谗言-名讼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圉镇人季元衡,原在县衙做师爷,因贪杯中物,常醉卧街头,衙门感到很丢脸,就把他给辞退了。

    做师爷时,元衡还有一个嗜好,喜欢涉猎历朝律令典籍,对《邓思贤》这部民间流传的诉讼奇书,更是颇有心得。

    丢了官差,元衡就常常与人写些讼状,弄几两碎银养活家小。写讼状,元衡不拘定法,且多有滑稽之举。

    雍丘县城西关有一刘姓大户,无子嗣,就过继了一个穷亲戚家的孩子,取名刘善。隔几年,大户小老婆又生下一子,大户就想把刘善赶走,怕街邻说闲话,随心生一计,去县衙告了刘善忤逆之罪。

    刘善惊恐,求到了元衡门下。

    元衡沉思片刻,问:“你会写字吗?”

    “会,读过几年私塾。”

    “写几个看看。”

    刘善就写下两个字。元衡“唔唔”数声,点点头说:“背转身,把手反伸过来。”去桌上拿起笔,在刘善左右手心都写了字,又附耳交待几句,让刘善把手紧握了,径上公堂。

    县令升堂诘问,刘善只是痛哭,并不答话。

    县令恼怒,道:“再不回话,打二十大棍!”

    刘善害怕,跪行而前,把双掌伸向县令。县令去看,见左掌写道:“妻有貂蝉之貌。”右掌写道:“父生董卓之心。”县令心下窃笑。验过笔迹,低骂一声:“老扒灰!”随喊退堂。

    此事传开,刘姓大户成了街头的笑柄。

    大凡元衡受理的案子(他受理的多为民间诉讼),只要照他的讼状去打官司,没有不胜诉的,故被乡人称为“神讼”。

    有一回,因为帮穷人打官司,季元衡却差点丢了性命。

    清道光十一年,王家豪出任雍丘县令。时圉镇有一恶霸李虎,想霸占一姬姓农民的地契,寻一制假高手,用一片发黄的旧纸,造一伪契,笔墨的浓淡,图印的大小,都和原地契毫厘不差。

    李虎持伪契闯上公堂,反诬姬姓农民占他田产。姬姓农民满腔冤屈,却不知道如何申诉,只有以头撞地,欲寻短见。有好心人指点他,便哭诉着来找季元衡。

    元衡沉默良久,问姬姓农民:“你家的地契原藏在何处?”

    姬姓农民抹泪道:“一直夹在一本书里。”

    次日,县令升堂,元衡从掌案手中索回地契,察看一会儿,冷笑道:“这是伪契!”元衡把叠在一起的地契展开,让王县令看,王县令只看见发黄的地契上有很多虫蚀的小孔,并没有什么可疑的地方,便摇摇头。

    元衡又把地契按原样折好,大声说:“地契若是真的,虫的蚀孔一定也会重叠在一起,可现在这张地契的蚀痕却参差不相吻合!这就说明虫蚀在先,叠痕在后,此地契是后来伪造无疑!”

    王县令大怒,骂道:“本县治下竟有如此无赖之徒!”喝令衙皂狠打李虎三十大棍,轰出公堂。

    过了半年,王县令突然无缘由地被降职他用。姬姓农民也被投进雍丘大牢,说他是一个埋名极深的独脚大盗。季元衡知有蹊跷,暗中探问,方得知汴京巡抚刚纳了李虎的妹妹为偏房。元衡大惊,知道闯下祸来,遂星夜携家小远遁他乡。隔日,圉镇街头帖满了捉拿季元衡的悬赏令。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