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花-注释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褡包:系在衣服外面的长而宽的粗布腰带。

    [2]高血马:高加索血统马,体形高大。

    [3]叫街:乞丐哭喊着的乞讨。

    [4]水筲:水桶,一筲水约50市斤。

    [5]湘军:清咸丰年间由曾国藩在湖南督练的一支新军。淮军:清同治年间由李鸿章在安徽督练的一支新军。

    [6]袁世凯(1859—1916):字慰庭,北洋新建陆军创始人,北洋集团首领。曾任直隶总督、内阁总理大臣、民国大总统等职。

    [7]王士珍(1861—1930):字聘卿,老北洋系,河北正定人,北洋武备学堂毕业。曾任军政司正使,二、六镇统制,陆军部大臣,国务总理等职。

    [8]待布:浆线,上机,织布。

    [9]马玉琨:清光绪时早期新编陆军将领。

    [10]地方:村长。

    [11]四蓬缯:一种工序繁复、织工高超的织物。

    [12]孙传芳(1885—1935):字馨远,山东历城人,北洋陆军重要将领,直系。1925年后为东南五省联军司令。

    [13]荫昌(1859—1928):满族,清光绪时的陆军部尚书。

    [14]袁宫保:即袁世凯。

    [15]即王英楷。

    [16]指袁世凯在戊戌变法被贬后的二次出山。

    [17]王占元(1861—1934):号子春,北洋陆军将领,直系。曾任二镇协统、二师师长、湖北督军兼省长等职。

    [18]细车:有顶棚、车帷及装饰的牲口车。

    [19]宋教仁(1882—1913):国民党早期领袖,倡导政党政治。

    [20]节在:谨慎、在意。

    [21]揽饭:被雇替人做饭。

    [22]大子儿:铜板货币的俗称。

    [23]馋馋:乳房。

    [24]曹锟(1862—1938):字仲珊,直系。曾任北洋陆军三镇统制,直隶总督,直、鲁、豫巡阅使。1923年成为贿选总统。

    [25]鹿钟麟(1884—1966):冯玉祥部下,曾驱逐溥仪出宫。

    [26]靳云鹏(1877—1951):皖系。曾任北京政府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

    [27]段祺瑞(1865—1936):皖系首领。曾任北京政府国务总理、陆军总长、临时执政。

    [28]骑驴:小贪污。

    [29]吴光新(1875—1939):皖系将领,曾为长江上游总司令。

    [30]直皖战争:北洋集团直系和皖系争夺权力的战争,战争长达两年,皖系败。

    [31]石星川(1880—1948):鄂军师长,曾策动荆州独立。

    [32]冯玉祥(1882—1948):字焕章,国民军系,民国时著名将领。1935年曾任军委会副委员长。

    [33]大砟:上等的无烟煤。

    [34]苶斜:不机灵。

    [35]膈应:讨厌,腻歪。

    [36]阎锡山(1883—1960):民国时晋军及山西地方政府领袖。抗战开始后,为第二战区司令长官。

    [37]保定二师:北方进步学生运动的摇篮之一。1932年6、7月间爆发的“二师学潮”尤为著名。

    [38]北方特委:当时河北一带共产党的领导机构。

    [39]羌帖:国人对俄币卢布的俗称。

    [40]徐世昌(1855—1939):老北洋系。曾任北京政府国务卿、总统等职。

    [41]吴佩孚(1874—1939):字子玉,直系。曾任两湖巡阅使、直军总司令、十四省联军司令等职。

    [42]陈炯明(1878—1933):老同盟会员,曾为粤军总司令,后叛变孙中山。

    [43]洋沤子:即雪花膏。

    [44]夏超(1882—1926):孙传芳入浙后,曾任浙江省长。后因叛孙,被孙处决。

    [45]华北五省自治:1935年,日本侵略者在华北推行的旨在使该地区脱离中国政府的政策。中方的参与者为殷汝耕、王克敏、高凌霨等。

    [46]洪深(1894—1955):中国新话剧运动代表人物之一。作品以直接描写农村阶级斗争见长。

    [47]冀南盐民斗争:指1935年冀南制盐工人和当地农民的起义斗争。

    [48]高蠡暴动:指1932年河北高阳县和蠡县的农民暴动。

    [49]塘沽协定:1933年中国政府与日军签订的旨在承认日本对长城以北地区占领的协定。

    [50]双十二事变:即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

    [51]孟昭月(1887—1943):直系。曾任陆军第十混成旅旅长,五省联军时浙军总司令。

    [52]施从滨(1867—1926):皖系。曾任陆军第二十五混成旅旅长,济南镇守使。

    [53]1935年孙传芳在天津居士林做佛事时,被施从滨之女施剑翘行刺,毙命。

    [54]吴赞周(1885—1949):原直系军人,后为日伪河北省省长。

    [55]即1937年日本挑起的卢沟桥事变。

    [56]刘峙(1892—1971):时为中国军队第二集团军司令,守保定。

    [57]坂垣征四郎(1885—1948):日军侵占河北重要将领之一,时为华北方面军第五师团师团长。

    [58]商震(1888—1978):时为三十二军军长,守平汉线。

    [59]拌烦:不激烈的争吵。

    [60]刘海粟(1896—1994):画家、美术教育家。时任上海艺专校长。

    [61]张作霖(1875—1928):奉系首领。1928年在皇姑屯车站被日军埋设的炸弹炸死。

    [62]红花:霜降过后摘的棉花。

    [63]白校:白求恩医士学校。

    [64]杨成武(1914—2004):八路军抗日将领,时任晋察冀第一军分区司令员。

    [65]攀也:攀比。

    [66]准备票:日伪时期通用的纸币。准备票出自中国联合准备银行。

    [67]效率:方言,应为“袖掠”——小偷。

    [68]伞棚:男人勃起的俗称。

    [69]沁源围困:指1942年山西军民对日寇实行的大围困。此次围困长达883天,战斗2730余次,毙伤日伪军4200余人,最终迫使日本人逃离沁源。

    [70]即后来的刘胡兰烈士。

    [71]鲁艺:即延安鲁迅艺术学院。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