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科考-恐龙脚印化石说明了什么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平常我们对脚印太熟悉了,下雨天,湿湿的鞋底踩在干地上,就会形成一个清晰的脚印,当我们踩在湿软的泥上时,也会留下一个脚印。因为太平常,所以我们都不会去注意它。

    其实,脚印里包含很多的东西,例如:警察追踪罪犯,猎人追踪野兽,都要对他(它)们的脚印进行认真的观察与分析。从而从中发现许多重要的信息,对罪犯的捉拿和野兽的捕获都有作用。

    科学家就是通过恐龙的脚印化石去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与环境的关系等方面的东西。

    根据恐龙的化石脚印中左右两脚的距离和前后脚的步距,证实了恐龙的四肢收拢在躯体的下方,并与地面垂直,就同大象和牛马那样走路,而不是爬行。

    在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和平河峡谷的白垩纪地层中,发现了一群素食恐龙留下的脚印,这些脚印有时相距很远,有时靠得近,似乎这些恐龙是在肩并肩地行走,一些幼年个体的小脚印重叠在大脚印上,看得出,年幼的恐龙是跟在成年的恐龙后面走的。这些脚印中,有恐龙从幼年的系列脚印,显示了恐龙在成长中体重增加时脚的形态变化。

    恐龙专家们以恐龙的化石脚印为依据,又把高等数学和解剖学、形态学相结合,又根据恐龙的足迹的距离测量和估计了恐龙行走和奔跑的速度。另外,恐龙足迹还可能反映1亿多年前的古生态环境。

    恐龙和其它动物一样,经常沿海岸湖泊、河岸行走,根据它们的足迹,就可以知道,远古沿海岸线的轮廓。

    加拿大的萨琼特教授对恐龙足迹化石的研究表明,大型食肉恐龙在狩猎时喜欢独来独往,而小型食肉恐龙则喜欢成群结队地狩猎。它们有一定的组织,有带头的首领,还有爱护幼仔的能力。

    在澳大利亚昆士兰西部中生代的一片岩层上,曾发现过上百个恐龙的脚印化石。这些脚印告诉我们,1亿年前的一天,在这个湖滨沼泽地上曾发生过一场血腥的恐龙大战。交战的一方是一条体型庞大的恐龙,另一方是一群小恐龙。经过混战,大恐龙逮住了一条小恐龙,并把它拖走。

    1939年,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格伦罗斯发现了大量的恐龙化石脚印,它表明,有一条巨大的雷龙被一群肉食龙围攻,而且可能已遭不测,因为在附近发现了一条引人注目的雷龙尾巴的拖痕。

    1954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在辽宁省朝阳县羊山区大四家子西沟的一块3平方千米范围的山沟里,发现了大量的恐龙脚印化石。有趣的是它们的足尖大多是朝东的。科学家推测,成群的恐龙曾从这里走过,也许东面有水源,它们是去喝水的;也许它们正往东迁徙。

    在美国康涅狄格州洛基山中的一块岩石上,古生物学家发现了恐龙在游泳时后腿爪子蹬踩湖底时留下的抓痕化石。据研究,这是一只巨大的肉食恐龙,它正在水中追赶它的猎物。

    10多年前,在四川省资中县,古生物工作者在一块400平方米面积的岩层层面上,发现有48个恐龙脚印化石。从这些脚印得知,在1亿7千万年前,曾有4个种属的恐龙在这里活动过。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