其润燥作用。

    中医有个名方,叫“五汁饮”,是温病学鼻祖吴鞠通记录在他的《温病条辨》里的,当时是开给温病病人的。温病就是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是过去南方地区常见的流行病,类似于现在的“流行性感冒”。这个药是用麦冬汁、芦根汁、荸荠汁、藕汁、梨汁组成的,取的都是有汁液的鲜品,针对的是高热之后,人体津液受伤乃至出现阴虚症状的人。这时候的人会口渴难耐,而且浑身上下,从鼻腔、嗓子到皮肤都有燥热的表现,对发烧有善后作用,自然也可以用在春秋干燥季节、

    皮肤干燥的人。但是需要注意一点,如果是本身比较虚弱,平时吃凉的容易胃不舒服的,即便有高热之后的干燥,或者自己因为天气的原因周身干燥了,或者是这种干燥是发生在秋天,想用“五汁饮”来润燥保湿的时候,一定要加一点姜汁,用姜的温性制约一下五种鲜品的凉性,避免在补阴保水的时候再伤寒凉,乃至影响了阳气的运行,那样的话,即便补进去的阴津液也无法被身体皮肤利用。

    自制五汁饮

    荸荠10个,藕半截,梨1个,把这些榨汁,将麦冬、芦根煎汤后与鲜汁兑在一起就可以了。( 自己制作“五汁饮”的时候不必全方照搬,因为现在不容易找到鲜的麦冬、芦根,这两味药可以到药店买干的代替。)

    不要小看寒凉药物或者食物对阳气的影响,严重的时候它们会导致脾虚,引起寒湿蓄积。比如有的人总是睡不醒,睡了也不解乏,整天疲惫不堪,甚至很多年纪很小的孩子也这样,家长觉得很奇怪,人家孩子都欢蹦乱跳地折腾,他家的孩子偏偏安静得出奇,而且爱睡觉,家长都担心是不是大脑发育出了问题。这种人,伸出舌头看看,一般会发现舌苔很白很厚腻,问他的感受,他往往会说身体发沉,头的感觉是蒙蒙的,不清醒,看他的面色,总像是洗不干净,暗淡、发锈,这就可能是寒湿困脾了,往往是性质过凉的食物或者药物削弱了脾气,一旦因为天气或饮食再增加寒凉,已经虚弱的脾气就被困住了,别人完全可以战胜的寒湿就找了他的薄弱环节,住下了,于是就出现了寒湿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所以在寒凉的食物中反佐一点姜,在平时生活中多吃一点姜,可以不断地化解寒湿。

    ⊙润肺的药物都能润肤

    先讲个例子。北京有个挺著名的金领,做公关的,刚三十几岁。她突然感到后背瘙痒得厉害,去医院看,皮肤科、免疫科都看过了,就是查不出问题,瘙痒也越来越重。最后遇到了个医生,建议她做个胸透,结果居然发现了“肺癌中晚期”。医生们这时才想起中医理论里早就说过:“肺开窍于皮毛。”意思是,中医所讲的“肺”如果有问题,会反映在皮肤上,相反地,皮肤的状态好坏,和肺也有直接关系。所以很多能润肺的药物是有护肤、润肤功效的。

    总体来看,南方女孩子的皮肤比北方的好,除了气候潮湿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她们长年吃米,而北方人吃面的机会多。米是白色的,长在水里,是入肺经的,而且性质比面要凉,很多有慢性胃病的人,吃米饭就犯胃病,即便是米饭做得很烂仍旧会诱发他们的胃痛,就是因为米的凉性。相反地,老中医会给这些慢性胃病的人一个偏方,就是每天吃吃烤馒头片,因为面的性质比米温,烤过之后更温,所以烤馒头片除了具备老百姓说的消食的效果之外,还有一点点温补的作用,很多慢性胃病,比如十二指肠溃疡的人,真的是吃了几年的烤馒头片而病症大好的。

    米的凉性和入肺经的特点,正好使它能够成为粮食中具备美容效果的首选,能滋阴润燥,而且以糯米更好,可以将吃糯米变成饮食习惯,每次熬粥的时候都加点糯米,持之以恒,糯米的濡润特点就能显示出来了。

    南方有个传统食物叫“糯米藕”,就是把水泡好的糯米塞在莲藕的孔洞中,再加上冰糖,放在锅里蒸熟之后切片,这是很多饭店的凉菜,也该是想保持皮肤润泽的女士的小零食,因为糯米和藕都有滋阴润肺的作用,肺滋润了之后,它所主的皮肤也滋润了。

    鸭肉是动物肉中性质最凉的一个,之所以现在流传的鸭子的经典烹饪方法是北方的烤鸭和南方的盐水鸭,一个是要通过烤制的过程,遏制鸭子的凉性;一个是用盐腌渍,因为盐是温性的,咸味入肾经,盐水鸭的凉性也有所缓和。鸭子是在水中长大的,类似长在水中的稻米,所以没有上火生燥的问题,加的玉竹和沙参都是入肺经的,帮助鸭肉张扬其润肺的作用。动物蛋白是优良蛋白,想保持皮肤的弹性,优质蛋白是必不可少的,其中鸭肉就兼顾了补充蛋白和补水的作用,因为它可以不上火。

    在中成药里,有个“养阴清肺糖浆”,这是古人最早治疗白喉的方子。中医治病,不管是什么疾病,主要是通过症状来辨认其属于阴虚还是阳虚,属于火还是属于寒,如果都属于阴虚,无论是能危及生命的白喉还是其他一般的呼吸道感染,用的药物可能都是滋阴润肺的,因为中医是治人,不是治病,人的阴阳平衡和谐了,疾病自然就痊愈了。

    这个从治疗白喉开始的药方,现在是春秋干燥季节呼吸道感染时常用的,特别是中医自己,只要感到口干,嗓子发干,甚至皮肤也开始发干了,这个喝起来味道不错的糖浆就开始用上了。从他们的临床经验看,这个药治疗呼吸道感染仅仅起到的是辅助作用,因为它的药力显然有些薄弱,但是用在改善肺和皮肤的干燥状况上,效果就很明显了。一般情况下,一天一瓶的量,第二天就会觉得各种干燥症状减轻,无论是嗓子还是皮肤,因为“肺开窍于皮毛”,这个能润肺的养阴清肺糖浆也有给皮肤补水的作用。因此,春秋季节,特别是春天,特别是干燥的北方,这个药应该家里常备。

    关于除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的化妆品用上之后,皱纹几天就消失了,如果有如此“神效”,你就要特别当心了,因为只有雌激素具备这样的去皱功能。雌激素除了维护女性的生殖功能和性别特征之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保持皮肤中的水分,而且雌激素可以透过皮肤吸收,很多女性无意中将医生开给的含有雌激素的药膏,用在有皱纹的地方,很快就能产生“意外”的抗皱效果,她们就以为找到了延缓衰老的“灵丹妙药”。事实上,雌激素用量一过,直接带来的就是妇科的恶性肿瘤,以及乳腺癌的高发,你在“享受”其抗皱神效的同时,必须冒罹患癌症的风险。因此,即便雌激素有这样的效果,也绝对不能用于日常的美容驻颜,而且要对可以速效抗皱的产品多一份警惕,因为很多无良商家早就了解了雌激素的这一功效。我认识的很多妇科医生有个经验,不去购买一般美容院的自制产品,就是担心里面添加了不知含量多少的雌激素。

    水润美人补水食单早餐——百合糯米粥干百合15克,糯米50克,莲子10枚,先一起浸泡半天,之后放沙锅中文火炖烂,加冰糖或者蜂蜜,再加一勺黑芝麻,把这个

    作为每天的早餐。

    零食——银耳莲子汤

    银耳四五朵,莲子10枚,浸泡半天,凉水下锅,炖到银耳的黏性出来就可以自己调味了,加冰糖或者蜂蜜都可,这个可作为每天的零食。

    饮料——麦冬乌梅水

    麦冬10克,乌梅2个,开水冲泡,盖盖子焖5分钟后加冰糖或者蜂蜜,当茶饮。

    主菜——沙参玉竹鸭

    沙参15克,玉竹15克,鸭子洗净焯去血水,与沙参、玉竹同时下锅,炖至鸭肉软烂即可。沙参、玉竹也可以吃,而且整个汤的味道很像香米,不用加其他调料,只放盐就可以。

    紧致:精致的线条在于身体内部的抗衰老

    有句话说,“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其中暗含了一层含义:人造的青春是缺乏真实的美感的。人可以通过拉皮手术把面部的皱纹拉熨掉,但是不可能改变的就是面部线条不再紧致,脸开始变形了,比年轻时要显得浮肿。所以现在针对40岁女性的护肤品都在推广使皮肤“提拉紧致”的概念。事实上,这通过皮肤的外在护养是很难做到的,因为女人变得不紧致可能是一种疾病状态,也可能是真正衰老的开始,所以要想保证精致的线条,必须从抗衰老做起,甚至从治病开始。

    ⊙女人变老,面容先胖

    大家熟悉一种病,叫“甲亢”,全称是“甲状腺功能亢进”,这种病女人得的多。从外观上看,这种人普遍消瘦,脾气暴躁,神经质,严重的时候是精瘦精瘦的,眼睛也显得凸出。她们的面部倒是不会松弛,但会因为身体缺少水分,整个人的曲线都变硬了,因为脂肪和水液都不足,不能使女人的曲线保持柔美。

    其实,还有一个和它相对的疾病叫“甲低”,全称是“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状也和“甲亢”是相反的。首先,人变得臃肿、曲线模糊,特别是面部,显得不再紧致了,其他的症状当然还包括怕冷、容易疲劳,甚至周身都变得臃肿,人的反应也迟钝了,总之和“甲亢”的症状截然相反,它的病因也是出在甲状腺上,而且“甲低”发生的机会要多于我们熟悉的“甲亢”。

    现在的调查显示,40岁以上的女性,有10%的人有“甲低”的问题,这是个很高的发病率了,但是因为这个病没有“甲亢”那么显著,那么为大家熟知,所以很多人得了“甲低”很久都没意识到,只是发觉自己比以前胖了,臃肿了,皮肤不紧致了,显老了,但是不知道,这已经是一种病了,怎么可能通过抹护肤品来改善呢?

    甲状腺是一个蝴蝶形的小器官,仅6克左右,位于脖子的气管前,正常情况下,用手是摸不到的。甲状腺产生两种激素——甲状腺素和三碘甲腺原氨酸,这些激素可以调节人体的代谢,人身体上的生老病死、心理上喜怒哀乐都与甲状腺有关,甲状腺激素分泌多了,人就亢奋,身体就因为消耗而消瘦,就是“甲亢”;分泌少了,人就消沉,身体也会因为代谢能力不足而臃肿、发胖,皮肤也总是凉凉的,很粗糙,缺乏弹性,这就是“甲低”。

    遗憾的是,人们会把这些变化,特别是因为“甲低”出现的症状,归结为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压力,归结为上了年纪,归结为中年发福,或者只是在化妆品上做文章、找办法,没觉得自己的皮肤出问题。面部变松弛是疾病的问题,因此贻误治疗时机。

    一定不要小看“甲低”,它不是只使你皮肤不紧致,到了重度时情况是很吓人的,会出现“黏液性水肿”面容,就是我们说的脸变得浮肿,睁眼都费劲,而且皮肤变得粗糙,头发也脱落,甚至眉毛都受到影响,1/3出现脱落。表情也会很淡漠,原来很机灵的人,变得对事物反应迟钝,要么就总觉得困,嗜睡,要么就是失眠,不想吃东西,大便还秘结,做点事情就觉得气短乏力,性欲也会明显减退。

    所以,女性在35岁以后,应该每隔5年抽血检查一次甲状腺激素水平,防止“甲低”这个无声的杀手侵害。如果患上了“甲低”,就可以治疗,这是比“提拉紧致”的护肤品更有效的美容办法。

    如果你在下面问题的回答中,有5项或5项以上为“是”,有可能你患有“甲低”,请找内分泌专科医生确诊。

    1. 我感到疲乏,常常犯困,体力和精力不足。2. 我的大脑思维迟钝,注意力很难集中,记忆力下降。3. 体重增加了。4. 皮肤变得干燥,指甲变得很脆、灰白易折断。5. 常常觉得冷(即使其他人觉得很舒服的时候也是如此)。6. 情绪低落、抑郁。7. 代谢慢了,有时还会便秘。8. 肌肉和骨骼僵硬疼痛,手感到麻木。9. 血压增高或心跳变慢了。10. 胆固醇水平增高了。⊙一旦是“甲低”,治疗要终生

    一旦确诊“甲低”,治疗并不困难,只是可能需要终生治疗,不能间断,每天需要吃一片药,而且每年最好到医院去检查一两次,查一下自己补充的甲状腺素的量够不够、合适不合适。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期、妊娠期、老年期对甲状腺素的需要量是不同的,在特殊的时期是需要作稍微大一点的调整的。

    “甲低”和“甲亢”不同,虽然“甲亢”也没有治愈这一说法,只能是缓解,有的人一生会复发很多次,但一般是要在复发时再开始治疗,平时不用吃药。但“甲低”不同,“甲低”了以后,你的甲状腺细胞被破坏了,这个功能没有了,再也找不回来了。所以需要终生补充外源性的激素进行替代治疗,否则会感觉不舒服,包括疲倦、臃肿也会出现,所以这种替代是终生性的。就像得了1型糖尿病的人一样,他们必须终生使用胰岛素,每次吃饭之前都要打,因为他们的胰岛没有分泌胰岛素的功能了,必须借助外力。

    中国人有“是药三分毒”的说法,总觉得药物是能不吃就不吃,能少吃就少吃。这个道理宏观上是对的,但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这种缺乏胰岛素,缺乏甲状腺素的人,胰岛素或甲状腺素必须要终生补充,这不牵扯到毒的问题,也没有产生依赖性的可能,因为你本身没有这种功能,补充进去的是你身体可以自己合成的生物性的东西,而且正好是你身体所需要的。

    引起“甲低”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过去食物中的碘缺乏,由此造成甲状腺不能正常工作。但现在这个问题基本上不存在,在大城市,我们的食盐加碘已经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因为缺碘带来的“甲低”,至少在大城市是少见的。但是,“甲低”的人还是可以多吃含碘食物的,最简单的就是海带、紫菜,所以如果有人说,海带、紫菜是抗衰老、美容的,我倒是可以从它们改善“甲低”的角度相信。

    现在的问题是,有些人,当然是40岁以上的女性,虽然有水肿、臃肿的问题,觉得自己像“甲低”,但去医院检查却没发现问题,这种情况也不要掉以轻心,因为还有一种情况是“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虽然这个时候甲状腺激素尚在正常范围,但上一层的神经系统,就是能 促进甲状腺素分泌的“促甲状腺素”,已经出现异常了,它早晚要殃及甲状腺的分泌。一般情况下,这种暂时的太平有的人可以维持2年左右,之后就有可能进入真的“甲低”行列了。

    这样所谓的“亚临床”情况在生活中常见,有的人睡了一夜觉醒来,突然发现自己的大脚趾红肿热痛,而且怎么也回忆不起前一天有扭伤的历史,这种情况你如果去医院,就不要去骨科了,而应该去内科。这种莫名其妙的脚趾问题大多是“痛风”的典型首发症状,是“痛风石”沉积在脚趾的结果,这不是骨科的病,而是内科的病,甚至更细分的话,是代谢性的疾病。但我也遇到过一个这样的病人,脚趾红肿得和痛风发作时无二致,但去检查,尿酸却是正常的,我就嘱咐她过一段时间再来,结果在3个月后,终于发现了痛风的特异性指标血尿酸异常了。

    造成这种问题的一个原因是,人体的功能变化要早于器质的变化,而医院仪器能发现的一般都是已经成了事实的器质性改变,而功能期的变化,只能靠病人自己提高警惕。另一种原因就是无论是臃肿者自己,还是医生,思维都受牵制,比如“甲低”,虽然发病率不低,但早发现的很少,就是因为医生对这个病不熟悉,诊断的时候根本没往那上边想,更何况症状更不明显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了。

    我们总是说医院的分科太细影响疾病的诊断,其实,不是分科问题,而是医生的视野问题。北京人民医院耳鼻喉科的余力生主任是留德的博士,水平很高,有一天他接待了一个来看鼻子的病人,病人觉得自己是鼻炎,总是不通气,这位主任观察了一下就马上让他转到胸外科去,因为他担心病人的鼻子不通是由于胸膈里有了占位性病变压迫导致的,通俗地说,他怀疑病人的胸腔里长了东西。果不其然,胸外科的诊断证实了这位耳鼻喉科医生的猜测:纵隔肿瘤!他的鼻子感觉异常其实是肿瘤压迫导致的。如果是这种水平的医生,即便分科再细,一个以疲劳为前兆的疾病也会被抓到蛛丝马迹。

    再说回“甲低”,既然它在40岁以上的女性中发病率高达10%,那么,虽然指标正常,但症状上却有嫌疑的人,更要经常监测甲状腺激素的水平,预防“甲低”的发生,这比花心思在皮肤表面的抗衰老上意义重大多了。

    ⊙清晨眼睛肿,不是水喝多了

    我认识一个朋友,她的脖子比正常人的显得粗,好像甲状腺有点肥大似的,所以经常被人问及是不是有“甲亢”。但是去医院查,指标是正常范围的上限,只是这个人精力比其他人都旺盛,性格很急,是个闲不住的人。而且看上去比其他人年轻、有活力,即便是遇到不顺利的事情,她也能很快调整自己走出阴影,总之永远给人一种阳光的感觉。我就和她说,她这一切超常的年轻表现,其实可能就和她的甲状腺有直接关系。

    甲状腺激素很像机体的“活力素”,类似中医里“阳气”的作用,也就是生命的生机。所以,“甲低”的时候有点像未老先衰,很多衰老症状都会随之出现,因为活力素分泌不足,导致火力不足,脏东西代谢不出去,首先出现的就是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以及高β-脂蛋白血症,很多老年人才有的比如动脉硬化症、冠心病都提前到来了。如果你了解这个规律,从面容变得臃肿开始关注自己,可以将危及未来健康的问题及时控制住。

    虽然面部不紧致是女性衰老的开始,但是有的女孩子虽然没有不紧致和臃肿的问题,但时时会水肿,而且她们往往把这个问题归结为临睡时水喝多了,为此,晚上一点水都不敢喝。事实上,这种水肿和饮水多少没直接联系,问题还是出在了激素分泌的平衡上。

    本书中我讲过了,雌激素是女性女人味的前提,具体到皮肤,雌激素能保持其中的水分,所以雌激素分泌正常时,女人会显得年轻、滋润、水灵。但是如果雌激素的这个优点发挥过了头,水液的停留就要增加。比如没有原因的水肿,很多人视为“原发性水肿”。所谓“原发”,就是没有其他原因引起的,不是肾的问题也不是肝的问题引起的水肿,最后一般都归结为女性体内激素的分泌不均衡,比如雌激素多了,保水的优点发挥过了,就把人的皮肤从“水嫩”变成“水肿”了,但这至少说明你还处在雌激素分泌的旺盛期。

    这种状态在月经来之前一般会出现,因为那时候雌激素分泌最多,所以月经前的女性会觉得自己不好看,眼泡是肿的,体重也会增加,如果是这种情况的水肿,倒可以在食物上找办法,比如“红豆薏米粥”、“鲫鱼冬瓜汤”,红豆、薏米、冬瓜都是利湿的,都有很好的消肿作用。

    面部浮肿还有一个原因,是肺气闭住了,因为中医讲的肺是开窍于皮肤的。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感冒的时候面部的皮肤也会有点浮肿,如果你还咳嗽严重,肿得就会更明显。很多人以为是咳嗽震的,其实是因为咳嗽是比感冒更为严重的肺气不宣,肿就是肺所主的皮肤被闭住了,水汽散不出去的结果。所以,要想减轻浮肿,除了前面说的增加水液代谢能力之外,还要保持肺气的宣发,如果是感冒了,自然需要吃解表药,感冒好了,身体轻松了,你会发现肿也消了。如果没有感冒,早上起来总有点肿,最好的办法是运动一下,养成每天晨练的习惯,比如慢跑一两千米,坚持下来,争取使自己能出点汗。人一出汗,肺气就宣开了,把水液封闭在体内的毛孔也随体温的升高而舒张了,水汽散出去,你的浮肿也就减轻了。

    ⊙沿用了2000年的“皮肤紧致剂”

    很多情况下,“红豆薏米粥”也好,“鲫鱼冬瓜汤”也罢,并不能解决所有原发性的水肿问题,特别是程度严重的时候,这时候就要求助于药物了。有个经典的方子可以使这种因为“甲低”或者未老先衰的女人皮肤重新紧致起来,这就是汉代名医张仲景的“五苓散”。

    这个药很简单,也很便宜,就五味药: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张仲景在原方中没有标明它的美容功效,只是说“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这个人的症状是矛盾的,口渴,想喝水,但喝水进去之后又要吐,这种矛盾的症状就说明了这个方子的治疗潜力。

    我有一个研究张仲景《伤寒论》的同学,到非洲去做艾滋病的中药研究,当地缺医少药,中国的医生都得是全科的,什么病都得看。有一天,来了个非洲胖女人,她得了“尿崩症”,每天得去几十次厕所,而且每次小便量都不少。

    按照西医学的理论,“尿崩症”是因为大脑的垂体出了问题,治起来是个棘手的事,总之是要通过药物使她的尿减少。如果在中医,一般的医生都要用酸收的办法止尿了,所以她也吃过用金樱子、覆盆子等组成的药,也吃过“五子衍宗丸”,这些药都是中医用来治遗尿的。“覆盆子”,顾名思义,吃了这个药,尿盆就可以扣过去不用了,但是对这个胖女人无效。我这个同学就给她开了“五苓散”。旁边的人一看方子就吓一跳,因为猪苓、泽泻、茯苓都是利尿的,这个人现在已经一天几十次小便了,吃了猪苓、茯苓、泽泻之类的利尿药,还不得站不起来了?但是,这个病人吃了两天之后,小便就真的少了,再吃,众人很惊奇,谁也没想到利尿药居然把尿给止住了。

    其实,这就是张仲景“五苓散”的精华所在!其中除了利尿药之外,还有一个桂枝,桂枝是做什么的?就是温通阳气的,这个人之所以喝多少尿多少,就是因为没有阳气去蒸化水液,所以一边是水液原封不动地尿出去,一边是怎么喝水也解不了的口渴,关键是喝进去的水根本没被身体所用。

    用利尿的茯苓、猪苓、泽泻,是为了去除喝了过多但又排不出去的水饮,这些水停在体内可以抑制阳气的升发。比如,有的人感冒了,或者尿路感染了,知道多喝水,结果感冒或者感染倒是好了,但胃却喝坏了,发热好了之后总觉得有水汪在胃里,这就是因为过多的水液折伤了阳气。用桂枝就是为了帮助恢复被喝水再次伤到的阳气,阳气恢复了,就能蒸化水液了,而且也可以防止以后的水液潴留。

    打个比方,在自然界,水蒸化了就成了云,在人体,水蒸化了就可以滋润全身,或者说为全身所用,渴也就止住了。“五苓散”的价值在于,不仅用了利尿的中药,把多余的水排出去,更重要的是,用了可以帮助水分蒸化的桂枝!它可以使喝进去的水,变成有利于身体的“云”!

    对晚上喝点水就眼睛肿、脸肿的女孩子,其实不是喝水多的问题,而是她们体内的能量没有蒸化水液的能力,某种程度上和那个尿崩的女人是一个病理,这个时候要用桂枝来帮助。兼顾了利水和温阳,并且药性很平和的“五苓散”,其实是个可以使女性面部紧致的药物,它比前面所说的“红豆薏米粥”的功效要大,因为红豆和薏米是食物,而且性质很平和,能解决的是寒热不明显的、程度比较轻的水肿,如果这个人面部臃肿的程度严重,而且有虚寒的性质,比如不愿意喝水,或者虽然口渴,但只能喝很少的水润润嗓子,否则就觉得水汪在肚子里,而且从来不敢喝凉水,这就是虚寒了,就可以用“五苓散”了。

    这种药现在药店有成药可以买到,可以根据说明书服用,一天两次,一次6~9克,如果身体较胖,体重较高,可以稍微增加用量,每天可以服用3次。如果只是觉得自己有面部臃肿的问题,想借此改善,可以减少用量,一天服用一两次,每次6克就可以。

    “五苓散”里的桂枝也提示我们,很多温性的调味品是可以用在生活中,逐渐地、点滴地改善虚寒体质的,比如和桂枝效果类似的桂皮,就是我们炖肉时常放的作料,还有生姜,都是女性特别是年过40的女性应该常吃的。特别是当你发现自己的皮肤开始松弛,甚至出现了和年龄不相符的臃肿,桂皮、生姜能点滴地补助阳气,通俗点说就是,它们能增加身体的代谢率,帮助水液蒸化出去。

    也是因为这个原理,有喝咖啡减肥的说法,这当然指的是纯咖啡。大家都知道,喝了咖啡之后人变得兴奋,有精神了,但它缓解疲劳的效果不是因为吃进来的能量,不是因为给身体充电了,而是因为对身体原来的库存实施“竭泽而渔”,这个“竭泽”的方式很适合阳气不足,或者阳气被困住的人,咖啡的减肥作用也是在这个“竭泽”的过程中,通过增加脂肪的燃烧,增加机体代谢来达到的。

    所以,如果你是个越来越臃肿、越来越懒惰的胖子,每天上下班前可以先喝一杯纯咖啡,注意,不要加糖和奶!否则等于又补充进了热量。只喝纯咖啡,一方面你会觉得振作一点,一方面会使你的代谢增加一点,用这样的方式喝咖啡,其实能起到“五苓散”中桂枝的作用,等于给咖啡赋予了药茶的价值。

    如果已经是明显的“甲低”了,虚寒的症状比适合吃“五苓散”的人还要明显、严重,她们在皮肤变得臃肿的同时,会有严重的怕冷,以前可能到了冬天都不穿毛裤,现在变得穿了毛裤还是冷,这就要补肾了。

    前面的“五苓散”主要是补脾,脾阳虚的程度比肾阳虚轻,用的热药不那么燥烈,到了肾虚的时候,肿会加重,更重要的是怕冷的程度加重,这个时候吃“五苓散”就显得作用弱了,要用到“金匮肾气丸”、“附子理中丸”,总之都是平时吃了会上火的药物,通过身体微微增加的火力,把没代谢出去的东西代谢出去,面部的臃肿也会随怕冷的减轻而减轻,而这,也是中医正宗减肥的原理所在。

    紧致小贴士1.清晨慢跑1000~2000米,令身体微微出汗为度。 2.红豆薏米粥:红豆25克,薏米100克,可略加大米少许以增加粥的黏度,在水肿明显的时候每天保证喝一次。 3.鲫鱼冬瓜汤:鲫鱼去内脏、鳞,清洗干净;冬瓜一斤,带皮;生姜一大块,带皮,与鲫鱼一起下锅同煮,开锅后加少许黄酒,至鱼肉软烂即可吃肉喝汤。注意:调味时盐要少加,避免增加水肿程度。下垂:“刮痧”能把下垂皮肤提上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胶原蛋白成了美容的新宠,我认识的很多人,花大价钱买了胶原蛋白的口服液喝,目的就是美容。她们依据的原理很简单:胶原蛋白是猪蹄、猪皮里含量最多的物质,吃猪蹄有美容的效果就是因为胶原蛋白呀,那么,索性干脆直接吃胶原蛋白,不就能效果更直接吗?

    其实,这是个有些滑稽的弥天大谎!

    ⊙胶原蛋白吃不到脸上

    首先,吃猪蹄的美容经验,估计来自吃的时候留在手上的猪蹄残渣,能让手感到紧绷绷的,这个生活经验似乎就是吃胶原蛋白美容的预期效果吧?要说明的事实首先是:身体里含有胶原蛋白的组织很多,不仅有皮肤,还有骨头、头发、指甲、结缔组织、软骨组织等,补充进去的胶原蛋白不可能准确定位在皮肤上,更别说是面部皮肤了,不管是吃胶原蛋白还是吃猪蹄,都面临同样问题,就是对整体胶原蛋白的补充,而没有针对性。

    另一个问题是,就算吃进去的胶原蛋白被脸上的皮肤利用到了一点,那么,是不是每个皮肤不够润泽、有皱纹的人都适合吃?这就牵扯到了胶原蛋白的吸收问题。

    在中医理论里,食物和药物一样是有性质分类的,像这种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性质一般是滋腻的。比如已经确认有美容效果的阿胶,就因为性质滋腻而在使用上有很多讲究。它要和黄酒放在一起去蒸化,这是吃阿胶的一个最基本的讲究,用黄酒的温散作用减轻阿胶的滋腻,防止阿胶单独使用时“碍胃”,更多的时候,阿胶是要同时配合服用与胃作用的药物的。

    “碍胃”是个中医术语,就是影响胃口的意思,胃口受到影响,再好的营养也吸收不到身体里。所以名医开补药的时候,一般先试一两服,要看病人吃了之后有没有胃口变得更差了,“碍胃”的问题有没有出现。如果有,要调整药剂。一般会增加陈皮、半夏、桔梗之类能理气的、能增加动力的药物,使滋腻而偏于静态的阿胶或者其他补药活跃起来,不至于黏滞在胃里不被消化。

    如果本身就胃口很差,舌苔很厚,即便需要吃补药也要先清了舌苔再说,医生会嘱咐你去吃点“二陈丸”、“保和丸”之类的,等舌苔干净了再进补,特别是阿胶等胶质类的药物,这种清理胃肠,“打前战”的药物是必需的。

    “男补阳,女补血”,这是中医保养调理的大法,补血对女人很重要,始终提倡补益的金元名医李东垣自然认同此法。但是,有统计发现,在李东垣的64首妇科方剂所用到的116种药物中,有39首方剂中使用了当归,占60.9%;有28首方剂中使用柴胡,占43.8%;有24首方剂中使用炙甘草,占37.5%,而被现在女人最看重的阿胶并不在其列,为什么?就是因为,“气为血之帅”,没有气的统率,补进去的血也是死血,不能为人体所用。从这个原理上也可以看出,单纯地补血,或者是单纯地靠性质滋腻的食物药物去补血,是有可能欲速而不达的。

    胶原蛋白的滋腻性质和阿胶一样,暂且不说能不能直接吃到面部的皮肤上,如果你本身是个湿气很重、胃口很差的人,吃了之后“碍胃”的发生是肯定的,虽然它里面真的含有足量的胶原蛋白,对它的吸收也就可想而知了。凡此种种说明两点:

    1. 胶原蛋白不可能直接作用在面部皮肤。2. 不是所有人都能吃胶原蛋白的,吃的前提是:胃口不错,消化能力正常,舌苔很干净,非此,肯定欲速则不达。

    ⊙果蔬面膜吸收不到脸上

    那么,胶原蛋白做成的面膜效果又如何呢?这个结果更令人失望,因为皮肤有个特点,只能透过皮肤吸收一些分子很小的物质,而胶原蛋白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分子!

    皮肤是身体的第一道屏障,所以它首要的功能不是吸收而是屏蔽、阻挡!就是对外来的物质要有选择地吸收,否则,我们去海里游一次泳,就会因为对盐分的吸收产生“爆腌”效果。其一,皮肤不可能让大分子的物质透过皮肤;其二,皮肤能吸收的一般是脂溶性的。这就得出了一个结论:胶原蛋白这种大分子,就算做成面膜贴在脸上,最多能达到的是对皮肤的洁净作用,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将因为缺少胶原蛋白而出现的皱纹抚平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皮肤根本无法吸收。之所以有的人用了之后还是觉得自己变年轻变漂亮了,有两个因素,一个是皮肤被彻底清洁了一次。因为很多微小的皱纹其实是因为角质层堆积造成的,通过面膜,特别是胶原蛋白这种清除能力很强的面膜,能起到的是对角质层的清除作用,细小的皱纹也因此消失了,所以感官上看着有去皱效果。另一个是,美容之后人多少会换一种心境,此时再看镜子里的自己是带着期待的,相对乐观的。所以,这种感觉还来自审视自己的心理角度变化了,就像心情好了之后,看什么都顺眼一样。所以,更加客观地应该说,胶原蛋白面膜其实不是敷在脸上的,而是敷在心里的,其实更多的是种心理安慰。

    皮肤的这个特点同样可以推演到其他面膜,很多人喜欢用黄瓜、苹果之类的做“果蔬面膜”,期待果蔬中的维生素C能透过皮肤被吸收。还是上面的原则,皮肤能吸收的营养物质必须是脂溶性的,这种含在水中的营养素不可能被吸收。所以我们用的化妆品一般都是“水包油”或者“油包水”的形式,就是为了使化妆品中的营养物质,比如维生素C之类,通过这种脂溶的形式为皮肤吸收。因此,这种果蔬面膜起到的最多是局部保湿、补水效果,而不是营养素的吸收滋润效果。

    其实,生活中最简易又有效的面膜是牛奶,因为牛奶含脂肪,其中含有的维生素可以通过牛奶这种脂溶性的方式透过皮肤被适度吸收,因此,你可以在每天清洁面部或者桑拿之后,将一袋鲜牛奶一点点地涂在面部或者全身。干了以后再涂,使牛奶在皮肤上停留的时间尽量延长。这个过程中,牛奶中含有的营养素就可以被皮肤吸收了。所以史书中常记载皇后、高官夫人用牛奶洗澡美容,从皮肤生理学上,确实是合理的,至少比吃胶原蛋白和果蔬面膜能使皮肤有更多收益。

    ⊙把下垂的皮肤刮上去

    皮肤下垂是自然衰老的现象,是皮肤失去弹性造成的,这个问题出在了皮肤的真皮层。这一层里包括支撑皮肤使其显得圆润的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它们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了日积月累的日晒受损并逐渐变薄,功能也随之减退,皮肤因为失去支撑就垂了下来。

    老年人的皮肤会越来越薄,即便是个挺胖的老年人,皮肤也和透明的一样,就是因为他们的真皮萎缩了,即便脂肪还丰富,但最具有弹性的那一层萎缩了。所以用手把皮肤揪起来之后再恢复原状,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是衰老的极致,而真皮层从变薄开始,人就开始出现老态,皮肤变薄、没有弹性乃至下垂一般是同时发生的。只有你的身体处于一种代谢旺盛的年轻状态,面部的下垂才会缓慢发生,在这个基础上,倒是可以实施一些针对面部的局部手法。

    中国传统的“刮痧”疗法经常被介绍到国外,特别是日本,日本对刮痧的推崇远高于国人。我的大学同学在日本讲课,她有个日本学生很用心,自己给自己的面部做实验,一边的面颊每天用刮痧板从下往上刮,另一边不刮,这样坚持了3个月后自己拍了张照片寄给中国的老师,结果非常明显,接受了3个月刮痧的那边面颊明显地紧致、上提,而那边没有实施任何治疗的面颊,就显出了下垂松弛。

    通过面部刮痧减轻皮肤下垂是有医理支持的,就是使刮痧的这部分皮肤肌肉血液循环通畅。通畅的血流对胶原蛋白、弹力蛋白的灌注就可以更加充分,这些起支撑作用的真皮,因为血液供应充足,所以得以保持弹性的功能。前英国王妃戴安娜透露过她的美容细节,其中之一就是每天在涂抹上护肤品之后进行轻微而持久的拍打,以求驻颜。慈禧有一块专门用来磨面的玉石,每天用它按摩面部,据说也是慈禧红颜常驻的原因……其实,这些都是通过局部的皮肤刺激,增加血流灌注,保证真皮层弹力蛋白的活性,只是这个日本人的实验更显著地证实了这点。

    前面说了,面部皮肤的保养是以全身肌肤的良好状态为基础的。保证身体整体的血液循环通畅,营养物质输送正常也自然是美容护肤的大前提。因此,这种刮痧最好能结合运动一起进行,这样可以使旺盛的血液更好地上荣面部。

    比如每天早上慢跑20~30分钟,让心率增加40%。也就是说,如果你原来是每分钟80次心跳的话,慢跑之后最好能提高到110次,这个运动量对女性逐渐地改善体质比较合适。

    此时,身体的活力已经被唤起,血液循环开始加速,全身的新陈代谢开始了,你自己也会觉得脸上发红发热。这个时候,正好趁热刮痧,将正要上荣于面的气血直接导引到面部皮肤,等于在刚织好的锦上添了一朵花,这样每周保持三四次,面部皮肤的下垂问题会明显好转。

    ⊙阳光能把皮肤晒松弛

    抛开身体整体因素,能支撑皮肤不出皱纹、不下垂的“骨架”是真皮层。这一层所含的胶原蛋白、弹性蛋白,最容易受到的影响就是日晒,特别是叫做“UVA”的“长波紫外线”,它也叫“晒黑段”。这个波段的紫外线可以直达真皮层甚至皮下组织,除了把人皮肤晒黑,而且还能把“骨架”破坏,让色斑出现,皱纹早生。现代人比他们以前的同龄人要显得年轻,皮肤显得细嫩,就是因为现代人户外活动的时间比过去靠体力吃饭的时候要短得多,日晒的伤害少了很多。所以,要想皮肤保养好,少生或者晚生皱纹,你针对皮肤所能做的,就是防晒,而且要防止这种长波的。具体到防晒霜,要买标注能防“UVA”的。

    很多人觉得,我今天不出去,待在家里或者整天坐在办公室就不用防晒了吧?其实完全错了!因为玻璃能够隔掉的只是短波,“晒黑段”

    的紫外线是长波的,所以对你的日晒伤害照旧,也就是说,你虽然身处遮风避雨的“温室”,但未必能得到“温室花朵”的娇嫩效果!所以那些搞美容的或者靠面子吃饭的演员、模特,是一年四季,无论室内室外都要防晒的。我见过一位美容专家,年过50岁了,皮肤仍旧很好,她从一座楼出来到对面的楼去,中间也就十几米的距离,也都要打伞,绝对不给自己一点暴露在阳光下的机会。

    防面部下垂刮痧法

    工具

    刮痧板:现在市面上就有销售的,是面部专用的,接触皮肤的那一面厚而钝。玉石质地更好,质地细腻,对皮肤没有伤害,而且玉石的凉性对皮肤也起着冷敷效果。

    刮痧油:可以买专门的刮痧油,一般是凡士林之类的,也可

    以用纯净的橄榄油。做法清洗面部后,用刮痧板蘸刮痧油从下颌骨往上刮至颧骨,可

    以分前中后3个部分——往上刮,能感到力量是轻缓地穿透皮肤,并逐渐使皮肤发热为度,如此反复刮,持续3~5分钟,早晚各一次,每周坚持3~4天。

    注意事项一定要在彻底清洗面部之后再刮,否则会帮助脏东西渗进皮肤,刮痧之后再次清洗后再涂上护肤品。

    气色:“黄脸婆”是中国女人的“国色”

    “黄脸婆”这个审美概念是中国独有的,因为气色不好,面色发黄的女人太常见了。黄色也是中国女人的“国色”,特别是当她们开始衰老,开始脾气虚,发黄的气色就更常见,这是中国人身体上的薄弱环节。为此,中医在创始之初就特意强调“脾为后天之本”,脾的“职称”之高,仅次于“先天之本”的肾,所以补血,改善“黄脸婆”的状态,一定要兼顾到补气,特别是补脾气。

    ⊙“黄脸婆”多是血虚的女人

    “男补阳,女补阴”、“男精女血”、“女子以肝为先天”,这是一般的认识,所谓阴其实就是阴血。肝主藏血,“以肝为先天”,也就是以血为养生之本。所以,很多人一说到女人补养,就首先提到能补血的阿胶,吃着阿胶似乎就能想象出自己逐渐变得红润的面容,这确实合乎中医原理,因为血虚的女人一般都有“黄脸婆”的嫌疑。

    “黄脸婆”除了气色不好之外,还有很多身体上的问题,即便刚刚30岁,但很容易疲劳,特别是下午容易没精神,如果赶上开会,室内空气不好,又要头痛、疲惫了。头痛之所以容易发生在下午,就与她们的气血虚弱有关。

    中医有个理论,“烦劳则张”,意思是,劳累之后症状加重。很多女人累了之后疲惫、头痛,甚至发低烧,都符合这个理论,都提示她们的体质虚弱,而且主要是气血虚。这种人的美容护肤是要从身体抓起的,否则只是表面文章,具体说就是要补血。

    我就遇到过这样的病人,疲劳、面色不好,从颜色到肤质都不好,而且显得比同龄人憔悴。她的护肤品一年四季都用油脂的,就是平常人用了之后抱怨太油腻、泛油光的那种,为的是使自己没有光泽的皮肤显得润泽一点。但即便如此,到了下午,护肤品中的油脂所剩不多时,她就又变得像枯萎的“黄脸婆”了。去看中医,每次诊断一般是血虚,但去查血,并没有明显的贫血指标,血红蛋白不低,她就问我:“既然不贫血,还用补血吗?”

    我告诉她,要补。因为中医的“血”包含的意义,比西医的“血”要广泛得多,其中首先包含了“气”。

    “气”,是中医独有的概念,西医里面有血,有水液,但唯独没有“气”。中医所说的“气”,简单地概括就是功能和能量的意思。比如,我们说一个人死了,俗话会说“没气了”,而不会说“没形了”,因为死人是可以身体完好的,五脏俱全,但功能却完全丧失了。所以,人可以“瘦得脱形”,但和“没气了”比起来,还是后者更严重。这就是说,对生命来说,功能、能量比形态、结构更重要,因此补血离不开补气。

    如果一个人气虚,即便他的红细胞正常,查不出贫血,但那些血细胞、血红蛋白也仍旧是死血,不能发挥功能。大约5年前,我在北京协和医院的ICU病房,和专家一起会诊一个因为脑出血手术后昏迷不醒的病人。那病人做了开颅手术,已经把脑子里出的血取了出来,但始终昏迷高热,神志不清。我们去的时候,他手术刀口的血迹还在,但翻在缝合线外的皮肤却干枯了,变得很焦很薄,好像不是活人身上的伤疤。去会诊的中医专家看了看病人状况,不乐观地摇头说:“元气不行了,没火力了,气血双虚呀。”

    陪他一起会诊病人的是协和医院的主治医生,他有些不解地说:“这个病人刚化验的指标都还正常,并没有贫血的迹象。”中医专家指着病人的刀口说:“就算是有血也是死血了,身体不能用,你看这里,都干了……”就在那次会诊后的第三天,那个病人带着一个都没有少的血细胞去世了。

    可见,即便血细胞一个都不少,血红蛋白充足,从指标上看不出贫血,但只要没有“气”,指标合格的血仍旧不能被利用,仍旧是死血。因为中医认为 “运血者气也,人之生也全赖乎气”,“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要想使全身的血动起来,由死血变成活血,一定要有足够的气,就是说,器官脏腑的功能要强,才能推动血液。

    “黄脸婆”这个审美概念是中国独有的,因为气色不好、面色发黄的女人太常见了。黄色也是中国女人的“国色”,特别是当她们开始衰老,开始脾气虚,发黄的气色就更常见,这是中国人身体上的薄弱环节。为此,中医在创始之初就特意强调“脾为后天之本”,脾的“职称”之高,仅次于“先天之本”的肾,所以补血,改善“黄脸婆”的状态,一定要兼顾到补气,特别是补脾气。

    如果你是个血虚的人,找到的是个水平足够的正经中医,他肯定不会单开补血药,也绝对不会让你只吃阿胶、大枣、龙眼肉,他更是绝对不会相信单纯的补铁,比如吃“硫酸亚铁”,因为那只解决了血这个“母”的问题,还需要有个使血动起来的“气”。

    因为单纯的补血药物也好,食物也罢,有时候只能使你不贫血,使你的血细胞指标达标,但不能改变你的血虚状况。你可以有并不异常的指标,但就是没精神、没力气,因为你功能不行,有点像“有米无炊”或者“米多火小”,饭是熟不了的。

    所以,即便不贫血,只要属于中医的血虚,仍旧需要补血,而且一定要在补血药,比如阿胶、生地黄、龙眼肉之外,加上黄芪、党参之类的补气药,才能使血细胞背负氧气的能力增加,否则,就算是血细胞不少,但仍旧怠工或者不能负力,人也依旧会觉得疲倦,面色难看。

    具体到这些“黄脸婆”,除了用阿胶之类的经典补血药,药店里就能买到的“补中益气丸”、“人参健脾丸”也是她们补血时离不开的“拐杖”。在秋冬季节,可以每隔一天吃一次,一次吃一丸,和缓地改变体质,给脸色“扫黄”。

    ⊙冬天是最好的“扫黄”季节

    中医有个著名的补血方剂名为“当归补血汤”,对改善女性血虚、面色无光的状态非常有效。其中只有两味药,一味是当归,这是妇科“圣药”,补血作用极佳,所以中医妇科方剂有“十方九归”的规律,就是十张治疗妇科病的方子,有九张里面有当归,因为女性疾病向来离不开补血问题。另一味就是补气的黄芪。

    有意思的是,虽然号称“补血汤”,但补气药黄芪的剂量却要5倍于补血药当归!这就充分说明,必须通过补气才能最终生血,气不虚是血不虚的前提。更重要的是,一个气血虚的女人,月经还经常拖延很久,本来就虚,失血再多,反过来加重血虚,为什么“黄鼠狼专咬病鸭子”?还是因为气虚,没有力气管束住血液了,所以月经拖延时间长,到最后颜色都变得很淡,质地很稀了。有了黄芪这个补气药来固摄血液,月经淋漓不尽、颜色浅淡等症状也会得到控制。

    由“当归补血汤”衍化出来一个食疗方,应该是“黄脸婆”女人的“扫黄”专用:“当归生姜羊肉汤”。这其实是张仲景的方子,距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当初治疗的是产妇的产后腹痛,虚劳不足。这种产后的腹痛是虚性的,疼而且发空。这种情况在很多女性月经之后会出现,月经完了反倒肚子疼了,而且是发空地疼,想用手摁着,温着。平时就面色发黄,属于气虚血虚的女人月经之后都有这种感觉,这就是典型的虚寒性腹痛,由于血虚造成的,所以张仲景给了这个食药兼顾的方子,其中当归150克,生姜250克,羊肉500克,生姜用得多,也是要增加温散补气的作用,使当归的补血作用动起来。

    如果是日常吃,可以不用顿顿都加当归,因为当归还是有特殊味道的,只要坚持吃,羊肉本身的补血作用也是不能小看的。一般情况下,这个汤应该从立秋之后就可以吃了,吃到开春前再停。之所以选择在冬天常吃,因为冬天人体的消化功能是很强的,夏天消化不了的东西,到冬天都能消化掉,正是通过食补改善体质,改变疲劳状态的大好时机。

    还有一个可以通过补血达到养颜目的的药物,也可以称为食物,可以自己做,叫“益血养颜膏”,其中用了阿胶、核桃仁、大枣。阿胶颜色是紫色的,既补心又补肾。核桃仁长得就像人的大脑一样,既有补肾的作用,又有益脑的作用。大枣,外面是红的,里面是黄的,可以健脾胃。现在很多地方讲究吃膏方,就是立秋之后找个有经验的中医,根据自己体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调养,这个益血养颜膏相对地具有普适性,对自觉是黄脸婆的女人一般都适用。每年冬天,只要不是感冒发热的时候,这个膏可以长期吃,你会觉得疲劳减轻的同时,皮肤也有了光泽。

    ⊙抹在脸上的可以简单,吃进肚里的必须复杂

    中国有句话叫“吃在脸上”,这也是我这本书起书名时的依据。意思是,一个人的面色、皮肤要好,关键是吃得好,或者说消化运用得好,能把有用的物质真的运输给皮肤,这个人的美丽才是生动的。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首先是能不能主动地去吃有价值的东西,再一个是即便吃了,能不能被身体消化,前者是意识问题,后者就是身体的生理问题了。

    先说意识问题。

    北京中医医院有个著名的皮肤科专家,叫陈彤云,我在十几年前见过她和她的儿子,如果不介绍,两人站在一起绝对以为是姐弟,那时候她已经快70岁了,她的皮肤非常好,细腻白皙而且有光泽。后来很多人问她,怎么保养的皮肤?您都吃什么?抹什么?

    她的弟子告诉我们,陈老没有特别的保养方式,她用的护肤品都很简单,几乎就是过去的“蛤蜊油”那类最普通的凡士林。因为陈老知道,皮肤的功能主要的不是吸收,而是屏蔽,所以不是你抹得越复杂就吸收得越多,这种保养远没有吃进的营养更能显效。如果说讲究,陈老在吃上有她自己的标准,首先就是她吃得很清淡。

    作为名医,陈老不断有人宴请,但她都因为不喜欢油腻而婉拒了。她最喜欢吃的是杂粮粥,就是用各种豆类、粗粮在一起熬的粥,吃普通的蔬菜,肉类里面经常吃鱼。和她抹在脸上的单纯相比,吃的东西虽然清淡却是繁杂的。从这个著名皮肤专家的个人护肤经验上可以看出,“吃在肚子里的要复杂,抹在脸上的要简单”是女人护肤颠扑不破的真理,也是本书定名为“脸要穷养,身要娇养”的理论依据。

    现在有很多书籍推广的美容减肥经验,经常是“在一棵树上吊死”的方式,比如,只吃香蕉,或者只吃西红柿就能减肥美容了,号称“香蕉减肥美容法”。事实上,这种办法无非是制造一种噱头,让人因为好奇而跟从,但身体是不可能从单一的食物上获取足够营养的,世上绝对没有一种可以囊括所有营养素的食物!

    我们可以看一个事实: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发达国家,现在都在提倡对食品进行营养强化。比如日本,要在粮食中添加人体容易缺乏的各种微量元素。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因为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人的健康是需要方方面面营养物质相互配合的,缺少一个,可能就会对其他物质的吸收产生制约、影响,营养强化就是要增加食物的复杂性、全面性。从这个趋势也可以看出,单一食物“包打天下”的“创新”,是没有道理的,有悖于最先进、最科学的营养准则。

    《黄帝内经》中也提到一个饮食准则:“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五谷包括:麦、黍、稷、稻、菽,负责提供碳水化合物。五果包括:李、杏、枣、桃、栗,果蔬是负责提供维生素和矿物

    质的。五畜包括:牛、犬、羊、猪、鸡,负责提供优质的动物蛋白。五菜包括:韭、薤、葵、葱、藿。

    一个人要想健康,至少要吃到上述这些食物才可以。

    有一本名中医养生的书,全国几十位著名中医,都是健康高寿的老人,他们在书中谈自己的养生饮食经验,基本上都是,什么都吃,什么都不多吃。意思就是在营养多样化、吃得杂的前提下,不放任、不多吃。通俗地讲,就是可以吃个“微缩版”的“百货店”,但不要吃个“超大版”的“专卖店”,后者只能使你的热量摄取过多,而营养元素不足,按这种让名医都能健康到老的饮食习惯,去保证好的皮肤肤质,应该不是难事。

    ⊙你怎么会“满脸菜色”

    过去形容一个人脸色难看,经常说是“满脸菜色”,这种人的皮肤显得很暗黄,甚至发绿,没有光泽。因为那个时候粮食匮乏,很多人是用“瓜菜”代替粮食。现在粮食虽然不匮乏,但很多人觉得粮食不过是热量的补充,肉、蛋、奶之类美味的食物不也能提供热量吗?那就以肉、蔬菜代粮食好了,但是,不吃粮食其实是犯了中医养生大忌。

    《黄帝内经》在谈到饮食养生时,将“五谷为养”放在第一位,因为五谷是入脾经的,而脾是“后天之本”。之所以把脾提到如此高的地位,是因为对中国人来说,脾气是中国人或者说黄种人这个人种的薄弱环节。为此,粥才逐渐形成了中国传统饮食中最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因为粥的温软细烂,更便于并不强壮的国人脾胃吸收营养……凡此种种都显示一个道理:疾病是最容易从脾胃这个薄弱环节打开缺口的。更重要的是,中国人最容易虚的脾,还有一个功能,中医之脾还包含了另一层含义,是人体内的“审计署”、“纪检委”,可以监视伺机而动的病毒细菌乃至肿瘤细胞,像西医说的免疫系统。

    败血病就是细菌感染没有控制好引起的全身性感染,属于严重感染的一种,这个病名我们只在白求恩事迹中听说过。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水平的发达,至少在大城市,这种病已经很少见了。

    中医的脾是主肌肉的,脾气足的人肌肉会有弹性,会丰满,相反地,脾气虚的人往往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而肌肉在短期内骤减,直接伤害的就是主管肌肉的脾气,也就是说,如果脾虚到了极致,这个“后天之本”的损伤等于身体里的“审计署”不干活了,失职了,导致他缺乏对细菌的识别力和抵抗力,才会导致败血症这种感染的燎原之势。

    通过不吃粮食而达到减肥的人,其实也就是在人为地制造脾虚,虽然未必能招致“败血病”,但脾气虚早晚要成事实,首先表现在皮肤上的就是气色很差、没有光泽。皮肤可以通过化妆品的粉饰而变得细腻,但健康的光泽是化不出来的,所以人会显得很僵硬、死板,没有生气。由此可见,要想获得真实生动的好皮肤,气色很重要。所谓气色,就是能透过化妆品表现在外的健康光泽,气色是由脾气决定的,而粮食是对脾气最好的补益。

    ⊙人是一种适合黄色的虫子

    很多学中医的人都拿《黄帝内经》当教材,其实,《黄帝内经》不是单纯的中医教材,其中具体的诊疗技法是有限的,却涉及了中国文化的诸多领域,类似于中医里的“宪法”,比如《黄帝内经》就讲到了虫子,而且将虫分为五类,毛虫、羽虫、倮虫、介虫、鳞虫,分别属于木、火、土、金、水。人是倮虫,倮虫属土,作为一个属土的生物,人是一种适合黄色的虫子。

    这就意味着,无论是什么样的治疗,都应该从土着手,比如从土中求金、求水、求火、求木,土是其他4种元素的基础,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属于土的脾胃才被给予了“后天之本”这么高的“职称”;也是因为这个原因,金元时期的名医李东垣,才编写了《脾胃论》,从脾胃里找众多疾病的原因;也是因为这个,张仲景的《伤寒论》,虽然不是以脾胃为主导的,但他的《伤寒论》中有112个方子,用药不过百味,常用的更是只有几十种,但甘草一味却在70张方子中都用到了,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

    很多人以为药方中用甘草只是调和药性,其实,甘草的更大价值是补脾,因为甘草是黄色的,味甘,黄颜色和甜味都是入脾经的,每个方子都用上入脾经的甘草,就是为了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不忘保护脾胃,可见中医对脾胃之重视。

    《黄帝内经》对食物的评价是把粮食排在第一的,所谓“五谷为养”。而五谷中,小米是黄色的,是入脾经的,放在第一位也是强调脾胃的重要,脾胃不好以及由于脾胃不好而气血不足的人,应该长期吃小米。

    种过小米的人都知道,小米产量小,而且很消耗土地,种几年就能使肥沃的土地变得贫瘠,可见小米对土壤中营养“掠夺”得多彻底,它占据的营养有多丰富!这也是为什么小米一直是中国人补虚时的首选,因为它最大程度地吸收了土壤里的精华。

    小米是黄色的,枣肉也是黄色的,都入脾经,用它们熬的粥以前是专门给虚弱的产妇喝的,因为分娩之后人会气血双虚。对虽然不是产妇,但常年面色发黄,没有光泽的“黄脸婆”来说,她们的身体状况和产妇大同小异,都是气血双虚,只是程度上的差异,她们要想皮肤好,首先要把脾气补上去。因为中医说的脾是主运化的,所谓运化,就是将食物中的营养吸收,并且运送到周身,其中也包括运送到皮肤。如果脾气虚,首先是无法吸收,其次是无法将本来就吸收得不多的营养输送出去。所以,我们经常见到怎么吃都不胖,或者怎么用补品脸色也不好的人,都是因为脾气这个环节太薄弱了。这种人重的要通过中药健脾调理,轻的则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以红枣小米粥为主食,因为粥这种饮食形式是最有益于脾气的。中医在讲述各种虚症的时候有个食疗建议,叫“糜粥调养”,就是用软糯的稀粥调养身体很虚弱、脾气很虚弱的慢性病人,这个作用是缓慢而稳健的。

    很多脾虚的人急于改善体质,吃各种补药,但很快自己得出结论:“虚不受补”。不是吃了消化不了,就是虚的问题毫不见效,就是因为脾气这个运输中枢没周转起来,没调度好,路没修好,车多就会堵,欲速不达。而小米、大枣以及这类补脾药熬的粥,对脾气的补养采取缓慢柔和的过程,就不会产生虚不受补的问题。

    当归生姜羊肉汤

    将500克羊肉洗净后用刀顺切成大片,放在沸水锅内焯去血水后,捞出凉凉。最好用一个沙锅,内加清水,然后把羊肉下锅,再放进当归10克和生姜一大块,用大火把汤烧沸后,把上面的浮沫撇掉,改用小火炖约一小时,要加两勺黄酒,黄酒是温性的,一方面去羊肉的膻气,一方面也有鼓动阳气以补血的效果。羊肉熟烂了,吃肉喝汤。

    益血养颜膏

    山东阿胶500克,冰糖250克,大枣250克,核桃仁250克。把核桃仁打碎,把大枣用水泡一泡,把核去掉。黄酒、阿胶、大枣、冰糖、核桃仁一起放在一个瓷碗里蒸熟,之后密封于

    阴凉地方或者冰箱里。

    在“小寒”节气前后的两个月时间里,身体弱一些的,总感

    到疲劳的女孩子都可以用这个药,每天一勺到两勺温开水化服,

    一直吃到开春。

    黑眼圈:悄悄暴露你隐私的黑眼圈

    你如果仔细观察一下自己就可以发现,到了来月经的那几天,眼圈都会颜色发黑,至少比以前要颜色深,特别是下眼圈,变化更明显。眼周的改变是女性子宫状况的表现,很多有经验的中医就是通过这个征象猜透病情的八九,比如,以前做没做过子宫手术或者人流,甚至人流的次数多不多。

    ⊙黑眼圈泄露你的子宫状况

    只要子宫有瘀血,处于与平常不同的状态,眼圈就会发黑。月经期

    正是子宫内膜脱落出血的阶段,所以即便是没有瘀血问题的女性,到那

    几天也会不同程度地出现黑眼圈的问题,这是正常的,月经一过就会消失。但是,如果黑得严重,而且月经来的时候不畅,颜色也黑,或者有血块儿,这可能就预示着你已经有了瘀血,应该马上注意,否则黑眼圈可能从月经期才有,发展成平时也出现了,乃至成了美容时的心头大患。

    女人是最容易产生瘀血的,所以有句经验之谈叫“十女九瘀”,十个女人九个有血瘀,这种情况和她们特有的生理周期有关,而月经的正常是保证身体没有血瘀,保证女性各种生理功能正常的前提。

    如果一个人在不是月经期的时候,眼圈也是黑的,这个人的子宫往往受过创伤,最常见的就是流产手术,这种手术做得越多,黑眼圈发生的可能越大,程度也越重。现在的“人流”已经可以通过吃药完成,“药流”这个新技术使很多人觉得现在的流产危险和伤害小了,至少不像以前那样动刀子了,其实,损伤是同样的。无论“药流”还是“人流”,都是一种违背生理的过程,因为从生理角度看,怀孕之后,只有正常的分娩才符合人体自然规律,而流产是在中间人为地打断,首先造成的是子宫的局部损伤,比如内膜清除过程会因为医生的手法太重伤害到子宫壁。同时,自然分娩时,激素分泌的开始和停止都是逐渐的,而通过人为手段突然中止妊娠的时候,这些可能正在分泌顶峰的各种激素要突然停止,等于给身体来了一个“紧急刹车”,这也是民间对流产这样的“小月子”比正常的大月子更重视的原因。因为它不仅要修复手术带来的损伤,还要平息这个“急刹车”带来的各种失调,如果平息不好,瘀血就是留下的最常见的问题,这也是黑眼圈发生的物质基础。

    所以,要避免黑眼圈,特别是人为因素引起的瘀血而导致的黑眼圈。首先是避免人流这样必要的损伤,如果避免不了,已经做了,事后对瘀血的治疗是消除黑眼圈的关键,具体地说,就是将化瘀作为日常事务了。

    中医讲,寒和虚都可以引起血瘀,因为血遇寒则凝,所以要想不出现血瘀,首先要保温,不受寒。不光是流产恢复的那个特殊时期,包括平时,因为寒邪的侵袭是日积月累的,是逐渐加重的过程。你可能已经从感觉上习惯了少穿,感觉上不觉得冷,但身体的伤害不是感觉能反映出来的,往往就是在你的无感中,寒邪已经入侵,血瘀已经形成。另一个是虚,因为“气为血之帅”,血运行要靠气的推动,如果你是个平时就有气无力的弱女子,不忍重负,稍微忙一点,到了下午就疲惫不堪了,那就很难避免血瘀的发生,像黑眼圈这样的问题也在所难免。

    ⊙腹部保温=全身排毒

    女孩子应该是对“排毒”这个概念最敏感也最信任的了,因为她们觉得自己的面部皮肤问题都是毒素没排出去引起的,这确实有道理。但是,什么原因使毒素没排出去呢?回答一般是:“肉吃多了”、“运动太少了”、“便秘了”、“忘记喝水了”,这些都没错,也是最常见的,但有一点最容易被忽视,或者说,几乎是现在和排毒混淆最严重的问题,就是一直被人们忽视的受寒,特别是腹部、盆腔的受寒,在“露脐装”、“低腰裤”越来越流行的现在,这个问题会是未来很长时间的大患。

    首先要知道一个事实:腹腔、盆腔的血液占人体血流的70%左右,等于是个人体的大血库。而且盆腔血管有个特点,血管壁薄,弹性小,所以流到这里的血液速度会减慢。这个时候,如果盆腔或者腹腔再受凉,血流的速度就会更慢。要知道,女人最关心的身体的毒素是要借助血液的流动而排出体外的,血流变慢了,毒素的清除速度自然也变慢,毒素瘀积就在这个基础上发生了。即便是你的饮食很健康,也注意喝水,少吃肉甚至不吃肉,身体多少仍会有没有及时代谢出去的毒素吧,这些毒素就会随血流的缓慢沉积下来,日久天长真的就需要排毒了。

    所以,要想避免毒素对皮肤面容的影响,除了减少毒素产生的摄入机会,还要给毒素的排出一条通路。这就是不能受寒,特别是不能让腹腔、盆腔受寒,以保证血流的通畅。

    对女性来说,不让盆腔受寒的意义首先是可以避免盆腔的瘀血,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除了皮肤的粗糙,还会出现黑眼圈问题,这就更是盆腔有瘀血的标志。

    很多女孩子会有一组症状,一个是腹部的坠痛,严重的是站久了就坠得难受,在月经来之前更明显。按的时候腹部的两侧明显疼痛,而且会本能地拒摁,医生检查时稍微用力就会喊疼,这个症状很容易被怀疑是附件有炎症,但做B超之类的未必能发现异常,这种情况,医学上有个名词,叫“盆腔淤血综合征”,要通过更为细微的检查会发现,有这个“综合征”的人的盆腔静脉的血流明显变缓,静脉也变得狭窄。前面说的腹痛、腹坠乃至毒素瘀积等症状就是这些病理变化的结果,当然了,直接反映子宫状况的黑眼圈也会随即出现。

    这种人注意一下还会发现,她们不管怎么吃青菜,怎么吃水果,仍旧有难以改变的便秘问题,通便药能解决的也是短暂,很快就“卷土重来”。原因其实和盆腔的血流缓慢直接相关,也是盆腔瘀血的另一个症状。因为结肠、直肠也在盆腔中,盆腔血液被瘀滞了,肠道的功能肯定受影响。

    难治的便秘是影响皮肤的重要原因,皮肤逐渐变得粗糙、长痘,但这种人需要的排毒办法,不是生硬地通便,而是保温,特别是腹腔盆腔的保温,血液流畅了,妇科脏器和消化器官的功能恢复了,毒素自然会排出。

    韩国人的皮肤比中国人的好,和他们的饮食和保温有很大关系。首先,韩餐的脂肪含量很少,菜普遍很清淡,肉在普通家庭是不可能每天吃的,所以去韩国久居的中国人,包括中国女孩子,在最初很难适应那种清淡的饮食,总是觉得饿,而这,却使她们的毒素产生减少了机会。其次,韩国的传统房间是地热取暖,在温暖的地板上席地而坐,能将一天受到的寒气驱散干净,这是中国爱美女孩子的生活习惯所不能比的。

    所以,要想避免皮肤因受寒瘀滞而变得灰暗,在白天受凉之后,晚上用热水泡脚,最好是在热水中加一些黄酒,不用质量最好的,我们烹调中最便宜的黄酒就可以,用酒的温散助推受寒而凝结的血液。很多人是白领,白天有应酬,需要穿裙子,天冷的时候,可以贴个膏药,现在药店卖的“暖宝宝”,本身有发热的能力,可以贴在脐下1.5寸的地方,那里是气海穴,是强壮穴,贴在那等于偷偷给腹部和盆腔做着热敷,这也是无奈中的权宜之计,只有解决了腹部的保温问题,其他的通便办法、化瘀方药才能奏效。

    盆腔瘀血的问题,除了平时的保温,睡觉时的体位也能帮助纠正。从力学角度上讲,仰卧的时候,盆腔血管的压力低于站立,侧卧位的时候,压力就更低,古人提倡的“卧如弓”姿势,就非常利于改善盆腔血液的瘀滞状态。所以,不妨慢慢让自己习惯这种睡姿,同时最好穿件长点的、过腰的睡衣,防止在睡眠的时候盆腔再次受凉。

    ⊙热手心敷眼能去黑眼圈

    瘀血虽然发生在子宫,但在中医要做全身调理,而且要兼顾到补气和温阳,因为气虚和受寒在血瘀上往往是助纣为虐的。

    先说补气,中医讲,“气为血之帅”,意思是说,气是推动血运行的关键。所以,要想不血瘀,首先得气不虚,得有力气把瘀滞的血液推动起来。

    我见过很多秀气苗条的女孩子,脸色都不好,虽然不至于有黑眼圈,但整体的肤色发暗发黑,脸上也有斑点,斑点也是颜色很深的。她们虽然没做过人流之类的人为的损伤性手术,但还是有瘀,就因为她们本身是气虚的人,没力气推动血,稍微遇冷了,本身运行就不快的血就瘀滞住了。这种女孩子是要通过补气来祛瘀的,我最喜欢推荐给她们的有两个:一个是黄芪,一个是三七。

    黄芪已经是我们常用的药膳食材了,用黄芪炖鸡或者炖羊肉,补气的同时还能补血,气壮实了血就通畅了。

    三七这个药很好,男女老少皆宜。因为三七本身有补气的作用,是中药活血化瘀药里唯一一个化瘀而不伤正气的。那些本身就是因为血液黏稠度高,容易发生血栓的人可以每天吃1~2克,装在胶囊里,养成习惯吃,有瘀血的女人也可以如法炮制,逐渐地可以改善血瘀体质。

    除了补足自己的元气,使之有能力推动血液运行,同时将保暖形成习惯之外,还有个局部的治疗措施,就是用双手手心对搓,搓到手心发热,之后将发热的手心分别摁在双眼上,将热力透过皮肤,热度减少时再搓热,再贴,反复做10分钟。

    我有一个同学,现在已经是针灸专家了,当初她学习很刻苦,但居然没有近视眼的问题,后来回想起来,她说她父亲很早就告诉她,看书看累了,就用双手手心对搓,将搓热的手心贴在双眼上……后来她学了中医才意识到,就是父亲的这个偏方,帮助她躲过了中国学生最高发的近视眼。

    手心中有两个重要的穴位:劳宫穴、少府穴。劳宫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手握拳时,中指直对的部位就是,正在手心中间。少府穴:是手少阴心经的穴位,手握拳时,小指尖对的那里就是。

    两个穴位都和心有关,性质都属火,通俗讲就是热性的,把它们搓热,其实是将心经和心包经两条阳经的热力引下来,将这种阳性的温暖贴敷在眼睛上,可以提升眼睛的功能。

    这样做同时也对眼周的局部有温阳化瘀的作用,对因为寒凝血瘀导致的黑眼圈的治疗原理,和对近视眼的治疗原理是一致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