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我的非常闺蜜-婆婆的那个美好时代(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倾听(1)

    董梅葆决定休假带婆婆去旅行,用自助出游的那种。杨光当然是举双手赞成,但他要准备两个面试通知,还要接着在家当奶爸,梅葆才能安心地出行。考虑到婆婆是第一次用这种年轻人的方式出游,梅葆把目的地选在了城市,那是个此刻正是春光明媚,满城木棉花开,大海涌动着无限生机的地方——厦门。

    顾芬在丈夫和儿子地极力劝说下,开始时是勉强同意的,毕竟心绪不佳的她提不起任何兴趣。接下来,梅葆带着婆婆去购买了背包、衣服、鞋、水壶之类的自助旅行用品,在网上打印出了些有关厦门的风土人情给婆婆了解,又教婆婆如何使用电脑上网,去旅行网站订购了来回的机票。在一家人这种爱的情绪感染下,渐渐的,顾芬也开始投入到了准备工作中。

    三四月份正是旅行旺季的开始,在那些户外用品专卖店里,一群群前来选购宝贝的男女也会交流些游玩的心得,有时候顾芬看着梅葆在一旁聊得火热的那副模样,自己也不禁对这样的新鲜出游方式充满了期待。厦门顾芬从来没去过,看资料上说,那是个世界级的旅游卫生城市,充满了海的浪漫,人的好客,花的锦簇,还有那钢琴的悦耳悠扬……

    临走的那天,杨光和梅葆在楼下的车旁等着老妈下楼,结果,当老爸陪着老妈出现在楼道门口的时候,杨光嘴里叼着的烟差点惊得掉在地上。只见老妈脚凳“阿迪”最新款的跑步鞋,下身着蓝黑色牛仔裤,上身则是一件“奥索卡”鲜红色抓绒衣,露出里面白底粉边的体恤,人显得倍精神清爽,而背着的那款同品牌的双肩背包,又让她年轻干练了不少。

    杨光转过头看了一眼媳妇,说:“我说董梅葆,你把我妈整个弄成了一还老孩童啊,你!”

    梅葆笑了,婆婆本来也不老,那张脸上隐约着年轻时一定也很灵动的五官线条,难得的是,她的身材也保持的适中,再经自己这么一番设计和打扮,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自己也为人子女,婆婆失去父亲的痛梅葆是有感触的,顾芬为此几乎在几个日夜之间就迅速地憔悴了下去,更加不爱言笑起来。不知道旅行会不会让婆婆重燃生活的热情,但梅葆仍然愿意去试试看,尽管今后的十天中自己要和婆婆近距离接触,这对一直都和顾芬保持安全距离的梅葆来说,也会有点不太适应,何况现在在婆婆面前说话更要多加些小心。但看着自己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杨光他们都很开心,梅葆就坚定了这样做的念头。

    “行了,别贫嘴了。”顾芬把背包放上了车,听到儿子说自己年轻了,她自然又是高兴了不少。梅葆前几天带自己去买这些衣服的时候,自己还不觉得不合适,可今一起穿上了,丈夫杨天林刚才在楼上就已经一顿猛夸了。

    首都机场,父子俩看着顾芬和董梅葆的身影消失在安检门的后面,心里都跟着轻松了许多,甚至在这准备去旅行的一个星期里,他们就已经发现顾芬在慢慢地好起来。还是董梅葆想的周到,北京的初春依旧寒冷阴郁,不适合顾芬调节情绪走出丧父之痛,而厦门,是那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地方。梅葆说,去远方看风景也是安抚伤心的一种好办法。

    “儿子,你以后可得更加好好地待人家梅葆和安琪。”杨天林说。“这次还多亏了她的细心照顾,你妈前些日子那样,我都担心她会得老年抑郁症了。”

    “嗨,我知道,爸,你也放心,妈跟着梅葆出门一定安全,那可是个只身就敢上高原疯跑的主。”杨光说到这,自己也跟着笑了。

    媳妇董梅葆的好,当然只有他自己最明白,这次陪自己老妈出门散心,梅葆完全是为了这个家庭着想。最近这一段时间的梅葆也愿意和老妈亲近点了,外公去世以来,她对老妈的体谅更是多了许多,老妈是这个家里的主心骨,外公已经去世了,老妈不能再倒下。媳妇她们已经消失在人群中,在杨光眼里,今天的老妈年轻又漂亮,而梅葆就连那个苗条的背影,也是充满了风情与诱惑的。

    “好了,好了,别在这看了,安琪快放学了。”杨天林催促着儿子快走。

    一下飞机,当厦门那和煦的风,裹着大海的味道扑面而来的时候,顾芬就已经感到一阵神清气爽了。

    依着董梅葆事先的安排,婆媳俩坐上出租车直奔前往鼓浪屿的码头,她们要住在岛上,更近距离地感受这座半岛城市的无穷魅力。

    出租车飞奔在环岛路上,一边是错落有致的绿树繁花,一边是蓝天下的海涛阵阵,不时有海鸟翻飞船只过往,城市安详而忙碌。南国的春天此刻已显初夏的旖旎,顾芬脱去外套只穿着体恤还有点热得出汗。梅葆看着婆婆终于显现笑容的脸,自己也开心起来。

    不远处一座海岛渐渐清晰,其中一处处火红如云霞般的景色,惊呆了顾芬的眼睛。

    “梅葆,你看,那是什么花啊?!”顾芬问。

    “妈,那就是鼓浪屿上的木棉树,这时候正是花期,像咱北京的玉兰花一样不长叶先开花,一朵花有巴掌大小呢。”董梅葆是来过厦门的,这个城市,她知道,婆婆也会喜欢。

    “是啦,是啦,小姐很了解厦门的嘛。”这时候司机也跟着笑呵呵地开了口。“现在是厦门最美的时候啦。”

    顾芬目不转睛地看着那座岛屿,火红的花朵与蓝天大海相互掩映,美得无声无语,又在人的心里激起回声无数……

    倾听(2)

    董梅葆和婆婆顾芬在码头乘坐轮渡抵达鼓浪屿海岛的时候,正是傍晚时分,夕阳西斜,海面被镀上了一层金色。大部分游客都开始离岛,鼓浪屿也慢慢地停止了喧嚣,回归了那自然的平静。

    岛上没有任何的机动车,居民大多步行或是骑自行车,绿色环保。两个人沿着石板小路走蜿蜒而上,走向岛的深处。不时有游客擦肩而过,或是兴高采烈,或是满载而归,有时候会彼此微笑着点点头,身在异乡也有了不为异客的感觉。顾芬对这一切充满了新奇,也被这样的善意美好醉去了心灵,她只是跟着梅葆往前走,不停地看着周边的景致和人事。

    几棵高大的木棉树出现在小街的两旁,厦门已是暮春,花期虽是尾声却依旧繁盛,地上却也睡着落红,一朵朵的,依旧保持着骄傲的姿势,令人不忍践踏都绕道而行。顾芬看见梅葆拣起硕大的一朵,别在了自己的背包带上,然后回头向着她甜甜的笑着,那一身的风尘仆仆顿成了一处妩媚风景,难怪儿子结婚一年还像是新婚般的和她卿卿我我。

    “妈,我也给你别上一支。”梅葆打扮着婆婆,又举起了手里的相机。

    木棉树下,顾芬微笑着望向天空中,那里有片火红的希望……

    梅葆定好的旅馆位于半山腰处,门前有棵大天榕树足有百多年的历史,绿荫如盖。推开两扇沉重的木门,响起一阵清脆的铃铛声,那边房东就已经笑咪咪地迎了来。

    梅葆本来安排的是两个单人间,可登记的时候,婆婆忽然说想住在一处,也好做个伴。梅葆犹豫了一下,于是让房东换了间大的双人房。房间在三层小楼的顶层,屋内陈设简单却又是极干净的,顾芬特意看了看床铺,那雪白的床单枕巾并不亚于星级酒店的标准。推开屋里一扇大大的木窗,目光穿过绿树红花,民宅屋角,便已是碧蓝的大海了。

    两个人刚放下行李,杨光的电话就打了进来。

    “媳妇,你和老妈到了哪了?”杨光问。

    “已经在旅馆安顿下了,一会就带妈去吃着岛上的好吃的。”梅葆笑着看了看婆婆。

    顾芬接电话说:“告诉你爸一声,我们已经到了,你媳妇也安排得挺好的,你们就放心吧。”

    “妈,家里有我和爸呢,您就在那边好好玩,梅葆熟悉厦门,有她在您身边我们也放心。”杨光听出老妈的声音里充满了喜悦与轻松,心里很是高兴。

    两个人洗过澡换了单衣,梅葆带着婆婆去吃饭。天色将暗,岛上的路灯已开,那家家户户的灯火中也满是异乡的风情与温暖。

    路上的游客已经不多,那家著名的鱼丸店前却还是熙熙攘攘。听梅葆说,这是岛上最美味的食品之一。

    顾芬尝过,味道果然不错,鱼丸咬在嘴很有嚼头,汤料更是鲜美非常。店里的墙壁上挂满岛上的一些老照片,让游人又别有一番感触。

    董梅葆看婆婆吃得香甜,说:“妈,咱今就先吃一碗啊,一会我再带你去吃沙茶面,留点肚子。”

    听到梅葆那略带点孩子般贪婪的声调,顾芬也被逗乐了。

    厦门沙茶面的味道也很独特,顾芬跟着梅葆在岛上的一些小店里乱逛着,直吃了个滚瓜肚圆,然后两个人才人手一杯珍珠奶茶,慢慢地溜达回旅店。顾芬忽然觉得自己也年轻了不少,今没少奔波,却一点也没觉得累,更是破天荒的没少吃。

    旅店的楼顶有个大露台,隔壁院子里的有一株木棉树伸展过来,坐在舒适的躺椅上喝着功夫茶,该是怎么样的一种享受?花香阵阵,星空点点,伴随着远处的涛声,还有那过往船只上的灯火,都让顾芬一扫昔日的阴霾。

    “梅葆,谢谢你。”顾芬说。

    这下,轮到董梅葆发愣了,她可没想到婆婆会这么说。

    “这次外公去世,你跟着前后张罗没少忙,你姨舅他们都跟我夸过好几次了。”顾芬又说。“现在又陪着我出门散心,孩子也不管了。”

    “嗨,安琪那不是还有杨光和爸管着呢。”梅葆被说的有点不好意思了,她可从没见婆婆这样夸过谁。“妈,厦门也是我喜欢来的地方,陪您我也跟着沾光呢。”

    “我以前也会出门去玩什么,了一般都是单位组织或是跟着旅行团,到哪都像走马灯似的忙里忙慌,好像玩也少些闲适享受的心情。”顾芬说。“今这样跟着你出来,真是让我耳目一新,怪不得杨光以前出门玩都是自己组织,原来,这才算是真正的旅行休息呢。”

    “妈,其实年轻人喜欢的生活方式您也应该尝试一下,或许就适合你也说不准,这样我们也能更有生活和沟通的话题,就能相互理解有相互支持了。”梅葆一边给婆婆倒茶,一边说。

    董梅葆上次就跟这里的房东学了怎样泡功夫茶,这会子向房东借了茶具,又拿出刚才买的“大红袍”,一板一眼地泡给婆婆品尝。顾芬就喜欢梅葆做事情时的那种专注模样,什么事情在她的手里好像都是信手拈来,不费什么气力,却又总是做得很是周到贴心,南方女子的细腻勤快也由此可见一斑。梅葆出生书香门第,也免不了心高气傲,原本她身上自己很不喜欢的固执冷漠,此刻好像也柔和了许多。

    或许儿媳妇说的是对的,婆婆的美好时代就来源于自己先放下架子,融入这个年轻人当家的年代,以便去享受更丰富的生活。心情好了,看什么也都不一样了……

    倾听(3)

    杨光这两天心情不错,老妈那边心绪渐宁,笼罩在家里一段日子里的阴霾已散,自己的两次录用面试看起来也很有希望。周末的中午,他把安琪托付给老爸照看,和李子民、高洁以及几个朋友去小聚去了。

    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刷羊肉好不热闹,李子民和高洁的好日子也快到了,两个人决定在北京最美丽的季节五月里结婚。

    “你妈的情况怎样了,好点了吗?”李子民很关切地问。杨光外公办后事的时候,他也跟着忙前忙后来着,当时杨光老妈的状况很糟糕。

    “嗨,这段时间我们一家人都寸步不离地陪着,这不梅葆又出的主意带她去旅行了。”杨光说。“厦门那边听说气候正好,很适合我老妈调节身心来着,反正去了几天听那说话的声就知道是好多了。”

    “你这媳妇娶的,整个一心理医生啊。”李子民说。“再瞧我家这位,连陪我妈上个街都不愿意,还整天说要保持距离什么的。”

    高洁在一旁使劲敲了一下李子民的脑袋,说:“别没良心啊,你妈那边需要我出力花钱的事我可没少过,除了逛街。”

    然后又跟杨光说:“我平时买东西老太太就这也觉得贵,那也看不惯,可她买的吧我也实在是不看不上,这街是逛不高兴的。”

    “嗨,这事我能理解,我媳妇和我妈这方面也是买不到一起去。”杨光对李子民说。“但我现在是明白了梅葆常说的‘婆婆不是妈’的意思了,就是要更加相互尊重理解,做成朋友才是正理。”

    李子民笑了:“结婚刚一年,就被媳妇给同化了?”

    “我看梅葆说得对,和婆婆做个朋友,比总是矫情着要做成什么亲母女强。”高洁说。

    一帮子朋友正吃喝说话,杨光的手机响了,接起来一听居然是李春天。

    “找我有事吗?”杨光走到安静点的地方问她,他实在是想不出来李春天怎么会给自己打电话。

    “你哥和你在一起吗?我打他电话关机,去家里找他也没人。”李春天着急地问。

    “没啊,我在外面和朋友吃饭哪。”杨光说。

    “你帮我找找他吗,说孩子想他了,这两个星期他都没来看甜甜。”李春天说。

    “哦,我试试看吧,可他要的手机要是打不通,我也没法子。”杨光回答。

    “你哥是不是还总和那个叫林清的女人在一起?”李春天口气有些犹豫,可还是问了出来。

    “这个,我还真是不知道,前段时间因为我外公的事情我们都挺忙的,谁也不会去操心这个。”杨光回到。

    “哦,我知道,我知道。”李春天也觉得自己问的不妥,可又实在是忍不住。老人去世她也带着孩子去吊唁了来着,毕竟曾经也疼爱过自己和甜甜。

    放下电话,李春天也感觉出了杨光对自己的些许冷淡,可又能怪谁呢?自己和杨毅没离婚的时候,就没处好和他家人的关系,何况现在又是离婚了。杨毅自从上次大闹过饭店后,就一直对自己爱答不理,甚至是能躲就躲,幸好他还是很爱甜甜的,自己平常还是也能够看见他。可两个星期都不见他的踪影了,打电话总说是忙,要么就干脆不接。前段时间因为外公去世大家心情都不好,李春天也且忍耐了一些,可看着杨毅对自己和孩子越来越疏远,她终于又难以忍受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