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庐谈艺录-怀念粘铭先生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去年九月十六日清晨,学颜兄自哈尔滨的阿城给我打来电话,告诉我粘铭先生头天在台中市的家中病逝。骤闻噩耗,我很吃惊。因为粘铭先生的年龄并不大,还没有跨过古稀之年的门槛,且一直注重保养,面色红润。于是我疑惑地问:“没听说他患病,怎么会突然去世?”学颜兄说:“他其实病了很长时间,但他一直对外封锁消息。”听罢,我不禁悲从中来。

    我与粘铭先生相识于2006年,第一次相见是在阿城市的金上京博物馆。我的四卷本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写完之后,我除了写一些散文、历史随笔,还没有开始写作新的长篇历史小说。不是不写,而是没有找到合适的题材。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刘学颜,他既是散文家,又是金上京历史博物馆的馆长。所谓金上京,即完颜阿骨打创立大金国时所立的都城。完颜亮迁都北京后,这里的都城便被废掉。但因大金国的创立者及其大部分的开国功臣都是按出虎水两岸(即今阿城境内)的土著,所以,金上京博物馆便建立在他们的故乡也是金国的创立之地。

    由于学颜兄的关系,我对大金国的历史产生了兴趣,并有了创作长篇历史小说《大金王朝》的计划。这计划得到了阿城区委、区政府相关领导的支持,同时,也得到了粘铭先生的热情襄助。学颜兄安排我与粘铭先生在金上京博物馆见面,亦是为了这部小说。

    粘铭先生为何对我创作《大金王朝》特别关注呢?其因很简单,他的先祖即大金国的开国元勋粘罕。这粘罕是后来改的名字,他本名叫完颜宗瀚,是完颜阿骨打的亲侄子。翻开《金史》,粘罕不但有专门传记,且记述甚详。在金国开创的历史中,粘罕是一位极为重要的人物。他谋略过人,是大金国有名的军事家,在灭辽、灭北宋的数十次战役中,都有他的赫赫战功。如活捉辽国最后一位皇帝耶律延僖,俘获北宋的徽、钦二帝等。他领导的西路军与完颜宗望(完颜阿骨打的大儿子)领导的东路军一起,消灭了辽与北宋两个强大的帝国。

    粘铭是粘罕的二十八世孙。自蒙古的忽必烈灭掉统治中国北方一百多年的金国之后,粘罕的后人为避祸,便辗转迁徙到了福建晋江,其中一支又于乾隆年间渡海到了台湾,定居于台中的彰化县,粘铭的先人便在其中。

    粘铭先生个头儿不大,乍一见到他,很难将他与高大威猛的远祖粘罕联系在一起。但是,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他一改远祖粘罕“常胜将军”的门风,而变成了富甲一方的企业家。他创建了专门制作各种窗帘的企业。在行业中,他的企业雄踞全球第三,是名副其实的窗帘大王。

    粘铭先生富而不忘本,更不忘其根。他多次率族人来阿城寻根谒祖,并屡捐善款。几年中,为《大金王朝》小说的写作,我们见过几次面,通过多次电话。他一再邀请我前往他在东莞与台湾两地的企业参观,因为各种俗务而未能成行。等到我今年到了台湾,却与他人天两隔,只能在中台禅寺的顶楼朝他墓地的方向遥遥揖拜。

    去年的十月,学颜兄专程去台湾祭奠,临行前与我通话,问有什么话向粘铭先生的灵前诉说。我说:“粘先生对我的《大金王朝》小说非常期待,但我至今尚未完成,我欠粘先生一个人情。”

    学颜自台湾归来后,将他多年来与粘铭先生的交往写成《亲历与追思》这本书。我翻阅时,眼前一再出现粘铭先生儒雅的形象与和善的笑容。学颜兄用这本书寄托了他的哀思。我在心里思忖,祭奠粘铭先生在天之灵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将《大金王朝》写成一部真正的力作。这么想着,便感到肩上的责任了。

    2012年7月21日酷暑中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