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包括世界之巅的珠穆郎玛峰在内的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有5座,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7座。
大自然的奇观和神秘的冰川城城,引起了各国登山家、探险家、科学家和旅行家的极大兴趣和关注。
日喀则从拉萨西行340千米,即可达日喀则。
“日喀则”意为“如意家园”,是古代乌斯藏的都城,至今已有500年的历史,目前是西藏第二大城市,也是西藏黄教两大领袖之——一班禅额尔德尼的世居地。
兴建于明朝的扎什伦布寺,是旧日喀则的标志。
它依山傍水,层楼高耸,金碧辉煌,庄严雄伟,总建筑面积达30万平方米,大小殿堂和住宅上千问,僧侣达4000之众。
羊八井“地热博物馆”羊八井位于拉萨市当雄县,这里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被誉为“地热博物馆”。
在羊八井地区,有星罗棋布的温泉、热泉以及超过当地沸点的沸泉。
热水塘、热水湖的面积从数百平方米封数千平方米不等,此外,还有地热爆炸穴、间歇喷气井和盐泉、硫质气孔等等,不胜枚举,为高原增添无限壮丽的景象,更带给游人一份神秘感。
服务电话旅游汽车公司解放中路23502日喀则饭店解放中路22550西藏名特产西藏传统工艺品有拉萨、日喀则地毯、江孜藏毯,昌都藏靴,昌都、拉萨、江孜、日喀则藏装;西藏名食是酥油茶,传统节日食品是“卡色”、青稞糌粑、青稞酒;名贵药材有熊胆、麝香、冬虫夏草、大参果、天麻、雪莲、藏红花等。
西藏民族风情西藏高原上居住着勤劳勇敢的藏族人民,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情。
藏族人性情豪爽,能歌善舞,热情好客,有许多独特的礼节。
献哈达是藏族人民最普遍的一种礼节,是对对方表示纯洁、诚心、尊敬的意思。
藏族人民的饮食也与众不同,他们以肉制品为主,平日喜欢喝酥油茶、吃糌粑、饮青稞酒。
藏族服饰别具一格,藏服的基本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肥裙、色彩绚丽,常用豹皮、獭皮装饰衣裙边。
藏民比较典型的装束是:身着羊皮藏装,头戴狐皮帽,脚穿牛皮筒靴。
藏民喜欢珠光宝气的装饰,广泛动用珠宝、金银、象牙、玉器来打扮自己,并把服饰看成是财富和美的象征。
藏族人民有许多传统节日,第一大节日就是传统的藏历年,时间一般是在汉族的春节前后,和春节相似。
雪顿节也是藏民的一大节日,从藏历年7月1日开始,持续4~5天,主要以藏戏会演为主。
此外,藏族还有沐浴节、酸油灯花节、朝山节等节日。
注意事项西藏高原平均海拔达4000多米,空气稀藏,可能会出现头疼、头晕、气短等一些高原缺氧反应,游客对此要有心理准备。
此外紫外线辐射比较强烈,要注意戴太阳帽、墨镜,穿长衫长裤。
另外,内地人在高原要谨防感冒,因为感冒和痢疾等在西藏这一特殊的高原缺氧环境下是大忌,易引起并发症而发生危险。
自助旅程建议青藏高原之旅,最便捷的是乘飞机,目前,成都、西安、均有直达拉萨的航班,成都班次最多。
若是想饱览沿线风光,也可乘汽车。
现有进藏公路三条,即川藏公路、新藏公路和青藏公路三线。
(三)昌都地区著名的“神山”,部分已经向登山爱好者开放;群山脚下的河谷地带,有217.3亿多立方米森林、4.67亿多立方米良田和近666.7亿立方米的天然牧场。
其阃蓝湖静谧,温泉广布,活跃着雪豹、小熊猫、滇金丝猴、白唇鹿、麝、貂、水獭、猞猁等野生动物600余种,出产虫草、麝香、鹿茸、知母、贝母、熊胆、党参等药材1200余种。
按藏族的传统地域观念,昌都属于康区;康区的人被称为康巴。
昌都的民间文化特点与西藏许多地方有所不同。
昌都的主要旅游景观包括:位于昌都县的强巴林寺(昌都寺)、卡若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噶玛寺、谷普溶洞、王美卡温泉、作吉卡温泉,芒康县的曲孜卡温泉、莽错湖,八宿县的“西天瑶池”然乌湖、仁措湖、然乌温泉、夏里温泉、同卡寺、嘎学岩画,左贡县与云南交界处的梅里雪山风景区及美玉温泉,边坝县的边坝寺、德丁寺、丹达山神庙、普玉三湖,类鸟齐县的伊日温泉、马查拉溶洞、长毛岭养鹿场、类乌齐寺,察雅县的仁达丹玛摩崖造像、隆龙石雕群、向康大殿、莎嘎日楚、角克寺,丁青县的孜珠寺、布托卡湖、托村温泉,洛隆县境内被称为二十一度母的小湖群,江达县的青泥洞温泉等。
其中有些已经对游人开放,有些则因交通条件的制约而不易前往。
昌都镇昌都镇是昌都地区专员行政公署、昌都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海拔3240米。
“昌都”——两河汇流之地(亦可译称两河口),因澜沧江的支流扎曲和昂曲两条河流在此地相汇而得名。
昌都镇像一座山城,两侧都是巍巍的高山,河谷平地不多,整个城市由扎曲和昂曲两条河分成云南坝、四川坝和马草坝三个部分,各个部分又由跨河桥梁相连接,面貌别具一格。
建筑物多依山势而建,远远望去,层层叠叠,蔚为壮观。
镇区面积.5平方千米,人口近万人。
社会服务设施和市政设施基本齐备,有门类众多的工业部门。
昌都在历史一直是藏东重镇,地当由川入藏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川藏公路、滇藏公路、青康公路(214国道的一段)、黑昌公路修通以后,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交通闭塞的状况。
西可到拉萨,东可到成都,往南可达云南,往北可通青海。
昌都地区各县也都通了公路。
随着昌都邦达机场的建成使用,昌都与内地、与拉萨的交通大为便捷。
昌都风景优美,名胜众多,但由于交通不便,大都尚未开发利用。
自治区旅游事业管理局和昌都地区正积极致力于开发昌都的旅游资源、建设旅游配套设施。
昌都镇的旅游景点目前主要有两处,一是强巴林寺(昌都寺),一是卡若文化遗址。
昌都地区公安外事电话:4821273;长途电话区号:0895。
昌都地区位于西藏东部。
巍巍横断山脉纵横南北,大河奔腾于深山峡谷中,构成我国典型的高山深谷。
特殊的地理构造,造就了千姿百态的“神山神湖”,使得三江流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的山水更加灵气诱人。
据藏文史料记载,康区有著名的25座神山,其中大部分坐落于昌都境内。
在横断山脉的高山深谷中,森林茂密,植被较丰富,南来北往的珍稀野生动物也较多,外国专家称“横断山区系全世界的动植物分化中心之一”。
本区的文物古迹虽不及藏南游览区。
但在时空组合上有自己的优势,如位于昌都镇附近的卡若遗址,是西藏自治区内科学发掘的一处新石器遗址。
从古刹看,昌都一带几乎囊括了西藏原始宗教到藏传佛教各个教派的寺庙。
这里多彩的文化和民俗,古朴奇特。
气候与游季昌都地区山脉与沟谷交错,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复杂气候类型。
总的说来,西北部、北部严寒干燥,东南部温和湿润;日照时间长,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干湿分明,夏季多夜雨,冬春多风。
年平均温度7—10℃,降水集中在5—9月,北少南多。
每年4—5月和9—10月是去昌都最好的季节,初夏时绿草茵茵,深秋山色斑斓,游趣倍增。
其余季节主要是雨季和冬天的大雪会令交通不畅。
交通西藏第二座民用机场——帮达机场——位于该区,每周有航班非拉萨和成都。
川藏南北线都通过该区,区内还有滇藏公路、黑昌公路以及214国道。
昌都至拉萨相距1081公里,车程约3日2夜,视乎路面情况。
昌都至成都则距12倡公里,车程约3日2夜。
两条路线的班次都不太稳定。
另外,可以在客运站找一些来往拉萨、芒康、成都等地的货车,只要价钱合适,司机一般不会拒绝。
(便车收费参考:昌都——拉萨100—150元;昌都——成都100—150元;昌都——芒康60—80元。
)住宿在昌都的旅途中,住宿费占不了太多。
昌都镇有几家中档宾馆,其他县城花上20—30元就住得上在当地算好的旅店了。
昌都客运站招待所床位10元起;设备简陋,但方便找车。
地址:位于加惹坝昌都光明旅馆每间约50元;环境较新,有独立洗手间和热水供应。
地址:客运站以东约5分钟路程饮食由于大部分蔬菜都是从四川、云南运来,这里最常见的川菜也要贵一些,素菜8—10元,荤菜15—18元,量大,一个人吃花的钱也就在20—30元左右。
主要景点●强巴林寺位于昌都镇内的四级台地上。
该寺是由宗喀巴弟子喜绕松布于公元1444年创建的。
每年酥油花节期间,这里表演场面宏大的“神舞”。
交通:在县城内马拉山上,走路约20分钟便到。
在大门口可看到昌都全貌。
●卡若遗址卡若遗址位于西藏昌都县城东南约12公里的加卡若村,是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9年正式发掘,迄今为止,已发掘遗址面积1800平方米左右,发现房屋遗迹31座,出土文物数万件,被认定为西藏三大原始文化遗址之一。
不过你现在去,看到的是与水泥厂废墟夹杂在一起的荒草地。
交通:从昌都县城搭去水泥厂的中巴车,票价3元/人,坐的士约15—25元。
●然乌湖位于八宿县境内西南角,距白马镇约90公里的然乌乡。
湖面面积22平方空里,湖面海拔3850米,四周雪山的冰雪融水是其主要水源。
湖畔草甸、雪山与蓝天相映。
交通:然乌乡在国道318线旁,搭便车最好。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